普賢行願品講要 修行體悟 佛教網 般若文海 佛學文章 佛緣網站
普賢行願品講要
惟賢法師
(2003年10月25-27日講於深圳弘法寺)
(壹)以佛法覺悟人生 一、世間四種錯誤的人生觀
二、正確的人生觀
生性愚鈍的周利盤陀伽
佛法的價值觀--身語意業不作惡,莫惱世間諸有情
佛法的宇宙觀--正念觀知欲境空
佛法的人生觀--無益之苦當遠離
(貳)華嚴經要義
一、《華嚴經》理論的特點
(一)一切唯心造
(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三)從法界觀說明真俗無礙、真俗圓融的道理
二、《華嚴經》的宗趣
法界
法界緣起
法界緣起、普賢行願為宗趣
簡介凈土宗
身邊往生的故事
念佛還須修三福業
如何入法界
如何為正信、正解、正行
三、《華嚴經》的翻譯和傳承
《華嚴經》的三個譯本
龍樹菩薩與《華嚴經》傳承
馬鳴菩薩與《大乘起信論》
世親菩薩與《十地經論》
《華嚴經》在中國的傳承
四、《華嚴經》重點和內容
華藏世界
菩薩修行的路線圖
普賢十大願的核心
五、四法界觀
事法界
理法界
理事無礙法界
事事無礙法界
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六、《普賢行願品》的人生價值意義
清凈三業
十願廣大
與般若相應
七、簡介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善財童子
文殊菩薩
普賢菩薩
文殊菩薩與五台山發塔
普賢菩薩的前世苦行
「善財」法義解析
善財童子與五十三參
(叄)《普賢行願品》的簡單解釋
講經綱要
釋迦悟道,初轉華嚴
一、經題闡釋
大
方
廣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入
不思議
解脫境界
普賢行願品
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二、正文講解
(一)序分
菩薩摩訶薩
如來勝功德
何為如來
正解法輪,批判邪說
廣大如來功德
證佛功德
(二)正宗分
1.略釋十大願
禮敬諸佛
稱讚如來
廣修供養
懺悔業障
隨喜功德
請轉法輪
請佛住世
常隨佛學
恆順眾生
普皆迴向
2.十願功德
3.六十二個頌
(三)流通分
--------------------------------------------------------------------------------
(壹)以佛法覺悟人生
首先我講一個前言:以佛法覺悟人生。
我們經常聽到這幾句話,這也是我們善知識指示的: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善友難遇。這個人身是難得的,得了人身我們應該怎樣辦?人在眾生之中具有靈性,為萬物之靈。中國孟子講「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稀」,「幾稀」就是在我們心靈之間。因為我們有心,有感情,有覺知,有理性,這就是人與其它動物的區別。
在佛法來講,得個人身很困難。人具足靈性,我們要善於利用這個靈性,不能夠使這個靈性喪失。靈性是什麼呢?就是覺性。佛法分本覺、始覺、妙覺。就好像一顆夜明珠,當明珠埋在土中的時候不能放光,但是明珠的本性,它是不會喪失的。我們現在學了佛以後,就要把明珠發掘出來使它放光。聽聞佛法,就是一個增上緣,這個階段就是始覺。
多聞熏習,如理作意,法隨法行,由人生趨向解脫,由解脫進一步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就會圓成佛果妙覺。所以對於這個人生我們要尊重它的靈性,發揮它的價值。皈依三寶,學習佛法,具足正見,慢慢就可認識宇宙人生的真諦,認識諸法實相。對事物有正確的觀察和了解,就可產生智慧。以智慧因修六度行,證菩提果,就能發揮人生價值。
一、世間四種錯誤的人生觀
世間上一般的人,在生死苦海中,認識不到這一點,就不能發揮人生的價值。對於這種人生觀,我簡單把它分為四種:
第一種,懵懂的人生。吃飯穿衣,穿衣吃飯,忙忙碌碌只是為生活,不知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懵懵懂懂過了一輩子,這是懵懂的人生。
第二種,作惡的人生。不但是懵懂而且為了自己的利益,處處損害他人以利益自己。損人利己這種現象存在比較多,權權鬥爭,爭權奪利,勾心鬥角,就造成社會的五毒現象,破壞家庭、社會、國家的秩序,這一種人生就是作惡的人生。
第三種,邪見人生。這種邪見是不信三寶,不信因果,不信六道輪迴。在知見上,就是只見眼前,不見未來,執著宇宙一切都是常恆不變,或者錯誤地執著「一切現象消滅以後就沒有了」。那麼前一種叫常見,後一種叫斷滅見。以這種見解來指導他的思想,在行為上就往往導致道德墮落,理性喪失,否定一切,打倒一切,這就是邪見的人生。
第四種,世俗人生。這種人生就是行善修福只想來世好,不求解脫生死。與前三種人生相比,還算比較好的。但是如果不求解脫,修善積福固然好,充其量只能保持人身。這個人身由於業力的支配不見得永遠都是人身,造了業還要下墮,墮落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
二、正確的人生觀
學佛以後,我們應該具備正確的人生觀、宇宙觀、價值觀。在這裡我簡單引證一個公案。
生性愚鈍的周利盤陀伽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千二百五十常隨弟子。其中有十大弟子,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出名的弟子叫周利盤陀伽。他為什麼叫周利盤陀伽呢?周利盤陀伽,就是道路的意思,周利是繼續的意思,他們是兄弟二人。
哥哥叫盤陀伽,因為他父母在旅途之中,母親懷胎,胎兒成熟,就在路上生下來的。盤陀伽,路邊的意思,路生,這就是兄長。
接著他母親懷胎又在外面旅行,胎兒成熟又生一個,就是周利盤陀伽。這個周利呀,就是繼續的意思,叫繼生就是繼路而生,名繼路或繼道,翻譯過來又叫小路,因為他年紀小一點嘛。兄弟倆後來都學佛出家。
盤陀伽很聰明又有智慧,學習佛法很有悟性,而周利盤陀伽,生性愚鈍。在佛法來講都是過去的因緣,哥哥在過去聞過佛法,生性比較靈敏,悟性比較高。而這個弟弟呢過去從未熏習過佛法,但是有善根以至於後來出家,因此生性就很遲鈍。那麼他出家以後,在學習佛法過程中,表現得就很遲鈍,記性差,理解也很不夠。佛很慈悲,在這個情況之下,就教授他一首四句偈:
身語意業不作惡
莫惱世間諸有情
正念觀知欲境空
無益之苦當遠離
這四句偈就代表了佛法的一個人生觀、宇宙觀、價值觀。
佛法的價值觀——身語意業不作惡,莫惱世間諸有情
「身語意業不作惡,莫惱世間諸有情」,這就是佛法的價值觀。表現在行為上,要做到身業清凈、語業清凈、意業清凈,即是奉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做到三業清凈的同時,對於一切有情不能擾惱它,不能損害它,而要饒益它,要救苦救難,即為「莫惱世間諸有情」。
短短的兩句,說明佛法以戒律建立道德。一個人能夠做到三業清凈,在身、語、意三業中不造惡業,同時發菩提心,饒益有情,不擾亂煩惱別人,這就是菩薩心胸啊!這就是佛法的價值觀!這樣子才能發揮人生的價值——既利於自己,又利於他人,做到自覺覺他,自利利他。
佛法的宇宙觀——正念觀知欲境空
「正念觀知欲境空」,這就是一種宇宙觀。必須要保持正念,不要有邪念、染念。以這種正念觀察事物、觀察宇宙,對於六塵境界,也就是眾生貪婪的境界——色、聲、香、味、觸、法,才能看破,才能由現象到本質,了解一切如幻如化的真理,就可當體即空,從緣起法中了解到性空的道理。
對於宇宙的觀察,對於事物整體的認識,從現象到本質,必須要了解它的實相,這個實相就是緣起性空。如此觀察和思維,這就是佛法的宇宙觀。
《華嚴經》法界觀講到,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森羅萬象,不管染的、凈的,有漏的、無漏的,都是唯心所現。清凈的,就是心的妙用所顯;染污的,是由於妄念的蒙蔽,成為染污的六凡境界,還是屬於心的妙用。從這點我們就可曉得佛家的哲學,看問題、看事物的方法,是心物總和。不是單講心,也不是單講物,不是哲學上的唯心論,或者唯物論。有心就有物,有物就有心,心物總和,即在現象上能夠看破放下,就可以恢復自己的妙明真心,也就是緣起法上當體即空,消除我執、法執,就可以見到一切法的本體實相。所以,我們必須要有這麼一個宇宙觀,以這個宇宙觀來指導我們的行動,才是正確的行動。具體表現就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行。
佛法的人生觀——無益之苦當遠離
「無益之苦當遠離」,《法華經》上講:「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這個眾苦就表示有很多的苦,具體來講有:苦苦、壞苦、行苦。
苦苦就包括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這些本性都是苦,所以叫苦苦。
壞苦是什麼呢?就是說,普通人以為快樂的事情,如:家庭聚會呀,有地位、有錢財等功名利祿,追求物質享受……這一些東西究竟是不是樂?大家想一想,實際上這都是在變幻之中,沒有不散的家庭,沒有不散的筵席,沒有不凋謝的花,沒有不缺的月亮。世間上就是這樣子的:當人或事物在快樂的時候,忘乎其形;當變化成苦的時候,就痛苦交加。實際上還是苦,花不常好月不常圓!這些都是變化的,叫壞苦!
行苦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五蘊身,這個五蘊身是四大假合,包括「色受想行識」五種元素,五蘊身的細胞,隨常都在變化,時時在進行新陳代謝。一個人生下來以後,從幼兒開始到少年、青年、老年,一直到死亡,五蘊身的細胞,時時刻刻,剎那剎那,無不在「由生到死」的變化之中,從這個方面來講就叫行苦。
所以苦苦、壞苦、行苦,都屬「無益之苦」,必須要有遠離心,要看淡放下!這就是佛法的一種人生觀。
佛法就在世間,能夠看透世間,了悟世間,就可以由世間法到出世間法,由俗諦證入真諦。在現實中善用其心,走「止惡行善」的道路,走「利益眾生」的道路,遵守佛陀的遺訓,慈悲利生,救苦救難,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就可以了悟,可以見佛!這個道理是很深微的。
因此我們了解這個人生,就必須由惡轉善,由邪轉正,由染趨凈。這四句話,是佛陀當時由於悲心給周利盤陀伽講的,叫他經常念。周利盤陀伽讀這個偈子讀了很久,讀熟以後就經常念,後來悟性開發,得以了悟,悟後就證道。就在這四句話之中,認識宇宙,了悟人生,以自己的行動解脫人生的痛苦,終於證得了阿羅漢果報。
(貳)華嚴要義
《普賢菩薩行願品》是《華嚴經》中之一卷,所以我們必須要先明白《華嚴經》的內容。《華嚴經》是大乘經,一般被稱為經中之王,篇幅很大。在大乘經典中,除了《大般若經》就數《華嚴經》的卷帙浩繁了。
關於《華嚴經》的要義,簡單分成七個小點講述:第一、《華嚴經》理論的特點;第二、《華嚴經》的宗趣;第三、《華嚴經》的翻譯和傳承;第四、《華嚴經》全部經典的內容;第五、特別提出法界觀裡面的四法界,賢首大師立宗講了四法界十種玄門六種相,這裡提出四法界觀;第六、普賢行願品的人生價值;第七、簡單介紹一下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善財童子的事迹。因為時間關係,講這七個小點都不能發揮,只能大概地說一下。
一、《華嚴經》理論的特點
《華嚴經》理論的特點,有這麼三點:
(一)一切唯心造
在經裡面有很多內容,有許多偈子都談到,比如: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
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觀無量壽經》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心地觀經》講:「心凈國土凈,心染國土染,心生法生,心滅法滅。」
唯識法相根據《華嚴經》提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修唯識觀就可做到轉識成智。
(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從十法界來看,十法界有四聖六凡。四聖:聲聞、緣覺、菩薩、佛;六凡:人、天、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四聖六凡,包括四聖六凡的依報正報,無論是清凈的世界或者染污的世界,這一切無不由心所造。所以,在佛法來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迷則成凡,悟則成聖。必須認識現實,了悟人生,轉妄歸真。關於這個理論,《楞嚴經》、《圓覺經》、《起信論》、《華嚴經》講的都是一致的。學習佛法由聞思修,經過一定階段,做到轉妄心成真心,轉迷成悟,就要用這個功夫。
從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來講,眾生就是迷,佛就是已經得到了覺悟的聖者。實際上都是在一念之間、一心之間。眾生都有佛性,佛性是平等的,佛是已成佛,眾生是未成佛,因此對一切眾生要尊重、承事、平等對待,建立佛教的平等觀。過去有過去諸佛,現在有現在諸佛,未來有未來諸佛,而一切眾生都是未來諸佛,所以我們要尊重、承事,不能輕賤,更不能虐待殘殺。普賢菩薩十大願中,就有要饒益眾生、恆順眾生的願。《華嚴經?凈行品》的文殊菩薩一百四十一大願中,起心動念、行住坐卧,一切都是願眾生怎麼樣……
(三)從法界觀說明真俗無礙、真俗圓融的道理
俗就是世間法、世俗諦;真就是出世間法、勝義諦。在佛家來講,必須要由俗向真,而後回真向俗。真俗是無礙的,是圓融的,即世間法而悟入出世間法,即世俗諦而進入勝義諦。並不是說離開現實世界另外去找個涅盤菩提,找個真,找個勝義諦。所以禪宗講「平常心就是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自己做人,對事接物,要以平常心對待。什麼是平常心呢?就是真實心,就是佛心。事事物物若能以真實心對待,就在宇宙森羅萬象中,當體見佛,當體見道,一切萬法當體即空,就可以由俗入真,這就是法界觀的道理。蘇東坡有首詩:
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天台宗的湛然大師有這麼兩句: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郁黃花儘是法身。還有兩句:生死即涅盤,煩惱即菩提。這都是說明真俗圓融的道理,由俗向真,回真向俗,真俗無礙,真俗圓融。從整體來講,既表明了大乘佛法的宇宙觀,也表明了人生觀和價值觀。法界一切法,在經上來講,就層層互入,法法圓融,都體現這個真俗無礙的道理。
二、《華嚴經》的宗趣
這個宗趣根據華嚴五祖宗密大師的解釋,就是以入法界緣起,普賢行願為宗趣。
法界
什麼叫法界?「法界」有兩種意義:一是從理方面來講,代表法性;二是從事方面來講,代表法相,即一切森羅萬象染凈諸法。一切事物,理、事兩方面總和叫法界。一切萬事萬物,包括有為法、無為法、染污法、清凈法、善法、惡法,不出於理,這個理就是心,妙明真心。這一切萬法都是妙明真心產生的妙用。
法界的本質叫法性,亦叫空性、真如、菩提、涅盤,其實都是一個總和的內容。它是一個總和的觀點,包括色心諸法在裡面,既談心又談物。
空性就是了解一切法如幻如化,夢幻泡影,沒有一個實體,沒有一個不變的東西,其性本空。從空中我們就消除了私心雜念,消除了我執、法執,消除了顛倒妄想,這叫做空性,而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了」。
又叫真如,何謂真如?從心方面來講,我們這個真心由我空、法空顯出它的本質、本來面貌,這種心就是妙覺明心,也可以說就是如來心,在凡夫來說有個名稱叫如來藏,隱藏起來的叫如來藏。這一個心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它是真實的,它是如常不變的,所以叫真如。
它也叫菩提,為什麼呢?菩提是果啊!菩提之果如何才能得到?就要修般若因,修菩薩萬行才能證到無上的妙果。菩提就是無上的妙果。
它也叫涅盤。涅盤就是滅度的意思,能夠消滅一切煩惱,能夠度脫一切眾生,達到功行圓滿的境界,叫做涅盤。
所以這個法界之性就包括這些,很明確,代表諸法的本體。在禪宗來說就是本來面目,我們每個人就要恢復這個本來面目。
法界的「體、相、用」是什麼呢?「體」,「相」就包羅萬象,包括有漏法、無漏法,凈土、染土,心法、色法,有形體的法、無形體的法,各有差別。「用」是什麼呢?用就是一種作用,能夠由心生起萬法的作用。這個作用是什麼功能呢?在唯識學來講就是種子,染法有染法的種子,凈法有凈法的種子,善法有善法的種子,惡法有惡法的種子,這一個種子就是潛藏在阿賴耶識中生起諸法的功能,待緣而現。
所以我們學佛,最重要的是熏習善法種子、清凈種子,以這個種子逐步消滅惡法、染污法種子,恢復如來妙心,恢復法界自性,這就是法界這個名詞的定義,它包括了體、相、用。
法界緣起
那麼什麼叫法界緣起呢?這個法界就體現在宇宙森羅萬象上。森羅萬象,染、凈諸法都是離不開這個法界,離不開這個心。一心生萬法,萬法歸一心。物不能離開心,心物總和,不能截然分開,其中以心為主,心就是諸法的本體。
在萬象森羅之中,都是屬於因緣生法,不出因、緣、果三個字,因就是主因,緣就是助緣、條件,果就是一切現象,已經現行的一切現象。這種緣起法都是相資相助,互為因,互為緣,不能夠離開,不能夠隔開,都在這一切事物之中。不管是一、多,還是大、小。一、多是從數字方面來形容,大、小是從相方面來形容。山河之大,微塵之小,都是離不開它的性,離不開這個心,心物不能分離。能夠了解諸法現象,透視本體就可以從有知空,從妙有見真空,進一步悟得諸法實相。在天台宗來講就是空、假、中三觀,華嚴宗一祖杜順大師所立的三觀也是相似的內容。
杜順大師立的三觀:真空觀、理事無礙觀、周遍含融觀,都是說明這個內容——了解諸法的空相,了解諸法緣起假相,由假入空,由空了解假的道理。一切諸法既是空又是有,就是中道。所以在天台宗就立於空諦、假諦、中諦。中諦是中道,看一切事物不要單純地看,要有連帶地看,事物都是相輔相成有聯繫的,不能把它分開,不管一多、大小,都是有連帶關係的。芥子納須彌,須彌入芥子;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現在哲學家來講就是「一葉知秋」、「一滴水知大海」。你嘗這一滴水,就曉得大海的百川之味,就代表大海;從秋天的一片落葉,你就曉得整個秋天的現象。這就是法界緣起觀。
這個道理非常微妙,立華嚴宗的賢首國師,為了跟武則天解釋這個妙理,以鏡子和金獅子作比喻來解釋。在屋子裡四面八方都安上鏡子,正中間供一尊佛像,燃一隻火炬或者置一個燈具,那麼這尊佛和這盞燈,在四面八方的鏡子中都現影像,這個鏡子照到那個鏡子也顯影像,那個鏡子照到這個鏡子也顯出影相,鏡中有鏡,影中有影,就形成一種無盡的緣起,層層無盡。我看(弘法寺)卧佛殿,它就以這個原理來莊嚴的,鏡中有鏡,影中有影,所以法界緣起無有窮盡。
法界緣起、普賢行願為宗趣
悟理以後,不管是一塵、一事、一物,我們都要以平常心對待,以真實心對待,就可以入法界緣起。所以在這兒講以入法界緣起、普賢行願為宗趣。那麼法界緣起是所入的境界,能入是什麼呢?就是普賢行願。
《法華經》講:「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佛之知見是什麼呢?就是指的真如、真心。它的妙用,使眾生都能了解,都能悟入,都能證得。佛大悲啊,他就以這個因緣而出現於世。
那麼怎樣證入呢,怎樣悟入呢?必須修普賢行願。普賢行願就是能入,法界緣起就叫所入,我們修普賢行願就可以證入法界緣起;了悟法界緣起,就可以了解諸法的真實相。所以《華嚴經》的宗趣,就是以入法界緣起、普賢行願為宗趣。
《華嚴經》(八十華嚴)的三十九品內容很多,但是它的核心,就在入法界品,特別是普賢行願品,這是它的核心。《普賢行願品》的核心是什麼呢?就是由普賢大願,臨終導歸西方極樂世界: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類似於這樣的偈頌有好幾首,說明《普賢行願品》的歸趣就是往生極樂世界。
簡介凈土宗
說到往生極樂世界,就與念佛有關係了,與凈土宗有關係了。所以這裡我還要簡單介紹一下凈土宗的重要。
凈土是很殊勝的。中國凈土宗的建立是開始於慧遠大師,成立於善導大師。凈土經典就有五經一論。原來是三經一論:《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往生論》。在清代有文人學士叫魏源(道光進士),就把《普賢行願品》加進去,到了民國初年印光法師又把《楞嚴經》裡面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加進去,就成為五經一論。所以研究凈土必須要讀五經一論。
雖然叫凈土,它實際上教義很深、很廣,與般若、天台、法相、三論、密宗、律宗都是相通的,所以我們祖師稱讚凈土「即顯即密、即頓即圓」。念佛的好處在哪裡?在現生中,以凈念代替妄念,內心就清靜、平和,心胸廣大,慈悲善良。這一個內心的修養,對我們身體有好處,對家庭、事業有好處,在現生中都可以獲益。臨命終時,由於念佛,就可以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到了西方就是不退轉,直到花開見佛。
凈土法門很重要,在西藏密法裡面有彌陀法,一句阿彌陀佛就包括了密法裡面的胎藏界、蓮花界、金剛界!這個道理,學過彌陀法,學過密教教義的人就曉得。
身邊往生的故事
關於念佛往生西方,這是事實,從古到今都有。重慶一個姓楊的居士,叫楊佳玉,她跟我說,她對母親很孝順,她勸她母親念佛,她自己也念佛。到她母親病危臨命終時,她就從晚上初夜一直到早上,跪在阿彌陀佛像前,給她母親念佛,念一個通夜。當她母親要走的時候,她就親自見到母親的神識脫離了軀殼,從空中伸出一雙大手,一看是阿彌陀佛,把她母親提到空中,接著她母親就變形,變得很高大,就在佛的身後,同時母親給她講:極樂世界境界很殊勝。說完就不見了。這是那個楊佳玉親自給我講的,她不會說謊話。當然類似這樣的事情還很多,這就是念佛生西的驗證。
念佛還須修三福業
《觀無量壽經》提出要以三心念佛,即直心、深心、廣大心。念佛以外還要與禮拜、持誦、觀察、發願、迴向相結合。除此以外,在我們生活上、行動上要修三福業,即修凈業。這是相當重要的,念佛不只是念佛而已,要修凈業。這在經文上講得很清楚。
第一個福業: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就是人天善。
第二個福業: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要守戒,威儀要整齊嚴肅,以戒為主,佛家就是講要以戒為主,有戒才有德,有德才能有福。這是一個必然的因果關係,這個中心就是要清凈三業——身業、口業、意業要達到清凈,才能獲得解脫,這叫做解脫善。
第三個福業: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念佛的人要發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利有情願成佛果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你首先不能夠離開眾生,要救濟眾生,予樂拔苦,廣做救苦救難的事業,現在來說就是慈善事業、公益事業和福利事業,這是行菩薩道。
要深信因果。因果是佛法的中心。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為善受福,作惡遭殃。種什麼因就有什麼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若到,一切都報。
要讀誦大乘。凈土五經都是大乘經典。除此以外,《華嚴經》、《法華經》、《地藏經》、《報恩經》、《涅盤經》都是大乘經典。讀誦大乘經典,心胸就寬廣,願力就大,目標就高,所以必須要讀誦大乘。當然,在居士當中,有些文化低的或者沒有文化的,除了念佛以外就可多聽開示,多請教善知識。
勸進行者。與此同時,還要勸別人發大乘心,多做善事,廣做善事,廣利眾生。這一條福業,就叫作菩薩善。
這個三福業,就包括了人天善、解脫善、菩薩善。所以念佛,不是與生活、工作、現實脫節的,它具有積極性,這就是凈土法門的殊勝。
如何入法界
講到普賢行願,《華嚴經》就以普賢行願為核心,以「入法界品」為核心。而這一個核心又以導歸極樂、念佛生西為核心。所以念佛很重要。大家不要輕視念佛,這個意義是很深廣,目標很高、很大的。但這兒講入,怎樣入法界呢?普賢行願是能入,法界緣起是所入。能入有身入和心入。如何身入呢?我們讀經念佛,身體方面,要恭敬、禮拜、供養、持誦,這都叫作身入。如何心入呢?就要在內心裡做到具足正信,具足正解,具足正行。
如何為正信、正解、正行
什麼叫正信呢?信仰三寶,信仰因果,信仰功德。三寶的功德,因果的真理,修善積德的功德,不落虛空,要堅定這個信仰,這是一種正確的信仰。既不是迷信,也不是邪信,叫做正信,要從心底來信。
正解是什麼呢?就是必須要了解這個真實道理。比如我們讀《華嚴經》,必須要了解《華嚴經》的道理。讀《阿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五經一論」,也要了解它的道理。了解道理以後,才能夠加強、加固正確信仰,所以不是盲從迷信。
正行是什麼呢?就是身體力行,結合禮拜、持誦,修福修慧。修福要廣積功德,廣修善業;修慧要多聞熏習,深入經藏。學佛就是要福慧雙修。你單單有福,只能說你生活好、事業好,少受挫折,順利一點。但是福必須要靠慧來養,有慧指導,才能深入了解。用慧來斬斷煩惱無明,消滅生死根本,消滅一切痛苦的根本!
有福還要繼續修福,繼續修慧,福慧雙修,所以菩薩事業叫悲智雙修。有悲心,廣濟眾生就有福報,能夠多聞熏習有智慧就可以證得菩提。悲智兼修,達到福慧圓滿,到了佛的境界就叫作兩足尊。何謂「兩足」?一為福,二為慧。那麼這樣子就可以入,一是悟入,二是證入。這就是實際行動,我們必須要這樣子做。
三、《華嚴經》的翻譯和傳承
《華嚴經》的三個譯本
《華嚴經》傳到中國來以後,有三種翻譯。
第一就是在東晉年間,距現在大概是一千五六百年,有一位印度高僧叫佛陀跋陀羅,在廬山翻譯的。廬山現在還有佛陀跋陀羅翻譯經的經台。他當時翻譯《華嚴經》共六十卷,根據梵本有十萬五千偈,一般稱為《六十華嚴》。佛陀跋陀羅是印度語,翻譯成中國語叫覺賢。
第二、唐代的實叉難陀翻譯了八十卷,就在當年的長安,現在的西安,翻譯了八十卷,一共三十九品。現在通行的就是八十卷,一般稱為《八十華嚴》。實叉難陀是印度語,翻譯成中國語叫做學喜。學習佛法感到歡喜,得了法喜叫做學喜。
第三種翻譯,就是唐朝般若三藏翻譯了四十卷,這四十卷就是入法界品,一般稱為《四十華嚴》。由於《八十華嚴》缺乏了最後一品《普賢行願品》,在唐德宗的時候,華嚴宗的第四祖澄觀法師,一般叫做清涼國師,就把《四十華嚴》的最後一卷《普賢行願品》加進《八十華嚴》,一共是八十一卷。
以上就是《華嚴經》的三譯,三種譯本。我們現在通行的是《八十華嚴》。這是簡單的敘述翻譯。
龍樹菩薩與《華嚴經》傳承
至於傳承,在印度首先要講到的是龍樹菩薩。根據歷史的記載,龍樹菩薩在龍宮發現《華嚴經》,覺得很珍貴,就把《華嚴經》請出龍宮供養,宣傳妙義。龍樹菩薩是空宗的祖師,實際上在中國來講他是八宗的祖師,各宗都在弘揚。他寫了《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另外還寫有《十住毗婆沙論》。在《十住毗婆沙論》中他又把修行,分成難行道、易行道。難行道就是要學習菩薩,經過三大阿僧只劫,五十二位可以修成佛果;易行道就是念佛,可以一生成就。念佛念好了,就用不著經過三大阿僧只劫,一生生西,叫易行道,這是龍樹菩薩在《十住毗婆沙論》裡面講的。所以他提倡弘揚凈土宗,提倡念佛,也提倡真心的妙用。
馬鳴菩薩與《大乘起信論》
在印度有一位馬鳴菩薩。為什麼叫馬鳴呢?因為他很聰明,很有智慧,他門前有一匹馬,往往在他說法的時候,馬就靜靜地聽,聽了以後馬感動叫喚流淚,所以就尊稱他為馬鳴菩薩。馬鳴菩薩寫了《起信論》,講真心的妙用,把心分為心真如門、心生滅門。心真如門就是講的法性,即是真如、真心。生滅門講的是妄心、妄心的流轉生滅。真如本性,由於無明蒙蔽,所以就生起三細六粗,流轉生死。能夠見佛聞法,返妄歸真,就逐漸恢復法性。這是《起信論》所講的內容,也是《華嚴經》的重點:法界緣起。講真心,也叫真如緣起。
世親菩薩與《十地經論》
另外在八九百年之間,弘揚法相唯識的有無著、世親兩兄弟,無著菩薩是弘揚法相唯識的。世親菩薩是他的兄弟,最初弘揚小乘,毀謗大乘,後來經過無著菩薩的點化,專門發心弘揚大乘。世親菩薩也叫天親菩薩,他寫的書很多,被後世尊稱為「千部論師」。他讀《華嚴經》,就專門寫了一部書叫《十地經論》,闡揚《華嚴經》的十地品,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就是《華嚴經》在印度的傳承。
《華嚴經》在中國的傳承
《華嚴經》在中國的傳承是從隋唐開始。第一祖就是杜順大師;二祖叫智儼大師;第三祖叫法藏大師,也叫賢首國師,這時正式成宗,成為華嚴宗;第四祖叫澄觀法師,又叫清涼國師;第五祖叫宗密大師。唐武宗之後,佛法遭受到教難,經典散逸。宋代以後,也有研究華嚴的,但是沒有那麼顯著,一般佛教弟子還是很尊重華嚴的。明代憨山大師為了報母親的恩,血書華嚴,就是以血來書寫《華嚴經》。民國初年,上海有月霞、應慈等大師,是專門弘揚華嚴的。這些祖師們都有著述。從唐代到清代《華嚴經》的著述,據統計是一百多種,現在簡單地把中國這幾個祖師的事迹向大家介紹一下,使大家更加明確。
杜順大師,是華嚴宗第一個祖師。他在終南山修行,讀《華嚴經》,有一些神奇的事情。當時的皇帝唐太宗正在害疾病,發熱,御醫想盡了辦法也治不好,聽說杜順法師有神技,唐太宗就把他召入宮中,希望他以神力來消除他的疾病,消滅他的病苦。他說:皇上啊,你最好是大赦天下!因為唐太宗南征北討殺了很多人,這是冤業病。唐太宗就聽他的話,大赦天下,並做了很多法事,超度亡靈,不久唐太宗的病就好了,對他很感謝,聽他講法也合他的心,就賜他法號「帝心」,尊曰「帝心大師」,「帝心」即深合皇帝心之意。
杜順法師讀了《華嚴經》,建立了華嚴三觀:空觀、理事無礙觀、周遍含融觀。中國《華嚴經》的傳承就從這時開始,為後來建立華嚴宗奠定了基礎。
二祖智儼大師。智儼是很有智慧的,深解杜順法師的三觀,也有很多著述。
三祖法藏大師,也叫賢首國師。他是以智儼為師,同時對於華嚴宗的教義又有所發揚。當時是唐武后(武則天)在位,武則天召他入宮,供養他,請他講《華嚴經》。當他開口要講的時候,有一種異相,口放白光,白光深入空中後合為雲蓋,象白雲一樣的蓋,當時武后很受感動。正式宣講以後,講到序品,大地震動,這個在他的傳記里有記載。後來武后不了解法界緣起的道理,當時殿前有金獅子,他就以金獅子比喻,把法界緣起的意義,講給武則天聽,武則天很有感悟,有所了解,因此,他就寫了《金獅子章》。
四祖澄觀大師,又叫清涼國師。他寫了《華嚴疏鈔》。
五祖宗密大師。他住在圭峰,是四川西充人,平生專研華嚴,著述也很多,有二百多種,他的思想體系是繼承了澄觀大師的。
這就是中國傳承的一個簡單內容。
四、《華嚴經》重點和內容
華藏世界
《華嚴經》是經中之王,是大乘經典,它的境界不是凡夫境界,也不是二乘聲聞、緣覺的境界,是地上菩薩的境界。所以它說的境界,說的內容,不是一般凡人的那種看法。假若以凡人看,以現在有些有偏見的人來看,他認為那些境界不可信,是玄虛、神秘的。殊不知這種境界不是凡人所能了解的。
凡人境界很狹窄,只見到眼前,不曉得世界;只看到現在而不曉得過去和未來。就好像井中之蛙,只有那麼小的一個天地,看問題往往都是片面的,就像瞎子摸象,片面的,不是整體。所以大家千萬注意這個問題。經是佛說的,佛不會說謊話,他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有三十二相,其中廣長舌相,就是由於不說謊的因而感得的。
這一個境界也是佛親證的境界。比如佛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佛親證的;佛介紹華藏世界,也是佛親證的。你就不能夠以普通學者考證的眼光、進化論的眼光來對待,那種看法是錯誤的。在民國初年,有些學者就以這麼片面的眼光來對待佛經,一會兒說《楞嚴經》、《圓覺經》、《起信論》是假的,一會兒又說大乘不是佛說的,因此引起很多爭論,這就是以世俗眼光來對待佛經。在座的有很多是青年,也是知識分子,你們進入佛門皈依三寶,就要相信佛經,不要去偏聽偏信那些,更不要去宣揚,否則,你只有退化,生起疑悔。
釋迦牟尼佛的報身是盧舍那佛,他的報土就是華藏世界。《華嚴經》有好幾卷的內容就是講華藏世界品。華藏世界很廣大、莊嚴,依正莊嚴,重重無盡。根據《華嚴經?華藏世界品》的敘說:這個世界下面有風輪,風輪上面有水輪,水輪上面有金輪。水,就是香水海,在香水海的中心就是蓮花藏,大蓮花,蓮花從底到上一共是二十層。這二十層裡面就包括諸佛世界,包括四種土:凡聖同居土,即凡聖同居在一起,為娑婆世界;方便有餘土,為聲聞緣覺羅漢所修的;實報莊嚴土,就是菩薩所居的;常寂光土,就是法身佛的世界。這就是華藏世界,很廣大,四周是十一邊,十一邊外各各又有十邊。這是佛的境界,廣大微妙,層層無盡,不是我們凡人想得到的,是不可思議的。
菩薩修行的路線圖
菩薩達到這個境界,要經過五十二位的修行。五十二位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地以後經過金剛道,由等覺到妙覺,妙覺就是佛位了,這就是一個菩薩修行的路線圖。這些品裡面就提到信、解、行、證,必須經過信、解、行而後才能證。信、解、行、證,就是學佛的修行次第,也是修菩薩行,證得佛位的一個次序。要有信仰,要有了解,要有行動,行持以後才能證果。《華嚴經》的三十九品就包括了這個信、解、行、證的內容,也就是「菩薩由凡夫發心到成妙覺佛果的階梯」。
普賢十大願的核心
第三個內容主要就是《入法界品》的最後一品普賢菩薩的十大願。《華嚴經》是大經,它的核心就在於《入法界品》的《普賢行願品》,而《普賢行願品》的核心,最後是導歸於極樂、往生西方。
五、四法界觀
《華嚴經》的立宗叫賢首宗。講到法界觀的內容就有四法界觀、十玄門、六相。這個四法界觀很重要,是哪四種呢?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稱之為四法界。
事法界
第一,事法界。事就代表一切法相:一切有為法、一切無為法、一切染污法、一切清凈法、一切心法、一切色法……在現代來講就是各種人生現象、生物現象、自然界現象、社會現象等等,宇宙森羅萬象,都在這個事法界裡面。
這個事法界包括很寬廣,世間上只看到有形的,而事法界不單是包括有形的,還包括無形的。精神境界的、六道輪迴裡面的現象、佛菩薩的境界、凈土境界,不是一般人能曉得的,超出我們的意識以外,超出世間上的時間和空間,都是無形的。所以說這個事法界包括很多,這一切都是現象,世間的、出世間的、染污的、清凈的,各種現象都包括在事法界裡面。佛的凈土——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琉璃世界,還有這個華藏世界,都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到的,但它的確存在,只是你沒有到那個境界,沒那個因緣,所以你認識不到。
理法界
第二,理法界。什麼叫理呢?理就代表心性,心的本體。講到這個心,我們就有鑒別了,這個心絕對不是一般講的心臟的心。心臟的心是主使血液循環,血旺精神就好,血虛精神就衰,肉團心就是這麼一回事。這裡所說的心性不是這個心,另外也不是像現在生理學講的腦神經、腦筋。這個腦筋、神經在唯識學來講,它是屬於勝義根,這個根就是屬於意識,第六識潛意識所依的。
根,有浮塵根、勝義根。浮塵根可以見,比如我們的眼睛、眼珠,眼前都是可以見到的;勝義根就不可以見,是微細的神經末梢。神經中杻在唯識學來講就等於勝義根,很微細。觸是什麼呢?是觸覺,感觸的觸。所以這個勝義根神經假若受了損傷,這個人的身體就麻痹。但是這個勝義根神經也不能代表這個心性,因為根據醫學上的發現:有些腦神經得了病,儘管切除以後,他的生命存在,他的意識仍然存在。
所以這個心性的「心」就是真心,佛菩薩的境界就是以真心發揮妙用,就有凈土世界。在凡夫來說這一個真心,從無始以來,受了蒙蔽,被無明障蔽,儘管發揮的作用是真心的妙用,但是它已經被妄識、虛妄意識蓋伏了,就成為污染的世界,成為五濁惡世的世界。我們現在修行、學佛,就是要把這一層污染的東西去除,消滅無明煩惱,逐步逐步轉妄歸真。而達到「轉妄歸真」的方法就是在一些事物上用功,要看破、透視事物,看得淡,放得下,在這方面用功。所以這個理法界就代表心性,是不可以用形象來思維的,不可以捉摸,不可以思議,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空間很寬,時間很長,我們在一念間就包括若干的空間,也包括若干的時間,這個就是一念的妙用。
理事無礙法界
第三,理事無礙法界。一切事相都是由理性所顯,理性所變,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而這個事方面是一種緣起法,事與事之間相資相助,都是一種緣起法。宇宙一切,不管各種現象都是緣起法。一個植物的生長要靠各種原因,一個人的生長又要靠各種原因,有父母關係、家庭關係、社會關係等。這就是理與事的關係——事成於理、事顯於理。有事就有理,有理就有事,這是心物總和。有心就有物,有物就有心,就不像一般哲學講的唯心論、唯物論、二元論、多元論,那種講法是片面的講法。講唯物,就偏於物,講唯心就偏於心,脫離客觀事實。實際上應有綜合的觀察,所以叫理事無礙。
事事無礙法界
第四,事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就特別要講緣起法。緣起無盡,就好像大海一樣的,風吹水,水就起波浪,波浪一層接一層,大波浪、小波浪層層起伏,這是一種現象。儘管波浪起伏,但是大波、小波它都有水性、濕性,濕性不會喪失,每個波浪里的濕性都不會失掉。那麼風止息了,波浪就平息了,就恢復真如境界。波浪起就是世間現象,波浪平伏就歸入真如境界。不管是真如境界,還是世間境界,理性不會失掉,都有理性,這就叫事事無礙法界,緣起無盡,層層相關。在這個事相上,我們能夠透視事物,透視事物的現象,從而了解它的本體,這樣子就可以入法界,就可以了解真如的道理。
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我們生在世間得了人身,即五蘊身,這是個假軀殼,是一種幻相。儘管如此,其中有一個主體,就是心性。學佛要經過修行階段,識透本來面目。這一個本來面目就叫真心,就叫法性。因此我們對一切事物的看法,要以苦空、無常無我、夢幻泡影來觀察。《圓覺經》講要把一切現象看成夢幻泡影,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你曉得一切是幻,你就要有厭離心,不要貪戀,不要追求,不要執著,能夠這樣子看淡、放下,就開始覺悟了,就能恢複本覺,由始覺到妙覺。
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人生和世間現實都是如此,這是認識以上四法界的一個重要意義。
六、《普賢行願品》的人生價值意義
清凈三業
第一,普賢十大願,從禮敬諸佛到普皆迴向,這十個願王,其中表現的有身業、口業和意業,不管哪一願都要做到身、口、意三結合。身要恭敬,要端正,要嚴肅,要威儀;口要讚揚佛法,要請轉法輪,要隨喜功德;意就是要與禮相應,禮這一佛要觀想十方諸佛,我一身就變為若干億身,禮若干億佛,內心清凈,誠懇真實,身口意三業清凈。
我們修持的時候,不管是禮拜、讚歎、懺悔,還是發願、迴向都必須做到三業清凈,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檢點自己,我的身是不是在造業?有沒有殺、盜、淫、傷害眾生?是否愛護眾生?我的口是不是在說謊?是不是在說挑撥離間話?是不是說的粗惡話?是不是說的下流話?我的意、起心動念是不是起的正念?正念是什麼呢?就是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布施、念第一義天,這就是真如啊,是與真如相應的。相反的貪念、瞋念、痴念,叫做惡念或者叫做邪念。
在日常生活工作之中,待人接物時,是否做到三業清凈,就可以從身口意三方面來進行檢查。如果你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對事接物,都能以正念保持,行動是正確的,思想也是正確的,那就是在世俗的一切事物中都在做好事,都在行方便事,與佛心相應,這就是普賢行願。所以這個普賢行願,心胸廣大,沒有執著,沒有障礙,到這個境界,就可以入法界了,就可以見到妙明真心,見到諸法性空、諸法法性,證得真如境界、佛的境界。
所以這個十大願,與我們修行相結合,與現實相結合有很大的作用。你看《華嚴經》之《凈行品》中文殊菩薩的一百四十一願,有生活中的,有行動中的,有出家生活的,有在家生活的。起心、動念,舉手投足,行住坐卧,一切保持正念,一切都念到眾生,這即是文殊菩薩大願,也就包括了普賢菩薩十大願,都是相結合的。對於《普賢行願品》的人生價值和意義,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注意活學活用,具體體現在生活上、工作上,就要以普賢十大願的精神來對待,來了悟人生,證悟法界。首先要清凈三業,達到身業清凈、語業清凈、意業清凈。
十願廣大
第二,普賢十大願很廣大,包括了四宏誓願、菩薩的三聚凈戒。
四宏誓願即四種宏大的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三聚凈戒就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這個戒既包括了出家菩薩戒也包括了在家菩薩戒。攝律儀戒,就是不要作惡,一切要遵守戒律,不要危害他人。攝善法戒,一切行動不管大善、小善,大功德、小功德都要盡量去做。饒益有情戒,主要是悲憫眾生,救苦救難,給有情、給眾生以安樂,解決他們的痛苦,叫饒益有情戒。
在四宏誓願之中,第一眾生無邊誓願度,無邊眾生都要發願救度,包括胎、卵、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等各種眾生,這就包括了饒益有情戒。第二煩惱無盡誓願斷,就包括攝律儀戒。我們在修行之中,在修戒定慧之中,要斷盡煩惱,若煩惱不斷,習氣不除,儘管你念佛念經,沒有受用。接下來「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就包括攝善法戒。從學佛、學法一直到成佛,都包括在善法之中。所以四宏誓願就包括三聚凈戒,而普賢十大願就體現了四宏誓願、三聚凈戒的內容和精神。這個十大願就是一切佛、一切菩薩都應該發的願,都應該修的行。這是它的第二個特點。
與般若相應
第三,修行十大願,要結合般若精神。什麼般若精神呢?就是一種智慧,於相無所著而修布施。能施、所施、施果,我是能施,某個東西是所施,施果就是執著施了以後我要得什麼果。應是三輪體空的布施,就是說能施、所施、施果都不要執著,那就是無住精神。無住,在《金剛經》上講,不要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要住法相、非法相。修行十大願而無所住,這就是般若。願行與般若相結合,這一種緣起,叫做無住緣起。以無住的緣起,就能見到諸法真實之相,進入法界,這是十大行願很重要的一點。
所以說以上這三點:第一、清凈三業;第二、十大願包括了四宏誓願、三聚凈戒;第三、與般若相應,以無住精神奉行十願。心無所住就可以入於法界,這是核心思想。以上就是《普賢行願品》的人生價值意義。
七、簡介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善財童子
文殊菩薩
在佛說《華嚴經》的時候,是文殊與普賢作為脅侍,左邊文殊,右邊普賢,以文殊、普賢為上首。文殊,就是文殊師利或者叫曼殊師利,這是印度語,翻譯到中國來就叫妙吉祥,妙就是微妙的妙,吉祥就是表示非常吉利、祥瑞叫妙吉祥。在大乘法會上很多地方都是文殊菩薩出現,文殊菩薩請示佛,提出問題,佛解答。他在南印度帶領弟子弘揚大乘妙法,特別是般若方面。
他生在印度一個婆羅門家,據說他生的時候,吉祥的現象有十種:光明滿室、甘露盈庭、地涌七珍、神開伏穴、雞生鳳子、豬產龍兒、牛生白澤、馬生麒麟、倉變金粟、象具六牙。生下來以後他就能說話,他的相就像天宮的童子相,微妙莊嚴。由於根性智慧、聰明,有福德,所以就隨佛出家、學佛。他的行持是以楞嚴三昧入定而得的境界,叫「楞嚴三味」,你們若學過《楞嚴經》就知道「首楞嚴三昧」。「首楞嚴」就是一切事究竟堅固,包括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六大,這些事相都通於妙心,通於法性,修這個定即事而真,可以直接見到諸法實相,由妄歸真,就是「首楞嚴三昧」。
佛有兩個大弟子,一個叫文殊,一個叫彌勒。文殊就以般若空宗,弘揚不二法門為主,彌勒菩薩就以弘揚瑜伽、唯識法相為主。般若講空,瑜伽講有。空與有就是大乘佛法最大的兩個妙義,就像車有二個輪子一樣的不可偏廢,所以因緣生法就叫有,因緣生法歸於法性,歸於圓成實就是空。有就不是實有,不是常有,空就不是斷滅空、虛無空。所以由空入有,由空顯有;由有入空,由有顯空,這就是中道。文殊菩薩講空,彌勒菩薩講有,這二種是相輔相成的。
空就表現在不二法門,文殊菩薩是弘揚不二法門的。《維摩詰經》里,文殊菩薩與維摩詰辯論主要就是不二法門。不二法門最重要的是什麼意義呢?世間一切是相對的,相對之產生就由於我們眾生的虛妄分別,有種種虛妄心就有種種差別,就有種種相對的事物。在眾生境界,由於虛妄計執,片面地看問題、片面地執著,就生出種種顛倒妄想。這是生死根本,痛苦的根本。能夠認識諸法不二,由不二歸於一。一是什麼呢?是真如、法性,那麼這個境界就可統攝心物,統攝一切事物,歸於一種,萬法歸一。這就是整體看問題,就可以包攬一切現象,認識一切現象,觀察透視一切現象。
所以「不二」,實際上是顯示真如法性的道理,這個境界不可思議,不可以想得到,也不可以言語表達,超出時間、空間。文殊菩薩,就專門弘揚「不二法門」,著重解,著重般若,代表智慧。
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他的名字從因和果來解。在因行上來講,他的德遍於眾生叫普;在果行上來講,他位居十地以後,居於亞聖地位,就是等覺,由等覺進一步就是妙覺、佛果,所以他位居等覺就叫做賢,叫普賢。德無不被曰普,位居等覺曰賢,叫做普賢。
普賢菩薩居於佛的右手,代表理性、法性;另外代表行,普賢行代表定力很高的禪定。所以文殊與普賢,是相輔相成的,理與事相對,行與證相對,禪與般若相對。修學大乘佛法必須要具備的條件,就從文殊、普賢這二大菩薩的精神中體現出來。
文殊菩薩與五台山發塔
文殊菩薩的道場就在五台山,五台山就是清涼世界,其中塔院寺里有座塔叫發塔,這個發塔是怎麼來的呢?在歷史上有這麼一個公案。
據說在北魏年間,五台山的大孚靈鷲寺,每年春三月都要廣修布施,設無遮齋會,施茶、施飯,來受供養的很多。
有一次,一個婦女帶著一條狗,抱著兩個孩子,一大早就到山門外,要求把門打開,給她施食。守門的僧人,看到是個婦女帶著孩子帶著狗,認為她要急於趕路,就馬上把門開了。門開了以後,這個婦女就馬上要求要先吃飯,飯頭僧就把飯舀好,舀了三份,她一份,二個孩子各一份。後來她還要求,她說還要給我一份,什麼份呢?是狗要吃。好了,就把這份舀出來,舀出來以後,她還要求,再給我一份。這個僧人就感到怪了:
「你明明來的時候是四個嘛?你一個,二個孩子,一條狗,已經有四份了,你為什麼還要一份呢?」
她說:「我的肚裡面懷的有胎嘛!胎兒要吃啊!」
這個僧人就不高興了:「你這個人也太不滿足了,要了四份還要,胎兒吃什麼?胎兒還沒出生,吃什麼?」就發脾氣,叫她出門,等於說是攆她出門。
就在這個時候,這個婦人剛一出門,馬上就變現了,化為文殊菩薩,狗就是獅子,獅子騰空,文殊菩薩就坐在獅子身上。二個孩子,一個化成善財,一個化成欲天王,成二個童子。她當時入門的時候供養了一束頭髮,沒有其它什麼供養,只有一束頭髮。後來發現是文殊菩薩以後,這些僧人都很後悔,對於文殊菩薩當面不識很後悔,就把這束頭髮修塔供養。當時住持僧就立定個規矩,以後每年的正月間施捨飯菜,不管男女老少幼平等對待,不要有分別。這就是文殊菩薩示現的公案,現在五台山還有文殊菩薩的發塔,大家到了五台山就會看到。
普賢菩薩的前世苦行
普賢菩薩,在過去生中世世修苦行,修苦行而不退願,不退道心。傳說過去有一世中,他生在一婆羅門家庭。生下來以後,由於父母親很貧困,養不起,就把他拋在大路上。在大路上遇到另一個婆羅門,把他撿起來收養了,給他取了個名字叫吉兒。這個人為什麼要養他呢?因為沒有孩子。後來這對夫婦幾年以後又生了個孩子,就嫌棄收養的孩子吉兒,把他拋在山谷之中。
吉兒在山谷中啼哭,遇到狼群,有個母狼把他銜去,給他吃奶,還尋東西給他吃,吉兒成了狼兒。有一天,這個狼出外去找食,遇到獵人,把狼殺死了,狼被殺死後,狼兒沒有吃的了,又爬出去哭啼,這時遇到一個商人,商人把他撿起,撫養起來。他很乖巧,很得養父的愛心,但是後來這個商人在旅遊途中,住到黑店,因為店主貪戀商人的錢財,就在半夜把商人殺了。這個孩子很聰明,當這個店主進屋的時候,他覺得不對,爬到角落裡藏起,就沒有被殺。
天亮以後,他就逃出去,遇到一個賣農具的人,賣農具的人又把他養起,由於吉兒聰明伶俐,通情達理,這個賣農具的人也很高興,把他養到十多歲。後來,這個賣農具的人家庭不順,得病,妻子死了,兒子死了,錢財也喪失了,遇到一個占卜的星相師,給他占卜。他說:
「你家裡那個孩子就是你的剋星,因此你的命運不順,你必須要把他除掉,沒有他,你就順利了。」
但是這個賣農具的人心頭很慈敏,不忍殺害。這個相師就說:
「你可以假借他人之手,把他殺害了,借刀殺人嘛!」
這個賣農具的人,就把他送到他的一個朋友家,是個打鐵的鐵匠。以前這個賣農具的人經常到這個鐵匠家來玩,吉兒也跟著去玩,鐵匠也很愛吉兒,就把他養起來了。慢慢的,他的年歲就大了,成了青年。
有一天,吉兒到鐵匠的一個朋友家去作客。這個鐵匠的朋友有個女孩,女孩看到吉兒生起愛心,女孩很聰明,她也能夠預知吉凶,能夠看相。一次,她就跟吉兒講:
「你不要出門,你今天晚上就在我家裡住,否則,你有殺身的災禍,你不要出去。」
但是這個吉兒,他不聽,他說:
「一切隨緣吧,一切由業力定吧!」
他就離開了,走到一個森林邊,遇到一匹驚馬。驚馬亂奔,奔出森林後就踏到吉兒身上,吉兒受了重傷。接著出來的就是當地的國王,原來是國王的馬。國王馬上把他扶起來,很抱歉,說:
「這個馬性很難調服,造成這個事端,很希望有人能夠幫我調伏這個馬。」
當時吉兒就講:
「馬性難調,要調馬性,必須要靠佛法,依法修行,凈化內心,使內心調柔,才能伏馬性。」
當時國王就問這段話是誰說的。吉兒講:
「這是佛說的,必須要依止佛,皈依佛,佛以妙藥來治一切病。」說完以後,吉兒就死了。
這一段公案,就是普賢菩薩在多生累劫中修苦行,在各種環境之中保持真性,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這麼一段事迹。
華嚴會上,華嚴三聖指:左邊文殊,右邊普賢,中間是釋迦佛(毗盧遮那佛)。文殊就代表智德、證德、般若德。普賢就代表理德、行德、禪定德。這兩種相輔相成,那麼修學大乘菩薩必須要學習文殊普賢,要有這麼大的心胸,這麼大的境界,這麼大的行持。
「善財」法義解析
善財童子為什麼叫「善財」呢?據說他生下來以後有種種祥瑞出現,有各種資財、各種珍寶,滿室祥光,所以稱之為善財。實際上從法義上來講,什麼叫善財呢?就是我們要廣修善法,人天善、解脫善、菩薩善等一切善法,能夠修一切善法為因,就可以積累智慧之財、福德之財。
學佛就要這樣,要知道世間的財富,不管高樓大廈,不管你有滿室的金銀財寶,萬貫家產,都是有變化的,都是帶不走的!你看從歷史到現在,那些有地位的、有錢財的,哪個帶走了?秦始皇死了以後,他的墳墓任何人都不知道,地下埋了很多東西,還有很多陪葬的。到清代,慈禧太后死了,她的墳墓里也陪葬了很多財寶,但是這些東西都不存在了,盜竊墳墓的把財寶都盜竊跑了。生前既不能帶走,死後也不能帶走。這個財是靠不住的啊!
「善財」的「財」是什麼財呢?善法之財。有善法才有財富,才有功德財富,這一個財就帶得走,所以我們現在學佛,就可利用你的地位,利用你的錢財,多做好事,多培陰功積德,這就是無形的財富,是帶得走的,所以我們要看得遠。
從善財這個名義,我們就體解佛法的宗旨,要這樣修行,假若對世俗看不破,看不透,放不下,那麼你一生都不自在。死了以後啊,都還沒有結局,沒有歸宿,那是可怕的事情。所以面對現實,我們要了解這個道理,結合修行,積累功德,這叫做善財。善財童子是我們的學習榜樣。
善財童子與五十三參
《入法界品》系《八十華嚴》最後一品,就是說明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歷訪菩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童子、童女、夜天、天女、婆羅門、長者、醫師、船師、國王、仙人、佛母、王妃、地神、樹神等,聽受種種法門,終至普賢菩薩道場,證入無生法界。
這就說明學習佛法呀,要包括世間學、出世間學,達到二諦融通。也說明世間法也就是出世間法,要看透。
善財童子,第三參就參德林比丘,他在山上找了七天,才在一個山頂上把德林比丘找到,就說明這個求法不是那麼簡單的,要誠心,要難行能行,要堅韌,能夠這樣才能夠見佛,才能夠聞法。德林比丘指示他「憶念諸佛,現見三昧」的法門。人能夠時常憶念諸佛,念佛憶佛,決定見佛,這是《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里講的。要堅信能夠憶佛、念佛,就可以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到了普陀山見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告訴他大悲法門,要以大悲為根本,救度苦難眾生,行持大悲法門,這也是佛教的根本法門。
參訪觀音菩薩以後,又見了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給他開門,開門以後,善財童子見了無盡的樓閣,無盡的佛境,層層無盡,就體會到文殊菩薩叫他要發菩提心、廣大心,必須要以菩提心為因,才能證得佛果,能夠見到無邊無盡的佛剎。所以彌勒菩薩就告訴他「一生佛果、三世境界」的法門。
最後,參訪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就告以十大願行,在了悟緣起之中,須修大願而不執著,由「無住」的這麼一個精神,就可以證入法界。所以善財童子,在五十三參深得法義,現身證入法界。
佛法提倡「由聞、思、修入三摩地」。這個聞慧很要緊,佛的法音,經典奧義,必須要多聞。由聞而思,結合修持,才能生定發慧。《楞嚴經》中文殊菩薩說:
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
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
所以學習佛法,必須由文字般若進入觀照般若,由觀照而證入實相般若。這是很重要的,你們現在在修學佛法過程中,要多學經典,多聞經典,要依止善知識學習,即使文化水平低,也要多聽開示,多學習,熏成無漏種子,這是很重要的。
以上就是我介紹的文殊、普賢、善財童子。這三個典型在《華嚴經》中很突出、很特殊,所以我把它提出來。
(叄)《普賢行願品》的簡單解釋
講經綱要
現在開始講《普賢行願品》的正文,一般講經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五祖宗密大師,他寫的《普賢行願品》疏鈔、別鈔,分科很詳細,在藏經裡面有。我們現在只是按照一般講經的程序「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來講。
首先釋題,接著講正文。正文裡面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以敘說因緣開始,是哪個啟請的、哪個說的。正宗分就講經文的內容,這個內容就是十大願。在正宗分裡面有長行,有重頌。長行就是一般長短不齊的文章,一種論文式的叫長行;重頌有六十二頌,也就是六十二首偈子。其中有十五頌就是把長行講的重複加以講解;有二十二頌就在這個十大願王的基礎上,重新又發學習大願,從修行到度眾生,這就是十大願的發揮。最後有二十五頌讚頌普賢菩薩的功德及普賢菩薩的十大願,最後導歸極樂世界的功德,同時也以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功德,普勸世人,一切學佛的人要學習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最後一段長行,是流通分,當時在會的有諸大菩薩、諸大聲聞羅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八部,都在聽法,聽了法以後,聞法歡喜,信受奉行。
釋迦悟道,初轉華嚴
佛說《華嚴經》,根據華嚴宗的判教是在佛初成道以後。佛成道是在臘月初八的晚上,當中夜明星出現的時候佛就成道。在沒有成道以前,還受了魔王波旬的干擾,平常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是佛在金剛座上,以定力、威力,就把他對付了。降服魔王以後,佛就在中夜睹明星而成正覺。
佛在成道以後最初二十一天,就講了這部《華嚴經》。《華嚴經?如來出現品》(實叉難陀譯本)中說:「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這些話就體現了佛教的大乘思想。佛陀的境界是廣大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迷則成凡、悟則成聖,佛是已成佛,眾生是未成佛,所以生佛平等,那麼對於一切眾生——胎卵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都要以悲心對待,要尊重承事。
五時判教:第一時就是華嚴時;第二時是阿含時;第三時是方等時,說大乘經;第四時般若時,說大般若經;第五時是法華涅盤時,說《法華經》、《涅盤經》。《華嚴經》就是在第一時講的,佛不是對一般眾生講的,是對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講的。所以這個大乘境界、華嚴境界,不是一般眾生,乃至二乘所可了解的,不可思議,廣大無邊,超越時空。
一、經題闡釋
正題就是叫《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現在先講一下「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經題。「大方廣」是佛證的法,佛就是能證的人,也就是證得大方廣的境界啊!《華嚴經》這一部經典說明,佛在因地上以六度萬行的因花(華),這個花就是因,種了這個菩薩因,以此而莊嚴佛果、證得佛果。
大
「大方廣」就是真心的體、相、用,這裡是果位上的真心。果位上的真心從體、相、用來講——大,就代表佛的心體廣大如虛空,纖塵不染。《華嚴經》有一首偈子:
若人慾識佛境界,
當凈其意如虛空,
遠離妄想及諸取,
令心所向皆無礙。
佛的心胸是廣大的,我們要想知道佛的境界,就要把內心靜下來,象虛空一樣的廣大,「當凈其意如虛空」。如何靜下來呢?要「遠離妄想及諸取」,把虛妄的思想祛除,把由妄想而引起的「追求執著」消滅、遠離,這樣一來就可「令心所向皆無礙」,那麼你心裏面所向的境界都沒有障礙,在虛空無掛無礙。
宋代《嘉泰普燈錄》中有兩句話:
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里無雲萬里天。
「千江有水千江月」,各條江河都有水,但是這個水一定要澄清,水清月現,水不清月就不現,波濤起伏就不會看到月亮。
「萬里無雲萬里天」,你要看天的面貌、虛空的面貌、陽光四射的面貌,必須萬里無雲,沒有雲霧才行。天的本來面目,必須沒有雲霧,這象徵什麼呢?心裏面沒有妄想顛倒,消滅了種種執著、種種私心雜念,心靈的光輝就現出來,智慧光明就充滿虛空了。
這個「大」形容佛的心境之大。心如太虛,量周沙界。
方
方者就代表佛的德,方正莊嚴。佛陀由於無量劫修行積累福德智慧所感果報,清凈莊嚴,具足無邊德相。不像五濁惡世,污穢雜染充滿。
廣
廣者說明佛身的妙用很廣大,為了悲憫眾生現千百億化身,現五眼六通,度諸苦厄。這個妙用不是一般人可以了解到的。萬里虛空都有佛身存在,有感即現,無感即隱。有偈云:
諸佛清涼月,
常游畢竟空,
眾生心垢凈,
諸佛影現中。
你只要是虔誠拜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舉個例,很多人朝普陀山,有千千萬萬的人,但其中只有少部分的人在梵音洞見到了觀音菩薩的聖像,我本人就親眼看見。我第一次朝普陀山,就在梵音洞見到觀音菩薩,現的是白衣觀音像,與我同時見到的還有旁邊一個老居士。當時我們是四川省佛教代表團,一共二十多個人,有幹部、有出家眾、有居士,他們都沒有看到。所以見到觀音菩薩的人還是少數,不是全體都能看得到的。
怎樣才能見到呢?內心真誠清凈,與觀音菩薩悲心相應,做到以觀音菩薩之心為心,以觀音菩薩之行為行,悲心、悲行都會相應,機緣成熟,你就可以見到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平常都是在隱中示現,只要你肯念觀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觀音菩薩就會尋聲救苦,這種事例很多啊!觀音菩薩現在從中國到東南亞、到日本、到歐洲、到美洲等,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供奉,就是因為觀音菩薩的感應很廣大。
所以這個「大方廣」也可以體現佛的三身,大代表他的法身,方代表他的報身,廣代表他的化身。法身遍滿虛空啊。報身是佛在過去生中修行了無量的福德智慧所感得的,有自受用報身,有他受用報身。自受用報身只有佛自己知道,他受用報身就現大身,為地上菩薩說法,只有地上菩薩、法身大士知道。化身是對地前菩薩、聲聞羅漢、凡夫都可以應現。這一種佛身,是由於佛在因地位上修了六度萬行,這六度萬行就像蓮花一樣的微妙香潔。
大方廣佛華嚴經
蓮花就是因花,佛菩薩坐的是蓮花,拿的是蓮花。蓮花就是因位上的因行,具足大悲大智。蓮花的功德在《彌陀經》形容:微妙香潔。微妙就說明它有大智慧出污泥而不染,香潔就說明它的大悲心品德很高,雖然是處在污泥中不舍眾生,時時吐出芳香凈化環境,凈化眾生。一者代表大智慧,二者代表大悲心,以此因花莊嚴佛果,所以叫大方廣佛華嚴。
經在印度叫修多羅,譯成華語叫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應眾生之機。又經者,指有規律、有條理、有方法、有道路。
以上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經題的解釋。
入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入」有悟入、證入,我們了解後就有覺悟。不單是有覺悟而已,還要跟著行。在行中得到受用,就可以證入。在因位上有悟入、證入,果位上也有悟入、證入,不過是層次的淺深而已。
比如說禪宗講的開悟吧,指的是初地見道,見道以後就叫悟了。要過三關,先要把私心雜念、世俗心大死一番;其次才能夠證真,見到本來面目,悟入真性;接著才能夠由真向俗,觀察一切事事物物都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在事事物物中要隨順,不要有所執著,隨緣不變,體行菩薩大行。這就是禪宗講的開悟。那麼經過悟以後還要繼續修學,從初地一直到第十地,對於煩惱障、所知障的現行要伏,種子要斷。第七地以前就伏住了煩惱障的現行,所知障的現行是分分伏分分斷。這兩障的種子必須要在十地以後,進入金剛道才能完全斬斷,把生死根本拔除,得到解脫。所以悟不等於說就證,還要行,悟入、證入。悟只能說了悟、開悟,有行結合才能證入。這是一個修學次第,就叫入的意思。
不思議
不思議,入這種境界非意識和語言可以表顯、不可思議。一方面,這個境界非常廣大,無量無邊;另一方面,從二諦來講,真俗互融,二諦融通。由真俗互融、二諦融通就可以入中道、真如法性,進入中道都是不思議的境界。
解脫境界
什麼叫解脫境界呢?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就要求得解脫。身解脫就不再受業障所累,我們現在是業障牽纏不得自在,平常生活中那樣不順心、這樣不順心,就是由於業障牽纏不能解脫。身解脫就消除業障,心解脫就不被煩惱所障,以定力除煩惱。由定生慧到達慧解脫,就了解中道的道理,消除無明之惑,不受無明障蔽。
佛的境界、佛的解脫,有無量無邊的威力作用,所行無礙。從智慧來講他得了如理智、如量智,在法相上來講名為如所有性智、盡所有性智。如所有性智就證悟真如,盡所有性智就了解法相。這兩種智慧一是消除理障,二是消除事障。理障就是道理不明,不明真理;事障就是不了解法相,處處受障礙,也就沒有辦法度眾生。所以這個解脫,一是從作用上來講,威力無邊,二是從智慧上來講具足二智,能夠消除二障,這種境界叫作不思議解脫境界。不思議就是不是我們可以說、可以想得到的。
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普賢代表普賢菩薩。普賢是個名稱,從德行方面來講是周遍於諸境,普利於眾生,德無不普;從果位上來講他已經具足等覺的果位,僅次於佛位,居於賢位就是等覺位,所以叫普賢。普賢菩薩就代表理性、真如性,在密宗來講就是胎藏界。另外代表行,就是行願王,著重行。在止觀上他代表禪定功夫很踏實,深入禪定,你看他的坐騎大象,象走路就是很踏實的,身負重量而行步踏實,步步很牢很穩。
文殊菩薩騎青獅,又是一個象徵。文殊菩薩有大智慧,說法象獅子吼那樣,雷音震動,百獸降服,振聾發聵,驚醒愚頑。
「行願」,也就是願行結合,有十願就有十行。不單是發願,願中有行,叫行願。品就是這一類。八十華嚴共三十九品,加上四十卷華嚴的最末一品《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共八十一卷。
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是唐罽賓國三藏法師般若奉詔翻譯的。《八十華嚴》是實叉難陀翻譯的,般若三藏翻譯的《四十華嚴》都是入法界品,清涼國師就把入法界品的最後一品《普賢行願品》加到《八十華嚴》之後共成八十一卷。這個「唐」是唐太宗時期。罽賓國就是北印度。三藏法師就是通達經、律、論的法師。般若就是這個法師的名字,譯義為智慧,所以尊稱「般若三藏」。奉詔就是奉唐太宗的詔把它翻譯過來。
二、正文講解
(一)序分
下面正文,首先就是序分。序分的內容就從「爾時普賢菩薩……」到十大願最後一個願「十者普皆迴向」。這一段就是敘述講經因緣。普賢行願的說法對象就是善財童子,當然也不止善財童子,「告諸菩薩」,就是還有諸大菩薩。
菩薩摩訶薩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菩薩摩訶薩,這是一個菩薩的通稱。菩薩是印度語,叫菩提薩埵,菩提代表覺悟,薩埵代表有情,自己要覺悟也要覺悟一切眾生。菩提薩埵就代表了菩薩的大悲大智。菩提代表由大智慧所證得的果報,就是覺悟;薩埵代表對有情有大悲憫的心。要救度眾生,行菩薩道,必須要具足悲心,所以作為菩薩要發菩提心。菩提心也叫廣大心,一要有大智慧,二要有大悲心,具備這個條件才叫做菩薩。
「摩訶薩」,摩訶形容其偉大,功德殊勝、境界廣大,叫摩訶薩。現在比較普遍的一種現象,把神當作菩薩,那是錯誤的。神不是菩薩,古人講「聰明正直謂之神」,這個人死了以後,進入神道,在鬼中是比較聰明的,就叫神,神不是菩薩,一定要區分清楚。
如來勝功德
「稱嘆如來勝功德已」。「勝功德」,就是殊勝的功德。如來有什麼殊勝功德呢?有智德、斷德、恩德。有廣大的智慧,具足一切種智,稱之為智德。斷德就是斷除了煩惱,證得大涅盤、無住涅盤。佛菩薩都是無住涅盤,也稱之為大涅盤,這就是斷德。恩德就是佛菩薩具足無量悲心,說法度化眾生,對眾生來講有很大的恩,以悲心化度眾生,使眾生得度,就象苦海中的舟船、暗夜中的明燈。
「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這說明如來的功德很大。「善男子」,這個善男子所包括的內容,不單是出家的,出家在家都在裡面。心地善良廣修善法,稱為善男子。
何為如來
如來就是佛的十大稱號之一。什麼叫「如」呢?就是證得真如法性,「來」就是根據真如法性中,有佛果的產生叫如來。《金剛經》講「如來者是諸法如義」,就是一切法的真如。又講「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這是真如理體,不象世間東西,有所運動有所來去。他本來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也是不來不去的,故叫如來。
正解法輪,批判邪說
佛的十大稱號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世間上的有些人把如來、佛叫成一個名稱如來佛,是不正確的。特別最錯誤的就是法輪功,他把法輪亂解釋,把佛也亂解釋,所以我在這裡要特別講一下。
「法輪」,「法」就是佛說的法。「輪」有兩個意義,一是佛法可以摧伏煩惱,消滅障礙,就像輪子一樣,所經之處,可碾碎一些雜亂的東西,這是第一個意義;第二,法輪常轉就是我們的希望,希望佛法經常轉動,常住世間,作眾生的依怙,這是法輪的真義。
佛初成道,三轉法輪,對鹿野苑五比丘說了三次四諦法,即苦集滅道四諦。這個四諦法門是佛教的基本原理,它的中心就說了世間因果、出世間因果,佛教的中心就是講因果。那麼,對於這個四諦法佛說了三次,叫三轉法輪。當時的五比丘,就是佛最初度化的比丘,這就是僧寶。
這個李洪志講的法輪是什麼東西呢?他在法輪圖上面畫一些太極圖、八卦圖,佛不佛、道不道的,亂七八糟的,他稱之為法輪。以法輪之名破法輪之實,把法輪的真理抹掉了。另外他講這個佛、如來,如來是最高層次,佛是最低層次,他是這麼胡講的,他的那本書我是看完了的,簡直一派胡言!佛與如來都是一個名號呀!佛的十種功德具有十種名號,哪裡有什麼最低層次、最高層次呀!法輪功除了這兩種以外,對於佛家的內容很多都有歪曲,把法身說成什麼「法輪修好了,嬰兒出竅」,把法輪當成小肚子裡面有個小東西在轉,這個就是神我境界。神我境界恰恰是佛教要破除的東西。
佛教講無我,哪還有什麼神我!佛教講要消除我執、法執嘛!佛在世的時候破除九十六種外道,其中種類很多,那些不相信因果不相信後世的為順世外道,還有執著梵天萬能的神我外道,有學狗的狗外道、學牛的牛外道,多得很,佛都駁斥。佛教的不二法門說的是空性、真如,由世間相對的東西到絕對的東西,不可以言說的真如境界,即法性境界。法輪功是如何解釋這個「不二法門」呢?他說,天上有一部《金剛經》,地上有一部《金剛經》,人間有一部《金剛經》,這就叫不二法門。所以他這個法輪功的內容,簡直就是胡說,亂道。
但是現在中國有少部分佛教的人參加了法輪功,受它的迷惑,出現種種悲相,發生很多慘劇。我們要站在正義立場、護法立場,來駁斥、取締它,一定要邪正分明。我在重慶的時候,對法輪功寫了好幾篇文章批評它,但是我有一個弟子,他原來是個教授,他參加了法輪功,他總有偏向、總有執著,儘管表面上他不學法輪了,實際上他暗地裡還在信它。他有一天來見我,他說:師父啊,你不要批判了!我笑了笑。
還有皈依我的一部分弟子,當法輪功在中國猖獗的時候,他們居然跑到我的廟上來(來了七八個)。當他們坐下來的時候我就問他們:你們今天有什麼事情嗎?他們居然講:今天我們是來向師父宣傳法輪大法。我當時就很冷靜地問他們:你們說說什麼叫法輪啊?你們把法輪的來源、法輪的意義、有關法輪的內容,講來我聽一下。這些人呢,你看我,我看你,沒有哪個講得出來。後來我就說:我今天恕不接待,你們去吧。我就走了,這些人也就灰溜溜的走了。
這就是在我身邊出現的事情,我們為什麼要駁斥法輪功呢?是站在維護佛法、維護真理的立場來駁斥,破邪顯正,不能讓這個邪法有市場,使人走邪途不走正道,結果自己墮落下去。
廣大如來功德
「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佛的功德假使十方所有的諸佛,經過象微塵數那麼多的劫,來相續演說都說不完,不可窮盡,說明功德很大。
「十方」指空間很寬,東、南、西、北,四維(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稱為十方。
「佛剎」是佛的國土。
「極微塵數劫」,在數量上講,是像微塵數那麼多的劫。劫就是指時間很長。它的演算法根據解釋,從人壽來算,人壽一增一減,從十歲增加到八萬四千歲,再由八萬四千歲減到十歲,一增一減叫做一個劫。二十劫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個中劫,一個中劫即世界要經歷從成到住、到壞、到空,四個中劫叫做大劫。菩薩修行就要經三大阿僧只劫,說明時間之長。
五濁惡世的劫濁呢,就是指在時間的長河中有各種災難,小三災、大三災。小三災就是瘟疫、饑饉、刀兵,這是經常出現。大三災是在這個世界壞的時候,出現火災、水災、風災,一直到色界天三禪以下都不可避免。火災、水災、風災就叫大三災。這些災難為什麼會出現呢?人心染污所致。人心不染污也不會有這些災難,所以叫劫濁。
證佛功德
下面就說明如何才能證得佛的功德,才能完成佛果,就提出普賢廣大行願,十種行願,下面就是總標,序分中的總標。
「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總標就把這個題名標出來,就說要成就佛的功德,完成佛果,必須要有因素。這個因是什麼呢?就是十種願行。這十種願行,很殊勝很廣大,意義很深,叫廣大行願。這十種也代表菩薩四無量心、四攝六度,也代表菩薩的三聚凈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所以這十種行願是諸佛菩薩都要學習、都要修行的。
(二)正宗分
1.略釋十大願
這十大願,是普賢菩薩的願行,偉大的願行。普賢菩薩的這十大願行,稱之為無盡緣起,無礙無盡的緣起。無盡說明了這一個關係,遍及於法界,很廣大。無礙是什麼意思呢?修普賢行而不執著,三輪體空而不執著,沒有障礙,所以它是無礙無盡的緣起。我奉勸大家發菩提心,根據十大願王來修,因為這個十大願行是諸佛菩薩之所共修,我們學佛就要學習佛菩薩發心修十大願,就可以與現實人生結合起來。
禮敬諸佛
一者禮敬諸佛。禮敬是很重要的,禮就是要頂禮,敬就是要恭敬。這個禮是以什麼為重心呢?以戒為重心。如果一個人不講禮,那麼就沒有道德,沒有約束。孔子講「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佛家講「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都是屬於禮字,以戒律為重心,所以它的意義很深。敬就是恭敬,身語意業都要恭敬,內心要誠懇。
禮敬的作用、功德有:
第一,除驕慢障。你就能夠尊重佛菩薩,自己就消滅驕慢,內心謙下和藹和平,將來感得了人身,也就是得了尊貴之身。你能尊重佛菩薩,將來可得尊貴之身。
第二,除名利心。世間上一切世俗法都是追名奪利,能夠恭敬佛菩薩,禮拜佛菩薩,這個世俗心就淡下來了,就消滅了。
第三,清凈三業。禮敬諸佛必須身、口、意三業清凈,身要合掌,五體投地,頂禮,口要默念佛號,意要觀想,所以要內心清凈,禮拜佛像不要有妄念,也不要有雜念,要清凈三業。
第四,遍禮諸佛。不但是要禮這個佛,要遍禮十方世界的佛,自己儘管是一身,也要觀想自己的身變成若干身禮若干佛,這就是遍禮諸佛。
第五,進行實相禮。什麼叫實相禮呢,由形式的頂禮進入諸法實相,觀諸法空性,不執著能禮、所禮、禮的功德,不要執著,很自然,進入實相禮。
第六,就是要髮長遠心。經文上說「如是乃至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虛空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但是實際上呢,虛空界、眾生界、眾生煩惱、眾生業等都無有盡時,所以我這個禮也沒有盡時。保持念念相續,保持身語意三業清凈,進行頂禮,沒有疲勞,沒有厭倦。這一段,通行下面九個願,都要有長遠心。
稱讚如來
二者稱讚如來。這個「稱」就是稱揚,「贊」就是讚歎,稱揚佛度眾生的功德,稱揚佛在因位修行一直到果位的功德。「如來」是佛的名號。
稱讚的好處,一是可以滅煩惱增智慧,除口業障。讚揚佛你就有福德,可以消滅煩惱,就有智慧消滅愚蠢,最重要的就是把你惡口的障礙消除。人都是有惡口的呀,多生累劫以來,口業不曉得發了多少,堆積起來象大山一樣的都不可以形容。假如這個罪不消的話那後果不堪設想。你能夠稱揚讚歎佛,那麼可以滅煩惱,增智慧,消除惡口之障。
另外還能得無礙的辯才,能增智慧,從多聞熏習,到說法度生,達到辯才無礙。同時在稱讚過程中,我們要進行語供養、禮供養,什麼叫語供養呢?就是以言語音聲讚揚佛的功德,包括我們早晚上殿唱的佛贊,包括佛事活動唱的讚頌,讚頌利人天,讚揚佛的功德,這叫語供養。禮供養就是在這個讚揚過程中,想到佛的功德、佛的智慧、佛的威儀,也至誠恭敬,這叫做禮供養。
廣修供養
三者廣修供養。「供」叫做供奉,「養」叫做孝養,等於兒女對父母親一樣的要供奉要孝養。
它的好處:可以消除我們內心裡慳貪的障礙。有些人一文不舍、片善不修,上供三寶、下施眾生,一點都辦不到。為什麼?貪心重!這種人不改過來的話,將來的後果不堪設想,三惡道中餓鬼道有他的份,人間貧窮下賤有他的份,這是可怕的呀!所以要廣修供養。
這個廣修的「廣」字就包括財供養、法供養。財供養就是一般的財物,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正文裡面的香、燈就是財供養。法供養就是以法供養,正文里舉了七種: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舍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一共七種。簡單來說,你能夠依佛所說的教法信受奉行,就包括這七種。
佛的經典,就是教授這些內容。我們能夠依教奉行就等於供養佛,為什麼呢?因為一般的資財只能養活我們的肉身,你施別人的財物,充其量解決生活困難問題,但是不能解決法身慧命問題,不能使他度脫苦海,出離生死。只有修法供養才能度脫眾生,使眾生出離生死,拔出根本的痛苦,這個功德大啊。所以後面就有個比喻,你修財供養,比此法供養,「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這些數字都是最大的數字,但是這個最大的數字的財供養,不及法供養一分。比較之下,這個法供養的功德很大。我希望你們大家可以深刻的了解一下,多看看參考書,在實際上身體力行,那就了不起。我們歷代祖師,還有很多大德居士,他之所以高尚偉大,就是修法供養,有殊勝的成就。
最後一段就是長遠心表示,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煩惱盡,眾生業盡,這個願望都不間斷,要繼續行持,無有間斷和疲厭。
懺悔業障
四者懺悔業障。「懺」就是懺除以往,「悔」就是對於現在的罪惡有所追悔。懺悔了就不要再造罪,不能一邊懺一邊造,那就不行。什麼業障呢?這裡面講的三障:業障、煩惱障、果報障,要消除這三障。
造了業,惡業隨身,一點都不自在。內心無明不凈,煩惱不除,也不自在。得了這個果報,有五蘊身,也不自在,沒得到解脫嘛!所以業障、煩惱障、果報障,這三種障都是最大的障礙。
能夠懺悔業障,它的好處:將來你的正報和依報都很完善,都很圓滿。且不說菩薩和佛,聲聞羅漢的正報和依報都好,菩薩的比聲聞更好,佛的正報依報比菩薩高。能夠懺悔,能夠進一步提升,在人天之中正報依報就好,能夠修解脫行,修菩薩行,正報和依報就會更好。正報就是我們的身體,依報就是我們所依止的環境。極樂世界的正報就是諸佛菩薩莊嚴美好;八功德水、七寶莊嚴等是依報。
懺什麼呢?懺悔五業十惡。五業指:殺父、殺母、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叫五無間罪。犯了這個罪就要墮無間地獄,一般叫阿鼻地獄。十惡就是:身三、口四、意三。身三種:殺、盜、淫;口四種:妄語、綺語、粗惡語、離間語;意三種:貪慾、瞋恚、邪見。這就是十惡業。造了十惡業,上品墮地獄,中品墮餓鬼,下品墮畜生,所以要懺悔。
如何懺悔呢?以三心懺悔。第一要有慚愧心。假如沒有慚愧心,表面懺悔,還要再犯,等於刑事犯一樣,一進宮、二進宮、三進宮,為什麼?沒有慚愧心!所以第一要慚愧。第二要有恐懼心。恐懼什麼呢?不懺悔,不改過,將來沒有好處,惡報現前那就是痛苦。第三要有勇猛心。勇猛心是什麼呢?下定決心,以快刀斬亂麻的手段乾淨利落,不要懷疑,叫勇猛心。
另外,就是懺悔的方式。有兩種:理懺、事懺。事懺,你犯了哪一種,就懺悔哪一種,比較具體;理懺,從內心徹底根除犯罪的根源,從內心消滅無明煩惱,拔出犯罪根源,杜絕生死根本,叫做理懺。
隨喜功德
五者隨喜功德。「隨喜」是什麼意思呢?「隨」就是隨順。「喜」,就是歡喜,對人不嫉恨。別人有功德要隨喜,不要嫉妒障礙。嫉妒是煩惱,這個煩惱不除將來後果不好,也遭他人嫉恨,發生障礙,能夠隨喜就可以除嫉妒障,得到眾人擁護,得大眷屬。「功」是什麼呢?屬於公益之事、公共之事。「德」是什麼呢?就是人們的道德之行,有顯德、隱德。一般看得到的道德之行、利人之行叫顯德;做了陰功,做了好事不吭聲,任何人都不曉得,這叫做隱德。別人的功德,我們聽到以後都要歡喜。
同時,我們不單要隨喜別人的功德,還要跟著學習,也要做這些功德。在正文里分四類,即是:隨喜佛功德、隨喜六趣四生功德、隨喜聲聞緣覺功德、隨喜菩薩功德。對於這些功德,我們不但要歡喜,而且要跟著行持,這就是隨喜功德的內容。
請轉法輪
六者請轉法輪。「法輪」有三個定義:第一、輪子所到之處,可以碾碎一切雜亂的東西,就代表學習佛法可以除煩惱、除障礙;第二、車子所到之處,由此到彼,佛法能夠使眾生由煩惱的此岸到解脫的彼岸;第三、車輪常常轉動,對運載人、運載東西有好處。佛法常常轉動,眾生得到智慧,得到福報,那麼就望佛法常住世間、利益世間,請轉法輪。
能夠勸請佛轉法輪,就可以消滅驕慢障,得
推薦閱讀:
※人們對於「靈修」通常有哪些誤解?「靈修者」通常會通過哪些事情來修鍊自己的內心?如何證明修鍊的效果是否有效呢?
※佛教論壇有人宣傳15天證得阿羅漢果是什麼意思?
※用佛教的智慧看,人在出生之前就決定好一生的命運了嗎?
※如何修出一身正氣?
※我打坐這種情況正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