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孫子首回大陸,現身首都機場答記者問,一句話淚流滿面
1996年海峽兩岸召開一場盛大的學術交流會,北京大學吳樹青校長熱情款待台灣東吳大學章孝慈校長。
吳校長親自到機場迎接章校長,晚上設宴為遠道而來的台灣客人接風洗塵。
這是他54年來第一次回大陸,思鄉情切,章校長難掩興奮。
次日,交流會上章校長遲遲不現身,原來,晚宴後回到下榻賓館的章孝慈極盡興緻,滿足之餘昏迷不省人事。
接下來,一場傾盡全國之力的搶救展開了,各大醫院的腦科專家齊聚中日友好醫院為其診治,腦中風,危在旦夕。
章孝慈還有一個哥哥名叫章孝嚴,2人是孿生兄弟,他們是蔣經國和情人章亞若的孩子。倆人雖是蔣家後代,卻是苦命孩子。
1949年,兩蔣退守台灣時,把兄弟倆和他們相依為命的姥姥接到了台灣新竹農村。孿生兄弟過早讀懂了世間艱辛。
(孝嚴 孝慈
三個人住一間房的家裡,有床、鋪蓋、鍋碗瓢勺。像電風扇、手電筒之類的必需品都沒有,更不用說有電視機、洗衣機這些奢侈品了。
起初,蔣經國還會偷偷接濟,他們不至於餓肚子,到了孩子上初中時,微薄的生活費也中斷了。
姥姥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她沒有多大的掙錢能力,僅憑縫縫補補的手工能掙幾個錢?
3人的生活費和學費全落在倆孩子肩上。生活的不幸、苦難,沒有壓垮上進的孿生兄弟。
暑假、寒假他們一天都沒閑著,打零工做苦力和姥姥一起支撐這個搖搖欲墜的家。
讀高中時,姥姥彌留之際告訴了他們的身世。
原來,他們不是孤兒,世上除了有姥姥外,還有爺爺和爸爸等很多親人呢。這又能怎樣?
(蔣介石 蔣經國)
既然不願認回他們,有也權當沒有吧。孿生兄弟悲痛中送走姥姥,他們比以前更發憤圖強了。
1975年他們的爺爺蔣介石去世,1988年他們的父親蔣經國去世。
兩蔣在世時均未和孩子相認,他們是徘徊在蔣家門外的孩子。
自強自立,拼搏奮進。35歲的章孝慈獲得南美以美大學政治學碩士和杜蘭大學法學博士,回台任職東吳大學校長。
章孝嚴美國讀研,學成歸來任總統府秘書長,堅強的孿生兄弟終成蔣家第三代成才、奪目雙星。
一晃幾十年,成家立業有了自己後代,孝嚴、孝慈仍沒機會回大陸。
功成名就的兄弟倆想起天堂可伶的母親就心痛不已,回大陸給她老人家立個碑,是他們最想做的事了。
(章孝嚴 配圖)
然而,那時兩岸來往沒有現在自如。章孝慈打算借學術交流會去一趟桂林,帶著哥哥的那份心愿,立碑掃墓寄哀思。
不料,沒到母親的墳前他就先病倒了。接著說病榻上的章孝慈,院方一面搶救一面通知病人家屬。
台北的愛人趙申德接到丈夫病危的消息,失聲痛哭。哥哥章孝嚴訪美途中得知此事即刻返台。
奔走相關部門,能讓他回大陸見孝慈最後一面。
他的請求很快得到批複。孝嚴迎來了同樣是期盼了54年的首次滿是悲傷與淚水的大陸行。
飛機越過了台灣海峽,他的思緒早已飄到了將不久於人世的弟弟和半個多世紀不曾相見的母親那裡,年過半百的硬漢男兒兩眼溫熱。
抵達首都機場,章孝嚴就被記者圍上了。「謝謝!謝謝每位關心幫助孝慈的家鄉人。」
(章孝嚴回蔣氏故居 配圖)
一句話,他已淚流滿面。曾經雙胞胎想一起回大陸祭拜母親的願望終究成奢望。
而今,兄弟倆都能踏上故土的這一刻,竟是為了能見上彼此最後一面。
來到了孝慈跟前,看著身上插著許多管子不能言語的弟弟,哥哥涕不成聲,「孝慈,我來了......」
他輕輕的喚著弟弟的名字,一遍又一遍。重度昏迷兩天的章孝慈左眼流下一滴淚。令病房裡時刻守著的醫生護士們激動不已。
然而,再好的醫療資源也阻擋不了生命的流逝。臨走之前,章孝嚴去了一趟桂林鳳凰嶺,天公不作美,哩哩啦啦下著小雨。
帶著孝慈的那份孝心,孝嚴雙膝跪在母親墳前,臉上已分不清雨水和淚水,母子的首相聚,一聲「媽」倒盡54年相思和悲苦,感天動地。
推薦閱讀:
※斯諾登金蟬脫殼:航班坐滿記者卻不見其蹤跡
※11月8日記者節是第幾個記者節?
※南海問題與中美博弈 ——喬良將軍答《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問
※吉林:沉毅篤行 路在腳下 本報記者 王潔瑜
※周小川行長兩會期間答中外記者問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