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四月初八?恭逢釋迦牟尼佛聖誕 >>內地>>信息>>佛教導航
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海五濁眾生離塵垢同證如來淨法身
農曆四月初八浴佛節,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佛教節日之一。四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的誕辰日,據《佛陀本生傳》所載,佛陀誕生時,「於四方各行七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這是佛家的所謂十方,並且步步生蓮花,顯示日後普渡眾生的志願。於是上空天女散花,天使奏樂。且有九龍噴泉,為太子『沐浴』。」浴佛節的儀式就是由此而來。 佛教主張不殺生,在浴佛節期間則流行放生習俗。
釋迦牟尼佛簡介
佛教創始人,為古印度迦毗羅衛國凈飯王的太子,約生於公元前623年,姓喬答摩,名悉達多。釋迦為其族姓,牟尼是對其的尊稱,意為釋迦族的聖人。公元前588年在菩提下成道,時年35歲。公元前543年5月涅槃。毗盧遮那是法身佛,釋迦牟尼是應身佛,盧舍那是報身佛。戒是佛身,經是佛語,禪是佛心。佛說的、佛講的就是教育眾生的經典,因此,佛教就是教育、教學。不是宗教,教育對象是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眾生,一切種族,內容是智慧,幫助眾生得智慧;教學形式沒有固定的,一切處、一切時、對一切人,特別注重機會教育,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而且是義務教育方式,不計報酬;工作重點是破除迷信,開啟智慧。有一句話叫「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如果不應,就得從自身找原因,而不能怨佛菩薩,應該檢點自己,調整自己。如果起心動念全是為自己,求佛保佑自己,為自己的私利,而不是為大眾,為眾生服務,佛是不會相應的,因為佛是為眾生的,無我。本質上講,佛就是自己,自己的本心,真心,本性,佛不是自心之外的,因此,佛法又稱內學。佛教學有三個果位,阿羅漢、菩薩、佛,是梵語,翻譯成中文阿羅漢就是到彼岸,把執著斷掉了,無煩惱,解脫六道輪迴了;菩薩指覺悟的眾生,在不執著的基礎上,已經證得不分別,連念頭都沒有了;佛就是徹底覺悟了,在菩薩的基礎上連細微的妄想念頭都沒有了。
釋迦牟尼佛其父親名叫凈飯,是迦毗羅衛國的國王,非常慈悲英明,其母摩耶夫人是拘利國的公主,為人十分賢惠,她四十五歲的時候,懷孕太子,已滿足十個月,便在歸家途中,距離國都約五英里的藍毗尼園,誕生了太子,太子能周行七步,腳踏之處,現出七朵蓮花;且舉目四顧,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自言自語: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傳說當時天上飄落香花,還有九龍吐水為太子沐浴。
太子誕生七天,其母摩耶夫人就去世了,姨母摩訶波波提,為凈飯王繼後,撫養太子,她把太子當做親生兒子一樣疼愛。
太子七歲開始讀書,十二歲時遍博通了一切學問,後又學習兵法和武術,有超人的力氣和箭術,一般武士只能一箭穿三鼓,而太子能一箭穿七鼓。
太子十六歲結婚,娶的是鄰國公主耶輸陀羅,後生一兒子叫羅睺羅,當羅睺羅出生時,太子嘆息道:羅睺羅有般奴。意思是有了羅睺羅,就象鐐銬鎖住了父親的頸項。
太子看到人間的痛苦和不平等,於二十九歲時的一個月圓光輝的夜裡,下決心拋棄王位、財富和父母妻子,只帶著侍從,騎著犍陟(ZHI)白馬,偷偷的離開了王宮,越過了阿那瑪河,到深山曠野去追求痛苦的解脫和人生的真理。
在阿那瑪河畔,太子自己剃掉了頭髮,披起袈裟,叫侍從和車夫回去,凈飯王看到車夫回來而沒有見到太子,便派大臣追趕,但無論如何勸說太子出家的意志堅決,國王無法,只得選了親族中的五位青年,去跟隨太子修行。太子進入跋伽仙苦行林,看見那些苦行者,為求生天,而修種種苦行,覺得不是正道,苦行者見他道誌異常,告訴他到恆河南面的苦行林,去尋找名師。他越過恆河南岸,到了摩竭陀國,就在王舍城乞食,後摩竭陀國的國王頻婆娑羅王知道後,就來拜訪他,並要讓王位於他,和贈給他半個國土和財物,勸他還俗,太子意志堅定,不願接受,頻婆娑羅王非常佩服,對太子說:你要成佛,別忘記度我。太子在追求真理的征途上前進,訪問了當時著名的宗教師阿羅邏迦蘭和郁陀迦羅摩弗,可是他們的學說都不圓滿。太子在尼連禪河附近的宇奴唯拉村修苦行,過了六年極其艱苦的生活,日食麻麥,身體消瘦,四肢無力,後來知道過分的刻苦,並不能獲得真理,便放棄了苦行,接受牧羊女蘇耶妲乳糜的供養,恢復了身體。隨從的五人,以為他失去了道念,就不再跟從他了。太子到尼連禪河去洗澡,把六年的污穢洗掉,並下決心,要追求最圓滿的真理。太子自己一個人渡過尼連禪河,走到迦耶山附近的菩提迦耶,時有一割草的童子,先在一棵菩提樹下,用草鋪成了一個座位,太子即在座位上靜坐。他發出堅強的誓願:我不成正覺,誓不起此座(佛經稱此座為金剛座)。過了第七日深夜,傳說太子當時在禪定中現出魔境,即魔王波旬派遣魔女來誘惑他,發動魔兵魔將來威嚇他,太子意志堅定,始終不被他所動搖,結果魔王被降伏。降魔後,他把精力集中起來,運用高度的智慧,思考度化眾生的問題,終於在三十五歲那年(公元前五八八年)夜半,看見明星出現,豁然覺悟一切真理,完成了無上正覺。從此世人就尊稱他為佛陀,聖號釋迦牟尼佛。
佛陀覺悟的真理是什麼呢?最重要的是緣分起的理法,宇宙人生是從緣起而有的,萬法是由因緣和合共依存。例如我們的軀體是由父母生育為緣,而生命是自己帶來的業力為因,我們是自己過去所做的無明煩惱業力,所以招感這個身體的果報,有了果報身體的生,那麼老、死、病,就不能避免,所以要解脫生死病老的痛苦,只有修道斷除根本煩惱「無明」。
佛在菩提樹下成道時說:「奇哉,奇哉,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是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但不能成佛的原因,是無明煩惱障蔽了佛性。故佛陀成道,是了悟緣起,斷除無明,慧光煥發,佛性顯現,內心清靜,燃起了真理光芒,照耀人間。
佛陀成道後,就開始說法濟度眾生的工作。
最初,到鹿野苑教化憍陳如等五人(即當初他出家修行跟他的五人),他們聽佛說四諦法,得道後,就成為五比丘,這是佛教歷史上最早的僧伽。
又有波羅奈國,俱梨迦長者的兒子耶舍,和五十個同伴,一齊來跟佛出家,俱梨迦長者及夫人也來歸依佛陀 ,成為最早的優婆塞和優婆夷(在家居士)。
接著,佛陀獨自到迦耶山上,度化三迦葉兄弟,三迦耶是拜火教領袖,大哥名優頻那迦葉,有五百徒眾,二弟名伽耶迦葉,有二百五十徒眾,三弟名那提迦葉,也有二百五十徒眾,合共一千個徒眾集體來出家,大大提高了佛陀的聲望。佛陀帶領三迦葉兄弟和徒眾千人,到摩竭陀國去,頻婆娑羅王恭敬迎接,虔誠歸依,並建築了竹林精舍,獻給佛陀與比丘眾,這是佛教歷史上第一座寺院,也是佛陀在古印度南方說法的根據地。佛陀在竹林精舍說法,王舍城內的異教徒,舍利弗和目犍連,也因崇拜佛陀說的緣起真理,聯合他們的徒眾二百人,跟佛出家。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成為佛陀轉法輪的助手。
不久,有摩竭陀國大富長者的兒子摩訶迦葉,來歸依佛陀。成為頭陀(註:頭陀即苦行)第一,後來佛陀涅槃,他就承受了佛陀的遺缽。須達多長者,歸依佛陀,在薩羅國舍衛城建築精舍,獻給佛陀作道場,這個寺院的規模比竹林精舍更為宏大。是佛在北方說法的根據地。薩羅國王波斯匿和皇后末利夫人,也都來歸依佛陀,成為忠誠的護法佛教徒。
佛陀成道後第六年,回祖國探望年老的父親、姨母波波提和阿難陀等幾個堂弟及羅睺羅,他們也信佛,後來都出了家。當凈飯王高齡九十三歲那一年,已經是病重垂危,佛陀特再回貴為父王臨終說法,送終扶棺,布施財物,表示孝敬。
佛陀是大眾的安慰者和救護者,他把一切人,都當做自己的父母兒女一樣愛護,替生病的比丘洗滌膿血,替瞎眼比丘穿針縫補。釋迦族和拘利族爭水,他不辭勞苦,特地遠道去替他們調解 。毗舍離疫症流行,佛陀不怕傳染,特別進城去安慰病人,教化病人,並且指導他們,國家應有民主的政治方法。
佛陀以慈悲無畏的態度,深入民間,去傳播中道真理,凡是同他接觸過的,聽過他說法的,無不深受感化,而衷心地信仰。佛陀的信徒,從國王、后妃、大臣,以至貧民、乞丐、奴隸,應有盡有,遍布社會的每一個階層,這是他提倡慈悲平等,濟度終眾生的偉大表現。
佛陀說法四十五年,席不暇暖地奔走,足跡踏遍恆河兩岸,到八十歲那年,從摩竭陀國到毗舍離,在毗舍離的大林精舍,做最後一次的教誨。這時,佛陀身體染上了疾病,已經自知自己在三個月內涅槃。又漸漸向前走,經過每一村落,便利用休息時間,向村民說法。在波婆村接受金工(金屬鐵匠)名純陀的的最後供養。病勢加重,於是復步行到拘屍那拉城外的娑羅雙樹林,佛陀就選擇在此處作為他入滅的地方。
佛陀在阿難陀鋪好的僧伽梨(大衣)上,右肋卧下時,已經疲倦不堪。當時一名外道名叫須跋陀羅來求見時,佛陀又抖擻精神,向他說法,其成為佛陀最後度化的弟子。隨侍佛陀的阿難陀等見佛病勢沉重,十分難過,佛對阿難等說:「別難過,信任自己,緊握真理明燈,在真理中求解脫。」阿難三次請佛住世,佛回答:「萬法自性乃歸於寂滅,人人有生必有死,我的肉體怎能永存呢?我這段生命必須循著自然法性而歸於寂滅。」阿難陀和阿那律、羅睺羅等不禁流淚!於是,眾弟子公推阿難請問佛陀四個問題:1、佛陀在世時,我們依佛陀為師,佛陀涅槃後,我們依誰為師?2、佛陀在世時,我們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後,我們依誰安住?3、佛陀在世時,惡性的比丘有佛陀調伏,佛陀涅槃後,惡性的比丘如何調伏?4、佛陀在世時,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安住,佛陀涅槃後,經典的結集如何才叫人起信?
佛陀回答說:「我答覆你們四個問題,你們好好記住:
1、我涅槃後,應依戒律為師;2、我涅槃後,應依四念處安住;3、我涅槃後,惡性比丘,應默擯(不與之往來談話)置之。4、我涅槃後,一切經典首句應安「如是我聞」等證信的句子。
阿難和眾弟子在佛陀身邊默默流淚,佛像慈母般的安慰他們說:「你們不要悲傷,我一生所說的教法已經很多,只要你們依照去實行,就是我的法身永遠在人間了!」又說:「一切眾生均有佛性,皆當做佛;斷善根的闡提也可成佛。」在這年五月月圓之日,從容安靜的涅槃了。
拘屍那拉國國王和佛陀弟子們 ,用最隆重的禮節,為佛陀舉行了火葬。佛的舍利由八國國王請去建塔供養。這種舍利塔,一直到現在,還留在人間。而佛陀一生慈悲救世的精神,永遠為人們仰慕與崇拜。
佛陀將他所覺悟的道理,說了出來,指示我們怎樣做人,與怎樣由做人而成佛的方法,這就叫做佛法。
佛陀成道後,到涅槃之前,一直宣說佛法,從鹿野苑對五比丘最初說法,到拘屍那拉對須跋陀羅的最後說法,從三十五歲到八十歲,整整的說了四十五年的佛法。佛陀說的這些教法,在他涅槃的那年(即佛涅槃後的九十天),由五百大阿羅漢公推摩訶迦葉為首席,在王舍城外,靈鷲山七葉岩集會編輯起來,先由持戒優波離(持戒第一)誦出律藏,次由多聞第一阿難誦出經藏,經過大眾印可,完成了第一次結集。後來又經過幾次的集會整理,並且翻譯成各種文字,傳播到世界各國。我國翻譯的佛經,一直流傳到現在的總名《大藏經》,在世界文化上,是極有價值的文獻。佛法的內容,說明了宇宙的真相,人生的意義,和道德的軌則。佛法的目的是教我們怎樣去止惡行善,轉迷為悟,離苦得樂,舍己利人。佛法是世界上最圓滿的真理,是人生最需要的學問。人人能去研修佛法,弘揚佛法,將可轉娑婆為極樂。
推薦閱讀:
※從廣告看信息時代的注意力匱乏症
※信息是如何促進階級固化的
※這種八字的人一定不要幹壞事!容易惹官非,犯牢獄之災的八字信息
※「這是我最後一次給你發信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