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師的發展史【二】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師的發展史【二】

第60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1縱3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軍第60師。該師前身是1941年5月成立凇滬游擊隊第5支隊,宗德指揮部3大隊。 1942年8月19日整編為3、4、5支隊。 1943年12月22日改稱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 1945年1月改編為新四軍蘇浙軍區第2縱隊,同年11月11日編入新四軍第1縱隊為3旅,同年12月隨縱隊編入津浦路前線野戰軍為第1縱隊3旅。 1946年1月改稱山東野戰軍第1縱隊3旅。 1947年1月改編為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3師。 1950年11月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0師入朝參戰,隨即參加了第二、五次戰役,全師先後共傷亡1萬餘人,其中犧牲營團幹部12人,連以下幹部戰士2600餘人。 1952年10月回國,恢復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0師番號。 1954年12月20軍60師防化學連改編為噴火連,全軍第一個噴火連。 1955年1月,第60師與華東軍區海、空軍共同參加解放一江山島戰鬥,該師成為全軍唯一的參加過三軍聯合登陸作戰的部隊。 1985年10月改稱陸軍第20集團軍步兵第60師; 1998年9月縮編為摩托化步兵第60旅; 1998年是濟南軍區第一支奉命參加抗洪的部隊,為60師的師史畫上了圓滿地句號。

第61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2縱隊第4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軍第61師。其前身為1935年2月重建的鄂豫皖紅28軍;1938年春改編為新四軍第4支隊;1941年2月改編為新四軍第2師第4旅;1946年1月改稱山東野戰軍第2縱隊4旅,47年2月改稱華東野戰軍第2縱隊4師。 抗日戰爭時期,打響了新四軍抗日的第一槍,堅持淮南抗日根據地,共殲敵3萬餘人;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朝陽集、泗縣、魯南、宿北、白塔埠、萊蕪、孟良崮、南麻臨朐、膠東保衛戰、挺進蘇北、淮海、渡江、解放浙東南沿海島嶼等重要戰役戰鬥,殲敵6萬餘人,是第三野戰軍的主力師。 1953年3月,隨軍入朝參戰,參加金城戰役等作戰;1958年8月回國;1985年整編為陸軍第21集團軍步兵第61師,執行北方甲種摩托化步兵師編製;1986年5月至1987年4月,配屬陸軍第47集團軍參加老山輪戰,戰後有1個單位、2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1989年4月被中央軍委確定為全軍首批應急機動作戰部隊。該師現下轄步兵第181團(紅軍團、金剛鑽團)、182團(紅軍團、鐵鎚子團)、183團(鋼鐵團)、炮兵團、高炮團、裝甲團。是我軍僅剩的兩個六團制步兵師之一。

第62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2縱隊第5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軍第62師。該師前身是1940年7月由彭雪楓親手創建的新四軍第6支隊第1、2團合編而成的八路軍第4縱隊第5旅;1941年2月改稱新四軍第4師11旅;1945年和新四軍4師12旅一部組建華中野戰軍第9縱隊;1947年2月編為華東野戰軍第2縱隊第5師。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朝陽集、泗縣、魯南、宿北、白塔埠、萊蕪、孟良崮、南麻臨朐、膠東保衛戰、挺進蘇北、淮海、渡江、解放浙東南沿海島嶼等重要戰役戰鬥。 1953年3月隨軍入朝參戰,參加金城戰役等作戰;1958年8月回國;1959年赴甘南平叛,殲敵4111人;1960年11月脫離陸軍第21軍建制,改為蘭州軍區直屬,184團與陸軍61師181團對調建制;1967年2月21軍由北京軍區轉隸蘭州軍區,62師歸建;1975年年底62師181團和61師184團再次對調;1985年改編為蘭州軍區守備師(184團和63師189團對調建制);1992年10月撤銷番號,縮編為寧夏軍區獨立步兵團;1994年5月步兵第184團(老虎團)改編為蘭州軍區特種大隊(保留184團番號);1996年改隸陸軍第21集團軍。

第63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2縱隊第6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軍第63師。該師前身為1938年12月組建的八路軍山東縱隊隴海游擊支隊。1940年9月與新四軍第6支隊第4總隊合編為八路軍第5縱隊第3支隊;1941年2月改編為新四軍第3師9旅,同年9月改隸第4師建制;1946年1月改稱山東野戰軍第2縱隊9旅;1947年2月改稱華東野戰軍第2縱隊6師。 抗日戰爭中殲日偽軍17874人,頑軍20755人,有「常勝9旅」之稱;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朝陽集、泗縣、魯南、宿北、白塔埠、萊蕪、孟良崮、南麻臨朐、膠東保衛戰、挺進蘇北、淮海、渡江、解放浙東南沿海島嶼等重要戰役戰鬥,殲敵42962人。 1953年3月隨軍入朝參戰,參加金城戰役等作戰;1958年8月回國;1965年9月28日187團8連被國防部命名為「英雄八連」,與同時期命名的「南京路上好八連」、「硬骨頭六連」等英雄連隊一起,成為全國全軍矚目的英雄群體,也是目前武警部隊惟一曾被國防部授予榮譽稱號的英模連隊。 1985年63師整編為陸軍第21集團軍步兵第63師,執行北方乙種步兵師編製;1996年10月1日改隸武警部隊建制,改番號為武警第63師,下轄武警第187、188、422、707團。

第64師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3縱隊第8師24團和膠東軍區南海軍分區獨立第2團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2軍第64師。 該師組建後,參加了渡江、解放浙東南、舟山等戰役戰鬥。1955年8月步兵第191團改編為嵊泗要塞團,同年11月擴編為嵊泗要塞區;1956年12月改編為守備第14旅;1958年4月守備第14旅與第22軍合編為舟嵊要塞區,其所屬部隊改編為嵊泗守備區,第64師改編為岱山守備區,以步兵第192團為基礎擴編為大衢守備區。 大衢守備區1963年縮編為守備64團,1970年3月恢復,1976年5月又撤消。 嵊泗守備區在1980年1月改為守備4師,1985年9月撤消番號建制。 岱山守備區在1980年1月改為守備5師。 1985年9月縮編為守備5旅。 1992年改稱海防第5旅。 1997年撤消番號建制。

第65師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3縱隊第8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2軍第65師。其前身為1945年9月由魯南軍區主力3團、5團組建的山東軍區第8師;1947年2月編為華東野戰軍第3縱隊第8師。該師是華東野戰軍少有的有115師老紅軍連隊基礎的部隊,尤以善於攻堅聞名華東,被譽為「陳軍長袖子里的小老虎」,陳老總稱其「始終是很好的頭等兵團」。該師成立後,參加了界河、兗州、棗莊、韓庄、泗縣、宿北、魯南、萊蕪、泰安、孟良崮、沙土集、金剛寺、洛陽、開封、濟南、淮海、渡江、解放浙東南沿海島嶼等戰役戰鬥。在多次戰役戰鬥中擔任主攻任務,為戰役的全勝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是第三野戰軍的主力師,兩任師長王麓水、王吉文先後在戰鬥中壯烈犧牲。洛陽戰役中,23團(195團)1營首先突破東門,被華東野戰軍授予「洛陽營」榮譽稱號。淮海戰役中,「洛陽營」與中野「襄陽營」並肩作戰,一舉消滅黃維兵團的 「威武團」,使敵中心據點雙堆集完全暴露在我強大的火力之下。 1958年4月65師改編為舟嵊要塞區定海守備區;1963年11月定海守備區撤消;1967年6月恢復。1976年5月又撤消。 第194、195團分別發展為如今的舟山守備區海防第17、18團。

第66師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3縱隊第9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2軍第66師。 該師前身是1946年4月由山東軍區警備第10、11旅合編組建的濱海軍區警備旅。 1947年2月編為華東野戰軍第3縱隊第9師。 該師成立後,參加了魯南、萊蕪、泰安、孟良崮、沙土集、金剛寺、洛陽、開封、濟南、淮海、渡江、解放浙東南沿海島嶼等戰役戰鬥。 1950年12月,第66師在浙江蕭山改編為空軍第12師,所屬第197、198團分別改編為航空兵第34、36團。部分分隊調坦克第1、第3師或組建獨立坦克部隊。 1951年1月66師機關一部分、第196團團營機構、空軍轟炸機第12團及第12供應大隊合編組成空軍第10師。 1951年2月由浙江軍區抽組部隊重建第66師,歸第22軍建制。 1958年4月改編為舟嵊要塞區普陀守備區。 普陀守備區在1980年1月改為守備6師,1985年9月縮編為守備6旅,1992年改稱海防第6旅,

1997年撤消番號建制。

第67師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第10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3軍第67師。 該師前身是1946年5月組建的華中野戰軍第1師第1旅。 1947年2月編為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第10師。該師成立後,參加了蘇中七戰七捷、魯南、萊蕪、孟良崮、豫東、淮海、渡江、上海等重要戰役戰鬥。1旅2團(200團)在蘇中戰役中首創立功運動,野戰軍政治部主任鍾期光據此寫了6萬多字的《一年來華野立功運動的總結報告》,上報軍委和毛主席,得到了毛主席的讚揚。延安《解放日報》三次發表評論,號召全解放區普遍地開展這一運動,至此,立功運動推向全軍,並一直發展至今。 1952年8月,67師199團團部調出,改建為海軍航空兵第5師14團,各營連編入師其他兩團,68師202團調入改為新199團。 1952年9月67師隨軍入朝參戰,參加了丁字山防禦戰、四次反擊石峴洞北山等戰鬥,湧現出志願軍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許家朋等英雄模範。在1953年1月的丁字山戰鬥中,201團1連以一個排抗擊美第7師一個加強營在八個炮兵營、一個坦克營和一個戰鬥轟炸機聯隊支援下的 「空、坦、炮、步協同作戰實驗」,以傷亡僅11人的代價,殲敵150人。 1958年3月回國。 60年代湧現出國防部命名的「愛民模範」金遺華、「人民的好兒子」劉英俊等英模人物。 1969年參加珍寶島戰鬥,戰後201團3炮連班長楊林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稱號。 1985年該師整編為陸軍第23集團軍步兵第67師,執行北方乙種步兵師編製。 1998年縮編為步兵第67旅。 2003年陸軍第23集團軍撤銷,67旅縮編為步兵第69師207團,隨師改隸陸軍第16集團軍建制。

第68師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第11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3軍第68師。該師前身是1946年10月組建的華中野戰軍第1師第2旅。 1947年2月編為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第11師。該師成立後,參加了魯南、萊蕪、孟良崮、豫東、淮海、渡江、上海等重要戰役戰鬥。 1952年8月師機關及203、204團機關調空軍,202團(金剛鑽團)調67師建制,改番號為199團。 1969年12月陸軍第23軍73師改稱第68師。 1985年該師整編為陸軍第23集團軍步兵第68師,執行北方乙種步兵師編製。 1998年縮編為步兵第68旅。 2003年陸軍第23集團軍撤銷,68旅改隸陸軍第16集團軍建制。

第69師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第12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3軍第69師。該師前身是1940年6月以新四軍蘇皖支隊擴編的蘇北指揮部第3縱隊。1941年1月改編為新四軍第1師第3旅。這是一支有著紅軍的光榮歷史和傳統、以「三猛」(猛打、猛衝、猛追)、「三得」(打得、跑得、餓得)著稱的英雄勁旅,在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堅持了艱苦卓絕的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參加了衛(韋)崗、郭村、黃橋、夏家渡、車橋等重要戰役戰鬥。 1942年9月其第7團(205團)在夏家渡戰鬥中,斃俘日軍140人,戰鬥結束後,為表彰團隊的卓著戰功,由粟裕師長兼政委提議,報陳毅軍長批准,新四軍授予該團「老虎團」榮譽稱。 解放戰爭時期,該師參加了蘇中七戰七捷、魯南、萊蕪、孟良崮、豫東、淮海、渡江、上海等重要戰役戰鬥,是第三野戰軍的主力師,著名的「葉王陶」部隊的中堅。1952年9月,隨軍入朝參戰,1958年3月回國。 1985年整編為陸軍第23集團軍步兵第69師,執行北方甲種摩托化步兵師編製。 1987年5月205團2營被中央軍委授予「大興安嶺撲火英雄營」榮譽稱號;1993年2月師炮兵團參謀長蘇寧被中央軍委授予「獻身國防現代化的模範幹部」榮譽稱號,現為我軍8位掛像英模之一;1998年,205團被中央軍委授予「抗洪搶險模範團」榮譽稱號。 1998年體制編製調整後,69師下轄第205團(紅軍團、老虎團)、第207團(渡江突擊先鋒團)、炮兵團、高炮團和裝甲團。 2003年陸軍第23集團軍撤銷,步兵第69師改隸陸軍第16集團軍,原步兵第67旅縮編為步兵第207團歸師建制,原師裝甲團撤銷,由原23集團軍裝甲旅縮編為69師裝甲團。

第70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6縱隊第16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4軍第70師。其前身為1940年2月以原新四軍2支隊機關及新3、新4團等組建的新的第2支隊。 1941年4月改編為新四軍6師16旅。 1943年1月與1師2旅(前身1940年7月由新四軍老2團擴編的蘇北指揮部第2縱隊)合編為16旅。 1945年1月改編為蘇浙軍區第1縱隊,同年11月改編為華中野戰軍第6縱隊。 1946年3月第6縱隊擴編為華中野戰軍第6師,以原6縱隊4個團組成6師16旅。 1947年2月改編為華東野戰軍第6縱隊16師。 這是一支誕生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具有光榮歷史的英雄部隊,在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堅持了艱苦卓絕的南方三年游擊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參加了衛(韋)崗、賀甲、黃橋、杭村等戰鬥,殲敵55862人,創下新四軍首戰日軍、首俘日寇、首克敵據點、首奪敵縣城的紀錄,為開闢和堅持蘇南、蘇北、浙西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大貢獻。老2團(70師210團)因作戰勇猛頑強、每戰必勝,打出了虎威,被新四軍授予「戰鬥模範團」光榮稱號,被江南人民譽為「老虎團」。 解放戰爭時期該師參加了蘇中七戰七捷、漣水、萊蕪、孟良崮、南麻臨朐、沙土集、豫東、淮海、渡江等重要戰役戰鬥,是第三野戰軍的主力師,著名的「葉王陶」部隊的中堅,其下屬各團分別被譽為「打不垮的46團,趕不走的47團,大大的48團」。 1952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參加了上甘嶺防禦、金城等戰役戰鬥,殲敵9600餘人。 1955年10月駐防京郊擔負首都保衛重任。 1960年4月改編為摩托化師。 1962年10月底執行陸軍機械化師編製。 1966年6月15日改隸北京衛戍區,改稱警衛第3師。 1974年12月31日經周恩來總理批准,警衛第11團(原70師208團)開始擔負迎外任務。 1989年警衛第13團(原70師210團)改為特種警備團。該師歷史悠久、戰功卓著,是我軍最早的摩托化部隊之一。現轄警衛第11團(紅軍團)、警衛第13團(紅軍團、老虎團)、炮兵團、高炮團和裝甲團。 1969年,陸軍第24軍74師改稱陸軍第70師,1985年整編為陸軍第24集團軍步兵第70師,執行北方甲種摩托化步兵師編製。 2003年陸軍第24集團軍撤銷,步兵第70師縮編為步兵第70旅,改隸陸軍第65集團軍建制。

第71師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6縱隊第17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4軍第71師。其前身為1943年2月組建的新四軍7師皖南支隊。 1946年10月改編為第7師第20旅。 1946年10月調歸華中野戰軍第6師為第17旅。 1947年2月編為華東野戰軍第6縱隊第17師。該師成立後,參加了魯南、萊蕪、孟良崮、南麻臨朐、沙土集、豫東、淮海、渡江、大別山剿匪等重要戰役戰鬥。 1950年10月師部及所屬步兵211、213團機關編入空軍,步兵212團改編為空軍警備團。 1950年12月下旬,71師師部暫改為中南軍區空軍航空預科總隊部,211團改為1團、213團改為2團。 1951年5月改編為空軍第15師。 1951年3月皖北警備第14旅率第40團、原第90師270團、原第102師305團編組新的步兵第71師。 1952年7月該師師團兩級機關全部上調組建空軍,營以下分隊全部分別編入第70、第72師。 1969年10月北京軍區工程兵第3工區改為陸軍第71師,歸陸軍第24軍建制。 1983年10月步兵第213團改編為武警部隊直屬支隊。 1985年71師撤銷建制及番號。

第72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6縱隊第18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4軍第72師。其前身為1941年8月由蘇中三分區機關和各縣獨立團、「聯抗」1團組建的蘇中軍區第1旅。 1945年10月改稱蘇中軍區獨立旅。這是一支以紅軍幹部和部分紅軍連隊為基礎,吸收了大量知識分子的久經戰鬥鍛煉的部隊。第72師及其前身部隊在抗日戰爭時期,參加了堅持蘇中抗日根據地的鬥爭,殲敵24100餘人。在反攻作戰中,曾以一個旅取得了先後在攻克泰興和伍佑之戰中,各全殲偽軍一個整師的重大勝利。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蘇中七戰七捷、漣水、萊蕪、孟良崮、南麻臨朐、沙土集、豫東、淮海、渡江、長山等重要戰役戰鬥。萊蕪戰役中,以傷亡400餘人的代價殲敵22000餘人,受到華東野戰軍前委的通令表揚;孟良崮戰役中,53團1、營和54團2營攻佔垛庄,圓滿完成了戰役合圍任務,為全殲整74師立下了第一功。 1952年9月,軍入朝參戰,主要擔負中線上甘嶺、平康、五聖山地區防禦任務,參加了金城戰役注字洞南山戰鬥,共殲敵16200餘人。214團8連戰士張桃芳創造了志願軍狙擊手單人戰績的最高記錄,榮獲志願軍特等功臣、二級英雄稱號,並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一級國旗勳章。1955年10月72師回國。1985年整編為陸軍第24集團軍步兵第72師,執行北方乙種步兵師編製。 1998年與唐山陸軍預備役炮兵師合編為河北陸軍預備役炮兵第72師。

第73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7縱隊第19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5軍第73師。 其前身為1943年2月組建的新四軍7師沿江支隊。 1945年6月沿江支隊主力與師屬巢湖大隊(即原2師6旅16團,後為19師55團,73師217團)合編重建7師19旅。原16團系1934年11月紅25軍長征後,其所留人員及地方武裝合編的鄂東北獨立團。 1941年11月該團反擊桂頑的大橋戰鬥中,於大橋鎮以南的新張家擔負阻擊敵援任務,保證了大橋戰鬥的順利進行,戰後被新四軍2師授予「鐵鎚子團」榮譽稱號。解放戰爭時期,第73師及其前身部隊參加了萊蕪、孟良崮、南麻臨朐、膠東保衛戰、淮海、渡江、上海等重要戰役戰鬥,殲敵35778人。 1952年7月改隸第23軍,9月隨軍入朝參戰,1958年3月回國。 1965年4月改為黑龍江省軍區獨立師。 1968年2月歸建23軍,恢復73師番號。 1969年3月參加珍寶島自衛還擊戰,217團1營營長冷鵬飛、1連副連長王慶容、3連戰士華玉傑戰後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1969年12月73師改稱陸軍第68師。 1985年整編為陸軍第23集團軍步兵第68師,執行北方乙種步兵師編製。 1987年5月參加大興安嶺撲火救災,被中央軍委榮記集體一等功,師長吳長富同時榮記個人一等功。 1998年參加黑龍江松花江抗洪救災,再次被中央軍委榮記集體二等功。同年,縮編為步兵第68旅。 2003年改隸陸軍第16集團軍建制。 1969年10月南京軍區以第60軍為主在安徽霍丘城西湖農場組建組建一個陸軍師,後命名為陸軍第73師,歸陸軍第60軍建制。 1978年12月撤銷。

第74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7縱隊第20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5軍第74師。 其前身為1939年5月以新四軍4支隊8團、挺進團等部組建的新四軍第5支隊。 1941年2月改為第2師第5旅。 1947年2月改稱華東野戰軍第7縱隊20師。 抗日戰爭時期,該師參加了東山口、夜襲來安城、半塔集、山子頭、桂子山、占雞崗等戰役戰鬥,殲敵22900餘人。 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蘇中、漣水、宿北、萊蕪、孟良崮、南麻臨朐、萊陽、兗州、淮海、渡江、上海等重要戰役戰鬥,殲敵92000餘人,是第三野戰軍的主力師。在淮海戰役第二階段殲滅敵12兵團的大王莊戰鬥中,第20師經過血戰,全殲敵18軍老虎團33團,在敵防禦核心陣地撕開一個口子,為全殲12兵團作出了重要貢獻。 1952年7月改隸第24軍,9月隨軍入朝參戰,殲敵10800餘人,1955年10月回國。 1957年1月第74師改隸第66軍建制。 1964年參加全軍大比武,湧現出參加全軍「步兵班十項全能」比武,獲總參一等獎的「徐國棟班」(222團7連7班)和榮獲偵察兵專業比武第一名,被北京軍區授予「捕俘技術標兵連」榮譽稱號的師偵察連等先進單位。 1969年10月第74師重新歸屬第24軍建制,11月改稱陸軍第70師。 1985年整編為陸軍第24集團軍步兵第70師,執行北方甲種摩托化步兵師編製。 2003年陸軍第24集團軍撤銷,步兵第70師縮編為步兵第70旅,改隸陸軍第65集團軍建制。 1969年10月南京軍區在江蘇泰州紅旗農場組建一個陸軍師,後命名為陸軍第74師,歸南京軍區裝甲兵部建制。 1975年3月改隸江蘇省軍區。同年5月,陸軍第74師師部改為江蘇省軍區獨立第1師師部,以調江蘇的浙江溫州軍分區機關改為陸軍第74師師部,駐江蘇泰州。1976年5月陸軍第74師撤銷建制。

第75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7縱隊第21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5軍第75師。其前身為1947年3月以華東野戰軍第7縱隊20師59團(原新四軍老8團1營、4支隊挺進團、5支隊10團、5旅14團)、魯中軍區獨立第4、6團組建的第7縱隊21師。該師成立後,參加了萊蕪、孟良崮、南麻臨朐、萊陽、兗州、淮海、渡江、上海等重要戰役戰鬥。淮海戰役第二階段戰鬥中,攻克雙堆集以南尖谷堆陣地,使敵兵團部核心陣地全部孤立和暴露,為全殲12兵團作出了重要貢獻。 1952年7月第75師師部調空軍,第223團(原20師59團)調歸第74師,改番號為第221團,同年12月,第224、225團調歸江蘇軍區,改為新兵第224、225團,擔任新兵訓練任務。 1954年7月新兵第224團調福建軍區,擔負編余人員接收任務,225團調陸軍第12軍35師,改編為該師炮兵團。

第76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第22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軍第76師。其前身為1945年8月組建的山東軍區第4師。其第10團前身為八路軍129師津浦支隊、山東縱隊2旅4團。解放戰爭時期該師參加了魯南、萊蕪、孟良崮、沙土集、洛陽、豫東、淮海、渡江、上海等重要戰役戰鬥,殲敵6萬餘人,是第三野戰軍的主力師。 1950年11月隨軍入朝作戰,參加第二、第四和第五次戰役。 1952年6月回國,駐防山東。 1961年1月被中央軍委確定為全軍首批10個戰備值班師之一。 1962年參加東南沿海緊急戰備行動。 1967年7月入贛執行「三支兩軍」任務。 1969年10月歸福州軍區建制江西省軍區領導,12月改稱陸軍第88師。 1975年4月劃歸陸軍第29軍建制,改稱第86師,調離江西。 1985年整編為陸軍第31集團軍步兵第86師,執行南方甲種步兵師編製。 90年代該師被確定為應急機動作戰部隊。1998年體制編製調整後,下轄步兵第256團、第257團、炮兵團、高炮團和裝甲團(由步兵第258團與27集團軍步兵第79師坦克團合併整編)。 1969年12月全軍部隊統一番號,陸軍第26軍第33師改稱陸軍第76師。 1985年9月整編為陸軍第26集團軍步兵第76師,執行北方乙種步兵師編製。 1998年編製體制調整後,該師改建為山東陸軍預備役步兵第76師。

第77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第23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軍第77師。其前身為1945年11月以魯中軍區警備第2旅旅部及第4、第5團和警備第3旅旅部及第9團合編組建的魯中軍區第9師。該師231團的前身是八路軍115 師特務營、山東軍區特務團、第8縱隊第24師第70團,1947年11月調歸第22師指揮,1949年2月編入第77師為第231團。 解放戰爭時期,77師參加了魯南、萊蕪、孟良崮、沙土集、洛陽、豫東、淮海、渡江、上海等重要戰役戰鬥,多次擔任主攻任務。淮海戰役第一階段作戰,69團搶佔運河,全殲守敵,為大部隊西進打開了通道,為迅速合圍敵第七兵團贏得了時間,新華社以「運河橋頭爭奪戰,圍殲黃匪立首功」為題,播發了他們的事迹。 67團和9縱隊濟南第一團共同擔任總攻碾庄圩先鋒團,其第9連率先打開了突破口,為全殲敵第七兵團作出了重要貢獻,戰後被華東野戰軍授予「突擊模範連」光榮稱號。 1950年11月77師隨軍入朝作戰,參加第二、第四和第五次戰役。 1952年6月回國。戰爭中湧現出岱崮連(五聖山阻擊模範連)、安丘連、沖山阻擊營、突擊模範連、雞雄山阻擊戰鬥英雄連等英模集體。 1985年整編為陸軍第26集團軍步兵第77師,執行北方乙種步兵師編製。 1998年編製體制調整後,縮編為步兵第77旅。該旅紅一連前身為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10連,後調入115師特務營。

第78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第24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軍第78師。其前身為1946年7月由魯中軍區警備第1、4旅合編的魯中軍區警備旅(後山東軍區特務團編入該旅)。 1947年2月編為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第24師。 1947年11月師部及71團調歸豫皖蘇軍區組建第5軍分區,70團調歸22師,72團改為縱隊特務團。 1949年2月24師歸建,以其第71團、第72團一部與69團、縱隊特務團組成第26軍第78師。 解放戰爭時期,78師參加了萊蕪、孟良崮、沙土集、淮海、渡江、上海等重要戰役戰鬥。 1950年11月隨軍入朝作戰,參加第二、第四和第五次戰役。 1952年6月回國。 1954年10月第78師進駐長島,與海軍長山列島水警區組建海軍長山要塞區。 1960年5月4日劃歸濟南軍區建制,升為正軍級單位。 1961年3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內長山要塞區。 1985年10月縮編為內長山守備師。 1993年2月恢復內長山要塞區番號(師級)。 1969年濟南軍區重建陸軍第78師,歸陸軍第26軍建制。 1985年改編為陸軍第26集團軍炮兵旅。 1992年撤銷。

第79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第25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軍第79師。其前身為1945年8月組建的山東軍區第5師。1945年10月,第5師14、15團赴東北,山東軍區以留下的5師師部一部及主力13團、警備第5旅為基礎,重建第5師。1947年2月編為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第25師。這是一支以紅軍游擊隊為基礎發展而來的英雄部隊。抗日戰爭時期鞏固和堅持膠東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萊蕪、孟良崮、南麻臨朐、膠東保衛戰、周村、濰縣、濟南、淮海、渡江、上海等重要戰役戰鬥,是第三野戰軍的主力師,以攻堅能力超群聞名全軍,創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中的許多第一。 1948年9月23日,在濟南戰役中,73團(235團)率先突破內城,為全殲守軍做出重大貢獻,1948年10月10日,中央軍委授予其「濟南第一團」 榮譽稱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建國前被中央軍委命名的成建制的兩個英雄團之一;淮海戰役第一階段作戰,73團和8縱隊23師67團共同擔任總攻碾庄圩先鋒團,為全殲敵第七兵團作出了重要貢獻;渡江戰役中79師第一個渡過長江,上海戰役第一個攻入市區。 1950年11月隨軍入朝作戰,參加第二、第五次戰役,在長津湖地區給美軍陸戰第一師以沉重打擊。1952年6月回國。 1962年6月開赴浙江東南沿海地區執行緊急戰備任務。 1969年8月20日奉中央軍委命令,陸軍第27軍由南京軍區建制調歸北京軍區建制,79師隨軍北上,在軍編成內擔負全軍總預備隊任務。 1970年6月由騾馬化陸軍師改建為摩托化陸軍師。 1985年整編為陸軍第27集團軍步兵第79師,執行北方甲種摩托化步兵師編製。 1986年12月至1988年4月79師參加中越邊境老山防禦作戰,中央軍委授予第235團4連「老山作戰堅守英雄連」、第235團4連班長孔德年、第236團8連戰士向小平「戰鬥英雄」榮譽稱號,第237團工兵連排長尤建華「排雷英雄」榮譽稱號。 1998年編製體制調整,步兵第79師改編為(摩托化)步兵第235旅。 2003年改建為機械化步兵旅。

第80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第26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軍第80師。其前身為1945年8月以膠東軍區東海軍分區獨立第2、4、5團組建的膠東軍區警備第4旅,

1946年6月擴編為膠東軍區第6師,1947年2月編為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第26師。 解放戰爭時期該師參加了萊蕪、孟良崮、南麻臨朐、膠東保衛戰、周村、濰縣、濟南、淮海、渡江、上海等重要戰役戰鬥,湧現出以淮海戰役一等功團(238團,淮海戰役中五戰五捷,殲敵4個多團,1個軍部,生俘敵軍長、副軍長各1名)、射擊英雄魏來國為代表的一大批英模集體和個人。 1950年11月隨軍入朝作戰,參加第二、第五次戰役,在長津湖地區全殲美軍第7師第31團(北極熊團),繳獲其團旗,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以劣勢裝備全殲美軍一個加強步兵團的光輝範例,也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唯一一次全殲美軍團級建制部隊的戰例。 1952年6月80師隨軍回國。 1962年6月開赴浙江東南沿海地區執行緊急戰備任務。 1969年8月20日奉中央軍委命令,陸軍第27軍由南京軍區建制調歸北京軍區建制,80師隨軍北上,在軍編成內擔負全軍總預備隊任務。 1971年8月改建為摩托化陸軍師。 1985年整編為陸軍第27集團軍步兵第80師,執行北方甲種摩托化步兵師編製。 1986年12月至1988年4月,80師參加中越邊境老山防禦作戰,中央軍委授予第80師炮兵團5連「老山作戰神炮連」,第240團8連排長張茂忠「戰鬥英雄」榮譽稱號,追授第241團8連指導員朱厚良「模範政治指導員」榮譽稱號。 1998年編製體制調整,步兵第80師改編為(摩托化)步兵第80旅。

第81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27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軍81師。該師部隊前身是1946年9月以南海軍分區獨立團、北海軍分區獨立團和膠東軍區第6師第9團為基礎組建成立的膠東軍區警備第3旅。 1947年2月編入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為第27師。該師在解放戰爭中先後參加了膠東保衛戰、膠高追擊戰、萊陽保衛戰、周村戰役、濰縣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和上海戰役等,表現不俗,特別是在濰縣戰役中,27師79團首先打破突破口,對攻克號稱固若金湯的濰縣,全殲國民黨軍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8年5月,中共華東局和華東野戰軍授予該團「濰縣團」光榮稱號。淮海戰役時,湧現出著名的「十人橋班」——79團2連1排3班。 1950年11月隨軍入朝參戰,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81師,首先參加了第二次戰役,協同80師全殲曾獲「北極熊團」稱號的美7師31團,創造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以劣勢裝備全殲美軍一個加強步兵團的範例。 1951年4月參加第五次戰役,242團2營在師首長親自指揮下,一夜間向敵縱深猛插120里,提前40分鐘完成切斷敵南逃退路的任務,被志願軍9兵團授予「穿插模範營」榮譽稱號。後參加金城地區防禦作戰和元山地區防禦築城作業。 1952年10月回國,恢復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81師番號。 1962年6月81師按南方乙種陸軍師編製進行整編。 1969年8月隨軍北上,由南京軍區轉隸北京軍區,並由南方乙種陸軍師擴編為北方甲種陸軍師。 1976年2月又整編為乙種(摩托化)陸軍師。 1985年8月改編為陸軍第27集團軍步兵第81師,執行北方乙種摩托化步兵師編製。 1987年,該師241團配屬給79師赴滇參加對越輪戰。 1996年10月81師(欠坦克團)轉隸武警部隊,改稱武警第81師,現轄武警第241、242、243、702團。

第82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28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8軍82師。該師部隊前身是1946年8月以渤海軍區特務第1團、特務第2團和警7旅13團為基礎組建成立的山東軍區第二個第7師,歸渤海軍區前線指揮部建制。 1947年2月改編為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28師,該師為10縱主力師,凡10縱歷經大戰惡戰,無不參與,如萊蕪、泰安、孟良崮、梁山、沙土集、宛西、宛東、開封、睢杞、濟南、淮海、渡江、上海戰役等,均表現出色,特別是桃林崗阻擊戰,打的英勇頑強,迫敵王牌整編第5師不得前進一步。 1949年7月進軍福建,參加福州戰役和漳廈戰役,在進攻金門島戰鬥中,244團受到嚴重損失(後恢復)。後82師長期駐防福建海防前線,為福州軍區第一主力師。 1961年1月被中央軍委確定為全軍首批10大戰備值班師之一,其作風紮實,戰鬥力強,在總參考核全國戰備值班部隊時名列前茅,被譽為軍委總參的鐵拳頭。 1969年11月隨軍北上,轉隸北京軍區。 1985年9月改編為陸軍第28集團軍步兵第82師,執行北方乙種步兵師編製。 1998年9月縮編為步兵第82旅並轉隸陸軍第63集團軍。 2003年9月又劃歸陸軍第27集團軍建制。 在長期革命鬥爭中,湧現了「淮北支柱」、「泰安連」、「威震東山排」、「打不爛的通信網」和劉忠江、李志業、張學棟、王幫德等一大批英模群體和英模個人。

第83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29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8軍83師。該師部隊前身是1946年11月以山東解放軍警備第6旅11團、7旅14團和8旅17團為基礎組建成立的山東軍區第11師,歸渤海軍區前線指揮部建制。1947年2月改編為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29師。先後參加了萊蕪、泰安、孟良崮、梁山、沙土集、宛西、宛東、開封、睢杞、濟南、淮海、渡江、上海戰役等,表現較好。濟南戰役時,85團5連作戰勇猛,為全師部隊打開一條血路,被華東野戰軍授予「濟南連」榮譽稱號。1949年7月進軍福建,參加福州戰役和漳廈戰役及解放福建沿海島嶼作戰。247團8連因在解放大練島戰鬥中表現突出,被華東野戰軍授予「大練島連」榮譽稱號。 1969年11月隨軍北上,轉隸北京軍區。 1985年9月改編為陸軍第28集團軍步兵第83師,執行北方乙種步兵師編製。 1998年體制編製調整,83師轉隸山西省軍區。 1999年改編為山西陸軍預備役步兵第83師。

第84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30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8軍84師。該師原定濟南戰役前組建,但因時間緊迫未能成立。 1949年1月,10縱以28師84團、88團和29師86團合編為第30師,次月,改稱第28軍84師。該師組建時間雖晚,但基礎較好,故有一定戰鬥力。後隨軍參加渡江、上海、福州、漳廈等戰役,進步很快。在進攻金門島戰鬥中,251團受到嚴重損失(後恢復)。 1962年6月該師調歸閩北指揮部代管。 1964年10月師機關、直屬隊、第252團在福建省連江縣分為兩部,一部組成新的第84師師部,一部調歸福建省軍區;第251團調歸福建省軍區改編為獨立團,後又改編為第29軍第85師第253團。同時,以28軍軍直一部、第31軍和本師各一部重建第251團。 1969年6月改稱陸軍第29軍84師。 1969年11月該師由陸軍第29軍歸建第28軍並隨軍北上,轉隸北京軍區。 1985年8月該師師部和所屬步兵第250團、第25l團第1營、師炮兵團榴炮第l營、師37高炮營、師通信營調歸陸軍第27集團軍建制,分別改編為第 27集團軍坦克旅旅部和第81師第250團等部(分)隊;該師第252團調歸第38集團軍第114師建制;第251團團部改編為第28集團軍通信團團部,師炮團所屬分隊大部編入第28集團軍炮兵旅。 1989年步兵81師250團和步兵114師252團撤消番號建制。 1998年10月陸軍第27集團軍坦克旅改稱裝甲旅,陸軍第28集團軍通信團轉隸山西省軍區改

建為太原陸軍預備役通信團。 2003年9月陸軍第27集團軍原裝甲旅撤編。

第85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11縱隊31旅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9軍85師。該師前身是1946年9月,以華中野戰軍第7縱隊第55、59、63團為基礎,組建了新四軍華中野戰軍第7縱隊第31旅,旅機關由7縱隊機關和各團抽調人員組成,這個旅各團前身在抗戰時期堅持蘇中地區鬥爭,做出較大貢獻,55團有紅軍成分,其1營前身是紅軍閩東獨立師抗日第3縱隊。1947年2月該旅改稱華東野戰軍第11縱隊31旅。 解放戰爭初期歷經蘇中戰役、東台防禦戰、鹽城保衛戰等,華中主力北撤山東後,堅持蘇中、蘇北敵後鬥爭。而後參加了鹽城、鹽南、漣水、淮海、渡江、上海、福州、漳廈等戰役,為29軍主力師。特別是1947年8月的鹽城戰役中,表現優秀,華東野戰軍第11縱隊兼蘇中軍區授予31旅92團為「葉挺部隊」。11縱隊還授予92團1營為「葉挺營」,3連為「葉挺連」榮譽稱號。 1950年10月金門戰鬥中,253團損失嚴重(後恢復)。 1950年10月29軍撤消後,85師調歸福建軍區建制。 1952年5月85師改為水兵師。 1954年12月又改為我軍第一個海軍陸戰師。 1957年調上海警備區,改為警備2師。 1970年改為守備2師。 1985年撤消番號。所屬253團、255團沿革為今南京軍區海防13師第51團和海防第50團第1營及廈門警備區船運大隊,254團沿革為今上海警備區海防第2旅。我軍歷史上陸軍第2個85師成立於1969年6月,該師前身福建省軍區獨立1師。 1969年6月恢復陸軍第29軍時調入該軍建制,改稱陸軍第29軍85師。 1985年9月撤消番號建制,253團調歸步兵第93師建制。85師最後的輝煌是參加福馬隧道施工,253團獲得殊榮,中央軍委為該團記集體一等功。

第86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11縱隊32旅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9軍86師。該師前身是1947年5月,以華東野戰軍第11縱隊直屬第87團、89團和特務團為基礎,組建了華東野戰軍第11縱隊第32旅,旅機關以蘇中軍區第1軍分區特務團團直為基礎,並抽調縱隊部分幹部改編而成。該旅部隊基礎老,87團前身是新四軍1師2旅6團,89團前身是新四軍6師18旅54團,兩團在 1945年8月編為蘇中軍區第1軍分區特務第1團和第2團,同月在興化戰鬥中表現突出,同時被蘇中軍區授予「興化部隊」的光榮稱號。32旅組建後,先後參加了鹽城、鹽南、漣水、淮海、渡江、上海、福州、漳廈等戰役,表現良好。 1950年10月29軍撤消,86師調歸空軍進行改建。 1951年2月在徐州成立空11師,86師師部改為空11師師部,256團和258團分別改為空11師31團和33團(1992年9月該團撤消)。257 團也改為空17師49團,後調給海軍,改為海軍航空兵第4師10團,成為叱吒海天的「海空雄鷹團」。86師炮兵團團直組建空軍第3航空預科總隊。 1957年9月改為空軍通信學校。 1986年6月改稱空軍空軍電訊工程學院。 1999年7月併入空軍工程大學。我軍歷史上陸軍第2個86師成立於1951年8月,當年5月由蘇南軍區著手進行籌備,抽調鎮江軍分區警備1團、常州軍分區警備2團改為86師256團和 257團,又將蘇南軍區警備3團的2營擴編為86師258團,師直機關幹部,除蘇南軍區配備一部分外,其餘大部分系蘇南軍區土地改革隊及從各方面抽調而成。全師9384人,於蘇州宣布成立,歸蘇南軍區建制。 1952年5月,蘇南軍區86師與福建軍區96師合併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工程第7師。原轄3個團以第256團為基礎縮編為1個團,合編時,86師師部和96師師部合併改編為鐵道工程第7師師部,256團改為該師21團,鐵道工程第7師後為鐵道兵第7師,現為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21團以後分編為鐵道兵7師31團和34團,現為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第1、4工程有限公司。我軍歷史上陸軍第3個86師的番號出現在1976年2月,由福州軍區陸軍第29軍第88師改稱。該師前身是濟南軍區陸軍第26軍76師,1967年7月調入江西執行「三支兩軍」任務。 1969年10月該師歸福州軍區建制,由江西省軍區領導。 1969年12月改稱第88師。 1975年4月88師調離江西,赴福建劃歸陸軍第29軍建制。 1976年2月改番號為第86師。 1985年9月該師整編為南京軍區陸軍第31集團軍步兵第86師,執行南方甲種摩托化步兵師編製。90年代被中央軍委確定為全軍應急機動作戰部隊。 1998年體制編製調整,下轄步兵第256團、257團、炮兵團、高炮團和裝甲團。

第87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11縱隊33旅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9軍87師。33旅是在1948年4月,由蘇北軍區2分區4團、9分區7團、1分區特務2團合編而成,3個團中97團歷史較早,為1944年5月擴編的丹北獨立團。該師在解放戰爭中先後參加了漣水、淮海、渡江、上海、福州、漳廈等戰役,表現良好。 1950年5月87師261團調出改為炮兵第7師19團,後組建新的261團。同年10月29軍撤消後,87師調歸福建軍區建制。 1952年7月改編為公安第17師。 1957年2月改為福州軍區守備第13師。 1969年11月改稱守備第2師,歸陸軍第29軍領導指揮。 1985年9月改稱為南京軍區守備第12師。 1992年以後為南京軍區海防第12師。原259團、260團分別沿革為海防第12師46團、47團。炮兵19團後調至東北。 1985年撤消番號營連保存在39集團軍各炮兵部隊。 我軍歷史上陸軍第2個87師的番號出現在1976年2月,由福州軍區陸軍第29軍第89師改稱。該師前身是廣州軍區陸軍第55軍215師,1968年12月調入江西執行「三支兩軍」任務。 1969年10月該師劃歸福州軍區建制,由江西省軍區領導。12月,215師改稱89師。 1975年4月89師劃歸29軍建制。 1976年2月第89師又改為第87師。 1985年9月陸軍29軍撤消,87師歸南京軍區直屬,10月,以該師師部、炮兵團和炮兵第3師一部,組建南京軍區炮兵第3旅。所屬261團轉隸31集團軍步兵第92師。 1998年撤消番號。 1999年改編為漳州預備役後勤保障旅。 90年代,炮兵第3旅調入福建,改建為我軍第一個陸軍地地戰役戰術導彈旅。

第88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12縱隊34旅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軍88師,該師前身是1948年1月,以華中6分區第1、2、3支隊組建的華中指揮部第6軍分區獨立旅,旅部由軍分區機關兼。該旅基礎是在1945年11月由6分區東海警衛團一部組建的分區第4團。1946年9月,4團分編為三個支隊,稱6分區第1、2、3支隊。初期每個支隊只有一個營。10月,分區又從9個縣大隊各抽調一個連組成3個營,劃歸各支隊。 1947年5月,華東12縱35旅105團拆散補入華中6分區,其3個營也分別編入這3個支隊。 1948年12月,蘇北軍區第6軍分區獨立旅脫離6分區,劃歸華東野戰軍12縱隊建制,改稱第12縱隊第34旅。該部在編入12縱前一直堅持蘇北敵後游擊戰爭,在淮海戰役中受到一定鍛煉。88師後參加渡江戰役、上海戰役和凇滬警備。 1950年1月第30軍撤消番號,88師改隸第9兵團26軍,隨26軍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 1950年11月入朝,參加了第二次戰役。在東線長津湖戰役中,88師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和鍛煉。戰役結束後,26軍撤至永興地區休整。 1951年2月奉命撤消了第88師番號和建制。88師機關編入第26軍機關,262團改為26軍特務團,263團團直改為26軍後勤部擔架團機構,264團團直一部改為26軍補訓團(新兵團)機構,大部回國調空軍傘兵旅。 我軍歷史上陸軍第2個88師的番號出現在1969年12月,由福州軍區陸軍第76師改稱。該師前身是濟南軍區陸軍第26軍76師。 1967年7月調入江西執行「三支兩軍」任務。 1969年10月,該師歸福州軍區建制,由江西省軍區領導。 1969年12月,改稱第88師。 1975年4月,88師調離江西,赴福建劃歸陸軍第29軍建制,又改番號為第86師,其後發展見步兵第86師。

第89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12縱隊35旅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軍89師。該師前身是1946年8月,以蘇北軍區第6軍分區所轄第1、2、3團為基礎組建的新編第10旅,旅部由第6軍分區機關兼,歸華中野戰軍第10縱隊兼蘇北軍區建制。1947年2月改稱華東野戰軍第12縱隊35旅,併兼蘇北軍區第6軍分區(後分出)。該旅的幾個團都有新四軍老10旅留下的骨幹,敢打善拼,有勇有謀,是最早與軍分區脫鉤的機動野戰旅,為12縱的主力旅。在胡圍集、蛤蟆山、萬匹攻堅、鹽城、益林阻擊、搶佔徐州、攻取夏庄、上海等戰役戰鬥中成長迅速,發揮了中堅骨幹的作用。在1947年8月的鹽城戰役中,35旅103團率先突破城防,被華東野戰軍第12縱隊兼蘇北軍區授予「葉挺部隊」的光榮稱號。 1950年1月第30軍撤消番號,89師改隸第9兵團20軍,4月17日,中央軍委命令該師師部大部改編為空軍陸戰第1旅旅部7月26日,該旅正式在上海組建。8月移駐開封。9月17日正式成立。這是我軍第一支空降部隊。後該旅改番號為空軍陸戰第1師、傘兵師、空降兵師、空降兵第15軍43師,1985年 12月,改編為空降兵第15軍43旅。 1992年6月恢復43師番號。 1994年12月確定為空軍應急機動作戰部隊,目前為空軍重點建設部隊。 1950年7月26軍又以該師部剩餘人員為基礎恢復89師,10月,新89師隨26軍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11月部隊入朝,參加了第二次戰役。在東線長津湖戰役中,89師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和鍛煉,打得相當頑強和艱苦,不愧是原30軍主力師,受到第20軍首長的高度讚揚。戰役結束後,20軍撤至咸興地區休整。 1951年2月奉命撤消了第89師番號和建制。89師機關編入第20軍機關。該師265團改為20軍特務團266團團直改為20軍後勤部擔架團機構,267團改為20軍補訓團(新兵團)機構。我軍歷史上陸軍第2個89師的番號出現在1969年12月,由福州軍區陸軍第215師改稱。該師前身是廣州軍區陸軍第55軍215師。 1969年10月該師劃歸福州軍區建制,由江西省軍區領導。12月,215師改稱89師。 1975年4月89師劃歸29軍建制。 1976年2月第89師又改番號為第87師,其後發展見步兵第87師。

第90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12縱隊36旅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軍90師。 36旅於1948年7月,由12縱隊直屬第106團和107團合編而成,旅部由蘇北5分區機關抽調人員組成。改稱第90師後,由蘇北軍區第6軍分區特務團升級改編為該師第270團,使其建制完整。該部成立以來,先後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和凇滬警備,尤其在1949年4月的西梁山戰鬥中表現英勇頑強。 1950年1月第30軍撤消番號,90師改隸第9兵團27軍。 1950年6月該師建制撤銷,師部大部調給空軍。 1950年6月19日改為空軍第一支航空兵部隊——空軍第4混成旅旅部,同年8月移駐上海。 1950年11月改稱空軍第4師。 1956年3月空4師改番號為空1師。該師是空軍應急機動作戰部隊、空軍重點建設部隊。90師師部另一部調給特縱組建為炮兵第4師師部。1950年11月以炮4師師部為基礎,組成華東軍區摩托裝甲兵司令部。1951年7月該司令部改稱華東軍區裝甲兵司令部。 1954年10月華東軍區裝甲兵領導機關改編為華東軍區裝甲兵部。 1955年4月,總參批准,華東軍區裝甲兵部在徐州整編為濟南軍區裝甲兵。268團於1950年6月調歸第79師建制,同年8月,該團大部調歸華東軍區特種兵縱隊,改編為坦克第2師摩托步兵團,後分編為戰車獨立第7、8團,7團以後為北京軍區坦克獨立第11團,8團為63軍直屬坦克團。269團於1950 年6月調歸第81師建制,同年12月,改編為炮兵第7師第21團。 1955年2月21團隨師去東北旅大集訓改裝並同時調歸東北軍區建制。 1985年9月該團撤消番號和建制,保留第2、3營編入第39機械化集團軍炮兵旅。270團一部調歸上海防空司令部改建為防空部隊,主體於1950年6月調歸第80師建制,同年8月該團番號撤銷,團部改編為第80師炮兵團團部。我軍歷史上陸軍第2個90師成立於1950年10月,由華東軍區警備第15旅改編重建步兵第90師,歸皖北軍區建制。 該師前身是1949年4月以豫皖蘇軍區6分區12團,江淮軍區第1、4軍分區警衛第1、2團各一部及原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11師33團為基礎組建的皖北軍區警備第2旅。1950年3月改稱華東軍區警備第15旅。 1952年5月,步兵第90師改編為水利工程建設第1師,歸中央水利部建制領導。

第91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37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軍91師。該師部隊前身是1947年2月以膠東軍區特務團、濱北軍分區和東海軍分區各1個獨立團為基礎組建成立的膠東軍區新第6師,1947年3月改稱膠東軍區第5師。1947年8月改編為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37師。這個師資歷較淺,但成長迅速,戰功卓著。先後參加了沙河戰役、膠東保衛戰、濰縣戰役、津浦路中段戰役、兗州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和上海戰役等,表現很好。濟南戰役時,37師政治委員徐海珊光榮犧牲,109團被中央軍委授予「濟南第二團」榮譽稱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建國前被中央軍委命名的成建制的兩個英雄團之一。 1949年7月進軍福建,參加福州戰役和漳廈戰役,解放東山島、保衛東山島。後該師長期駐防福建廈門、漳州,擔負海防任務。60年代初期,被中央軍委確定為全軍戰備值班部隊。 1985年9月改編為陸軍第31集團軍步兵第91師,執行南方甲種摩托化步兵師編製。 1998年9月體制編製調整,91師下轄步兵第272團、273團、炮兵團、高炮團和裝甲團(由271團改裝)。 1999年10月1日首都國慶閱兵,第91師高炮團抽調人員組成的車輛第15方隊(雙35牽引高炮)通過天安門,接受了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第92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38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軍92師。該師部隊前身是1947年3月以膠東軍區西海、北海軍分區各1個獨立團和民主救國軍獨立總隊(起義的國民黨交警第15總隊第1大隊改編)為基礎組建成立的膠東軍區第6師,1947年8月改編為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38師。該師成立晚,但基礎較好,戰鬥作風頑強,逐漸成長為能攻善守,敢打敢拼的勁旅。先後參加了膠東保衛戰、濰縣戰役、津浦路中段戰役、兗州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和上海戰役等,1949年7月進軍福建,參加福州戰役和漳廈戰役,後該師長期駐防福建,執行剿匪和海防任務。 1965年9月該師274團1營2連以「思想紅、技術精、作風硬」,被國防部授予「紅色尖刀連」榮譽稱號。 1969年11月陸軍92師劃歸重新組建的陸軍第29軍建制,駐南安。 1975年4月歸建。 1985年9月改編為陸軍第31集團軍步兵第92師,接收陸軍第87師261團,執行南方乙種步兵師編製。 1998年8月參加九江抗洪,第275團2營被中央軍委授予「抗洪搶險英雄營」的榮譽稱號。 1998年9月體制編製調整縮編為步兵第92旅。

第93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39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軍93師。該師部隊前身是1947年8月以膠東軍區北海、濱海和東海軍分區各1個獨立團為基礎組建成立的膠東軍區第7師,同月下旬改編為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39師。這個師基礎均為膠東地方武裝,戰鬥力在歷次大戰中培養成長,先後參加了膠東保衛戰、濰縣戰役津浦路中段戰役、兗州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和上海戰役等。 1949年7月進軍福建,參加福州戰役和漳廈戰役,後該師長期駐防福建,執行剿匪和海防任務。 1985年9月改編為陸軍第31集團軍步兵第93師,接收陸軍第85師253團,執行南方乙種步兵師編製。 1996年10月轉隸武警部隊建制,稱武警第93師,下轄武警第253團、277團、278團、710團。 1998年8月參加九江抗洪,第253團被中央軍委授予「抗洪搶險模範團」榮譽稱號。

第94師 1949年3月由華東軍區膠東縱隊新編第6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2軍94師。該師部隊前身是1948年4月以膠東軍區南海軍分區獨立團、西海軍分區獨立團和北海軍分區獨立團合編組建的膠東軍區新編第6師,1948年6月,編進華東軍區膠東縱隊(又稱膠東軍區前線指揮部)。該師基礎均為地方武裝,長期在內線堅持鬥爭。1948年10月後,為策應淮海戰役,第6師隨縱隊在青(島)、即(墨)地區封鎖、監視國民黨軍。96師編成後在1949年5月參加青(島)即(墨)戰役,作戰英勇,受到了很大的鍛煉,282團1營2連1排3班班長徐修武表現優秀,為攻克馴虎山高地發揮了重要作用,戰後被記一等功,成為32軍推舉的唯一一名參加全國戰鬥英雄會議的代表。 1950年3月隨軍南下入閩,在第31軍的指揮下,與第91師一起,克服缺乏渡海作戰經驗的種種困難,於5月11日解放東山島,該師殲敵900餘人。後師主力集結於閩南雲霄、海澄,以一部守備東山島,一部兵力在龍溪地區剿匪。 1950年10月32軍番號撤消,步兵第94師調歸第27軍建制。 1950年11月4日該師奉命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戰鬥序列,參加抗美援朝作戰,歸志願軍第27軍指揮。同月23日,正式調歸第27軍建制。抗美援朝戰爭中,94師參加了圍攻美海軍陸戰第1師的柳潭裡戰鬥,為第二次戰役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1951年2月該師被撤銷番號,師部改編為志願軍第9兵團歸國人員管理機構,編余人員充實志願軍第27軍各師。280團團直改編為志願軍第27軍補訓團 (新兵團)機構,後撤消。第281團改編為志願軍第27軍特務團,後改為27軍炮兵團。第282團改編為志願軍第27軍後方勤務部擔架團,後撤消。師屬炮兵團番號撤銷,大部補入第81師炮兵團,小部補入第79師炮兵團。 1985年11月該團和炮兵16師的幾個團(營)合編為第27集團軍炮兵旅。 2003年體制編製調整,該旅改建為預備役炮兵旅。

第95師 1949年3月由華東軍區膠東縱隊新編第5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2軍95師。該師部隊前身是1948年3月以膠東軍區特務團、濱北軍分區獨立第1團和東海軍分區特務第2團合編組建的膠東軍區新編第5師,1948年6月,編進華東軍區膠東縱隊(又稱膠東軍區前線指揮部)。該師曾參加濰縣戰役,與華野第13縱隊一起在東線沽河地區阻擊青島國民黨軍西援。1948年10月後,為策應淮海戰役,第5師隨縱隊在(島)、即(墨)地區封鎖、監視國民黨軍。95師編成後在1949年5月參加青(島)即(墨)戰役,作戰英勇,受到了很大的鍛煉。警備青島期間,嚴守軍紀、熱愛群眾,被授予「執行城市政策紀律的模範」。 1950年3月隨軍南下入閩,擔負福州市警備和各縣剿匪任務。 1950年10月32軍番號撤消,步兵第95師調歸軍委空軍。 1951年2月14日,以步兵第95師師部和284、285團團部為基礎在北京南苑組建空14師,歸華北空軍建制,下轄第40、42團。經過整訓,11月該師入朝參戰,先後擊落擊傷敵機12架。回國後參加國土防空。 1958年9月到福建輪戰,在10月10日的空戰中,42團湧現出空軍著名英模人物杜鳳瑞。 1964年9月國防部授予杜鳳瑞生前所在中隊為「杜鳳瑞英雄中隊」榮譽稱號。原95師283團機關在1951年4月組建空17師時改編為第51團。 1953年12月該團調歸海軍建制,編為海軍航空兵第2師第6團。

第96師 1949年11月14日中央軍委批准山東軍區組建步兵第96師。12月,膠東軍區奉命調3個團即山東警備第2、4、5團集結,警備4團前身系1948年12月在即東起義的國民黨軍第11綏靖區警備旅第1團。 1950年1月1日步兵第96師在膠東嶗山正式成立,歸第32軍建制。 1950年3月隨軍南下入閩,96師師部駐建陽,各團分散在福建軍區第1、2軍分區境內各地剿匪及護路。 1950年8月該師實行地方化,師部兼第1軍分區機構。第286、第287團分別歸第1、第2軍分區建制,第288團先直屬軍部,後歸第2軍分區指揮,股匪肅清後又配屬第28軍84師,擔任連江北茭至長樂梅花地段海防任務。96師287團3連班長金道漠在剿匪戰鬥中表現英勇無畏,被華東軍區授予「剿匪模範」稱號。 1950年10月,32軍番號撤消,第96師調歸第10兵團兼福建軍區建制。 1952年5月福建軍區96師與蘇南軍區86師合併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工程第7師。96師將所屬第286團、287團、288團三個團縮編為兩個團,即:新286團、287團。原288團縮編為兩個營分別編入前兩個團。師炮兵營此時併入第29軍第85師炮兵團。師部機關這時一分為二:一部與原86師師部機關合併組成鐵道工程第7師師部;一部留在福建負責組建建陽軍分區機構(1956年7月,該軍分區隨地方行政區劃之變動而撤銷)。 1952年5月30日鐵道工程第7師正式建師,原96師286團、287團改編為鐵道工程第7師第19團、20團。 1952年11月下旬7師入朝參加鐵路搶建,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工程第7師。 1953年11月改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7師。 1984年1月1日7師集體轉業正式併入鐵道部,改稱鐵道部第17工程局(現為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

第97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渤海縱隊第7師第3團、11師19團和國民黨軍第180師起義後重建的第539團合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3軍97師,師部由渤海縱隊機關一部及直屬隊與起義的國民黨軍第38師師部合併組成。國民黨軍38師歷史較早,參加過長城抗戰、華北抗戰、臨沂阻擊戰、棗宜會戰等,是西北軍中很有戰鬥力的一支部隊。97師成立後,參加了渡江作戰、郎廣圍殲戰和上海戰役,上海解放後駐嘉定,隨軍擔負警備任務,湧現出著名的反特英雄劉振德。 1950年10月改編為公安第14師,劃歸華東軍區公安司令部(兼凇滬警備司令部)。 1952年,公安14師與公安13師合併為新的公安14師,原公安14師師部改編為文化速成中學。 我軍歷史上陸軍第2個97師成立於1950年10月,由華東軍區警備第1旅改編重建步兵第97師,歸山東軍區建制。該師前身警備第1旅1949年4月由濟南特別市警備司令部警備第3、4、5團編成,旅部由濟南警備司令部兼,下轄警備第1、2、3團。 1952年5月步兵第97師改編為農業建設第2師,歸山東省政府農業廳建制領導。

第98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渤海縱隊第7師第1團、11師17團和國民黨軍第38師第112、第113、第114團各一部合編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3軍98師,師部由渤海縱隊第7師師部和起義的國民黨軍第180師機關部分人員組成。渤海縱隊第7師是渤海區第3個第7師,成立於1947年10月5日,師機關以渤海軍區軍政學校機關和渤海軍區2分區機關一部為基礎組建,下轄第1、2、3團,各團均為地方武裝。參加過解放博興、青城、廣饒、齊東、壽光縣城戰鬥,以及周張、昌濰、濟南、淮海等戰役,受到了較大鍛煉,為縱隊主力師。 98師成立後,參加了渡江作戰、郎廣圍殲戰和上海戰役,上海解放後駐吳淞,隨軍擔負警備任務。為徹底粉碎國民黨軍的海上封鎖,1950年5月15日,以98師293團1個加強營,在華東海軍第5艦隊1個大隊的支援下,進剿灘滸島黃八妹匪部,16日攻佔該島,肅清殘匪。7月6日,98師293團和294團第3營及師炮兵兩個連,在華東海軍和漁輪的配合下進剿嵊泗列島,至8月24日,攻佔全部列島,殲敵395人。 1950年11月98師改編為公安第15師,劃歸華東軍區公安司令部(兼凇滬警備司令部)。 1952年公安15師與公安17師合併新公安15師。 1955年7月改編為長江口要塞區。 1956年12月10日該要塞區撤消,以其為基礎組建守備15師,歸上海警備區建制領導。我軍歷史上陸軍第2個98師成立於1950年10月,由華東軍區警備第2旅改編重建步兵第98師,歸山東軍區建制。該師前身警備第2旅1949年4月由徐州警備司令部警備第3、4、5團編成,旅部由徐州警備司令部兼,下轄警備第4、5、6團。 1952年5月步兵第98師改編為水利工程建設第2師,歸中央水利部建制領導。

第99師 1949年2月由華東野戰軍渤海縱隊第7師第2團、11師18團和起義的國民黨軍第180師538團合編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3軍99師,師部由渤海縱隊第11師師部和起義的國民黨軍第180師機關部分人員組成。渤海縱隊第11師是渤海區第2個第11師,1947年8月29日在靖遠縣組成,師機關以渤海1分區機關一部為基礎組建,下轄第17、18、19團,各團均為地方武裝。 參加過解放博興、青城、廣饒、齊東、壽光縣城戰鬥,以及周張、昌濰、濟南、淮海等戰役,受到了較大鍛煉,有一定戰鬥力。 99師成立後,參加了渡江作戰、郎廣圍殲戰和上海戰役,上海解放後駐寶山,隨軍擔負警備任務。 1950年11月98師改編為公安第16師,劃歸華東軍區公安司令部(兼凇滬警備司令部)。 1953年2月公安16師由上海調往浙江海門。 1955年7月改稱大陳守備師。 1957年1月公安16師改編為守備16旅。 1958年1月守備16旅改編為台州軍分區。 1959年1月台州軍分區改為守備16師。 1962年4月再設台州軍分區,由守備第16師兼,番號為守備第16師兼台州軍分區,下轄3個守備團。 1964年11月守備第16師兼台州軍分區改稱台州軍分區。 1975年4月台州軍分區機關、直屬分隊調至安徽安慶,改稱安慶軍分區至今。我軍歷史上陸軍第2個99師成立於1950年10月,由華東軍區警備第3旅改編重建步兵第99師,歸山東軍區建制。該師前身警備第3旅1949年4月由魯中南警備旅改稱,旅部由新海連市警備司令部兼,下轄警備第7、8、9團和炮兵團,分別由濱海軍分區警備第1、第16團,海防第2團和新建炮兵營編成。 1952年5月,步兵第99師改編為建築工程第5師,撥歸華東軍政委員會建築工業部建制領導,後為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

第100師 1949年2月由江淮軍區第34旅101團和起義的國民黨軍第132師394團合編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4軍100師,師部由起義的國民黨軍77軍132師師部和部分77軍軍部人員組成。國民黨軍第132師是國民黨軍西北軍系統的老部隊,起源於1933年的長城抗戰。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爆發,全面抗戰正式開始,132師官兵奮起抵抗,師長趙登禹陣亡,被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退守保定後該師編入第77軍,參加了津浦路北段沿線阻擊作戰、平漢路北段沿線阻擊作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南嶽會議後整軍,132師編製為3個步兵團。在以後的隨棗會戰、1939年冬季攻勢、棗宜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豫西鄂北會戰等戰役中均表現出色,1946年全面內戰爆發前,132師改編為整編第77師132旅,下轄第394團和第395團,官兵6500人,擔任徐州東北韓庄、賈汪地區守備任務。1948年8月,132旅恢復師的編製。淮海戰役初期,毅然參加第3綏靖區的「11·8」起義,有力推動了淮海戰役的順利發展。34軍100師成立後,經過兩個多月的整訓,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1949年4月參加渡江作戰,南京解放後,100師隨軍擔負該市警備任務。 1949年8月,調歸凇滬警備司令部建制,擔任第3警備區(嵩山、盧灣、徐匯、長寧、龍華等地)的警備任務。 1950年6月100師師部與淞滬警備司令部高射炮指揮所合併改編為上海城防高炮第3師,其所屬部隊撥歸空軍等單位。 1951年1月以高炮第3師機關及直屬隊和華東高炮第12團為基礎,補充其他單位和部隊組建炮兵第63師。原高炮第3師機關及直屬隊為炮兵第63師機關及直屬隊。 1951年3月該師入朝參戰,回國後轉戰東南沿海,參加了援越抗美,累計大小戰鬥近千次,擊落擊傷敵機1600餘架,取得了輝煌的戰績,是我軍一支特別能戰鬥的防空勁旅。 1985年整編為第54集團軍高炮旅,跨入新世紀改裝為防空旅,現駐守在河南滎陽。原100師299團在1950年6月於南京組建空軍第4混成旅轟炸第 12團,後發展為空軍航空兵第36師。該師曾出色完成我國第一次空投原子彈試驗和第一次空投氫彈試驗任務,現在是空軍重點建設部隊,也是空軍僅剩的三大轟炸機師之一。 我軍歷史上陸軍第2個100師成立於1950年10月,由華東軍區警備第4旅改編重建步兵第100師,歸山東軍區建制。該師前身警備第4旅1949年4月由膠東軍區在即墨組建,又稱青島警備旅,旅部由膠東軍區抽調幹部組成,下轄警備第10、11、12團和炮兵團,分別由南海軍分區第1團、即東獨立團、即西獨立團改稱和由軍區炮兵營擴編。警備4旅參加過解放青島的戰役。 1952年4月,第100師師部上調華東軍區炮兵司令部,同年8月1日以師直、炮兵團及步兵第97、第98、第99、第101師所屬各炮兵團合編為華東軍區炮兵第12師;該師原轄之第298、299、300團改為警備團,歸山東軍區建制領導。 1955年5月炮兵12師帶炮兵第4、11、22、24團和火箭炮兵第204團歸濟南軍區建制。 1982年12月炮兵12師奉命歸陸軍第67軍領導指揮。 1985年3月至1986年6月隨濟南軍區第67軍赴滇輪戰。回魯後撤消番號和建制,大部整編為陸軍第67集團軍炮兵旅,一部改為濟寧陸軍預備役炮兵師,一部編進陸軍第26集團軍炮兵旅。

第101師 1949年2月由江淮軍區獨立旅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4軍第101師,其中301團前身是國民黨軍第132師395團。該師前身是1947年1月,以華中野戰軍第9縱隊第77團、81團和縱隊騎兵團兩個大隊及部分地方武裝組成的淮北挺進支隊(又稱淮北支隊),歸華東軍區建制,是重建淮北根據地的主要依靠力量。 1947年5月,蔣壩戰鬥中,77團1營2連被敵包圍,激戰一天,戰士們英勇頑強,奮力突圍。後支隊在1948年1月授予該連「石工連」榮譽稱號。 1964年9月,福州軍區改「石工連」為「石工堤連」,讚譽該連的戰鬥精神向洪澤湖石工堤一樣堅強。 1948年3月28日淮北支隊改為淮北軍區獨立旅。 1948年5月29日又改稱江淮軍區獨立旅。 1949年4月參加渡江戰役,警備南京。 1949年10月101師調歸福建第10兵團。 1950年1月該師師部改編充實為到華東軍政大學福建分校,所屬部隊調歸第28、29軍,用以重建在金門戰鬥中損失掉的3個步兵團,101師3個團分別組建84師251團、82師244團、85師253團。我軍歷史上陸軍第2個101師,1950年11月華東軍區警備5旅改編為步兵第101師,歸山東軍區建制。 1952年5月15日101師改編為農業建設第3師,撥歸山東省政府農業廳建制領導。 1953年1月農業建設第3師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兵工程第10師,撥歸志願軍鐵路指揮局建制。 1953年11月回國後,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10師。 1984年1月1日鐵10師奉中央軍委命令,隨鐵道兵集體轉業併入鐵道部,為鐵道部第20工程局。現為中鐵二十局集團公司。

第102師 1949年2月由江淮軍區第34旅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4軍第102師,其中304團前身是國民黨軍第132師396團。該師前身是1944年12月以淮南津浦路西軍分區第18團為基礎重建新四軍第6旅。 1947年2月改稱華東野戰軍第12縱隊第34旅。 1948年2月改稱淮南軍區第34旅。 1948年5月29日改稱江淮軍區第34旅。該旅前身是一支新四軍老部隊,長期戰鬥在淮南路西地區,是恢復淮南解放區的主要依靠力量,為重建淮南根據地做出了重要貢獻。先後參加了攻打銅城、伏擊天長增援之敵、長山頭遭遇戰等戰鬥及淮海、渡江等大戰役。 1940年4月起擔負警備南京任務,7月歸南京警備司令部建制領導。 1949年11月,102師師部調歸華東特縱。 1950年1月改編為炮兵第3師師部,原102師所轄部隊於1950年調歸華東空軍、特縱及公安第13師。炮兵第3師參加過抗美援朝,回國後長期戰鬥在台海前線,參加過炮擊金門作戰。 1985年改編為陸軍第31集團軍炮兵旅。我軍歷史上陸軍第2個102師,1950年10月11日華東警備9旅改稱102師,1952年5月改編為農業建設第4師,1955年11月該師撤消。

第103師 1948年10月濟南戰役起義之國民黨吳化文部整編第96軍155旅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軍103師。 1949年2月由魯中南縱隊47師與103師合編為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軍第103師。該師前身是1948年7月由魯南警備19團、特務團、魯中警備5團組建的魯中南縱隊47師,

1950年2月26日師直改為浙江第六軍分區(台州軍分區)。 1951年2月5日撤消103師番號,103師改編為浙江第3軍分區(衢州軍分區)。 1955年2月,軍分區機關移駐建德梅城,改稱建德軍分區。 1959年1月27日,建德軍分區奉命撤銷。 我軍歷史上陸軍第2個103師,1951年2月26日重建103師,以浙江軍區第5(溫州軍分區)軍分區和原35軍103師(兼衢州軍分區)抽組,該師後兼溫州軍分區,1952年6月25日103師番號撤消。

第104師 1948年10月濟南戰役起義之國民黨吳化文部整編第96軍161旅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軍104師。 1949年2月由魯中南縱隊46師與104師合編為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軍第104師。該師前身是1948年7月由魯中警備1、2、4團組建的魯中南縱隊46師。 1950年1月16日104師兼任浙江軍區紹興軍分區。 1951年2月5日撤消104師番號,104師改編為浙江第10軍分區(紹興軍分區)。 1952年6月紹興軍分區番號撤銷,其機關改編為浙江省公安總隊部。 我軍歷史上陸軍第2個104師,1951年2月26日重建104師,以浙江軍區第6(台州軍分區)軍分區抽組,可以看出,這個新104師師部實際上就是第一個105師師部。 1952年5月104師改編為建築工程第6師。

第105師 1948年10月濟南戰役起義之國民黨吳化文部整編第96軍獨立旅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軍105師。 1950年3月第105師與第六(台州)軍分區合併為第六軍分區,撤消105師番號,師部沿革為台州軍分區機關。 我軍歷史上陸軍第2個105師,1951年2月26日重建105師,以浙江軍區所屬原35軍103師、104師(兼紹興軍分區)抽組。 1952年5月改為公安第17師,隸屬華東軍區公安部隊司令部建制。 1955年7月公安第17師劃歸浙江軍區建制,駐守洞頭島,改編為洞頭島守備師(公安第17師番號仍保留)。 1957年1月公安第17師改編為守備第17旅,公安第17師番號撤銷。 1958年1月守備第17旅旅部與溫州軍分區機關合併為溫州軍分區機關,守備第17旅番號撤銷。 1975年3月溫州軍分區機關調往江蘇改為陸軍第74師新師部。 1976年5月撤消番號和建制。

第106師 1950年2月由綏遠起義的國民黨軍董其武部第111軍258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6軍106師。部隊改編後,按人民解放軍建軍原展開政治整訓和生產勞動,成為一支新型人民軍隊。 1951年1月從綏遠移駐河北衡水地區,開展進一步整訓。 1951年4月23兵團進行整編,為入朝參戰做準備,以106師為基礎,與111師合編,並補充進36軍騎兵旅一個團。 1951年9月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06師,入朝執行修建院里機場和後方警戒任務,同年12月回國,恢復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06師番號。 1952年2月23兵團再次整編,106師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築工程第1師,撥歸中央財委建制。

第107師 1950年2月由綏遠起義的國民黨軍董其武部第111軍320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6軍107師。部隊改編後,按人民解放軍建軍原展開政治整訓和生產勞動,成為一支新型人民軍隊。 1951年1月從綏遠移駐河北衡水地區,開展進一步整訓。 1951年4月23兵團進行整編,為入朝參戰做準備,以107師為基礎,與36軍騎兵旅(欠1個團)合編。 1951年9月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07師,入朝執行修建泰川機場和後方警戒任務,同年12月回國,恢復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07師番號。 1952年2月23兵團再次整編,107師和110師合編為新107師,為重裝師。 1952年12月23兵團改為第69軍,該師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9軍第107師。 1958年該師坦克團因在技術訓練上成績突出,被軍委裝甲兵認定為「全能全優團」,授予該團「裝甲兵的一顆衛星」錦旗,國防部也給該團記集體一等功。 1969年12月統一序列番號,改稱陸軍第69軍第207師。該師619團1營2連以文化工作活躍而享譽全軍,以「兵演兵」、「兵唱兵」而聞名祖國大江南北。 1983年被北京軍區授予「文化工作先進連」榮譽稱號,為我軍著名英模連隊之一。 1985年9月改編為陸軍第65集團軍步兵第207師,執行北方乙種步兵師編製。 1998年9月縮編為步兵第207旅。 2003年體制編製調整,該旅被撤消番號和建制。

第108師 1950年2月由綏遠起義的國民黨軍董其武部第111軍310師和獨立3旅兩個團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6軍108師。部隊改編後,按人民解放軍建軍原展開政治整訓和生產勞動,成為一支新型人民軍隊。 1951年1月從綏遠移駐河北衡水地區,開展進一步整訓。 1951年4月23兵團進行整編,為入朝參戰做準備,108師改為空架子師,留守後方負責接收管理留後編余人員。 1952年2月23兵團再次整編,108師與111師及兵團龍華留守處合併為兵直學習團,撤消了108師番號。

第109師 1950年2月由綏遠起義的國民黨軍董其武部獨立7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7軍109師。部隊改編後,按人民解放軍建軍原展開政治整訓和生產勞動,成為一支新型人民軍隊。 1951年1月從綏遠移駐河北衡水地區,開展進一步整訓。 1951年4月23兵團進行整編,為入朝參戰做準備,以109師為基礎,與37軍騎兵旅合編。 1951年9月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09師,入朝執行修建泰川機場和後方警戒任務,同年12月回國,恢復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09師番號。 1952年2月23兵團再次整編,109師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築工程第2師,撥歸中央財委建制。

第110師 1950年2月由綏遠起義的國民黨軍董其武部326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7軍110師。部隊改編後,按人民解放軍建軍原展開政治整訓和生產勞動,成為一支新型人民軍隊。 1951年1月從綏遠移駐河北衡水地區,開展進一步整訓。 1951年4月23兵團進行整編,為入朝參戰做準備,以110師為基礎,與23兵團直屬騎兵第4師合編。 1951年9月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10師,入朝執行修建南市機場和後方警戒任務,同年12月回國,恢復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10師番號。 1952年2月23兵團再次整編,110師和107師合編為新107師,為重裝師。其後發展見步兵第107師。

第111師 1950年2月由綏遠起義的國民黨軍董其武部319師和保安2旅及保安第5團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7軍111師。部隊改編後,按人民解放軍建軍原展開政治整訓和生產勞動,成為一支新型人民軍隊。 1951年1月從綏遠移駐河北衡水地區,開展進一步整訓。 1951年4月23兵團進行整編,111師部隊編入106師,111師改為空架子師,留守後方。 1952年2月回國的23兵團再次整編,111師與108師及兵團龍華留守處合併為兵直學習團,撤消了111師番號。

第112師 1948年11月由東北野戰軍第1縱隊第1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軍第112師。該師部隊前身有彭德懷所率領的湘軍獨5師第1團於1928年發動平江起義創建的工農紅軍第5軍一部。 1939年11月以115師343旅685團新2營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八路軍115師東進支隊成立,同年10月改編為115師教導第5旅,同年12月下旬南下支援新四軍。 1941年1月25日改稱新四軍獨立旅。 1942年10月北上歸建恢復教5旅番號。 抗日戰爭中參加了平型關等戰役戰鬥,開闢了山東濱海根據地。 1945年8月編入山東軍區第1師,赴東北後稱東北人民自治軍總部直屬第1師、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直屬第1師、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第1師、東北野戰軍第1縱隊第1師。參加了四戰四平、三下江南、遼瀋、平津、衡寶,廣西,滇南等戰役,轉戰13個省、市,其中平津戰役中334團6連活捉敵酋陳長捷。1師「歷史長,戰鬥鍛煉多,有紅軍作風及傳統,英勇頑強,執行命令堅決,戰鬥經驗豐富,猛打猛衝的精神很好,不怕犧牲,經得起傷亡,有連續戰鬥反覆衝鋒的精神,有頑強性,戰鬥士氣旺盛,防禦、進攻、野戰攻堅均備,為東北野戰軍頭等主力師」。 1950年10月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12師入朝參戰,參加第一至第四次戰役。 1953年7月回國,恢復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12師番號。 1984年4月改編為機械化師。 1985年9月改番號為陸軍第38集團軍機械化步兵第112師。該師為我軍主力王牌師,全軍重點建設部隊,著名偵察英雄楊子榮生前所在排就在該師。現轄第334團(紅軍團)、335團、炮兵團、高炮團和裝甲團。

第113師 1948年11月由東北野戰軍第1縱隊第2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軍第113師。該師337團前身可追溯到平江起義,338團前身是1932年11月29日重建的紅25軍74師221團,抗日戰爭中擴編為八路軍第115師343旅補充團和344旅特務團,開赴華北抗日前線。其中一部進入山東,開闢了山東濱海根據地。339團前身為東北軍57軍 獨立團。抗戰大反攻時上述各部編為山東軍區第2師,開赴東北,後改稱東北人民自治軍總部直屬第2師。 1946年2月上旬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東滿軍區直屬第22旅,同年3月下旬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直屬第2師,後又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第2師、東北野戰軍第1縱隊第2師。先後參加了四戰四平、三下江南、遼瀋、平津、衡寶,廣西,滇南等戰役,轉戰13個省、市,解放戰爭中殲敵5萬餘人。其中平津戰役中337團3連將第一面紅旗插上天津城,338團8連首先攻佔會師點金湯橋。 2師「富有朝氣,執行命令堅決,戰鬥性頑強,有突擊力,對於攻堅突破較有經驗,善於野戰進攻,為頭等主力師」。 1950年10月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13師入朝參戰,參加第一至第四次戰役,第二次戰役中,第113師以14小時行進72.5公里的速度,勝利完成穿插三所里任務,一舉扭轉戰局。隨後在三所里、龍源里阻擊戰中,該師死死卡住美第9軍退路,並擊退了美騎1師和英29旅向北增援接應,使南北敵軍相距僅1公里,可望而不可及。著名作家魏巍以335團3連在松骨峰戰鬥中的事迹為主,寫成戰地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為志願軍贏得了「最可愛的人」的讚譽。彭德懷司令員在給該軍的嘉獎電最後親筆寫下「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第三十八軍萬歲!」從此,「萬歲軍」名揚四海,「飛虎師」享譽全軍。該師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共殲敵17000餘人。 1953年7月回國,恢復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13師番號。 1984年4月改編為甲種摩托化師。 1985年9月改番號為陸軍第38集團軍步兵第113師,執行北方甲種摩托化步兵師編製。 跨入新世紀,該師改裝為陸軍輕型機械化師,為我軍主力王牌師,全軍重點建設部隊。現轄第337團、338團(紅軍團)、炮兵團、高炮團和裝甲團。

第114師 1948年11月由東北野戰軍第1縱隊第3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軍第114師。 該師前身為1942年8月2日在山東的東北軍起義部隊新111師,後改編為八路軍山東軍區濱海

支隊。 1945年8月編入山東軍區東北挺進縱隊為第1支隊,赴東北後改稱東北人民自治軍東北挺進縱隊第1支隊。 1946年1月隨縱隊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7縱隊第19旅,同年8月隨縱隊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第3師,後改稱東北野戰軍第1縱隊第3師,轉戰大半個中國。3師「作戰基礎好,擅長防禦作戰,有較強的戰鬥力」。 1950年10月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14師入朝參戰,參加第一至第四次戰役。 1953年7月回國,恢復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14師番號。 1984年4月改編為乙種摩托化師。 1985年9月改番號為陸軍第38集團軍步兵第114師,執行北方乙種摩托化步兵師編製。 1996年10月改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第114師,現轄武警第340、341、342、703、704團。

第115師 1948年11月由東北野戰軍第2縱隊第4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軍第115師。該師前身1939年3月9日由344旅獨立團、特務團、黃河支隊等部隊組建的冀魯豫支隊。 1940年4月改編為第2縱隊新編第2旅。 1940年6月編入八路軍第4縱隊為第2旅,同年7月編入八路軍第5縱隊為第2支隊。 1941年1月改編為新四軍第3師第8旅。 1942年11月兼蘇北軍區鹽阜軍分區,為開闢鹽阜根據地做出了貢獻。 1945年11月改稱為東北人民自治軍第3師第8旅。 1946年1月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第3師第8旅,同年9月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2縱隊第4師。 1948年1月改稱東北野戰軍第2縱隊第4師。4師「裝備比山東部隊好,歷史基礎較老,戰鬥積極性好,執行命令堅決,戰鬥作風勇猛」。在解放戰爭中,參加了三下江南、1947年夏、秋、冬季攻勢,遼瀋、平津、廣西戰役等。其中在天津戰役中,115師率先攻破堅固的城防進入市區。 1950年10月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15師入朝參戰,參加第一至第五次戰役。 1953年4月回國,恢復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15師番號。 1955年11月115師參加遼東半島抗登陸演習。 1962年曾參加東南沿海緊急戰備行動,後為全軍戰備值班部隊。 1984年4月改編為甲種摩托化師。 1985年9月改稱陸軍第39集團軍步兵第115師,執行北方甲種摩托化步兵師編製。現轄第343團(紅軍團)、345團、炮兵團、高炮團和裝甲團。

第116師 1948年11月由東北野戰軍第2縱隊第5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軍第116師。該師部隊前身可追溯至1932年12月組成的西北紅26軍。 1940年2月由八路軍115師344旅687團、689團各抽調一部分人員組成八路軍第2縱隊344旅新旅部,下轄687、689團,4月增編688團。 1940年6月344旅編入八路軍第4縱隊為第4旅。 1941年1月改編為新四軍第4師第10旅。 1941年9月與新四軍3師9旅對調番號改稱新四軍第3師第10旅,10月與淮海軍區合併為10旅兼淮海軍區。10旅抗戰中作戰1560餘次,殲敵2萬餘人。 1945年11月改稱為東北人民自治軍第3師第10旅。 1946年1月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第3師第10旅,同年9月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2縱隊第5師。 1948年1月改稱東北野戰軍第2縱隊第5師。5師是「東北解放軍12個縱隊36個師中表現和成績最突出的,最有朝氣的1個師,突擊力最強,進步快,戰鬥經驗豐富,攻防兼備,能猛打猛衝猛追三猛著稱,善於運動野戰,攻擊力亦很強為東北頭等主力師」。在解放戰爭中,參加了三下江南、1947年夏、秋、冬季攻勢,遼瀋、平津、廣西戰役等。其中在錦州戰役中第5師15團戰士梁士捨身炸碉堡,為部隊開闢了勝利的道路,成為東北野戰軍著名戰鬥英雄。 1950年10月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16師入朝參戰,參加第一至第五次戰役,抗美援朝的雲山戰鬥是該師的經典之作,重創美開國元勛師騎1師,開創了中美現代陸軍首次交鋒的勝利。第116師於1950年12月4日和1951年1月5日先後解放平壤、漢城。 1953年4月回國,恢復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16師番號。 1961年1月116師被確認為全軍首批十大戰備值班師之一。 1962年3月116師曾緊急入閩備戰,受到好評。 1964年7月國防部授予陸軍第116師348團4連為「神槍手四連」榮譽稱號。 1984年4月改編為機械化步兵師。 1985年9月改番號為陸軍第39集團軍機械化步兵第116師,為我軍主力王牌師,全軍重點建設部隊。現轄第346團、347團(紅軍團)、炮兵團、高炮團和裝甲團。

第117師 1948年11月由東北野戰軍第2縱隊第6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軍第117師。該師前身是1945年3月以新四軍第3師淮海分區第2、3支隊組建的新四軍獨立旅,部隊基礎有一定紅軍成分。八年抗戰中,該師前身部隊轉戰於陝西、山西、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七省,殲滅日偽軍隊、國民黨頑固派軍隊和其他反動武裝萬餘人。 1945年11月改稱為東北人民自治軍第3師獨立旅。 1946年1月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第3師獨立旅,同年9月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2縱隊第6師。 1948年1月改稱東北野戰軍第2縱隊第6師。6師「歷史較短,老骨幹少,戰鬥作風穩,吃苦耐勞精神很好,善於防守」。在解放戰爭中,參加了三下江南、1947年夏、秋、冬季攻勢,遼瀋、平津、廣西戰役等,足跡遍及14個省、市、自治區,行軍轉戰萬餘公里;作戰200多次,殲敵6.1萬人(其中俘敵兵團司令周福成等4名中將)。 1950年10月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14師入朝參戰,參加第一至第五次戰役,其中在橫城戰鬥中117師充分發揚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取得了戰鬥的重大勝利,共殲滅美2師9團兩個步兵營、—個榴撣炮營和韓8師近兩個團,斃傷敵850餘人,俘敵2500餘人,其中美軍800餘人,創抗美援朝戰場上一個師在一次戰鬥中俘敵最多的戰例,受到聯司、聯政的通令嘉獎。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該師共作戰200餘次,殲敵1.6萬餘。 1953年7月回國,恢復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17師番號。 1984年4月改編為乙種摩托化師。 1985年9月改番號為陸軍第39集團軍步兵第117師,執行北方乙種摩托化步兵師編製。 1989年6月117師349團執行特種警備團編製。 1996年10月改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第117師,現轄武警第349、350、351、700團。

第118師 1948年11月由東北野戰軍第3縱隊第7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第118師。該師前身是1940年9月組建的八路軍山東縱隊第1旅。 1942年8月改編為八路軍第115師教導第1旅。 1943年3月番號撤銷,旅機關編入魯中軍區機關。 1945年8月中旬組建山東軍區第3師(師部由魯中軍區機關一部組成),7、8團分別是魯中老1團和老2團。 1946年1月編入東北民主聯軍遼東第3縱隊為第7旅。 1948年1月改稱東北野戰軍第3縱隊第7師。7師「戰鬥力頑強,作風頑強,戰鬥積極性高,有朝氣,善於夜戰及爆破,兼備野戰運動與城市攻堅,為東北頭等主力師」。解放戰爭中參加了保衛遼陽、兩次保衛本溪、四保臨河、四平保衛戰、四平攻堅戰、遼瀋、平津、廣西戰役等,被稱為「暴風雨部隊」。遼瀋戰役的錦州攻堅戰中,第7師20團以頑強的精神拿下了城防要塞配水池,爾後第19團和第8師23團首先突破錦州城牆。遼西會戰,21團與19團搗毀廖耀湘兵團前進指揮所及所屬3個軍軍部。平津戰役後118師參加了解放北平的入城儀式。解放海南島戰役中,第一批偷渡海南島的是118師352團1營,第118師是解放海口的主力部隊,第352團1營被授予「渡海先鋒營」榮譽稱號。 1950年10月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18師入朝參戰,參加第一至第五次戰役。 1953年8月回國,恢復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18師番號。 1985年9月改稱陸軍第40集團軍步兵第118師,執行北方甲種摩托化步兵師編製。 1998年參加松花江抗洪,後縮編為步兵第118旅。

第119師 1948年11月由東北野戰軍第3縱隊第8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第119師。該師前身是以冀東暴動隊伍組建的八路軍第4縱隊蘇陳支隊。 1939年12月擴編為冀熱察挺進軍第12團。 1944年7月改稱冀熱遼軍區第16分區第12團。是首批進入東北的我軍部隊,12團9月在瀋陽以南奉吉堡機場繳獲駐紮此的日本航空軍第二航空軍團第四訓練飛行大隊全部飛機和設備,9月底在鳳凰城小塔子溝接受大隊長林彌一郎和航空大隊的投降,10月下旬將500餘名空、地勤人員及46架飛機移交東北人民自治軍航空隊,為我空軍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1945年9月下旬擴編為冀熱遼16軍分區第21旅。 1946年1月編入東北民主聯軍遼東第3縱隊為第8旅,同年7月31日改稱東北民主聯軍遼東第3縱隊第8師。 1948年1月改稱東北野戰軍第3縱隊第8師。參加了保衛遼陽、兩次保衛本溪、四保臨河、四平保衛戰、四平攻堅戰、遼瀋、平津、廣西戰役、湘贛戰役等,衡寶戰役中119師與兄弟部隊全殲桂系鋼七軍。解放海南島戰役中,119師解放了三亞和榆林。 1950年10月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19師入朝參戰,參加第一至第五次戰役。 1953年8月回國,恢復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19師番號。 1985年9月改稱陸軍第40集團軍步兵第119師,執行北方乙種步兵師編製。 1998年改編為摩托化步兵第119旅。

第120師 1948年11月由東北野戰軍第3縱隊第9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第120師。該師前身是於1946年1月由山東軍區警3旅及冀熱遼第16軍分區23旅合編而成的東北民主聯軍遼東第3縱隊第9旅。 1946年7月31日改稱東北民主聯軍遼東第3縱隊第9師。 1948年1月改稱東北野戰軍第3縱隊第9師。9師「原系山東地方武裝的基礎,作戰力弱,入東北後進步甚快,戰鬥力有很大提高,頑強性較強,有攻堅經驗」。解放戰爭中參加了保衛遼陽、三次保衛本溪、四保臨河、四平攻堅戰、遼瀋、平津、湘贛戰役等,其中遼瀋戰役中27團1營摧毀范漢傑東北「剿總」錦州指揮所和第6兵團指揮部,廣西戰役120師強行軍追擊 21晝夜全殲敵125軍,創造一個師殲敵一個軍的光輝範例。 1950年10月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20師入朝參戰,參加第一至第五次戰役。 1950年10月25日7時許120師360團1營在雲山阻擊南朝鮮第1師,打響了抗美援朝第一槍,使10月25日成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紀念日。 1953年8月回國,恢復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20師番號。 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120師緊急開赴抗震救災第一線,第360團1連後被中央軍委授予「抗震救災模範連」榮譽稱號。 1985年9月改稱陸軍第40集團軍步兵第120師,執行北方乙種步兵師編製。 1996年改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第120師,下轄武警第355、359、360、701團。

推薦閱讀:

香港回歸後美國對港民主輸出政策與香港政制發展
中國評論新聞:「一帶一路」,香港發展的「引路牌」
這種手相易得幫扶,容易發展
朋友剛剛進產房 發展定有回復  105

TAG:中國 | 中國人 | 發展 | 軍師 | 陸軍 | 解放軍 | 人民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 | 解放 | 發展史 | 中國人民解放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