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今天我們還需要魯迅(1)
1、魯迅的地位
魯迅是有超越性的思想家,儘管去世幾十年,但他當年所思考、所焦慮的問題,到今天恐怕還是新鮮的。近百年來,有那麼多知識分子,但對中國文化了解最深入的,魯迅可能是第一人,是魯迅發現了中國和中國人。中國人還要發現?是要發現的。魯迅的眼光不一樣,他發現了中國和中國人,特別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形成的一些問題、弊病,現在還大量存在於社會中。
魯迅的出現是個藝術,魯迅是我們民族精神普遍潰敗時的中流砥柱。魯迅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克爾凱郭爾、帕斯捷爾納克、布羅斯基這些思想家,是同一水準的。
把中國的病根看出來了,這是魯迅的偉大。
2、魯迅的批判
魯迅對人性的了解也是最深的,很敏銳,有時候會覺得他批判性太強,說話很難聽,甚至有點過,但有一條,讀魯迅能讓我們讀懂中國,知人論世,了解國情,了解國民。如果保留點歷史感,放在特定的語境來討論,就會發現魯迅雖然很偏激、很尖銳,但還是有的放矢,而且只有魯迅這樣,才能更一針見血,深入骨子,打到痛處。
魯迅永遠在嚴厲批評中國傳統文化的弊病,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里充滿了麻木人心的「殭屍的樂觀」,他是很反感的。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是不尊重人的,中國文化最大的弊病是對人的壓抑,對個性、對生命、對創造力的壓抑,所以要猛烈地攻打,要衝破這種傳統束縛。
3、中國人的劣根性
魯迅批判中國人的劣根性,批判中國人的奴性、面子心理、看客心態、馬虎作風,中國人麻木、卑怯、自私、狹隘、保守、愚昧。但他的批判是建立在自省和自剖基礎上,也不是居高臨下,而是帶有一種悲憫和無奈。
大多中國人不出聲,沉默,中國人共同的疾患久矣,我們司空見慣了,見怪不怪,麻木了,但魯迅卻要真實地說出來。
「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個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容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窗了。沒有更激烈的主張,他們總連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魯迅)
「中國有兩個時代,一個是力爭做奴隸的時代,一個是坐穩了做奴隸的時代。」(魯迅)
以下為演講實錄:
溫儒敏:站這裡心裡有點不安,你們要是聽累了覺得沒多大意思,悄悄走就是了。今天這個題目,應該請我們中文系的錢理群老師來講更好,我也想試圖討論一下這個問題。魯迅不是一個新話題,但我還是想講講,覺得說不完的。
魯迅發現了中國和中國人 讀魯迅其實在了解我們自身
魯迅是有超越性的思想家,儘管去世幾十年,但他當年所思考、所焦慮的問題,到今天恐怕還是新鮮的。
現在社會上,包括學術界,對魯迅、對五四開始有一些批評,一些顛覆,一些否定。魯迅當然可以批評,問題是批評要有根據,不能因為魯迅名氣大,你批他就出名。
另外一個傾向是完全把魯迅生活化。魯迅以前被搞成神話,現在把他拉下來,說魯迅跟某人差不多,關心的也就是吃飯、穿衣、抽煙,說他跟許廣平算不算包二奶。以前確實把魯迅擺得很高,現在有意識讓他回到「人間」。但如果把魯迅完全當做普通人,他做的也是平常生活里的那些東西,那我們就不需要魯迅了。
我選這個題目,有一定的針對性,也是回應上面這些問題,我們今天還需不需要魯迅?也希望在座的,多少讀一點魯迅,了解一下魯迅,系統讀一些魯迅的東西。為什麼?我是這樣看的,近百年來,有那麼多知識分子,但對中國文化了解最深入的,魯迅可能是第一人,是魯迅發現了中國和中國人。中國人還要發現?是要發現的。魯迅的眼光不一樣,他發現了中國和中國人,特別是我們傳統文化中形成的一些問題、弊病,現在還大量存在於社會中,所以魯迅的眼光、魯迅的精神是沒有過時的。
讀魯迅,是為了了解我們自身,了解我們這個民族,了解我們的文化,了解中國人。魯迅有一個特點,他的文章並不是知識層面的,而是帶有自己痛徹的感觸,從生命的體驗中總結出來的,讀魯迅可以帶給你真正的文化體驗。
魯迅對人性的了解也是最深的,很敏銳,有時候會覺得他批判性太強,說話很難聽,甚至有點過,但有一條,讀魯迅能讓我們讀懂中國,知人論世,了解國情,了解國民。
當然,作為一個作家,魯迅也並不是完美的。魯迅的過去,對他來說可能是一個利器,在心理學家看來,不一定是很健康的,魯迅的心理特徵有時候不見得好,可以說魯迅很悲觀,對很多事也很悲觀,有時甚至絕望,在某些問題上他多少還過於敏感、多疑,有點「病態」。作為一個文藝家、一個哲學家,最高頂端的那個人往往會帶一點「病態」,他跟普通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所以也可以說他是有些「病態」的。之所以這樣,他在文學上才能夠發酵,才能夠做出精品。
所以魯迅現在成為我們的重要遺產,而且瀰漫在我們的現實生活,成為中國人精神和知識結構的一部分,我們小學就開始讀魯迅的作品,我們應該珍惜魯迅思考的方式,魯迅的智慧,以及寫作中對語言應用的靈活、辯證、銳利。40多年前,我剛上五年級,一個老鄉跟我說,你讀魯迅就學會寫文章了,確實是這樣。但學習魯迅會碰到一些障礙,今天我就討論這些障礙。
第一個問題,怎麼看魯迅批判傳統的偏激?
現在我們感到精神滑坡,學術界有一部分人,開始找原因,就找到「五四」,認為「五四」有非常大的缺陷,造成了中國文化的斷裂。而魯迅他們這一代人在反傳統上的偏激,也是造成中國文化斷裂的一個原因,所以導致今天精神滑坡、信仰失落。他們認為中國有兩個「斷裂」:五四斷裂了,接著文化大革命「斷裂」了。
現實生活中道德的滑坡,是不是可以簡單歸咎為「五四」時期造成的「斷裂」?這是值得探討的。中國一百年來的文化轉型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課題,不能那麼簡單化,一定要有充分的歷史感。
首先,我們說魯迅是不是偏激?我認為確實是偏激的,他有時候就是要走偏鋒,把話說得很死,非常絕對,到頭了。魯迅對中國文化的批評是非常厲害的,斷然的態度,簡直要推倒一切,不容商量。我們看他很有名的一句話,也經常被人所引用的,「無論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墳》《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圖,金人玉佛,祖傳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華蓋集·忽然想到(五至六)》),他說中國傳統文化那種複雜的形態,全部踏倒他。這樣的語言,如果抽出這麼一句來看,肯定認為魯迅是非常偏激的,對傳統文化怎麼能夠這樣呢?
又譬如魯迅最受人非議的是1925年,他給青年開書單的時候,說到這麼一段話,「我看中國書時,總覺得就沉靜下去,與人生離開;讀外國書——除了印度——時時就與人生接觸,想做點事。中國書雖有勸人入世的話,也多是殭屍的樂觀;外國書即使是頹廢與厭世的,但卻是活人的頹廢與厭世,所以主張少看或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這句話遭到很多非議,「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這句話偏激不偏激?非常偏激。
結果魯迅就被人抓到了,這個問題提出來,魯迅說這些偏激話語的時候,寫這些偏激文章的時候,語境是什麼?他是在什麼歷史條件下說這句話的?他的批判所指是什麼,這也是需要考慮的。
我們不能否認魯迅對傳統的批判是激進的,而且魯迅的思維跟通常人思維有很大不同,他往往有逆反的心理,大家都這樣看,他偏那樣看,他容易使人驚愕,所以不習慣,但又覺得是一種提醒,別開生面。魯迅的文章都帶有這樣有意的逆反,他採取不合作的精神,這大概就是魯迅的思維方式和話語方式。如果保留點歷史感,放在特定的語境來討論,就會發現魯迅雖然很偏激、很尖銳,但還是有的放矢,而且只有魯迅這樣,才能更一針見血,深入骨子,打到痛處。所以我們讀魯迅,應該放到歷史語境下,同時不要把魯迅看成是在做國學論證,他在寫雜文,是表達自己的感受,一種整體的認識。
我們現在這些顛覆魯迅的人,往往用摘記法摘一些句子,抽掉歷史感,不考慮語境,也不考慮魯迅為什麼採取一種逆反的思維,就抓到一些偏鋒的話,把魯迅看做一個非常不負責任、非常損、非常苛刻的老頭,這並不是一個真實的魯迅。
現在這些年,我們開始強調傳統,認為魯迅、「五四」造成了文化的斷裂,說他們激進,搞「文化決定論」,因此中國這一百年這麼坎坷。這種看法是不對的,你不能把文化大革命算到胡適、魯迅那一代人身上。我們現在很多事都是「事後諸葛亮」,用後設的觀念去想像歷史、剪裁歷史,這樣是不公平的。
那些把魯迅說成是對文化傳統的虛無主義和偏執狂,常引用的一句話就是魯迅曾經說過「不要讀中國書」。魯迅為什麼要這樣說?為什麼人家請他寫書單,他就說了這麼偏激的話呢?那是1925年,「五四」已經過去了,但「尊孔讀經」回潮的現象非常厲害,當時是代表守舊的一種觀念。魯迅對當時復古的思潮是不以為然的,所以他不開那個書單,要衝破這種限制,要青年得到思想解放,所以針鋒相對地提出「你們不要看中國書,要多看外國書。」這是一個歷史背景,他是有針對性的,認為中國當時不是搞國學的時候,而是應該怎麼開放,打破思想僵局,讓中國文化走進一個相對開放的狀態。
另外魯迅的這篇文章,並不是國學論文,是雜文,他是談自己的感覺,魯迅指的中國書、外國書,是有象徵意義的。魯迅是讀了太多舊書的人,那是他一種整體的感受。魯迅永遠在嚴厲批評中國傳統文化的弊病,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里充滿了這種麻木人心的「殭屍的樂觀」,他是很反感的。這是他作為一個作家的整體感覺。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是不尊重人的,缺少活力的。我認為魯迅的觀點大致不差,我們傳統文化里有非常優秀的一部分,但也有它的弊病,有不適應當代人的。
魯迅為什麼反感那些做法?那時傳統還沒有打破,現在我們不太感覺到中國傳統那種束縛,現在每個人都是「事後諸葛亮」。當傳統作為一個整體,尚未被打破,它阻礙著社會的進步,所以魯迅要衝破這個「鐵屋子」,他認為當時中國是很悶的,就像一個用鐵做的、沒有窗戶的屋子,裡邊的人都在悶頭大睡,他要衝破這個禁錮,所以魯迅只好採取斷然的態度,大聲的吶喊,甚至是矯枉過正。
魯迅把所謂的中國書、中國文化作為一個整體來批判,他對傳統文化的封建性、落後性,批判得非常厲害,不留餘地,要提醒人們不要把「五四」當落錘點,馬上走回頭路。這樣來看,魯迅全盤否定傳統是有歷史理由的。事實上魯迅對中國文化的了解體驗是非常深的,他說自己是從舊日里出來的,叫反戈一擊。現在的我們基本上沒讀多少傳統的書,感覺是不一樣的。
魯迅認為中國文化最大的弊病是對人的壓抑,對個性、對生命、對創造力的壓抑,所以要猛烈地攻打,要衝破這種傳統束縛。從這個含義來理解魯迅對傳統的批判,他這種偏激,就會有一定的理解了。魯迅確實是偏激的,他自己也不否認這一點,他就是要通過這個偏激矯枉過正,來激活思想,來引導當時的解放。魯迅太了解中國了,太了解中國人了,他總是用很形象的語言來形容中國,比如這段話「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個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容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窗了。沒有更激烈的主張,他們總連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有時候西方人就納悶兒,覺得中國人好像戴個面具,匪夷所思。
魯迅非常了解這一點,他說中國太難改變了,即使搬動一個桌子,改裝一個火爐,也要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能夠搬動、能夠改裝。我們在北大太有體會了,北大往往視為改革的先鋒,但北大保守的東西也太專了,在機關的工作人員更能理解。魯迅是帶著一種體驗、一種整體性的把握,所以對中國人、對中國文化的利弊,看得很透。
那個時期,如果不用那種激烈的態度,很容易被社會的惰性所裹脅。改革就是這樣,有時候進兩步、退一步,有時候進一步、退兩步。現在我們都在談傳統文化,但我們應該注意,中國傳統文化里,有優秀的成分,也有糟粕的成分。整體上講,中國的傳統文化很難適應現代中國往前發展的方向,中國的現代轉型是焦慮的。我們提倡國學研究,應該加強,但應該保持一份清醒,要有一定的批判眼光,吸收其中優秀的文化,也要看到那些負面、糟粕的東西。如果認同這一點,我們就能夠理解「五四」那一代人的苦心。
有學者認為從魯迅開始,那一代人造成了文化的斷裂,這話不負責任。魯迅對傳統文化非常了解,做了大量的工作,可以說魯迅在策略層面上猛烈攻打傳統,但操作層面又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不能輕易說魯迅割斷了傳統,全盤否定傳統,魯迅不是虛無主義者,五四這一代人也不是。魯迅活到50多歲,工作30多年,除了寫小說、寫雜文,2/3的工夫都在整理古籍,在整理中國傳統文化,他寫過《唐宋傳奇集》、《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
魯迅批判中國傳統文化,但他對傳統文化的整理研究又達到了近百年來最高水準,我想是開拓性的,他的一些專著,像《中國小說史略》,現在還是學術界的典範。魯迅攻打傳統,又對傳統文化進行研究,分析整理,往往有獨到的目光,他其實是傳統文化最有見地的繼承者、價值重估者。那些籠統批評魯迅偏激和割裂傳統的人,其實並不真正了解魯迅的獨特價值。
推薦閱讀:
※三昧禪修 審美虛靜與魯迅 隋唐以來中國文化藝術詩歌繪畫 已被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的佛學思想重新構造
※魯迅
※魯迅的《阿Q正傳》讀後感
※魯迅——惡魔的逝去
※三批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