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練陳氏太極拳感悟纏絲功之理

陳氏太極拳感悟纏絲功之理

[日期:2010-06-29] 來源:哈爾濱市太極拳協會 作者:一級教練 高秀英 [字體:大 中 小]

隨當代陳氏太極拳的發展和歷代陳氏太極拳理論家的努力,陳氏太極拳理論在不斷完善,不斷升華。太極拳的纏絲功是陳氏太極拳的重要功法,為陳氏太極拳之精華。要修鍊好陳氏太極拳,須刻苦學習,不斷提高對纏絲功法的認知水平、習練水平以及在技擊實踐中的應用都有著重要意義。

陳氏太極拳一代理論大師陳鑫在太極拳論中講:「打太極拳須明纏絲功,纏絲者運中門之法門也,不明此,即不明拳。」「太極拳,纏法也,渾身俱是纏絲功,其勁皆發於此,內如骨縫,外達於膚,其運轉方法可分為進纏、退纏、左纏、右纏、上纏、下纏、里纏、外纏、大纏、小纏等。」

本人習練陳氏太極拳並授課教學十幾年,對於纏絲功法在陳氏太極拳練習過程中與實踐中的重要性,有了自己的感悟和體會。在練習陳氏太極拳過程中,首先要虛領頂勁、立身中正、松肩沉肘、心氣下降、屈膝松胯、襠勁開圓、上下相隨、呼吸自然、外形走弧線、內勁走螺旋、以身領手、以腰為軸、纏繞圓轉。在以上要求指導下,通過螺旋轉膝、轉腰、旋腕、轉肩以及胸腰摺疊運化之勁的引導,形成其根在足,形於腿,主宰於腰,貫穿於手指的空間曲線螺旋運動,進而逐漸產生一種似柔非柔、似剛非剛,極為沉重而又極為靈活善變的內勁,如棉花裹鐵,外柔內剛,這種內勁就叫纏絲勁。纏絲勁是隱於肢體內的一種勁,修鍊纏絲勁要內外結合,首先發於內,是起於心,意念為先,丹田內轉,內氣隨其轉運行於肌膚之間,沿骨縫穿筋過滑,全身無處不纏。纏絲勁的根源在於內,是內部的丹田內轉與腰部旋轉的有效結合,再與周身八道勁旋轉配合,形成了太極拳的內在旋轉,也就是通過意與氣合、氣與形合、形與勁合的內三合,提煉出高質量的纏絲勁。纏絲是陳氏太極拳各種勁法的核心,沒有很好地領悟纏絲勁法,其他勁法都是枉然。

例如,陳氏老架一路中「懶扎衣」一式。運動中動作一:右掌逆纏上掤,左掌逆纏下按,內勁由丹田起通過轉腰松肩纏於兩臂,右手上掤,左手下按,氣均貫於兩手中指端。運動中動作二:兩掌由雙逆纏變雙順纏,劃弧交叉於胸前,提右腿向右橫開一步,內勁結合腰經貫於兩臂,以右臂為主,上纏於右手小指領勁,下纏於右腿,開步逆纏里合。在技擊實踐應用上,懶扎衣這一式是上引下進,上肢將來勁引空,下肢可套管對方腿腳,而左手合於右臂上以護面門。纏絲勁貫穿於這一動作之中,周身相隨,內外一致,完整一氣。

纏絲功法不僅在太極拳起著主導核心作用,在技擊實踐中同樣發揮著關鍵作用,尤其陳氏太極拳螺旋纏絲的運動方式是我國古老獨特的體育運動方式,為世所罕有,也是力學的向心力、離心力的具體運用。在結合技擊用法時的表現形式,一種是進擊時的旋轉穿透力,就是藉機發人時,將周身之力集中一點,快速旋轉加力,如子彈離開槍膛的來福線,有穿透之威力,這種勁力就產生於螺旋纏絲勁的作用。習練太極纏絲功要特彆強調螺旋運動中的纏絲功法。在一般的拳術中,其勁道運用多採用衝擊力,即武術界所謂的「直勁」而傳統陳氏太極拳的用力方法,則多為纏絲勁,就像把螺絲釘旋進物體一樣。衝擊力是「頂」勁,纏絲勁是「旋」勁,通過纏絲勁體現出來的螺旋力量是以小力化大力,亦為「四兩撥千斤」之力。一般人誤認為太極拳輕柔緩慢,不能打人,實際上不能打人是因為功夫不純,沒有練到纏絲勁法。對此陳鑫論「不能打人只是功夫不到,若是功夫純熟,尤其大無外之圈,造到其小無內之境,不迂敵則已,如迂勁敵,則內勁猝發,如迅雷烈風之摧枯拉朽,孰能當之」。

綜上所述,太極拳纏絲功是陳氏太極拳之核心、之根本,它貫穿於整套太極拳之中,起著主導作用。對於愛好和修鍊陳氏太極拳者在學習、練習和實踐運用上不斷對提高纏絲功法的理論,隨著纏絲功法功夫境界的提升,在習練過程中,把纏絲功法和內勁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出太極拳的特殊功能和作用。

推薦閱讀:

感悟人生方與圓
同修學習感悟:學佛十年為何沒有絲毫成就?
感悟人生的簡短經典語錄
在紅塵中修行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在紅塵中修行?修得的是什麼?
超精闢的經典人生句子,感悟很深

TAG:感悟 | 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