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為什麼?中國真的有那麼多剩女嗎?
九個頭條網訊:今年5月,美國女博士洪理達批評中國媒體從2007年開始頻繁報道的「剩女」問題,在她的新書《剩女:中國性別不平等死灰復燃》中,洪理達批評中國媒體從2007年開始頻繁報道的「剩女」問題,實質上掩蓋了中國男性人口過多的事實。 洪理達為什麼關注剩女? 洪理達曾在斯坦福和哈佛學習東亞文化。2010年年底,洪理達在北京進行房產市場社會調研時發現,很多房子的所有權都登記在男人名下。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婚姻法的新解釋,其中對如何處理房產的歸屬問題做出了詳細的規定,這些條款不出意外地迅速點燃了國內的輿論場。雖然各種觀點相互僵持拉鋸,但已經顯示出房產問題在中國人婚姻關係中佔據的特殊位置。 從這以後,洪理達開微博、做訪談、招聘志願者參加她的研究,她還為此申請了一個專門的郵箱,對生活在北京和上海的、25-32歲年齡段的人進行深度訪談,這其中既有女性,也包括男性,家庭背景涵蓋了獨生子女家庭和非獨家庭。 「我在跟這些年輕女性做訪談的時候,發現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經常會把她們的積蓄交給男朋友,用來買婚房、付首付,可是婚房最後常常只登記了男人的名字。我問那些受過教育的、能幹的女性,為什麼會願意只登記男人的名字?有一個訪談對象跟我說,她已經26歲了,馬上就要進入到剩女的年齡段,所以非常急著結婚。」洪理達說。 就是在這個時候,「剩女」這個詞成為洪理達用以解開自己疑問的鑰匙,房屋、婚姻和「剩女」構成了她觀察中國社會的關鍵。 洪理達問那些受過教育的、能幹的女性,為什麼會願意只登記男人的名字?有一個訪談對象說,她已經26歲了,馬上就要進入到剩女的年齡段,所以非常急著結婚。 「當年女性下崗的比例遠高於男性。許多婦女後來再就業的工資也大大低於男性。大概在同一時期,出現了『女性回歸家庭』的運動,呼籲在失業率攀升之時,女性辭職,為男性讓出道路。經過多年時間,這種態度深入人心:傳統的性別角色觀念又再度盛行。」洪理達說。 那些不得不剩的「剩女」 2007年8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171個漢語新詞,「剩女」名列其中。在此之前,「剩女」大多被媒體用以描述那些超過27歲仍然單身,且自身條件比較優秀的女性。將「剩女」收入官方辭彙庫,在某種程度上似乎認證了一項根本不存在的問題。 事實上所謂的「剩女」現象是一個相當寬泛的範疇,她們在香港被稱為「中女」,在台灣和日本則又變為「敗犬」,女性在婚姻選擇上變得更為自由和多元常常被視作時代進步的標誌,但是這一情形在中國大陸卻變得有些微妙。 洪理達說:「有的女人為了愛情結婚,有的女人為了金錢結婚,但是在中國,有一批女性卻是為了擺脫羞恥感而結婚。」 她的這本新書在中國引起的爭議,除了「剩女」和房產問題之外,還有她在副標題中重點強調的中國的性別不平等。洪理達認為,中國的性別不平等問題由來已久,在為《紐約時報》撰寫的一篇文章里,她梳理了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女性在就業方面所遭遇到的歧視,這一情況在20世紀90年代表現得尤為明顯。 事實上,中國婚姻的深層問題,那就是女性在婚姻中的權利無法得到保障。 首先是家庭暴力。數據顯示,有1/4的中國已婚女性遭受過家暴。遭受了家暴的女性,往往無法伸張自己的權利。在遏制家暴問題上,政府做得還不夠。 其次是財產權。根據2012對北上廣深等四城市做的調查,雖然在家庭購物上女性做出的貢獻超過70%,但只有30%的家庭契約上登記的是女性的名字。 這也是為什麼,一位選擇獨身的中國女性表示,鑒於婚姻中女性權利得不到保護,「最理性的選擇就是保持單身。」 美國剩女,更受尊重和愛慕 基於不同文化和社會習俗,美國人和中國人的婚姻家庭觀有很大差別。什麼是適齡?中國人大多講究「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而不少美國人認為心理、財力、地位、學識、工作等等方面條件都成熟了才適合結婚。而要在諸多方面做到萬事俱備,難度可想而知,於是很多女性就自願選擇剩下了。 2009年,約40%的美國成年人呈單身狀態,45歲以上的女性中有近一半即2500萬人過著單身生活。其實,美國很多女性的單身狀態並不意味著獨身,不少人有固定的男友,只是對走入婚姻慎之又慎。有社會學家調查發現,美國單身女性的生活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孤獨、偏執、封閉,她們在情感方面也是很豐富多彩的。相比之下,25~35歲的女性對於剩女的處境最為敏感,而過了35歲的單身女性則習慣了單身生活,心態放寬許多。於是這一部分人往往自得其樂,把剩下進行到底。 美國沒有剩女,並非指所有所謂的適婚女性都已結婚,而是指因為種種緣由獨身的女性並不被社會給以特殊的關注,更不會被冠以剩女的稱呼;對於其中的很多人,獨身是一種她們選擇的生活方式,有的是因為堅持等待理想婚姻而獨身著,她們沒有集體的焦慮,也不會被人分析來分析去,或者被「同情」,被「奚落」。 在美國,各個年齡段的男男女女都有很多未婚的,甚至好些人六七十歲還從來沒有結過婚,其深刻緣由是來自其文化和美國人的婚戀觀。 美國人從小到大被灌輸的文化是獨立,這個獨立包括經濟上,精神上,甚至包括思考能力。他們以凡事靠自己為榮。美國的女性從來不是小鳥依人的類型,而是獨立的,強大的與男性對立的個體。一個人如果事事獨立,內心強大,對想要的生活非常清楚,他(她)就不會儘力找依靠。 美國人沒有按時結婚的觀念,他們不被要求過符合大多數人價值觀的生活。在戀愛或婚姻伴侶的選擇上,他們更重視價值觀的趨同,性格是否適合、愛好是否相似,而不是外在的身高,相貌,年齡。西方人的徵婚廣告多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性格,對對方的年齡要求通常是比自己大或小5歲皆可,對方是否有小孩也不重要。他們喜歡的女性是有內容的,知識面廣的,有趣的。 在美國,無論是在婚姻市場還是在就業市場,成熟的女性更被欣賞。美國的公司卻更傾向於招收35歲以上的,成熟,閱歷廣的,因此在美國常看到中老年的新聞媒體主播人員,年紀偏大、長相普通的廣告「明星」,連空姐也是一大把年紀。 西方的男士更欣賞成熟的、獨立的熟女。在美國,一個人帶著孩子,堅強、積極地生活的女性反而更受尊重和愛慕。 本文整合自以下相關資訊: 外灘畫報 譚浩 唐遠碧 徐陳寵 美國女博士:我為什麼說中國不存在 「剩女」 中國青年網 各國「剩女」的不同境遇 中國:剩女脫單最迫切 CNN:中國「剩女」自我選擇單身不愁嫁? |
推薦閱讀:
※27歲的女碩士,是不是真的很難找到對象了?
※剩女:臉上端莊 心裡滄桑
※為什麼當今那麼多剩女,卻有很多人娶不到老婆?(長城V的回答,31贊)
※剩女屢遭網戀騙局 被「合法」騙財騙色
※剩女是這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