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膝蓋,防治關節炎
《保護膝蓋,防治關節炎》
(1)俗話說「人老腿先老」,腿最早出毛病就在膝蓋上。很多老年朋友因為膝關節疼痛倍受折磨,以前靈活矯健的身姿不復存在,走路走遠了不行,爬樓下坡不行,以前簡單的下蹲起立如今做起來卻十分艱難。這是因為我們膝關節退化了。
(2)所謂退行性骨關節炎,簡單定義,就是指關節表面的軟骨失去彈性,使得軟骨下方的骨質受力增加,從而造成關節磨損加速、變薄,關節間隙變窄。如此一來,運動時力量直接傳遞到軟骨下骨,使得骨硬化、變形、囊性變等等,從而導致關節功能的病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關節外科中心史占軍
(3)一般來說,30歲以後軟骨就開始逐漸磨損,此後,隨著不斷增齡,關節損傷、軟骨破壞也越來越嚴重,最終導致老年性關節炎的出現。因此,年輕時就要學會像保養機器零件一樣愛護膝關節,盡量延緩膝關節炎的發病年齡。
(4)膝關節為什麼容易老化?我們的膝蓋承受著身體幾乎所有的重量,無論是運動、步行、上樓梯等,關節軟骨每天都承受著各種活動引起的重量和衝擊力,是所有關節中「壓力」最大的。自然狀況下,膝蓋受年齡、化學物質、肌肉使用影響,需要通過飲食、站姿、適當的活動來保持其活力。
(5)早在青少年時期,關節軟骨就開始退化。隨著年齡增長,血液循環及肌肉變弱,關節部位因潤滑液分泌減少而變干,軟組織的彈性減弱,更易受到拉傷的威脅,同時軟骨變得易剝落;半月板也開始退化並缺乏重建的能力,這個問題因體重增加而惡化。生理構造如曲腿、平足、下墜的腳踝、內八字,這些天生因素加上經常受傷,都會造成膝蓋背離生長軌道。要知道從足到臀的聯動是高度獨立的,如果某一部位偏離「軌道」,整個系統便會失靈。
(6)肌肉使用某項運動或練習過多會造成肌肉組織比例不協調。例如自行車運動員的大腿前側肌就不同尋常地發達。一些運動對膝蓋有高震動性,比如跑步和大多數球類運動,如果不結合進行低震動性運動如游泳和自行車的話,會增加膝蓋受傷的可能性。
(7)膝關節的保養:
1)有利於關節的食譜。關節與身體其他部位一樣,需要足夠的蔬菜和水果。每天至少吃5種蔬菜和水果,這是獲得微量營養素——維生素與礦物質的唯一方法,從其他食物中無法獲得。身體需要鈣、鋅、維生素C來癒合,多種維生素片也許有效,但沒有比新鮮食物更好的來源。精製油也對關節有助,每周在食譜中加幾次深海魚(或Ω-3替代品)、橄欖油、鱷梨及杏仁會有顯著幫助。
2)重視防寒防濕。由於膝關節是「皮包骨頭」,缺少肌肉及脂肪的保護,得不到充足的熱量供應,因而溫度比身體其他部位低,做好防寒保暖很重要,特別是有慢性滑膜炎的患者。膝關節也怕濕,不要睡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夏天大汗淋漓時不要立即用冷水沖洗膝關節。
3)控制體重。造成膝蓋退化的主要原因是關節長期的磨損、負重和老化,再加上鈣質的流失,很多體型偏胖的中老年女性是膝關節炎的主要受害者。因此控制體重是減輕膝關節負重最直接的方法,對減緩關節老化非常重要。
4)選擇科學的運動方式。目前骨性關節炎患者普遍存在一個困惑,即:骨關節炎要不要活動?回答的總原則是:無論預防,治療骨關節炎,都要運動,運動可以使骨骼粗壯,肌肉有力,增強關節內軟骨的營養,改善、延緩軟骨衰老,這是從根本上預防骨關節炎的辦法。
5)但是關鍵在於應該有一個正確的方法和活動度。
6)重視準備活動進行體育鍛煉時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輕緩舒展膝關節至少1分鐘。
7)常變換體位和姿勢注意變換體位和姿勢,避免久坐或久站。當你從事坐姿或下蹲工作時,隔一段時間應站起來走動走動,也可多按摩膝關節,使膝關節不至於長時間固定在同一位置上。這樣不僅有助於促進膝關節的血液循環,還可減少關節內外組織的黏連。
8)加強下肢活動鍛煉這裡介紹兩個鍛煉方法。方法一取仰卧位,在膝部後面放一高約
9)一般來說,膝關節功能不太好的人應避免3種鍛煉:關節負重鍛煉,如長跑、登山等;需頻繁扭動膝關節的鍛煉,如扭秧歌等;反覆下蹲的鍛煉。
10)而游泳、騎自行車和伸展運動等關節承重較低的活動則是比較理想的。
(8)骨性關節炎的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慢性風濕病,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尚沒有一種根治的療法。但本病一般發病緩慢,呈間歇性發作,遇氣候變化、外傷和勞累後關節疼痛加劇,發病早期應通過改變生活方式、適當鍛煉和藥物治療就可減輕癥狀,延緩發展和提高生活質量。若不及時治療,到了晚期殘廢率很高,等殘廢了再治療不僅增加痛苦,而且治療費用相當高昂,一側膝關節置換手術的醫療費用就需數萬元。
(9)現在有一個新的醫學名詞稱為「時間窗」,「時間窗」指的是病的最佳治療時間,當這個「窗」打開了,就意味著疾病可以在這個時間治癒或控制;但當這個「窗」關上了,就等於錯過了最佳診療期,再治療時不易治癒,所以早預防早治療是預防殘廢的關鍵。
(10)骨關節炎的治療目的是減輕癥狀、延緩關節結構改變、維持關節功能和提高生活質量。
(11)1995年美國風濕病學會提出骨關節炎治療的金字塔方案,2000年歐洲風濕病聯盟提出對骨關節炎治療的建議,基本都是三個方面,即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治療方案並非按照以上的順序,應根據病情的輕重給予適合的治療方法。
(12)非藥物治療要重視生活指導,要參加合理的體育鍛煉,採用物理療法如熱療、水療、紅外線、電刺激等。藥物治療有抗炎止痛藥(阿斯匹林、布洛芬、尼美舒利等);緩解癥狀的藥物是氨基葡萄糖、葡糖胺聚糖、硫酸軟骨素等,關節腔注射激素或透明質酸。
(13)有些緩解癥狀的藥物需使用數月後才能起效,有資料表明,使用緩解癥狀的藥物能顯著延緩疾病的發展,是預防殘廢的關鍵性治療方案。
(14)透明質酸是關節液的主要成份,使用透明質酸關節腔內注射有保護關節、潤滑減震、緩解疼痛和改善關節功能的作用。對病情十分嚴重,明顯的關節功能障礙的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有膝關節腔鏡和人工關節置換術等。
(發表於:2010-07-30 18:27)
推薦閱讀:
※不同程度的痛風,都能吃辣木籽調理!
※關節炎?小心變成致命負擔
※滑膜炎,骨質增生,關節炎癥狀都一樣嗎?
※思源說~每天一次,膝蓋長壽20年,再也不怕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