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與上古學術源流
興漢是群友共同的訴求與目標,興漢者是心懷大義的有志之士。眾人共同在這個興漢的網中,這個現象對應周易的天火同人之卦相。「同人」即「同仁」,有共同志向的同道之人。孔子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注1】。」在同人卦象中的君子要類族辨物。對於我們來說——處於同人卦象的我們,興漢之人,有共同志向的同道中人,我們要類族辨物。要分辨出誰是同族道,誰是異道;誰是和我們同心同德的同志,而誰又是離心離德的異路之人。
在華夏復興的道路上,誰是外部的敵人?眾人都很清楚。但華夏內部是不是完全團結的呢?顯然不是的。華夏內部的矛盾很多,其中一個突出的矛盾就是關於我們華夏文化的正統之爭。關於華夏文化正統的問題,我們長期以來爭訟不已,導致許多無謂的紛爭。華夏內部不是團結的,華夏內部是矛盾重重的,華夏內部是爭訟不已的。今天我們要類族辨物,證明身份。所以我做這個小講座,題目是《孔子與上古學術源流》,試圖釐清華夏傳統文化的源與流,追溯到上古時期才能夠明白,我們華族是什麼?經歷了什麼?是怎樣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察觀過往,把握當下。孔聖人是華夏文明承前啟後的關鍵,所以也是今天講座的主題。
第一部分六經六藝是儒家的經世之法眾所周知,儒家文化的最高經典是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而《樂經》經秦末焚燒(項羽燒毀大量秦室典籍),已經亡佚了,所以只剩下五經。另外還有四部經典:《論語》是孔聖人弟子記載聖人言行的書;《孟子》是儒家僅次於孔子的亞聖——孟子的著作;《大學》、《中庸》加起來是四書五經。四書五經是婦孺皆知的儒家經典。
第一、經與書的區別雖然人人都知道四書五經是儒家最高經典,但很少有人注意四書五經的區別。書與經,兩者不但在類型上不相同,而且在順序上,將四書置於五經之前,說明它們在地位上也是不對等的。任何文章匯聚起來都可以稱書,但不是什麼文章都可以稱經。在這個世界上,能夠稱經的文章只有六經。「經」是什麼意思呢?眾所周知,上古時期我們漢族就已經有了紡織技術,紡織機上有經線和緯線,經線是先建立的。經線先放好,然後再放緯線,這樣才能織布。經線是最初確立的,一旦確立就不能更改了。所以古人用「經」來稱呼那些亘古不變的,權威的,不能更改的經典。
第二、六經非儒家一門之私學「經」是一個很神聖的詞,六經之書是先王興文治世之法,是先王的政治寶典,它通常被認為是儒家的經典。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這到底是不是事實呢?尤其是前者,我在閱讀先秦古籍的時候就很懷疑,即認為六經是儒家經典的說法。
眾所周知,中國除了儒家之外還有九流百家【注2】。諸子百家其可觀者九流而已,而儒家本來是九流之一,那為什麼六經是儒家的經典?不是其他門派的最高經典?或者,為什麼儒家的最高經典是六經,而不是其他呢?學術界把中國古典典籍按內容區分為經史子集四大部類。經既包括六經,又包括《論語》、《孟子》這些屬於儒家學派的著作;而其他的子部,比如道家、法家、墨家,它們的最高經典卻是子書。當然我說的是學術界的通常的劃分,比如說道家的經典被認為是《老子》、《莊子》;法家的經典被認為是《管子》、《商君書》、《申子》、《韓非子》。同樣,墨家的經典被認為是《墨子》;兵家的經典被認為是《孫子》、《吳子》等等。 那麼,到這裡就有一個很明顯的問題。那就是,九流是平等的嗎?九流的至高經典是平等的嗎?六經的地位跟老莊、跟申韓、跟孫吳是一致的嗎?古人的答案是否定的。古人把六經奉為圭臬,奉為至高的經典,而諸子之書則屈居下位。
那麼,為什麼在後世,至高的經典——六經成了九流之一——儒家的經典,而不是九流其他門派的經典?為什麼其他門派的至高著作只能屈居下位呢?難道儒家高於其他門派嗎?如果是,那麼他的權威性何在?尤其弔詭的是:儒家的至高經典不僅有六經,還有《孟子》和《論語》。這樣的編排就彷彿把儒家置於一個至高的地位,其他諸子屈居下位。這種現象是如何得來的?儒家為什麼能夠有如此崇高的地位?這些都是我所困惑、所思考的問題。我在閱讀先秦古籍的時候,也因此對「六經是儒家最高經典」的說法產生了質疑。因為在閱讀先秦古籍的時候,我發現諸子百家似乎都以六經為至高的經典。
道家經典《莊子·天下第三十三》中有這麼一段話:「古之人其備乎!配神明,醇天地,育萬物,和天下,澤及百姓,明於本數,繫於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運無乎不在。其明而在數度者,舊法世傳之史尚多有之。其在於《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搢紳先生多能明之。《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其數散於天下而設於中國者,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莊子可是公認的道家中人,但是《莊子·天下篇》評《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所謂古之道術也,百家皆從此出,非儒家所得而專。且其「散於天下而設於中國者,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中也明說百家皆稱道六經,可見在古人眼裡,六經顯然不是儒家一門之私學,而是天下之公學。再比如法家巨子韓非子。法家主張焚詩書明法令,他對於《詩》、《書》二經的態度不是推崇的,但是《韓非子》一書中有五次引用了《詩經》來論證韓非子自己的觀點。以上就舉了兩個小小的例子來說明六經在古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它是百家共稱道的,不是儒家一門的。六經六藝是公認的經典,是先王的經世之法。還有一點可以說明六經不是儒家一門的經典,那就是六經的歷史。《易經》被認為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我們都知道伏羲畫八卦。伏羲是傳說中的上古帝王,是華夏的人文初祖,是開天闢地、自有生民以來的第一位帝王。伏羲至今有多少年?這個問題可以說誰也說不清楚。有人認為是七千多年,有人認為是兩萬多年。遠古時期、天地開闢之時,伏羲畫了八卦,一直經歷了不可測度的、渺遠綿長的歲月。到了周代,文王再畫八卦為六十四卦。
孔子再增添十翼,從伏羲到孔子,這中間的歲月有多長?太宏大,太綿遠,太渺茫。如果說易經是儒家經典的話,那麼我就疑問,難道伏羲畫卦的時候說過我是儒學之祖嗎?其他經典也是一樣,《書經》也就是《尚書》,他是記載堯舜到秦穆公的歷史;《詩經》呢?從湯武至陳寧公的歷史;《春秋》,東周到魯哀公的歷史;《禮》、《樂》,統貫二帝二王之事。《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的歷史,從天地初辟,人類出生,文明初始,一直到春秋孔子之世,弘大綿渺,漫長的歲月,不是一人一世之作,而是千人千世之作。六經的作者很多很多,很多也都沒有留下姓名。作者,上至帝王下自庶人。所以說六藝皆史,他記載了華夏上古的歷史。六經所記載的歷史,從天地初辟,人類出生,文明初始,一直到禮崩樂壞,宏大、綿渺、悠長的歲月。先王經世之法,為什麼到今天被認為是儒家的最高經典?而它是諸子百家共同的經典這段歷史卻被忽略了呢?儒家有什麼特別呢?或者說儒家是怎樣取得這個至高的權威的呢?這個權威並不是儒家天生就具有的。
第二部分儒和道的本意是什麼?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對儒、道做一個梳理。試圖說清楚儒的本意是什麼?一個沒有經過後世篡改的儒——原儒。何謂原儒?正本清源,梳理什麼是原儒。對於中華文明的正統之爭,一直以來爭訟不已。有儒道之爭,紛爭者圍繞著儒、道孰為正統,互相攻訐。那我們就試圖來梳理、理清儒和道的本意。
1、何為道?何為術?何為儒?今天我們要查字,那肯定首選《說文解字》【注3】。《說文解字》解釋「道」這個字:「所行道也,一達謂之道。」什麼是「一達謂之道」?這就是說「道」的本意是「路」,但它不是普通的路,它是只有一條直道,沒有任何岔路口的「路」,這樣的路叫做「道」。而《說文》對「儒」的解釋是:「儒,柔也【注4】,術士之稱【注5】。」「儒」的本意是「術士」,就是後世所謂「江湖術士」的那個「術士」。當然後世的江湖術士顯然不是上古的儒士。那麼上古儒士,他居然是術士。什麼是術士呢?我們只好再檢索「術」的意思。「術」的解釋是:「術,邑中道也。」原來「術」的本意也是路,但它和「道」不一樣,「道」是「一達謂之道」,沒有任何岔路的一條道,一直走到底的路,叫「道」。而「術」是在有許多岔路口的情況下,中間那一條道、中間那條路,叫「術」。
2、道家和儒家的宗旨回顧一下:「道」是唯一的路;「術」是中道之路;而「儒」是術士,字面意思就應該是——走在中道上的君子。何為中道?「中道」就是「人道」。人在天地之間,天地人,人為中。天道、地道、人道,人在中間。「中道」即「人道」。所以儒學的本源就是修習人道之人。人道,倫理綱常者也。儒家的聖人荀子曰:「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道也【注6】。」正是此意。所以說,道家的宗旨是發明天道,儒家的宗旨是發明人道。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強謂之曰道。」荀子曰:「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道也。」莊子曰:「何謂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與人道也,相去遠矣,不可不察也。」
3 、 儒、道乃至九流百家的關係對於儒、道二教的學術偏向、學術宗旨,古人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了。所以,儒、道只是兩門不同的學術,他們之間不是矛盾的,也不是衝突的,更不能說是對立的。其他九流百家也一樣,它們之間的關係相當於同一學問下不同學科之間的關係。中國社會延綿那幾千年的誤解,就說儒家是儒家,道家是道家,法家是法家。你是某一家的人,你就必須做某一家的事情,和其他家呢,就產生一種彷彿是對立的關係。但這不是學術的本源,九流百家,他們只是不同的學科而已。
第三部分學兼儒、道的孔子一個學生當然可以修習許多學科,精通許多學問。孔子是這樣一個兼通儒、道的聖人。正是因為孔子學精儒、道,學兼天人之學,所以孔子才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注7】」和儒道內聖之術一以貫之。孔子本人至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儒道兼修,但是孔子訓誡他的弟子則不然。孔子教育弟子純是儒學,沒有道之學。孔子訓誡弟子論道之時禁談怪力亂神,教化弟子只談文行忠信,禮義廉恥【注8】。因為性與天道,蓋由不可得而聞者矣【注9】。因為道家是天之學,儒家是人之學。孔子學兼天人儒道,但是他在教化弟子時只用儒學,畢竟弟子的資質難以勝任,只能學人倫之學,不能學天道之學。
我說孔子學兼儒道,可能很多人會質疑,因為我們受到的教育,一直說孔子是儒家的聖人,而且還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怎麼還通道家呢?但孔子確實兼通儒道,有其言論為證。孔子修人道以希天,本天道以律人。孔子明於天道而推本於人,故曰:「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注7】」;「大哉,聖人之道!洋洋呼,發育萬物,峻及於天。」【注10】明說「聖人之道,峻及於天」,是孔子明「天」之正義。孔子以明於人道而推源於天,故曰:「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注11】」
孔子之學,「上比道家則不足,下配儒家則有餘」,故子思贊稱為中庸【注12】。中庸不是後世那些鄙俗之人所曲解的——什麼和稀泥,什麼圓滑,什麼處事人情練達那一套,中庸的本質是說孔子「上比道家則不足,下配儒家則有餘」。孔子之學在儒道之間,在天人之中,這便是中庸。所以,孔子雖然是儒家的宗師,但是我們不可以以儒家卑視孔子。孔子之學術不止於儒家。後世儒家之流弊,它已經被污染了。儒家已經被污名化了,孔子的污名更甚。所以我們要正本清源——不單要搞清楚儒家是什麼,還要明白孔子本人的學術源流和學術宗旨不僅僅是儒家可以囊括的。
第四部分原始的儒家那麼說到這裡,原始的儒家又是什麼樣的呢?原始的儒家出於司徒之官,這是《漢書·藝文志》所明說的。這裡我不得不追溯到上古,試圖把這個學術的源流做一個簡短的總結。
1、上古學術之源與流中華文明始於軒轅黃帝。黃帝初立史官,史始自黃帝。孔子在《易傳》裡面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後世聖人即是黃帝。在沒有文字的上古時期,人們通過結繩來記事。但是在黃帝為政之時,黃帝的史官倉頡造了我們熟知的漢字,從此就有了文字記載。司馬遷論史也首斷自黃帝,所以古人明白,中國之史始於黃帝。「黃帝初立史官,倉頡、詛誦居其職【注13】。」
後世又分為左右二史,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到了周代,政令越來越繁雜,史官便有了五種——太史、小史、內史、外史、御史。諸侯列國各有史。老聃是周收藏史,也就是周朝的皇家圖書館館長吧,可以這麼說!他被尊為道家的鼻祖,由此可見歷代史官的嚴格【注14】。《漢書·藝文志》評論道家之術是這麼說的:道家「深明於古今成敗禍福存亡之道,頌法三皇五帝,以上箴王缺,嘉言以行。」,又說道家「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
正因為道家歷代的宗師都是史官,所以他們深明於古今歷史的成敗禍福存亡之道,把王朝興衰更替的規律摸得十分清楚。他們法效三皇五帝,箴劾王德。效法三皇五帝來勸諫當世的君王,所以說道家宗師其實是太史。太史也就是天子之史,也就是天子之師,帝師。古代的學術皆出於官守,有一官就有一門學術,此非世世傳承是不能通達的。到了漢宣帝改太史公一官為令,奉行文書,史官的道統才改變了。上古時期史官的道統在道家,到了漢代《史記》之後,史由道入儒,道統下承,轉入儒家。
2、 西周王官之學實乃治國理政之學如前所說,太史是天子之史,為天子守書藏。天子的藏書是外人不得窺竊的。六經六藝是上古帝王經世之法,太史守之,以垂訓後王。太史,天子之史,天子之師,帝王之師。天師,帝師,名稱雖然不同,但實質上都是太史,都是道家之人。天子之師為天子守道、守書,這些書是用來垂訓後王的。教育帝王嘛!這些書當然不是庶人,平民能夠窺視、能夠所得的。不像現在,我們可以輕易在代售點、在網路上讀到《易經》,讀到《詩》、《書》、《禮經》、《春秋》,上古時期這些都是帝王之書,是秘密,不是民間可以看到的。 古人認為天上只有一個太陽,天下也應當只有一個帝王,這個帝王就是聖人。聖人是萬民之主。帝王是聖人啊,百姓如嬰兒一般純樸,帝王愛民如子。上古的內聖外王,大抵就是如此。作為天子的帝王,在太史的教育下,掌握了先王先聖的六經之藝,擁有了至高的智慧,來教育百姓,治理天下。但是這個道統在西周末年被打破了。
3、犬戎攻破鎬京、官學失守導致禮崩樂壞,天下大亂!西周末年,周幽王因為寵愛褒姒、廢嫡立庶、烽火戲諸侯,引來了禍亂。由於之前周幽王烽火戲諸候,所以他被申侯攻打的時候,沒有諸侯來救他,最後的結局大家都知道的: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在驪山之中,申侯的兒子——原先的太子也就奪得了王位,就是周平王。這場政變是西周到東周的轉折點。周幽王寵愛褒姒這個有色無德的女子,想要廢嫡立庶——廢掉自己的正妻申後所生的太子,要立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但是很可惜,他的正妻申後是諸侯之女,她身後的父親申侯是雄霸一方的諸侯,申侯的女兒和外孫被廢,對其而言當然是奇恥大辱。而且這個事情本身就是天子無道,周幽王確實有過在先。所以,申侯勾結戎狄,也就是犬戎,不是華夏族,是異族之人來攻打西周。申侯勾結犬戎討伐周天子,這個是以下犯上。為什麼其他的諸侯,就是我們華夏族的諸侯不和申侯合作呢?因為周幽王雖然無道,但畢竟貴為天子,所以申侯要討伐周天子,就只能勾結異族。就這樣,戎狄就竊據了西周的都城。他們當時佔領了西周都城鎬京西北方,這就迫使周平王不得不東遷。異族犬戎竊鋸了都城,成為華夏族的心腹大患。戎狄竊據西周都城的西北方,他的遺禍一直留至今天。如前所述,周平王不得不東遷,把都城從鎬京遷到洛邑。東遷是西周到東周的一個標誌,也是周朝衰落的開始。至此,春秋戰國開始了——王道衰微,諸侯力政,強者為君,強者凌弱,天下大亂。說到這裡我就可以明白,為什麼孔子那麼嚮往周禮,那麼嚮往周代。孔子生於東周春秋時期,生於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他追思當年王道未衰之時。
4、「百家爭鳴」實為「一曲」「一端」之爭我們初中的歷史教科書上都說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是個學術的燦爛時期。當年我在歷史課上,學到這裡我也非常激動,百家爭鳴啊!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彷彿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就那麼幾百年,突然學術如此的發達,這為什麼呢?為什麼就在這幾百年間,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般的學術如此繁榮、如此發達?百家爭鳴為什麼偏偏是那個時代?
繼續往前追溯,繼續潛心學習先秦的古籍經典,我才領悟到,其實所謂的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並不是文化繁榮,而是文化之浩劫!還是先引用古人的話,古人對這個百家爭鳴怎麼看呢?莊子說:「天下之至分數者多矣,皆以其有為不可加矣【注15】。」、「天下大亂,賢聖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猶百家眾技也,皆有所長,時有所用。雖然,不該不遍,一曲之士也【注15】。」
百家爭鳴的時代在莊子看來是「天下大亂,賢聖不明。」所謂「賢聖不明」就是真偽難辨,誰是賢人,誰是聖人,誰是不肖者、愚者,世人分不清楚。「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猶百家眾技也,皆有所長,時有所用。雖然,不該不遍,一曲之士也。」天下的學者各得一孔之見而自我欣賞,自以為得意。比如耳目鼻口,它們各有其功能,但卻不能互相通用。猶如百家眾技,都各有所長,時有所用。雖然如此,但不完備和全面,百家實乃孤陋寡聞之學,諸子實為持之一端的一曲之士。「一曲之士」,「一曲」即是一隅,一個角落,一個方面,而不是大體。所以莊子說:「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注15】!」 我用白話文翻譯一下:內聖外王的大道已經暗淡而不光明了;已經鬱塞而不發明了。天下之人人人從自己的慾望出發,以自己為道,以自己為尊。百家各得一端,往而不返,道不能相和。後世的學者,不幸不見上古時期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興王經世之大體,不幸不見;內聖外王之道,不幸不見。「道術將為天下裂」——道術裂為一片一片的碎片,而世人各僅得一個碎片,卻自以為有道。道術為何為天下所裂?是因為平王東遷,周室東遷。如前所述,周平王因為戎狄竊據都城,不得不東遷,在東遷的過程中王官失守了。
我們把周國,周代比喻為一個大家族,這個大家族要搬家,族長和族人帶著自己的財物遷徙,但族中的一些管事的族員在搬遷的過程中失散了。前面提過太史,也就是天子之史官,他的職責是為天子守書。為天子守書也就是為天子守道。在天子的藏書館,有這些王官,他們分別掌握了六藝其中的門類。古代的學術皆出於官守,有一官即有一學。 所以說百家九流皆處於王官之學。王官,也就是天子之官,他們各自掌握的學問是為天子治國來服務的。在周室東遷的過程中王官失守,有一些王官帶著典籍流落到了民間。因此,在周室東遷的過程中,這些原本屬於王室秘藏的典籍流落到了民間,這才有了諸子百家。這才能解釋為什麼春秋戰國時期學術突然之間空前絕後地繁榮,這是因為周室東遷的過程中,原本屬於王史密藏的經典流落到了民間的緣故。
原本皇室密藏的這些天書、神書、聖書流落到民間,對於民間這不啻於一場天崩地坼地震動,正是這樣的極大震蕩才有百家的風起。我們所熟知的百家九流之源頭正出於此。所以《漢書·藝文志》說:「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皆起於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說蜂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把這段話翻成白話文就是:諸子十家,其中值得一看的只有九家而已。他們皆起於王道衰微,周王室衰微的時候。歷史的大背景就是王室衰微,而諸侯各自實行霸政。當時的君主,他們所喜好的、所厭惡的都不同,所以這九家的學術蜂蛹而起,都各自推崇自己所擅長的那一派,來迎合諸侯。所以九流之術各得道之一端。 九流各有所長,亦各有所短,可以說是九個不同的學科,而儒是其中一科,道也是其中一科。
第五部分九流簡介《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皆謂九流百家出於王官之守。下面就分別簡要介紹一下這九流【注16】:道家出於史官(掌記錄史事和保管檔案),儒家出於司徒之官(掌戶籍和授田),法家出於理官(掌刑獄),名家出於禮官(掌儀節),墨家出於清廟之守(掌守宗廟),縱橫家出於行人之官(掌使節往來),雜家出於議官(掌諫議),農家出於農稷之官(掌農事),小說家出於稗官(一種小官),兵家出於司馬之官(掌軍事)【注17】,陰陽家出於羲和之官(掌觀象授時),術數家出於明堂、羲和、史、卜之職(掌天文曆法五行)【注18】,方技者,生生之具(掌醫學)【注19】,皆先王之王官也。
道家出於史官,承繼了天師、太史的道統。《漢書·藝文志》談道家的特長是「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這裡重點是:道家是君人南面之術、帝王心術。《漢書》的作者班固雖然是儒門中人,但他卻評價道家是君人南面之術,帝王心術,顯然是非常客觀的。
儒家出於司徒之官。司徒之官的職責是「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念起來文縐縐的。這裡《隋書·經籍志》一句話可以概括地挺好:其大抵本於仁義及五常之道。儒家的宗旨主要是仁義和五常之道,五常就是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所以這些倫理綱常是儒家的宗旨。【注20】
法家出於理官。職責是信賞必罰,以輔禮制;明於五刑,以弼五教【注21】。法家專職刑法,是用來輔佐禮制,輔佐儒教。五刑是墨刑、刖刑、劓行、宮刑、大辟之刑。先王制五刑來懲治姦宄,用以輔佐禮教,所以法家他原本是來輔助儒家的。名家出於禮官。古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不同名分、不同位置的人有不同的有不同的禮數,所以名家的職責就是:正名責實【注22】,分辨貴賤尊卑,使名實無相僭濫【注23】。
墨家出於清廟之守,也就是廟祝。墨家的「貴儉、兼愛、上賢、右鬼、非命」都是源於此。《漢書·藝文志·諸子略》「茅屋采椽,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注24】,是以兼愛;選士大射,是以上賢;宗祀嚴父,是以右鬼;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視天下,是以上同。」意思是說:「古代掌管宗廟的官員住在茅草蓋頂、以采木為椽的房子里,所以注重節儉;奉養三老五更的老人,所以主張兼愛;以大射禮選拔人才,所以崇尚賢人;祭祀祖宗、敬重父親,所以崇敬鬼神;順從四時做事,所以不相信命運;以孝道宣示天下,所以崇尚同心同德。」把墨家的原理,學術源流及學術主張講的非常清楚。縱橫家出於行人之官。行人之官的職責是「明辯,善辭令,以通上下之志。」【注25】
雜家出於議官。《漢書·藝文志·諸子略》說雜家「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兼容儒家、墨家,綜合了名家和法家,他們知道治理國家的體要必須有這些派的主張,他們也看出來王道政治必須百家貫通。農家出於農稷之官。就是先王專門設置的管理農業的官職。
小說家出於稗官。「稗官」、「野史」常常聯繫連在一起,稗官野史。這個小說是什麼小說呢?就是街談巷語之說,也就是市井老百姓的議論言辭叫小說。古時之人以聖人在上,史為書,瞽為詩,工誦箴諫,大夫規誨,士傳言而庶人多以之謗之。而至孟春,徇木鐸以求歌謠,巡省觀人詩,以知風俗。過則正之,失則改之,道聽途說,靡不畢紀。【注26】稗官專給帝王搜集街談巷語,道聽途說,以供省覽。顏師古註:「稗官,小官。如淳曰:『細米為稗,街談巷說,其細碎之言也。王者欲知閭巷風俗,故立稗官使稱說之。』稗官巡遊天下,知道各地不同的風俗,道聽途說,什麼都記錄下來,後世承繼稗官道統的就是小說家。
兵家出自司馬之官,是王者的武備,職責是禁暴、禁亂、平叛等等。另外陰陽家、術數家皆出於王官,這裡暫且略過。
第六部分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九流子學的源流,我們暫且樹立清楚,現在回到儒家。如前所述,儒為司徒之官,契【注27】為司徒。(舜)帝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馴,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寬。(翻譯:契,百姓不親睦,五種倫常道德不和順,你擔任司徒一職,謹慎傳布宣揚五種倫理道德的教育,要寬厚。)」【注28】五教就是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五常是儒家的專業,而孔子是契的後人,所以孔子的家學就是司徒之學,就是儒學。孔子既全繼家學又兼通天道,正是以司徒之官上承太史之道統。
為什麼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因為孔子生在禮崩樂壞的時代,卻明了內聖外王之道。所以孔子是精通六藝之人。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皆傳先王之舊,而未嘗有所作也。【注29】孔子以一身而備天德王道之全,所以說「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如我孔子者也。」為往聖繼絕學!如果沒有孔子,六經六藝還有誰來繼承呢?那內聖外王之道永遠暗而不明。在讚美孔子的同時,我們更要明確強調——孔子的學術不限於儒家。孔子是以司徒之官上承太史之道統,不可以儒家卑視孔子。在當那個時代,這個禮崩樂壞數千年的時代,在這個道德淪喪最劇烈的時代,能夠正本清源、發明原儒已屬不易,認識孔子更加不易。雖然不易,但是正本清源的工作必須要做。在我們今天,不是一代,可能要很多代、很多代人來做這個正本清源的工作。
講清楚上古學說的源流,講清百家九流的源流,我們可以避免很多無謂的學派之爭——避免儒道之爭,避免儒法之爭,避免儒墨之爭;更可以使我們華夏文明避免一些更加粗鄙的——什麼三教合一,五教合一這些粗俗的主張;避免再出現一個春秋戰國那樣的分裂;避免再出現五胡亂華那樣天下大亂的世界。天下大亂不僅僅是指戰爭對肉體的摧殘,思想上的天下大亂才是最可怕的。人人都不知正道為何物,人人都迷茫,人人都迷信那些邪教、迷信那些妖人的蠱惑,而聖人之道卻被我們所忽視了。而聖人正是我們的祖宗。
所以講到這裡,我們得到一個簡單的結論:九流皆是大道之一端,儒家是九流中的一個學派,道家也是九流中的一個學派。九流沒有一個絕對的高下之分,雖然道家承繼了上古的道統,一個大道統,但是其他家、其他門派也不可偏廢,他們皆得先王大道之一端,皆得先王經世大法之一束。而孔子學兼六經之六藝。可以說是百家共同的聖人。孔子之學術上比道家不足,下配儒家有餘,所以孔子被贊為中庸。【注12】
至此,今天的講座就告一段落了,歡迎大家批評指正!本篇文章是講座錄音文字及注釋由漢泊客整理完成。
注釋
【注1】類族辨物:語出《周易·同人》卦辭。卦辭說:「象日: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類族,言天生萬物,各類殊分,此法乾天之無私,於殊分之族中,而類聚其所同,這就是「異中求同」的方法。辨物,言火之所及,凡物必照,此法離火之普照,而辨析其義,這就是「同中求異」的方法。來知德說:「類族者,於其族而類之;辨物者,於其物而辨之。如是剛同軌同輪,道德可一,風俗可同,亦如天與火不同而同矣。」
【注2】關於百家的劃分,最早源於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他在《論六家要旨》中,將百家首次劃分為「陰陽、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後來,劉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馬談劃分的基礎上,增「縱橫、雜、農、小說」等為十家。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襲劉歆,並認為:「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後來,人們去「小說家」,將剩下的九家稱為「九流」。
【注3】《說文解字》簡稱《說文》,作者是東漢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獻給漢安帝)。《說文解字》成書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說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字典。《說文解字》總結了先秦、兩漢文學的成果,給我們保存了漢字的形、音、義,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訓訪不可缺少的橋樑。特別是《說文》對字義的解釋一般保存了最古的含義,對理解古書上的詞義更有幫助。
【注4】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注稱「柔」曰:《鄭目錄》云:「《儒行》者以其記有道德所行。」儒之言,優先,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玉藻》注曰:「舒儒者,所畏在前也。」
【注5】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注「術士之稱」曰:術,邑中也,因以為道之稱。《周禮》:「儒以道得民。」注曰:「儒,有六藝以教民者。」《大司徒》:「以本俗六安萬民,」「四曰聯師儒。」注云:「師儒,鄉里教以道藝者。」按:「六藝者,禮樂射御書數也。《周禮》謂六行六藝日德行道藝。自真儒不見,而以儒相垢病矣。
【注6】「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謂中?曰:禮義是也。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荀子卷四·儒效第八》
【注7】「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首章》
【注8】「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禮治」等道德觀念,從《論語》書中,很少見到孔子談論怪異、暴力、變亂、鬼神,如他「敬鬼神而遠之」等。
【注9】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論語·公冶長》
【注10】「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是故居上不驕,為下不倍氣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謂與?」——《中庸》
【注11】「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語出《周易·乾·文言》:「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是說大人的德性,要與天地的功德相契合,要與日月的光明相契合,要與春、夏、秋、冬四時的時序相契合,要與鬼神的吉兇相契合。在先天而言,它構成天道的運行變化,那是不能違背的自然功能。在後天而言,天道的變化運行,也必須奉行它的法則。無論先天或後天的天道,尚且不能違背它,何況是人呢?更何況是鬼神啊!「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意為:先於天時而天不違背人意,後於天而人則尊奉天時。前者是說,興人事得天相合;後者是說,人知曉天時或天理而奉行之。「先」為先於,「天」為天時或天理,「弗」為無,「後」為後於。郭揚《易經求正解》第478頁:「庄氏註:『若在天時之先行事,天乃在後不違,是天合大人也。若在天時之後行事。能奉順上天,是大人合天也』」;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一:「崔憬說:『行人事合天心也,奉天時布政聖政也。』」;《周易本義·文言傳》:「朱燕則說:『先天不違,謂意之所為,默與道契;後天奉天,謂知理如是,奉而行之。』」
【注12】孔子之立教,「上比道家則不足,下配儒家則有餘」。此即子思所謂中庸,「庸者,用也,言兼儒道兩家之統而用其中也」。「孔子建教異於儒道二家處」在於此,「刪定六藝之宗旨」亦在於此。以《周易》而論,本出於「古史官」,故為「道家之書」,「詳於天而略於人」,「至周文王重八卦為六十四卦」,始與人事相關,有了「天人之占」。孔子「因而賛之」,於是「上經始《乾》《坤》,象陽,所以立天道焉;下篇始《咸》《恆》,法陰,所以立人道焉」。《周易》於是便成了「孔子通天意、理人倫而明王道之書」。——《徵孔》,頁81-83
【注13】唐代劉知幾《史通·外篇·史官建置》所論,黃帝時便有倉頡、沮誦為史官。「皇帝之世,始立史官,倉頡、沮誦居其職,至於夏商乃分置左右,言則左史書之,動則右史書之。故曰:左史記言,右史記事。言經《尚書》,事經《春秋》者也。」「黃帝之世始立史官,倉頡、沮誦居其職矣。」——《世本·作篇》《尚書·多士》:「惟殷先人,有冊有典。」說殷商時代就已有冊有典。所謂冊典,就是史籍。
【注14】唐代徐堅所撰《初學記·卷二十一·文部·史傳第二·敘事》:按《世本》注曰:黃帝之世,始立史官。蒼頡,沮誦居其職。至於夏商,乃分置左右,(言則左史書之,動則右史書之。)故曰左史記言,右史記事,言經《尚書》,事經《春秋》者也。《周官》有太史、小史、內史、外史、御史,凡五官。太史掌建邦之六典,八法,八則,以逆邦國之治;小史掌邦國之志,奠繫世,辨昭穆,若有事則詔王之忌諱;內史掌王八柄之法,書王命而貳之;外史掌書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書,掌達書名於四方;御史掌邦國都鄙萬民之治令,以贊冢宰,掌贊書。《曲禮》曰:史載筆,士載言。夏有太史終,殷有太史摯,周有太史佚、太史儋、太史叔服、史籀、史蘇、史趙。孔子曰:周任,古之良史也。老子為周守藏室史,又為柱下史,則其職也。《春秋傳》曰:晉趙穿弒靈公,太史董狐書曰:「趙盾弒其君」。盾曰:「不然。」對曰:「子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討賊,非子而誰?」齊崔杼弒庄公,太史書曰「崔杼弒其君,」崔子殺之。其弟嗣書,又殺之。其弟又書,乃舍之。南史聞太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楚王與右尹子革語,左史倚相趨而過。王曰:「良史也!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史記》曰:秦趙澠池之會,其君相為鼓瑟扣缶,皆命御史書之。是則周之列國,亦各有史官,書事記言,以裁討典。不虛美,不隱惡;善以勸世,惡以示後,所以暴露成敗,昭彰是非者也。遭秦滅學,官失其守。至漢武帝,始置太史令。天下計書,先上太史,副上丞相。故司馬談父子世居此職,得撰《史記》。故《史記·太史公自序傳》云:述陶唐以來至麟止,自黃帝始,原始察終,考之行事,著十二本紀,三十世家,十表,八書,七十列傳,凡一百三十篇,成一家言,是也。《後漢書》云:班彪續司馬遷後傳數十篇,未成而卒;明帝命其子固續之。固以史遷所記,乃以漢氏繼百王之末,非其義也。大漢當可獨立一史,故上自高祖,下終王莽,為紀表傳九十九篇,逮上之。十志未畢,扶風馬續及其妹曹大家所成,今《漢書》是也。其後又有《東觀漢記》。《後漢書》云:詔劉珍、陶、伏無忌等述於東觀,謂之《東觀漢記》。列傳載記凡百二十篇是也。世以《史記》、班固《漢書》及《東觀漢記》為三史矣。後三國分方,魏吳各有史官,蜀無其職。晉初,陳壽採集其事,謂之《三國志》,凡六十五篇。自茲厥後,世有史書,雖不及遷固所修,亦其次也。
【注15】「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皆以其有為不可加矣。古之所謂道術者,果惡乎在?曰:『無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莊子·天下第三十三》「天下大亂,賢聖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猶百家眾技也,皆有所長,時有所用。雖然,不該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備於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莊子·天下第三十三》
【注16】《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苟以嘩眾取寵。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儒學漸衰,此辟儒之患。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及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任清虛可以為治。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義和之官,敬順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及拘者為之,則牽于禁忌,泥於小數,舍人事而任鬼神。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易曰「先王以明罰飭法」,此其所長也。及刻者為之,則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於殘害至親,傷恩薄厚。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古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此其所長也。及訐者為之,則苟鉤釽析亂而已。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選士大射,是以上賢;宗祀嚴父,是以右鬼;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視天下,是以上同:其所長也。及蔽者為之,見儉之利,因以非禮,推兼愛之意,而不知別親疏。縱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孔子曰:「誦詩三百,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當權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辭,此其所長也。及邪人為之,則上詐諼而棄其信。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此其所長也。及盪者為之,則漫羨而無所歸心。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播百穀,勸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貨。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長也。及鄙者為之,以為無所事聖王,欲使君臣並耕,悖上下之序。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總言以上諸子)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皆起於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蜂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其言雖殊,辟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仁之與義,敬之與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今異家者各推所長,窮知究慮,以明其指,雖有蔽短,合其要歸,亦六經之去與流裔。使其人遭明王聖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野。」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猶愈於野乎?若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捨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漢書·藝文志·諸子略》
【注17】「兵家者,蓋出於古司馬之職,王官之武備也。」——《漢書?藝文志?兵書略》
【注18】「數術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職也。史官之廢久矣……故因舊書以序數術為六種。」——《漢書·藝文志·數術略》數術為六種,即天文、歷譜、五行、蓍龜、雜占、形法。羲和,執掌天文曆法的官吏。史卜,指太史、太卜等官。周壽昌《漢書注校補》:「史,是史巫之史;官,則太卜。……非載筆執簡記之史官。」顧實《漢志講疏》:「此明數術之學出於史官,則今之江湖醫卜星象之類。」此等官吏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乃以天道而推人事、以術數為方法和手段、奉天承運之賢哲。胡孚琛《四庫全書術數叢刊·序》說:「古時太史有如後世之輔相,有燮理陰陽、交通天人之職責,故必精通卜筮之學。而後龜策決策之術,由象卜而數卜,由龜而筮,由《連山》、《歸藏》、《周易》而八卦象數。而夢占,而太乙九宮,而六壬遁甲,而看相推命,遂成一博大精深之中國術數學。要之,術數學亦即史官之學,為中華道學文化的一大支柱。」數術家的代表人物,春秋時有梓慎、裨灶、卜偃、子韋,戰國時有甘公、石申,漢初有唐都,其中以天文學家甘公、石申最為著名,甘德與石申測定的恆星記錄,是世界上最古的恆星表。
【注19】「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漢書·藝文志·方技略》李建民《生命史學》說:「先秦的醫學知識主要是保留在官府。當時官府的醫學活動,在《左傳》、《周禮》等書略有反映。其中,《周禮》疾醫有治療不愈而死亡的記錄性檔案。但醫學典籍大致是戰國以下民間私學的產物。具體表現於長桑君、扁鵲與淳于意師徒的知識傳授過程。這個時期最值得注意的概念是『禁方』或『禁方書』。」
【注20】《尚書·康誥》:「天惟與我民彝大泯亂。」孔傳:「天與我民五常,使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而廢棄不行,是大滅亂天道。」王引之《經義述聞·尚書下》引王念孫曰:「泯,亦亂也。」漢王充《論衡·偶會》:「伯魯命當賤,知慮多泯亂也。」章炳麟《辨詩》:「不悟樂府雖變,其為夏音則同,未有泯亂大略者也。」
【注21】「帝曰:『皋陶,惟茲臣庶,罔或干予正。汝作士,明於五刑,以弼五教。期於予治,刑期於無刑,民協於中,時乃功,懋哉。』」——《尚書·禹謨》
【注22】《隋書·經籍志》說:「名者所以正百物,敘尊卑,列貴賤,各控名而責實,無相僭濫者也」,可見名家的精神就是「求名責實,量材授官」。名學自先秦已經存在,如公孫龍、惠施,但其論說多散佚,《尹文子》一書也屬名家,但現在一般認為這本書是漢朝的作品。《尹文子》中說:「名以檢形,形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檢名」,檢形定名,就是名家學說的核心理論,所以名家學說也稱為刑(即形)名學。
【注23】先秦的「名實之辯」指的就是當時對於語言(名)和世界(實)的關係之爭。在這場爭論中頗有論述的有:儒家、道家、墨家和名家。儒家的觀點: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儒家認為,所謂的語言符號系統就是「名分」,所謂的「世界」就是上下有別、貴賤有差得社會秩序。所謂「正名」,就是通過語言來調節現實,規範社會,使之納入到「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的等級秩序中。儒家關心的是社會,看重的是父子、君臣之間的這種「名」與「實」之間天經地義的關係。「實」無論發生了多麼翻天覆地的變化,「名」的秩序也不能亂了章法,否則就會天下大亂。道家的觀點是:「世界」既不是現實的社會秩序,也不是可以經驗到的客觀實際,而是超越經驗的「道」和「無限」。世界本是混沌的,是語言使其清晰了起來;世界本是黑暗的,是話語使其光明了起來。是語言讓世界變得可以言說,可以把握。可是,在讓世界清晰和光明的同時,語言也在閹割著世界的無限和豐富。墨家的觀點:堅持經驗主義,強調「聞之見之」、「取實與名」。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從實際出發,與時俱進。現實的世界是基礎,語言符號不過是現實世界的反映。現實的情況發生了變化,語言符號自然要發生變化。名家的觀點:其實名家是一個另類,它不探究名、實關係,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語言本身上,從而玩弄起了語言的概念,利用語言本身做起了遊戲,不再關注語言所寓含的內容,而是看重語言本身邏輯技巧。從而形成了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詭辯論。
【注24】三老五更:古代設三老五更之位,以尊養老人。典出《禮記註疏·卷二十·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所以警眾也。眾至,然後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興秩節,祭先師、先聖焉。有司卒事反命。始之養也。適東序,釋奠於先老。遂設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適饌省醴,養老之珍具。遂發詠焉。退修之,以孝養也。反,登歌《清廟》。既歌而語,以成之也。言父子、君臣、長幼之道,合德音之致,禮之大者也。下管《象》,舞《大武》,大合眾以事,達有神,興有德也。正君臣之位,貴賤之等焉,而上下之義行矣。有司告以樂闋,王乃命公、侯、伯、子、男及群吏,曰:「反,養老幼於東序。」終之以仁也。漢·鄭玄註:「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養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唐孔穎達疏曰:「三老五更各一人,蔡邕以為更字為叟。叟,老稱。又以三老為三人,五更為五人。非鄭義也。」鄭玄註:「三老五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孔穎達疏:「三德謂正直、剛、柔。五事謂貌、言、視、聽、思也。」三老,鄉官之名。戰國時閭里及縣,均有三老,漢初鄉、縣也有三老,由年在五十歲以上者擔任。五更,年老致仕而有經驗之鄉間耆老。古代設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禮養之。
【注25】「從橫者,所以明辯說,善辭令,以通上下之志者也。」——《隋書·經籍志三》
【注26】「古者聖王之制,史在前書過失,工誦箴諫,瞽誦詩諫,公卿比諫,士傳言諫,庶人謗於道,商旅議於市,然後君得聞其過失也。聞其過失而改之,見義而從之,所以永有天下也。天子之尊,四海之內,其義莫不為臣。」——班固《漢書》下「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蒙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國語·周語上·召公諫厲王弭謗》
【注27】契:孔子43世祖,一作卨,商部族首領,舜帝司徒。契為帝嚳之子,唐堯的異母弟,生母為簡狄。
【注28】「舜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馴,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寬。』」——《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
【注29】「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好,去聲。述,傳舊而已。作,則創始也。故作非聖人不能,而述則賢者可及。竊比,尊之之辭。我,親之之辭。老彭,商賢大夫,見大戴禮,蓋信古而傳述者也。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皆傳先王之舊,而未嘗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蓋不惟不敢當作者之聖,而亦不敢顯然自附於古之賢人;蓋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其辭之謙也。然當是時,作者略備,夫子蓋集群聖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雖述,而功則倍於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述而第七朱熹《論語集注》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北外副教授喬木的文章《夏天,當孔子遇上北外女生》?
※孔子姓什麼?先秦就有孔這個姓嗎?
※孔子不仕,陽貨饋豚---自得其樂讀論語
※《論語斬件》1.5 道千乘之國
※孔子為人類做出「十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