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誦《普賢行願品》,利益殊勝難思議
持誦《普賢行願品》,利益殊勝難思議
《華嚴經》是釋尊最初成道時所說一部教典,稱性直談界外大法。所談內容,純屬如來自證之不思議境界,所謂如證而說者也。經所被機,乃界外四十一位破明顯法性之法身大士及根熟天龍八部。二乘人在座,不見不聞,所謂有眼不見舍那身,有耳不聞圓頓教是也。
《華嚴經》文辭浩瀚,有晉譯,唐譯二種,分別有六十卷,八十卷之多,通讀一遍之人,誠不多見,況日常持誦者乎。另有一種人稱為《貞元經》的四十卷本《華嚴》,唐貞元年間般若三藏所譯,則知者甚少。此卷《普賢行願品》乃出於四十《華嚴》入法界品最末一卷之文。此卷經文,十分重要,何以故?蓋晉唐二譯,均無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之內容,得此一卷經文,《華嚴》圓頓義理,方始圓滿。因為華嚴二字之意,即以萬行之因華,莊嚴一乘之果德。萬行雖眾,概括言之,不出十大願王。本經云:「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所以持誦此卷《普賢行願品》經文,等於持誦《華嚴》全文,其功德何可思議。然則持誦此品經文,如說修行,究竟得何功德利益?此則須論通別兩益。先說別益,後說通益。別益者,十大願王分別論其功德利益也。
(一)禮敬諸佛。能得何益?禮佛能除我慢障,宿世我慢障,無量無比可仗禮佛而消除。未來之世,能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尊貴身。
(二)稱讚如來。稱者,稱揚。贊者,讚歎。稱讚如來得何益?能除宿世惡口障。或口啞不能說話,或言語口齒不清,或聲音極其難聽,即其障相也。能仗稱讚如來而消除,未來之世,能得無礙辯才。
(三)廣修供養。廣修供養,即是廣行布施。布施與供養,略有差別。
布施可以是泛指一切對象,供養唯指父母尊長及佛法僧三寶。廣修供養。可除宿世慳貪障,未來之世,得大財富。
(四)悔業障。懺者,懺其先罪。悔者,後不復造。懺悔能除三障,即煩惱障,業障,報障。使修行離諸障礙。能得依正具足。依即依報,指衣食住行等。正即正報,即指五蘊色身。未成佛前,因位之中,生生世世,身相莊嚴,衣食豐裕;果上成佛,正報則相好圓滿,依報則珍寶嚴飾。
(五)隨喜功德。隨是隨順,喜是欣悅。功是力用,德是道行。致力用功,所得道行,謂之功德。十法界四聖六凡一切功德,皆當發願隨順喜悅,故曰隨喜功德。隨喜功德得何利益?能除宿世嫉妒障。宿世嫉妒致罪,今反其道而行之,故能滅罪。能生起平等善法,能得大眷屬。質言之,能得大眾擁護。未來世能度脫眾多出家和在家弟子,得彼等親近擁護,故曰得大眷屬。
(六)請轉*輪。此為發願性質,以今佛已滅度故。請佛轉*輪者,即佛最初成道時,首先請佛說法,名曰請轉*輪。也包括在法會上,代諸大眾啟請,求佛開示。請佛轉*輪,能除宿生慢法障,得多聞智慧。
(七)請佛住世。此亦為發願性質,以今佛已滅度故。
願言:佛若欲涅槃,請佛繼續住世,莫入涅槃,為眾生說法,名曰請佛住世。請佛住世,能除宿世謗法重障,未來世得慈善根。慈善即是慈悲善,乃佛所說大小乘經典所具七善之一。佛所說法,無非慈與一切眾生之樂,悲拔一切眾生之苦。在因地中常發勸請之願,能速獲慈悲善根。
(八)常隨佛學。此亦為發願,以今佛已滅度故。發此願得何益?因中常發此常隨佛學之願,未來之世,常得親近諸佛。又:凈宗行人,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彌陀,即為常隨佛學。
(九)恆順眾生。恆者恆常,順者順從。發恆順眾生之願,即為發菩提心也。因地中常發此恆順眾生,饒益一切有情之願,則能圓滿己之大悲心。經云:「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故果上能速得圓成佛果菩提。
(十)普皆迴向。回是迴轉,向是趣向。回己所修一切功德,而趣向於所期目的。迴向凡有三處:一者迴向菩提。回己所修善根功德,趣向於佛果菩提;二者迴向眾生。回己所修善根功德,而布施於一切法界眾生;三者迴向實際。回己所修善根功德,趣向於真如實際之理性。前面一,二種迴向,是隨相迴向,第三種迴向,是離相迴向。迴向菩提,是圓成自利之行;迴向眾生,是圓成利他之行;迴向實際,是遠離二利之相,會歸於中道理體。若能將己所修善根功德,迴向三處,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以上所明是別益。現再明通益。通益凡有五種:
(一)能得往生極樂世界。本經說:「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舍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凈業行人,除念佛外,加誦此品經文,並以此功德,迴向求生西方,定能滿願,此乃如來金口誠言也。
(二)能速得圓成佛道。本經說:「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成等正覺,即成佛也。本經開首即說:「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云云。可見讀誦此卷《普賢行願品》,依經文所說,行十大願,如理觀照,一真法界,即能速得圓滿佛果菩提。
(三)能具足種種功德力用,普度一切眾生。本經云:
「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乃至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但欲遂度生之願,須自己先出離生死,證得無生法忍,才有可能。而讀誦行願品,如說修行,即能往生西方,速證無生。本經云:「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而為利益」云云。經中所說授記,乃授別地圓住菩薩證無生法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能分身百界作佛,化度眾生果位者之記。故讀誦《行願品》,能令行者未來速證無生果位,實現「眾生無比誓願度」之宏願。
(四)能滅宿世一切惡業重障。本經云:「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一切惡業,皆得消除。夫五無間罪,乃最極重之惡業。讀誦《普賢行願品》尚能消除無五間業,何況其他一切罪障,至於世間上一些身心病苦,更是如湯澆雪,立見消亡。
(五)所求如意,得種種殊勝果報。凡有五種:
(1)得增上果。謂持誦《行願品》之人,無論在於何地,所行無有障礙。本經云:「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讚,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一切眾生,悉應供養;
(2)等流果。等者,同等。流者,流類。謂持誦《行願品》者,不久亦當如普賢菩薩,同等流類。本經云:「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3)異熟果。異熟,即異時而熟,乃指未來世所受果報。謂持誦《行願品》者,經常於人天尊貴族中受生,享受種種殊勝果報。本經云:「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
(4)士用果。士即大士。乃菩薩別名。謂持誦《行願品》
之人,能得菩薩之力用。本經云:「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言此人雖非真正大士,而有大士之力用,故名士用果。此乃未來世之報,非今生也。
(5)得離系果。離即脫離,系即系縛。喻煩惱。持誦《行願品》,即能任運脫離煩惱系縛。本經云:「悉能解脫一切煩惱,如師子王,摧伏群獸,堪受一切眾生供養。」
持誦《普賢行願品》,並依文發願,依願踐行,必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速得圓滿佛果菩提。有此殊勝利益,故凈土宗將此品經文列為凈土五經之一。普勸緇白二眾,發心持誦此《普賢行願品》。庶幾同生極樂,同證菩提。
推薦閱讀:
※殊勝無比歷代噶瑪巴簡介《圖文版》
※殊勝的准提佛母修法(與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關係)--南公懷謹上師開示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第十八集)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第五集)
※一工科生在短時間內受持僧伽吒經得到的殊勝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