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微距攝影
22,1/15TTL Flash-2.0
22,1/60TTL Flash-2.0
22,1/125TTL Flash-2.0
22,1/250TTL Flash例二:螽斯的照片由於背景距離主體更遠,超出了閃光燈的工作範圍,光圈、速度的組合(22,1/250)完全排除了自然光的作用,從而形成了全黑的背景效果,前景完全由閃燈照亮。如果閃光同步速度只能達到1/60,則在自然背景下很難控制到全黑。
22,1/250,TTL Flash前面提到我的觀點可能會引起爭議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觸及了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Nikon F3的缺陷。我不能不說1/80秒的閃光同步是我拋棄F3的最主要原因,作為備用機身,我選擇了FE2,因為它具有1/250秒的同步速度。(3) 有M(手動)曝光模式可能很多人不同意我把這條排在前列,甚至認為根本沒有必要。但是如果你象我一樣使用閃光燈,那麼M模式是非常方便的,我很難在P或者A模式下自由、方便地控制曝光。舉個例子來說明:比如我需要背景的曝光量是正常的1/2,那麼我在M模式下可以先根據所需景深選擇光圈值,然後對背景中的中灰部分進行點測,得到正常曝光時間後減少一半,然後重新構圖、設置閃光燈、拍攝。如果在A模式下,我就必須使用曝光補償-1.0再鎖住曝光鎖。這個例子中,使用曝光補償與M檔調節曝光時間沒有本質區別,但是在實際操作上使用曝光補償後經常會忘記調回來,結果是以後的若干張都採用了錯誤的曝光補償,這是很多人容易犯的低級錯誤,包括經驗豐富的老手。再說曝光鎖,對於大多數業餘相機來說,曝光鎖的鎖定需要用手按住,但是這種方式不適合於微距攝影,因為大多數情況下應該盡量減少對機身的接觸,減少機震,如果用手按住曝光鎖顯然有悖於這個原則。我們可以設想一下:當你精心地把相機架上三腳架,開動MLU,左手操作快門線,而此時右手卻不得不按在曝光鎖上,這不是很滑稽的場景嗎?(4) 點測點測並不是必須的,如果用不好的話,還不如中央重點測光準確。我習慣了點測,而且不擅長控制中央重點測光,所以將點測列在這裡。個人認為點測配合M模式是比較方便的拍攝微距的方法。(5) 景深預測微距攝影可能是景深預測這個功能最物盡其用的領域了。任何時候我都習慣於預覽一下景深效果,可能不是太精確,但是比自己計算要省很多事吧。其實對於微距攝影來說,很多情況下是要盡量擴大景深。在使用閃光燈或者拍攝靜物的情況下,我會盡量使用小光圈(11到22),從這個方面來說,景深預測就失去了意義。(6) MLU或偽鏡鎖(至少應有快門線介面或可調節時間長度的自拍功能)這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它是西方人鼓吹的重要指標。從理論上講,使用反光鏡鎖肯定要比沒有好,但是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到應用於微距攝影中的具體評測數據。況且有人說,現代科技已經使機震減至極小,相對其它因素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從實際操作的角度看,對於活動的主體無法使用MLU,因為起動以後無法取景,你怎麼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按下快門呢?反正我不行。快門線應該是值得鼓勵的,電子快門線使按動快門的干擾減小為0。對於靜物或活動緩慢的主體,我常用的方法是設置自拍時間為2-3秒(不鼓勵使用無法調節時間的自拍功能,因為你無法預測10秒或15秒以後你的拍攝主體是否還在畫面之內)。(7) 輕便對於自然攝影來說比較重要,如果你背著器材爬過山就肯定有所體會。每減少一克重量都意味著你的拍攝熱情提高了一點。所以儘管我認為在功能上最適合我的機器是F4,但是我不上,因為我扛不動(白送的另說)。如果F80支持手動頭,我就上它,手感並不那麼重要。(8) 100%取景器沒啥好說的,嚴謹的創作應該開始於構圖那一刻,我是不主張剪裁的,你的作品就應該跟你從取景器里看到的一樣。遺憾的是,對於Nikon的用戶,有100%取景器的機器都不符合其它要求,F3說過了,F4、F5都太重。老機器就不說了。(9) 可以調節ISO值很多DX都按照自己的喜好調節膠片的啶數,Velvia調成40或60的都有,這是創作的一部分,所以當然很重要。(10) 支持手動鏡頭這就是我的偏好了,因為我用200mm的手動微距頭。這也是我痛恨F80的主要原因。如果你沒有手動頭,算我沒說吧。2、鏡頭(1) 一定還要微距頭嗎?前兩天光腳DX正好在罈子里發起討論這個問題,並且將我等微距愛好者列為「在旁煽風點火的微距頭鼓吹分子」,藉此地嚴重打倒 :)其實我並不認為拍微距一定要用微距頭,尤其是對以下3種情況:1、偶爾玩一下,過兩天就扔一邊了——造成巨大的物資浪費,對於發燒友來說是嚴重的經濟犯罪;2、經濟能力有限——不贊成賣了褲子上微距,失去了欣賞自然的心情;3、已經有相當焦段的優秀鏡頭——比如Nikkor 105/2.5,Nikkor 80-200,Nikkor 180/2.8,Nikkor 200/4,這些都是成像質量比較出色的鏡頭,配上合適的接圈等附件同樣可以發揮近攝威力,而且本身還具有微距頭不可比擬的優勢,比如遠攝能力等(請注意:狗頭拍微距還是狗頭,甚至更差)。但是,如果你象我一樣酷愛微距,並且除了吃飯、房租以外還有一些供奢侈用的鈔票,那麼我建議你堅決上微距,原因很簡單——方便。注意:選擇微距的主要原因並不在於成像質量上的巨大提高,實際上微距頭拍出的作品不一定比使用接圈等附件的普通鏡頭強多少,如果你看過John Shaw等自然攝影師的作品就會發現,他們的不少作品就是普通鏡頭拍攝完成的。至於很多人津津樂道的微距頭所具有的超平視場,實際上在自然攝影中沒有多大意義,因為自然主體通常是立體的,很少有人整天翻拍郵票或者報紙。微距頭具有的最大優勢莫過於其方便性,你所需要做的只是聚焦、測光和構圖,而免去了拆卸、組合配件等帶來的麻煩。(2) 焦距的選擇和放大倍率焦距的選擇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也是微距攝影最先需要解決的問題,焦距的選擇應該和放大倍率放在一起考慮。要回答這2個問題就必須先問自己一個問題:我要用微距拍什麼呢?花草、靜物:50-100mm左右比較合適,放大倍率1/8到1/4就可以;昆蟲、小動物:100-200mm左右比較合適,放大倍率在1/4到1/2,1/1更好。對於微距鏡頭來說,最重要的是實際工作距離的大小以及放大倍率。 比較一下4個主要焦段微距鏡頭的優缺點:Nikkor AF60/2.8 microNikkor AF105/2.8 microNikkor AF70-180 microNikkor AF200/4 microNikkor AIS200/4 micro重量(g)44056010101190800口徑(mm)6252626252最高放大倍率1:11:11:1.321:11:2最近對焦距離(mm)219314370500720(?)工作距離(mm)(1:1)90.4135125(1:1.32)260285(3T,1:1.15)工作距離(mm)(1:2)--222305(約)--495光圈範圍2.8-322.8-324.5/5.6-324-324-32布光的方便性差較好差好好偏離物像平面的影響大較好大小小視角大中等-小小對背景的控制差一般-好好適合的拍攝主題花草、靜物花草、昆蟲花草、靜物、比較大的昆蟲昆蟲昆蟲最大優點光圈大,便宜光圈大,工作距離和重量適中構圖方便,運用範圍較廣工作距離大,有三腳架接環工作距離大,重量適中,有三腳架接環最大缺點工作距離太小如果拍攝昆蟲,工作距離仍小工作距離小(注意:70-180的工作距離小於105!)價格昂貴,較為笨重放大倍率只能達到1:2幾款微距鏡頭的優劣可以從表中看出,我不想詳細論述,因為很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爭論。普通鏡頭可以根據所需放大倍率選擇適當的附件。(3) 手動、自動?AF對於微距攝影來說是一個很尷尬的擺設,幾乎沒有人在微距攝影中採用自動對焦,即使使用AF頭我仍然會調節到MF來使用。但遺憾的是,幾乎所有的1:1的微距頭都是自動的,鏡頭廠商的這種市場定位有待商榷。(4) 最大光圈需要多大?我對最大光圈的理解可能與大多數人不同,我認為在微距攝影中2.8的大光圈沒有什麼實用價值,原因是在微距攝影中景深極淺,尤其是放大倍率大於1:2時,在自然攝影中應當盡量避免使用過大的光圈,我很少看到有優秀的微距作品使用5.6甚至8以上的光圈(必須說明一點:我所說的優秀作品是指那種通常含義的清晰、充滿細節的作品,有意創作的淺景深或朦朧風格的作品不在此列)。如果經常使用閃光燈作為光源,那麼大光圈就更失去了意義,我在拍攝中常用的光圈一般不大於11。(5) 品牌品牌是發燒友最關注的問題之一,但實際上各廠家的微距頭質量都非常優秀,罈子那誰誰不是說過嘛:「微距無弱旅」。如果經濟上不是非常充裕,副廠微距頭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各家有各家的長處,詳細情況請翻閱老貼。3、獲得放大倍率的附件(皮腔、接圈、增倍鏡、近攝鏡)(1) 接圈(延伸筒)接圈就是一個金屬筒,結構非常簡單,靠一個金屬撥桿來連接鏡頭與機身的光圈調節。根據我所剩無幾的光學知識,接圈接在鏡頭與機身之間增加了像距,同時物距大幅減小,最終的結果是增大了放大倍率。實上微距頭的就是把接圈整合在一起,比如105mm 1:1的微距頭,在最近對焦時,相當於接上了105mm的接圈。而200mm 1:2的微距頭,則相當於內置了100mm的接圈。了解了接圈的原理就可以很方便地自由組合接圈達到不同的放大倍率。以Nikon為例,共有4種接圈:PK11A(8mm),PK12(14mm),PK13(27.5mm)和PN11(52.5mm)。幾種接圈可以實現多種組合,但是老手似乎根據自己的鏡頭,只用其中的1-2種。關於PN11多說幾句。PN11是Nikon專門為老款AIS105mac (1:2)設計的,使其達到1:1。PN11的最大好處往往被大多數人忽略――它具有三腳架接環,筒身可以在環中轉動,使得拍攝過程中改變構圖成為一件非常方便的事。你可能說:我有球頭,可以方便地豎拍。但是球頭的豎拍是有代價的:使整體重心偏離了三腳架的重心截面。那麼你花費高價購買的三腳架的作用就大打折扣,這對於F5+200mm長焦可能會有一定影響。接圈沒有必要使用原廠,很多副廠(比如KENKO)都生產成套的接圈。但是如果選擇國產接圈則一定要足夠細心,因為我聽到過國產接圈介面出現金屬毛刺的說法。如果因為這個損壞了你心愛的相機和鏡頭,就得不償失了。(2) 增倍鏡使1:2的Nikon手動微距頭達到1:1的廠家推薦用法是接增倍鏡。不同的鏡頭有不同的增倍鏡配合。我沒有使用增倍鏡的經驗,這裡所有的知識來自於相關的書籍。根據很多攝友的經驗,副廠的增倍鏡甚至在光學成像以及AF性能上優於原廠產品。增倍鏡可以和接圈配合使用,其組合方式又可以是鏡頭+接圈+增倍鏡+機身或者鏡頭+增倍鏡+接圈+機身。前者容易獲得更大的放大倍率,因此更多為人採用。必須指出的是,無論使用接圈、增倍鏡還是皮腔,都會損失一定的光線,這對於要求苛刻的微距攝影是一個不利因素。所幸的是,具有TTL測光功能的相機可以自動計算這部分損失,免去了繁瑣的人工計算。(3) 近攝鏡近攝鏡是被很多人遺忘的方法。近攝鏡是在鏡頭的前端人為加入一組鏡片改變鏡頭的光路從而縮小物距。近攝鏡的優點在於非常方便,而且不改變入光量,不需要補償。近攝鏡有不同的曲率,配合不同的鏡頭達到不同的放大倍率。Nikon生產兩組優秀的近攝鏡:3T,4T以及5T,6T。3T、4T是52mm口徑的,5T、6T是62mm口徑的。說它們優秀是因為它們是雙鏡片組結構,最大地減小了對像質的影響。另外有一個在北美攝友中流傳的小竅門:將近攝鏡反接在鏡頭前端可以達到最佳像質。反接的方法是使用一個male-to-male的雙面螺口接環。關於Nikon近攝鏡的放大倍率見以下聯接:http://space.tin.it/arte/ripolini/3T4T.htmhttp://space.tin.it/arte/ripolini/5T6T.htm近攝鏡的缺點是無法無窮遠合焦(接圈也一樣)。(4) 皮腔我沒有使用過皮腔,很多人認為使用皮腔是微距攝影「專業」的表現。但是皮腔在自然攝影中因為比較笨重很少有人採用。在此不加以討論了。4、膠片膠片的使用帶有很大的主觀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根據觀察,西方自然攝影師使用頻率比較高的有Kodak Kodachrome 25,64,E100VS系列,以及Fuji Velvia。 可以看出低感光度的膠片受到青睞。除了眾所周知的顆粒、色彩方面的原因,低感光度膠片在控制自然光與人造光的光比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舉個例子來說明:如果我們使用100度的膠片拍攝晴天環境下的中性灰色調主體,按照陽光16法則,在16的光圈下應該使用1/125的速度。如果我需要對主體使用閃光燈,按照自然光:閃光=1:1的比例,在16光圈下必須使用1/250的速度,同時閃光燈輸出量減半。這一方面對硬體(閃光同步速度)的要求比較高,另一方面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光圈、快門的組合。假設我的相機閃光同步速度能夠達到1/250秒,那麼我面臨的問題是:在1/250秒無法使用大於16的光圈,否則會留下「鬼影」,也就是自然光曝光過量留下的成像,如果主體是運動的,則照片上會出現兩個主體。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的光圈只有16、22和32。更何況很多相機無法達到1/250的同步速度,更容易產生「鬼影」,比如1/60秒的同步速度,要想達到上述1:1的光比,就必須使用32的光圈,完全失去了創作的自由。(從這個例子也可以看出,更快的閃光同步速度是多麼重要)。而使用50左右的膠片則可以解決部分問題。即使是對於1/60秒的機器來說,仍然可以選擇22或者32的光圈,都不會留下「鬼影」。上面的例子是1:1的光比,如果要進一步減少自然光的比例,(比如讓背景更黑),恐怕就更需要低度膠片了。當然陽光16法則是在陽光下的情況,如果自然光本身就比較暗(比如在陰影里),那麼情況會好一些,我的目的是想說明低度膠片能夠為我們提供更大的創作自由度。一旦膠片的感光度選定了,選擇的範圍就已經很小了。如果我繼續鼓吹某種膠片,就會被懷疑為某家廠商的托兒了,就此打住。5、閃光燈對於微距攝影的閃光燈,應該重點考慮的指標順序是:是否TTL、GN指數、有否閃光補償、重量、品牌。(1) TTL閃光:前面提到過,TTL閃光的重要性僅次於TTL曝光測光。沒有TTL的閃光攝影無疑是痛苦的。關於TTL閃光的原理請翻閱罈子里的老貼。(2) GN指數:關係到閃光燈的功率。到底需要多大的指數?鏡頭越長,需要的指數越大,因為閃光燈離主體遠了(指閃燈與機身、鏡頭共同進退的情況)。還以Nikon為例,對於100以下的鏡頭,SB22和SB23應該夠用了,而200左右的鏡頭最好上SB24、25、26或28。順便說一句:200mm的長焦鏡頭還有一個優勢――在使用閃光燈時,由於距離被攝物較遠,光源更加接近於類似於太陽光的面光源,因此更加自然。(3) 閃光補償:開始我也總是搞不懂閃光補償和曝光補償在實用中到底有什麼區別。現在我的理解是:閃光補償控制前景、曝光補償控制前景和背景。由於TTL閃光能夠自動調整前景的閃光量,當使用曝光補償控制背景時,前景的曝光量可以交給TTL閃光自動完成。如果需要改變自然狀態下背景與前景的光比,就必須藉助閃光燈來實現了。只有一種情況下閃光補償等效於曝光補償:主體距離背景非常近(比如地面上的昆蟲),距離可以忽略,此時調節任何一種補償的效果應該是一致的。即使閃光燈沒有閃光補償功能仍然可以實現上述效果,只是稍微麻煩一些:在M模式下對背景測光,調節光圈、快門的組合達到期望的效果,然後通過調節ISO值改變閃光比例——由於光圈、快門已經設定,自然光的曝光量一定,ISO的改變只改變閃光輸出量。可以調節ISO值的閃光燈可以直接在閃光燈上進行調節。否則需要改變機身上的設置。這種做法的缺點是:很容易忘記調回ISO值,從而使後面的片子誤曝。最後說幾句環形閃光燈的壞話。很多朋友都認為微距閃光必須使用環閃,其實不然。環閃最初可能是為醫學用途設計的,比如牙醫、手術拍攝等,其特點是能夠提供能夠比較方便地提供均勻的光線。北美大多數自然攝影師都不使用環形閃光燈。由於我沒有使用過環閃,所以對其效果不敢妄加評論。拋開閃光的立體感來說,環閃的致命弱點(特別是老款環閃)是在近距離拍攝反光物體時會出現環形或兩條線形的反射光,如果這個反射光出現在動物的眼睛裡就顯得極不自然。環閃的第二個弱點是指數過小,Nikon SB29的指數大約是11(ISO100)左右,使得其用途大打折扣(200mm的鏡頭配合50度的膠片時,在50cm的工作距離時,只能使用最小為f/11的光圈)。最後一點是其昂貴的價格,對於大多數愛好者來說花費高於普通閃燈的價錢購買非常有限的用途,是一件很不明智的舉動。當然,我希望這些技術上的缺憾能夠得以解決,畢竟環形閃光燈使用起來是非常方便的。6、三腳架和雲台在某種程度上,三腳架的作用彌補了鏡頭品質上的差異。隨意使用的高品質鏡頭往往比不過精心配置的普通鏡頭。這種「配置」包括穩定的三腳架、高品質的膠片、使用快門線等。三腳架本身是一個很矛盾的事物:穩定的太沉,輕便的又不管用。特別是對於跋山涉水的自然攝影,輕便是不得不考慮的因素,過重的裝備只會使人失去了攝影的心情。但是無論如何三腳架對於微距攝影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僅能夠有效地防止各種震動,而且使得焦點的控制更有把握。雲台的種類非常多,我不想過多評論,各有各的優勢。要提的有兩點:第一,盡量使用快卸板結構的雲台;第二,簡單介紹一下Arca-Swiss快卸結構。使用快卸板是因為它簡便,它能夠直接影響我們使用三腳架的積極性和頻率。但是要用就用好的,因為很多快卸裝置非常鬆弛,極大抵消了三腳架的作用。Arca-Swiss結構如下圖所示(上面一排是平台——連接腳架,下面是快卸板――連接相機或鏡頭),它的特點是拆卸方便,連接緊密。更重要的是,由於是滑軌結構,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起到微距導軌的作用。
7、柔光板和反光板反光板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補光,另一方面還可以改變主體的色溫,比如用金色反光板,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使主體更加突出。柔光板(diffuser)的作用是把直射的陽光散射,以獲得柔化的效果。柔光板的作用常常可以使你大吃一驚,其效果差異就如同正午直射和陰天多雲時拍攝的差異一樣。唯一的問題是:使用柔光板通常需要一個助手,這往往是業餘選手缺少的,建議大家趕緊培養自己的另一半對攝影的愛好 :)8、閃光燈支架(flash brackets)放在最後說,但是不等於最不重要。不要小看這個小附件,它可以使我們使用閃光燈更加方便,使手持閃光拍攝成為可能。結構上很簡單,就是從機身底部或者鏡頭的三腳架接環伸出一根金屬條,其彎曲的角度正好使閃光燈架在鏡頭的上方。我使用的是Kirk生產的單臂支架,調節比較靈活,強度足夠支持135相機的大型閃光燈。唯一的缺點就是過於昂貴。其實閃光燈支架完全可以自己動手DIY。
三、幾個重要問題1、對待拍攝主體的態度往大了說,這是一個自然觀的問題。我們為什麼要拍這些花花草草?因為它們美麗,因為它們能夠觸動我們內心對美麗的嚮往。它們為什麼美麗?因為它們自然,是天創之美。再美麗的工藝品還是工藝品,不能替代紛飛於花叢中的蝴蝶。當我得知某副作品是來自「擺拍」的時候,它在我心目中的美感就大打折扣。美是一種心裡反應,是多因素的。早期的動物微距攝影由於技術上的限制,有一部分人採用處死、冰凍等非常規手段,這些手段受到越來越多自然攝影師的摒棄,因為它們違背了自然攝影的初衷。除了人工種植的花草,所有的拍攝物體都應該在其自然狀態下拍攝,這就是我的觀點。2、我的微距拍攝過程在這裡我只是介紹我自己拍攝微距的過程,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方法,沒有金科玉律需要遵守。我近期經常使用的配置包括:Nikon F801S,Nikkor AIS 200 macro (1:2),Nikon SB24 閃光燈,Kirk flash bracket (蝶型支架),Gitzo 1228M 三腳架, Gitzo 1276球頭,Nikon 3T 近攝鏡,Nikon SC-17 閃光同步線,Fuji Velvia反轉片。(1) 由於Nikkor AIS 200微距鏡頭不能達到1:1的放大倍率,我首先需要判斷拍攝物體是否需要加3T近攝鏡,對於中到大型的蝴蝶是不需要加近攝鏡的,可以用菜粉蝶(或稱白粉蝶、菜白蝶等等,北京最常見的蝴蝶之一,春天最早出現)作為參照物,小於這個大小的昆蟲一般需要加近攝鏡。(2) 根據被攝物的環境背景判斷是否需要表現背景:A、需要(背景離主體較遠);a、為了表現背景一般都需要比較慢的速度,所以我會選擇使用三腳架進行拍攝,特別是對於200mm的長鏡頭,三腳架的作用至關重要。b、根據需要的放大倍率進行構圖、對焦於被攝主體;c、相機調至M檔,點測或中央重點測光,設定所需光圈值(一般小於11,即11、16、22,很少使用32);d、在不重新調焦的情況下對背景中的中性灰部分點測光,根據設想的背景的色調設定快門值(強調不重新調焦是因為調焦會改變鏡頭內部鏡筒的實際長度,此時曝光組合是在變化的);e、重新回到原先的構圖位置;f、調節閃光燈在蝶型支架上的位置,一般是在鏡頭前端的上方,使鏡頭軸線、閃光燈方向與被攝物之間的角度成30度左右;g、調節閃光燈:將閃光燈設置在TTL檔位置。對於部分老機身,SB24無法使用TTL功能,所以建議大家配置與機身配套的閃光燈。h、設置機身自拍時間為2-3秒,啟動自拍完成拍攝。B、不需要(背景離主體很近,如主體在地面或葉面上;或者故意創造黑暗背景的效果);a、在能使用三腳架的情況下,我會盡量使用;b、仍然有很多情況無法使用三腳架,此時由於F801S具有1/250秒的閃光同步速度,可以勝任手持拍攝;c、(同前)根據需要的放大倍率進行構圖、對焦於被攝主體;d、(同前)相機調至M檔,點測,設定所需光圈值(一般小於11,即11、16、22,很少使用32);e、根據被攝物體的色調以及測光方式進行曝光補償或閃光補償(如:對於大面積的沙質地面、淺色花瓣等情況,酌情+2/3至1檔);f、(同前)調節閃光燈在蝶型支架上的位置,一般是在鏡頭前端的上方,使鏡頭軸線、閃光燈方向與被攝物之間的角度成30度左右;g、調節閃光燈:將閃光燈設置在TTL檔位置。對於部分老機身,SB24無法使用TTL功能,所以建議大家配置與機身配套的閃光燈。h、完成拍攝。3、焦點和景深的控制焦點和景深的控制是微距攝影中最難掌握的技術之一。焦點的選擇在大多數情況下應該選取畫面上最吸引人的部分,也就是你最想表現的部分。對於動物主體來說,應該使眼睛盡量清楚。即使是對於昆蟲這樣微小的生物,沒有眼睛的片子就缺少了靈氣。當然,這需要一些昆蟲的知識,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準確地找到眼睛的位置。焦平面的選擇應該盡量與動物身體的軸向一致,對於蝗蟲一類的長型昆蟲,焦平面一般應與身體平行,對於展開翅膀的蝴蝶,應該使翅的平面與焦平面平行,這是昆蟲「標準相」的拍法兒。當然你可以為達到某種效果選擇其它的方式,比如下圖。不要小看焦平面的選擇,這需要很深的功力,對於一個經驗豐富的攝影師,他的大部分時間應該是花費在精確地尋找焦平面上,而不是測光或其它。很多情況下,如果焦平面選錯了,你的片子就已經廢了,再巧妙的構圖、再精確的測光也無濟於事。
N F801S、N AIS200mac、3T、Ektachrome 64、M、22、1/250、TTL Flash
N F801S、N AIS200mac、Velvia、M、22、1/250、TTL Flash
N F801S、N AIS200mac、3T、Ektachrome 64、M、11、1/250、TTL Flash,set at 22
N 801S、N AIS200mac、Kodak EB100、11(or 16?)、1/250、TTL Flash景深在微距攝影中往往是成敗的關鍵。當放大倍率達到1:2以上時,景深就變得非常的小,對於長焦距鏡頭更是如此。比如上面這張蝗蟲的照片,景深小得非常難以控制(光圈為11)。我在拍攝中盡量使用小光圈,比如16、22等,很少大於8。使用小光圈所帶來的光線不足由閃光燈彌補。當然,景深的選擇也不是一味求大,下面這個例子有一定的說服力。
200mm macro、16、1/60、Cam comp -0.3
200mm macro、5.6、1/500、Cam comp +0.3左圖的背景比較雜亂,大景深的作用使主體與背景混淆在一起。右圖則克服了這個缺點。必須指出的是:如果照片的目的是為了說明竹節蟲的擬態,則左圖反而更為貼切。如果為了說明竹節蟲的形態,則右圖更為清晰。4、光線的控制微距攝影的光線控制本質上是調節自然光與人造光的比例,這在前面已經通過例子講過了。如果說普通攝影是用閃光補自然光,那麼很多情況下,微距攝影是用自然光來補閃光,正好相反。在很多情況下,使用閃光燈能夠使主體更突出、更有活力。比較一下這兩種光的差別。自然光人造光方向不易控制,容易產生陰影。 太陽光不總是能照亮物像平面的所有細節,容易產生陰影。這一點在昆蟲攝影中經常遇到,運動的主體經常變換角度,很難找到最佳位置。而最佳照明角度又不一定是最佳拍攝時機。控制自然光方向的方法是使用反光板。但是對於單人的拍攝過程,在拍攝活動主體時幾乎是沒有機會使用反光板的。可控制,可以照亮細節。 閃光的角度可以人為控制,可以在任何時機提供均勻和不同強度的光,為抓拍主體的最佳狀態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單人控制比較方便。對於色彩的表現自然,有時趨於平淡。 太陽提供的光,顯然是最自然的。比較下面兩張片子,可以發現它們對於色彩還原的差異。對於這一點我也無法作出合理的解釋,請各位DX指點。不太自然,一定情況下飽和度高
N F801S、N AIS200mac、3T、Velvia、Tripod、M、22、2"
N F801S、N AIS200mac、3T、Velvia、Tripod、M、22、1/250、TTL Flash請注意蜻蜓身體以及葉子的顏色。右圖使用了閃光燈,色彩明顯比左圖飽和。5、昆蟲微距攝影的一些經驗昆蟲攝影成功的關鍵並不完全在於技術,首要的是需要了解所拍攝主體會出現在什麼地方,在什麼時機拍攝最容易。關於昆蟲的知識來源於生活中的細心觀察和經驗積累,當然書籍也是重要的知識來源。這些不是本文著重探討的內容。拍攝昆蟲的最佳時機是什麼?——是露水蒸發之前的清晨,以及日落到天黑前的時間段!如果注意統計一下微距攝影的作品,就會發現大多數好片子都出自上述2段時間。大部分有背景的片子都是早晨拍攝的。很多昆蟲夜間棲息在雜草、樹葉或灌叢的隱蔽位置,由於溫度的下降,它們整夜不動。早晨的露水使它們更是舉步為艱。然而這個時刻正是攝影的絕佳機會,幾乎每個拍攝微距的攝影師都會有一些類似的作品。即使在露水蒸干以後的一段時間裡,昆蟲仍然不能自由活動,直至太陽賦予它們充足的能量。靜止的昆蟲為攝影師提供了高度的創作自由。上面的兩幅蜻蜓就是在清晨拍攝的,我在頭天的傍晚發現了它,第二天早晨不慌不忙地進行拍攝。同樣的道理,日落到天黑的時間昆蟲減少了活動,尋找棲息場所以渡過黑夜,但是這時的昆蟲仍然具有很高的警惕性,它們本能地躲避鏡頭的追蹤,通常會躲到葉子的反面。要想在昆蟲最活躍的時間拍攝它們,最好是藉助閃光燈,用小光圈、高速度來凝固它們的活動。以上是我對微距攝影,特別是昆蟲微距攝影的一些體會,不當指出請各位DX指正。兩點聲明:1、文中關於幾款微距鏡頭的比較中,引用了虛焦DX「尼康的微距4兄弟」部分內容,在此表示感謝。2、本文是作者花費大量心血完成的,任何轉引行為請先徵求作者同意,謝謝。
推薦閱讀:
※..水冷了可以喝``~心冷了很難再熱..關於愛~經典語句100條精心整理(原版)
※關於汽車車標,你都認識幾個
※關於催生保胎法和關煞化解法
※凈慧:關於慧能得法偈的再探
※關於奇門風水(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