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哲 : 9.11十年後
zhe.pang 十年後(2011-09-08 12:39:57)
十年,是人生中長度上一段相當可觀時間。一般認為,這麼長的一段時間內,除去記憶不會改變外,很多事情會改變。但對於我來說,全都改變了。包括記憶。
十年前911事件是我的任務,是工作
十年前,第一架飛機撞進世貿大廈,任何一個記者,處在我的位置,也就是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都會做出與我相同的反應,那就是第一時間以最快的速度,把我從現場看到的事件,告知我們的觀眾。鳳凰衛視的領導和編輯對新聞的敏感和對前線記者的信任,使我這個前線記者,有機會盡職。
十年前,911事件是我的任務,是工作。昨天在跟同事張世欣拍專題的時候,她問道,當時有沒有閃念,因為太危險了,要趕快設法離開?我的回答是,當時的第一個閃念是怎樣不被保安發現而設法留下來。所以我是抱著電話,躲在辦公桌地下,把從電視上美國媒體的鏡頭中看到的現場狀況,和我所能聽到的,窗外樓下的嘈雜的狀況,報道給我們的觀眾。所以在第一座大廈倒塌後,我所在的樓層被粉塵埋沒,電源切斷,呼吸困難。整個空間充滿了燒焦的化學產品和電線的氣味。我當時的閃念是,要設法尋找安全通道,儘快離開這個地區,到另外一個有電話或其他有通訊設備的樓層去。當我同美國證交所的保安,和還沒來得及撤離的一些交易員撤退到地下室後,第一個閃念,還是儘快找到電話,與香港恢復聯繫,告訴他們剛剛發生的驚天動地的事件。但是僅有的一台仍能打的出去的電話,被保安和證交所的領導層使用,試圖跟外界建立聯繫。我在無法找到其他的閑置的電話與通訊設備的情況下,才有機會靜下來,冷靜的回想,和理解分析剛剛發生的事件。
在911事件過去不久,北京晨報的一名記者對我的電話採訪是,為我表示當時沒有恐懼心理感到失望。我完全可以理解他失望的原因,因為從邏輯上講,這是人性的本能。我也為無法為滿足他,感到歉疚。但是當時的我,是處在與符合人性邏輯與本能完全脫節的情況下,被一個記者職業的本能所支配。所以當時趨使我的只有一個念頭:找到電話,把我見到的,大家不知道的狀況,告訴大家。
如果對媒體運作關注的人,可能會注意到,媒體的職責之一,好像是有點是要幫助人們永遠不要忘記對於一些人來說,非常想忘記的時間和經歷。這也就是所有媒體都會做一周回顧,一年回顧等等類似的節目。911事件十周年,我們媒體人,當然忙於做節目。
記得911事件五周年時,我除去參與節目籌備和聯繫嘉賓外,並沒有被分配任何節目。所以似乎是局外人。只是陪陪上節目的嘉賓和幫助北美洲製作團隊聯繫衛星轉播車之類的事。幸運的躲避了要在面對這一殘酷的歷史事實的重現。這次十周年,我可能會參加到節目中,並被主持人問及到當時報道的狀況。估計我會很緊張。儘管我天天做現場直播,但是財經新聞報道的是事件,和原因。這次的節目則可能要把我帶回到當年的場景。當年北極晨報記者尋找的,當時應該感受到的「害怕」的感覺,突然覺得,現在有點感受到了。
其實,2001年9月11日下午,在經過曲曲折折的困難,無法跟總部取得聯繫的情況下,一派木然,灰頭土臉的回到家裡。當我踏進洗手間的浴缸打開水龍頭,溫熱水從頭髮上淋了下來時,一下子緊張的情緒得以放鬆,突然覺得喉嚨哽咽,臉上比浴水更溫熱兩行細流奔涌而下,我開始失聲抽泣,然後痛哭了。鬆弛的心態,使我恢復了感知,我才開始意識到,紐約失去的,不僅僅是雙峰世貿大廈,數千條生命就這樣結束了,人們和平安全的夢願全然粉碎,從那一天開始,美國人的生活將完全被改變了。
隨後的一段時間內,我迴避去法拉盛,因為常常飛過飛機的隆隆聲,會使我產生一種無名的恐慌,並且心跳加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都會有一種呼吸困難胸悶的感覺。也在網上看到一些對當時現場報導記者而組織和安排的心理資訊講座和活動。但我選擇的最好的使自己拔出來的方法,則是使自己拔出來:那就是投入的節目製作當中去。盡一個華爾街財經記者的職能,把911事件對美國經濟影響分析報道給我們的觀眾。只有這樣,我才不去想當時的經歷,當時遇到的人和事。
那段時間,我沒日沒夜,想方設法,聯繫可能聯繫到的被訪人,邀請他們參加節目。並且在美交所保安的庇護下,矇混過紐約警局設立的禁行防線,回到被塵土與瓦礫包圍的辦公室去取存在電腦里的素材。還記得,幫我望風的美交所的保安說,隔壁的學校教室被用來存放屍塊,並告誡我不要再回來了,空氣不好,會生病...看到他絮絮叨叨反覆叮囑的關切的神情,我似乎看到了所有當時紐約人的神情,無私忘我,激憤悲痛。走到街上,滿目美國國旗,來自全國的自願救助者成群結隊的遊動在世貿遺址邊上,激昂慷慨。沿街擁滿熱情的圍觀民眾,就象歡迎英雄凱旋一樣,為進進出出世貿殘骸工地的工人遞送食水,喝彩鼓掌。當時全美愛國氣勢高漲,國會兩黨也呈現出罕見的意見統一局面。小布希總統的威望與民意贊同率創歷史新高記錄。人們的生活空間完全被911事件佔據了。日常可能會引起衝突矛盾生活瑣事,全然不存在。
十年後911事件是一個發人深省的記憶
十年後,回到世貿遺址。全然是不同的場景。當時做報道的所在地,《美國證券交易所》因被紐約證券交易所收購而人去樓空。從玻璃門望去,那曾是經冒著生命危險而追蹤最新發展,並為無法與香港溝通而急的團團轉的熟悉的報道場所,今天是一片黑暗空洞死氣沉沉。心中不免一陣凄楚。是的,911改變了美國的很多方面,這個事實是無可非議的事實。
從安檢,到辦事的手續效率上,都變得更繁雜,更嚴禁。幾乎所有的紐約辦公場所,都沒有隨意自由進入的可能性。公共交通場所也常常設立安檢崗位,連地鐵里的報站內容也增加了讓大家做好,隨時接受警察的檢查的準備。同時也提醒大家,看到無人關照的不明物體也要立即報警。我注意到的另外巨大大變化是,包括紐約證券交易所在內的重要金融交易機構,在無形中,漸漸撤離容易被作為攻擊目標的曼哈頓下城。取而代之的,是高檔住宅和商家。據傳,在紐約證交所對面,著名的JP摩根大廈,很快將會成為高檔零售連鎖店。當然這種變化中,也不排除有技術革新導致的電腦代替人進行交易和操作的事實,但遠離曼哈頓下城的根本原因,則仍出於分散被鎖定為被襲擊的風險。
911,使美國變的對危險意識更敏感,也改變了許多美國民眾的自我的認知。使一個充滿自信甚至驕橫的民族,開始產生危機四伏的感覺。這種新的心理環境,在一定的程度上,一段的時間內,對經濟發展造成了相當大的困擾。人們對「美國夢」的感念,在一段時間內,似乎要重新認識了。
當然,十年,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時間又是能夠醫治幾乎是所有創傷的良藥。在這十年中,美國又經歷了相當多的災難,每一次災難,都會在一定程度上,使美國被改變。這種改變,波及的範圍與程度,也許不比911恐怖襲擊更小,可能只是不同領域,不同層面罷了。
911事件,對鳳凰衛視,對收視觀眾,對同業其他新聞媒體,以及人們對現場新聞報道意義的認知,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不但是我們的觀眾更加信任鳳凰衛視新聞的真實性和權威感,也對新聞報道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個記者,報道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也就更重了。
生活中,也常常會有這樣的感覺,就是萬變當中,有時仍能尋找到往事感覺的蛛絲馬跡。前天,為趕製911 專題片,我又和同事張世欣與特約攝影周濤回到世貿現場,記得當我們在街心錄製採訪,一輛剛剛從世貿建築工地開出的巨大的重型大卡車開過來,但靜靜的在我們身後停了下來。我連忙拉著世新和招呼著攝影周濤,離開路中心,給那輛重型卡車讓路。司機緩緩的將車從我們身邊駛過,並且非常和藹的從車窗里向我們微笑揮手致意。我頓時心頭一熱,似乎又回到了911當年的環境與情景中去了....
推薦閱讀:
※笑一笑十年少:6則幽默搞笑笑話送給你哦
※時隔四十年國家再實行特赦 前7次曾特赦溥儀等人
※我記得你十年,想你用十天,來生還你一輩子
※TVB五十年:衰落,從很早以前就開始不可避免
※有關荀子的近二十年的研究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