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哈薩克民族之父

蘇東劇變後,與諸多國家迅速倒向西方不同,納扎爾巴耶夫強調開展「面向東西方的外交」,奉行「積極、多元、平衡」的外交政策,並按遠近、親疏和重要程度建立了成熟的坐標體系:優先發展同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的夥伴關係,這是哈薩克穩定的基石;重視與美中歐等大國的高水平互動關係,以便獲得技術、管理和資金;同時加強與土耳其等伊斯蘭世界的聯繫。輿論也稱納扎爾巴耶夫是「歐亞兩個世界、東西兩種文化、極權主義與自由民主兩種政治制度的產兒」。

長袖善舞--務實平衡的外交策略

21世紀初,眾多獨聯體國家發生了「顏色革命」,對納扎爾巴耶夫和新生的哈薩克來說無疑是個不小的考驗,對此,納扎爾巴耶夫採取了「平衡」的方法來應對。他深知美國是「顏色革命」的推手,注重與美國這座「燈塔」的關係顯得尤為重要。納扎爾巴耶夫對美外交充分體現了靈活、務實的原則,伊拉克戰爭爆發後,哈薩克是中亞地區唯一一個向伊拉克派兵的國家。哈薩克還為西方在阿富汗的反恐行動提供支持,允許其在必要情況下使用哈薩克的領空和機場。納扎爾巴耶夫還同意將哈薩克優質的石油輸送到美國主導的石油管道中去。作為回報,美國很早就給予納扎爾巴耶夫「正常貿易關係地位」,並取消了「傑克遜·瓦尼克修正案」對哈薩克的限制,美國政治家們也在各種場合稱讚哈薩克是「美國人的朋友」。

與此同時,納扎爾巴耶夫也沒有忽視俄羅斯在哈薩克外交中的地位。哈薩克與俄羅斯的歷史淵源和地理位置決定了兩國世代友好的戰略夥伴關係,哈俄兩國的合作不僅有雙邊基礎上的,還有獨聯體框架下的。納扎爾巴耶夫允許俄羅斯繼續使用哈薩克境內的拜科努爾航天中心,支持俄羅斯成立統一經濟空間的計劃,同時維持俄羅斯在哈薩克境內眾多的軍事設施和基地。納扎爾巴耶夫一方面表示要發展與北約的關係,參加歐洲安全體系以維護國家安全,另一方面又強調發展同北約關係的前提是「不損害獨聯體內的軍事合作」。烏克蘭在與俄羅斯的民主之爭、天然氣價格之爭、塞瓦斯托波爾港口租用問題、克里米亞歸屬問題等爭端中大傷元氣;與之相反,哈薩克則在哈俄合作中收穫頗豐。憑藉其剛柔並濟、務實平衡外交政策的有效施展,納扎爾巴耶夫成為原蘇聯地區屈指可數的能讓美俄中都信賴的夥伴。

政治世俗化與民族宗教和解

當紅色神話破滅後,各類「救世主」遊走在這個迷茫封閉的國度,慫恿人們相信他們的說教,這對國家的穩定構成不小的威脅。對此,納扎爾巴耶夫在《危機十年》中說:「宗教在哈薩克不是將自己置於民族和政治對立面的競爭團體,而是哈薩克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補充。」雖然哈薩克是穆斯林國家,但伊斯蘭教在這裡並沒有演變為政治力量,納扎爾巴耶夫在總統就職儀式上並沒有像大多數伊斯蘭國家元首那樣將手放在《古蘭經》上宣誓,而是將手放在哈薩克的《憲法》上。在被問及他是否為穆斯林時,納扎爾巴耶夫坦率地說:「我不迴避我過去是共產黨員,因此這個問題我很難回答。不過,復活節時我就到東正教教堂,齋月時我拜訪穆斯林清真寺……我遵循這樣的思想原則,那就是上帝只有一個,而通往上帝的路有千萬條。」正是這種靈活務實的宗教理念造就了哈薩克多元寬容的宗教環境,這裡從來沒有發生過對非伊斯蘭教派和其他宗教儀式的強烈對抗,對無神論更是採取完全的寬容態度。

20世紀90年代初,眾多獨聯體國家掀起排俄浪潮,使得這一地區民族問題愈加複雜。哈薩克境內正式登記的民族有130多個,納扎爾巴耶夫強調族際和睦,通過立法措施,嚴厲打擊煽動民族對立情緒的政黨和團體,安撫各個少數民族,必要時甚至不惜犧牲哈薩克族的部分利益,團結俄羅斯族,保留俄語作為官方語言,保護少數民族官員的利益……這使得哈薩克20多年來從未發生過重大民族衝突。在納扎爾巴耶夫的倡議下,1995年,哈薩克成立了旨在融洽民族關係的專門機構--哈薩克各族人民大會。全國建立了上百個民族文化中心,以保護和發展各民族語言、文化和傳統。同時,納扎爾巴耶夫還發起了一項旨在讓出走的哈薩克人回歸故土的運動。自獨立以來,已有60萬哈薩克人返回故土,國家為他們提供土地、住房,並提供就業協助。在獨聯體國家中,哈薩克為解決民族和解問題實行的政策最為有效。

在國際上,納扎爾巴耶夫倡議並組織召開了世界與傳統宗教領袖大會,協調世界各傳統宗教之間的對話,他認為對話能最大程度壓縮極端主義的生存空間。自2003年以來,在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已經成功舉辦了5屆世界與傳統宗教領袖大會,吸引了世界各國宗教團體、宗教人士以及國際組織和政府的積极參与。由納扎爾巴耶夫領導的哈薩克,成功完成了這項艱巨的任務,如此大規模的世界宗教領袖集會尚未在其他地方舉辦過,哈薩克為此專門建造了一座面向所有宗教的建築--「和平與和解宮」。

一體化的倡導者

蘇聯解體前夕,納扎爾巴耶夫竭力維護搖搖欲墜的聯盟,當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肢解帝國的時候,遠在南部邊陲的中亞國家被摒棄在核心決策圈外。三國簽訂《別洛韋日協定》後,納扎爾巴耶夫控制住自己的失望之情,立即同中亞四國協商,力促獨聯體的建立。

多年來納扎爾巴耶夫致力於獨聯體國家一體化的深入發展,面對獨聯體長期獨而不聯、有名無實的現狀,他深感焦慮,並於1994年提出建立新型的獨聯體--被他稱為「歐亞聯盟」。納扎爾巴耶夫認為獨聯體國家有著共同的精神氣質和管理機制,蘇聯時代建立起來的血脈及經濟聯繫是無法割裂的,地區一體化是消除貧困的最佳方式,也是遏制恐怖主義的有效方法,他認為應堅持在保留獨聯體國家民族主權的基礎上,各國間進行更緊密的經濟和安全合作。雖然許多學者和社會活動家積極支持納扎爾巴耶夫的建議,但獨聯體的主要政治家們或對他的建議不屑一顧,或像烏茲別克總統卡里莫夫那樣對此持激烈的批判態度,一些政敵甚至試圖把他的「歐亞聯盟」說成是變相的恢復甦聯。這樣的指責是偏激的,納扎爾巴耶夫談及的是建立在經濟利益和理性民族利益基礎上的自由一體化。在納扎爾巴耶夫的積極推動下,歐亞經濟共同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歐亞經濟聯盟等一體化組織相繼成立,且各成員國已經從中得到了顯而易見的好處。雖然納扎爾巴耶夫在22年前提出的「歐亞聯盟」至今仍沒有完全實現,但不管是想法還是計劃,不僅沒有被忘記,還獲得了實質性進展。

納扎爾巴耶夫還十分重視國際協同對話組織的建設。24年前,冷戰陰雲還未消散,哈薩克獨立不到一年,納扎爾巴耶夫就在聯合國代表大會上首次提出了建立一個亞洲的地區性安全合作組織的倡議,旨在通過各國專家、學者和領導人之間的協同對話,消弭相互間的誤解和衝突,保障地區穩定,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與社會繁榮。他還建議將這個地區性安全合作組織定名為「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這便是今日「亞信會議」的由來。

「溫和的獨裁者」

納扎爾巴耶夫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現實主義者,他迷戀於集中權力,牢牢控制輿論工具,爭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堅決反對提自由民主、民族主義等不切實際的口號,強調民主改革的階段性,重視社會穩定。他認為在思想保守、無自由主義傳統且伊斯蘭教束縛極深的中亞地區,過早渲染民主自由會起到揠苗助長的作用,「先經濟,後政治」是他為國家發展開出的良方。納扎爾巴耶夫從不諱言要強化總統集權,保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故而該國不少工廠、礦山、銀行和其他核心產業都控制在其親信手中。

對於外界的專政質疑,納扎爾巴耶夫認為「過渡時期的溫和獨裁」是可行的,獨掌大權但體恤民情,在哈薩克民族「崇尚領袖」的政治土壤里,他的威望能深入到每個國人的骨髓里,在哈薩克的馬路上、鬧市區、辦公室、學校等處都可以看到納扎爾巴耶夫的畫像,甚至其總統競選對手、生態學家葉列烏西佐夫都向其投了贊成票。哈薩克一位議員說:「世界之所以能夠了解一個民族,往往是因為這個民族所出現的偉人,而哈薩克民族為世人所知,是因為我們有偉大的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國民對納扎爾巴耶夫的崇拜由此可見一斑,故而哈薩克取消了對總統年齡的限制,並賦予納扎爾巴耶夫無限次參選的權利。2010年,哈薩克議會強行通過議案,授予納扎爾巴耶夫「民族領袖」稱號。根據這項決議,納扎爾巴耶夫將不需承擔政治決策的責任,並享有免遭調查和逮捕的權利,針對其本人的「蓄意侵害」,將被定性為恐怖主義罪行,且其將來離任後依舊享有這些權利。

納扎爾巴耶夫擁有如此高威望的秘訣在於人民能切身感受到他的政績,樸素、務實和親民的執政風格也為其加分不少。人民的需求,如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宅、食品等問題,始終是他關注的重點。哈薩克人民把納扎爾巴耶夫看作是「最信任的政治家」,與其說是人民選擇了納扎爾巴耶夫,不如說是人民選擇了社會穩定和生活富足。

2015年4月27日,納扎爾巴耶夫第五次當選哈薩克總統,這也再一次證明,人民還未在本國政客中找到其他可以託付未來的人,納扎爾巴耶夫笑傲政壇也就不足為奇了。至於納扎爾巴耶夫的總統生涯何時會畫上句號,或許我們還需要慢慢等待。

【責任編輯】王凱

劉萬江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黑人少年寫了100遍"黑人命也是命"被斯坦福錄取?
女人的尊嚴是民族的臉面
為什麼少數民族自治區里沒有漢族自治縣?
為什麼那麼多人可以被狹隘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洗腦?
民族打擊樂器在現代音樂中的編配

TAG:民族 | 哈薩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