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專欄 | 輞川別業與王維詩

晉朝就已經稱別墅為"別業",那個鬥富的石崇的《思歸引序》中有:"晚節更樂放逸,篤好林藪,遂肥遁於河陽別業。其制宅也,卻阻長堤,前臨清渠,柏木幾於萬株,江水周於舍下,有觀閣池沼,多養魚鳥。""藪"是沼澤、濕地,"肥遁"是在饒裕中退隱,他自稱別業面積有10頃,百畝為頃,也就是1000畝。

王維的輞川別業,原業主是宋之問。武則天執政時宋之問春風得意,因依附武三思和張易之,中宗、睿宗即位後被兩次流放,最後賜死於太極元年(712),他死時王維才11歲。宋之問其實有兩處別業,另一處在洛陽近郊陸渾。

輞川別業的"輞"是車輪外圈,"輞川"指群山諸水環繞,清代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里這樣記載:"輞谷水在縣南八里,谷乃驪山、藍田山相接處。山狹險隘,鑿石為途,約三里許。商嶺之水由藍橋伏流至此,千聖洞、細水洞、錫水洞諸水會,如車輞環輳,由南圓轉二十里。過此則豁然開朗,林野相望。其水又西北注入灞水,亦謂之輞川。"

西安的朋友說,輞川的面積大約有175平方公里,綿延依靠秦嶺,但並非全是別業所在。王維有一封寫給他好友裴迪的文字極美的信,說他在山寺與山僧飯後,"清月映郭"中登華子岡,看"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燈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可見別業被村落寺廟懷抱。它究竟有多大?唐代馮贄在《雲仙雜記》中說,別業"宅宇既廣,山林亦遠",王維"性好溫潔",所以每天專有十來人掃地,兩個童子專門負責縛掃帚。西安的朋友說,鹿慈寺應為王維實際居宅舊址。在唐朝,此寺名"清源"。

日本學者入谷仙介上世紀70年代寫成一本《王維研究》,其中專有一章寫輞川。入谷認為,王維買此別業,應在開元二十八年(740)最終落腳長安後,差不多也在此時,杜甫在宋之問陸渾舊庄旁建了陸渾山莊。應該是宋之問之弟宋之悌死後,宋氏遺族才將別業轉讓給王維。而國內專家陳鐵民先生在他所做的《王維年譜》中,則將王維購得別業時間,定為最晚在天寶三年(744),這一年王維44歲。陳鐵民認為,此別業是王維與母親供佛修行的隱居地,王維其實一直還在長安做官,只是閑暇回來小住。他真正辭官已經是上元二年(761)春天,61歲,到這年7月他就死了。

輞川別業留下一幅線描《輞川圖》,標有20處景點,王維都有題詩。其中最著名為《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柴"念"寨",也就是籬障。我們見到的《輞川圖》很難說是由王維真跡臨摹,因為張彥遠與朱景玄這兩位當年唐代鑒畫師,一個說王維山水畫特徵是"重深";一個描述此畫,"山谷郁盤,雲水飛動,意出塵外,怪生筆端";而我們現在看到的則像一幅示意圖。王維畫至今不見一幅真跡,原以為台北博物館藏《雪霽圖》是唯一存世之寶,因其煙氣蒼茫,確有蕭然出塵之姿。但經專家鑒定,1997年出版的《中國繪畫全集》戰國--唐卷中沒有它蹤影。各類畫冊中幾乎都找不到他的山水摹本。

對王維詩文全面作注而成經典的是清代趙殿成,趙殿成在康乾盛世,一生致力王維詩文箋注,共編詩421首,真偽難定的約60種。陳鐵民先生從1981年起至1987年,以6年辛苦將王維詩文都以編年排列。第一首是王維15歲所作《過秦皇墓》,"古墓成蒼嶺,幽宮像紫台"的開頭也確實不見稚嫩。最後一首《送元中丞轉運江淮》,結尾是"東南御亭上,莫使有風塵"。中丞元載,在代宗的大曆年當到判天下元帥行軍司馬,因擅權不法,侈潛無度,被賜自殺於大曆十年。

王維詩中最有味道的,一是邊塞詩,另一是中晚年超凡脫俗後的田園詩。兩者比較,當然更喜歡田園詩中那種過濾掉繁瑣色調的空廓。邊塞詩代表性佳句,無疑是張九齡被貶後,他37歲出使西涼所作,《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與《隴西行》中的"關山正飛雪,烽戌斷無煙",但那不過是他仕途炎涼心境凝結成雄渾中的蒼勁。在我看,恰是李林甫專權,張九齡風光不再,才激發出他對官場冷漠,成就了一個真正走到乾淨、清逸的大詩人。41歲他嶺南歸來回到終南山,真像經過了某種洗滌,"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成了告別苟賤官場的極好寫照。從此意義,也可說開元二十九年他已經歸隱。心態越來越靜,意境才越來越幽深。我最喜歡的,除《鹿柴》,就是《山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前句白石青溪,林深紅淺;後句山抹微嵐,翠茸淡盪;自身洒脫在這兩重深秋景色外,那樣一種一切可淡去又一切不必淡去的靜若浮雲。此後才是《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我喜歡的倒不是最有名的松間明月清波,而是第一句"天氣晚來秋"五字組合中的味道,以及"竹喧歸浣女"的意境。最後的"王孫自可留"脫自《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王孫"是貴族子弟,王維反用其意,林藪就成了人生最溫暖的包容與懷抱。

王維田園詩的好處當然來自謝靈運、陶淵明,但他在凝字簡凈上獨樹一幟,精緻,古樸又淡無雕痕,如自在徜徉在林中,空曠澄澹,又漫天空谷傳聲,游形之有影,真可望不可及也。


推薦閱讀:

【《心喙》專欄】媽媽,請你別再說了
【省人醫讀片】中樞神經病例專欄
【黃蠟石專欄】天生麗質  蠟石欣賞
曹英峰先生答《易筋經》讀者問(1) - 易筋經研究專欄 - 內丹學與易筋經論壇

TAG:王維 | 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