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丨愛的本質是「關注」:班主任如何走出學生「問題行為」的教育誤區?

現代社會,「問題行為」在中小學生中的發生率不斷上升已然成為國際趨勢。其實,人的問題行為產生的原因,不外乎生物遺傳、社會環境和個體因素;而在社會環境因素中,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學校教育,就可能成為學生「問題行為」產生的主要誘因。

有研究表明,「學生學業失敗和人際交往失敗引起的挫折是導致有關問題行為的重要起因,特別是長期的學業失敗」。如何對待學生的「問題行為」?應注意哪些施教原則?在具體教育實踐中如何貫徹這些原則?這一系列問題就成為中小學教師日常教育教學中所面臨的現實問題。

「問題行為」不等於「問題學生」

「問題行為」關注的是「行為」本身。事實上,中小學生身心發展正處於成長期和青春期,個體認知水平有限,人格不夠健全,心理還不成熟,不當的家庭教育、較大的學習壓力、交際面的擴大、生活遭遇突發事件等,甚至根本毫無緣由都會使學生在家庭、學校、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出現「問題行為」。

這些「問題行為」大多是成長中的問題行為,是發展性的問題行為,只要經過自我調適或適時、適當的指導,一般都會得到解決。如果得不到及時幫助和解決,有的也會發展成嚴重的問題行為。然而,無論是一般的還是嚴重的甚至非常嚴重的問題行為,教師都不應將其泛化為對學生整體的評價——把出現「問題行為」的學生歸結為「問題學生」。作為教師,在對待學生的「問題行為」時,首先一定要明確,「問題行為」可以出現在任何學生身上,而「問題學生」卻是極其個別的,並非每個班級或學校都有。

從人的身體結構來講,人的器官並不像其他動物那樣一經出生便具備了某種特定化的功能,比如,有些動物善於奔跑,有些善於攀越;有些只能生活在水裡,有些則只能生活在陸地上;有些只能生活在熱帶,有些則只能生活在寒帶……由此而產生的動物生活模式的特定化,很難改變。人的非特性化為人適應各種生活提供了前提條件,使人具有極大的可塑性。

因此,「人原則上是,並且始終是需要教育的,因為人在整個一生中始終在向更新的階段發展……不僅需要發展個性和職業能力這一積極意義上的教育,也需要因受傷而保持原有能力和排除損傷造成能力下降這種治療意義的教育」。從理論上說,任何人都是可教育的,成長中的青少年學生更是如此。青少年學生處於生理、心理發展的未定型期,很難根據一時的表現預見其今後一生的發展狀況,因此,把學生歸為「問題學生」,一定要非常非常謹慎。

在對學生一生髮展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學校教育中,教師如何看待「問題行為」對學生今後的發展影響巨大。如果教師將其視為學生成長階段短暫的「不適應」,經過學生自我調適和教師的引導,學生自身各種積極向上的因素就會得到激發、強化,「問題行為」很有可能朝著有利的方向轉化、發展,從而轉變為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動力和積極因素。相反,如果教師將其擴大化為對學生本人的認識,將學生歸入難以教育的「問題學生」,漸漸地學生自身就會產生心理認同,不斷重複、強化問題行為,最終真正成為讓教師束手無策的「問題學生」。

對於經常出現諸如「逃學、打架、偷竊」行為的學生,美國紐約大沙頭諾必塔小學校長皮爾·保羅的教育堪稱「經典」。

案例

「我一看你修長的小拇指就知道,將來你一定會是紐約州的州長。」一句普通的話,改變了一個學生的人生。此話出自皮爾·保羅校長之口,話中的「你」是當時一名調皮搗蛋的學生羅傑·羅爾斯。

小羅爾斯出生於美國紐約聲名狼藉的大沙頭貧民窟,這裡環境骯髒、充滿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漢的聚集地。因此,他從小就受到不良影響,小學時就經常逃學、打架、偷竊。

一天,當他又從窗台上跳下,伸著小手走向講台時,校長將他逮個正著。出乎他意料的是,校長不但沒有批評他,反而誠懇地說了上面的那句話,並給予語重心長的引導和鼓勵。小羅爾斯大吃一驚,他記下了校長的話並堅信這是真實的。從那天起,「紐約州州長」就像一面旗幟在他心裡高高飄揚。小羅爾斯的衣服不再粘滿泥土,語言不再骯髒難聽,行動不再拖沓和漫無目的。

在此後的四十多年間,他沒有一天不按州長的身份要求自己,終於在51歲那年成為了紐約州的州長。

「問題行為」的施教原則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真理;有了愛不等於有了教育,這也是真理。對於學生的「問題行為」,教師最多的抱怨是:為什麼對學生付出了那麼多愛,給了學生那麼多關懷,學生卻仍難以改變?為什麼學生不領情?為什麼學生一點兒進步都沒有?事實上,對於學生「問題行為」的教育雖無定法,但也不是毫無規律可循。教師付出的愛應該是「有原則」的,對「問題行為」的教育也是有一些基本原則的。

了解學生

教育是人對人的工作,教師只有對學生全面深入地了解,才有可能及時發現學生身上的「問題行為」及其產生的根源,並探索出解決的路徑。

1全體原則

一般情況下,教師通常是在一些突出的「問題行為」出現後,才會循著這些行為去了解學生,了解「問題行為」產生的原因,這樣,教師常將注意力放在那些學習成績差、調皮搗亂的學生身上。對於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由於「一好百好」的慣性思維,很容易忽視他們身上所表現出的諸如狂妄、自私、脆弱等尤其是心理方面的「問題行為」。如果任其發展,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各種媒體關於知名高校學子自殺、犯罪事件的報道已屢見不鮮。因此,了解學生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要了解每一個學生。

2全面原則

一個學生「問題行為」的出現表面上往往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原因」,一句話不投機就對同學大打出手,一次測驗沒考好就割腕自殺,老師或同學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自己一時情緒低落,都可能引發「問題行為」,很多老師對此總會感到防不勝防,教育無從下手。事實上,學生的「問題行為」往往是負面的生物遺傳、社會影響、個人因素等多種原因長期積累的結果,是「冰山一角」的顯現,特別是那些反覆出現、表現頑固的「問題行為」。對一個學生如果沒有全面的了解,就很難了解其「問題行為」產生的真正原因,預防和解決更無從談起。

3重點原則

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實踐告訴我們,無論學生的「問題行為」因何而起,家庭教育在其行為形成過程中往往扮演著關鍵角色。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傳身教、榜樣作用往往會對學生所受的社會影響、學校教育起著過濾、篩選、強化或消弭作用。古今中外,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有所作為的案例比比皆是。現實中,學生的「問題行為」幾乎無一不與家庭教育有關,亦是實情,更有甚者,學生家長的「問題行為」比學生還要嚴重許多。因此,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是了解學生、解決「問題行為」的重點環節。

信任學生

從事教育理論研究的人有誰不把「信任」擺在教育的重要位置?有誰不知道「皮格馬利翁效應」?哈特曼在他的《倫理學》中說:「信賴能夠改變人。」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嬰兒感知善惡的能力似乎與生俱來,」六個月大的嬰兒已經能辨善惡,偏愛「好人」。既然人之「向善」的能力與生俱來,我們有什麼理由懷疑學生不能最終靠自己的力量戰勝「問題行為」,即使「問題行為」真的很嚴重。因此,「教育者必須學會在各種令人失望的情況下仍能建立起對兒童的信任,因為只有在信任的庇護下兒童才能良好地發展。」

現實中,儘管不是所有的信任都會取得預期效果,畢竟教育是很複雜的,教育所面對的人的發展具有大量不確定因素。但教師對學生的信任卻不能因此而打折扣,因為只有對學生無條件的信任,才會得到學生內心的接納;只有學生從內心接納了教師,教師的教育才會喚醒學生心靈中「向善」的本能,激發學生自我改善「問題行為」的動力。否則,教師的教育就很容易遭遇學生出於自我保護意識的本能抵抗,而不被接納;如果教師的不信任被學生認可接納,並內化為學生對自己的不信任,「問題行為」很可能愈演愈烈。

尊重學生

尊重學生是以信任學生為基礎的。相信學生作為人所具有的與生俱來「向善」的能力,無論學生出現什麼樣的「問題行為」都仍能看到他的優點,相信他還有人性中光輝的一面;認識到人的成功常常是要付出代價的,「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相信學生出現「問題行為」是探索成功的一個環節。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自由、尊重學生的選擇。

中小學教師年齡長於學生,專業知識、社會經歷比學生豐富,但這並不表明教師可以用指責、命令、強迫甚至傷害學生的方法來使其「改正錯誤」,即使是出於對學生的「愛」,也不能把自己認為成功的方法、正確的步驟強加給學生,更不能越俎代庖,代替學生做出選擇。

遺憾的是,現實教育中很多老師恰恰是這樣做的。我們不懷疑老師的動機真的是出於對學生的愛,但缺少了尊重的愛常常難以被學生所接受,「雖然解決人際關係的問題也許十分困難,但很容易理解的是,種種問題的出現可歸納為一種慣常的表達『我不喜歡你對待我的方式。即使會毀掉我的生活、你的生活或我們兩個人的生活,我仍要按我的想法去做。』」

對學生放手,讓他自己去學會選擇,即便是讓他走些彎路,受些挫折,出現一些「問題行為」,一如既往地關心他,在他需要的時候引導他、幫助他,他就會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並因此不僅會對你深懷感激、尊敬之情,還會感到探索的過程愉快無比,曾經走過的彎路、受過的挫折、出現的「問題行為」,都會成為他最終取得成功的寶貴經驗和財富。

「問題行為」的施教方法

看起來似乎非常矛盾的是,儘管有調查研究顯示,中小學生在遇到苦悶情緒時很少願意向教師求助,但很多教師的經驗卻是,找學生「談心」是對其「問題行為」進行教育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學生心裡有話不願對老師說?如果教師找學生「談心」,學生卻不願和老師「交心」,怎麼會有效果呢?

雖然當前的各種教育改革都提倡「師生平等」,可現實中由於應試教育的根深蒂固,很多時候教師和學生並不能平等交流,教師「施教」、學生被動接受的教育模式普遍存在,使學生深感「不自由」、被控制。在他們看來,即使老師能幫助自己解決一時的困惑,但自己被老師了解得越多,教師對自己的控制也會隨之更多,這等於給教師創造了更多干涉自己生活的理由和機會,結果不外乎是自尋煩惱、自討苦吃。另一方面,他們也不願老師把自己所遇到的問題當作「典型案例」在其他同學面前談起,這樣自己豈不是很「沒面子」?恰如此類的顧慮不一而足,結果不但學生很少主動找老師「談心」,就算老師找學生「談心」,學生也唯恐避之不及,實在躲不開就敷衍,這種現象在現實教育中很普遍。對待「問題行為」的教育,怎樣和學生談心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大難題。

很多對學生「問題行為」教育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老教師,或許並沒有從理論上系統學習總結過各種教育原則,但認真考察研究他們的成功教育案例就會發現,他們的教育幾乎無不滲透著了解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的教育原則,並加以靈活運用的。

例如在與學生談心時,有經驗的教師一般不會先從學習問題談起,而是以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事情開始。如,對於一個沉迷於網路難以自拔的學生,如果老師直接從網路遊戲會影響學習、損害健康談起,學生往往會表現出不接受、甚至反感,但如果老師出於自己對網路遊戲的了解談起,特別是讓學生感到老師是「遊戲高手」時,學生往往會在頃刻之間對教師無比信賴,甚至無話不談。

之後,老師在深入了解學生沉迷於網路的社會、家庭、學校等原因基礎上,努力協調各方面教育影響;同時逐漸通過一些生動的事例(如能結合自身經歷效果往往會更好)引導學生認識到玩網路遊戲的各種弊端——容易上癮、浪費精力、浪費金錢、難以融入現實社會、影響自控能力、影響視力、甚至影響自我形象(電腦輻射度太大不長頭髮,臉上長豆豆等),最終讓學生認識到玩網路遊戲必須適可而止,不然就會害人害己。

相信學生有了這些認識之後,他們與生俱來的「向善」之心就會引導其做出選擇——擺脫對網路遊戲的迷戀。而老師則相信學生做出選擇之後就會不斷改進自己的行為,並時時關注學生的動向,對於每一個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值得一提的是,不是說只要這樣做了,學生就一定能夠從「問題行為」中解脫出來,可這是老師對「問題行為」施教的一個必要前提,會讓學生感到:老師是關心我、尊重我的,他不通過指責、命令、強迫的方式讓我干我不想乾的事;老師願意接近我、聽我說話,通過老師對我的信任使我對自己更有信心。

了解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的教育原則並不意味對於學生「問題行為」的教育不能運用批評甚至懲罰的手段。例如一位老師對學生「問題行為」的批評懲罰就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案例

我當班主任的時候,班上有個調皮的男生。有一天,他和同學在教室里打鬧,結果把掛在牆上的鐘錶弄個粉碎。我當時對他說鐘錶弄壞了,同學們學習不方便,你應該承擔責任。他說他現在沒有錢買,我就借了25塊錢給他,同時跟他說這是他自己犯了錯誤,應該自己負責任,錢最好不要找父母要,要自己想辦法掙回來。當他決定要收集同學們喝完水的瓶子賣錢還我時,我立即表示了肯定。於是他每天將班上同學用過的瓶子收集在一起,放在教室的角落裡,不到一個月就賣了25塊錢。從此之後,他打打鬧鬧的身影再也看不見了。(一位中學教師)

不可否認,愛學生是教育的前提,如夏丐尊先生所言「教育之不能沒有愛,猶如池塘之不能沒有水,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對學生的「問題行為」的教育更需要愛,但有愛不等於就是教育,究竟應該怎樣去愛學生,特別是對那些有「問題行為」的學生?心理學家羅洛梅指出,「如果用現代心理分析工具,去分析每個人愛的意願,我們就會發現,愛的意願的本質,其實是一種關注。」如果沒有足夠的愛心,老師不會有足夠的興趣去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不會花費大量時間與他們交談,不會對他們抱有無條件的信任,不會對他們的一點點改進做出響應。

對學生的「問題行為」,如果老師只是想著速戰速決,只求指出「問題行為」後學生能立即改正,不肯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不論老師嘴上說得多麼「愛」學生,多麼希望學生好,這種「愛」實際上也是大打折扣的,難以令學生感受得到,也很難達到對學生「問題行為」進行教育的效果。

注釋

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中學生問題行為狀況及輔導策略研究」(課題號GEA09002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欄目:理論與實踐

作者:王彥力 孟四清 陳志科 李強

《班主任》雜誌祝全體教師中秋節快樂!

班主任雜誌社

ID:banzhurenzazhishe

1.點擊歷史信息,查看更多內容


推薦閱讀:

從炫富到炫狗富,「富一代」為什麼教育不好「富二代」?
我的知乎Live——批判性思維全指南
這些被淘汰的學習工具,您見過嗎?
如何理解「神童」?| 袁嵐峰
收藏!【兒童性教育時刻表】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分別教些啥?

TAG:教育 | 學生 | 班主任 | 行為 | 誤區 | 本質 | 關注 | 深度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