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針灸養生】 常用配穴2

在針灸實踐中,依據針灸養生的基本原理,並按一定的選穴配方原則,將具有調攝、強壯、頤養功能的穴位組成相對固定的配穴,即為針灸養生配穴。現繼續舉述幾組常用配穴。

寧神益智

四神聰 百會 湧泉

百會穴在頭頂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5寸,或兩耳尖連線中點處;四神聰穴當百會前後左右各1寸,共四穴;湧泉穴在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處。

四神聰穴4點各以30號1寸長毫針離心向刺入0.7寸,有輕微脹感即可。4針畢,針尾正好會於百會之上。非肝陽、心火旺者,以艾條懸灸於百會穴上,既溫針四神聰,又溫灸百會穴。若不針刺,可以麥粒大艾柱,於4點各灸15壯左右。湧泉穴施以指針捫法,左、右各5—10分鐘,酸脹溫熱為度。每周施術3次,以1月為期。每於深秋、初夏前各施術1月。長期神經衰弱的人,每15次後,休息半月,再施行15次。貼穴、激光、電梅花針等法均可施行。

四神聰、百會居頂,從上治下,加溫針灸,溫陽啟督(脈),升提中氣,增強大腦工作能力;湧泉處足底,從下引上,育陰潛陽,並循足少陰腎經之脊行線,協督脈入腦系。兩穴合用,健腦益智,既「醒」腦提神,又安神寧志。適用於因為勞累過度、房事失節、處心積慮、耗血傷神致健忘眠差、頭暈心慌、神疲乏力、短氣太息的人。對沒有症情表現的正常人,按法施之,自可以強健腦力,提神益智。

調養精氣

腎俞命門太溪太沖

腎俞穴位於腰部,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命門穴位於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太沖穴位於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四穴均以30號毫針,直刺0.7—1.5寸,得氣後留針。除太沖外,並溫針灸各3—5壯。腎俞、命門二穴也可以單灸不針,用麥粒大艾柱各灸20—50壯;或棗核大艾燒隔姜灸,每穴次5—7壯;或艾條懸灸,每穴30分鐘。本方於深秋後可每周1—2次,春夏季則半月或1月1次。貼穴、穴位注射、埋藏等法均可。

腎俞乃背俞穴之一,功能為強腰補腎,生精益髓,增進性機能。與命門合用,更能溫補真元之氣,壯陽健腦。太溪乃腎經原穴,可滋陰潤臟。太沖系肝經原穴,平陽柔肝,與腎俞、命門合施,同調下元陰陽之氣,合化乙癸精血源流。不僅適用於勞傷日久,精氣消耗及病後身體虛弱等因素所致的腰府酸軟如墜,神疲精萎,驚惕多夢,情緒易於波動,精少無子,宮冷不孕,性功能減退,形體衰憊等,對於常人,到了中年以上,常施本方亦能養護精氣,潤利關節竅道,延年益壽。

容顏三白

陽白 四白 太白

陽白穴位於目正視,瞳孔直上,眉上1寸;四白穴位於目正視,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處;太白穴位於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跖骨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陽白、四白二穴,用32號毫針,向不同方向橫刺。0.5—1寸,有酸脹感即可,輕捻轉,不提插,留針30分鐘;太白穴用30號毫針,直刺0.5—0.7寸,得氣後兩側同時行針約3分鐘,留針。

陽白,足少陽經脈行於頜面之住留穴,沿皮刺可以改善皮下微循環,增強肌膚營養,能潤膚、緊額、消皺。四白則功能相近而主顏面,與陽白相合可調攝上下瞼肌的張力強度。太白,足太陰脾經原穴,取脾主四肢肌肉之意,促進顏面肌膚吸收營養。三穴合用,潤肌澤膚,好顏華色。為針灸美容的基本穴方。

——摘自《養生有方》

推薦閱讀:

針灸特效穴歌訣
段氏臟腑針灸歌訣
《千金翼方》 > 卷第二十六·針灸上取孔穴法第一
彭靜山針灸捷效經穴歌訣
中醫中藥針灸耳針療法有效治療老慢支、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哮喘

TAG:養生 | 針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