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學習(上)
《資本論》學習
目錄
資本論的特色及其誕生的歷史背景
一、《資本論》的寫作及其偉大意義
(一)資本論是馬克思用畢生的心血凝結而成的巨著
《資本論》的研究和寫作,實際上是馬克思從1843年開始,直到1883年3月14日為止,用整整四十年時間完成的科學研究成果。
(二)《資本論》是馬克思歷盡艱辛的成果
(三)《資本論》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研究和出版的著作
(四)《資本論》是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
(五)《資本論》是工人階級的聖經
(六)《資本論》是市場經濟理論的經典
《資本論》揭示了市場經濟哪些原理呢?
第一,商品貨幣的一般原理和規律
第二,勞動力特殊商品原理,剩餘價值規律,工資變動規律
第三,協作、分工原理,機器生產率、勞動生產率變動原理
第四,資本有機構成原理,積累一般規律,相對過剩人口規律
第五,資本循環原理,資本周轉原理,社會資本再生產原理,危機周期性規律。
第六、成本價格、平均利潤、生產價格原理,產業利潤、商業利潤、借貸利息和地租原理,土地價格變動規律
第七、人和自然之間物質循環規律。
(七)《資本論》是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指南
(八)《資本論》是和諧社會建設的理論基礎
二、《資本論》誕生的歷史背景
(一)《資本論》是以成熟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為前提而誕生的
(二)《資本論》是適應工人運動的需要而誕生的。
(三)《資本論》是為實現政治經濟學的革命性變革而誕生的。
第一版 序言
(一)《資本論》是《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續篇(第7頁第1段—第2段)
(二)《資本論》把最難理解的商品作為分析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起點的原因(第7頁第3段—第8頁第2段)
馬克思說:「萬事開頭難,每門科學都是如此。所以本書第一章,特別是分析商品的部分,是最難理解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每門科學都有自己的研究對象、目的和任務,但要完成它的研究目的與任務,還必須首先確定突破口,也就要確定從什麼地方開始研究。由於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而體現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經濟範疇有許多,在眾多生產關係中資本是統帥一切的核心範疇。然而,資本的最初的現象形態(或表現形式)是貨幣。
貨幣是什麼?貨幣是商品價值的代表,或是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這就是馬克思這裡指出的,是商品價值的完成形態。就商品價值來說,沒有人不知道,所以是「極其簡單的,」可是要了解商品的價值及其表現形式貨幣和貨幣的起源,難度就大了。其所以難度大,是因為,只有了解了商品的價值為什麼要由金銀貨幣來表現,了解了貨幣是怎樣產生的問題之後,才能了解貨幣到資本的轉化,以及資本為什麼最先由貨幣來代表的問題。所以,馬克思就從這樣一個最難理解的問題開始研究。
同時,對於貨幣的起源問題,「兩千多年來人類智慧在這方面進行探討的努力,並未得到什麼結果。」即前人對貨幣的起源問題的研究,沒有什麼結果。這也決定了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從商品與貨幣開始研究的原因。
至於說到前人的沒有什麼結果,其原因何在呢?這是因為:
1.已經發育的身體比身體的細胞容易研究些
2.分析經濟形式,既不能用顯微鏡,也不能用化學試劑。二者必須用抽象力來代替。
3.而對資產階級來說,勞動產品的商品形式,或商品的價值形式,就是經濟的細胞形式。在淺薄的人看來,分析這種形式是斤斤於一些瑣事。
(三)《資本論》的研究對象和最終目的(第8頁第3段—第11頁末)
1.《資本論》的研究對象:「我在本書研究的……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到現在為止,這種生產關係的典型地點是英國。」具體說明:
A關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
如何理解這裡所說的生產方式?我國學術界存在多種看法:多數認為是指生產關係,有的認為是指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統一,也有的認為是指勞動的組合方式和生產關係的統一,還有的認為是指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相結合的方式。
何煉成等人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以資本家佔有生產資料為基礎的以僱用勞動制度為前提的生產資料同勞動者的結合方式,實際上是指廣義的生產關係,或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總和。而馬克思關於資本論研究對象的表述中的生產關係是指狹義的生產關係,即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關係,交換關係是指資本和勞動的交換關係,至於分配關係,是內在於生產關係中的問題,因為「分配關係本質上和生產關係是同一的,是生產關係的反面」。
中央黨校魯從明教授認為:第一,這裡所說的生產方式是指生產資料和勞動者以資本和僱傭勞動的對立為特徵相結合的社會生產方式。它是決定資本主義全部生產關係(廣義)性質的內在基礎,這與人們通常所說的生產條件的所有制關係是一致的。第二,與生產方式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是指建立在資本和僱傭勞動對立基礎上的直接生產過程中的人和人的社會關係(狹義的生產關係),與交換過程中的人和人的社會關係。第三,無論是生產方式,還是廣義的生產關係,都是以一定的生產力作為自己存在的歷史條件和現實基礎的。
作為歷史形成的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應該是生產關係,但這決不意味著去孤立地研究生產關係,而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中去研究生產關係,只有這樣,才能把經濟的運動看成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參考資料:何煉成等:《資本論教學與研究》,西北大學出版社;魯從明:《資本論的思想精華和偉大生命力》,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B為什麼要以英國為典型。因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比較成熟,工人運動較發展;英國資本主義的經濟資料、思想資料、歷史資料、統計資料都非常豐富;英國有古典經濟學的成果可以借鑒。
2.以英國為典型的一般意義在於代表著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趨勢。在英國以外的其他歐洲各國,例如德國雖然在經濟發展水平尚落後於英國,但它的發展趨勢必然像英國那樣,成為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就是馬克思所說得那樣,英國的今天就是德國的明天,英國的現在就是德國的未來。
3.《資本論》的研究目的:「本書最終目的就是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這句話的意思,根據列寧在他所著的《卡爾?馬克思》一書中的論述來看,是指資本主義發生、發展和必然滅亡的過程,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
列寧:「資本主義社會必然要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這個結論,馬克思是完全而且僅僅根據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得出的。」(《列寧選集》,第2卷,第599頁)
剩餘價值生產規律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根源。
(四)《資本論》所研究的資本主義經濟關係具有強烈的階級性。(第12頁第1段—第2段。
(五)《資本論》的研究方法:
1、科學抽象法:馬克思所講的抽象力,是指用理性思維的方法進行科學抽象的能力。在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時,雖然它是社會的客觀存在,但卻不是實在的物體,因此既不能用顯微鏡來觀察其結構和運動,也不能用化學試劑對它進行化驗,而只能靠人們的思維抽象能力。即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這個極其複雜的客觀世界中,抽出其主要的、本質的東西,捨棄其次要的、非本質的東西,從而形成科學的概念和理性的認識。這是運用唯物辯證法的一種特殊的研究方法,對研究社會現象都是適用的。
2、唯物主義歷史觀。「我的觀點是: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不管個人在主觀上怎樣超脫各種關係,他在社會意義上總是這些關係的產物」。
關於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馬克思在《政治經學批判序言》中作了經典概括,林崗等認為其中包含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五個方法論命題:一是從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中解釋社會制度的變遷;二是在歷史形成的社會經濟結構的整體制約中分析個體經濟行為;三是以生產資料所有製為基礎確定整個經濟制度的性質;四是依據經濟關係來理解政治法律制度和倫理規範;五是通過社會實踐實現社會經濟發展合規律與合目的的統一。
肖殿荒《資本論》導讀中指出:按照列寧的說法,歷史唯物主義的發現,消除了以往歷史理論的兩個主要缺點:第一,以往的歷史理論至多是考察了人們歷史活動的思想動機,而沒有探究其中的物質生產及其社會關係根源。第二,過去的歷史理論恰恰沒有說明人民群眾的生活及其社會條件。
曼德爾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中的《卡爾馬科斯》中指出:馬克思對社會科學的貢獻,除了他自己的經濟理論,主要是他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這個理論以人類為出發點。沒有社會組織,人類就沒法生存。社會組織以社會勞動和社會交流為基礎。社會勞動總是產生在由歷史形成的某一個特定的社會生產關係結構之中,這些社會關係最總決定所有其他的社會關係,包括社會交流中的社會關係。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而不是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
在每一種生產方式中,其基礎(基本結構)是一系列特定的生產關係所構成的,在這個基礎上建立這一個複雜的上層建築,它包括國家、法律(無階級社會除外)、意識形態、藝術、道德等等。
除了無階級社會,以某些主導生產關係為中心的生產方式都具體表現在特定的階級關係中,這些階級關係最終支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個人的自由意志,個人根據自己的愛好做出有關各自生存的抉擇,個人所認為的利益以及個人的信奉和道德選擇,歷史唯物主義對此並不加以否認。歷史唯物主義所要說的是:(1)這些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會結構(教育、主導意識和道德「價值」、物質條件所允許的行為差異等等)的支配;(2)千萬種不同愛好、利益和選擇發生衝突的結果其實是一種社會邏輯學現象,而不是個人心理學現象。在這裡,階級利益是主要的。
歷史上還找不到一個統治階級不設法捍衛自己的統治的先例,也找不到一個被剝削階級不設法限制(有時還要取消)所受到的剝削的先例。所以,除了無階級社會,階級鬥爭永遠是人類社會的一個特徵。事實上,歷史唯物主義的論題之一就是「人類歷史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階級鬥爭有其直接的經濟和物質目的,這是一場分配社會產品的鬥爭。
3、階級分析法。政治經濟學是具有強烈階級性的科學。研究經濟問題不能忽視和排斥階級分析方法。
第二版跋文
(一)第二版跋文說明對《資本論》原文作了某些修改(第14頁第1段—第15頁第1段)
(二)就德國的歷史情況看,《資本論》的誕生具有客觀必然性(第15頁第2段—第18頁第4段)
1.在德國,在馬克思所處的年代,政治經濟(資產階級經濟學)一直是外來的,是從英國和德國輸入的。為什麼?當時德國經濟落後,封建經濟還佔統治地位,還不具備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條件,沒有發達的資本主義經濟關係,在德國就不可能產生資產階級經濟學。在這種情況下,德國的政治經濟學教授,在資產階級經濟學面前,只能一直當學生。因此,德國的教授只能站在德國小資產階級的立場上去看別國的經濟學,只能用德國統治階級的官方文字(包括語言),去解釋外來的科學,資產階級經濟學的本意就被歪曲了。
2.英國古典經濟學之所以能在英國產生,是因為當時英國正處於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時期,且勞動者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還不突出,為適應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就特別需要資產階級經濟學為經濟發展在理論上開闢道路,掃清障礙。為此,統治階級(資產階級)也容許經濟學家對資本主義經濟進行公正無私的研究。
3.等到德國經濟在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影響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時,應該說,德國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在資本主義經濟關係成熟面前,有了產生的條件。可是,正是在這時,在歐洲資本主義各國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已經公開化、尖銳化。這時,德國的經濟學教授再要站在資產階級的立場公正無私地去研究經濟學,就沒有可能了。同時,在階級矛盾尖銳化後,工人階級在政治上已經成熟,公開提出了推翻資本主義的戰鬥口號,這是古典經濟學就面臨破產了,並被庸俗經濟學(魏資產階級利益公開辯護的經濟學)代替了。
4.馬克思也指出,雖然德國的特殊社會歷史發展,排除了資產階級經濟學在德國取得獨創成就的可能,但是沒有排除無產階級為維護自身利益對資產階級經濟學進行批判的可能。正是在這種批判中,馬克思才創立了科學的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資本論》。所以,《資本論》的副標題為《政治經濟學批判》。
(三)對德國資產階級代言人反對或曲解《資本論》的駁斥。(第18頁末—第19頁第1段)
(四)馬克思創作《資本論》運用的方法是唯物辯證的方法(第19頁第2段—25頁末段)
1.對馬克思應用的方法的理解較差者。
2.考夫曼對《資本論》運用的方法的評述。(第20頁第3段—23頁第2段)
通過考夫曼的評述,可以總結出馬克思唯物辯證法的主要觀點:
第一,揭示客觀事物發生、發展和運動的規律;
第二,把社會運動看做受一定規律支配的自然歷史過程;
第三,否認不管是應用於現在或過去都是一樣的經濟生活的一般規律的存在,認為這樣的抽象規律是不存在的。恰恰相反,每個歷史時期都有它自己的規律。
第四,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不同,生產關係和支配生產關係的規律也就不同,從這個觀點去研究資本主義經濟制度,這種研究的科學價值在於闡明了支配著一定社會機體的產生、生存、發展和死亡以及為另一個更高的機體所代替的特殊規律。在
此外,馬克思還分析了他的辯證方法與黑格爾辯證方法的本質區別,並概括了辯證法的本質。
3.馬克思對《資本論》的辯證方法的具體運用的說明。
馬克思在運用辯證方法時,把敘述方法與研究方法區別開了。研究方法是由具體到抽象;敘述方法是由抽象到具體。
這裡的由具體到抽象,是指從感性的具體出發,即對感性方面的具體材料進行周密的分析,達到抽象的規定,揭示出對象的本質;然後,又反過來由抽象的規定開始,經過綜合過程再複製出理性的具體來,這個理性的具體已經把各個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繫揭示出來了,即已經把研究對象的運動規律揭示出來了。
進一步說,馬克思由具體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就是從現象到本質的方法。這個方法首先是收集大量的材料,然後加工整理,由表及裡,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即從直觀到科學的抽象;敘述的方法就是由科學的抽象到已被認識了的具體,也就是依據客觀存在的真理,通過理論的敘述把研究對象反映出來,從而達到理論概括實踐的目的。
《資本論》第一卷
第一章 商品
1.商品的兩因素:使用價值和價值(價值實體,價值量)
(一)前言(第47頁第1段)
研究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為什麼要從研究「商品」開始
(二)商品的使用價值(第47頁第2段—48頁第2段)
1.商品使用價值概念
2.使用價值的質與量
3.使用價值只為商品等提供材料而不屬於政治經濟學的研究範圍。因為使用價值不反映人們之間的社會關係。只是在使用價值是商品價值的物質承擔者的範圍內,馬克思才提到使用價值。
(三)商品的價值(第49頁第1段—第54頁第1段)
一、價值的質的規定性(即其實體是什麼)
1.交換價值及概念(第49頁第1段)
從分析問題的方法看,馬克思運用了從現象到本質的方法,也就是從現象入手,然後引申出價值,其實體是抽象人類勞動的凝結。
2.交換價值說明相互交換的商品之間有一個共同的東西(第49頁第2段—50頁第2段)
在這裡馬克思用了三個例子來說明等同的東西是客觀存在的。
3.相交換的商品之間的共同東西不可能是商品的自然屬性。(第50頁第3段—50頁第5段)
指出交換的商品之間的共同東西不是商品的自然屬性,不是商品的使用價值,而是相互交換的兩個商品(或使用價值)之外的第三者,也就是說共同的東西與商品的使用價值無關。
4.相交換的商品之間的等同東西是抽象勞動凝結而成的價值。(第50頁末—51頁第3段)
二、價值的量的規定性(第51頁末—54頁第1段)
1.商品價值量的計量方法。(51頁末)
2.商品價值量的決定(52頁第2段—第3段)
3.商品價值的變化(53頁第2段)
(四)商品是實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第54頁第2段)
2.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二重性
(一)前言(第54頁—55頁第1段)
(1)商品具有使用價值與價值的二因素,因而生產商品的勞動也就具有勞動的二重性,即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
(2)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學說是馬克思在批判了亞當?斯密的勞動價值理論的基礎上創立起來的。
(3)勞動二重性學說是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的樞紐。沒有勞動二重性學說,就不可能有可變資本與不變資本理論,就不可能有剩餘價值理論等等。
(二)生產使用價值的有用勞動(具體勞動)(第55頁第2段—57頁第1段)
1.生產使用價值的勞動是具體勞動。(55頁第3段)回答了什麼是具體勞動。
2.具體有用勞動的理論意義(55頁第4段—57頁第1段)
(三)形成價值的抽象勞動(第57頁第2段—58頁第1段)
1.形成價值的抽象是抽取了勞動的有用性質(指生產使用價值的具體勞動)的一般人類勞動。
2.作為形成價值的抽象勞動是簡單勞動
(四)生產商品的勞動是具體有用勞動與抽象人類勞動的統一(第58頁第2段—60頁)
第一,從使用價值與價值形成上看,異質(性質不同)的具體勞動是形成使用價值的條件,同質(性質相同)的抽象勞動是形成價值的實體。
第二,統一在商品中的勞動二重性所回答的問題不同
第三,在同一時間內使用價值量與價值量下降的對立運動的根源。
第四,小結(略)
3.價值形式或交換價值
前言(第61頁第1段—62頁第1段)
主要是講研究對象和目的。
第一,商品作為使用價值是商品本身的自然屬性;它作為價值的承擔者是價值的表現形式。(第1段)
第二,研究對象是價值的表現形式。
使用價值是商品體的自然形式(物質形式),是一種「可感覺的粗糙的對象性」,也就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相反,在商品價值這種對象性中,「連一個自然物質原子也沒有」,也就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由於商品價值的對象性純屬一種社會關係,即它的現實的存在,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相交換的社會關係中才能表現出來。因而,人們只能從商品的交換關係中去發現價值。(第2段)
第三,研究目的是揭示貨幣的起源。
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就是貨幣形式。對貨幣形式的產生問題,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從未探索過。馬克思研究價值形式就是闡明表現商品價值的這種貨幣形式的起源。為此目的,首先必須從簡單價值形式分析開始。(第3段)
A.簡單的、個別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
(1)價值表現的兩極:相對價值形式和等價形式。
首先,分析簡單價值形式的重要性(本節第1段)
馬克思這裡原文告訴我們,分析價值形式,特別是貨幣形式,它的關鍵問題就是要從簡單價值形式分析開始,才能理解貨幣是怎樣從商品交換關係中產生的。
其次,價值形式的兩極及其不同作用和地位。(第2段)
第三,價值形式兩極的對立統一關係。(第62頁第3段—63頁第2段)
它二者的關係是:互相依賴,互為條件,不可分割的兩個要素,又是同一價值表現的互相排斥、互相對立的兩極。
最後,價值形式兩極的確定(63頁第3段)
若是價值被表現的商品,就處於相對價值形式;若是表現價值的商品,就處於等價形式。
(2)相對價值形式
這裡考察了相對價值形式的質與量兩個方面,目的在於說明商品價值是怎樣通過另一種商品的使用價值量相對地表現出來的。
(a)相對價值形式的內容
主要講相對價值形式的質的規定性。
1.怎樣研究相對價值形式呢?(第63頁開頭—64頁第1段)
馬克思指出,要發現某個商品的價值表現,首先必須完全撇開這個價值關係的量的方面,而考察其質的方面。資產階級經濟學者的考察方法恰與此相反,他們在價值關係中只看到兩種商品的一定量彼此相等的比例,而忽略了「不同物的量只有化為同一單位以後,才能在量上相互比較」這個根本問題。(64頁第1段)
2.在價值關係中被看作在質上相同的兩個商品,它們的作用是不相同的。(64頁第2段)
在20碼麻布=1件上衣的這個等式中,麻布處於相對價值形式的地位,起主動作用,所以只是麻布的價值得到了表現,而上衣只是麻布的等價物。在這個價值關係中,上衣就是價值的存在形式,是價值物(指價值的物質表現)。上衣之所以是價值物,是因為上衣本身也有價值,否則上衣就不能用它的存在形式來反映(或表現)價值。同時,處於相對價值形式的麻布,它的價值能夠得到獨立表現,是因為麻布只有作為價值,才能把上衣當作等價的東西,或當作能與它相交換的東西。
3.一個商品的價值性質只有通過商品與商品的相互關係才能表現出來(64頁第3段—65頁第1段)
馬克思在這以前分析價值時(還沒有涉及到商品之間的交換關係),只是著眼於確定商品的價值的性質,認為價值是抽象人類勞動的凝結,只說明了在商品的自然形式內包含著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價值,或是價值抽象。「但是並沒有使它們具有與它們的自然形式不同的價值形式。」也就是商品價值還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還沒有取得獨立的表現形式。在商品交換關係中,情況恰好相反。價值的性質(抽象的價值)才取得了與它的自然形式不同的價值形式(見第65頁1段內容)
4.只把構成麻布價值的勞動的特殊性(抽象勞動)表現出來是不夠的(65頁第2段起到第3段)
這裡是說,價值本身的表現問題還沒有解決。馬克思舉例說處於流動狀態的人類勞動力或人類勞動是形成價值的東西,但它本身還不是價值。它只能在凝固的狀態中,即在物化的形式上,才形成價值。因此,要使麻布的價值表現為人類勞動的凝結,就必須使它表現為一種「對象性」(即客觀存在的性質),表現為一種客觀存在的東西。
5.小結(66頁開頭—67頁)
第一,一個商品的價值只能在商品的價值關係中(在商品交換中)才能表現出來(66頁第1段—2段)
第二,當麻布與上衣相交換時,商品價值的性質及其表現形式,就由麻布自己說出來了。(66頁—67頁第2段)
a.為要說明抽象勞動形成商品價值,麻布就說,上衣只要與它相等,從而是價值,就和麻布一樣是由同一勞動構成的;
b.為要說明麻布的價值形式不同它自身的自然形式,麻布就說,價值看起來像上衣,因此,它自己作為價值物就同上衣相像。
(b)相對價值形式的量的規定性
價值有質的規定性,也就有量的規定性。分析相對價值形式的量的規定性,在於要說明價值與價值表現是有差別的,價值表現在量上是有變化的。
1.價值形式不只是要表現價值,而且要表現一定量的價值(指要表現價值的量)(67頁第4段--)
例如,在20碼麻布=1件上衣的交換關係中,上衣不僅表現了麻布的價值,而且是用1件上衣(一定量的使用價值)來表現了20碼麻布的價值量。
2.勞動生產力的變化對價值量的相對表現的影響(67頁末—69頁第2段)
3.小結(69頁最後一段)
(3)等價形式
1.等價形式的性質(70頁第1段——第3段)
2.等價形式的特點(71頁第2段——73頁第4段)
等價形式有三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使用價值成為它的對立面即價值的表現形式(71頁第2段——72頁第3段)
第二個特點:具體勞動成為它的對立面即抽象人類勞動的表現形式(72頁第4段——73頁第3段)
第三個特點:私人勞動成為它的對立面的形式,成為直接社會形式的勞動(73頁第4段)
3.對歷史上最早分析過價值形式的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評價(73頁第5段——75頁第1段)
(4)簡單價值形式的總體
第一,交換價值是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本節開頭第1段——第2段)
第二,簡單價值形式是商品使用價值與價值的內部對立轉化為外部對立的簡單表現形式(76頁第2段)
第三,簡單價值形式是不充分的,它會自行過渡到更完全的形式(76頁第3段——77頁第3段)
B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
(1)擴大的相對價值形式
第一,同簡單價值形式相比,擴大的相對價值形式在質上所具有的特點(78頁第1段)
第二,同簡單價值形式相比,擴大的相對價值形式在量上所具有的特點(78頁第2段)
(2)特殊等價形式
在擴大的價值形式中,等價物具有特殊性。其特殊性在於:
第一,作為等價物的商品由若干個,並相互並列形成許多的特殊等價形式;
第二,不同等價物商品所體現的具體勞動,現在只是抽象人類勞動的特殊表現形式。
(3)總和的擴大的價值形式的缺點
一、擴大價值形式的缺點會在價值形式兩極上表現出來(79頁開頭一整段)
首先,在擴大的相對價值形式上存在的缺點:第一,商品的相對價值表現是未完成的;第二,相對價值表現是雜亂的;第三,相對價值表現是不統一的。
其次,在擴大的等價形式上存在的缺點:第一,等價形式具有局限性;第二,等價物沒有統一性。
二、擴大的價值形式向一般價值形式發展的必然性(80頁第2段——本節末)
擴大價值形式的缺點要能夠得到克服,就必須向一般價值形式過渡。
C一般價值形式
(1)價值形式的變化了的性質
第一,相對價值形式的變化(81頁第1段——82頁第3段)
1.商品的相對價值表現是簡單的,統一的,因而是一般的;
2.一般價值形式的出現是商品世界共同活動的結果,因而是社會公認的形式;
3.在一般價值形式中,一切商品的價值在質上相同在量上可以互相比較。
第二,等價形式的變化(82頁末——83頁第1段)
1.一般等價物商品的自然形式成為一切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
2.生產一般等價物商品的私人勞動成為社會勞動的表現形式;
3.生產一般等價物的具體勞動成為商品世界的抽象勞動的表現形式。
第三,結束語(83頁第2段)
(2)相對價值形式和等價形式的發展關係
第一,相對價值形式決定等價形式(83頁第1段——第2段)
第二,價值形式兩極的對立隨著價值形式的發展程度而發展(83頁第3段——85頁第1段)
(3)從一般價值形式到貨幣形式的過渡
過渡的原因。「一般等價形式是價值形式的一種。因此,它可以屬於任何一種商品。」
過渡的途徑。在等價物相互排擠中,最後使等價物與一種特殊商品金的自然形式結合在一起時,一般等價形式就過渡到了一貨幣形式。
D貨幣形式
第一,由一般等價形式發展到貨幣形式沒有發生質的變化。
第二,金能獨佔一般等價物的地位而與其他商品相對立,這並沒有神秘的地方。
第三,用貨幣表現商品的價值就是商品的價格形式。
第四,貨幣形式是價值形式發展的必然結果。
4.商品的拜物教性質及其秘密
(一)商品拜物教的產生及其性質
第一,商品拜物教性質不會發生於商品的使用價值(本節開頭第1段)
第二,商品拜物教也不會發生於價值規定性的內容(88頁第2段)
第三,商品拜物教是商品形式本身發生的(88頁第3段)
第四,商品拜物教的性質(88頁——89頁一整段)
(二)商品拜物教的根源(89頁第2段——93頁第3段)
首先,商品拜物教來源於生產商品的勞動所特有的社會性質(89頁第2段——90頁第1段)
其次,私人勞動的二重社會性掩蓋了人們之間的社會關係(90頁第2段——91頁第1段):馬克思指出:「生產者的私人勞動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會性質。一方面,生產者的私人勞動必須作為一定的有用勞動來滿足社會需要,從而證明它們是總勞動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會分工體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種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勞動可以和另一種有用的私人勞動相交換從而相等時,生產者的私人勞動才能滿足生產者本人的多種需要「。
再次,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價值量的變動造成了物支配人的假象(91頁第2段——92頁第1段)
商品生產者實際關心的是商品以何種比例相交換,當這種比例經過長期交換而在習慣上確定下來之後,它就像是從勞動產品的本性中產生出來的一樣。價值量的變動也是如此。它不以私人交換者的意志為轉移而不斷發生變動,所以在交換者看來,它就會取得「物的運動形式,不是他們控制這一運動,而是他們受這一運動控制」。人們在長期內不了解價值量是如何決定的。只是在交換已經十分發達,十分普遍的時候,人們才逐步認識到,商品交換的量的比例,是由某種「社會尺度」決定的,這就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是因為在私人勞動產品的偶然的不斷變動的交換關係中,生產這些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作為起調節作用的自然規律強制地為自己開闢道路」。價值量由勞動時間決定,是一個隱藏在相對價值量變動背後的秘密,這一秘密地發現,消除了價值量決定的偶然性的外觀,但沒有消除這種決定所採取的「物的形式」。這就是說,即使人們認識了它,價值量的決定仍然採取物的形式,仍然好像是有物的本性決定的。
最後,貨幣形式更加掩蓋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係。(92頁第2段——93頁第1段)
(三)在非商品生產的社會裡,勞動產品沒有拜物教性質(93頁第2段——97頁第1段)
第一,生活在孤島上的魯賓遜,他和物的關係不存在神秘性。(93頁第3段)
第二,在封建社會裡,農奴與領主之間關係的特徵是人身依附,不會表現為物的關係(94頁第2段)
第三,在自給自足的農村家長制生產中,勞動具有直接的社會性,全部關係沒有神秘性。(94頁第3段)
第四,在未來的自由人聯合體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簡單明了,也沒有神秘性可言(95頁第2段)
最後,拜物教的意識是與商品生產分不開的(96頁第2段)
(四)商品拜物教迷惑著資產階級經濟學(97頁第2段——101頁)
第一,古典經濟學不了解商品拜物教的根源,把它看成自然的東西。(97頁第2段)
第二,資產階級經濟學受拜物教迷惑所產生的種種誤解(99頁第1段——第2段)
第三,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完全顛倒了現實關係。(100頁第2段——101頁)
第二章 交換過程
上一章的第3節對價值形式的分析,目的在於闡明貨幣的起源和本質。這一章是前面第3節的直接繼續和補充。第一章第三節分析價值形式的發展過程,是從辯證邏輯上來說明貨幣的形成與本質的。第二章分析交換過程,則是從商品交換的歷史發展過程,來說貨幣的形成與本質的。價值形式的發展是在現實的交換過程中進行的,所以馬克思在第一章第三節後面安排了第二章的內容。從方法上說,是由抽象到具體方法的運用。因為,價值形式的發展過程是從商品交換的實際過程中抽象出來的。先抽象分析價值形式的發展過程,然後再對商品交換過程的歷史發展過程進行分析,這是馬克思方法論的要求。
從本章的內容上看,商品交換的歷史發展過程是商品內在矛盾的發展過程。這個矛盾的解決,就是金銀貨幣的產生,就是商品交換中一般等價物的出現。
(一)商品交換的條件和交換過程的矛盾(第102頁——104頁第3段)
第一,商品所有者之間交換其商品意志關係是由他們的經濟關係決定的。(第102頁第1段)
其主要內容是:
1.馬克思說:「商品不能自己到市場去,不能自己去交換。」而是商品所有者之間的交換;
2.商品交換關係是商品所有者雙方共同的意志行為;
3.這個意志行為的核心是交換雙方必須彼此承認對方是私有者;
4.產生這種具有法權關係的意志關係的基礎是經濟關係,即商品所有權的讓渡關係。
第二,商品內在矛盾決定了商品的交換關係(103頁第2段——第3段)
在私有制和社會分工的條件下,商品對其所有者來說非使用價值,對其非所有者(即別人)來說才是使用價值。因此,商品交換關係是一種商品轉手的行為。這種轉手的必然性首先是與商品的內在矛盾相聯繫,與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相聯繫。反過來說,是由商品的內在矛盾決定的,或是說其內在矛盾的解決必須通過商品交換。交換過程的必要在於:
(1)商品要進入消費領域,它的使用價值才能實現,使用價值的實現,必須先把商品賣出去,即首先要實現價值。
(2)商品使用價值要能實現,必須首先證明商品對別人有用,生產這個商品的勞動是有用勞動。價值實現了,就可證明商品有用。
這兩個方面問題的解決,都需要交換過程,有商品的轉手。
第三,商品的內在矛盾表現為交換過程的二重性(104頁第2——3段)
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在交換過程中,表現交換過程的二重性。這就是:交換過程在一個方面表現個人的過程,而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社會過程。這個過程包含著矛盾,即個人過程向社會過程轉化是有矛盾的。具體內容:
1.個人的過程指每個商品所有者是用自己的商品去換取別人的商品,他所關心的是別人的商品是否對自己有用。這是從使用價值上看的;
2.社會過程指的是私人勞動轉化社會勞動,實現商品價值的過程,所有者關心的是它的商品的價值能否實現。這是價值上看的。
恩格斯對這裡的問題曾有解釋,認為在一般等價物(或貨幣)沒有出現之前的物質交換時期,只有在偶然情況,交換雙方面的任何一方,才能說既是個人的過程,又是社會的過程。但是,在大量的情況下,如何擴大交換的情況下,二者不可能統一。
個人的過程與社會過程不統一,交換過程發生矛盾,你需要我的商品,而我又不需要你的商品,這種矛盾現象的出現,客觀上就要求有一種商品能夠充當一般等價物,這是解決矛盾的出路。
(二)貨幣是交換過程發展的必然產物(104頁第4段——105頁第3段)
一般等價物貨幣的出現,不是由商品所有者想出來的,而是商品所有者在商品交換的困難處境中,自發地為自己闖出了一條道路,即有一個商品所有者先拿自己的商品去市場上去換一種大家(多數商品所有者)都樂於接受的商品(儘管這個商品是暫時不要的),然後再拿這個商品作為交換手段,去換自己需要的商品。當商品所有者都這樣做時,有一種特定的商品就從商品群中分離出來,從而成為社會公認的一般等價物,由於這個社會過程,使分離出來的商品充當特殊的社會職能,這種商品就是貨幣。
(三)交換髮展過程的歷史
交換過程的歷史發展過程就是貨幣形成過程。(105頁第4段——108頁第3段)
前面是從商品內在矛盾來分析貨幣起源和本質的。這裡是從歷史的觀點來考察商品交換的發生與發展過程的。目的是說明貨幣是隨著交換的發展而產生的。
第一,交換由直接的產品交換髮展到商品交換。(105頁第4段)
(1)在交換髮展過程中,最初是「直接的產品(註:還不是商品)交換,」指物物交換。在物物交換中,「一方面具有簡單的價值形式,」因為一個產品的價值通過另一產品表現出來;「另一方面,還不具有這樣形式,」因為物物交換雖然有商品交換的意義,但實際上還不是商品交換。物物交換中的物品,嚴格地說,並不是商品,因為生產者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需要生產的。物物交換是剩餘產品交換。
(2)剩餘產品有使用價值,是可讓渡的私有物。物品因讓渡而成為交換對象。物物交換最早是在原始共同體之間進行的,後來才在公社內部進行交換的。所以,馬克思說:「但是物一旦對外成為商品,由於反作用,它們在共同體內部也成為商品。」
隨著交換的發展,讓渡產品成了所有者的一種意志行為,而對方需要什麼有用物品便逐漸固定下來,於是就使交換從以前的偶然交換過程變為經常交換的社會過程。馬克思指出,這樣「至少有一部分產品必定是有意為了交換而生產的。」也就是說出現了商品生產。……產品交換就發展為商品交換。
第二,一般等價物是在交換過程的發展中出現的(106頁第2段)
最初商品交換中的等價物不固定,「這種形式(指等價形式)的交替地、暫時由這種或那種商品承擔。」以後,隨著交換的發展,一般等價形式就逐步固定在某些特定種類的商品上,這時的等價形式就發展為貨幣形式。
這種貨幣形式究竟固定在哪一種商品上,最初是偶然的,這大體有兩種情況:(一)固定在外來的交換物品上;(二)固定在牲畜一類的使用物品上。
第三,貴金屬固定的充當一般等價物便成了貨幣(107頁第2段——3段)
對此,馬克思指出:金銀天然不是貨幣,而貨幣天然是金銀。這句話一方面是說,金銀作為貨幣材料,並不是由金銀的自然屬性決定的,金銀作為貨幣是商品交換髮展的產物,是一種社會過程或社會關係的產物;另一方面是說,金銀自然屬性確實又最適於執行一般等價物的社會職能。金銀具有作為貨幣材料的優越性:質地均勻,便於分割;體積小,價值大,便於保存;質地堅硬,不易腐爛,便於保存。
108頁第2段以下,就不用看了。
第三章 貨幣或商品流通
第一節 價值尺度
一、價值尺度的含義及其職能
(一)價值尺度的含義
所謂價值尺度,就是用來衡量商品價值量的尺度。貨幣最首要的職能,就是作為商品價值的一般等價形式來表現商品的價值實體和價值數量。(俞明仁指出:第一,商品作為價值的可通約性使貨幣成為價值尺度,各種商品的可通約性不是由貨幣造成的。事情恰恰相反,正是因為各種商品作為物化勞動時間的可通約性,才使一種商品分離出來成為貨幣。第二,商品使本源的、主動的,貨幣是派生的、被動的,商品交換的發展產生了貨幣,金只有在一切商品都用它來衡量自己的時候才成為價值尺度,而不是相反。
(二)價值尺度職能的實現
「貨幣作為價值尺度,使商品內在的價值尺度即勞動時間的必然表現形式」。這是因為價值是一般人類勞動的凝結,價值量是由勞動時間來衡量的,但不是由個別勞動時間而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衡量。這樣一來,商品的價值量就不可能直接用各個商品生產者耗費的勞動時間來表現,而只能迂迴曲折地通過商品交換來表現,當貨幣出現以後,就只能用貨幣來表現,因此,貨幣就成為商品內在的價值尺度即勞動時間的必然比表現形式。
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時,把商品的價值表現為一定的價格時,並不需要現實的貨幣存在,只要有觀念上的貨幣就可以了。但這並不是說商品的價格可以由人們的主觀意志任意規定,而是要根據貨幣所使用的實際的金屬材料本身的價值,來決定它和商品價值的比價關係,來規定商品的價格。(商品在金上表現自己的價值,可以僅僅用想像的或觀念的金,即使手中連一枚金幣都沒有,你也可以估量出某種商品價值值多少金。這種情況引起了許多荒謬的貨幣學說。有的認為貨幣無非只是一種記號,這些記號本身不代表任何東西;有的認為貨幣作為價值尺度是國家權力賦予的。其實,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雖然只用想像的貨幣,在這個想像的背後,確實存在著真正的貨幣。某種商品的價格的高低,還要取決於貨幣材料所包含的價值。馬克思指出:「再看不見的價值尺度中,隱藏著堅硬的貨幣。」)
在使用金屬貨幣的情況下,不宜使用兩種金屬來充當價值尺度,因為這樣會使一切商品出現兩種價格表現,如果兩種金屬的價值比例發生變動,則將破壞商品的這兩種價格比例的穩定,並使實際比價高於法定比例的那種金屬退出流通,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二、價格標準的含義及其職能
(一)價格標準的含義:以一定的金屬重量作為貨幣單位,就叫做價格標準,即用貨幣單位計量商品價格的標準。
(二)價格標準職能與價值尺度職能的關係:馬克思認為,作為價格標準和價值尺度,貨幣執行兩種不同的職能.這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第一,作為人類勞動的化身,是價值尺度;作為規定的金屬重量,使價格標準。第二,作為價值尺度,使商品的家指標為價格,作為價格標準,它計量這些金量。第三,價值尺度是用來計量作為價值的商品的,相反,價格標準是用一個金量計量各種不同的金量,而不是用一個金量的重量計量另一個金量的價值。
二者的聯繫是:不能將二者對立起來,更不能把價格標準的職能看成是價值尺度以外的貨幣另一種獨立的職能。價格標準是以價值尺度為前提形成的,是為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而產生的一種技術性標準,是為價值尺度的職能服務的。
三、價格形式與價值的關係
(一)對價格含義的不同表述:「價格是物化在商品內的勞動的貨幣名稱」;「價格作為商品價值量的指數,是商品同貨幣的交換比例的指數」。
(二)價格偏離價值的可能性:「價格和價值量之間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價格偏離價值量的可能性,已經包含在價格形式本身中,但這並不是這種形式的缺點,相反地,卻使這種形式成為這樣一種生產方式的適當形式,在這種生產方式下,規則只能作為沒有規則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數規律來為自己開闢道路。」
馬克思還認為「價格形式不僅可能引起價值量和價格之間即價值量和它的貨幣表現之間的量的不一致,而且能夠包藏一個質的矛盾,以至貨幣雖然只是商品的價值形式,但價格可以完全不是價值的表現。」
第二節 流通手段
一、商品的形態變化
(一)商品的交換過程和形態變化
商品交換過程是在下列的形式交換中完成的:W-G-W
1、W-G是商品的第一形態變化,是商品的「驚險的跳躍」,既重要又困難。
第一,這個跳躍如果不成功,對商品生產者有重大影響。
第二,商品生產者的產品必須符合市場需要。
第三,商品轉換為貨幣的困難源於以私有製為基礎的商品生產的社會分工。
第四,在商品交換中,一個商品的第一形態變化就是另一個商品的第二形態變化。
2、第二形態變化:G-W:
第一,這個形態變化是比較容易的,一般不會發生困難;
第二,G-W,同時就是W-G.
3、總形態變化:
第一,這個形態變化由兩個互相對立、互為補充的W-G何G-W組成。商品的這兩個對立轉化是通過商品所有者的兩個對立的社會過程完成的,並反映在商品所有者充當的兩種對立的經濟角色上。
第二,一個商品的總形態變化,在其最簡單的形式上,包含四個極和三個登場人物。四個集市W-G,G-W,三個登場人物是:商品所有者、貨幣所有者和另一個商品所有者。
第三,商品形態變化的兩個相反的運動階段組成一個循環,:商品形式上,商品形式的拋棄,商品形式的復歸。每個商品的形態變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環,同其他商品的循環不可分割地交錯在一起,這全部過程就表現為商品流通。
(二)商品流通及其矛盾
1、商品流通不同於直接的產品交換
形式上不同:商品流通是一貨幣為媒介來聯繫兩種商品的交換,直接的產品交換是物物交換。
實質上的不同:直接的產品交換是人類原始的交換方式,交換雙方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對方的產品,交換一結束過程就完了,買和賣在時間和空間上是統一的。而且只有在所交換的兩種產品正好符合雙方的各自需要時才能成交,因而受到很大的限制,是偶然的和個別的現象。而商品流通與之恰好相反。
2、商品買賣的同一性中包含著對立性。
馬克思指出:「作為兩極對立的兩個人即商品所有者和貨幣所有者的相互關係來看,買和賣是同一行為。」「但作為同一個人的活動來看,賣和買是兩極對立的兩個行為」。因此,再賣和買的同一性中,也包含著二者的對立性。表現在:第一,如果商品投入流通過程,沒有賣出去,沒有轉化為貨幣,這樣商品所有這就無法去購買,這是買和賣對立的表現之一;第二,如果商品成功地轉化為貨幣,商品的形態變化運動也會產生一個休止點,即商品所有者再賣掉商品或的貨幣之後,不一定立即去購買別的商品,於是在賣和買之間就會出現一個間歇時期,這也是賣和買的對立表現。
3、商品流通的矛盾包含著產生經濟危機的可能性。
「商品內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對立,私人勞動同時必須表現為直接社會勞動的對立,特殊的具體的勞動同時只是當作抽象的一般的勞動的對立。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對立,——這種內在的矛盾在商品形態變化的對立中取得了發展的運動形式,因此,這些形式包含著危機的可能性,但僅僅是可能性,這種可能性要發展為現實,必須有整整一系列的關係,從簡單商品流通的觀點看,這些關係還根本不存在。」
二、貨幣的流通
(一)貨幣流通及其與商品流通的關係
1、貨幣流通的含義:「商品流通直接賦予貨幣的運動形式,就是貨幣不斷地離開起點,就是貨幣從一個商品所有者手裡轉到另一個商品所有者手裡,或者說,就是貨幣流通。」
2、貨幣流通與商品流通的關係
馬克思認為,本質上是商品流通引起貨幣流通但現象上卻是貨幣流通引起商品流通。「雖然貨幣運動只是商品流通的表現,但看起來商品流通反而只是貨幣運動的結果。」「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運動,實際上只是商品本身的形式的運動。因而這種運動也必然明顯地反映在貨幣流通上。」
商品流通引起貨幣流通,為何會顛倒地被看成是是貨幣流通引起商品流通?這與貨幣具有流通運動的連續性有關。商品經過一次流通以後,便進入消費領域。而貨幣總是實現了一次商品流通之後,又去實現另一次商品流通;它完成了這種商品的流通之後,又去完成另一種商品的流通。貨幣不停地在流通領域中奔跑,充當流通手段。如果它停下來不動,便不是執行流通手段職能了,於是就造成了上面的假象,彷彿商品流通是由貨幣流通所引起的。「因而,表面看來,是貨幣通過實現商品價格使商品流通。」(可參閱俞明《資本論講解》第一卷,浙江人民出版社)
(二)貨幣流通及其規律、、
馬克思指出:「貨幣流通數量,首先取決於商品價格總額。隨著商品價格總額這樣增加或減少,流通的貨幣量必須以同一程度增加或減少」。其次,貨幣流通數量與貨幣流通的速度成反比例關係變動。貨幣流通速度是用同一些貨幣在一定時期內的流通次數來計量的。
三、鑄幣、價值符號
(一)金屬貨幣的條塊形式發展為鑄幣
馬克思指出:「從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職能中產生出貨幣的鑄幣形式。」因為貨幣最初是採取金塊或銀塊的形式流通的,很不方便,隨著商品交換的日益發展和交易的日益頻繁,要求獎金塊或銀塊鑄造成具有一定重量和形狀的金片或銀片,這就產生了鑄幣。
(二)紙幣是由國家發行作為法定流通手段的純粹的貨幣符號或價值符號
馬克思指出,由於鑄幣在流通中受到磨損,使得「金的名稱和金的實體,名義含量和實際含量,開始了它們的分離過程」,「既然貨幣流通本身使鑄幣的實際含量同名義含量分離,使鑄幣的金屬存在同它的職能存在分離,所以在貨幣流通中就隱藏著一種可能性:可以用其他材料做的記號或用象徵來代替金屬貨幣執行鑄幣的職能」。於是就出現了輔幣和紙幣。
(三)紙幣流通的特殊規律
「這一規律簡單說來就是:紙幣的發行限於它象徵性地代表金(或銀)的實際流通的數量」。「如果今天一切流通渠道中的紙幣已達到這些渠道所能吸收貨幣的飽和程度,明天紙幣就會因商品流通發生變動而泛濫開來。」這就是通貨膨脹。
第三節 貨幣
一、貨幣儲藏
(一)貨幣儲藏的產生
馬克思指出,隨著商品流通的最初發展,把第一形態變化的產物,商品的轉化形式或它的金融保留在手中的必要性和慾望也發展起來了,出售商品不是為了購買商品,而是為了用貨幣形式來代替商品形式,這一形式變換從物質變換的單純媒介變成了目的本身,商品的轉換形態受到阻礙,不能再作為商品的絕對可以讓渡的形態或作為只是轉瞬即逝的貨幣形式而起作用,於是貨幣硬化為儲藏貨幣,商品出售者成為貨幣儲藏者。
(二)貨幣儲藏者的慾望是無止境的
在質的方面,或按形式來說,貨幣是無限的,也就是說,是物質財富的一般代表,因為能直接轉化成任何商品。但是在量的方面,每一個現實的貨幣又使有限的,因而只是作用有限的購買手段,貨幣的這種量的有限性和質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迫使貨幣儲藏者不斷地從事息息法斯式的積累勞動。
(三)貨幣儲藏的作用:
二、支付手段
(一)支付手段職能的產生:
第一,流通的發展使得同樣一些商品的交易反覆進行,商品所有者和商品消費者作為賣者和買者重複出現,這樣就會發生預期訂貨,約定在未來某一時間交出商品和付清款項的交易。在這種情況下,賣先在觀念上完成,商品還沒有生產出來就預先出賣了。到期,一方交貨一方交錢的時候,貨幣就不是簡單地被用來購買商品,而同時是支付先前欲購商品的價格,貨幣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結合的形式出場。
第二,某些商品的使用價值,不是一次全部出賣,而是分批分期地出賣;同時,由於它的使用價值的性質,使用價值不是在商品實際移交的時候即被讓渡,。支付房租,是分期地購買房屋的使用權。而是逐漸地被讓渡,而房屋出租,房屋的使用價值,不是一下子就轉移給你,你搬進去住,是逐月低消費它的使用價值
第三,各種商品在生產上有時間長短和先後的不同,某些商品生產有季節性,各種商品生產距離市場遠近也不同,這樣,當某些人的商品亟待出售時,另一些人的商品還沒有生產出來,或者雖然生產出來,但沒有賣掉。一方面需要很快出賣,一方面需要很快購買,但沒有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於是就發生以賒賬辦法買賣商品的行為,在清償債務時,貨幣就作為支付手段。
(二)支付手段職能的內涵
在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情況下,「等價的商品和貨幣不再同時出現在賣的過程的兩極上。現在,第一,貨幣在決定所賣商品的價格上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由契約規定的所賣商品的價格,計量買者的債務,即買者到期必須支付的貨幣額。第二,貨幣執行觀念的購買手段的職能。雖然貨幣只是存在於買者支付貨幣的承諾中,但它使商品的轉手實現了,只是當支付日期到來時,支付手段才真正進入流通,就是說,從買者手裡轉到賣者手裡。」
貨幣作為支付手段,與其它職能的區別:第一,「流通手段轉化為儲藏貨幣,是因為流通過程在第一階段中斷或商品的轉化形態退出了流通。支付手段進入流通,但這是在商品已經退出流通之後」。第二,貨幣作為流通手段,是作為流通過程的媒介,使流通過程能繼續進行;而貨幣作為支付手段,則是「作為交換價值的絕對存在,或作為一般商品,獨立地結束這一過程」。第三,從商品轉化為貨幣的目的上看,貨幣作為流通手段是為了換取貨幣來購買自己需要的商品,作為儲藏手段是為了用貨幣形式保存商品價值;而作為支付手段,債務人「則是為了能夠支付,如果他不支付,他的財產就會被強制拍賣」。
貨幣作為支付手段擴展了自己的勢力:一方面,隨著信用制度和信用事業的發展,貨幣作為支付手段逐漸排擠和縮小其作為流通手段或購買手段的職能。在大規模商品交易領域內,貨幣當做支付手段居於支配地位,通過想像的貨幣在信用機構的結算中進行,只有零售的、小額的交易才用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和購買手段。同時,貨幣作為支付手段,也用支付手段準備金的形式來代替了很大一部分貨幣貯藏。另一方面,貨幣作為支付手段,隨著商品生產發展到一定水平和規模,還越出商品流通領域之外,其他一切形式的支付形式都逐漸變為貨幣支付,如地租、賦稅、利息等。總之,「貨幣發展成為唯一的支付手段的程度,表示交換價值在深度和廣度上掌握生產的程度」。
(三)貨幣作為支付手段包含的矛盾
貨幣作為支付手段,許多商品所有者都以賒賬買賣商品的方式發生著債務關係和債務連鎖,例如甲欠乙的,乙欠丙的,丙又欠丁德,那末,只要甲向丁支付一筆錢就可以了,而且,如果是丁又欠甲的,那就更不需要現實的貨幣出場,債務互相抵消就完事了。這裡,許多筆支付作為正數和負數,商品所有者作為債權人又作為債務人互相抵消,並不要有現實的貨幣。貨幣在這裡只是作為價值尺度起作用,只作為計算貨幣存在,連採取貨幣符號出場都不需要。但是當鎖鏈的某個環節突然破裂,突然發生要求現金支付的時候,便會引起商品世界大範圍的混亂。因為貨幣作為支付手段後,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和作為價值實現的手段在時間上是分離的。簽訂信用合同時,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出現;到清償債務時,貨幣才又作為價值實現的手段出現。在這個分離期間可能會發生一些意料不到的事情。比如說,在商品成交和到期付款之間商品價格暴跌了,債務人便無力全部償還債務。一環破裂會影響另一環,人們都要求獲得現款,不要想像的「貨幣」了,人們普遍感到貨幣不足,發生貨幣危機。
(四)一定時期內貨幣流通的總額
三、世界貨幣
(一)世界貨幣職能的產生及其形態
「貨幣一越出國內流通領域,便失去了在這一領域內獲得的價格標準、鑄幣、輔幣和價值符號等地方形式,又恢復原來貴金屬條塊的形式。」「貨幣的存在方式與貨幣的概念相適應了」。貨幣充當一般國際購買手段和支付手段,並不是貨幣的新規定,相反,只不過是貨幣本身普遍性的表現,這種普遍性同它的概念的一般性是一致的,在一般等價物這一規定中已包含著一般商品的概念規定,而貨幣只作為一般商品才能實現為世界鑄幣。
(二)世界貨幣的職能:世界貨幣執行一般支付手段的職能、一般購買手段的職能和一般財富的絕對社會化身的職能。它的最主要的職能是作為支付手段平衡國際貿易差額。
「每個國家,為了國內流通,需要有準備金,為了世界市場上的流通,也需要有準備金。因此貨幣貯藏的職能,一部分來源於貨幣作為國內流通手段和國內支付手段的職能,一部分來源於作為世界貨幣的職能。」在資本主義發達國家,貯藏貨幣大量集中在銀行的準備庫內,形成該國金貯備。金貯備並非越多越好,一般說來資產階級國家總是把金貯備限制在執行各種特殊職能所必需的最低限度之內。
在世界市場上,「金銀又不斷往返於不同國家的流通領域,這是一個隨著匯率的不斷變化而產生的運動」。
第二篇 貨幣轉化為資本
資本有以下的含義:1、資本是一種生產關係,是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僱傭勞動的關係;2、資本的本性是實現價值增值;3、資本是作為生命體的運動,資本在運動中不僅要實現價值增殖,還要實現資本的增值。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的這三個定義是結合在一起的。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使用資本,是單純從一種生產要素意義上理解的。資本在現代經濟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它各種生產要素是由資本組合和驅動進生產過程的。
資本的二重性:物質自然屬性和社會生產關係屬性。資本的自然屬性是指資本作為生產中的有用物,具有相應的物質形態。屬於直接生產力範疇,與資本生產使用價值的效率直接相關,即同勞動過程的效率直接相關。資本的組成部分「從勞動過程角度看,是作為客觀因素與主管因素,作為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相區別的」。
資本的社會生產關係屬性:特殊社會屬性與一般社會屬性。資本社會生產關係中的一般社會屬性可以界定為「為其所有者帶來增加價值的關係」。在市場經濟中,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及其由此產生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是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只要存在生產資料的不同所有權和市場經濟體制,資本作為資源配置中不可缺少的生產要素,就必然內在於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中。勞動生產力的高低,不僅取決於活勞動,而且取決於包括資本及其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狀態在內的多種因素。
馬克思揭示的「資本家剝削僱傭工人的關係」,就是資本社會生產關係屬性中的特殊社會屬性或狹義的資本社會屬性。
資本類型:多元化得資本結構與資本體系。
1、從資本的運行機制上,將資本分為「市場經濟前資本」和「市場經濟下資本」。「市場經濟前資本」主要指「升息資本」即「高利貸資本」和「商人資本」,在原始社會末期就已經出現,主要遵循超經濟的運作機制,不僅分配剩餘產品,而且要分配相當部分的不要產品;「市場經濟下的資本」是現代經濟條件下的各種資本,主要遵循的是價值規律和剩餘價值規律的運作機制,主要依據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規律來分配剩餘價值。
2、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3、從產業資本循環的形態上分為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貨幣資本和商品資本是在流通中執行職能,稱之為「流通資本」。生產資本按其價值周轉方式不同,分為固定資本和流通資本。
4、從資本在生產流通中是否直接發揮職能作用,分為職能資本和非職能資本。職能資本包括產業資本和商業資本。職能資本在生產領域直接起著創造價值增值的職能,以及在流通領域實現增值價值或剩餘價值的職能。非職能資本主要是指借貸資本,服務於產業資本和商業資本,轉化為職能資本後在生產流通中發揮作用。銀行資本是借貸資本的專業化運作形式。
5、從資本與利潤的關係角度,分為「所用資本」和「所費資本」
6、從資本運動的不同形式,分為「個別資本」和「社會資本」。
7、從資本自身是否具有價值,分為「真實資本」和「虛擬資本」。
「真實資本」具體表現為物質形態的生產資料,自身具有價值。「虛擬資本」是以股票和各種票據形式存在的資本。本身沒有價值,但能為所有者帶來收入,似乎是資本。其實,只是由於有價證劵收入資本化而虛擬出來的,故稱為「虛擬資本」。
8、從企業資本運作的社會化程度,分為「獨資資本」和「股份資本」。
9、從資本對生產流通的控制程度,分為「自由資本」和「壟斷資本」。
10、從資本存在的形態上,分為「有形資本」和「無形資本」。「有形資本」指各種物質形態的資本以及包括各種可以代表物質形態資本的有價證劵。「無形資本」指各種技術、專利、商譽、商標等可以資本化的非物質性載體。
11、從資本內涵的發展變化,分為「原生資本」和「派生資本」。
12、從資本數量是否有新的增加,分為「存量資本」和「增量資本」。
第四章 貨幣轉化為資本
第一節 資本的總公式
一、商品流通是資本產生的歷史前提
(一)資本主義生產是以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為基礎
(二)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發展為資本主義生產提供了它所需要的世界貿易和世界市場
二、作為貨幣的貨幣和作為資本的貨幣的區別
(一)不同的流通形式:作為貨幣的貨幣的流通公式是:W-G-W,即商品流通形式;而作為資本的貨幣的流通公式是:G-W-G。
兩個公式的共同點是:第一,兩者都經過買和賣兩個階段,第二,兩者都有商品和貨幣出場,第三,兩個都有三個人物登場,即一個賣者、一個賣者,一個又買又賣者。第四,兩者都體現了人們之間的交換關係。
形式上的區別:第一,從流通的形式看,買和賣兩個階段的次序不同;第二,從商品和貨幣變換位置來看,前者是同一貨幣兩次換位,貨幣從一個人手中轉移到另一個人手中;後者是同一商品兩次換位,貨幣最終又流回到它的出發點。
(二)不同的流通目的與內容:
第一,流通的目的不同;第二,從流通的內容來看,前者是兩種不同的使用價值的商品的交換,從其價值來說,應當等價交換;後者的始點和終點都是貨幣,它們在質上是相同的,因此要求在量上有差別,這種流通才有意義。第三,從流通的界限來看,前者的流通是有界限的,後者的流通則是沒有界限的。
三、資本和剩餘價值的概念
從以上對資本流通形式的分析中,馬克思提出了剩餘價值、資本和資本家幾個基本經濟範疇。馬克思認為G-W-G的完整形式應該是G-W-G』,其中的G』應該等於預付貨幣加上一個增殖額。馬克思把這個增值額叫做剩餘價值,正是這種價值增殖運動使價值轉化為資本,而「作為這一運動的有意識的承擔者,貨幣所有者變成了資本家。」
四、G—W--G』是在流通領域中表現出的資本的總公式。
第二節 總公式的矛盾
一、資本總公式矛盾:
馬克思指出:「貨幣羽化為資本的流通形式,適合前面闡明的所有關於商品、價值、貨幣和流通本身的性質的規律相矛盾的」。前已表明,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價值是抽象勞動的物化形式,是再生產過程中形成的;貨幣是商品的一般等價物,它實現商品的價值,但不能使這個價值增加;流通過程是商品形態變化的領域,它不是價值的源泉。所以,價值增殖的運動,表面上看顯然是與這些規律相矛盾的。資本運動和商品運動的不同之處,只不過是改變了兩個對立過程(賣和買)的順序。單是這種形式上的差別,為何改變了整個過程的性質呢?何況這種順序的顛倒,也只是對三個流通當事人中的一個才是存在的。「可見,我們把虛列顛倒過來,並沒有越出簡單商品流通領域.」換言之,資本的價值增殖運動,運行於一般的商品流通環境中,但它又和這一流通領域的支配規律相矛盾,這就是總公式的矛盾。
二、簡單商品流通不可能產生價值增殖
馬克思指出:在流通中不外兩種情況:一是等價交換、二是不等價交換。前者不能創造剩餘價值是明顯的。但認為不等價交換創造剩餘價值的觀點比較流行,因此馬克思著重進行了分析,指出了三種解釋的謬誤。第一,認為賤買貴賣能創造剩餘價值。馬克思指出,貴賣不能使價值增殖。因為,賣者之所得也就是賣者之所失,從社會來看,並沒有增加一個價值原字。第二,認為消費者貴買能創造剩餘價值。馬克思指出,再簡單商品流通情況下,生產者本身也是消費者,如果以生產者名義貴賣產品,作為消費者也要付出高價購買商品,這樣作為生產者之所得會被作為消費者之所失抵消,因此也談不上價值的創造。第三,認為剩餘價值是商業欺詐的結果。馬克思認為,欺詐之能改變商品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分配比例,而就不能增加價值總量。
三、離開簡單商品流通也不能說明剩餘價值的產生。
這是因為,流通是商品所有者一切相互關係的總和,在流通之外,商品所有者就只和他自己的商品發生關係,它雖然能創造價值,但是不能進行價值增殖。因此,如果商品生產者在流通領域以外,不同其他商品所有者接觸,就不能使價值增殖,也就不會由剩餘價值,從而貨幣也就不可能轉化為資本。
四、解決資本總公式矛盾的條件
資本流通的目的是自行增值,但流通又排斥資本的增殖,肯定方面與否定方面的矛盾只有在一定條件下才能解決,這就是矛盾轉化的條件。
資本的增殖運動,沒有越出一般商品流通領域,但它又與商品流通的規律相矛盾,這個矛盾只有在一定條件下才能解決和轉化。這個條件就是勞動力成為商品。勞動力成為商品,使貨幣轉化為資本。商品生產的內部矛盾,由此就轉化為僱傭勞動與資本的矛盾。在新的矛盾統一體中,舊矛盾不是被簡單地取消了。一般商品的等價交換,依然不能使資本增殖,但出現了勞動力商品,勞動力雖然也被假定為按價值出售,但它的使用卻可以產生剩餘價值,矛盾就是這樣解決的。
第三節 勞動力的買和賣
一、勞動力成為商品的歷史條件
勞動力成為商品的條件有兩個:第一個是:「勞動力的所有者要把勞動力當作商品出賣,他們必須能夠支配它,從而必須使自己的勞動能力、自己人身自由的所有者。」第二個條件是:「勞動力所有者沒有可能出賣有自己的勞動物化在內的商品,而不能不把只存在於他的活的身體中的勞動力本身當作商品出賣。」總之,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夠把自己的勞動力當作自己的商品來支配,另一方面,他沒有別的商品可以出賣,自由的一無所有,沒有任何實現自己的勞動力所必需的東西。「
二、勞動力商品的二因素
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就是勞動力的使用,也就是勞動,它是價值的源泉,它不僅能創造價值,而且能夠使價值增殖。因此這是一種特殊的使用價值。
勞動力商品的價值,也是由生產從而再生產勞動力商品所需要的勞動實踐所決定的。而「生產勞動力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可化為生產這些生活資料所需要的勞動時間,或者說,勞動力的價值,就是維持勞動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具體地說,勞動力的價值取決於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維持勞動者本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二是維持勞動者子女所必要的生活資料的價值;三是勞動者獲得一定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訓費用。至於以上這些費用究竟是多少,其中包含著一個歷史和道德因素。
同時,勞動力價值總有一個最低限度,這就是維持拉動著身體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勞動力商品同其他商品相比較,既有相同點,又有特殊性。這表現在其使用價值即勞動局又創造價值與增值價值的能力,表現在其價值決定上受一定歷史和道德因素的影響。此外,勞動力的價值及其使用價值在時間上是分開的,這表現在勞動力的價值是在流通領域實現的,而勞動力的實用價值卻是在生產領域進行的,勞動力的使用過程才是生產商品和生產剩餘價值的過程,正是根據以上這些特點,馬克思稱勞動力為一種「特殊商品」。
三、勞動力自由買賣及其實質
在勞動力作為商品買賣這種經濟關係的基礎上,產生了資產階級社會關於自由、平等、所有權、邊沁的虛偽外觀。馬克思極其深刻地揭露了自由、平等、所有權、邊沁的本質。自由,無非是商品買賣的自由,勞動力當作商品來賣,表面上看也是自由的,而事實上,這裡只有資本家的自由,沒有勞動者的自由。平等,根源於商品所有者之間在市場上平等對待。而事實上,勞動者和資本家之間是不平等的,再生產過程中,它們之間是統治和服從,剝削和被剝削之間的關係。所有權,勞動者只是對自己唯一的商品勞動力有所有權,資本家則對自己掌握的大量貨幣和各種生產資料有所有權,互相承認對方的所有權,在流通領域進行商品交換,這種商品交易時建立在工人對生產資料沒有所有權的基礎上的。實際上是商品所有權規律轉化為資本主義佔有規律。邊沁,是英國資產階級思想家,他提倡功利主義,把利己主義作為人類道德行為的準則,認為有益於個人也就有益於社會。在商品經濟中,確實存在這種情況。但在資本主義社會,卻不是這樣。(俞明仁)
第三篇 絕對剩餘價值生產
第五章 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
第一節 勞動過程
一、勞動過程的一般性質:
所謂勞動過程,「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交換的過程」。可見,勞動過程實際上就是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
(一)勞動過程的簡單要素:
有目的的活動或勞動本身、勞動對象、勞動資料。
人類有目的的活動或勞動本身,是勞動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要素,在勞動開始時,勞動者的頭腦中就已經形成了他自己的目的,而不是像蜘蛛結網和蜜蜂築巢那樣的本能活動。從而把人的勞動與動物的本能活動嚴格地區分開來了,並指出人類勞動的一般特點。
勞動對象是人的活動作用其上,改變其形態使之適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一是土地上生長的食物,是未經人類的協助就作為人類勞動的一般對象而存在;二是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人的勞動只是使它們同大自然脫離關係;三是原料,這是人類勞動已經濾過的勞動對象。
勞動資料是勞動者置於自己和勞動對象之間,用來把自己的勞動傳導到勞動對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綜合體。主要是:第一,人自己身上的器官;第二,勞動者直接佔有的東西,這些東西是天然的,可成為人的身體器官的延長;第三,經過加工的各種勞動資料;第四,廣義地說,凡是勞動過程中所必要的一切物質條件都是勞動資料,例如土地、工廠建築物、道路、碼頭等。在以上的這些勞動資料中,勞動工具再生產中佔有重要地位。在以上這些勞動資料中,勞動工具再生產中佔有重要地位。正如馬克思指出:「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於生產什麼,而在於怎樣生產,用什麼勞動資料生產。勞動資料不僅是人類勞動力發展的測量器,而且是勞動藉以進行的社會關係的指示器。」
(二)如果從結果或產品的角度考察,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表現為生產資料,勞動本身則表現為生產勞動
(三)一個使用價值究竟作為原料、勞動資料或產品,取決於它在生產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只有在和活勞動接觸才能形成現實產品的使用價值。
(四)勞動過程是人類生存永恆的自然條件。
勞動過程的一般性是指,它作為製造使用價值的有目的的活動,「是為了人類的需要而佔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一般條件,是人類生活的永恆的自然條件,因此,它不以人類生活的任何形式為轉移,倒不如說,它是人類生活的一切社會形式共有的」。勞動過程的一般性實際上是多不同社會形式下勞動的抽象。就如馬克思比喻的,根據小麥的味道,我們嘗不出它是誰種的。同樣,「根據勞動過程,我們看不出它是在什麼條件下進行的:是在奴隸監工的殘酷的鞭子下,還是在資本家的嚴酷目光下;是在辛辛那圖斯自己耕種自己的幾畝土地的情況下,還是在野蠻人用石頭擊殺野獸的情況下」。「在一無所有的地方,皇帝也會喪失他的權力。不管他禁慾的功勞有多大,也沒有東西可以用來付給禁慾以額外的報償」。
二、資本主義勞動過程
(一)它是資本家消費勞動力的過程
(二)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特點
第二節 價值增殖過程
一、資本主義生產目的在於生產剩餘價值。
馬克思指出,資本家所關心的兩點是:第一,他要生產用來出賣的商品,要生產具有交換價值的使用價值。第二,他要使生產出來的商品的價值,大於生產該商品所需要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價值總和。
二、價值形成過程
(一)商品的價值形成過程,是生產資料舊價值的轉移和活勞動創造新價值的過程。
生產資料舊價值轉移必須具備兩個條件:1、確實生產出新的商品,這些生產資料並不是白白地被糟蹋;2、生產資料的消耗是正常的消耗,而不是過多的或不正常的消耗。否則,有一部分就不能轉移其價值。
(二)價值形成過程實例
三、價值增殖過程
(一)價值增殖過程實例分析
(二)價值增殖過程於價值形成過程的比較
價值增殖過程的關鍵,是資本家將公認的勞動時間延長到補償勞動力的價值時間以上形成的。如果價值形成過程只進行到補償勞動力的價值為止,那就是價值形成過程。如果超過補償勞動力價值以上,那就成為價值增殖過程。所以馬克思說:「價值增殖過程不外是超過一定點而延長了的價值形成過程。」
四、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二重性
當作一般的生產過程,使生產使用價值,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因此是勞動過程。
作為商品的生產過程,它不僅要生產使用價值,而且要生產價值,因此,它是勞動過程與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
作為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它不僅要生產使用價值,而且還要生產價值,不僅要生產價值,而且要生產剩餘價值。因此是勞動過程與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這種二重性是由勞動的二重性而來的,也只有用勞動二重性理論才能得到科學地說明。
第六章 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
一、勞動在新產品價值形成中的二重作用:產品中新價值的形成與舊價值的轉移是同一勞動的二重結果。
馬克思指出,工人把一定量勞動加到勞動對象上,另一方面,被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又成了產品價值的組成部分。這是否意味著工人進行了兩次勞動呢?當然不是,而是同一勞動過程所產生的二重結果,這種結果是由生產商品的勞動具有二重性決定的。即作為抽象的人類勞動,它把新價值加到產品的價值中去,作為具體的特殊的有用勞動,它把生產資料的舊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因此「新價值的加進,是由於勞動的單純的量的增加;生產資料的舊價值在生產中的保存,是由於所追加的勞動的質。」
以上這種二重性體現在下列現象上:第一:具體勞動與生產力直接相關,而抽象勞動則只與勞動時間相關。因此,不管勞動生產力怎樣變化,新增加值總是不變的。但是轉移的舊價值會發生相應的增減;第二,如果勞動生產力不變,生產資料的價值變化了,在同一勞動時間追加的新價值不變,但是,如果生產資料的價值降低,轉移的舊價值就減少,否則反是。第三,在勞動生產率和生產資料價值不變的情況下,由抽象勞動創造的新價值與具體勞動轉移的舊價值按正比例變化,即勞動時間越長,所創造的新價值與轉移的舊價值越多。第四,不管勞動生產率和生產資料的價值如何變化,工人在2小時勞動中加進的新價值與轉移的生產資料舊價值總是1小時勞動的2倍。
二、勞動過程的不同因素在價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
馬克思指出:「如果整個過程從其結果的角度,從產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末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表現為生產資料,勞動本身則表現為生產勞動。」這就是說,生產過程必須具備兩大要素: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兩者在生產過程中起著不同的作用。
生產資料在產品的價值形成和增值過程中,只是轉移起舊價值,這是因為在生產過程中,使用價值從一種形式便為另一種形式,所以它的價值就從原來的原材料形式上轉移到新的加工產品的形式。這是由生產消費的性質決定的。
由於生產資料的各個組成因素在生產中的消費情況不同,因而他們的價值轉移方式也不同。勞動資料是全部參加勞動過程,部分參加價值形成過程;原材料則是全部參加價值形成過程,部分參加勞動過程。但是不管哪種情況,它們的價值都是通過具體勞動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的。由此可見,在生產過程中只是消費了生產資料的使用價值,它的價值並沒有消耗掉,而是被保存下來轉移到新的使用價值中了。
「勞動立發揮作用的結果,不僅再生產出勞動力自身的價值,而且生產出一個超額價值。這個剩餘價值就是產品價值超過消耗掉的產品形成要素即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價值而形成的餘額。」
三、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劃分
馬克思指出:「變為生產資料即原料、輔助原料、勞動資料的那部分資本,在生產過程中並不改變自己的價值量,因此,我把它稱為不變資本部分,或簡稱為不變資本。相反,變為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在生產過程中改變自己的價值,它再生產自身的等價物和一個超過等價物而形成的餘額,剩餘價值。這個剩餘價值本身是可以變化的,是可大可小的,這部分資本從不變數不斷變為可變數,因此,我把它稱為可變資本部分,或簡稱為可變資本。」
此外,馬克思還指出兩點:第一,不變資本的概念,並不排斥它的組成部分發生價值變化的可能性。但是它的價值變化,並不改變它在價值增殖過程中的作用。第二,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之間比例上的變化,不會影響它們在價值增殖過程中的職能的劃分。
第七章 剩餘價值率
第一節 勞動力的剝削程度
一、剩餘價值對可變資本的比例
剩餘價值首先表現為產品價值超過生產要素價值而形成的餘額,表現為預付資本價值的增值額。但前面的分析表明,不變資本並不改變自己的價值,在生產過程中發生價值增殖的只是可變資本,剩餘價值只是可變資本v的產物,因此,在計算剝削程度時,要把不變資本c抽去,「可見,要對這個過程進行純粹的分析,必須把產品價值中只是不變資本價值的再現的那一部分完全抽去,就是說,必須使不變資本c=0。」
在分析剝削程度時,馬克思再一次使用了科學抽象法。既然不變資本只是剝削過程的條件,而不是剩餘價值的源泉,所以在確定剝削程度時,就要把它完全捨去。馬克思指出:「一定的化學過程固然需要蒸餾器及其他容器,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在分析時把蒸餾器抽去。如果僅僅就價值創造和價值變化本身進行考察,也就是說,進行純粹的考察,那末,生產資料,這些不變資本的物質形態,就只是提供一種物質,使流動的、形成價值的力得以固定在上面。」而這種物質的性質如何,價值的大小是沒有關係的,「都不會影響價值創造和價值變化的過程」。
把c抽去,預付資本c+v就轉化為v,產品價值c+v+m就簡化為v+m,既然m只是v變化的結果,所以剩餘價值的相對量即可變資本的增值率,顯然要由剩餘價值對可變資本的比率決定。這個比率稱為剩餘價值。
二、剩餘勞動對必要勞動的比率
剩餘價值率還有一種表示方法,即剩餘勞動/必要勞動。兩種形式的區別在於,前者是用勞動的物化形式,後者是用勞動的流動形式來表示的。
對資本主義而言,更正確的形式是前一種形式,因為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剩餘勞動是在物化形式上,而不是在流動形式上被佔有的。這正是資本主義區別於以前的經濟形態的特點。馬克思指出:「把剩餘價值看作只是剩餘勞動時間的凝結,只是物化的剩餘勞動,這對於認識剩餘價值也具有決定性意義。使各種社會經濟形態例如奴隸社會和僱傭勞動的社會區別開來的,只是從直接生產者身上,勞動者身上,榨取這種剩餘勞動的形式」。
三、剩餘價值是工人受剝削程度的表現
馬克思指出:「因此,剩餘價值率是勞動力受資本剝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資本剝削的程度的準確表現」。
剩餘價值的絕對量只能說明工人受剝削總量的多少,但這個總量還不足以說明工人受剝削程度的高低,要說明剝削程度,就必須用剩餘價值的相對量,即剩餘價值對可變資本的「量的比例」來表示。
第四節 剩餘產品
一、剩餘產品的含義
馬克思分析了產品價值在產品的相應部分上的表現。把產品分為三個部分,一部分只代表不變資本的價值,另一部分只代表可變資本的價值,即必要勞動,第三部分則代表剩餘價值,即剩餘勞動。馬克思把代表剩餘價值的產品稱為剩餘產品。並指出:「決定剩餘產品水平的,也不是剩餘產品同總產品的其餘部分的比例,而是剩餘產品同代表必要勞動的那部分產品的比率。┅富的程度不是由產品的絕對量來脊樑,而是有剩餘產品的相對量來計量。」這個結論顯然具有普遍意義。在社會主義社會,剩餘價值消滅了,但剩餘勞動及其產品仍會保存下去,這時,社會的富裕程度,就會由剩餘產品的相對量來衡量。
第八章 工作日
第一節 工作日的界限
一、工作日是個可變數
工作日是指工人一天勞動的時間。這對資本家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它關係到資本家榨取剩餘價值的多少。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作日是由兩個部分構成的:一部分是再生產勞動力價值的時間,稱為必要勞動時間;另一部分是為資本家生產剩餘價值的時間,稱為剩餘勞動時間。
工作日不是一個固定的量,而是一個可變數。它的一部分固然是由不斷再生產工人本身所必需的勞動時間決定的,但是它的總長度隨著剩餘勞動的長度或持續時間而變化。因此,工作日是可以確定的,但是它本身是不定的。
二、工作日變動的界限
工作日雖然不是固定的量,而是流動的量,但是它只能只能在一定的界限內變動。這些界限有:第一是勞動力的身體界限,其次是工作日的延長還碰到道德界限,因為工人必須有時間滿足精神的和社會的需要。這種需要的範圍和數量由一般的文化狀況決定。由於生理和道德方面的界限有很大的伸縮性,因此也就有各種長度的工作日。既然工作日中的必要勞動時間是已定的量,所以工作日的長度就只能由剩餘勞動時間的長度來決定。
三、工作日長度上二律背反規律的出現
由於商品交換的性質本身並沒有給工作日規定任何界限,因此資本家和工人從不同的立場出發,存在著根本對立的看法,出現了長期的鬥爭。
在資本家看來,他按照勞動力的價值購買了勞動力,就可以支配這個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即有權要求工人在一日之內為他做工,因此他要盡量延長勞動時間和工作日。
但是在工人看來,作為勞動力的出賣者,他要求得到相應的價值,要求正常的工作日,即必須依靠每天出賣的勞動力的價格來逐日再生產勞動力,以使能夠重新出賣勞動力。
總之,資本家要求買者的權利,工人要求賣者的權利,「於是這裡出現二律背反,權利同全力相對抗,而這兩種權利都同樣是商品交換規律所承認的。在平等的權力之間,力量就起作用,所以,在資本主義生產的歷史上,工作日的正常化過程表現為規定工作日界限的鬥爭,這是全體資本家即資本家階級和全體工人即工人階級之間的鬥爭。」(這裡所說的二律背反,源出希臘語,原意是規律的矛盾,即統一體內部雙方,或正題與反題雙方都有同樣的必然性,都同樣能夠得到證明。後來這一範疇在康德哲學中得到充分論證。馬克思在這裡借用「二律背反」,主要是借用這一範疇來論證,在工作日的確定上工人和資本家的要求都有同樣必然性和合理性,都為商品交換的原則所承認。這樣,正常工作日的確立,就取決於雙方的鬥爭。)
第九章 剩餘價值率和剩餘價值量
一、決定剩餘價值量的因素及其變動規律
決定剩餘價值量的因素有兩個:一是剩餘價值率,一是可變資本的量。
馬克思概括了決定剩餘價值量的三個規律:
第一個規律:剩餘價值量等於剩餘價值率乘資本家墊支的可變資本的量。
第二個規律:平均工作日的絕對界限,就是可變資本的減少可以由剩餘價值律的提高來補償的絕對界限。這一規律是以剩餘價值率為中心來考察剩餘價值量的變化。-
這一規律存在的原因,是由於提高剩餘價值率來補償由於減少可變資本而減少的剩餘價值量,會碰到一個不可超越的界限,這就是工作日的延長最多到24小時。因此,可變資本的減少,由剩餘價值率提高得到補償的絕對界限,就是平均勞動日的絕對界限。由此可見,資本自身存在著矛盾:一方面它要盡量增加剩餘價值量,另一方面又要儘可能節約可變資本從而減少勞動力數量,這個矛盾迫使資本家必須另闢蹊徑,採取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的方法。
第三個規律:如果剩餘價值率和勞動力價值已定,則剩餘價值量與可變資本成正比例。也就是說,這一規律是以可變資本量的變化,即以僱用工人人數的變化為中心,來說明剩餘價值量的變化。
二、資本的最低限額和剝削量問題
從價值增殖過程看,在剩餘價值率一定的情況下,剩餘價值量的大小,取決於可變資本數額的大小。因此,可變資本部分必須有一個最低限額。而一個勞動者的勞動力價值,就是可變資本的最低限額。從資本主義的實際生活看,馬克思根據當時的情況,提出了可變資本的最低限額就是能僱用8個勞動者。他假定一個工人每天工作8小時就可以再生產出它自身勞動力的價值,而工作日為12小時時,剩餘勞動時間為4小時。因此,如果僱主自己不勞動而雇2個工人,他就可以獲得8小時的剩餘勞動時間,相當於1個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也就是說,他僅能過著和工人一樣的生活:「為了使他的生活只比一個普通人好一倍,並且把所生產的剩餘價值的一半再轉化為資本,他就必須把預付資本的最低限額和工人人數都增加為原來的8倍。」
三、資本對僱傭勞動的強制關係
這是馬克思對《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全篇的一個小結。其要點為:第一,在生產過程中,資本發展成為對勞動的指揮權,監督工人有規則地並以應有的強度工作。第二,資本發展成為對勞動的一種強制關係,即強迫工人超出自身生活需要的範圍,為資本家生產剩餘價值。在榨取勞動力時,資本在貪婪、精力和效率方面,超過了以往一切意直接強制勞動為基礎的剝削制度。第三,資本在歷史上是以現有的技術條件下使勞動服從自己的。第四,從價值增殖過程來看,不是工人使用生產資料,而是生產資料把工人當作自己的生活酵母來消費的。因此,變為資本的生產資料,就成了榨取他人勞動和剩餘勞動的合法權和強制權。
第四篇 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第十章 相對剩餘價值的概念
一、相對剩餘價值的含義
馬克思指出,研究相對剩餘價值的前提條件是:工作日的長度不變,靠改變必要勞動時間與剩餘勞動時間的比例關係,也可以增加剩餘價值的生產,這就是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具體地說:
第一,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剩餘勞動時間可由縮短必要勞動時間而延長,即改變必要勞動與剩餘勞動之間劃分的量的比例。
第二,要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就必須降低勞動力的價值,就必須降低構成勞動力價值的各項生活資料的價值,而不能靠壓低工資、降低公認的生活水平來實現。
第三,要降低勞動力的價值,從而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只有靠提高勞動生產力,而要提高勞動生產力,就必須變革生產過程的技術條件和社會條件,從而變革生產方式本身。
第四,這種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由於勞動生產力提高,降低了生活資料的價值,從而縮短了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地延長了剩餘勞動時間,這樣所形成的剩餘價值就是相對剩餘價值。
二、相對剩餘價值與超額剩餘價值
馬克思指出,相對剩餘價值的形成,是在市場競爭下,各個資本家互相追求超額剩餘價值的結果。
所謂超額剩餘價值,也是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前提下,個別資本家由於率先採用先進生產技術或管理方法,使其企業生產的產品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而按社會價值出售後所獲得的超額部分。
但是,在競爭中先進技術與管理經常發生變化,層出不窮,各個資本家競相採用,當達到普遍化時,超額剩餘價值就成為一般的相對剩餘價值了。所以,各個資本家直接追求超額剩餘價值,就是資本家生產相對剩餘價值這種趨勢的表現形式,也就是說,相對剩餘價值就是通過各個資本家互相追逐超額剩餘價值而形成的。
馬克思指出,超額剩餘價值實質上就是相對剩餘價值。因為:「在這種場合,剩餘價值生產的增加也是靠必要生產勞動時間的縮短和剩餘勞動的相應延長」而取得的。
但是,超額剩餘價值與相對剩餘價值的區別也是明顯的,主要表現在:第一,前者是由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差額而產生的,後者則是由勞動力本身的價值降低的結果;第二,前者只有個別資本家才能獲得,而後這是全體資本家都可以得益;第三,前者是個別資本家提高勞動生產力的直接目的,而後者則是這個目的所導致的結果;第四,前者持續的時間短,後者則是長期起作用的;第五,前者不僅表現勞資關係,而且表現資本家之間的關係,而後者則主要表現勞資關係。
三、相對剩餘價值與勞動生產力的關係
馬克思指出:「商品的價值與勞動生產力成反比,勞動力的價值也是這樣,因為它是由商品價值決定的。相反,相對剩餘價值與勞動生產力成正比。它隨著生產力提高而提高,隨著生產力降低而降低」。
根據勞動生產力的提高與相對剩餘價值生產之間的關係,可以看出相對剩餘價值生產中所包含的對抗性矛盾:一方面,資本家所關心的不是商品本身的絕對價值,而是其中的剩餘價值,這就揭示了一個秘密:為什麼只關心交換價值的資本家總是力求降低商品的交換價值?另一方面,資本家發展勞動生產力的目的,決不是為了縮短工作日,而是為了縮短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從而相對延長剩餘勞動時間。這兩種現象,充分表現了資本主義在發展生產力上的對抗性質。
第五篇 絕對剩餘價值與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第十四章 絕對剩餘價值與相對剩餘價值
一、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生產勞動
(一)由簡單勞動過程得出的生產勞動的一般概念
(二)資本主義生產勞動的概念
在這裡,馬克思把資本主義生產形式引進來,指出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勞動概念的發展。
首先,提出了「總體工人」的新概念。馬克思指出:「隨著勞動過程本身的協作性質的發展,生產勞動和它的承擔著即生產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擴大。為了從事生產勞動,現在不一定要親自動手;只要成為總體工人的一個器官,完成它所屬的某一種職能就夠了」。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生產勞動的概念縮小了。因為「資本主義生產不僅是商品的生產,它實質上是剩餘價值的生產。工人不是為自己生產,而是為資本生產。因此,工人單是進行生產已經不夠了。它必須生產剩餘價值。只有為資本家生產剩餘價值或者為資本的自行增殖服務的工人,才是生產工人。」
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與絕對剩餘價值生產的辯證關係
第一、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是資本主義體系的一般基礎,又是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的出發點。
第二、生產相對剩餘價值的方法,同時就是生產絕對剩餘價值的方法。
第三,絕對剩餘價值與相對剩餘價值具有同一性。從一定觀點看來,相對剩餘價值是絕對的,絕對剩餘價值是相對的。因為他們都是以勞動生產率發展到能夠把必要勞動時間限制為工作日的一個部分為前提。
第四,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的差別在實踐中也是明顯的。
三、剩餘價值生產的經濟和自然基礎
第一,一定程度的勞動生產率是剩餘價值生產的前提,而勞動生產率與自然條件有關;第二,良好的自然條件只是提供剩餘價值的可能性,而絕不是現實性;
第三,相同的自然條件下有不同的生產方式存在,說明自然條件不決定剩餘價值生產;
第四,自然條件的優劣影響剩餘價值生產量的大小;
第五,資本主義制度是剩餘價值生產的現實基礎。
第六篇 工資
第十七章 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轉化為工資
一、工資本質上不是勞動的價值或價格,而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
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把工資看作是勞動的價值或價格,並把勞動價值的貨幣表現叫做「勞動的必要價格」或「自然價格」;同時又把由於勞動力供求關係的影響而形成的價格稱為「勞動的市場價格」。馬克思批評了這種觀點,指出勞動和勞動力是兩個不同的範疇,勞動力是指人的勞動能力,可以成為商品並有價值,而勞動則是指勞動力的使用,他不能成為商品,因此沒有價值。馬克思採取反證的方法,以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為基礎,科學地論證了這一問題。
第一,所謂「勞動價值」的提法是與勞動價值學說相矛盾的。按照勞動價值學說,商品的價值是生產商品所花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簡單地說,就是由勞動決定的。因此,如果說勞動是商品,本身有價值,那就等於說,勞動的價值是由勞動決定的,這顯然是毫無疑義的同義反覆。
第二,馬克思指出,勞動本身是商品的提法,是與商品理論與勞動力商品的原理相矛盾的。因為根據商品交換的一般原理,勞動要當作商品出賣,就必須在出賣以前能夠獨立存在,而勞動要能夠獨立存在,就必須物化在某種物品中,但是如果工人佔有生產資料並把勞動物化在其中,那就不是一個僱傭工人了,而是一個獨立生產者了。由此可見,僱傭工人出賣給資本家的不是他的勞動,而是勞動力,因而勞動力是商品。
第三,馬克思進一步指出,假定貨幣即物化勞動同活勞動直接交換,其結果:「或者消滅那個正是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才自由展開的價值規律,或者消滅那種正是以僱傭勞動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生產本身。」
第四,馬克思最後指出,在資本主義商品市場上,同貨幣所有者對立的是工人而不是勞動,工人出賣的是勞動力而不是勞動,因為當資本主義生產過程開始時,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即勞動已經不屬於工人,而屬於資本家了。因此勞動也不能被工人出賣了。
最後,馬克思得出結論:「勞動是價值實體和內在尺度,但是它本身沒有價值。」因此它不是商品,也不能出賣。
二、工資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
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轉化為工資,雖然歪曲了事物的本質,但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又必然要通過工資這種形式表現出來。這是因為:
首先,這是因為一般商品的買賣關係,掩蓋了特殊商品——勞動力商品的買賣關係。按照一般商品買賣關係:你給我貨幣,我給你商品,而勞動力這一特殊商品的買賣關係也表現為:資本家付給工人工資,工人給資本家勞動。因此從表面上看,這兩種買賣關係相同。正是這一假象掩蓋了勞動力這一商品買賣的資本主義實質。
其次,勞動力商品和其他商品的區別,是普通意識不能領會的。因為:第一,一般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是不能用同一單位來衡量的,勞動力商品卻不同,它的價值和使用價值都可以用同一單位(即勞動時間)來衡量;第二,一般商品的交換在市場上的表現時,一方讓渡商品,另一方付給貨幣,而勞動力商品則不同,工資不是在購買時支付的,而是在晚了以後才支付的,因而造成了一種假象,似乎不是勞動力的價格,而是勞動的價格。第三,一般商品的價值與使用價值是可以區分開的,而勞動力商品則不容易區分開,往往把勞動力本身的價值與勞動力的使用(即勞動)所創造的價值混為一談。
再次,勞動力價值採取工資的形式,使工人和資本家都難以看出勞動力的價值與工資的關係。從工人來說,在勞動時間不變的情況下,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變動,直接表現為勞動的價值或價格的變動;從資本家來說,他們並不關心支付給工人的是勞動力的價值還是勞動的價值,他們所關心的只是利潤,因此它們不可能理解,如果勞動的價值這種東西確實存在,而且也確實支付了這一價值,那末資本家就不會存在,它的貨幣也就不會轉化為資本。
最後,工資的現實運動也造成一種假象,好像工資是資本家支付的勞動的價值。例如:在計時工資情況下,工資隨工作日長度而變化,於是工資就像是根據勞動多少而支付的報酬;又如:從是同一勞動的各種不同工人之間在工資上也存在差異,於是就好像工資是根據工人提供的勞動量不同而發生的差別。
第二十章 工資的國民差異
一、決定工資國民差異的因素
所謂工資的國民差異,是指資本主義各國由於經濟發展的程度不同,工資的水平也不同。馬克思指出這是又決定勞動力價值和價格的各種因素的差別而決定的。主要有:「自然的合理實地發展起來的首要的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和範圍,工人的教育費,婦女勞動和兒童勞動的作用,勞動生產率,勞動的外延量和內涵量。」
其次,決定資本主義工資量變化的,不僅是勞動力價值決定的規律起作用,而且還有其他經濟規律起作用,例如剩餘價值規律決定著工資的本質,而工作日、勞動強度、勞動生產率的變化在不同結合的情況下,決定著剩餘價值的絕對量和相對量,也決定著勞動力價格的絕對量和相對量;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運動的規律,又會使工作日延長,勞動強度增大,勞動生產率提高,並由此又因其工資的絕對量和相對量的運動。在一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由於資本主義發展水平的不同,因此國民工資也存在差異,所以比較各國工資水平的差異,就可以看出資本主義制度下工資量的發展趨勢。
二、價值規律在國際上的應用
第七篇 資本的積累過程
第二十一章 簡單再生產
一、生產和再生產的一般關係
第一,生產就是再生產。
第二,生產的條件同時也就是再生產的條件。從勞動過程來說,要進行生產,就必須有勞動者和生產資料這兩個條件。任何社會,為了不斷地進行生產,就要不斷地以它的年產品的一部分,再轉化為生產資料或生產的要素,從而在實物形態上去替換一年內所消費掉的生產資料,並重新併入生產過程。
第三,從生產的社會性質和形式來看,生產具有資本主義形式,再生產也具有資本主義形式。如果生產採取資本主義形式,那末勞動過程就是價值增殖過程的一個手段,因此,再生產過程也是這樣。
二、可變資本和全部資本的再生產
三、資本主義再生產就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再生產
第二十二章 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
第一節 規模擴大的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商品生產所有權規律轉變為資本主義佔有規律
一、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的條件:把剩餘價值的一小部分轉化為資本,合併到原資本中去,或者單獨成立新的資本,單從價值方面來說,是問題不大的。「貨幣沒有臭味」,在貨幣上,既嗅不出也看不出它是原資本價值還是剩餘價值,它們之間沒有兩樣。現在,資本家既有了復歸的預付資本價值,又有了一個帶來的剩餘價值。他沒二者都可以開始資本的新生涯,即當作獲取剩餘價值的價值來使用。
問題的困難在於,資本增加了,就要求追加的生產資料,要求追加的生活資料,要求追加勞動力。只有這樣,生產的規模才能真正擴大。從整個社會來說,追加的生產資料和追加的生活資料,必須包含在原先生產出來的剩餘產品中。「剩餘價值所以能轉化為資本,只是因為剩餘產品(她的價值就是剩餘價值)已經包含了新資本的物質組成部分。」至於追加的勞動力,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是會替自己提供出來和準備好的。「資本只要把工人階級每年向他提供的各種年齡的追加勞動力同已經包含在年產品中的追加生產資料合併起來,剩餘價值向資本的轉化就完成了。」
二、商品生產所有權規律轉化為資本主義佔有規律(資本積累的實質)
所謂商品生產所有權規律,是指等價交換的價值規律,所謂資本主義佔有規律,是指佔有生產資料的資本家不付代價就無償佔有工人所創造的剩餘價值的規律。資本積累的過程就是前者轉變為後者的過程。這也正是資本積累的實質。
商品所有權規律轉變為資本主義佔有規律,表現在形式上雖然是等價交換,在市場上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都按等價原則進行,但是在內容上卻是資本家用他總是不付等價物而佔有別人的已經物化的勞動的一部分,去不斷換取更大量的別人勞動。這就是資本主義佔有規律。其特點是:以等價交換為形式,而以無償佔有為實質。
馬克思分析了資本主義佔有規律的三種情況:第一,如果生產擴大,追加資本但不增加工人,這樣,原有的工人就必須延長工作日或提高勞動強度,使追加資本生產剩餘價值。第二,如果資本家從過去剝削的剩餘價值來僱用別的工人,問題的實質也不會改變,就是說,追加資本依然是工人無酬勞動創造的,或者是其他工人創造的。第三,資本家把追加的資本轉化為機器,機器又把生產這種追加資本的生產者拋向街頭,用女工童工來代替他們,這樣依然使用無酬勞動去追加資本。總之,以上三種情況,如果從階級關係看,都是用工人無酬勞動去佔有他們更多的無酬勞動。資本家佔有的無酬勞動越多就越能積累,而積累的越多就越能佔有更多的無酬勞動。這就是資本主義佔有規律的運動結果。
最後,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佔有規律是由商品生產所有權規律轉化而來的。這是因為,商品生產所有權規律是出發點,而構成第一個追加資本的剩餘價值是用原資本購買勞動力的結果,這種購買是符合商品交換等價原則的,同時,第二個追加資本又是第一個追加資本的結果,在這裡對勞動力的購買也是按照等價交換原則進行的。但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以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為基礎的佔有規律,就會通過它本身的內在的不可避免的辯證法轉變為自己的直接對立物,即轉化為資本主義佔有規律。
三、勞動力成為商品是商品生產所有權規律轉變為資本主義佔有規律的關鍵
勞動力一旦變成商品,商品生產所有權規律就必然要資本主義佔有規律。只有從這個時候起,商品生產才成為普遍的和典型的生產形式,生產出來的一切財富都要經過流通,商品生產才強加於整個社會並發揮出全部潛力,正如馬克思總結的:「商品生產按自己本身內在的規律,越是發展為資本主義生產,商品生產的所有權規律,也就越是轉變為資本主義的佔有規律。」
第二十三章 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
第一節 資本構成不變,對勞動力的需求隨積累的增長而增長
一、資本有機構成的含義以及內容
馬克思指出:資本的構成要從雙重的意義上去理解。從價值方面說,是有不便資本與可變資本構成的,兩者之間有一定的比例關係;從物質方面看,是由生產資料與勞動力構成的,兩者之間也有一定的比例關係。前者稱為資本的價值構成,後者稱為資本的技術構成。二者之間存在著有機聯繫,即技術構成的變化引起價值構成的變化,而價值構成則反映技術構成的變化。這種由資本技術構成變化所決定而又反映其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成為資本的有機構成。
這裡應當注意:第一,資本有機構成並不等於資本價值構成,後者只有在反映技術構成變化時才是有機構成;第二,價值構成的變化並不一定與技術構成的變化完全一致;第三,應區分個別資本的有機構成、部門資本的有機構成和社會資本的有機構成。這裡研究的是社會資本有機構成對整個工人階級的影響。
二、工資隨資本積累而增長不會改變工人階級的經濟地位
馬克思首先指出,資本積累使總資本增大,如果資本有機構成不變,則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隨著增加。當可變資本增加時,對勞動力的需要雖然會與資本按比例增加,但當資本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勞動力供不應求的情況,從而引起工資的提高。
接著,馬克思指出:資本積累增大而帶來工資的提高,這對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有利的。但是,這種情況根本不會改變資本主義的基礎。這是因為:第一,勞動就業擴大和工資提高,一方面反映資本主義再生產的擴大,另一方面也不斷擴大在生產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即再生產出更多的資本家和僱傭勞動者。第三,工資的提高根本不會改變僱傭勞動對資本的從屬關係,更不可能改變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
三、資本積累和工資變動的關係
首先,馬克思指出:資本積累會引起工資的提高,工資的提高又會對積累產生兩種影響:一是工資的提高並不妨礙資本積累地進行;二是工資提高使積累減少。根據資本積累和工資變動之間的這種內在聯繫,馬克思認為:「正是資本積累的這些絕對運動反映成為可供剝削的勞動力數量的相對運動,因而看起來好像是由後者自身的運動引起的。用數學上的術語來說:積累量是自變數,工資量是因變數,而不是相反.」即資本積累的規律決定工資運動的規律。
其次,根據以上分析指出,積累和工資的關係實質上是那種轉化為資本的沒有報酬的勞動和推動這個追加資本所需要的追加勞動力之間的關係。具體表現在:第一,積累增加,對勞動力的需求增加,如勞動供不應求,工資就會提高;第二,勞動工資提高,剩餘價值就會減少;第三,剩餘價值減少,會使積累減少,又會使工資上漲受阻;第四,可見工資和積累的關係,實際上是有酬勞動與無酬勞動之間的關係;第五,有酬勞動和無酬勞動之間的關係,實質上是剩餘價值規律在積累領域中作用的表現。因此,積累和工資運動最終都是由剩餘價值規律調節的。
第二節 在積累和伴隨積累的積累的進程中可辨資本相對減少
一、資本有機構成和資本積累的關係
首先,馬克思指出,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資本積累最有力的槓桿;而積累的增加是與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相互制約的。這就是說,資本積累的增加,會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反過來又會促進資本積累的增長,成為推動積累發展的最有力的槓桿。
其次,馬克思分析了勞動生產率提高的標誌,既表現為一個工人在一定時間內以同樣的勞動強度使之轉化為產品的生產資料的相對數量,工人所使用的生產資料數量,會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增加。在這裡,生產資料的增加,就勞動手段講,它是勞動生產率提高的條件;就勞動對象講,則是勞動生產率提高的結果。但是,無論是條件還是結果,只要生產資料的數量比併入生產資料的勞動力相對增長,這就是表示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最後,馬克思著重指出: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必然引起資本構成的變化,使可變資本相對減少。因為,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首先直接反映在資本技術構成的提高上,而資本技術構成的這一變化,反映在資本的價值構成上,是資本價值構成的不變部分靠減少它的可變部分而增加。當然,價值構成的這種變化,只能近似地反映反映技術構成的變化,因此,資本的可變部分相對減少,並不排斥它的絕對量可能增加。
二、資本積累的形式:集聚與集中
首先,分析了資本集聚。所謂資本集聚,就是個別資本家把一部分剩餘價值併入現有資本,使資本總額增大。集聚與積累的關係是:每一個資本積累都是資本集聚,而每一個資本積聚都成為新的積累的手段,個別資本就是通過積累和積聚的關係,使資本總額增大的。社會資本則是通過單個資本的增長來實現的。總之,集聚是積累的直接結果,積累和集聚是相互促進的,甚至可以說是等同的。
其次,資本集聚的兩個特點:第一,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社會生產資料在單個資本家手中的集聚的增進,受社會財富增長程度的限制;第二,積累和伴隨積累的集聚不僅分散在許多點上,而且執行職能的資本的增長還受到新資本的形成和舊資本的分裂的阻礙。為了克服資本集聚這兩個局限性,因而產生了資本集中的形式。
接著,馬克思分析了資本集中及其與資本集聚的區別與聯繫。指出:資本集聚是以資本積累為前提並受社會財富絕對增長量的限制,而資本集中則是以執行職能的資本重新分配為前提而不受社會財富絕對增長量的限制;資本集聚是通過個別資本逐步擴大而實現的,而資本集中則是通過競爭與信用這兩個強有力的槓桿而實現的,因而其擴展度比集聚快得多。
最後,馬克思在分析了集聚和集中的相互作用和促進以後,做出結論:第一,積累的新資本,主要是利用新發明和發現,充當工業改良的手段;第二,隨著時間的推移,舊資本「要脫皮」,以新的形式在生產出來;第三,資本由於集中而大量集聚使技術提高。其結果是:總資本中可變部分減少不變部分增加,因而對工人的需求減少。
第三節 相對過剩人口的形成或產業後備軍的累進生產
一、相對過剩人口的形成與實質
首先,馬克思指出,就資本主義生產一般情況說,隨著勞動生產力的發展和有機構成的提高,就會產生相對過剩人口。其理由如下:
第一,勞動生產力的發展引起資本有機構成提高,而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比資本積累更快。因此,隨著資本積累的提高,資本的不變部分和可變部分的比例會發生變化,不變資本比例增大,可變資本比例減少。
第二,資本對勞動的需求,不是由總資本的量決定,而是有可變資本的量決定。因此,隨著有機構成的提高,對勞動的需求,隨總資本的量的增加以遞減的速度減少。
第三,以上可變資本相對量的減少,並不排斥它的絕對量增加,當然增加的比例會越來越小。由於可變資本相對量的減少,對工人的需求也就相對減少。
其次,馬克思指出,就社會總資本來看,資本積累運動是有周期性的,經濟繁榮時積累擴大,經濟危機時期積累縮小。社會資本積累是各個不同生產部門同時發生的不同變化的綜合結果。從不同生產部門來看,資本對勞動的需要也有不同的變化。馬克思分析了四種不同的情況。
最後,馬克思根據以上分析得出了資本主義特有的人口規律:「工人人口本身在生產出資本積累的同時,也已日益擴大的規模生產出使他們自身成為相對過剩人口的手段。這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規律。事實上,每一種特殊的、歷史的生產方式都有其特殊的、歷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規律。」
二、相對過剩人口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的必要條件
第一,如果說,沒有相對過剩人口,資本主義生產就不可能突然擴大。
第二,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是周期性的,相對過剩人口的存在,就為資本的時而擴大,時而縮小提供了條件。
總之,由於資本各個部門發展的不平衡,由於資本主義生產的周期性,為了滿足資本對剩餘價值的榨取,使資本得以周期地進行,相對過剩人口的存在,就是非常必要的。
三、相對過剩人口和工資變動的關係
馬克思指出,工資是隨著工業周期的變動而變動的;而工業周期的變動,又決定和工人階級分為現役軍和後備軍比例的變動。由於工資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勞動力商品的價格受勞動力供求關係的調解,相對過剩人口正是勞動力供求規律藉以運動的背景。所以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資的升降就是由相對過剩人口或產業後備軍的擴大或縮小來調節的。從而進一步論證了工資增長的界限決定與積累本身的原理。
第四節 相對過剩人口的各種存在形式。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
一、相對過剩人口的各種存在形式
第一,流動形式的過剩人口,是指在現代工業中心,工人時而被排斥,時而在更大的規模上再被吸收的情況下,在一定時期內失業的工人。這種過剩人口是和工業的規模一同增大的。
第二,潛在形式的過剩人口。主要是指農業中的過剩人口。
第三,停滯形式的過剩人口。
二、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
原著上的一段話。
主要包括三個內容:第一,自本越是積累,產業後備軍就越大;第二,產業後備軍越大,經常失業的人口就越多;第三,工人越是失業,他們就越是貧困。
第二十四章 所謂原始積累
第一節 原始積累的秘密
一、原始積累的含義
所謂原始積累是指資本主義初期的資本積累,它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起點。因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在少數人手中積累了一部分資本,二是多數人喪失了生產資料,只剩下自己的勞動力,當他擺脫了人身依附後可以自由出賣它。這兩個條件的形成,在西方國家是通過資本原始積累的方式進行的。
原始積累的實質,就使早期資本家通過國家的立法,採取暴力的手段,迫使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相分離的過程。
二、原始積累的過程
第七節 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
一、由小私有知道資本主義私有制的轉化
馬克思指出,資本的歷史起源,意味著直接生產者的被剝奪,即以自己的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解體。
所謂私有制是指勞動資料和勞動的外部條件屬於私人所有,但私有制的性質則決定於這些私人是勞動者還是剝削者。勞動者對他的生產資料的私有權是小生產的基礎。這些小生產如果採取商品生產的形式,就是小商品生產或簡單商品生產。
正是這種小商品生產,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就造成消滅它自身的物質前提。這種小生產的消滅,就把個人的分散的生產資料轉化為少數人的大財產。這種轉化是對小生產者的直接剝奪,它包含著一系列的剝削手段。
二、從資本主義私有制到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
一旦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站穩腳跟,勞動的進一步社會化,土地和其它生產資料的進一步轉化為社會使用的即公共的生產資料,從而對私有制的進一步剝奪,就會採取新的形式,現在要剝奪的已經不再是獨立經營的勞動者,而是剝削許多工人的資本家了。
馬克思指出,這種剝奪是通過資本主義生產本身的內在規律起作用的,通過資本的集中來進行的。具體說來:
第一,在資本積累過程中,隨著資本的集聚和集中,一方面企業規模擴大,社會生產力大發展,使生產進一步社會化;另一方面,生產資料越來越集中到少數大資本家手中。這樣,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銳化。
第二,由於資本積累一般規律的作用,一方面是少數資本家佔有大量的資本,另一方面是工人階級的貧困,受壓迫奴役。工人階級的地位使他們具有高度的組織及旅行。階級鬥爭的實踐使他們的階級覺悟不斷提高。這樣,工人反對資本的力量也就逐步增強。
最後,馬克思做出結論:「資本的壟斷成了與這種壟斷一起並在這種壟斷之下繁榮起來的生產方式的桎梏。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同他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這個外殼就要炸毀了。資本主義的喪鐘就要敲響了。剝奪者就要被剝奪了。」
推薦閱讀:
※「詐騙罪判決書」學習心得
※大前研一:考驗自我潛力,至死方休!
※體驗式學習的辯證思考
※四月第一周周日4.8
※英語學習中,發音好不好真的無所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