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痔瘡掩蓋的腸癌信號-頭條網

「一便血就認為是痔瘡,這是目前國人對肛腸類疾病認識上的最大誤區!」原天津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北京聖馬克醫院院長馬東旺教授說,無痛便血是腸癌的早期信號,但「十人九痔」的說法讓民眾忽視了這一潛在殺手。

據統計,大腸癌的發病率在中國所有腫瘤發病率中排名第3-4位,還在逐年上升,增長速度約為每年4.2%,遠超過2%的國際水平。中國大約每5分鐘就有1人死於大腸癌,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為大腸癌高發區。而我國8成以上的腸癌患者在初期曾被誤診為痔瘡。

雖然痔瘡、肛裂、腸炎、腸癌等都可導致便血,但只要用心觀察,還是能發現其中的差別。馬東旺教授介紹,痔瘡便血往往是手紙沾血或排便時滴血,一般沒有疼痛;肛裂便血伴有劇烈疼痛,但出血量較少,滴於糞便表面不與糞便相混。腸癌出血則多是糞便摩擦所致,血色深或有粘液,位置越近肛門,顏色越紅。

「腸癌到了中晚期才會出現明顯癥狀,如果腫瘤在升結腸處,通常會導致貧血、乏力等,如果在降結腸處,多容易發生腸梗阻等消化道癥狀。」馬東旺說,便血是腸癌患者最早出現的,如果是直腸癌或靠近直腸的腫瘤還伴有排便次數增多、肛門有垂墜感等直腸刺激癥狀,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

根據《結直腸癌診療規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明顯提高結直腸癌生存率。馬東旺教授建議,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都應該接受腸癌篩查,「篩查的目的在於早診早治,更重要的是發現癌前期病變,因為約80%的大腸癌是由腸道息肉演變而來,從腸道息肉演變成惡性腫瘤大約需要10年的時間,早期發現和處理癌前病變就能顯著減少大腸癌的發病率。」

另外,大約有大約五分之一的大腸癌患者是遺傳因素所致。家族中有腺瘤性息肉病、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等患病史的人,其患大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而且較散發性大腸癌發病年齡早,因此,這類人群要養成提早定期體檢的習慣。

凡標註來源為「健康時報」或「健康時報網」的稿件均屬健康時報社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來源為「健康時報網」並附上原文鏈接。

推薦閱讀:

教你幾個瑜伽體式,手臂不要太瘦哦!-今日頭條
增肌補劑的「效果」? - 今日頭條(TouTiao.com)
頭條 | 歐洲人恍然大悟!與中國「互利共贏」才是正解——
百花圖譜,1秒收藏,向花盲說拜拜! - 今日頭條(TouTiao.com)
平安頭條

TAG:痔瘡 | 信號 | 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