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特色飲食

烤全羊

蒙語稱「烤全羊」為「昭木」、「好尼、西日那」,這是蒙餐宴席中一道最講究的名菜,色、香、味、形俱佳,有濃烈的民族風味和地方風味,是蒙古民族中的餐中之尊,多在隆重宴會或祭典供獻時用。《達斡爾蒙古考》中也寫到,「餐品之尊,未有過於烏查(即烤全羊)者。」這種風俗,蒙古族至今還保持著。

烤全羊是在過去蒙古族飲食「火烤羊肉」的基礎上,與「烤鴨」的方法結合而成的。烤全羊的製做過程是:選二年左右的肥綿羯羊一隻,用水燙去羊毛,開內臟,用調料腌制腹腔內,外面刷一層糖色和香油,風乾後用鐵鏈吊起放入燒好的烤爐內。大約四、五個小時後即可出爐食用。

烤全羊上席用一大木盤,使羊平卧盤中,羊脖上系一紅綢帶以示吉利和隆重。端入餐室讓客人觀看一下後,回到廚房內用刀切割。先上羊的脆皮,而後上切好的肉塊,最後連骨頭一塊上,上桌時,隨帶合頁餅、蔥段、黃醬、醋、蒜末等,還配幾盤牛羊肉做的熱菜,以及牛羊內臟做的冷盤和奶食品。

據文獻記載,成吉思汗曾設過全羊宴。忽必烈登基時,也設全羊宴祭神祗、待賓客。到了清代全羊更加盛行,現在成為內蒙古各盟、旗縣接待貴賓的馳名中外的名貴菜肴。

手扒肉

蒙古民族的傳統食物中,尤以手扒肉為最具特色和代表性。手扒肉的做法是:「掏心」將羊胸腔內的動脈掐斷,然後剝皮,清除內臟,並將整羊切成若干段置於鍋中,待水沸後放入少許鹽和蔥,不加其它調料,煮斷血即可。食用時一手抓肉、一手持刀片肉,其特點是肉香味美,鮮嫩異常。

血腸

原料:羊小腸,將鹽、蔥末、少量的水和麵粉放入羊血中,調成血漿。用羊肺從羊腸一頭清洗三至四遍,洗凈後,將血漿灌入羊腸,邊灌邊用手搓勻,上鍋煮熟,拌沙蔥、韭菜花等即可食用。

羊背子

是傳統的名貴菜肴。一般在祭祀、婚嫁、老人過壽或歡迎親朋貴賓的宴席上才能見到。做法是:把全羊卸成七大件(除去胸叉),帶尾入鍋,加鹽煮熟。用大盤先擺四肢、羊背頸胛,羊頭放在羊背上,似羊的趴卧姿勢。吃時,每人先用蒙古刀從羊尾巴上割取一條吃後就可以各取所需。

涮羊肉

錫林郭勒草原盛產優質羊肉,其中以蘇尼特、烏珠穆沁羊肉為最佳,因此以其為主料的名菜涮羊肉聞名遐邇。提起涮羊肉,據說還與成吉思汗有關。相傳鐵木真來到錫林郭勒草原與塔塔兒部征戰途中,一次部隊屠宰活羊後正準備煮手扒肉,這時聞報敵軍突然來攻,此時下鍋煮肉已經來不及。伙頭軍看著那些將要下鍋的羊肉和站在一邊飢腸轆轆的士兵們,真是又愁又急。關鍵時刻,鎮定自若的鐵木真靈機一動,當即叫伙頭軍將羊肉切成薄片,放入沸水翻滾的鍋中,待肉色一變即撈入碗中,拌上額吉淖爾青鹽、野韭菜及野山蔥等調料,迅速吃起來。飽餐羊肉後的士兵們士氣大振,向遠途奔襲的敵軍發起反攻,取得了勝利。鐵木真為紀念這次草原奇勝,因而經常吃這道菜食,並賜名為涮羊肉,隨後便成了宮廷佳肴。如今涮羊肉在原有配料的基礎上,經過科學的調料配製,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食品。

炒米

在很長時期內是錫盟牧區群眾的主要食品之一。炒米的特點是吃法簡便,宜於儲存,用奶茶泡食或拌乳酪均可。吃炒米,既不需要刀、勺、鍋、灶,更不要烹、蒸、煮、燉,適應蒙古民族的游牧生活。製法為:先將水煮沸,將糜子投入鍋內烀熟並炒干,用碾子壓或者用搗窩搗去皮即成。也可煮粥或撈乾飯。

奶制食品

奶食品有近二十種之多,這裡簡單介紹以下九種:

鮮奶(蘇):鮮奶是加工各種食品之源。牛、綿羊、山羊、馬、駝都可擠奶。擠牛奶最為廣泛而產奶量最高。綿羊奶具有油脂濃厚、熱性和凝乳多、乳油厚等特點。山羊奶卻油脂少、清淡、涼性,所以適合發酵。駝奶可以對奶茶和凝結加工。馬奶還可發酵釀製馬奶酒,是具有治療多種疾病和豐富營養的飲品。總之,鮮奶具有滋陰壯陽、除病解毒的珍貴保健食品。母畜產後一二天內擠出的奶叫濃初乳,三至五天內的為淡初乳。初乳的營養成份為奶中之精華。初乳可以煮沸飲用或燜稠食用。擠完初乳後的便是普通奶子。將擠出的鮮奶倒進器皿里,撇取乳油後剩餘的叫凝乳,煮沸取奶皮剩餘的稱熟奶。在察哈爾地區以擠牛、山羊、綿羊奶為主。

白油:製做的方法是將鮮牛奶放入桶內,攪拌後使其發酵,脂肪浮在上面,因色白而稱之為「白油」。

黃油:是將白油用紗布過濾,然後倒入鍋內加溫火煮煉,並用勺子頻頻攪動,待色澤由白變黃時取出,即成黃油。

奶油:也叫乳油、卓亥、涓肯,做法是:將擠出的生奶盛進器皿中存放時,隨著奶子的凝結,奶子里的油脂浮到上面,在奶子的表面形成一層油脂體就叫奶油。奶油就此可以食用和對奶茶,也可以放糖拌炒米吃或熬湯喝。 奶皮子:每逢夏、秋季,牧人們將鮮奶放在鍋中,用小火烘至稍滾,用勺輕揚,使奶汁的泡沫浮在上面,然後點上生奶,冷卻後用筷子挑起放在陰涼通風處陰乾即成。

奶豆腐:是蒙古族最常見的奶食品之一。製做方法是將酸奶子放在鍋中經慢火熬煮,放入布袋擠壓而成。奶豆腐有酸味、甜味不等,依主人的口味採用不同方法而製成。

乳酪(阿爾查、阿如勒):回鍋的酸奶叫熟酸奶,把熟酸奶包進布里用石頭軋壓或埋進沙子里榨乾乳清便成了酸奶酥,將酸奶酥捏壓成乳酪形狀的就是酸酪。在酸奶酥中加進糖料,用鮮奶攪和食用能充饑解渴。酸酪保存時間較長,表面雖起醭,裡面卻不變質發霉。它的酸度很強,具有解毒助消化之作用。

奶渣(楚拉):將凝乳用溫火充分煮熬,榨乾乳清,使其形成凝乳稠,不經過揉搓便撈出晒乾的叫奶渣。奶渣乾結得快,保存起來不易發霉。綿羊奶最適合做奶渣。牛奶奶渣過於堅硬,難以咀嚼。

黃油渣(楚其給):煉取黃油剩餘物叫黃油渣。黃油渣是淡黃色的稠性物體,油性大,酸度濃,加茶飲用香甜可口。

飲料

錫察地區蒙古族,在長期生產與生活的實踐中,創造了許多獨特的飲料,其中有些飲料由於具有強身健體的功效,已成為蒙醫治療一些特定疾病的用料。飲料的製作也反映出牧區婦女的勤勞和智慧。主要有以下四種:

奶茶:又稱蒙古茶,是本地區蒙古族最喜愛的飲料,一日三餐都離不開。燒制奶茶,是先將磚茶打碎些許,放入一個特定的紗布袋,也有直接放入水中,待茶色濃度適當時,取出紗袋或濾去茶葉,兌入鮮奶即成。錫盟南北部地區燒茶有淡、咸之分。

酸奶:用馬奶或牛、羊奶發酵後加工而成。酸奶能解熱止渴,而且營養豐富。

奶酒:又稱「蒙古酒」。製作方法是把發酵的牛奶放入鍋中慢火熬煮,蒸餾後釀成透明醇香的奶酒。這種飲料酒精度不高,本地牧民常用它招待尊貴的客人。

馬奶酒:是較為馳名的飲料,具有驅寒、活血、舒筋、補腎、消食、健胃等功能。蒙醫常用它摻與維生素C和消炎藥品,治療胃病、腰腿痛和肺結核等疾病。


推薦閱讀:

漠北崛起蒙古侵擾鄰境 發動連續戰爭大肆掠奪
外蒙古回歸中國何時瓜熟蒂落
[轉載]蒙元時期蒙古族衣著左右衽與尊右卑左習俗
蒙古與西夏國的大決戰,西夏擁有30多萬軍隊為何慘敗?
蒙古有多少海軍?

TAG:飲食 | 內蒙古 | 特色 | 蒙古 | 錫林郭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