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學習參考資料(中)

《資本論》學習參考資料(中)

資本積累理論

林崗

中國人民大學

2002年4月10日

資本積累理論有廣義和狹義的區分,狹義的資本積累理論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第一卷第七篇的資本積累過程,馬克思從直接生產過程的角度分析了資本積累;廣義的資本積累理論,它應該是研究整個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研究整個資本主義的積累過程。現在,在國外某些學派中對這一問題有一些新的觀點,但今天我的任務是原原本本講《資本論》。學習《資本論》,也是一種學術上的訓練,要了解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就非常有必要認真讀《資本論》。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在講資本積累問題之前,先論述了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相對剩餘價值生產,工資等問題,然後才講了資本積累問題。這主要是要解決剩餘價值如何再轉化為資本的問題。所以,「資本積累」這個概念,簡單的說就是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的過程,按馬克思話說,就是「我們以前考察的是剩餘價值怎樣從資本產生,現在我們考察資本怎樣從剩餘價值產生」。把剩餘價值當作資本使用,或者說把剩餘價值再轉化成資本,叫做資本積累。資本積累的過程就是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的過程。

在這裡,馬克思運用的研究方法是抽象的方法。如上所說,廣義的「資本積累」,是包括整個資本主義經濟生產關係體系的內容。這必然要涉及資本的流通、循環和周轉,要涉及分配。但是,在「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中,馬克思是從直接生產的角度來進行研究的,他把資本的循環、周轉以及資本的剩餘價值在不同職能資本家之間的分配等問題都舍項掉了。同時,也把對銀行資本家貸款的利息,地主出讓土地所得的利息等,都舍項掉了。這樣,可以使對問題本質的了解的脈絡更簡單、更清楚。用馬克思的話說,就是不要因那些更具體的現象的論述過程中,把主要關係模糊了。這是他的方法,也就是通過對複雜的現象,從具體到抽象,把最本質的東西抽象出來,再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

這一篇的結構,除了引言以外,有五章。第21章,研究資本主義的簡單再生產,著重論述資本主義的再生產過程,即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的再生產過程;第22章,研究資本主義的擴大再生產,著重論述資本主義佔有方式和佔有規律,批判了一些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在擴大再生產問題上的一些錯誤觀點;第23章研究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著重論述資本積累和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對工人階級的影響,論述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無產階級的貧困化問題;第24章研究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實際上研究資本主義形成的這些根本條件是怎麼在資本主義之前的歷史過程中間形成的:第25章,批判了維克菲爾德的現代殖民理論,這裡馬克思不是要研究殖民地問題,而是要通過殖民地問題來印證他前面論述的有關資本積累的一些基本觀點。我認為重點是在21、22、23章。

一、第21章:簡單再生產

資本主義從它出現之日起就沒有一個純粹的簡單再生產,都是擴大再生產,擴大再生產是資本主義的特徵性的生產形式。那麼,為什麼要從簡單再生產開始研究呢?因為簡單再生產是擴大再生產的基礎和出發點,如果沒有資本主義的簡單再生產,就談不上資本主義的擴大再生產。簡單再生產實際上也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再生產。在簡單再生產條件下,資本主義的再生產不斷地把資本家和僱傭工人的對立關係再生產出來。而在擴大再生產條件下,會把這種關係在擴大的規模上生產出來。所以,馬克思在這裡從簡單再生產開始進行了研究。

1.「再生產」的概念

馬克思指出:「每一個社會生產過程,從經常的聯繫和它不斷更新來看,同時也就是再生產過程」。就是說,從它的經常聯繫和不斷的更新來看,生產過程同時就是再生產過程。如果生產在原有的規模上重複,就是簡單再生產;如果生產在擴大了的規模上進行,就是擴大再生產。

2.「生產的條件同時也就是再生產的條件。」

生產的條件必須要有勞動力,必須有生產資料,而再生產也同樣是這樣。生產的一個過程結束以後,即便是簡單再生產,規模不擴大,也必須要有新的勞動力補充耗費的勞動,有新的生產資料補充耗費掉的生產資料。馬克思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社會在例如一年裡所消費的生產資料,即勞動資料、原料和輔助材料,只有在實物形式上為數量相等的新物品所替換,社會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再生產或保持自己的財富,這些新物品要從年產品總量中分離出來,重新併入生產過程。」這就是說,簡單再生產的一個必要條件是生產過程中耗費的生產資料必須從當年生產的產品中得到補償,否則就沒有簡單再生產。因此,「一定量的年產品屬於生產的」,要把原產品中的一部分作為生產資料重新投入生產過程。可見,物質資料的生產是再生產的一個重要條件。

3.「生產具有資本主義的形式,再生產也就具有同樣的形式。」

這是講生產關係的問題。我們知道,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原理一向認為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必然要結成一定的生產關係。根據這一觀點可以肯定,既然要結成一定生產關係,而且在這種生產關係下進行物質資料的再生產,那麼這種生產活動必然要把這種生產關係再生產出來,這是顯而易見的。

馬克思在講到關於資本主義的簡單再生產的問題時指出,簡單再生產只是生產過程在原來規模上的重複。如果資本家把剝削到的剩餘價值全部用於他個人的消費,那麼生產就仍在原有規模上反覆進行,這就是資本主義的簡單再生產。但是,資本主義的再生產具有資本主義的形式,具有資本家跟工人相互關係的形式,所以就具有新的特徵,即一方面是資本的再生產,另一方面是僱傭工人的再生產。只有把這個生產關係對應的兩極不斷再生出來,生產關係才能夠被再生產出來。在孤立地考察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時看不出這些特徵,只有在再生產過程中間才能看出來。

4.資本主義的再生產和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某些新特徵

(1)可變資本的再生產

可變資本的再生產,就是資本之中用於僱傭工人的,作為工資付給工人的那部分的再生產。如果把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當作一個孤立的過程來考察,似乎資本家支付給工人的工資是由資本家預付的,資本家把工人生產的產品賣掉以後,才能把這部分預付的可變資本收回來。馬克思認為,這是一種假象。產生這種假象的原因是,一方面,因為資本家用貨幣作為票據付給工人,讓工人從自己生產而被資本家佔有的產品中間取得屬於自己的那一部分。另一方面,工人也不斷的把這些票據交還給資本家,才能從資本家那裡取得他所生產的產品的一部分,就是拿著資本家付給他的工資去買資本家的產品。所以,產品的商品形式和商品的貨幣形式掩蓋了這種交易的本質,就是資本家僱傭工人之間關係的本質。這就是說,由於資本家不是從工人生產的產品中直接拿出一部分來給工人,而是把貨幣作為票據付給工人,工人要用貨幣這種票據去購買商品,才能拿到他自己生產的那一部分產品,因而產生了資本家把工資預付給工人的假象。

如果把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當作連續不斷的再生產過程來考察的話,這種假象就會消失。這時我們可以看到,工人是在自己的勞動力發揮作用以後才得到工資,工人在生產過程中不僅生產了剩餘價值,而且也生產了資本家付給他的報酬的可變資本即工資部分。作為工資的這部分產品,是在工人取得工資以前就已經生產出來了,並被資本家所佔有。工人只有在不斷再生產這種基金的時候才會被僱傭。所以,工人把一部分生產資料轉化成產品的時候,他以前的一部分產品就已經轉化成了貨幣。工人今天的勞動和下半年的勞動是由他上個星期的勞動和上半年的勞動來支付的。從這樣的聯繫中來看,實際上是工人自己在支付自己。

不管在那種社會,勞動者都必須消費一定數量的生活資料才能夠保證勞動力的再生產。而這種勞動所必須的生活資料基金和勞動基金都是由勞動者自己生產出來的。馬克思舉了一個例子,在封建徭役地租的情況下,徭役農民在一個星期六天中的三天為領主幹活,三天為自己幹活,在領主的土地上幹活生產出來的產品都是領主的,然後在自己的那個分地生產的產品,即後三天的產品是他自己的。這個是清清楚楚的,因為他沒有剛才說的那個商品貨幣關係的交易形式的掩蓋。而資本主義條件下,有個勞動力的買賣問題。好像資本家拿錢購買你的勞動力,預付了你的工資,好像是資本家在支付給工人。而從連續的再生產過程來看,工人不過是用自己的今天的勞動或下半年的勞動在支付他上個星期的或上半年的勞動。所以,從再生產的過程來說,可變資本是由工人自己生產出來的。當然,這個過程還有一個可能,就是資本家一開始辦工廠的時候,他的錢可能是自己辛苦積累得來的。但是一旦這個再生產繼續下去,最後的結果必然是工人自己支付自己。

(2)全部資本的再生產

馬克思舉了個例子:某一個資本家有十萬元的資本,每年可以得到二萬元的剩餘價值。在簡單再生產的條件下二萬元的剩餘價值被資本家個人全部消費掉了,五年以後他所消費的剩餘價值就是十萬元,相當於他的十萬元的投資,就是說和原來的總額相等了。這時資本家手中仍然保留著十萬元,這是因為每年佔有了二萬元剩餘價值。所以,從再生產的過程來看,全部資本都是由剩餘價值轉化而來的,而且全部資本投資包括不變和可變資本,都由工人創造。對此,資本家可能會辯解,說他們的這些資本在數量上沒有改變,形式上也沒有改變,像廠房、機器都是原來用資本購買的,在開始經營的時候已經存在了,怎麼能夠說是工人創造出來的呢?馬克思認為,問題在於資本的價值,而不在於資本的物質組成部分,要把資本的價值關係和物質問題分開。如果某人有十萬元的房屋,或者是機器等財產,又借了十萬元的債,並且完全用掉了。那十萬元的財產僅能夠抵償他的債務,說他沒有財產倒是完全確切。這與資本家消費十萬元的道理是一樣的。從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的過程來考察,即使資本家最初的資本是從其他地方爭奪的,或者是因為他勤勞積累得來的,不管怎麼樣,經過一個時期以後也會完全變成積累起來的剩餘價值,成為別人無酬勞動的貨幣形式或其他形式的化身。這就是馬克思的結論。

(3)僱傭工人的再生產

僱傭工人的再生產,是資本主義再生產必不可少的條件。我們在前面學習《資本論》第二篇的時候已經知道,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要有一定的歷史條件,即擁有一定數量貨幣的資本家和有人身自由但一無所有的工人。他們在市場上相遇,進行勞動力的買和賣,這時貨幣才轉化為資本,資本才會產生。所以,勞動產品和勞動本身的分離,客觀勞動條件和主觀勞動條件的分離,就是生產資料和工人勞動力的分離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事實上的基礎和起點。在後面談到原始積累的時候,馬克思講原始積累過程就是勞動者與生產資料分離的過程,這是歷史上和事實上的起點。而這種起初只是作為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或者起點的事實,從再生產過程來看,就作為資本主義生產本身的結果而不斷重新生產出來,並且永久化。這是因為,一方面作為生產過程結果的產品,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被資本家佔有,產品轉化為資本,轉化為資本家繼續佔有剩餘價值的手段。另一方面,每一次生產過程結束以後,工人走出生產過程時,就與他進入這個過程之前一樣,除他自由的人身之外一無所有,他們為了生活,不得不繼續出賣勞動力。工人在進入生產過程以前,就把勞動力賣給了資本家,他自己的勞動就同他相異化,被資本家所佔有,併入資本之中成為資本活的一個組成部分。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資本家消費勞動力的過程,工人的產品不斷地轉化為資本,轉化為吸收剩餘價值的價值,轉化為購買勞動力的生活資料和使用生產者的生產資料的過程。可見,工人不斷地把產品當作資本,當作剝削和統制工人自己的權利來生產。而資本家同樣,不斷把工人當作僱傭工人來生產,也就是把工人和勞動資料分離開來,使工人繼續保持在喪失生產資料,不得不出賣勞動力的狀況中,以便源源不斷地供應勞動力,保證自己繼續再生產。工人的這種不斷再生產或永久化,是資本主義生產必不可少的條件。

工人的個人消費,是資本主義再生產的要素。工人的個人消費,從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工人自己個人的事情。但如果不是從單個資本家和單個工人來考察,而是從資本家階級和工人階級來考察,那情況就不一樣了。工人消費就不再是工人個人的事情,而成為整個資本家階級再生產勞動力的必要手段。勞動力的再生產對資本家來說是具有極其重要意義的。如果沒有工人的個人消費,沒有勞動力的再生產,資本家就會失去剝削的對象,由此就無法取得剩餘價值,剩餘價值的源泉就會消失。當資本家把一部分資本變成勞動力的時候,他就由此增殖自己的總資本。馬克思認為這是一舉兩得,資本家不僅從他由工人那裡取得的東西中,而且從他給工人的東西中獲得了利益。也就是說資本家用可變資本購買勞動力,一方面取得工人勞動力的使用權,用來生產剩餘價值;另一方面又通過工人的個人消費,把勞動力再生產出來,把資本用來交換勞動力的生活資料,再轉化為可供資本重新剝削的勞動力。這種消費是資本家最不可少的。所以,工人的個人消費是資本主義生產和再生產一個的要素。

從社會階級關係的角度看,即使是在直接生產過程之外,工人也是從屬於資本家。與馬克思同時代的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在工人的消費當中,只有維持工人生命的必要部分才是生產的。除此之外工人為了自己的享受而消費的東西都不是生產消費。馬克思認為這種觀點不正確,因為工人的個人消費對他自己來說是非生產的,它僅僅是再生產貧困的個人。而對資本家和資本家的國家來說是生產的,因為他生產了創造別人財富的力量。因此,從社會的角度和再生產的角度來看,工人的個人消費也應該納入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工人的個人消費,一方面保證他們維持自己的生命和再生產自己,另一方面通過生產生活資料的耗費,來保證他們不斷地重新出現在勞動力市場上。從社會的角度看,工人和死的勞動工具一樣,都是資本的附屬物。馬克思說,「羅馬的奴隸是由鎖鏈,僱傭工人則由看不見的線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裡。」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工人不把勞動力出賣給資本家就不能生存。而從表面上看,工人出賣勞動力似乎是自由的,平等的。這種假象是由僱主的經常更換以及契約的法律虛構來保持的。就是說,工人有把勞動力賣給這個資本家或那個資本家的自由,而資本家有選擇這個勞動力而不選擇另外一個勞動力的自由,在這一點上他們是平等的。但是工人並沒有不出賣勞動力的自由,沒有不受剝削的自由。一無所有的工人要活下去,就必須出賣勞動力,要受資本家的剝削。工人不管是在哪個資本家的工廠里勞動,總是隸屬於這個資產階級。所以,在資本主義平等自由的市場交易的表層下面,隱含了資本主義基本的憲法秩序,就是資本家統制工人,工人從屬於資本家。闡明這一點,在方法論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4)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再生產

從以上的推論中可以看到,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再生產出勞動力和勞動條件的分離,從而再生產出剝削工人的條件,使之永久化。在再生產過程中,不斷把工人生產的產品轉化為資本,轉化為剝削剩餘價值的手段,不斷地把工人作為勞動力的賣者投入商品市場,不斷地迫使工人為了生活而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同時不斷使資本家能夠為了發財致富而購買勞動力。工人在經濟上永遠隸屬於資本,這種地位是由他的賣身行為的周期更新,僱主的更換和勞動市場價格的變動造成的,同時又被這些事實所掩蓋。由此,馬克思進一步得出結論,認為把資本主義生產過程聯繫起來考察,或作為再生產過程來考察,它不僅生產商品,不僅生產剩餘價值,而且還生產和再生產資本關係本身,一方是資本家,另一方是僱傭工人。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不僅是物質資料的再生產過程,而且也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再生產過程。這是馬克思在第21章中得出的一個核心的結論。

二、第22章: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

在第21章分析的是舊資本價值的再生產問題。而這一章要分析的是從剩餘價值轉化而來的新資本的形成問題。重點是考察新資本形成的性質和決定資本量增長的各種因素。這一章有五節,其中有兩個重點:一是第一節關於論證剩餘價值如何轉化為資本,商品生產的所有權規律如何轉化為資本主義佔有規律的問題。另外一個是第四節關於批判節慾論,論證影響積累規模的各種因素的問題。

第一節規模擴大的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商品生產所有權規律轉變為資本主義佔有規律

擴大再生產是在規模擴大的情況下進行。從一般的過程來考察,要把生產規模擴大就必須使年產品除去像簡單再生產過程中補償消耗的物質資料以外,還必須有一個部分節慾出來,再把它投入到生產,這樣才能進行擴大再生產。要進行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就必須把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把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就叫做資本積累。

1.資本積累的條件

把剩餘價值或者把其中的一部分不用於工人和資本家的消費,而用於擴大再生產,必須具備一定的物質條件。市場上流通的商品是年生產基金的一部分,這些年生產基金已經存在於各個資本家資本的總額中,或者社會總資本在一年中轉化成的各種物品的總額之中。而每個資本家只佔有其中的一個相應部分。通過在市場上的交換,產品從一個人的手裡轉到另一個人的手裡,既不能增大年產品的總額,也不能改變產品自身的性質。但正是由於這種交換,使年產品中的一部分補償上了該年已消耗的生產資料,另一部分供給工人所需的生活資料。這就是補充一年中消費掉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物質部分。年產品除去以上成本以後,留下的部分就是剩餘價值予以表現的剩餘產品。如果這部分剩餘產品全是滿足資本家需要的消費品,他就只能為資產階級所消費,而不能當作資本而積累起來。要是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必須把這部分剩餘產品在物質形式上能夠作為追加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所以,馬克思說:「如果不是出現了奇蹟,能夠轉化為資本的,只是在勞動過程中可使用的物品,即生產資料,以及工人用以維持自身的物品,即生活的資料。」「總之,剩餘價值所以能夠轉化為資本,只是因為剩餘產品(它的價值就是剩餘價值)已經包含了新資本的物質組成部分。」顯然,即使把剩餘產品銷售以後,取得貨幣,如果你買不到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這種追加的貨幣就無法真正轉化為資本來進入生產過程,不能成為剝削別人的勞動手段來使用。所以,資本積累的條件就是必須要有追加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

2.追加資本的來源

馬克思認為,從資本積累過程來看,能更加明確地看到資本家真正的來源。他舉例說到,十萬元資本取得二千元的剩餘價值,二千元剩餘價值又轉化為資本取得四千元剩餘價值,四千元剩餘價值再轉化為資本,又取得八百元的剩餘價值。如果說,原有的十萬元資本有種種不同的來源,比如說是原始積累,辛勤勞動積累起來的,那麼以後追加的二萬元、四千元、八百元的資本的情況和原始的積累完全不同,他們都是剩餘價值的化身,「它一開始就沒有一個價值原子不是由別人的無酬勞動產生的。合併追加勞動力的生產資料以維持這種勞動力的生活資料,都不外是剩餘產品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即資本家階級每年從工人階級那裡奪取的貢品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資本家以其中一部分作為可變資本,以工資的形式付給工人,實質上是用從被征服者那裡掠奪來的貨幣去購買征服者的商品。如果說在簡單再生產的這種情況下,資本家最初預付的資本不是依靠剝削得來的,但是經過一個或長或短的時期,也會完全變成資本化的剩餘價值。在擴大再生產情況下,任何一個追加的資本在一開始就已是資本家無償佔有的剩餘價值。這是馬克思講追加資本的來源的核心的觀點。

3.商品生產所有權規律轉變為資本主義佔有規律

從形式上看,作為追加資本的剩餘價值只是原資本的一部分,也就是可變資本購買勞動力的結果。沒有可變資本購買勞動力,就不可能剝削到剩餘價值,當然也就不可能把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但是,這種用可變資本購買勞動力商品的形式,是以交換雙方即貨幣所有者和勞動力商品所有者對自己所有物的價值有自由支配權作為前提。在交換的時候,一方是讓渡了貨幣的所有權,另一方讓渡了勞動力的所有權。這種交換都始終符合商品交換的規律。所以,從商品交易的形式上看,資本對勞動力的購買同其他商品交換一樣,特別是同沒有資本主義關係存在的簡單商品生產條件下一樣,都是以承認商品生產的所有權為前提的。但是,從交易的內容上看就不一樣了。資本家對勞動力的購買,已不僅是簡單商品生產的所有權的一般轉移問題,而是資本家對無償勞動的佔有。因為,第一,用來購買勞動力的這種可變資本只是資本家為付給報酬而無償佔有剩餘產品的一部分,即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的一部分,實質上是用工人自己生產的產品來購買勞動力。第二,這一可變資本部分雖然已經付給工人,但是必須由工人來補償。我們知道,工人最後用自己過去的勞動的產品來補償自己現在的工資,在補償的時候還要加上新的剩餘額,就是還要為資本家提供剩餘價值才行。可見,在資本與勞動力交換的過程中,資本不僅利用工人過去的無酬勞動來購買勞動力,還從所購買的勞動力的使用中佔有新的剩餘價值。形式上所有權的這種轉讓,掩蓋著內容上的資本對過去勞動和現在剩餘勞動的無償佔有。所以馬克思說,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交換關係,僅僅是流通過程的一種表面現象,成為一種與內容本身無關的,並只能使他神秘化的形式。勞動力的不斷買賣是形式,其內容則是資本家用他總是不付等價物而佔有的別人的已經物化的勞動的一部分(剩餘價值,以及剩餘價值轉化後的資本),來不斷再換取更大量的別人的活勞動。

簡單商品生產條件下,所有權是建立在自己勞動的基礎上(小私有制),勞動者都是個體戶,沒有僱傭關係。作為買賣對立者,在交易中他們都是商品的所有者,只有讓渡自己的商品才能佔有別人的商品,而自己的商品必須依靠自己的勞動來生產。所以,就不可能無償佔有別人的勞動和商品。而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商品的所有權規律卻轉化為資本主義佔有的規律,所有權對資本家來說表現為佔有別人無酬勞動和產品的權利,而對於工人來說則表現為不能佔有自己產品的權利。因為工人喪失生產資料,不可能在生產過程中佔有產品了,他們只能通過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得到工資(生產關係的核心是所有制問題)。

同簡單商品生產正好相反,資本主義的佔有方式是對簡單商品生產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所有權的否定,或者是對佔有方式的否定。這說明資本主義生產和簡單商品生產有區別,這是由資本主義的性質不同而引起的。一個是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勞動者個人的私有制,另一個是以僱傭關係為基礎的資本家的私有制。所以,這種性質的差別引起了這種結果。要注意,馬克思的意思決不是說這種否定表明資本主義生產和商品生產的所有權規律是有衝突的。恰恰相反,他認為它只是簡單商品生產佔有方式發展的必然結果。因為,簡單商品生產發展必然引起資本主義關係的產生。特別是勞動力成為商品,商品的所有權規律才得以轉化為資本主義的佔有規律。沒有簡單商品生產的發展,就不可能有勞動力成為商品這一資本主義關係的產生,當然也不可能產生資本主義的佔有。因此,既要看到簡單商品生產的所有權規律和資本主義佔有規律的區別,也要看到他們之間的聯繫。後者正是由前者發展來的,而且從交易表面的形式上來說,資本家在生產過程中佔有工人的勞動成果,並沒有違背商品生產的以勞動為交換尺度的這種交易關係的基本原則。

馬克思認為,從孤立的生產過程中看不出這一規律的轉變,它是在再生產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不管是簡單再生產還是擴大再生產,如果僅僅從孤立的生產過程來看,不能發現商品生產所有權規律到資本主義佔有規律的轉變,看不出資本主義佔有的實質。只有從再生產的過程中看,這個轉變才表現出來。為什麼在孤立的商品中看不出這一規律的轉變呢?因為,在孤立的商品中互相對立的僅僅是彼此獨立的買者和賣者,經過一次買賣他們的關係就會結束。如果同一買者和同一賣者再次碰到一起,那完全是偶然的事情。在這裡當然看不出現在付給勞動力價值的工資是由上一次工人所創造的價值轉化而來。由於買賣在個別人之間進行,所以不可能在這裡找到整個社會階級之間的關係。如果從再生產過程來看,我們就可以發現這個關係。儘管每一個單獨考察的行為仍然遵循等價交換規律,但佔有方式就會發生根本的變革,而這絲毫不觸犯商品生產相適應的所有權,就是商品的等價原則沒有被觸犯。這就是說,雖然個別的交換行為按價值規律進行,但從不斷再生產的過程來看,資本家會不斷佔有剩餘價值,產生了比簡單商品生產佔有方式完全不同的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這是佔有方式上的一個根本的變革。

最後,馬克思指出,從再生產的角度看,全部預付資本都由剩餘價值轉化而來的,它是資本主義佔有規律發生作用的結果。在再生產情況下,資本家的預付資本經過一段時期以後轉化為積累資本或者資本化的剩餘價值。在擴大再生產的情況下,追加的資本完全是剩餘價值資本化的結果。工人所創造的剩餘價值不斷的轉化為資本,並且被資本家所佔有。因此,在生產的巨流中,全部預付資本,與直接積累資本即重新轉化為資本的剩餘價值和剩餘產品比較起來,總是接近於消失的量(數學意義上的無限小的量)。這就是說,把原來預付的資本與剩餘價值轉化的資本相比較,原來的資本只是一個微不足道量,可見全部資本都是剩餘價值轉化來的。有些資本家階級的經濟學家把資本說成是用來重新生產剩餘價值的積累起來的財富,把資本家說成是剩餘產品的佔有者。雖然從現象上出發,把資本家說成是剩餘產品的佔有者,但它也接觸到了這一個重要問題,馬克思對他們也做了肯定。

第二節政治經濟學關於規模擴大的再生產的錯誤見解

這裡,主要是批評了亞當?斯密的觀點。斯密認為,資本積累過程的特點是剩餘產品最後被轉化為資本和作為工資付給工人以後,全部被消費。就是說,從一個單位的角度看,資本積累既要買追加的勞動力,又要買追加的生產資料。但是從社會的角度看,最後全部可以分解為的收入,分解成工資。斯密認為,資本積累過程的特點是剩餘產品由生產工人來消費,但他又認為雖然單個資本都是用來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但社會資本只分解為可變資本(這是馬克思的概念)。馬克思認為,斯密的這個觀點是荒唐的觀點,事實上無論是什麼資本,都不會只轉化為可變資本,總有一部分轉化為不變資本,也就是轉化成生產資料。所以,馬克思認為斯密的觀點不能成立。

第三節剩餘價值分為資本和收入。節慾論

1.收入和資本

這裡的「收入」的概念具有雙重意義,馬克思在第一卷649頁的「注」里指出,從廣義上說,剩餘價值全部都是資本家的收入;從狹義上說,剩餘價值中除去積累的部分後(即扣除轉化為資本的部分),被資本家直接消費掉的部分才叫收入。這裡討論的收入,是後一種意義上的收入。既然剩餘價值分為資本和收入,就是資本家用於積累的部分和自己消費的兩部分,那麼在一定的剩餘價值中,這兩部分中的一部分越大,另一部分必然就越小。這樣就得出一個觀點,就是剩餘價值分為資本與收入的比例決定積累量的大小。但是,怎麼決定資本和收入的比例,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而是隨資本家個人的意志為轉移。但是資本家他由於受到客觀經濟規律的影響,決不會把全部剩餘價值都用於個人消費。由於客觀的經濟規律左右,資本家必須把剩餘價值中的一部分積累起來。這一客觀規律,一方面指資本主義生產的動機,即追求更多的剩餘價值的內在的慾望;另一方面是指外部環境的影響,即競爭的影響。競爭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規律作為外在的強制規律支配著每一個資本家,迫使他不斷擴大生產規模。資本家為了避免破產,就必須積累,必須擴大再生產。

2.資本積累和資本家的享受並行不悖

馬克思指出,古典的資本家和現代化的資本家在個人消費與資本積累的關係上有不同的看法。古典資本家譴責個人消費,認為個人消費是違背自己資本積累職能的一種罪惡。怎麼樣來解決這個享受欲和致富欲的矛盾呢?早期的資本家主張降低個人的享受來增加積累,因而把個人消費看成是一種違背積累的一種罪惡。而現代資本家卻把積累看作是放棄自己的享受欲,認為積累是節慾,是抑制了自己享受的慾望。現代化的資本家認為,要同時解決這種享受欲和致富欲的矛盾,就要通過增加剩餘價值量的剝削,擴大它的剝削規模來增加每次剝削的剩餘價值量,這同時可以增加自己的積累,也可以增加自己的消費。馬克思說,資本主義生產的進步不僅創立了一個享樂世界,而且隨著投機和信用制的發展還開闢了千百個突然致富的源泉。比如在交易所裡面可以買空賣空,轉手間取得巨大的利潤。這種投機活動與信任制度發展分不開,為了取得別人的信任,就必須表示自己的基金雄厚,表示自己的豪華與闊綽。所以,在一定的發展階段上已經習以為常的揮霍作為炫耀富有從而取得信用的手段,甚至成了不幸的資本家營業上的一種需要。這樣,奢侈不斷使資本家滿足享受欲的需要,而且成為使資本家取得信用進行投機,以便增大積累,攫取更多的剩餘價值的一個手段。

從這裡可以看出,資本家的積累和貨幣儲藏者不同。貨幣儲藏者那裡財富的增加與個人勞動和個人的消費、節約成正比。而資本家不同,他們積累的資本的增加既不是屬於自己的個人勞動,也不完全取決於個人消費的節約,而是取決於榨取別人勞動力的多少,即剝削了多少別人的剩餘勞動。只要剩餘價值量增加,雖然個人的收入部分也增加了,但積累的資本還是可以增加的。馬克思指出,封建主的揮霍是直截了當的,純粹為了享受;而資本家揮霍的背後總是隱藏著最骯髒的貪慾和最小心的盤算,總是有生意上的考慮。馬克思最後得出結論:資本積累和資本家的享受並行不悖,因為這種享受本身是資本營業上的一種需要,取得信譽的一種手段。

3.古典學派和馬爾薩斯關於積累收入問題上的不同看法

馬爾薩斯是當時已經沒落的地主貴族的代言人。他提出第三者理論,認為資本階級在資本家、地主和工人三個階級中處於中間地位。一方面上層階級的地位引誘他,他也想上升到貴族,提高地位。另一方面無產者的地位對他有威脅,他又怕下降。這種上升的慾望和下降的恐懼,迫使資本家拚命的進行積累。這樣為積累而積累,成了資本家的本性,揮霍浪費的任務由地主承擔。地主越是揮霍浪費,資本家就越需要小心謹慎,需要積累。所以,馬爾薩斯主張有一個第三者,即資本家來消費,把支出欲和積累欲分開,支出欲的任務由地主承擔,積累欲的任務由資本家來承擔。當然,李嘉圖等都不同意他的看法。一個李嘉圖學派的人認為,如果按照馬爾薩斯的主張去做,積累欲的任務由資本家來承擔,生產不但不會得到促進,反而受到阻礙,而且一部分人過遊手好閒的生活只是為了去鞭策另一些人,這十分不公正。

4.西尼耳的「節慾論」

西尼耳在1836年提出了「節慾論」,馬克思說這是資產階級經濟學發現的一種不可超越的條文。現在正統的、主流的西方經濟學最基本的理論假設都沒有超越它。西尼耳宣布,要用「節慾」一詞來代替「資本」一詞。他認為,生產工具就是資本,這種資本不是剩餘價值轉化的結果,而是資本家自己節慾的結果,是報酬轉化為資本。所以資本家沒有剝削工人,資本來源於節慾。馬克思認為,西尼耳首先把資本的真正來源掩蓋了。資本並不是資本家自己創造出來的,而是通過對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的積累轉化而來的。其次,他在做名詞概念的遊戲,根本不能說明問題。第三,從實際生活當中看,資本家恰恰不愛好節慾,因為資本越大,剝削的剩餘價值越多,積累的資本就越多,同時他們消費的剩餘價值的部分也越來越多。所以,資本家和浪費是聯繫在一起的,根本不存在節慾。

第四節幾種同剩餘價值分為資本和收入的比例無關但決定積累量的情況:勞動力的剝削程度;勞動生產力;所使用的資本和所消費的資本之間差額的擴大;預付資本的量

在資本的比例分配一定的條件下,影響資本積累的第一個因素是剩餘價值量的大小。第二個因素是勞動力的剝削程度。在這裡,馬克思分析了關於勞動力剝削程度的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把工資壓低在勞動力價值以下,即把工人的必要消費轉化為資本的積累;另一種情況是增加勞動力的支出,延長勞動時間或者是提高勞動強度。這樣,在沒有相應增加不變資本支出的情況下,也可以增加剩餘價值,就是增加積累的實體,從而使得進行更大規模積累成為可能性。第三個因素,是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水平。在勞動生產力(生產率)提高的情況下,首先,資本家不減少甚至增加個人消費,也能夠使積累增加。因為,勞動生產力一旦提高,勞動力就會便宜,用同樣的收入可以買到更多的消費品,增加自己的享受,甚至減少自己的收入同樣可以得到享受。其次,在同樣的條件下資本可以僱傭更多的工人,因為工人的價值現在也下降了。最後,同樣的不變資本體現為更多的生產資料,同一個價值可以代表更多的實物量(價值載體、使用價值)。同時勞動生產力的提高,還會提高某個資本家在生產過程中的資本的轉移價值。轉移價值增加,也可以使資本家的積累增加。第四個因素,是預付資本的大小。預付資本越大,攫取的剩餘價值的量就越大,反之,則更小。

第五節所謂勞動基金

「勞動基金」是當時在西方的一種學說。馬克思首先引用當時的學者福塞特的一句話,說明了把勞動基金的資本主義界限改寫成勞動基金的社會的自然界限所造成的荒唐的同一反覆。這句話是:「一個國家的流動資本就是它的勞動基金。因此,要想計算出每個工人所得到的平均貨幣工資,只要簡單地用工人人口的數目去除這個資本就行了。」馬克思指出,「一個國家的流動資本就是它的勞動基金」這是個錯誤概念,他用了斯密的概念。馬克思在這裡面區分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與流動資本和固定資本。福塞特說的流動資本,就是馬克思說的不變資本,按照這種說法好像勞動基金是個固定不變的量,不管有多少人他們都是共同分配這個不變的勞動基金,如果工人人數增加,工資就下降了。福塞特的這個學說,是延續了古典學派關於社會資本的錯誤看法。古典經濟學家喜歡把社會資本看成一個有固定作用的固定量。既然可變資本是一個固定的量,那工人越多工資就越低。實際上社會資本不是固定的量。另外,福塞特把可變資本看成固定的量也是錯誤的。一定的生產資料需要工人來決定,但是所需的工人人數隨著科學的發展是有大小變化的,因此不是固定的。再者,每一個工人所得的工資及勞動力價值也不是固定的,它隨著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對立、鬥爭而變化。

三、第23章: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

馬克思說:「我們在這一章要研究資本的增長對工人階級的命運產生的影響。在這種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資本的構成和它在積累過程進行中所起的變化。」這就是他在這一章中要研究的問題。

第一節資本構成不變,對勞動力的需求隨積累的增長而增長

1.資本構成

馬克思引入「資本構成」的概念,把它分為資本的價值構成和資本的技術構成,認為真正的技術構成和價值構成之間有密切關係,即資本價值構成以技術構成為基礎,價值構成的變化反映著技術構成的變化。價值構成和技術構成的關係是:一,兩者的變化並不按同一比例進行,價值構成的變化只是近似表示出技術構成的變化;二,在技術構成變化的情況下,價值構成可以不發生變化;三,價值構成變化的情況下,技術構成可以不變。

由資本技術構成決定並且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叫做資本的有機構成。這是馬克思後來引出資本積累一般規律的很重要的技術性的概念,對後來說明利潤率下降規律等等問題都起到了基石的作用。

2.對古典學派適度工資理論的批判

亞當?斯密以來,人們形成了一種流行的看法,就是把積累僅僅看成剩餘產品由生產工人消費,或者說把剩餘價值資本化僅僅看成是剩餘價值轉變為勞動力,積累的資本會全部轉化為工資。古典學派從這一錯誤的命題出發,提出了所謂的「適度工資理論」,認為應當使工人免於挨餓,但不應當使他們擁有任何可供儲蓄的東西,能使工人勤勉的唯一的手段是給適度的工資。工資過低,會使工人變得垂頭喪氣,或者變得悲觀絕望;工資過高,就會使他們傲慢不遜,好逸惡勞。一方面不讓工人有過多的工資,但是另一方面又主張必須保證工人所必須的工資,以便保證勞動力和資本源源不斷地供應。這實際上就是說,不讓工人擺脫被僱傭的剝削地位,永遠隸屬於資本,從而維持資本主義的再生產。馬克思認為,他們的錯誤是忽視了剩餘價值規律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不懂得資本主義生產的特徵,用形而上學的觀點孤立地、片面地、表面地看待工資的高低問題。

馬克思強調,工資是有可能提高的。如果資本積累增加,而有機構成不變,勞動力的需求就會增加。在這種增加的情況下,工人的工資就有可能提高。如果勞動力供不應求,出現最後由於資本積累的不斷擴張,導致了對勞動力需求的供不應求,勞動力的需求增加,工人的工資有可能提高。但是,他認為這也不會改變僱傭工人的地位,他不會消除僱傭工人對資本家的從屬關係和資本家的剝削。因為,資本主義生產的特徵就是資本家購買勞動力,這不是為了用他們的服務和創造的產品來滿足資本家個人的需要,而是為了獲得剩餘價值。剩餘價值規律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所以,勞動力只有在下述情況下才能夠為資本家所購買:第一,他會把生產資料當作資本來保存;第二,他會把自身的價值當作資本再生產出來的,即生產出可變資本,以便於資本家作為工資來支付;第三,他以無酬勞動提供追加資本的源泉,即提供資本積累的來源(剩餘價值)。

3.資本積累與工資提高的關係

與當時一些學者的流行看法相反,馬克思認為,資本積累是自變數,工資是因變數。由於資本積累引起的工資的提高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工資的提高並不妨礙積累的進行。雖然工資提高可能會使剩餘價值下降,但因為生產擴大,僱傭工人人數增加,剩餘價值量仍然可以擴大。在這種情況下,工資的提高決不會妨礙積累的進行;另一種情況是,工資的提高使積累減少。由於工資提高,使利潤的刺激變得遲鈍,因而積累就會減少。但是隨著積累的減少,對工人的需求也隨之減少,勞動力供不應求的情況就會改變,資本和勞動力的需要也就隨之減少,資本和勞動力之間不平衡的狀況由於減少就消失了。這時工資就會逐步降低,勞動力的價格就會重新降到適合資本增殖需要的水平,而不管這個水平現在是低於、高於還是等於工資提高的正常水平。可見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機構,會自行排除它暫時造成的障礙。從這兩種情況看,工資和積累變動的基本原因,主動方面是積累方,而不是在工資提高方,工資提高只是一個結果。在工資的提高並不妨礙積累進行的情況下,是資本的增大和可供剝削的勞動力的不足使工資提高的,而不是工人人口減少引起資本提升。在工資的提高使積累減少的情況下,資本的減少是可供剝削的勞動力成為過剩,從而引起工資下降,而不是工人人口的增加引起工資的不足。所以,資本積累量變動是原因,工資的變動是結果,前者是自變數,後者是因變數。所以,馬克思說「正是資本積累的這些絕對運動反映成為可供剝削的勞動力數量的相對運動,因而看起來好像是由後者自身的運動引起的。」這就是說資本積累多了,勞動力就感到少了,資本積累少了,勞動力就感到多了。這一現象,就好像是由於勞動力少了資本就多了,勞動力多了資本就少了。勞動力的多少好像是由勞動力自身運作所決定的,是由當時社會人口增加的情況決定的。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有些學者從現象出發,不懂得它們之間真正的因果關係,往往把原因當成結果,把結果當成原因。

4.工資提高的資本主義界限

從表面現象看勞動力少了資本就多,勞動力多了資本就少,資本主義生產好像是由自然規律決定的。馬爾薩斯就是在這個地方建立了人口理論。其實,資本主義生產並不是由自然人口造成的,而是由資本主義的經濟規律所支配的,是一種社會規律,不是自然規律。簡單地說,就是資本、積累同工資率的關係,不外是轉化為資本的無酬勞動(資本積累)和為推動追加資本所必需的追加勞動(工資)之間的關係。因此,這決不是兩個彼此獨立的量,即資本量和工人人口數量之間的關係;相反地,歸根到底這只是同一工人人口所提供的無酬勞動和有酬勞動之間的關係。這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在有機構成不變的情況下就必須達到增加可變資本,從而增加對工人的需要,產生勞動力供不應求,工資提高的現象。如果工資提高會影響積累的規模,那麼工人提供的無酬勞動,資本所需要的追加勞動都會增加,這是很明顯的。如果工資提高會削弱積累,那資本對勞動的需要會減弱,工資提高就會得到遏制。因此,工資提高就是被限制在這樣的界限內,這個界限不僅使資本主義制度的基礎不受侵犯,而且還保證資本主義的擴大再生產的進行。

第二節在積累和伴隨積累的積聚的進程中資本可變部分相對減少

前一部分的假定都是有機構成不變的情況下的一些狀況,似乎工人階級的命運還不錯,資本積累的擴張帶來工人工資的提高,至少是有提高的可能。現在改變假定,要討論的問題是,隨著積累和伴隨積累的積聚的發展,資本可變部分變小,有機構成中不變份額增大的情況。

1.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積累的最強有力的槓桿。

2.勞動生產率提高表現為勞動量比它所推動的生產資料的量相對減少,表現為有機構成的變化。

為了考察這個問題,暫時不論自然條件和工人技術熟練程度。這樣,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水平就表現為一個工人在一定時間內,以同樣的勞動力強度使之轉化為產品的生產資料相對量。勞動生產力提高,用來進行勞動的生產的量也會隨之增長。在這裡,這些生產資料起著雙重的作用:一個作用是一些生產資料的增長是勞動生產力增長的結果,如原料;另一個作用是,另一些生產資料的增長是勞動生產力增長的條件,如機器設備。馬克思說,只要是生產資料的量比併入生產資料的勞動力相對增長,那就表示勞動生產力的增長,因而勞動生產力增長表現為勞動的量比它推動的生產資料的量相對減少,或者說,表現為勞動過程的主觀因素的量,比他的客觀的因素的量相對減少。這樣,這兩種作用就引起了有機構成的提高。

在談到勞動生產率提高引起的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的時候,應該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價值構成的變動只是近似地反映技術構成的變動,兩者變動的比例並不是完全一致的。應該說技術構成比價值構成提高的比例大的多。這是因為,隨著勞動生產力的增長,不僅勞動所消費的生產資料的量增大了,而且生產資料的價值比生產資料的量也相對減少了。這就是說生產資料的價值雖然是絕對增大,但是和生產資料的量相比卻相對地減少了。因此,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間的差額的增大,比不變資本轉化成的生產資料的量和可變資本轉化成的勞動力量之間的差額的增大相比要慢的多。二是,隨著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可變資本的相對量雖然減少,但是它的決定量可以增大。

資本積累和勞動生產率提高的相互推動會引起資本有機構成的變化。一方面,一切在這個基礎上生長起來的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的生產的方法,同時也就是提高剩餘價值和剩餘產品生產的方法。而剩餘價值和剩餘產品是積累的形成要素,因此這些方法同時也是加速資本積累的方法。另一方面,剩餘價值不斷的轉化為資本,就表現為進入生產過程中間的資本量不斷的增大。這種增大又成為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的基礎,成為隨之出現的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加速剩餘價值生產的方法和基礎。這就是說,由於剩餘價值量的增加,資本積累量的增加,市場的規模擴大,就為提高勞動生產率,加速剩餘價值生產奠定了基礎。可見,資本積累是勞動生產率提高的條件,勞動生產率提高又反過來成為加速資本積累的條件。

3.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

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要以個別資本的增大為前提,而個別資本總額的增大又通過資本的積聚或者資本的集中來完成的。把剝削的剩餘價值攢起來達到進行投資,或購買某種生產資料的程度,就是資本的積聚(單個資本)。它一般是由資本積累直接產生並和資本積累直接聯繫的。資本積累的規模越大,資本的積聚就越多越快,從而個別資本的總額也就越大。資本積聚有兩個特徵,一個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社會生產資料在單個資本家手中積聚的增進受社會財富增長程度的限制。因為,個別資本積累的增進要求這部分資本發揮作用,投入生產時所需要的生產量必須相應的增加,如果沒有社會物質財富的增加,沒有生產出更多的生產資料,那麼要實現生產資料的單個資本家手中的積聚是不可能的。第二個是,社會資本是固定在各個特殊生產部門,分在各個資本家之間的,他們互相獨立又互相競爭。因此,積累和伴隨積累的積聚不僅分散在許多點上,而且執行職能的資本的增長還受到新資本的形成和舊資本的分裂阻礙。正由於上述特點,資本積累一方面表現為生產資料對勞動支配權的不斷增長的積聚,另一方面表現為許多單個資本的互相排斥。資本積聚的這種局限性只有在資本集中的情況下才能克服。

資本的集中(多個),就是把若干小資本合併成一個大資本。它可以不依託於積累,並不一定必須和積累直接相聯繫。資本集中主要是競爭和信用發生作用的結果。

資本的集中和積聚相互作用,有密切聯繫。資本積聚會導致資本集中,資本集中也會加速資本積聚。當然,積聚和集中也是有區別的。

4.馬克思的歸納:在有機構成提高下的資本積累,一方面新形成的追加資本由於有機構成的提高,吸引的工人會越來越少。另一方面,舊資本由於在技術上不斷更新,及周期地按新的構成再生產出來,也會越來越多地排斥它以前所僱傭的工人。所以,結果都是資本對工人的需要相對減少,因而必然引起工人的相對過剩,使工人階級遭受到失業和半失業的威脅,使他們的生活日益貧困化。這是在有機構成提高下的資本積累對工人階級所產生的影響。

第三節相對過剩人口或產業後備軍的累進生產

1.相對過剩人口的形成

隨著勞動力生產的發展引起的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比資本要快的多。因為,第一,積累和集中同時並進,集中補充了積累的作用,使資本的規模擴大,使資本主義能夠採取更高技術構成的新的生產方式,從而使得整個社會資本的有機構成提高,從而使得工人越來越多被排斥(機器吃人)。第二,追加資本的技術變革也伴隨著原有資本的技術變革。因此,隨著積累的進程,資本的不變部分和可變部分的比例會發生變化,就是不變資本的所佔比例越來越大,可變資本的比重越來越小。因為對勞動力的需求不是由總資本的大小決定,而是由總資本中的可變資本的大小決定。所以,隨著可變資本在總資本中所佔的份額相對減少,而且比總資本的增長速度還要更快,對工人的需要就相對減少,從而導致資本主義積累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出相對的,即超過資本增殖平均需要的,因而是過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但是,表現出來的現象恰恰相反,好像是由於工人人口增加比可變資本的增加更快,才產生了過剩人口。其實,相對人口過剩是可變資本相對減少的結果,並不是工人人口增加的結果。所以人口論在這個問題上站不住腳。

2.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特有的人口規律

在資本積累的過程中,工人人口本身在生產出資本積累的同時,也以日益擴大的規模生產出使他們自己成為相應過剩的人口手段。這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規律,即相對過剩人口規律。相對過剩人口規律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存在條件之一。因為,在資本主義生產周期性變化中,如果沒有準備一個勞動後備軍的話,那麼就滿足不了繁榮過程中擴張階段勞動力的需要。所以,資本主義生產決不滿意於對在業工人的剝削,還需要有大批的產業後備軍,以便隨時滿足資本價值增殖的需要,使資本主義生產得以周期性地進行。可見,剩餘勞動人口的存在,乃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的條件之一。

相對過剩人口的生產比資本積累的增進和有機構成的提高更快。因為,第一,在可變資本增加的情況下,如果原有的工人因延長時間和提高勞動強度而供給了較多的勞動,工人人數可以不變甚至減少。在這種場合,可變資本的增加只表示勞動量的增加而已,而不表示這個僱傭工人的增加。工人雖然因提供較多勞動而得到較多的工資,但對資本家來說這還是很有利。第二,在可變資本不變的情況下,資本家用延長勞動時間、加強勞動強度的方法,可以使同樣數量的工人提供更多的勞動。第三,在可變資本不變的情況下,資本家用不熟練的工人代替熟練的工人,用女工代替男工,用兒童代替成人的方法,就可以用同一資本的價值買到更多的勞動力。由於這三種情況,使得相對過剩人口的生產和工人的遊離,比生產過程隨積累的增進本身而加速的技術變革與與此相適應的資本可變部分與不變部分的減少更為迅速。這是相對過剩的人口迅速形成的原因。另一個原因是,產業後備軍與在業工人之間的相互影響。產業後備軍越大,對在業工人的壓力就越大,不得不拚命地勞動,不得不向資本家提出的條件妥協。結果,使資本家能夠輕易地延長勞動時間,提高勞動強度,卻使工人也不敢反抗。這使失業的人更難找到工作。

決定工資一般變動不是人口的絕對數量,而是相對過剩人口的增減。這主要是針對拉薩爾的「工資鐵律」而講。拉薩爾認為,由於資本的積累造成對勞動力的更多的需要,引起工資的提高,工資的提高引起工人人口的迅速增長。這種增長持續到勞動力供過於求,工資又下降,工資下降使得對工人的剝削相應提高。而低工資又會抑制工人階級的增長,於是又會出現勞動力的供不應求,工資上漲,這樣不斷的反覆。馬克思認為這是錯誤的。因為,第一,資本對勞動力的急劇增長的需要,不是靠工人人口的絕對增長來滿足(一時間哪有功夫給你生這麼多勞力?就是從海外拉人也不是一夜之間的事。)。第二,資本對勞動力的急劇增長的需要,實際上是由相對過剩人口來滿足的。因為有後備軍,資本家需要膨脹的時候輕易就可以找到勞動力。

3.工人相對過剩人口的各種存在形式和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

相對過剩人口存在的形式有:流動的形式、潛在的形式、停滯的形式,還有貧民,即需要救濟的那一些人。

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是馬克思分析全部資本積累過程得出的結果,是對第一卷的總結。他說:「社會的財富即執行職能的資本越大,它增長的規模和能力越大,從而無產階級的絕對數量和他們的勞動生產力越大,產業後備軍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勞動力同資本的膨脹力一樣,是由同一些原因發展起來的。因此,產業後備軍的相對量和財富的力量一同增長。但是同現役勞動軍相比,這種後備軍越大,常備的過程人口就越多,他們的貧困同他們所受的勞動折磨成反比。最後,工人階級中貧苦階層和產業後備軍越大,官方認為需要救濟的貧民也就越多。這就是資本主義積累的絕對的、一般的規律。」實際上這個規律瞄準了資本積累對工人階級的命運造成的影響。

第五節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的例證

在第一小節中,馬克思用英格蘭1846——1866年的資料說明了這個問題;第二小節中,講了英國工人階級中間報酬微薄的那些階層低下的營養狀況和惡劣的住宅情況;第三小節中,考察了流動人口和礦工的惡劣不堪的住宅情況;第四小節考察了危機對工人階級中報酬最優厚的部分,就是對工人貴族的影響;第五小節考察農業工人的情況。

四、第24章:所謂原始積累

原始積累的秘密就是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分離的過程。馬克思主要是根據英國的情況,講了勞動者在西方封建社會的晚期是怎麼和生產資料分離的,最後怎麼成為一無所有,而且出賣自己勞動力的僱傭工人的過程。實際上講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的前史。

這一基礎上,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積累的總的歷史趨勢做了分析,指出資本主義排擠以個人勞動力為基礎的小私有制,轉化成以公有勞動為基礎的大的私有制,「一旦這一轉化過程使舊社會在深度和廣度上充分瓦解,一旦勞動者轉化成無產者,他們的勞動價值就轉化為資本,一旦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站穩腳跟,勞動的進一步社會化,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的進一步轉化為社會使用的即公共的生產資料,從而對私有者的進一步剝削,就會採取新的形式。現在要剝奪的已經不再是獨立經營的勞動者,而是剝奪許多工人的資本家了。」「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同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這個外殼就要炸毀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鐘就要被敲響了。剝奪者就要被剝奪了。」這是一個否定之否定,最後一個否定不是要重新建立勞動者的小私有制,而是要在資本主義時代的陳舊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顯然,馬克思的理論中,實行公有制是確定不疑的,不能把它解釋成別的東西。

工資理論

楊秋寶

中共中央黨校

2002年4月17日

今天講第六個專題:《資本論》中的「工資理論」。今天講課的目的,是想通過對工資理論的基本內容以及與基本內容有關的一些問題的系統的、概括的說明,使大家對《資本論》中的工資理論以及對工資理論的研究有一個系統而基本的了解,為大家進一步的學習和研究打下理論和學術方面的基礎。今天的授課內容包括四個大內容,為了方便,把四個大的內容細化為十個問題。

一、馬克思工資理論的地位和意義

工資理論在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乃至整個經濟理論中有重要的地位和意義。這一地位和意義,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工資理論是剩餘價值理論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剩餘價值生產分析的繼續。

如果沒有工資理論,剩餘價值理論就不完善,工資理論是剩餘價值生產分析的繼續。這是說,從邏輯聯繫上講,分析完剩餘價值的生產,如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實際上對剩餘價值的全部解釋和說明還沒有結束,必須還要以工資理論來加以補充。

《資本論》第一卷是研究資本的生產過程的,它的邏輯結構是:第一篇是商品和貨幣,研究的是勞動價值理論。勞動價值理論為剩餘價值理論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了基礎;第二篇是貨幣轉化為資本,這是一個過渡;第三篇、第四篇、第五篇分析的是剩餘價值的生產;第六篇是工資理論。所以,從這一邏輯結構、邏輯體系來看,馬克思是把工資理論當作剩餘價值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來安排的。這一安排的原因是,通過前面的分析,馬克思雖然已經把剩餘價值生產的基本問題說明完了,但從資本主義經濟生活的現象來看,工人出賣勞動力,從而得到的工資,好像是工人付出了全部勞動以後得到的全部報酬。那麼這個問題如何解釋?如果不說明清楚,前面的理論分析就不徹底、不全面。只有把這一問題說明清楚,才能進一步論證和說明剩餘價值理論。所以,從剩餘價值理論的邏輯結構來看,工資理論是剩餘價值生產分析的繼續。

(二)從馬克思的整個經濟理論看,工資理論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僅僅可以從《資本論》第一卷剩餘價值理論來看,而且還可以從馬克思的整個經濟理論來看,工資理論都是馬克思經濟理論的重要內容。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工資理論」主要指的是《資本論》第一卷第六篇的工資理論。但是,就在第一卷中,馬克思對工資理論的研究和分析也不局限於第六篇。如,第二篇第四章中關於勞動力的買和賣問題,對勞動力價值的研究和分析,實際上是屬於工資理論的內容;在剩餘價值生產理論中關於勞動力價格和剩餘價值量的變化和兩者之間關係的變動問題,這實際上是揭示了工資運動規律和工資變化的趨勢;第七篇中,還揭示和說明了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僱傭工人工資的變化。這些內容和第六篇的工資理論,形成了馬克思的具有相對獨立意義的工資理論。同時,馬克思不僅在《資本論》第一卷中分析研究過工資理論,而且在其他的有關著述當中也對工資理論作過分析。如,在《僱傭勞動和資本》、《工資、價格和利潤》,還有在《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剩餘價值理論中都涉及到有關工資問題的研究。所有這些對工資問題的研究,構成了馬克思的工資理論。馬克思工資理論的內容,至少有九個方面:關於勞動和勞動力;關於勞動力的買賣和使用;關於勞動力的價值決定;關於工資及其實質;關於工資的形式;關於工資的國民差異;關於工資和剩餘價值的相互關係及其量的變化;關於工資水平的變動;工資和工人運動及工會。至少這九個方面在馬克思的有關論述當中涉及到的,而且還可以繼續挖掘。所以,工資理論是馬克思整個經濟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了解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就不能不了解馬克思的工資理論。馬克思最集中研究工資理論,是在《資本論》第一卷第六篇當中。

(三)工資理論是《資本論》第一卷中的三個嶄新因素之一。

馬克思認為,在《資本論》中有三個新東西,其他的可以說是對前人成果的繼承、歸納或是綜合。這個問題是在討論杜林關於《資本論》第一卷述評時提出的。這三個嶄新因素是:一、研究了剩餘價值的一般的形式。從威廉?配第到亞當?斯密,到李嘉圖,他們所研究的都是剩餘價值的具體形式,如地租、利潤、利息等,而沒研究一般形式。馬克思認為他首先研究了剩餘價值的一般形式;二、提出了勞動二重性理論。馬克思的全部理論分析都是建立在勞動二重性理論基礎上的;三、對工資的實質和形式的分析。顯然,馬克思非常看中他的工資理論,從這裡也可以看到工資理論的重要地位和意義。

除此之外,馬克思的工資理論對我們今天有關市場經濟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義。馬克思的工資理論分析的是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而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是以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為載體的。所以,研究工資理論,對研究市場經濟的理論和實踐,有重要意義。另外,它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研究也有現實意義。

二、工資理論的結構

從結構上看,《資本論》第一卷第六篇的工資理論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工資的實質,就是第17章。工資的實質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工資本身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第二部分是工資的形式,就是第18、19章。這裡講了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第三部分是工資的國民差異,就是第20章。

三、工資的實質

這一部分,是馬克思工資理論中最主要的內容。

理解工資的實質時,一定要理解和研究「工資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這一表述。《資本論》第六篇一開始就講到,「在資產階級社會的表面上,工人的工資表現為勞動的價格,表現為對一定量勞動支付的一定量貨幣。」如果實質也是這樣,那麼馬克思前面對剩餘價值生產問題的分析,就缺乏科學性,就不徹底。為了使剩餘價值生產的分析更具有科學性,理論上更徹底,就有必要研究和揭示工資的實質。所以,馬克思在第六篇的第一章中分析和揭示了工資的實質。

馬克思的分析,概括起來有三個方面:

(一)工資的實質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馬克思先講了古典學派的理論。古典學派,如重農學派、亞當?斯密等的工資理論認為,工資是勞動的價值,而這個勞動的價值表現為勞動的必要價格,或者叫做勞動的自然價格。同時,在市場運行當中,工資還有市場價格。市場價格圍繞著勞動的必要價格或自然價格而上下波動。從表面上看,這一觀點沒有錯。因為,按照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商品有價值,也有價格,價格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那麼這一觀點的錯誤在那裡呢?馬克思認為,就在於它的對象、主體上。他講的是勞動的價值或價格,而勞動是沒有價值或價格的,勞動不能作為商品進行交換。有價格、有價值的是勞動力,作為商品交換的也是勞動力。所以,工資的實質不在於市場價格是不是圍繞價值、自然價格、必要價格而上下波動,而在於所說的主體是什麼。

那麼,為什麼說工資的實質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呢?為此,馬克思從反面作了論證。馬克思之所以從反面論證,而不是從正面論述的原因是,馬克思在分析勞動力商品和勞動力價值問題時,已經從正面分析而得出了作為商品的是勞動力而不是勞動的結論。所以,現在講工資的實質時,馬克思採取了反證的方法。這一論證,是從四個方面進行的:

第一,「勞動是商品」這一說法本身就沒有道理。說「勞動是商品」、「勞動有價值」,這種說法是無謂的同一反覆。因為,按照勞動價值論的觀點,商品的價值是由商品所包含的勞動量決定的。那麼現在又說勞動是商品,勞動有價值,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就是說12個小時的勞動的價值就是12個小時的勞動,這就等於說勞動的價值就是勞動。所以,這種說法是無謂的同一反覆。

第二,勞動本身不能獨立存在,不能獨立存在的東西就不能作為商品出售和消費。這裡的勞動指的是活勞動。既然不能獨立存在,怎麼能作為商品出售和交換呢?活勞動的使用,是在交換和買賣結束以後,才出現和發揮作用的。在交換的時,活勞動是不存在的。不存在的東西怎麼能作為商品而進行交換呢?怎麼來確定它的交換價值和價值呢?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第三,如果說勞動是商品,而且也有價值,那麼就產生兩個結果:或者是消滅價值規律;或者是消滅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即以僱傭勞動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原因是,從後者來說,資本主義生產是以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為載體,而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價值規律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進行等價交換。按照這一要求,如果說勞動是商品,有價值,那麼勞動在交換當中就要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來進行。如果按等價交換的原則來進行交換,12個小時的勞動創造出來的全部新價值如果是12元的話,必須把它全部付給工人,資本家就沒有剩餘價值可得。價值規律發生作用,但資本家沒有獲得剩餘價值,所以,以僱傭勞動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的生產就不存在了。反過來,假定資本家可以得到剩餘價值,工人12小時的勞動值12元,其中6元付給工人,6元給資本家。這樣資本主義的以僱傭勞動為基礎的關係就可以存在了,但是它就不符合價值規律,也就是不符合等價交換原則。而在商品經濟、市場經濟條件下,價值規律是不依人的主觀意志為存在、為轉移的。那麼,就無法解釋這一點了。因此,如果說勞動是商品且有價值,就會產生兩個可能或兩個悖論,即或者消滅價值規律;或者消滅資本主義的以僱傭勞動為基礎的生產關係。但是,在現實當中既沒有消滅價值規律,也沒有消滅資本主義以僱傭勞動為基礎的生產關係。那麼,顯然就是把勞動當作商品和勞動有價值的說法是錯誤的,是不能成立的。

第四,前面講過,進行交換時勞動不能獨立存在,而交換結束以後勞動就會獨立存在。但是,馬克思說當工人的活勞動存在的時候,已經不屬於工人了,而是屬於資本家了。工人不可能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來進行交換。

馬克思從這四個方面進行反證以後,得出結論:工資的實質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勞動不是商品,也沒有價值。具體說,馬克思從這四個方面的分析中,概括出了三個結論:首先,勞動不是商品。勞動是價值的實質和內在尺度,但它本身沒有價值。其次,工人不可能出賣勞動,而只能是勞動力。勞動力存在於工人的身體內,它不同於它的職能,即與勞動是不一樣的。最後,出賣勞動力以後所得到的工資在實質上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以前的)所稱為勞動的價值的東西,實際上是勞動力。

(二)工資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工資的實質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它通過某種中間環節,轉化為一定的形式,這一形式就是工資。或者按馬克思的邏輯思路來講,工資的實質不是勞動的價值,也不是勞動的價格,而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如果論證到這裡,就把最關鍵的內容講完了,但就整個理論內容來說,還不能說是結束。因為,工資的實質是勞動力價值或勞動力價格,那麼它本身又是什麼呢?這需要說明。所以,馬克思接著分析,得出「工資的本身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的結論。

那麼,實質怎樣轉化為形式的呢?

首先,把勞動力的價值等同於勞動所創造的價值,這個時候勞動力的價值就轉化為工資,進一步就不表現為勞動力的價值,而表現為勞動的價值。勞動力作為商品它有兩重性,一是價值,另一個是使用價值。也就是說,勞動力的價值和勞動力的使用價值是同一個勞動力商品的二重屬性。這種情況下,人們很容易把勞動力商品的價值等同於它的使用價值,即勞動新創造的價值。另外,勞動力的價值比較生產資料的價值,有一個特殊性,生產資料的價值是轉移過來的,而勞動力的價值是再生產出來的,是在新創造的價值當中所佔的一定的分額。既然是在新創造的價值中的一定分額,那麼人們就很可能把這一定的分額完全等同於新創造的價值。如果這樣,這個轉化就完成了。

其次,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轉化為工資後,直接結後果是掩蓋了僱傭工人的無償勞動。轉化後,工人的勞動似乎都成為有償勞動。為了說明這一問題,馬克思專門把它與封建制度下的徭役勞動和奴隸制度下的奴隸勞動進行了對比。在封建徭役勞動制度下,服徭役者為自己的勞動和為地主的強制勞動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是明顯地分開的。在奴隸勞動下,因為奴隸人身都是奴隸主的,所以表現為奴隸的全部勞動都是為奴隸主的,連奴隸只是用來補償他本身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的工作日部分,即他實際上為自己勞動的工作日部分,也表現為好像是為主人的勞動。而僱傭工人的勞動就不同。雖然它也分為有償勞動和無償勞動,但由於他的報酬採取工資的形式,所以就好像工人的全部勞動都是有償的。因此,勞動力價值或價格轉化的直接結果,就是掩蓋了僱傭工人的無償勞動,從而掩蓋了資本主義的現實關係,即掩蓋資本家對僱傭工人的剝削關係,就是新創造的價值(除了勞動力價值)全部被生產資料的所有者剝削的事實。

(三)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轉化為工資,表現為勞動的價值或價格。

這是因為:一,資本和勞動的交換具有特殊性,但它在市場經濟運行中首先表現出一般商品的交換。這就造成一種假象,就是資本家付出的是貨幣,購買了工人的勞動,而工人覺得他賣的是勞動,得到的是工資。正是這種形式,就很容易使人們認為工資就是勞動的價值或價格。二,對勞動力商品的特點,一般人的普通意識很難領會。沒有抽象思維的運用,就很難理解勞動力商品的特點。勞動力商品本來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它的價值在市場交換當中是以交換價值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但在日常生活當中普通的意識難以領會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及它與勞動的區分。所以,人們往往就把價值和使用價值混同,從而混同勞動和勞動力。還有,工人出賣勞動力的時候,實際上是在提供了勞動以後才得到工資的,它是新創造的價值的一部分。按照本來的經濟運動來講,工人出賣勞動力是在提供了勞動以後才得到工資的。這容易使人認為,工資不是支付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或價格,而是勞動的價值或價格。另外,工人賣給資本家的是勞動力,資本家購買勞動力,資本家看中的是勞動力的使用價值,也就是勞動。但是,勞動有二重性,即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抽象勞動是價值的實體,是創造新的價值。對於勞動的二重性,一般人的意識更是難以把握。這樣,人們就往往認為賣給資本家的是勞動,得到的工資是勞動的報酬。三,從工人的角度看,他要得到貨幣,以某種東西為購買手段從資本家那裡買什麼。所以,從工人的角度講,勞動成為工資的購買手段。因為,工人只有在給資本家提供一定勞動以後,才能獲得一定量的貨幣。四,從資本家的角度講,資本家就根本不管他給工人的工資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或者是勞動的價值或價格,他最關心的是剩餘價值。只要能拿到剩餘價值,說它是勞動力的價值還是勞動的價值都無所謂。五,在工資的實際運動當中,從表面上又把勞動力的價值表現為勞動的價值。工資的實際運動,就是表現為勞動的價值或價格。一個是,工資的高低是隨著勞動時間的長短而變化。另一個是,由於勞動者的熟練程度、技能的不同,而得到的工資就不一樣。工資的實際運動中,工資高低水平的變化,表現出剛才所說的兩種實際運動,使人認為勞動的時間越長,得到的工資就越多,技術越好勞動強度就越大,得到的工資就越高。這就表現為,工資就是勞動的價值或價格,就是勞動的報酬。所以,馬克思說,從工資的實際運動來看,也把勞動力的價值表現為勞動的價值或價格。

四、計時工資

從本質到現象的邏輯來說,研究完工資的本質後,就要研究它的形式。但馬克思指出,這裡只能簡單地說明工資的形式,因為,詳細地研究工資的一些形式是屬於專門研究僱傭勞動的學說的範圍,而不是《資本論》的任務。《資本論》的任務是把分析工資的形式當作工資本質說明的繼續來講的,所以對工資的形式只能做簡單的說明。

工資的兩種占統治地位的基本形式是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

計時工資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直接轉化形式。馬克思先講計時工資,是因為工資都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但是計時工資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直接的轉化形式。所以,只有先說明這一直接轉化形式,才能為說明其他工資形式提供基礎。計時工資是按一定的時間單位來支付的工資,主要有日工資、周工資、月工資。馬克思指出,勞動力是按照一定的勞動時間來出賣的。而這個勞動時間可長可短,可以是一天,一周,或一個月。所以,日工資、周工資、月工資是勞動力的日價值、周價值、月價值。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計時工資就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直接轉化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正是在講這一問題時,馬克思明確區分了名義工資和實際工資。這一區分,對後面分析工資的國民差異是很有用處的,同時也對我們今天研究工資現象、工資比較、工資水平,有很重要的意義。

這裡,馬克思還分析了計時工資的一般規律。這一規律是:如果日勞動、周勞動等等的量已定,那末日工資或周工資就決定於勞動價格,而勞動價格本身或者是隨著勞動力的價值而變化,或者是隨著勞動力的價格與其價值的偏離而變化。反之,如果勞動價格已定,那末日工資或周工資就決定於日勞動或周勞動的量。理解這一規律時,要注意兩個方面的概念。一是,日工資、周工資、月工資的概念。另一個是,關於「勞動價格」的概念。「勞動價格」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借用的語言,它表示一個勞動小時的價格,它類似於小時工資,但不能完全等同於小時工資。這一規律要揭示的問題是,勞動價格、日工資和工作日長度三者之間的變化關係。馬克思最後得出兩個結論:一是,在勞動量(即勞動時間)一定的情況的下,日工資的大小取決於勞動價格。二是,勞動價格確定的情況下,日工資的大小取決於勞動時間的長短。這兩個結論對後面所做的一系列分析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計時工資是資本主義剝削的一種手段,特別是榨取絕對剩餘價值的手段。首先,在計時工資的情況下,工資是按小時來支付的。所以,資本家可以依據經濟景氣狀況而自由地延長或縮短工作時間。馬克思說,在資本主義這種工資制度下,工人不僅遭受著延長勞動時間的剝削,而且有時還要遭受就業不足的痛苦。其次,資本家也可以按一天來支付工資。如,一天支付工人10元錢的工資。在這種情況下,資本家就可以延長勞動。這樣,工人的勞動價格就必然要降低。第三,在勞動價格比較低的時候,工人為了維持自己最低生活所需要的工資額,不得不自願延長勞動。第四,工人的勞動時間越長,就出現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勞動時間長意味著勞動供給的增加,這就會加劇就業之間的競爭。這對資本家有利,資本家可能利用工人之間的競爭來降低勞動價格。所以,馬克思說,有些情況下,工資甚至降低到勞動力價值以下。

五、計件工資

在講完計時工資後,馬克思再講計件工資,是因為理論的徹底性要求分析說明計件工資。資本主義的工資運動中不僅有計時工資,而且還有計件工資。而計件工資表面上給人的印象是,它不是按照勞動者的勞動時間來支付的,而是按照勞動者提供的產品來付工資的。從勞動形態上看,按照勞動時間給勞動者提供的是活勞動,按照產品來付工資,就是表明活勞動已經物化到產品中,就是說按物化勞動來給工人付工資。既然是物化勞動,工資就更加表現為勞動的價值或價格,而不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了。所以,計件工資是最適合於資本主義的工資形式。因此,必須對計件工資進行分析研究。

計件工資是計時工資的轉化形式。而計時工資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所以,計件工資也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首先,在同一行業,甚至在同一工種中,可能同時存在著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這說明兩者在本質上沒有區別。其次,計件工資是以計時工資為基礎的。第三,計件工資之所以能以計時工資為基礎,是因為歸根結底這兩種工資形式都是以勞動時間為計量依據的。區別無非在於計時工資是以持續的勞動時間來計算的,而計件工資則是以凝結在產品當中的一定勞動時間來計量的。它們只是勞動形態不同而已,但都是以一定的勞動時間為計量的,所以它們在本質上是一樣的。

計件工資的特點是:第一,實行計件工資的時候,勞動的質量是由產品本身來控制的。正由於這一特點,資本家就可以用計件工資來剋扣工人的工資,進行資本主義欺詐。所以,計件工資是剋扣工資和進行資本主義欺詐的最豐富的源泉。第二,計件工資為資本家提供了十分確定的計算勞動強度的尺度。第三,由於有了上述特點,對管理來講,對資本家來講,對於履行資本職能的監督來講,實行計件工資可以減少勞動監督的大部分。這裡,馬克思還指出,由於前兩個特點,計件工資成為現代家庭勞動和包工制的基礎。第四,計件工資可以迫使工人自願地提高勞動強度和延長勞動時間。第五,實行計件工資,會使工人的收入產生差別,進而導致計件工資的平均水平呈現下降的趨勢。這種差別,一方面促進了工人個性的發展,另一方面促進了工人之間的競爭。結果導致,個別工人的個別工資被提高到平均工資水平以上。但是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的效率的提高,勞動強度的增強,勞動時間的延長,計件工資的平均水平就會下降。總之,計件工資是最適合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工資形式。

六、工資的國民差異

分析完工資的實質、形式後,再來分析研究工資的國民差異,我認為,是因為由於不同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程度和水平的不同,工人的工資水平也不一樣。那麼,工人的工資水平的高低不一是不是影響工資的實質和工資的形式的分析呢?對此必須要進行解釋。馬克思指出,工資水平的高低並不影響對工資的實質和形式的分析。所以,馬克思接著展開了對工資的國民差異的分析。

怎樣分析工資的國民差異呢?馬克思指出要把握三個要求(這是我歸納的):

第一,必須考慮到決定勞動力價值量的各種因素。工資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所以工資水平的高低就和勞動力價值量的高低有關。決定勞動力價值量的各種因素,都與工資水平的高低有關。這些是:自然和歷史的發展起來的首要的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和範圍;工人的教育費用;婦女勞動和兒童勞動的作用(這是因為,婦女勞動和兒童勞動會引起工人家庭收入情況的變化,最後對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發生影響);勞動生產率;勞動的外延量和內含量。

第二,進行具體比較時,要進行兩個換算。一是,工作日長度的換算,另一個是工作形式的換算,就是工作日長度和工資形式的換算。在比較時,不能僅僅從工資額上進行比較,而必須充分考慮工作日長度和工作形式。另一方面,還要進行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的換算。

第三,必須正確把握價值規律在國際上的應用,即國際價值規律。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六篇中,不僅對工資理論的一些重要問題進行了分析,而且對勞動價值論也提出了一些看法。這些可以引起注意。我們可以沿著這一思路,考察馬克思關於價值規律在國家市場上的應用,或者馬克思關於國際價值規律的思想。

提出以上三個要求後,馬克思得出了兩個結論:

一是,資本主義國家有發達程度比較高國家,也有發達程度比較低的國家。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名義工資高,但決不是說實際工資也高。對這段話的理解有一定分歧,而且這段話也很可以研究。馬克思的原話是:「名義工資,即表現為貨幣的勞動力的等價物,在前一種國家會比在後一種國家高;但這決不是說,實際工資即供工人支配的生活資料也是這樣。」理解馬克思的這段話,有三個可能作為分析研究的基礎。首先,名義工資高,實際工資低。其次,名義工資高,實際工資不高。「不高」與「低」是有區別的。說實際工資不高,可以理解為「低」,也可以理解為「一致」或「大體相同」。第三,名義工資高,實際工資不一定決對的高。「不一定決對的高」就是三種高:高;低;大體相同。

二是,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名義工資高,但相對的勞動價格就比較低。對這一結論的爭論並不是很大,但有一個問題,即怎麼理解相對的勞動價格。勞動價格,簡單地講,就是指勞動一小時的價格,工人勞動一小時所得到的工資。那麼,相對勞動價格是什麼呢?對此,馬克思有一段話:「常常可以發現,日工資、周工資等等在前一種國家比在後一種國家高,而相對的勞動價格,即同剩餘價值和產品價值相比較的勞動價格,在後一種國家卻比在前一種國家高。」對這一問題,關鍵在於怎麼樣理解相對勞動價格。相對的勞動價格實際上是指在新創造的價值當中工人所得到的分額。商品的價值的公式是:C+V+M,其中新創造的價值是V+M,即必要價值和剩餘價值。相對的勞動價格就是指在新創造的價值,即V+M的總量中V占的比重的大小。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中,在新創造的價值中,不管其絕對量是多是少,工人得到的相對量可能會低;而在不發達的國家中,新創造的價值可能要小,但工人得到的相對量可能會高。另一方面,同產品價值相比較,道理也一樣。就是說在整個產品價值當中,即在C+V+M中工人得到的是多還是少。在發達國家整個產品價值中工人拿的分額比較低,而在不發達國家中則高。要注意的是,這裡講的是相對量,而不是絕對量。馬克思在這裡講勞動價格,是因為,只有從勞動價格的角度,只有從單位產品的勞動價格當中才能確切地考察和說明工資差異問題。

七、有關《資本論》第六篇工資理論的若干爭論問題

這裡要介紹的有關爭論問題,是就《資本論》第一卷第六篇中的工資理論本身的學習和研究而言的,是針對今天所講的問題而言的,而不是引伸。

(一)工資問題是生產問題還是分配問題。這一爭論,以前在蘇東國外也有。在我國是從20世紀60年代起就很明確地提出了這個問題。對這一問題有爭論是因為,從邏輯結構上看,馬克思的工資理論是放在剩餘價值理論中。而《資本論》第一卷是研究生產問題的。從馬克思的本意來講,他是把工資理論放在剩餘價值理論,放在剩餘價值生產的分析當中來講的。但是,工資問題實際也是一個收入分配問題,就是在新創造的價值當中,即國民收入當中工人應該拿多少的問題。所以,工資問題也應是個分配問題。那麼,到底是生產問題還是分配問題,大體上有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工資問題是生產問題。第二種觀點認為工資問題是分配問題。第三種觀點認為工資問題既是生產問題,又是分配問題。對這些問題可以進行研究。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中有一段話:「工資總是先要以資本的形式同工人相對立,然後才取得收入的形式,即工人的收入的形式。」這一段話對我們理解工資到底是什麼問題有很大幫助。我個人認為,馬克思在這裡分析的工資是作為勞動力價值或價格轉化形式的工資。這樣的問題、這樣的分析就是生產問題,不屬於分配問題。因為,生產資料價值的轉移是生產問題還是分配問題?!勞動力價值、工資是再生產出來的,而不是從生產資料價值轉移而來的。所以,大家可以考慮這個問題。但是,如果把工資問題獨立出來,問題可能就不一樣了。

(二)如何理解「貨幣的相對價值」問題。馬克思在第20章中有一段話:「一個國家的資本主義生產越發達,那裡的國民勞動的強度和生產率,就越超過國際水平。因此,不同國家在同一勞動時間內所生產的同種商品的不同量,有不同的國際價值,從而表現為不同的價格,即表現為按各自的國際價值而不同的貨幣額。所以,貨幣的相對價值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較發達的國家裡,比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太發達的國家裡要小。」怎麼理解這一結論,特別是怎麼理解貨幣的相對價值?我國在60年代以來一直有爭論。大概有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貨幣的相對價值是指貨幣(黃金)本身的價值。這種觀點認為,在發達國家裡生產率水平比較高,所以在開採黃金時的耗費的勞動量就比較少。第二種觀點認為,指貨幣的購買力,即單位貨幣所能購買到的商品數量。第三種觀點認為,單位貨幣所購買到的商品中所包含的勞動的量。這是說,比如在市場上假定一美元買一件商品應該是一樣的。但是在美國買的這件商品中包含的勞動量小,而在中國買的同樣一件商品中所包含的勞動量就多了。這是不是貨幣的相對價值,是否這樣解釋,可以討論。那麼,對這個問題的不同理解有什麼意義?大家也應考慮。

(三)如何理解實際工資的含義,以及名義工資和實際工資的關係問題。第一種觀點認為,實際工資是指工資的購買力,也就是名義工資所能夠買到的生活資料的實物量。第二種觀點認為,實際工資是由工人同樣勞動所得到的而支配的生活資料的量。第三種觀點認為,實際工資不僅指實際工資的絕對量,而且還包括實際工資能補償勞動力消耗的程度。第四種觀點認為,實際工資是指用工資的貨幣額即名義工資所購買到的生活資料所包含的勞動量。

八、西方學者對馬克思工資理論的研究和主要觀點

在學習、研究《資本論》中的工資理論時,也應該借鑒和研究一些西方學者的觀點和研究成果。這對深化研究《資本論》很有必要。

這裡給大家提供兩個資料:

1.《西方學者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研究》,90年代初期出版。這本書的第五章中講了西方學者對馬克思利潤和工資理論的研究。

2.《評當代西方學者對馬克思<資本論>的研究》,胡代光等編。這本書雖然沒有專門的篇章論述工資理論,但它涉及到了《資本論》中的很多重要問題,間接地與工資理論有關。

九、馬克思的工資理論對市場經濟運行的一般意義

馬克思的工資理論不僅揭示了資本主義工資的實質,揭示了資本家利用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兩種手段加重對僱傭工人的剝削,而且馬克思所分析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是以市場經濟、商品經濟為載體的,離不開商品交換關係。如果我們撇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性質,工資理論也應該對市場經濟的運行有一般意義。這一意義,可概括為以下五點:

(一)勞動力價值是市場經濟運行中維持勞動力再生產的普遍形式。只要搞市場經濟、商品經濟,不管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都存在這一問題。

(二)工資作為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在市場經濟中具有普遍性。工資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這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中都是一樣的,區別無非在於資本主義條件下體現的是資本對勞動的僱傭剝削關係,在社會主義條件我們還可以進一步的深入研究。但有一點是不能否定的,這就是工資就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

(三)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是市場經濟中的兩種基本的工資形式。

(四)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國家必然存在著工資的國民差異。

(五)比較工資的國民差異時,應從國際價值規律的應用來加以說明。

十、深化馬克思工資理論的若干方面

在新形勢下,我們在學習和研究馬克思的工資理論的同時,還需要進一步深化馬克思的工資理論。這裡提出五個問題,僅供大家參考: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工資所體現的經濟關係問題。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工資與按勞分配問題。

(三)工資與人力資本的收益分配問題。

(四)工資與剝削問題。

(五)工資的國民差異問題。

資本循環、資本周轉理論

孫開鏞

中央財經大學

2002年4月24日

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理論是《資本論》第二卷的第一、二兩篇的內容。《資本論》第一卷是資本的生產過程,從第二卷開始進入資本流通過程理論的研究。學習第二卷的方法,仍然是讀原著。在第二卷需要讀的章節有:第一篇一、二、三、四章,第二篇七、八、九、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章。第二篇中,七、八、九、十五、十六、十七章是必讀的內容。

我要講的專題的題目是「資本循環、資本周轉理論」,我安排了四節:第一節,資本循環、資本周轉理論研究的對象。第二節,資本循環理論的基本內容和研究的核心問題。第三節,資本周轉理論的基本內容和研究的核心問題。第四節,探索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理論的實用性。《資本論》一書的特殊性質在於它不直接解決人們的實際工作需要,而是提供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循環和周轉理論同樣也屬於基礎理論範圍,它不能立刻直截了當地解決一個實際問題,它需要一個過程。因此,這裡安排了探索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理論的實用性問題。

第一節資本循環、資本周轉理論的研究對象和運用的方法

一、資本循環、資本周轉理論的形成過程

《資本論》第一卷是關於生產過程的理論,即剩餘價值生產的理論。馬克思在19世紀40年代已經奠定了這一理論的基礎。而循環和周轉理論,或者說流通理論是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到1870年前後完成。

在19世紀50年代,馬克思寫成了一部經濟學手稿,叫《<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草稿)》。理論界一般地認為這是《資本論》的第一稿。在這一手稿的「資本」章中把流通過程列為第二篇,並在篇尾考察了有關循環和周轉的問題。但這時的考察只是初步的,馬克思還沒有在科學上嚴密區分循環和周轉問題,也就是說同時研究、同時敘述這兩個問題,甚至是混同研究的。儘管如此,在這一草稿中有關循環和周轉的一些基本的方面都已經涉及到了。首先,馬克思確定了資本循環包括的兩個要素,即流通過程和生產過程。通過對流通過程和生產過程相互聯繫的研究,馬克思說明了資本價值的增殖和增殖價值的實現之間存在的深刻矛盾,這是就流通理論提出來的一個基本矛盾。其次,馬克思區別了資本運動的三個形式,也闡述了資本運動的速度和資本運動的連續性。再次,馬克思還區分了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劃分,以及這種劃分對資本周轉時間的影響。同時,還分析了資本的平均周轉。當然,從當時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通信來看,馬克思對資本周轉理論的一些問題還沒有弄懂。比如,在1858年馬克思寫信給恩格斯時,請教了資本周轉和周轉在不同企業中的差別以及周轉對利潤和價格的影響問題。在另一封信中,他又請教恩格斯關於機器設備更新的平均時間。到1859年,馬克思把循環和周轉理論列為「我自己的筆記本的提要」和《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三章大綱的研究內容。

進入60年代後,在1861—1863年馬克思完成了一部新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手稿。這裡,他也把資本流通過程列為第二部分,重點研究了社會再生產問題,沒有涉及到循環和周轉。在1863—1865年,馬克思又完成了一部新的手稿。這部手稿是繼1861—1863年手稿之後,第一個系統地闡述資本流通理論的手稿,也可以說這是馬克思為《資本論》第二卷寫的第一部手稿。這部手稿的結構,大體上與《資本論》第二卷的結構一致。因此,可以說到1865年,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理論基本框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已經基本形成。到1866年,馬克思集中精力準備出版《資本論》第一卷,他用整整一年的時間修訂、潤色《資本論》第一卷。1867年第一卷出版,與此同時,馬克思積極準備第二卷和第三卷的出版工作。從1865—1870年,馬克思完成了第二卷的四部手稿。從1877年到病逝,馬克思又寫了四部手稿。也就是說,從60年代、70年代到80年代,馬克思一共寫了八個第二卷的稿本。現在收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第一部分的《資本論》第二卷的這個手稿,恩格斯說它是關於《資本論》第二卷唯一相當完整的修訂稿。在這一部手稿里,詳細地闡述了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的基本問題。這一手稿的第一部分「資本循環理論」與我們現在的《資本論》第二卷第一篇大體一致。手稿的第二部分「資本周轉」經過恩格斯少量的文字修改後完全編入我們現在使用的《資本論》第二卷第二篇。所以,到1870年前後,馬克思關於循環和周轉理論已經完全形成。

講述這一過程,是想讓大家看出馬克思對理論研究的嚴肅、認真的態度。按恩格斯的話說,馬克思是以多麼無比認真的態度,以多麼無比嚴格的自我批評精神,使他的那些偉大的發現達到最完美的程度。就是說,馬克思做學問和做人,完全一致。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

二、資本循環、資本周轉理論研究的對象

《資本論》第一卷研究了資本的生產過程,揭示了剩餘價值起源問題。剩餘價值生產後,在理論上還包含在商品中,是一種抽象的存在。為了把這一抽象的存在轉化為現實,必須把這一商品出售,這樣就超出了生產過程,進入流通過程。《資本論》第二卷研究的對象,就是資本的流通過程,即剩餘價值的實現過程。

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理論是研究單個資本的流通過程,目的是要揭示資本流通的規律,進一步揭示資本的階級本質。這就是循環和周轉理論研究的特殊性。

第一卷揭露了在生產過程內部隱藏的階級關係,即揭示了剩餘價值生產的秘密。第二卷揭示的是在社會流通的形式上、表面上暴露出來的資本表示的階級關係的新特點。從流通過程的現象看,剩餘價值不僅是生產出來的,而且是通過流通而產生的。這是資本關係的新的表現,即掩蓋了並且否定了作為階級關係的存在。但在另一方面,流通理論又表示了在循環之外,在運動之外不存在階級關係,也就是說,作為資本關係、階級關係,它只能存在於資本流通的形式當中,離開資本流通的形式,就無法存在。

三、資本循環、資本周轉理論研究的方法

資本循環、資本周轉理論運用的是科學抽象法,是第一卷運用的科學抽象法的繼續,或對科學抽象法的具體的應用。這表現在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由簡單到複雜,由分析到綜合的科學抽象的過程中。

另外,馬克思也突出地運用了數學方法,研究了資本周轉的絕對的數量關係和相對的數量關係。而且在其他方面,馬克思也沒有離開過數學分析方法。

第二節資本循環理論的基本內容和核心問題

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理論研究單個資本運動。具體地說,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理論研究產業資本流通過程的內在聯繫和關係。馬克思是從產業資本運動的形式和運動的內容來分析關於產業資本的概念的。從形式上看,產業資本運動的過程經過了流通過程和生產過程。在流通過程中資本採取的是貨幣資本形式和商品資本形式,在生產過程中採取的是生產資本形式。資本連續不斷地通過同一些階段的循環,就形成資本流通。就是說,資本流通是資本循環狀態的理論概括。這一狀態就是,經過購買階段、生產階段、出賣階段,經過採取貨幣資本形式、商品資本形式、生產資本形式,形成一個總循環,在總循環的過程中不停頓地、連續不斷地運動,就是資本流通。

馬克思認為,產業是一切按照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經營的生產部門。產業資本的實質,是唯一這樣一種資本的存在方式,在這種存在方式中資本不僅僅是佔有剩餘價值或剩餘產品,而且是生產剩餘價值或剩餘產品。這是其它任何資本形式都不具備的職能。因此,產業資本決定了生產的資本主義性質。產業資本的存在,包含了資本和僱傭勞動之間階級對立關係的存在。這就是通過現象抽象出的產業資本的本質,也是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理論研究的具體的內在關係。

一、產業資本循環的三個階段和三種職能形式

馬克思研究產業資本運動,是從貨幣資本循環開始的。原因是,從方法論上講,馬克思既把貨幣資本循環當作產業資本循環的一種特殊形式,又把貨幣資本循環當作產業資本循環的一般形式和一般的代表。也就是說,研究了貨幣資本循環,就可以了解其它資本形式的運動。

資本循環的第一個階段是資本家用貨幣購買商品,即購買了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階段。這是在市場上,在流通領域完成的。用公式表示就是:

G—W

要分析這一購買行為,需要掌握三個要點:第一,購買到的物質在質的關係上的特殊性。勞動力的特殊性就是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生產資料的特殊性是它在生產過程中吸收勞動量的物質,即生產過程中工人消耗的勞動量的吸收器。所以,購買到的勞動力和生產資料是特殊的使用價值,而不是一般商品。因此,它具有了資本買賣的關係。

第二,購買行為中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在量上的關係。買到的勞動力和生產資料不是任意數量的勞動力和生產資料,而是具有一定比例關係的勞動力和生產資料。這一比例關係怎麼確定呢?就是資本家購買的生產資料的量必須能夠吸收工人在勞動過程中所消耗的全部勞動量。也就是說,這一量的關係是由工人提供的剩餘勞動量決定的。工人能夠提供多少剩餘勞動量,就必須多少生產資料。

第三,資本家的貨幣和勞動力為什麼在流通過程中能夠實現交換,而且為什麼在交換之後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在生產領域又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和方法結合起來進行生產。馬克思說,作為這一行為的基礎的是分配。這裡所謂的分配是作為行為基礎的分配,不是通常意義上講的消費資料的分配,而是生產要素的分配。也就是說是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分配。一方面是生產資料集中在一個方面,工人和生產資料相分離,處在一個對立面。這就決定了二者的交換關係。所以,這一交換行為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而作為這種行為的首要的前提條件是僱傭工人作為一個出賣勞動力的階級經常的、社會規模的存在。

這一購買行為結束後,貨幣形態轉化為實物形態,即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就不能繼續流通了。從而運動進入第二個階段,即生產階段。

第二階段,即生產階段是把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結合起來,從事資本主義生產。用公式表示就是:

G—W…P…W′

這一階段是資本流通過程的決定性階段。因為,在這一階段上能夠生產出剩餘價值,能夠給資本家創造利潤。這一階段上,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結合的具體條件是:第一,資本家不但是貨幣所有者,而且也應是商品生產者。第二,工人必須把勞動力當作商品來出賣。第三,商品生產的普遍化,就是社會分工和生產專業化都有高度的發展。生產過程結束後,勞動力和生產資料都轉化為一種新的產品。這種新的商品,從運動過程看,它與普通商品沒有任何區別。但是作為資本運動過程的一個特殊階段的商品,即它包含著剩餘價值,所以它構成了商品資本。

這種商品資本必須出賣,這樣資本循環就進入第三個階段,即出賣階段,由商品資本再恢復到貨幣資本形態,而後重新循環。用公式表示就是:

W′—G′

分析完三個階段後,馬克思接著分析了貨幣資本運動的總循環。用公式表示就是:

G—W…P…W′—G′.G—W…P…W′—G′.G—W…P…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貨幣資本不但是產業資本循環的一種特殊形式,而且是產業資本循環的一般代表,貨幣資本循環本身就指出了其它資本形式的循環。

二、產業資本循環三種形式各自的特點

三個資本循環在形式上沒有一個是相同的,所以首先從形式上就能看到他們的區別。用公式表示,貨幣資本的循環是G—G′;生產資本循環是P—P;商品資本循環是W′—W′。這種運動形式的不同,就反映了它們特點的不同。

貨幣資本循環的最大特點是它最明顯地表示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即剩餘價值的生產。這是其它兩個形式所沒有反映的。同時,貨幣循環中沒有消費。這一循環的片面性表現在生產過程是流通過程的媒介,好像剩餘價值是由流通帶來的,即貨幣帶來了貨幣。這是貨幣資本循環本身最大的弱點。

其它兩個循環的特點,一比較就可以看出來,這裡不在講述。

三、資本循環理論研究的核心問題

資本循環理論研究的核心問題,是資本運動的連續性。《資本論》第二卷第四章中,從三個循環因素的統一當中來考察資本的現實循環的。中心問題是要論證循環的連續性和實現連續性的條件。《資本論》第二卷第一、二、三章是分別研究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的運動的。這裡,假定為資本家的資本首先都投在貨幣資本上,而後貨幣資本又全部轉化為生產資本,再而後全部生產資本又轉化為商品資本,最後全部商品資本又恢復到原來的貨幣資本形態。顯然,這是以一種資本形式的一個階段來進行研究的,這種研究的結果會出現資本循環的中斷。因此,必須在理論上闡述連續性。所以,資本循環理論研究的核心問題是分析連續性。

分析研究資本運動的連續性,要從三個方面著手:

第一,資本運動連續性的客觀必然性。資本運動有客觀必然的連續性,這是由三個規律決定的:一是社會化大生產運動的規律。人類社會生產進入發達階段後,必然都是社會化大生產。這是共性。二是社會化大商品經濟運動的規律。三是資本運動的規律,或由資本的本性決定的。從這些規律來看,資本運動的連續性表現為流通過程和生產過程的周期循環,表現為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的不停的周期的循環。這就是連續性,把這些連續性集中在一起,就是資本的總循環。通過總循環我們可以看出,所有的過程本身都表現為運動的前提,同時也是運動的結果。就是流通是生產過程的媒介,生產是流通過程的媒介。貨幣資本是生產資本運動的前提,生產資本又是商品資本運動的前提,同時又是它們的結果。所以,連續性是必然的。

第二,資本運動連續性實現的條件。連續性是有條件的,而不是無條件。連續性的條件存在於資本運動的內部和外部。資本運動的內部就是企業,外部就是市場。連續性的第一個條件是,同一個資本必須按比例地分配在三種職能形式上。三種職能形式在空間上要並列存在,就是同時同地按比例地分成三塊。這一條件含蓋了現代經濟學的產權理論、資源的配置理論、市場理論等基礎理論。第二個條件是,三種資本職能形式在時間上的相繼進行,即必須在時間上有繼起性。這一條件把剛才講的現代經濟學中的市場理論具體化了。企業自身是不能夠具備這一條件,它存在於企業的外部。這一條件是企業運營資本的外部條件,即完善的市場環境、成熟的市場。從整體上看,這一條件在以私有製為基礎的發達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中是具備的。市場對企業的資本運行如此重要,是因為市場有以下三個重要性:市場是資源配置的基礎;市場是生產過程的源和流;市場是生產過程運行的檢驗器和矯正器。就循環理論來說至少有這三條,當然概括整個《資本論》,市場理論就豐富了。可以說《資本論》是非常完整的市場經濟理論體系,在這方面包括西方經濟學,還沒有一本書超出《資本論》。第三個條件是,企業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統一,或連續性的內因和外因的結合。自主經營是根本,完善的市場環境是前提。

從連續性的條件來看資本循環的總過程,可以看出資本在三種形式上的並列存在是資本在時間上相繼進行的前提。如果沒有並列存在,就不能在時間上相繼進行。而資本所以能夠在空間上並列存在,也是在時間上相繼運行的結果。空間上的並列和時間上的繼續是互為因果,互為前提。

第三,資本循環連續性的重要性。連續性的重要性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一,對單個資本的重要性。對單個資本家來說,如果沒有連續性就會破產,最終會毀滅。二,對社會資本的重要性。與個人資本相比較,在一定程度上社會資本的連續性比個人資本連續性更重要。如果社會資本中斷,那就表明社會生產的全面危機。所以,即使在危機階段,連續性也不能中斷,不然社會就要滅亡。三,從生產力的發展來說,連續性本身就是勞動生產力。

第三節資本周轉理論的基本內容和研究的核心問題

資本周轉理論的研究同資本循環理論一樣,都是研究單個資本流通的。循環是處在抽象的基礎上,周轉是處於相對的具體形式上。關於資本周轉理論的研究,整個第二篇都是圍繞著一個中心,即圍繞著速度來展開的。所以,資本周轉理論研究的核心問題就是速度問題。圍繞著速度問題,第二篇的章節結構是從兩個方面安排的:一是研究影響速度的因素。另一個是研究速度對資本生產的規模和對年剩餘價值率的影響。

一、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的聯繫與區別

這一內容是承上啟下的部分。

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的共同點是:(1)都是單個資本的運動。(2)運動都經過購買階段、生產階段、出賣階段,都是流通過程和生產過程的統一。(3)運動的目的都是為了生產和佔有剩餘價值。

它們的區別是:(1)運用的公式有差別。循環理論運用的是貨幣資本運動的公式;周轉理論在主要研究周轉對價值增殖影響的時候用貨幣資本循環公式,在主要研究周轉對產品形成影響的時候用生產資本運動的公式。(2)資本運動的狀態不同。循環是資本運動的一次性的狀態;周轉是把循環當作周期反覆的過程來研究的。(3)運動過程中發揮作用的資本量不同。循環是資本一次性的投放和一次性的回收;周轉過程中發揮作用的資本量是周轉循環往複多次運動的資本量。這是循環和周轉理論研究的非常具體的區別。(4)理論思維的形式不同。循環是在抽象的形式下進行分析的;周轉是在相對具體的形式下進行分析的。也就是說,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一個階段。(5)理論研究的核心不一樣。循環研究的核心是連續性;周轉研究的核心是速度。

二、周轉時間和周轉速度

針對這一部分讀原著時,需要掌握兩個要點:一是明確周轉時間和周轉次數是計算速度的兩個指標。另一個是,研究資本周轉速度本身對資本價值增殖影響的理論的和技術的前提。

三、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及其對資本周轉速度的影響

這裡,需要掌握三個要點:

第一,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都屬於生產資本,都是在生產資本範圍內存在的。只有生產資本能夠劃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

第二,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區別是形式的,而不是實質的。本質都是生產資本,其所以劃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是從價值流通的特點決定的。

第二,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結構比例,是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重要的因素。

四、勞動期間、生產時間、流通時間和資本周轉速度的關係

總起來看,勞動期間、生產時間、流通時間長,資本周轉速度就慢;反之,則快。

五、資本周轉速度與價值增殖的關係

資本周轉速度對價值增殖的影響,是通過三個方面實現的:第一,對預付資本量的影響。周轉速度快,預付資本量就少;周轉速度慢,預付資本就多。第二,對可變資本周轉的影響。也就是對年剩餘價值率和年剩餘價值量的影響。馬克思是從單個資本的可變資本的周轉速度和社會資本的周轉速度兩個方面來分析的。單個資本的可變資本的周轉速度快,帶來的剩餘價值量就多,反之,則少。把這一情況擴大到社會範圍里,從社會資本的角度來考察,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如果把兩類企業看作是全社會的兩類,那麼如果資本周轉慢的企業在社會總資本構成中占的比例比較大的話,社會上就會出現對貨幣資本和生產要素資本需求量的大量的增加。從市場上就可以看出,貨幣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都會受到壓力。社會有購買能力需求會增加,工資也會增加,物價也會提高,利息率也會上升,最嚴重的後果是比例的破壞。第三,對剩餘價值流通的影響。

六、資本周轉理論研究的核心問題

資本周轉理論研究的核心問題是速度問題。如果籠統地講,速度快,年剩餘價值率就高,利潤率就大;速度慢,年剩餘價值率低,利潤率就小。具體說,可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研究:

(一)比較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理論研究的內容來看周轉速度的重要性。

(二)從資本周轉理論本身的結構體系來看周轉速度的重要性。

(三)從挖掘資本在流通過程中的新的潛能以及它對生產規模的影響來看速度的重要性。

(四)從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和動機上來看速度的重要性。

第四節探索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理論的實用性

研究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理論的實用性,實際上是研究《資本論》理論體系實用性的一個組成部分。只有全面地研究了《資本論》的基礎理論的實用性,才可能繼承和發展《資本論》。

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理論的實用性,是針對經濟理論研究和經濟建設實踐的實用性來講的。這一理論僅對高級的經濟理論研究人員和高級的經濟管理人員有用,普通人一般用不上。因此,它的實用性不是一般的、具體的瑣碎的事情,而是戰略性的、全局性的、決策性的應用。

一、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理論的市場思想

資本循環、資本周轉理論的市場思想是研究其實用性的邏輯起點。

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理論全面系統地揭示了單個資本運行的市場關係和市場經濟的規律。它是從微觀的角度揭示了市場對資本循環、資本周轉順利進行的重要性。

(一)資本循環連續性理論的市場思想

在講第二個問題時,已經涉及到了這個問題,所以這裡從另外一個角度來進行分析。資本循環連續性的理論在資本循環的全過程和資本運動的每一個階段,都體現出了市場的重要性和資本主義市場關係的特殊性。下面按循環的階段來講述這一問題。

在資本循環的第一階段上,資本家用貨幣從市場上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通過第一個階段的購買行為和物質內容,我們可以看出資本主義市場關係的重要性和資本主義市場關係的特殊性。從購買行為和購買的物質內容上看,在市場關係上表現出了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和小商品經濟的本質區別以及市場對小商品生產者和資本主義生產者的不同的重要性。由此看出它對不同生產者的重要性的差別。這樣一種購買行為在小商品經濟條件下是根本不存在的,這樣的經濟關係也是根本沒有的。這是一種資本交換的關係,它買到的物質是非常特殊的,二者結合起來生產剩餘價值,這在小商品經濟條件下也不存在。同時也可以看出市場對資本家的關係與小商品生產的關係的重要性是無法比較的。對一個小商品生產者來說,市場有無都無所謂。但對資本家來說就不同了,如果沒有市場,如果買不到這些東西,他就會破產。更主要的是可以看到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市場關係的特殊性。這就是,從勞動力的總流通過程來看資本主義市場關係的特殊性,即勞動力商品和資本家的貨幣相交換,然後勞動者拿這些貨幣到消費品市場上購買消費品,來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而勞動者的消費是從屬於資本主義生產,從屬於資本消費。這種生產關係在此之前從未有過。

在資本循環的第二階段上,生產依然不能離開市場。一方面,資本家要定期地給工人支付工資,而後工人又到市場上購買消費品。這是資本家間接地向市場投放貨幣,這是一種市場關係。另一方面,資本家要定期到市場購買生產資料,補充生產過程對生產要素的需要。這是資本家直接向市場投放貨幣。這兩個方面的市場關係,說明商品生產已經發展到很高的程度,商品已經普遍化、市場化,不但消費資料商品化,生產資料也商品化。

在資本循環的第三個階段上,商品資本向貨幣資本轉化。這一階段要特別注意一個要點:總流通上升到循環過程的首位,體現出了流通對生產的決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說,只有從商品資本循環才能看出生產和流通的關係。

(二)貨幣資本總循環理論的市場思想

應從三個方面分析這一問題:首先,從整體上、全局上可以看出流通市場對生產的決定意義。其次,從循環看出市場的整體性。市場的整體性包括商品來源的全面性、國內市場的統一、世界市場的存在等三個要點。第三,從循環可以看出資本流通發展的趨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趨勢是把社會上的一切生產都納入商品生產軌道。它使用的主要手段是把一切商品生產都納入資本的流通範圍。資本流通的趨勢就是統治,即資本的統治。資本有一種霸權的趨勢,它首先在經濟上取得霸權,而後在政治上取得霸權,實現資本統治的慾望。

(三)資本周轉理論的市場思想

資本周轉理論的市場思想,主要考察市場條件對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作用。包括流通時間、市場和生產地點的距離和運輸工具的好壞。

二、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理論與現代企業制度

關於循環和周轉理論與現代企業制度問題是探索的邏輯的自然發展。

資本循環理論雖然沒有直接提出現代企業制度問題,但是資本循環連續性條件的理論和提高資本運動速度的理論從企業的內部的經營機制和外部環境兩個方面體現出了現代企業和現代企業制度產生的經濟基礎和它的特徵。在循環和周轉理論上,馬克思是把資本家當作資本運動的主體,把資本作為運動的客體的,也就是說人的運動和物的運動或資本運動相結合而完成資本循環。資本家是從事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主體。在從事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之前,要組建一個經濟組織或經營組織,這一組織在理論上或概念上叫做企業。馬克思的循環和周轉理論就企業內部或企業內部的經營機制和外部的市場環境在各個方面體現出現代企業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徵。

把循環連續性的兩個條件結合到一起來看,為了實現資本必須按比例地分配在三種資本形態上,必須連續地進行循環。按比例分配的主體就是資本家、所有者。所有者首先要解決的是產權主體問題。在產權主體確定的前提下,有一個問題就是誰來配置資本,是所有者本人還是再僱傭一個經理。這就出現了現代企業的產權經營制度。企業是歸資本家的,但是經營企業、分配資本的是經理們,也就是說企業內部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了,所有者和經營者分離了。這正是現代企業制度基本特徵產生的根源。

管理是實現資本循環的連續性,提高周轉的速度的必要因素。市場要求對企業進行嚴格的管理,可以說,科學管理企業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是現代企業制度的一個基本特徵。

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現代企業和現代企業制度的產生的經濟關係和經濟條件是市場經濟呼喚現代企業和現代企業制度,市場經濟關係孕育了現代企業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徵,即主體明確、現代的經營機制、管理。一句話,市場經濟關係是現代企業和現代企業制度產生的經濟基礎,而其成長成熟的環境就是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現代企業產生以後,在資本主義的經濟關係當中逐步地成長壯大,逐步地成熟,才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西方世界的比較完善的、成熟的企業制度。因此,現代企業和現代企業制度有共性和一般性,又有特殊性和個性。共性和一般性就是市場關係。特殊性就是資本主義經濟關係成長和成熟了現代企業和現代企業制度。

市場經濟關係孕育了現代企業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徵,資本主義經濟關係成長和成熟了現代企業和現代企業制度,只有有了這兩條才能過渡到第三個問題——探索運用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理論研究國有企業改革。

三、探索運用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理論研究國有企業改革

研究資本循環、資本周轉理論與國有企業改革是邏輯發展的自然結果,是歸宿。

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理論沒有提出現代企業和現代企業制度,更不可能提出國有企業改革問題。這裡提出這個問題,不是在貼理論標籤,而是既在理論上有出發點有依據,而且現實上也有出發點和依據。一方面,從理論上看,循環周轉理論含蓋著市場經濟思想以及由市場經濟孕育出的現代企業和現代企業制度基本特徵的思想。另一方面,從現實上看,我國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實際的出發點。

依據這一出發點,探索應包括兩個方面:從我國國有企業的實際出發,一方面是產權關係,一方面是經營管理。為此,應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著手,通過揭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來論證國有企業改革的正確途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就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和市場經濟的結合。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相結合,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創舉,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一種新型的生產經濟組織形式,也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新發展。因此,它有偉大的歷史意義和實踐意義。

馬克思的《資本論》與《經濟學手稿》

顧海良

武漢大學

2002年5月6日

馬克思的《資本論》和《經濟學手稿》在國內成為一個專門的研究理論,是從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其原因之一,是在這此之前我們沒有很多的條件,對馬克思《經濟學手稿》知之甚少,到底馬克思生前留下哪些《經濟學手稿》,國內知道的並不多。到20世紀70年代初,原蘇聯學者開始大量出版馬克思的《經濟學手稿》,這樣它才成為一個專門的研究理論。國內在80初以後才開始逐漸認識和了解到了馬克思的《經濟學手稿》。研究馬克思的《經濟學手稿》有很重要的意義。

馬克思生前留下的手稿很多,有的我們國內已經翻譯成書,比如很著名的《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收集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下兩冊);1863年的經濟學手稿(收集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47卷,26卷和48卷);還有《1863—1865年經濟學手稿》。從廣義上講,馬克思經濟學手稿還包括他臨終前5年所留下的兩部著名的手稿,一個是《人類學筆記》,一個是《歷史學筆記》。這些手稿成為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人們研究和關注的重要理論。特別是在國外,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對馬克思《經濟學手稿》的研究越來越成為人們所關注的中心問題。

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對馬克思經濟學的研究經歷了幾個高峰,比如,在70年代關於早期馬克思的研究,或者是關於青年馬克思的研究是一個重點,這主要圍繞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展開的。在80年代以後,又對晚年馬克思進行研究。因為晚年馬克思留下了很多值得人們關心的問題,比如,最近幾年國內討論的跨越卡夫丁峽谷問題或關於世界歷史的問題,或者叫做東方社會問題。除了這個整部手稿的研究之外,最近幾年對於馬克思的一些重要的思想,人們也在尋求一些新的理論研究的視野,比如對馬克思關於人類社會發展三個階段的問題。現在人們關於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等社會發展階段的認識是斯大林給予一個比較明確的論述的,在馬克思那裡沒有這五個階段的社會進化的理論。馬克思只有關於社會發展「三階段」的理論,即人對人的依賴關係、人對物的依賴關係和人的全面發展三個階段。人對人的依賴關係是人類社會早期,因為那時生產力水平很低,人不可能脫離群體而獨立地獲得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所以就形成一種以血緣、家庭、氏族為紐帶的生產關係或者生產方式。而後是人對物的依賴關係,就是人與人關係藉助於物把它連接起來,這時候生產力水平已經有了一定的提高,人有了獨立獲取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能力,因而人可以獨立生活下去。但是,由於分工的原因,人只能生產一部分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所以人的生存要藉助於物而形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第三個階段是人的全面發展,人得到全面發展要建立在高水平的生產基礎上,它將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基本模式。這是馬克思所講的人的發展的三個階段。很多人認為這是馬克思思想的精髓,是馬克思思想的真諦所在。而這些思想就是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提出來的,其中馬克思對這個理論做了一個比較詳細的論述。另外,我們在討論跨越卡夫丁峽谷問題的時候,非常關注亞細亞生產方式問題,而這個論斷的主要思想也是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里提出來的。我們現在探討的很多的理論問題,就是在馬克思生前公開發表的著作中沒有的思想,我們現在可以在他的經濟學手稿中發現。所以,這也是人們研究馬克思《經濟學手稿》的一個重要原因。

馬克思的《經濟學手稿》和《資本論》有著直接的關係。我們現在通俗的講馬克思為了創作《資本論》花費了40年的時間,即從1843年開始研究經濟學到1883年去世。可以說馬克思用畢生的精力完成了《資本論》的寫作。在一般意義上,這種說法沒有錯誤。但是要從學理上來講,這個說法不準確。因為馬克思在1843年研究經濟學的時候,並沒有打算寫出《資本論》,或者他寫的書並不叫《資本論》。現在有一些理論工作者常常犯這種學理上的錯誤,這一點需要注意。

馬克思生前只出版了《資本論》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和第二版,我們現在讀的是第四版,這是恩格斯在馬克思去世以後整理出來的。《資本論》的第一卷在1866年完成。《資本論》的第二卷,馬克思生前並沒有一個完整的稿子,恩格斯根據馬克思在1863、1865年寫的手稿整理出版了第二卷。《資本論》的第三卷也是恩格斯根據馬克思1863、1865年的手稿而整理出版的,而且據專家考證,第三卷的手稿比第二卷的手稿寫的還要早。現在《資本論》的第四卷是馬克思《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的一部分。所以,按現在我們看到的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到第四捲來講,第四卷寫的最早,寫於1860到1863年,然後是第三卷,寫於1863到1865年,然後是第二卷,也是寫於1863到1865年,然後是第一卷,寫於1866年。所以按馬克思自己創作《資本論》的時間來說,現在的四卷本的時間是倒過來的,現在的順序是違背了馬克思本人當初寫作的順序。

需要注意的是,在《資本論》第二卷、第三卷中恩格斯寫了一個序言,提到他整理《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時,除了非改動不可的文字外,一個字也沒改動。但是,現在的研究者發現,恩格斯不僅不是一字沒改,而且改了很多,不僅改了很多,甚至對馬克思原來的問題還說了一些不同的看法。這一問題最早是在20世紀70年代初由法國著名學者Ruble發現。他寫了一篇很短的文章叫做《恩格斯是馬克思主義之父》,認為馬克思主義是由恩格斯創立。這篇文章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者必讀的一個文獻,篇幅很短,是一個演講稿,有九點內容。他在1974年的時候,就發現恩格斯並沒有完全按照馬克思的原稿整理《資本論》第二卷。為此,他自己編了一本《資本論》第二卷,有一定學術價值。最近,很多學者在辯論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的時候,發現恩格斯整理第三卷的時候也並不像他本人所說的那樣非改不可的時候才改動,不是非改不可的時候他也改了。到底現在讀到的第二卷、第三卷和馬克思的本意有多大差別?或者假如馬克思本人來寫《資本論》第二卷、第三卷會是什麼樣呢?這又成為一個問題。進一步的研究問題是,到底《資本論》是馬克思的全部經濟學思想的著作,還是部分經濟思想的著作?這又成為現在爭論的熱點問題。Rubel等一些學者在70年代也認為,《資本論》是馬克思經濟學手稿的一部分,是一個很小的一部分。現在形成一個共識,《資本論》至少是馬克思沒有完成的經濟學著作,因為馬克思生前給自己勾畫了一個宏偉的,或者叫恢宏的經濟學的寫作計劃。

按Rubel的說法,《資本論》只是馬克思計劃要寫的經濟學巨著的1/24。因為馬克思生前提出了一個寫作計劃,這個計劃我們通常稱作六冊寫作制,第一冊是關於資本;第二冊是土地所有制;第三冊是僱傭勞動;第四冊是國家;第五冊是對外貿易;第六冊是世界市場。馬克思又把第一冊《資本》分成四篇,第一篇是資本一般,第二篇是競爭,第三篇是信用,第四篇是股份資本。所以,《資本論》只是六冊寫作計劃中第一冊第一篇「資本一般」的內容。所以,Rubel說《資本論》只是馬克思經濟巨著的1/24。這個說法很機械,但是至少說明一個問題,就是《資本論》並不是馬克思經濟學著作的全貌,它只是馬克思經濟學整個體系的開頭部分,就是《資本》冊的「資本一般」。所以,我們現在讀《資本論》時感到理解上有很多問題,比如《資本論》第一卷、第三卷始終沒有提到競爭。這個競爭的問題按照馬克思當時的說法就是關於許多資本之間的關係問題。馬克思的經濟學著作的六冊結構計劃中的關於國家問題、對外貿易問題、世界市場問題等等,使我們會有一個新的視角、新的視點來了解和研究馬克思,從而發展和創新馬克思。作為一個經濟學的研究者,特別是作為《資本論》的研究者,我覺得應該探討這些問題。

一、馬克思經濟思想的歷程

馬克思經濟學研究走過了哪些重要的階段,叫做「馬克思經濟思想的歷程」。關於研究馬克思經濟思想的歷程,與經濟史領域其它研究一樣,也要遵循基本方法。所以,關於馬克思經濟思想的歷程這一大問題我想講兩點,第一是講一下方法問題,第二是講一下馬克思經濟思想歷程的主要階段。

(一)研究馬克思經濟思想歷程的方法

關於研究馬克思經濟思想的歷程,我想在方法上還是遵循馬克思本人的一些思想方法。這裡要關注兩個詞:一個是過程,一個是結構。什麼叫過程?對於經濟思想的過程,人們有一個壞習慣,往往把一個人的經濟思想人為地劃成幾個階段,而劃分這個階段又往往與重大的歷史事件為標誌,往往把思想的歷程與歷史事件的歷程看作是同步的,這是人們長期以來的一個誤區。實際上,經濟思想的發展和經濟史上重大事件發展同步的可能性很小,而非同步是常規。一個人的經濟思想形成可能超前於經濟事件的發生,也可能滯後於重大經濟事件的發生。所以,經濟思想的變化和重大經濟事件變化的同步是偶然的,非同步可以說是必然的。僅僅按照歷史事件來劃分一個人的思想變化,包括馬克思經濟思想的變化,是不符合經濟思想自身規律。所以,研究經濟思想史,首先應該有一個過程的描述或者概括。假如沒有對過程的理解、描述和概括,那就很難對馬克思的經濟思想做出準確的判斷。我對馬克思經濟思想的研究,並不刻意的給它劃分幾個階段,而通常是以年代自然順序來描述他的經濟思想的,即按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來描述他的經濟思想的。這樣,可以清楚地看到馬克思經濟思想的軌跡和脈絡。

第二點是要把握結構層次。因為經濟思想的發展,往往通過理論的發展、體系的形成和最終成果的完成來體現。人們思想的最終結果會反映在其著作上,而這個著作所包含的理念、概念、範疇又是他思想發展的重要標誌。所以要把握住這個結構。結構的概念,按馬克思本人的理解有三個含義:

第一,對象的結構,就是怎麼理解經濟學研究的對象。對對象結構的理解程度,是經濟思想發展程度的基礎。大凡經濟思想上的重大突破和創新,都是對對象的結構有一個新的理解。對對象結構的理解是經濟思想創新的一個前提。而馬克思經濟思想的發展,起點就是對對象結構有一個新的理解,即對資產階級社會,或者講的現代社會的新理解。馬克思在其著作中很少用「資本主義社會」一詞,原因是「資本主義」這個詞1854年才第一次收錄到《牛津辭典》,也就是說在馬克思時代「資本主義」這個詞還是新詞。以「資本主義」這個詞作為對那個社會的研究著作,是從是19世紀80年代開始的。所以,馬克思講的對象的結構,主要是當時那個社會的客觀存在的內部結構,用哲學的術語講,就是對客體的認識。

第二,思想、思維的結構。對象的結構理解到什麼程度,就看思維的結構對對象的結構反映到什麼程度,就是說思維的結構是在對對象的結構認識基礎上產生的。對思維的結構,馬克思在1857年《<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做了比較詳細的論述。馬克思認為,思維的結構就是在思維中再現具體的過程,也就是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過程。思維結構的成熟程度,主要反映在三個方面:一是新的範疇和概念的產生;二是概念之間邏輯關係的形成;三是邏輯起點範疇的形成,這是反映一個思維結構成熟程度的標誌。有一套新的概念和範疇,理解了概念和範疇之間的關係,最後就產生了一個起始範疇或起點範疇,就是找到了邏輯起點。思維的結構是理論創新的關鍵,用我們現在慣常的說法就是形成了新的範式。這是我們衡量馬克思思維結構發展程度應該把握的三個基本的東西。

第三,外在形式。思維的結構要通過文字和語言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個表現就是形式的結構,即著作的篇章結構。

(二)馬克思的思想歷程

馬克思的思想歷程,我把它分為40年代、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

1.40年代。馬克思對經濟學的研究有一個很特殊的過程,恩格斯認為馬克思在1843年以前對經濟學一竅不通,也就是說1843年以前,馬克思沒有經濟學的基本知識。

30年代末,馬克思首先進行的是對宗教的批判。他了解了費爾巴哈以後,以對宗教的批判作為自己思想發展的起點。顯然,他受到了費爾巴哈的影響。從宗教的批判進入到了哲學的批判,再由哲學的批判又進入到國家與法的批判,最後對黑格爾的批判是落實在法哲學的批判上。在對國家和法的批判過程中,馬克思認識到國家與法無非是維護當時私有制的,所以又進入到對私有制的批判。這個思想脈絡和過程,正好是從對意識形態的批判進到對上層建築的批判,從對上層建築的批判,進入到對經濟關係的批判。也就是說從對社會的觀念形態的批判逐步深入到對那個社會本質社會關係的批判,即經濟關係的批判。

循著這一思路,馬克思從1843年起決定開始對他所不熟悉的經濟學領域進行研究。所以,1843年成為馬克思研究經濟學的起點年份。在此之前,他經過了一系列理論批判,做了重要準備,這就形成了《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這是馬克思試圖寫的第一本經濟學著作,但不是嚴格意義的經濟學著作,是用哲學語言來探討經濟問題的著作。這是馬克思在當時對經濟理論的第一次探索。這一探索中,馬克思對當時社會的矛盾主要抓住了兩個概念,一是私有制,一個是異化勞動。他認為就是當時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最大的弊端。但是,當時馬克思是一個勞動價值論的反對者。他反對勞動價值論,這就成為我們現在研究的一個新的問題。馬克思反對勞動價值論,原因很簡單,他認為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抽象了「競爭」這一資本主義社會極其重要的因素。馬克思認為,討論勞動價值的時候抽象了競爭,而資本主義離開競爭就無法存在,居然把競爭可以抽象掉,那麼所談的這個概念就毫無疑義了。所以,馬克思當時是一個勞動價值論的反對者,反對主要是從方法上來思考的。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就是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批判,即私有制和僱傭勞動,這是最明顯的資本主義不合理的表象。對那個社會現實的批判,我想這是他第一個著作的一個探索,一個思想的脈絡。

當手稿完成以後,馬克思沒有進一步研究關於市民社會問題,就是他講的經濟關係問題。也就是經濟關係這個黑箱馬克思並沒有打開。因為馬克思缺少一個方法的基礎,缺少一個重要的工具,就是勞動價值論。馬克思所以停留在這一點,沒有繼續對這個經濟關係進行深入的解讀,而是反過來把他原來批判的過程形成一個大的系統,形成一個基本的、新的方法。這樣就產生了1844年下半年的《神聖家族》和1845—1846年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以此來理解整個社會結構和理解這個經濟關係的結構。這兩部著作和手稿,奠定了馬克思唯物史觀的基礎。一旦唯物史觀的方法出現以後,馬克思就有了打開經濟關係黑箱的工具,形成了他的思想範式,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範疇和概念。所以,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完成以後,1845年到1846年對馬克思經濟思想發展來講,是提供了一個根本的思想方法的階段,這就是唯物史觀的創立。正是在唯物史觀的基礎上,他開始接受勞動價值論,由一個勞動價值論的反對者轉變為勞動價值論的贊成者。

1845、1846年是馬克思思想發展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轉折點。1846年以後,馬克思在經濟學上取得三個重大成果:第一,把唯物史觀運用到經濟學上,取得了一個方法上的成就,這就是他的《哲學的貧困》。《哲學的貧困》解決的是一個經濟學的方法問題,也就在這部著作中,馬克思開始接受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這時候馬克思儼然是一位正統的李嘉圖崇拜者。這部著作中,馬克思只是用唯物史觀的方法來理解勞動價值論問題,而勞動價值論本身並沒有什麼創新性的東西。第二,由於唯物史觀的建立,馬克思在經濟學中把握了當時經濟關係的本質,發表了《僱傭勞動與資本》的演講。這個演講抓住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軸心關係,即資本與僱傭勞動的關係。但這個演講仍然是一個現實的批判,針對現實存在的問題進行批判,而不是一個理論體系的批判。第三,把他的經濟學思想用於解決現實問題,發表了著名的《關於自由貿易的演說》。因為當時在英國關於自由貿易問題的爭論比較多,焦點是兩個問題,一個是貿易問題,一個是貨幣問題。在1848、1849年的時候,貨幣學派和銀行學派當時為貨幣問題爭論的很激烈。所以,馬克思把他的理論應用於當時現實問題的探討,發表了《關於自由貿易的演說》。

這三個成果反映了馬克思唯物史觀創立以後再來研究經濟問題所發生的重大的變化。

作為40年代馬克思經濟思想的總結,就是1848年他和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共產黨宣言》對資本主義的認識,是建立在唯物史觀基礎上的,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論述。但是,在《共產黨宣言》中,或者在寫作《共產黨宣言》的時候,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還沒有創立。

2.50年代。馬克思經濟思想的發展可以分為前期、中期、後期。

前期是50年代初的1850、1851、1852、1853這四年。這個期間馬克思開始重新研究被40年代末爆發的歐洲革命所中斷經濟學。所以,50年代初,叫做馬克思重新研究經濟學的時期,這一時期他寫了著名的《倫敦筆記》。

中期是1853年到1856年。這段時間是馬克思一生中生活最貧困的時期且家庭最不幸的時候,生活壓力極其重大。所以1853年以後,馬克思因生活所迫,不得不中斷自己的經濟學研究,開始靠寫稿子為生。所以,有三年左右的時間,馬克思為了維持貧困的生活,不得不中斷自己的經濟學研究。一直到1856年(稱為50年代後期)的時候,馬克思看到歐洲將出現一場新的經濟危機(他當時有個觀點,就是危機之後革命就將來臨),所以他感到在革命來臨之前要完成他的經濟學著作。因此,1856、1857年以後,他決定回到經濟學的寫作上。當時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恩格斯開始獨立經商,有權利把部分賺到的錢給馬克思以維持其生活,這使得馬克思的生活壓力有了很大的緩解。當然更重要的是馬克思預計到新的危機將引起新的革命,他要在新的革命到來之前完成他的經濟學寫作。

後期是1857年以後。馬克思所預言的經濟危機是來臨了,但是經濟危機以後的革命並未出現。但是,馬克思在這個過程中卻發動了一場經濟學革命,他的經濟學的理論著作由原來對現實的批判轉變為理論體系的批判,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作為結果,1859年馬克思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真正的經濟學著作即《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

3.60年代。60年代也可以分為前期、中期和後期。

前期是1861年到1863年,是馬克思繼續寫作《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二分冊的時期。那麼,為什麼要把1860年舍項掉呢?因為馬克思在1860年遇到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有一個叫福格特的德國人寫了一本書,攻擊馬克思和他的共產主義同盟,用了很多誹謗性的材料。為了維護共產主義同盟的聲譽和他本人的聲譽,馬克思暫且中斷了經濟學寫作,開始寫了一本很厚的著作叫《福格特先生》,來反駁福格特對共產主義同盟的誣衊。在《福格特先生》中馬克思把他的律師天才發揮的淋漓盡致。所以,《福格特先生》作為一種辯護詞,作為一種申辯,充分體現了馬克思在法律專業上的成就。到1862年年底,馬克思決定把他的著作的名稱由原來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改為《資本論》,把《政治經濟學批判》作為《資本論》的副標題。馬克思有了這個主張以後,繼續寫1861、1863年手稿,到63年為止,馬克思就不再打算繼續寫《政治經濟學批判》,所以第二分冊沒有寫完。

中期是從1863年到1867年,是寫作《資本論》和《資本論》第一卷的出版的時期。從1863年開始馬克思決定單獨出版《資本論》,把《政治經濟學批判》作為副標題。到1865年三卷手稿基本完成,66年整理出版第一卷,67年9月《資本論》第一卷德文第一版正式出版。這裡,從嚴格的馬克思經濟思想的研究上面必須講全《資本論》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因為德文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和我們現在讀的第四版在結構上有很大的變化,最明顯的是關於「價值形式」。德文第一版中「價值形式」作為附錄放在最後的,而德文第二版中馬克思決定把它移到正文中來,形成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形式。

後期是1867年以後。馬克思繼續修訂《資本論》德文第二版和校訂《資本論》第一卷法文版,一直到1871年。

4.70年代到馬克思去世。這個年代是研究馬克思經濟思想的一個關鍵年份。以前人們總認為,70年代以後馬克思經濟學研究主要是為了寫作《資本論》第二卷、第三卷,特別是第三卷,恩格斯似乎也有這樣的觀點。但是現在看來這種理解可能不完全正確。70年代後馬克思生命的最後12年,特別是巴黎公社失敗以後,馬克思經濟學的研究視野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843年馬克思對對象的結構有一種理解,這個對象的結構限定在當時的資產階級社會。但是1871年以後馬克思經濟學對象的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個對象的結構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要研究世界歷史。也就是說60年代末以前馬克思主要是以西歐社會發展為對象的研究成果,而70年代初以後馬克思試圖把他的研究領域擴大到世界歷史,即對整個人類社會經濟關係演進的一種研究。所以,對象的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於對象結構的變化,顯然會引起思維結構的變化,也可能產生後來的形式結構的變化。對象結構上升為世界歷史,是因為當時社會發生了急劇的變化,資本主義逐漸成為一個超越於西歐的一種社會現象。所以馬克思又把自己的視野轉到對東方社會的研究,轉到對跨越卡夫丁峽谷的研究。馬克思在他生命的最後5年留下了兩部手稿,第一部是《人類學筆記》,專門研究東方社會的社會過渡問題。第二部是《歷史學筆記》,這是研究西歐社會怎樣走向資本主義問題的。所以,在70年代以後,馬克思的理論研究的視野,即對象的結構發生了極其重要的變化。認為70年代以後馬克思僅僅在寫《資本論》的第二卷、第三卷的說法,是傳統的觀點,現在看來是有問題的。可能馬克思的視野更開闊了,他開始研究世界歷史的問題,或者研究東方社會的問題,或者說研究卡夫丁峽谷的問題,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後。

二、馬克思《經濟學手稿》的概貌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的創作大概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一)《經濟學手稿》創作的前期

這是從1843年到1856年。這個時期的特點是:基本上是以現實的批判為主,即都是對當時現成的資本主義社會進行批判;同時,他留下的《經濟學手稿》基本上以摘錄和摘要為主的手稿。

這一時期馬克思留下了五部手稿:第一部是《巴黎筆記》,是1843到1845年在巴黎期間寫的。包括七個筆記本,是馬克思最早的一部經濟學手稿。我們叫它筆記,是因為大部分是摘錄;第二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第三部是《布魯塞爾筆記》。是在1845年1月移居到比利時時留下的一些經濟學手稿;第四部是《曼徹斯特筆記》。1845年的7至8月寫於英國的曼徹斯特;第五部是《倫敦筆記》,寫於1850至1853年。這是馬克思早期最重要的經濟學手稿,有24個筆記本,總共是1250頁。這裡面幾乎包括了當時在大英博物館能夠找到的所有經濟學家重要的論述。

(二)《經濟學手稿》創作的中期

這是從1857年到1871年。這一時期的特點是:理論體系的批判,就是試圖建立一個新的經濟學理論體系;都是一些論述性的手稿;內容上由《政治經濟學批判》體系轉到《資本論》體系。

這一時期大概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是《政治經濟學批判》創作階段,從1857年到1863年。第二是《資本論》創作階段,從1863年到1871年。

1.《政治經濟學批判》創作階段

按照馬克思1857年的設想,他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應該是六冊:第一冊是資本;第二冊是土地所有制,又叫做地權;第三個就是僱傭勞動;第四冊是國家;第五冊就是對外貿易,或叫做國家對外、對外經濟;第六冊就是世界市場。這就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結構,我們稱它六冊,就是他想寫六本書。馬克思認為前三個研究的是當時經濟關係中主要的三個方面,而後研究的國家,是經濟關係意義上的國家。前三個因素的統一隻能統一在國家上,就是從國家這個層次來研究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所以,馬克思說國家是一個國家經濟關係的整體,或者說是對一國經濟關係的概括。馬克思是在國家這個層次上對前面論述的三個部分進行概括,論述完國家後就要講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這時候「國家」是一個經濟運行的獨立單位,就是國家對外或者叫對外貿易。對外貿易所講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這個國家之間的關係,國家是經濟運行中的單獨的單位和分子,叫做對外貿易或者國家對外。最後是研究世界市場,把這些國家看作一個整體,也就是整體意義上的世界市場,這樣就達到了它所講的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最高層次。所以,馬克思整個經濟學體系應該是這樣一個體系,即先從資本主義經濟關係最主要的部分三大階級、三大經濟入手,然後統一在國家這個層次上,然後進入到國家與國家的經濟關係,再然後就是統一於世界市場。這就是他所講的著名的六冊結構制。

而馬克思認為他的論述要從資本開始,所以他就把「資本」分做四篇。第一篇就是資本一般;第二篇是競爭,競爭又叫許多資本;第三是信用;第四是股份資本,馬克思認為這是資本的最高形態。從資本到競爭,到信用,再到股份資本,這是資本對自身的揚棄。馬克思把資本一般又分為三章,對這三章馬克思在很多場合用了黑格爾的一套範疇即一般、特殊、個別。一般就是資本的生產過程,特殊是資本的流通過程,個別就是生產和流通的統一,即資本生產的總過程、資本的流通總過程、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這就形成了他所構想的六冊結構計劃。馬克思把「資本」中的「資本一般」分作這樣幾個部分之後,在1863年就把「資本一般」作為單獨的東西拿出來。也就是說馬克思六冊結構計劃中的第一冊第一篇中的這些內容,構成了後來講的《資本論》。現在學術界爭論是,原蘇聯學者認為馬克思起先是六冊計劃,後來形成《資本論》以後把這些全部放棄了。現在通過研究《經濟學手稿》以後發現,馬克思寫作《資本論》以後並沒有放棄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只是把《資本論》作為它整個六冊計劃的開頭部分。

這個結構的合理性在於馬克思已經認識到了對國家的研究在經濟關係中的重要意義。這是在斯密的理論基礎上的創新。斯密有對外貿易理論,但對外貿易的主體是什麼,它並沒有論述。所以,馬克思的創新是在對三個紛爭的基礎上有一個國家經濟關係統一的論述,然後又把國家作為分子,看作是對外貿易和世界市場而把它分開,這個是講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然後再來一個總和,從整體上理解世界市場。這個合理性在於馬克思當時對於整個經濟學結構的理解,是看到了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發展的走向的。因為當時並沒出現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世界市場,當時的對外貿易也是不完整的,只有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貿易,而沒有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眾多的對外貿易。當然馬克思在國家之後,不僅討論對外貿易,還要討論各國之間經濟關係總和的世界市場。在馬克思看來,世界市場不是一種有形的貿易市場,而是世界經濟關係的總和,是一種經濟關係意義上的世界市場。

我們現在的研究認為,《資本論》並沒有改變六冊結構計劃,或者按Rubel的說法,馬克思只完成了六冊寫作計劃中的1/4,所以《資本論》只是馬克思經濟著作的1/24的內容。另外一個具體的意義就是,馬克思對最本質的關係已經做了論述。後來的馬克思經濟學應該在競爭問題上,應該在信用問題上,應該在股份資本的問題上,等等其他的問題上做一個更多的理論的研究、理論的發展和理論的創新。馬克思並沒有終結經濟學研究的全部內容。所以從這個意義上,就可以考慮現在《資本論》第三卷編的合理不合理。因為《資本論》第三卷把信用和股份資本作為總過程的內容編進去了,這樣編進去實際上並不符合馬克思的本意。馬克思的本意是在資本一般的基礎上首先加入競爭的因素,了解資本與資本的關係。由於資本與資本之間的關係有集中和積聚的關係,所以必須有信用建立其中。信用是競爭的結果,又是股份資本產生的前提和基礎。而馬克思認為,股份資本是對個別資本的揚棄,也是資本的揚棄。這樣,整個「資本」章就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然後再論述土地所有制,再論述僱傭勞動,再然後是三者的統一,然後在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最後是世界市場。這就是我們講的1857—1871年馬克思《經濟學手稿》創作中期所講的從《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理論體系到《資本論》理論體系的變化。

《政治經濟學批判》創作階段,馬克思留下了三部著作:

第一部就是最著名的《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這是馬克思留下的經濟學手稿中最重要的、最有意義的手稿。我認為這是中年馬克思理論觀點的集大成。因為這一手稿不僅是經濟學手稿,也是他對哲學、歷史學,包括當時還沒有的社會學的很多觀點的綜合。這個手稿主要有三部分內容,加上後面的索引是四部分內容:

第一,《〈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這是馬克思留下的一部沒有完成的手稿。馬克思認為把要論述的問題預先說出來不大合適,所以手稿寫了一半就沒再寫下去。《〈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是所有研究馬克思思想的人必讀的一部書,也是馬克思留下的一篇比較難懂得的文章。這是我們了解馬克思的重要文獻,對經濟學的意義可能更為重大。因為正是在《導言》中馬克思提出政治經濟學研究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的辨證關係,同時在這個四分法的基礎上,進行了革命性的改造,闡述了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的辨證關係,勾畫了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的總體關係,強調了總體中生產的統治地位的作用,以及生產同交換、分配、消費的辨證關係。這是一個很值得我們研究的問題。另外,在《導言》中提出政治經濟學的方法。政治經濟學的方法嚴格的講是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建立的方法,這就是馬克思著名的「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這是我們現在經濟學研究中的理論經濟學研究、規範經濟學研究的一個很值得我們思考和研究的問題。現在對經濟學的研究人們強調經濟學的時政性,即現實批判問題。這是對的,但是經濟學作為一門科學必須進行規範性的研究,必須進行體系性的研究。規範和時政研究之間有差距,但是不能因為規範研究不能解決時政問題,而否認規範研究的必要性,規範研究也應該為時政研究提供一些方法論和理論研究的基礎。馬克思的經濟學假如說有不足,就是以前較少或者不重視時政研究,不重視對策研究。但是這並不是馬克思經濟學的什麼缺陷和不足,因為馬克思從1857、1858年寫的《導言》開始,他就改變了原來現實的批判,轉變為理論體系的批判,要從最抽象、最基本的範疇開始研究起,逐漸增加具體的規定性,最後達到具體的思維中的反映,或者思維對具體的反映。所以,《導言》中有一個政治經濟的方法,就是專門闡述抽象上升到具體方法的內涵。我認為馬克思總體方法論中的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理論體系的建立方法,是《導言》給我們留下的第二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導言》留下的第三個問題,就是《導言》中的最後一節。最後一節沒寫完,但是馬克思在這一節的標題中勾畫了他對社會總體的理解。這個社會總體是從生產力開始的,生產力,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到上層建築,包括文化觀念等等。但是給人們留下的一個課題,馬克思把社會總體的最高點列為家庭關係。我們就不知道馬克思為什麼認為社會結構的最高點是家庭和價值關係,現在有些學者專門在研究這個問題。總之,在《導言》中,馬克思留下了關於社會整體結構的一個思路,這個思路的內涵到底是什麼,馬克思沒最終告訴人們,只留下了《導言》這樣一個材料。

第二,關於巴師夏和凱里的短篇論文,是在1857年7月寫的。這是馬克思對政治經濟學著作邏輯起點的一個嘗試。他當時認為對巴師夏和凱里的經濟學的批判能作為他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當然很快馬克思回過頭來寫《導言》。《導言》在方法論的構思上提出的最抽象的範疇有三個:勞動、交換價值和貨幣。馬克思認為這是最抽象的範疇,就是邏輯起點問題。

第三,《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的全文。這一手稿的主體內容包括兩章,即「貨幣章」和「資本章」。在寫「貨幣章」時,馬克思是從批判蒲魯東派分子達里蒙的《論銀行的改革》一書開始寫起的。馬克思在批判這本書時,談到了貨幣理論,又從貨幣理論談到了交換價值,再由交換價值找到了價值的本源,最後從價值又找到了商品這個範疇的邏輯起點。所以,在寫到《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第三部分「貨幣章」的開頭部分第二筆記本的時候,馬克思就找到了他經濟學的邏輯起點,即商品、價值。由此,馬克思就完成了思維結構的創作和形成過程。後來馬克思就把商品作為自己的起點範疇,作為邏輯起點。所以,寫完「貨幣章」和「資本章」以後,馬克思又寫了一個「價值」,我們叫它「價值章」。「價值章」就兩頁,開頭就是從商品開始的。然後馬克思在「價值章」上面寫了一個「一」,等於是第一章,回過頭來給貨幣章寫上「二」,給資本章寫上「三」,這樣就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形成了「價值章」、「貨幣章」、「資本章」三章。

所以,《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主要是「貨幣章」和「資本章」。「貨幣章」是馬克思對貨幣理論的進行的科學革命,對價值理論的科學革命是在「貨幣章」裡面完成的。剛才提到的人發展的三種形態,也是在貨幣章里提到的。「貨幣章」裡面對貨幣本身提出的三種規定,與我們現在所講的貨幣的五種職能是不一樣的。在「資本章」里,分析了資本的生產過程、流通過程和資本的總過程。也就在寫「貨幣章」的時候,馬克思形成了六冊結構,在《導言》中有個五篇結構,把經濟著作原來寫成五篇,然後在五篇的基礎上改為六冊結構。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提過六冊結構「資本章」的三個方案,用黑格爾的資本的一般性、特殊性、個別性來勾畫他對「資本章」的整體構想。

「資本章」的最後,馬克思提到了亞細亞生產方式的問題,即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問題。我認為整個《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是中年馬克思思想的集大成,這是有根據的。就是在這一手稿中,除了經濟學之外,還有有關哲學的很多內容,特別是現在研究的「人的全面發展問題」。應該說馬克思在這一手稿中對「人的全面發展問題」做了一個最深刻的論述。還談到了人的自由時間的問題,談到了人的自由和必然的關係,談到了人怎麼處理自己閑暇時間的問題,等等。所以,《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的第三部分構成了這一手稿的主體部分。

《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的最後一部分就是馬克思為這一篇的索引。這個提綱和索引,對我們現在了解這一手稿的結構有很大幫助。

第二部著作是《1858—1859年經濟學手稿》。這一手稿很少,馬克思為了按照六冊計劃寫他的經濟學著作,在1858年寫了《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就是資本冊「資本一般」的開頭部分。為了寫這個不長的小冊子,馬克思寫了一些手稿,留下了一些寫《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第一分冊的手稿。這一手稿構成了一些短篇的東西,有的收到《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裡面,有的沒收進去。馬克思對這個分冊有個序言,即《〈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就是馬克思給六冊計劃寫的序言。在這個序言里,馬克思經典的表述了他的唯物史觀,還指出他的著作分為六冊。這是馬克思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可以叫做唯一的一次公開說明自己的經濟學著作分為六冊。

第三部著作是《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1859年《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冊出版,緊接著馬克思要寫第二冊。因為第一分冊只寫了「商品」和「貨幣」兩章,沒有寫「資本章」。所以,《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就是從「資本」開始寫起的,這一手稿的封面就是「《政治經濟學批判》序:第三章資本」。馬克思從資本、勞動力商品,貨幣轉化為資本開始寫這一章的。寫到第五個筆記本的時候,馬克思停止寫作,開始寫一個專門思想史方面的書,就是現在我們讀到的「剩餘價值理論」。這樣,從第一到第五個筆記本構成《資本論》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開頭,第六到十五個筆記本變成剩餘價值理論史,第16個筆記本是回過頭接著第5個筆記本寫的。這是《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一共有23個筆記本,是馬克思留下的篇幅最大的經濟學手稿。考茨基和前蘇聯學者把中間的10個筆記本編成了《資本論》的第四卷,即《剩餘價值理論》。

在1862年年底,馬克思決定把他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改為《資本論》。1862年12.月24日馬克思給庫格曼的一封信里明確地提出了他要寫作的書的正標題叫《資本論》,副標題叫《政治經濟學批判》。但是馬克斯並沒有馬上中斷第二卷的寫作,一直寫到1863年的5月。《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第一次創立了自己的生產價值理論,也第一次創立了地租理論。當然,也對剩餘價值理論史做了系統的論述。

2.《資本論》創造階段

《資本論》創造階段主要是兩個手稿:一個是《1863—1865年經濟學手稿》,是馬克思《資本論》三卷完整的手稿。1866年馬克思把開頭的第一卷部分作為整理出版《資本論》第一卷的基礎手稿而使用了。剩下的《資本論》第二卷的第一稿和第三卷的手稿,據專家考證,馬克思是先寫第三卷手稿的一半,大概在64年,然後續寫《資本論》第二卷的第一稿,寫完以後回過頭來又寫《資本論》第三卷的後半部分。所以第二卷和第三卷的手稿大概在64到65年就完成了,然後63年完成了《資本論》第一卷,馬克思66年開始用做正式出版的第一卷的底稿,剩下的那一章沒放到《資本論》的第一卷,就是「直接生產過程的結果」。後來恩格斯編《資本論》第二卷、第三卷就是根據《1863—1865年經濟學手稿》編寫的。

除了這個手稿之外,1863到1871年馬克思還出了一個《資本論》德文第一版和德文第二版,還有一個法文版。

(三)《經濟學手稿》創作的後期

從1872年到1883年。這個時期馬克思留下的最重要的文獻就是《人類學筆記》和《歷史學筆記》,這是屬於廣義經濟學的含義。

三、研究馬克思《經濟學手稿》的意義

研究馬克思經濟學手稿的意義,我想用四句話概括:

第一,馬克思《經濟學手稿》是馬克思經濟科學實驗的記錄。馬克思一輩子從事經濟科學的研究,是一個不斷科學實驗的過程,而《經濟學手稿》是馬克思經濟科學實驗的記錄。這是我們理解馬克思經濟學形成和發展的原始資料,也是我們理解馬克思怎樣應用自己的方法進行科學革命和理論創新的記錄。

第二,《經濟學手稿》是馬克思經濟學研究的寶貴的理論遺產。我們現在只知道馬克思的《資本論》是他的理論遺產,我們更應該知道馬克思留下的他生前沒有發表過的一些寶貴的經濟學理論,這是馬克思全部經濟學研究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第三,馬克思《經濟學手稿》是全面理解《資本論》的重要的理論檔案。我認為,不了解馬克思《經濟學手稿》的人是無法完整地、真正地理解《資本論》的。現在人們研究《資本論》時,總是從《資本論》到《資本論》,脫離了馬克思經濟學研究的總體,脫離了馬克思經濟學理論體系的總體,也脫離了馬克思經濟學研究方法的總體。這樣是無法讀懂《資本論》的。所以,怎麼樣用更廣闊的視野學習和研究《資本論》,我認為是不能離開馬克思的《經濟學手稿》,可以認為《經濟學手稿》是全面理解馬克思《資本論》的重要的理論檔案。

第四,馬克思的《經濟學手稿》是我們現時代發展和創新馬克思經濟學的重要的基礎。馬克思《經濟學手稿》中,有很多他生前沒有發表的重要的理論,這些理論對理解馬克思經濟學是一個重要的啟發,對我們理解現實問題也是一個重要的啟發。比如,馬克思的六冊結構計劃,他所構想的國家,所構想的對外貿易,所構想世界市場,等等,正是我們現在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重要理論領域。通過研究馬克思《經濟學手稿》,發覺馬克思對這些問題的基本的想法,然後結合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現實,結合當代經濟全球化的現實,發展和創新馬克思的國家經濟的理論、馬克思的對外貿易理論、馬克思的世界市場理論。所以,我認為不學習、不研究《經濟學手稿》,就會在很多場合出現誤解馬克思的這樣一個結果。把馬克思的理論局限在一個很小的範圍裡面或很窄的視野裡面,是不能反應馬克思思想的全貌的。當然,我講這個話並不是讓大家把馬克思的理論當作一個萬古不變的教條,只能循著馬克思已經走過的路,已經說過的話走下去。對馬克思的學習,應該理解馬克思,了解馬克思,研究馬克思,立足於發展和創新馬克思的理論,不能因循守舊,固步自封。


推薦閱讀:

《資本論》與價值虛無主義的克服
中國的資本賬戶開放:行為邏輯與情景分析
小米資本徵途
全球最大黑天鵝最後時刻來臨 資本將上演天堂與地獄
愚昧的人民群眾與可怕的資本力量

TAG:學習 | 資本 | 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