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媽必知食品「簡歷」:這些添加劑寶貝到底能不能吃?【Gymbo微分享】

現在超市的貨架上擺著各種各樣的兒童食品,好多媽媽在每次購買前,都會仔細地看食品標籤。但是不是所有的媽媽都能讀懂這些標籤呢?今天Gymbo就來告訴你,寶貝的食品標籤該怎麼讀?以及關於食品添加劑的那些事情。

●你會看食品的「簡歷」嗎?

根據我國的《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所有的預包裝食品(也就是說在上市前就有包裝的,街邊烤羊肉串、菜市場賣蔬菜這些不算)都應當有營養標籤。營養標籤上必然會有一個營養成分表,也就是4種核心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以及這種食物總的熱量,表的右側還會標明NRV(營養素參考值)。

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被稱為三大產能物質,蛋白質可以組成人體的組織、滿足多種生理功能,因此是評價一種食物營養價值最重要的標誌物。比如牛奶和乳飲料蛋白質分別在3%和1%左右,顯然乳飲料不如牛奶有營養。

脂肪產生的熱量遠高於其他二者,想要控制體重的人挑選食物時應當注意脂肪含量。比如有些水果乾看上去很健康,但由於是用棕櫚油炸制的,所以脂肪含量會很高,成分表就會讓它現出原形。

碳水化合物是三大產能營養素中最清潔的能量來源,代謝廢物就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不會給機體產生過多的負擔,但是由於吸收速度快,有糖尿病徵兆的人則需要注意。特別是飲料,碳水化合物比例往往是它所含精製糖的量,在5%以上都是比較高的了。可樂標籤上寫著碳水化合物10.9%,也就是500ml的可樂含有50g多精製糖,難怪把飲料當水喝會發胖呢!

鈉主要是跟高血壓等心血管系統疾病有關,一項涉及24個社區人群的研究中發現,將60~69歲老人的鈉攝入量控制在2300mg以下,收縮壓可以隨之下降9mmHg。而且有一部分人群本身就對鈉敏感,鈉攝入多了血壓就容易升高。因此,一般認為全日鈉攝入量在1500~2300mg是比較適合的。預包裝食物由於經過工業化生產,往往需要加入很多添加劑,其中很多都是含鈉的,比如奶片,僅從三大產能營養素來看很健康,但看看鈉的含量就會發現營養價值很低。

最後再來說說NRV,也就是營養素參考值。它代表一個普通人比較適宜的營養素需要量,具體數值是能量2000kcal,鈉2000mg,蛋白質60g,碳水化合物300g,脂肪≤60g。消費者可以根據表格上的比例,判斷出這種食物會在提供哪些營養成分上做出貢獻。

還在抱怨自己喝水都長胖?如果你一天所有食物的NRV加起來超過100%,那就別怪自己的體質不好了,還是管住嘴吧!

●如何看待食品添加劑

首先不要將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劑相混淆:三聚氰胺、蘇丹紅那些屬於非法添加物,發現就應嚴懲;而食品添加劑按照國家標準在一定範圍一定劑量內使用都是安全的,超標了才存在健康風險,公眾沒必要聞添加劑色變。

●如何看待加工食品

沒有食品添加劑也就沒有現代食品工藝,食品添加劑本就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經濟、實惠、美觀、美味等需求而生的。這些加工食品也只是市場上的一種選擇,你同樣可以選擇自己費時、費工地去做新鮮的「天然食品」,或者去餐廳就餐,既然是自己的選擇,那就別去抱怨了。

●如何挑選食品

必須明白飲食對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知道什麼叫作均衡飲食。比如每天應該保證300~500g的蔬菜,肉類吃100~150g足矣。當下的現實情況是太多人脂肪、鈉、糖的攝入都超標了。其實不均衡飲食帶給你的危害遠比那些你沒聽說過的合法食品添加劑要大,像蛋黃派一類食物本身就是高脂肪、高糖分、缺乏維生素礦物質,屬於營養價值低的食物,不宜多吃。

而根據2013年營養標籤通則,我國的預包裝食品(帶著包裝的食品)上面都要有營養標籤。作為消費者,學習如何閱讀食品標籤,了解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表、營養成分等信息,也是知情權的體現。比如應該知道配料表的成分是按照用量大小排序的,速食麵的麵餅可能含有20%的脂肪,而料包中的鈉接近成年人整日鈉的限量……最終綜合食品的價格、營養價值、味道等因素做出選擇。

小貼士:閱讀食品配料表

◢觀念

對於多數人來說,你看不懂的食品添加劑帶來的危害遠遠小於飲食結構不合理的危害。

食品添加劑遵照國家標準使用是安全的。

蘇丹紅、三聚氰胺、甲醛等不是食品添加劑而是非法添加物。

食品標籤是我們獲得食品信息的重要途徑,不要隨便放棄我們的知情權。

◢規則

配料表中越靠前使用量越大。

◢特殊標示的配料

(部分)氫化植物油:

1. 易含反式脂肪酸,增加心血管系統疾病風險,盡量少攝入。

2. 為啥看成分表「反式脂肪酸」仍是0?①完全氫化的人造奶油反式脂肪酸極少;②反式脂肪酸0.3g/100g以下可標為0。

◢常見食品添加劑

1. 防腐劑

苯甲酸鈉:常見的防腐劑,在飲料等食物中很常見,不應多吃。

亞硝酸鹽:特別是加工肉類中很常見,可以預防肉毒素超標哦。但是,可能會在人體中合成亞硝胺,從而致癌。

山梨酸鉀:毒性比苯甲酸鈉小。兒童飲料也可使用。

2. 抗氧化劑

抗壞血酸:其實就是維生素C,自然不用擔心。

特丁基對苯二酚(TBHQ):常用在油、速食麵、堅果中。正常使用對人體沒有危害,而沒有它的話,油脂會更容易氧化變質,對人體的危害反而更大。

3. 漂白劑

硫磺:往往用於蜜餞的熏蒸,這類食物本身就不健康。

4. 增稠劑

可以提高食品的黏稠度或形成凝膠,從而改變食品的物理性狀,賦予食品黏潤、適宜的口感,兼有乳化、穩定或使呈懸浮狀態的作用。

瓜爾膠、果膠:很安全,甚至可以看作有營養價值的膳食纖維。

5. 甜味劑

賦予食品甜味的物質。

白砂糖:也就是一般的蔗糖。

果葡糖漿:水解後是果糖和葡萄糖,比一般的糖更甜,但是過量食用更容易誘發脂代謝異常。

糖醇:熱量很低,不容易誘發齲齒。

阿斯巴甜:熱量很低,無糖可樂等食物中常見。

糖精鈉:相對古老的甜味劑,風味不是很好。

6. 著色劑

賦予食品色澤和改善食品色澤的物質。

人工色素往往比天然色素便宜,也更穩定,但兒童應少攝入。

胭脂紅、焦糖色、核黃素、葉黃素:相對來源於更天然的色素。

7. 乳化劑

能促使兩種互不相溶的液體形成穩定乳濁液的物質稱為乳化劑。

天然乳化劑包括磷脂、膠質等,合成乳化劑包括酯類等。

(以上圖文來源:《優家畫報》)


推薦閱讀:

功能性食品添加劑——膳食纖維
純牛奶保質期越短,添加劑越少,越安全?
奶粉添加劑DHA真相
葡萄酒有哪些添加劑?
教你識別那些坑爹的偽健康的食品(組圖)"死亡"咖啡領銜的高危美味你還敢碰嗎?添加劑最多零食排行榜!

TAG:食品 | 簡歷 | 分享 | 寶貝 | 微分 | 添加劑 | 能吃 | 辣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