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喜法師五台山解讀《八大人覺經》

傳喜法師《佛說八大人覺經》

來自佛教慧日

04:04

點擊上方聆聽傳喜法師念誦《佛說八大人覺經》

殊勝妙寶大德僧,

長養眾生功德種。

能與人天勝果者,

無過佛法僧寶眾。

2017年6月4日,傳喜法師率四眾弟子,於五台山普化寺設千僧齋會,供養十方眾僧。當日下午兩點於普化寺宣講《佛說八大人覺經》。佛教慧日將法師大義整理成章,特於今日,農曆六月初八法師出家紀念日隆重推出,以饗法眾!

中國漢傳佛教講經是有方法的。天台、賢首、唯識,各有偏重。按照古代祖師的方式講經,有時一個字就需要講很長時間。對於修行得到輕安的人,時間再長,如如不動;對於一般人,幾個小時下來,就會生疲厭之心。

現代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個字,忙。豎心旁,一個亡。心沒有了,忙就是忘失心的狀態。太忙,坐不住,時間一長,聽經聞法不但生不起功德,反而生過失。

講經之前,先介紹一下這本經典的譯者,後漢沙門安世高。這位三藏法師本是安息國的太子,是要繼承王位的,但他宿根深厚,心慕佛法,將王位讓給叔父後,自己出家修道了。出家後廣參多學,通達三藏,博宗諸經,並且對於印度的梵語、中國的漢語也都通達無礙。

東漢建和元年(147年)安世高來到中國,當時佛法東來不久,經典奇缺,法師的主要工作就是翻譯經典。一直到漢靈帝建寧四年,公元171年,總共翻譯了176部佛經。我們今天學的《佛說八大人覺經》就是其中一部。

《佛說八大人覺經》和《佛說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稱為「遺教三經」,這些經典歷代祖師沒有一位不曾學過。祖師曾學過,我們再來學,未來的佛子也會學。這是接軌也是傳承。

這部經典經文比較短。雖然短,但言簡意賅;看上去淺,卻深入淺出。佛陀小乘、大乘、金剛乘的教法,總攝在大人所覺悟的道路之中,用八條,就好像八正道、八輻輪一樣來總攝。

《佛說八大人覺經》實際上屬於大乘,是大乘法藏所攝。但也不是大而無乘,它有基礎,基礎就講到以出世間的解脫為主,這也是小乘道的核心。

尋求出離與解脫,是因為世間的不究竟,是因為輪迴的痛苦。一切外在山河大地,內到身心世界,都是無常法,非堅固。由地水火風組成的「我」,都是無我。我們見面會問:「四大輕安嗎?」但「四大」真的是我嗎?

《佛說八大人覺經》,這部經典就是從我見、我執,我們所依的正報、依報的世界來觀照,照就是覺,而佛就是覺者。佛既是指賢劫第四尊釋迦牟尼佛,指娑婆世界的教主,也是指此理通於十方一切諸佛所說的教法。

「佛說」,如果用三乘的見來解說的話,「佛」是法身的狀態,寂而不動,寂光常照,照而常寂;「說」是報身的狀態,悲憫眾生,光照眾生。這樣的話,「佛說」,既是對眾生機而說,又是應佛度眾生的本懷。

「八」是八種方法,佛本來有八萬四千法門,但這裡用八種方法來統攝。

「大人」是指佛與菩薩。佛是大覺世尊,菩薩是大道心眾生。佛用八大人的方法,來統攝八萬四千法門。

「覺」,一切眾生皆具佛性,佛性即為如如不動的本覺,但眾生本有卻不覺悟。這就需要皈依三寶,要親近善知識,要通過聽經聞法「悟入佛之知見」。明了之後,當下稱為始覺,進而念念守護,凈念相繼,契於本覺,最後證到究竟覺。這是一切諸佛菩薩所行徑處,也是一切眾生要離苦得樂的必然途徑!

「經」,雖然具有貫、攝、常、法四義,但是簡單來說叫「經者,徑也」,經就是道路。這一條道路是過去諸佛菩薩已行,未來眾生當行的。這實際上就是一切眾生轉凡成聖、離苦得樂的一個說明書。

這裡的八覺,每一覺里都具足了圓滿的智慧與慈悲,對每一個受用者都具足了圓滿的悲憫與攝受。我們以這樣的信心與感受去受持的話,即使一覺都是莫大的加持。

雖然我們有經中之王——《大方廣佛華嚴經》,《妙法蓮華經》,也有《大般涅槃經》,有六百卷《大般若經》,有《大佛頂首楞嚴經》,但這些大經很多讀誦一遍都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完成的,要契入就更困難。而《佛說八大人覺經》,佛金口所宣,如果能夠受持,從佛陀果地攝受眾生的角度來說,加持亦是不可思議。

佛之所以講這麼一個短小精緻的經,也是因為佛陀知道我們凡夫沒有長久心。我們初發心的時候,一參學老和尚、大善知識,老和尚的開示,要麼就是「念阿彌陀佛」,要麼就是「髮長遠心」。為什麼一再叮囑「髮長遠心」?是因為長遠心難發!對凡夫來說,初心易退,恆心難持。

我師父悟公上人,以前常跟我說一句話,「我國清凈,他國作亂」。這句話的意思是,佛曾說過一個人的身內有八萬四千蟲,就是有八萬四千眾生,這相當於就是一個王國。當這個人受持佛法、降伏煩惱、身口意達到清凈時,他的身心王國就天下太平。而對於不懂佛法的人,眼耳鼻舌身意六門六賊,常盜家財,身心不得安止,國內禍亂四起。這本經中的八種方法,每一種都是「覺」,這裡面既有覺照,也有觀止。

《佛說八大人覺經》還有個特點,不像其他經典具足六成就,即有具體陳述的「如是我聞」的事實、有記錄者、有時間、有說法主、有聽眾、有處所,而是如《佛說阿彌陀經》般無問自說。一上來佛陀直接開示八個一切大人所覺悟、所教導、所修行的方法。

蕅益大師有一本《八大人覺經略解》,很簡潔,今天五台山那麼多大善知識會聚,我們念蕅益大師的開示會得到一種特別的加持。蕅益大師除了是凈土宗的祖師,也是天台宗大師、禪宗大師。在浙江北天目的靈峰寺,有大師的肉身成就塔。

蕅益大師將經文作了劃分,他說,大文有三:初總標,二別明,三結嘆。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這是總標。蕅益大師略解為,「不論在家出家,但是歸依於佛,即為佛之弟子。既為佛子,即應恆修此八種覺。」

佛子有在家二眾,優婆塞、優婆夷。有出家五眾,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是為佛陀七眾弟子。

「言『常於晝夜』者,明其功無間斷。」常是恆常,不是今天修,明天就不修,而是晝夜六時,恆不間斷。

「言『至心』者,明其親切真誠。言『誦念』者,明其文義淳熟,記憶不忘也。八大人覺,釋現結嘆文中。」 這樣,蕅益大師就把前面這十六個字作了解釋。

下面是「二別明即為八」。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第一覺悟蕅益大師總結為「無常無我覺」。世間無常,國土危脆,這就是無常,就是我們的依報。依報是指身心依止的身外之物,像國土世界,山河大地,房屋衣糧等。但這些都是無常而危脆的,隨時都會遭受颳風下雨、地震颱風的侵襲。

從外在的依報到身體的正報,五陰里色、受、想、行、識,都是生滅變異的,這是佛的智慧為我們照見的。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我們現在讀到這些句子的時候,要看到字句當中所呈現出的釋迦佛陀的智慧和悲憫之心。真正體驗到這一點了,就會生起無偽的信心而於晝夜至心誦念。

佛陀涅槃的時候,阿難尊者一次次哭暈過去,佛陀出兜羅綿手安慰他,「阿難不要傷心,我以後將現文字相住在這個世間」。末法時代以信心得度,信怎麼生起?實際就是在經典的文字當中,你除了得到智慧的加持也看到了佛陀綿綿密密的悲憫。

當佛的智慧通過文字為我們灌頂的時候,我們的身心世界就會產生正覺見,正覺知,有了這樣的智慧與覺知,就能夠漸離生死。

但是世間不懂的人,他會以為山河大地是常住的,又執著身體為己身,不知四大,不明五陰,於種種境界、五欲六塵都看作自心之相,這樣一來,心就變成了萬惡之源。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關於第二覺知蕅益大師概括為:常修少欲覺。作出的略解是:此即以第一覺降伏見惑,次以第二覺降伏思惑也。思惑雖多,欲貪為首。能修少欲,則可以悟無為而得自在矣!

蕅益大師說第一覺知就是降伏見惑,第二覺知就是降伏思惑。見惑很多,《俱舍》裡面見惑有八十八品,《唯識》裡面見惑有一百十二品。思惑也很多,但總的來說是以貪慾為首。

如果能減少貪慾,我們的身口意就收回來了,六根門上的賊就偷不了家財了,漏就減少了,身心就能得一點自在了。卧輪禪師講「對境心不起,能斷百思想」,這是修行入道的一種方便。

雖然六祖大師針對卧輪禪師說,「慧能無伎倆,常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么長。」六祖這麼說是為了提醒卧輪禪師他的修行還不是究竟的,究竟的是菩提。菩提是沒有增減的。但他並不認為卧輪禪師的方便法是錯的。

就像神秀大師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五祖大師還是叫大家照此修行,不墮三惡道。這也是佛法,是一種方便法,很對眾生的機。

佛陀在第二種覺知里警醒大家,生死輪迴的無邊苦海都是從貪慾生起,念念貪慾,念念無明,念念無明,念念貪慾,涌動不止。

這就想到了莫言,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他的代表作品之一《生死疲勞》,小說翻開第一頁就是,「佛曰:生死疲勞,從貪慾起。」這八個字作為他整個55萬字的小說的綱領與主題。而他的靈感就是來自參觀廟宇時看到的《八大人覺經》里的這第二覺知。

我們對八大人的覺悟多體會的話,六根就會歇下來。不然這世上誘惑太多,六根根本忙不過來。像出家人,其他的喜好少了,但對佛曲、佛珠、沉香甚至可口的素食還是會有執著。也就是說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對六塵的時候只不過是內容不同了,實際上還是有漏法。能明白這不是究竟的,就會收攝自己少欲知足。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第三覺知蕅益大師概括為:知足守道覺。作出的略解為:此既修少欲,復修知足,以專心於慧業也。多欲不知足人,最能障慧。今於少欲之中,又復知足,則慧業任運可進矣!

少欲能得一些自在,知足能多一些感恩。心安道隆,慧業就會興盛。反過來多欲而不知足的,即使佛法無邊,即使五台聖境現前,也跟你沒有關係。在五台山他只看到石頭,看到樹木,看完了還覺得風景很一般。

但五台山號稱第二金剛座,生住異滅,地球都滅了,金剛座不滅。什麼是金剛座?文殊菩薩般若空性的智慧就是金剛座,是一切諸佛之坐處。

《法華經》里講得很清楚: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

對眾生生起大慈悲心就進到如來的房間了;我們披的衣服,裁剪得一塊一塊,說明一切都是因緣合成的,因緣中有空性,空性中有因緣。於順境不為所惑,於逆境不為所惱,柔和忍辱,安住道中;這兩天碧山寺上堂大供,維那一舉腔,就是法門龍象眾,當觀第一諦。第一諦是什麼?就是諸法空為性,空為座,諸法性空。

每次聽到維那舉腔,大音說法時,很多人都會汗毛豎立,一不控制還會淚流滿面。這個淚跟世俗的悲喜得失沒有關係,當你跟法相應,被法義震撼時,也就是文殊菩薩的智慧火在體內生起的時候,水大就會從你的眼睛裡流出來。這叫法喜。

第四覺知:懈怠墮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蕅益大師將第四覺知總結為:常行精進覺。略解為:夫所謂少欲知足者,正欲省其精力以辦出要耳,倘託言知足,而反坐在懈怠除中,則墜落不淺矣!故必常行精進,以破見思煩惱。煩惱之魔既破,則陰魔、天魔、死魔悉摧伏,而五陰十八界獄乃可出也。

除了生死事大外,其他都是好商量。世間輪迴的,都要放下,只有生死大事要依佛的教導去了,去證。如果拖延,還以知足為借口,只能又一次墮落輪迴。像出家人,既然離家舍親,放下名利,放下人我了,就要去踐行佛的戒定慧莊嚴的法,不染其他心思,一心只在慧業中。這就是常行精進。

於精進中,破煩惱魔,破五陰魔,破天魔,破死魔,死魔一破,證阿羅漢,三界即出,可喜可賀!

我師父悟公上人也說過,三界就是由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所構成的。他老人家寫「佛」字就是先寫十八個橫,最後連起來就是一個空心的「佛」。十八界空就代表出三界,成佛就勝券在握了。

第五覺悟:愚痴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蕅益大師將第五覺悟總結為:多開智慧覺。略解為:若不廣學多聞,增長智慧,則成暗證之愆。又有聞無慧,如把火自燒;有慧無聞,如執刀自割。聞慧具足,方可自利利他。

一個人聽聞之後,不以身心去實踐的話,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楞嚴經》里佛陀說到,「欲漏不先除,蓄聞成過誤」。阿難尊者不像其他弟子很快證阿羅漢,他的功德在多聞,他的障礙也在多聞。

多聞有好處,不了解出世間法怎麼會知道世間法的過患,不了解世間法又怎麼會知道出世間法的殊勝。十二因緣里第一個就是無明,因為不知道輪迴的過患,也就不會求出離。所以作為一個菩薩,要懂得世間的法,更要懂得出世間的法。這就需要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最後成就辯才。

但如果多聞而不實踐,相當於是把火自燒。只在聞中不進入慧的狀態,會讓你偏安在三界不得出離,而三界是火宅,危險至極!

下面一句,有慧無聞如持刀自割。佛教界有句話,禪和子開口便亂道。很多坐禪者不會引經據典,不知善巧引導,雖然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結果連自己未學佛的兒子女兒都度不了,有慧不能言,這時心裡的痛就像是抽刀自割。

佛法是中道,既需要多聞,又不能貪執在聞法中不行實踐;既需要修慧,也不能悶頭自悟。既有多聞,又有深智,聞慧具足,方可自利利他。

比如本覺,眾生本自具有,但只有通過語言文字的引導,眾生才能覺悟,才能進入始覺的狀態。文殊菩薩稱為七佛之師,就是因為菩薩廣學多聞,智慧超拔,教化一切,辯才無礙。「悉以大樂」的悉,就是不僅自己安住在法樂之中,也讓有緣的眾生能同得法喜。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蕅益大師將第六覺知總結為:布施平等覺。略解為:雖有智慧而無福德,亦不可以自利利他,故須具行三檀也。知貧苦之多怨,而行布施,即財施也。知怨親之平等,而不念不憎,即無畏施也。法施已於上文明之。今以財及無畏,圓滿三檀耳。

所謂三檀,了解眾生痛苦的原因,這是第一悉檀;引導眾生趨於快樂,這是第二悉檀;讓眾生樂於持戒,止惡修善,有好樂之心,這是第三悉檀。眾生能持戒,繼而能定,最後以定生髮慧時,就能證第一義諦。第一義諦次名第四悉檀。佛陀八萬四千法門就包含在這四悉檀中。

蕅益大師說,縱使我們很會修行,也不能沒有福德,大家都知道一句話: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千二百弟子托缽出去,每個人所得並不相同,這也是由福報所呈現的。佛陀智慧圓滿了以後,還要用長久劫來修福德。

有智慧有福德就可以自利利他。告訴眾生國土危脆,生命無常,這就是一種法布施;出錢買來物命,放歸自然,或者遇到病苦之人,以佛法安慰,使其心神安定,這都是無畏施;遇到貧苦者給予幫助,或者出資放生、印經、護持寺廟,這就具足了財施。

財施的時候,眾生就會生樂,叫慈能予樂;無畏施的時候,能拔苦,叫悲能拔苦。實際上無畏施就是一種大悲,財施就是一種大慈,法施就是一種大智,大智,大悲,大慈,不僅出家人,在家弟子也同樣需要修習。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蕅益大師把第七覺悟總結為:出家梵行覺。略解為:雖修智慧福德,若不永離居家五欲,終不可以紹隆僧寶,住持佛法。當知三世諸佛,無有不示出家而成道者也。三衣:一安陀會,二優多羅僧,三僧伽梨也。然使身雖出家,而不能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則為竊佛形儀,罪加一等,不可不知。

這裡包括了在家二眾,出家五眾。在家眾,不要被五欲的過患所陷,所障,雖是世俗人,不要貪染在世間的不究竟的快樂之中。

出家眾,必備要帶的,有瓦缽、法器、三衣。三衣也就是平常說的五衣、七衣、祖衣。五衣叫安陀會,七衣叫優陀羅僧,祖衣叫僧伽梨衣。瓦缽,也叫應量具,觀堂吃飯的時候,不管裡面有沒有供佛,佛都在上面,你進去就要問訊。你有這個覺照的時候,佛性就現前了,那時吃所有的東西,就叫應量。佛陀告訴佛子,如蜂采蜜,適可而止,不傷其形,不忘正念。吃飯的時候,都在正念當中,實際上吃的是一種法食,吃到的是法喜禪悅。

蕅益大師說,如不離居家五欲,終不能紹隆僧寶,住持佛法。作為在家弟子,如果貪著在家生活,沒有絲毫出家之志,佛法就會衰落。僧寶是住持三寶,佛法是賴僧而住持的。出家剃度的時候有一句話:心源湛寂,法海淵深,悟之者當處解脫,迷之者永劫沉淪,是故,三世諸佛,離塵成道。沒有哪尊佛是不出家的,歷代祖師都不染世緣,你真正想解脫生死永斷輪迴,就要向上座、向諸佛看齊。

當你出家了,卻不能守道清白,慈悲一切,就叫偷心不死。身已出家,心還在苟且,出家的行為與出家人的身份還不相應,內心還不能悲憫攝受一切如母有情的話,你具足圓頂方袍,就是竊佛形儀,會罪加一等。

佛陀具足了三寶,佛陀的身是僧寶,佛陀的語言是法寶,佛陀所證悟的圓滿的智慧是佛寶;反過來,我們現的形象是為僧寶,我們通過持戒,禪定,開發智慧,心的相續與法契合了,代表的是法寶,我們的心安住於一真法界的金色界當中,就為佛寶,所以出家人也是可以具足三寶的。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蕅益大師將第八覺知總結為:大心普濟覺。略解為:雖復出家,不發大乘普濟之心,則慈心不周;不發代眾生苦之心,則悲心不切。慈悲周切,方是紹佛家業之真子也。

第八覺知彰顯出來的就是菩薩的威德了。實際上八種覺知的每一覺里都包含《楞嚴經》里說的「兩種根本」,一種是生死輪迴,一種是菩提涅槃。

第八覺的第一句是「生死熾然,苦惱無量」,這就是生死輪迴的本性。但對於已經趣入佛道的人,不會忘記這個世間有太多的如母有情還不知生死是苦,不知佛道可貴。分析一下就會知道,這世上不信佛的比信佛的多,信佛的裡面,香客又比受過三皈依的佛弟子多,而佛弟子中不明理的又比明理的多。面對這樣的狀況,菩薩怎能不生起強烈的悲憫之心?

我們現在都是佛弟子,但對因果的法則你是否有細緻入微的關注與奉行?對惡是否生起了絕對的恐懼,對善又是否保持了不變的意樂?如果連信佛的人對普通的因果、對戒惡修善都難以奉持的話,眾生解脫靠什麼?只能是靠佛菩薩的悲願力!

因果法非常重要。對世間過患不深入地觀察,對三界不生起厭離,你怎麼可能會去剖析四大是無我的,五蘊是皆空的?不剖析不修證,又怎麼去破「我」的執著?身見不破,我見不破,不能證人無我,不能證法無我,又怎麼去出三界?

破我執我見,才能跟法相應,才能入聖流,才能做須陀洹,然後斯陀含、阿那含,最後四果阿羅漢。供千僧齋就是為了有一位阿羅漢來應供。所以小乘萬萬不能輕慢,小乘的功德不具備,怎麼能自利?不能自利如何利人?

通過第八覺知就可以知道,我們的因地是很不真實的,《楞嚴經》里說:「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但佛菩薩的因地是真的,文殊菩薩說,只要你如理如法,不犯大錯誤,我都會保證你解脫。所以我們的解脫,主要還是要依靠佛菩薩的福德威力。

佛菩薩的願都是真實的。就像在修大乘法的時候,呼吸時都是把自己的功德呼出來供養眾生,把眾生的罪業吸進去我來消化。眾生不會修,我替他修;眾生不知去極樂世界,我來接他。所以最後這一覺叫大心普濟覺。藕益大師說:雖復出家,不發大乘普濟之心,則慈心不周;不發代眾生苦之心,則悲心不切。慈悲周切,方是紹佛家業之真子也。

我們出家了,身披法服,形同佛陀,我們的形像就是佛的形像。佛陀讚歎出家人叫「見解脫」,解脫幢相。出家人走在街上,眾生看到就得利益,是名人天福田。但如果我們不能發大乘普濟之心,我們的慈心就不周遍;不能發代眾生苦的心,我們的悲心就不深切。

有時候在外面弘法很辛苦,跟隨的弟子也都很累,一坐上車就會睡著。我就會跟他們講,看看路邊的這些樓房,房裡住的都是你的爸爸媽媽,你這輩子好不容易來一趟,跟爸媽雖然沒見到,但總可以念一點經迴向給他們吧。我一講,弟子們馬上眼睛睜開,端身攝意。

你路過的每一個地方,這地方的所有眾生都是你的父母至親,一個佛弟子對此沒有絕對的認知,悲心就不會切。慈悲不切,就算不上一個好佛子,這身衣服穿在身上就要感到由衷的慚愧。連印光大師都稱自己為「常慚愧僧」。修行人,慚愧是最低的底線。

總結這第八覺知,就是我們既要認知到諸佛菩薩的慈悲是圓滿的,威德是廣大的,悲願是真切的,我們要乘諸佛的悲願與威德而離苦得樂;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生慚愧心,多修一點因果法,多修一點觀世無常,遠離一些世間慾望,體悟一點諸佛的行願。

五台山是一個不可思議的聖地,名正言順的,三乘教法匯聚。每一個朝山者,如果是懷著對文殊菩薩清凈堅定的敬仰與信心,這份信心就能滅業障,就能生極樂,甚至你的這顆心本身就是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十大願王里親口所言,與我同願同行者,即如文殊。

所以不聞佛陀經法,不知佛法奧妙。不知佛法奧妙,實際就是不知自己有多偉大。你的佛性是很偉大的,依佛性而生起的一念信心,要保護它,心心相印,念念相繼,不要讓文殊菩薩的智慧火熄滅。

下面結嘆: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舍離五欲,修心聖道。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結嘆部分蕅益大師略解為:「如此八事」下十六字,結成名義。「精進行道」下十六字,結成自覺功德。法身船,指所悟性德。涅槃岸,指修德所顯也。「復還生死」下三十二字,結成覺他功德。惟自覺,方能覺他也。「若佛弟子」下三十二字,結成誦念功能。能誦其文,必能精思其義;能思其義,必能以此自覺覺他。故能滅罪而斷生死苦,趣覺而證常住樂也。

這八事是諸佛菩薩的本覺,由始覺,精進行道,悟入佛性,最後「乘法身船」,這叫寂靜德,然後「至涅槃岸」,這是所證得的修德。最後「復還生死,度脫眾生」,這是教化眾生的德。

「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自己這麼修過來,再告訴如母的眾生,生死是苦的,輪迴是苦的。「舍離五欲,修心聖道。」這裡面,心能照生死,照地獄、照餓鬼、照畜生、照六道;心也能照聲聞、照緣覺、照菩薩;也能破無明、證法身。

我師父在圓寂前還跟我講,三點如星相,斜勾似月牙,披毛從此得,作佛也由它。做晚課的時候都要念:「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心,有凡也有聖。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也是魔,是心也是地獄、也是六道。你要做的,是把心修歸到聖道上去。

結文的時候,「永斷生死,常住快樂」,還是兩種根本,永斷生死輪迴的路,趣入菩提涅槃的路。所以大人覺用八個來總結,是可以總攝三藏十二部教法的。

如果有時間,大家慢慢研究,還可以開顯出很多,但是用今天一個下午來學習,也能得到佛陀悲心大願的攝受,得到五台山文殊菩薩的加持,得到今天供千僧齋這三千出家人的加持,阿彌陀佛!

——摘自2017年6月五台山開示


推薦閱讀:

《周易》屯卦解讀
(1)相面術解讀大全
西班牙扇語解讀
發展機遇與挑戰:解讀「兩個前所未有」科學論斷
如何解讀《周易》中的天人合一

TAG:法師 | 解讀 | 五台 | 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