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教育新改霸屏,中國家長能挖到什麼寶
作者:海怪基
最近芬蘭開始中學新課改的消息引發了全球媒體的爭相報道,「顛覆」、「震撼」、「拋棄傳統」等等形容詞被媒體不加吝嗇地用上。在不少報道中提到芬蘭將取消「分科教育」,採用「主題教學」,也就是說取消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等學科。很快,芬蘭全國教育委員會出來闢謠,表示採用「主題教學」是真,但是並沒有取消「分科教育」。以下是官網的文章截圖。
tips:芬蘭全國教育委員會是芬蘭教育與文化部的一個專業機構,負責芬蘭全國課程標準的制定,學生的學業評價等工作。
為什麼芬蘭的新課改會引發全球討論?
在全球57個國家、40萬左右15歲中學生參與的PISA(國際學生評量計劃)測試中,芬蘭中學生連續三次被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評價為整體表現全球第一。芬蘭的高等教育幾乎被每一屆世界經濟論壇評為最佳教育。
芬蘭高品質的教育引起了全球的矚目和讚賞,芬蘭成了國際教育界的一個樣板。瑞典、丹麥、挪威、美國、韓國、日本、英國、南非等各國教育機構與領導,也跨海特聘芬蘭教育專家,為其教育體系把脈、開藥方。美國雜誌《經濟學家》更在2007年發文建議,歐洲領導人應暫時放下所有活動,「回芬蘭的學校上課。」在我們國內教育界,芬蘭教育也是近年來的一個熱點話題。
適應現實挑戰,注重培養孩子的「主見」
「為了應對未來的挑戰,新課程聚焦於橫貫能力和跨科目學習。新課程強調合作的課堂實踐,學生在基於現象的項目學習中,可以同時與幾位教師一塊學習。學生在每年至少要參與一個交叉學科學習模塊。全國核心課程還指出,學生應該參與這些模塊的規劃。」
這就是新課改的主要目的和形式,強調和促進「橫貫能力」(transversal competences)。橫貫能力指將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整合起來的一種能力,保證學生能夠面對個人發展、學習、工作和參與公共事務的各種需求,以培養適應瞬息萬變的未來社會人才。
這其實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反應,我們在工作、生活中,不僅需要專業的學科知識,在很多情景下,還要能夠有整合多個領域知識、信息,並達成目標的能力。
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方式就是「主題教學」(或稱現象教學),那麼「主題教學」,怎麼教,怎麼學呢?其實它有點像我們在職場上,完成工作任務的形式。
以「古希臘歷史」這個主題為例,傳統的西方教學方法是——閱讀材料和參考書,參觀博物館,然後完成一篇小論文,就結束了。
來看看「現象教學法」是怎麼做的:
詢問學生的興趣,將學生分組。比如將對雅典城邦、斯巴達為代表的文化歷史感興趣的分為一組,將對希臘神話、奧林匹斯等神話故事的分為另一組;然後在兩個組內,讓孩子自由討論產生組長,產生想要研究的話題;
彙報想要研究的話題,考慮具體的方法、路徑,形成方案,制訂學習時間表;教師提供指導和資源支持;
按規定時間,學生交付學習的發現成果報告,並與大家分享,學生互相評分,教師僅充當裁判,評分包括自評20%,他人評分80%。
這其中包括了史實研究、地緣政治、人物傳記、地理變遷、國情、統計學、經濟學、數據分析等等內容。這顯然和僅從歷史課本上讀幾十頁文章,是截然不同的。
所謂「主題教學」,即事先確定一些主題,然後圍繞這些主題,將涉及到的學科知識重新編排形成融合式的課程模塊,在同一模塊中囊括經濟、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等各種跨學科的知識,以主題貫穿學習,培養跨領域的橫貫能力。
我們來看看實際上芬蘭孩子都在研究什麼:
Pirkkalan地區某小學四年級班級中,以「歐洲地理」為主題,設計一個包括交通、住宿、考察所到國家地理風貌及人文社會景觀的歐洲旅遊方案,其中學生將運用到涉及地理、歷史、生物、數學等不同學科內容,最後再進行展示。
而一名14歲的中學生,研究的是環境保護主題。她首先跟著一群科學家到波羅的海,實地考察魚類的生存現狀;隨後研究當地垃圾漂浮的問題,並和一群藝術家將打撈的垃圾創作為藝術品。最後,她用手機將這些藝術品放上網路,並和同學們與芬蘭一家資源循環中心進行合作,將這個藝術品展示作為中心的項目進行推廣。
主題教學把學生的認知作為教育核心,幫助學生認知並形成自己的主見,理解這個世界運作的規律。這就是芬蘭教育為什麼能連年驚艷全球的原因——孩子會主動想、主動問、主動找答案。
新課改描述了七種橫貫能力,分別為:
1)思考與學習的能力;
2)文化識讀、互動與表達能力;
3)自我照顧、日常生活技能與保護自身安全的能力;
4)多元識讀(Multi-literacy);
5)數字化能力(Digital competence);
6)工作生活能力與創業精神;
7)參與、影響並為可持續性未來負責的能力。
這種認知世界的方法就是多元思維模型,這是巴菲特的老師——芒格提出的:利用跨學科的知識認識世界。一旦孩子掌握了多元思維模型,很快他們就能成為同齡人中效率最高的人,他們將會有更好的洞察能力和更強的預測能力。
中國家長怎麼辦
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心理學教授LEA Pulkkinen教授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事實上,芬蘭的孩子在7歲上學前得到的早期教育對他們後來在學校教育中的成長與成功至關重要。
儘管芬蘭的教育制度在中國恐怕很難複製,然而芬蘭的早期教育理念卻能給父母們一些重要提示。以下就是Pulkkinen教授總結出來的構成芬蘭孩子良好童年的十大支柱。
第1個支柱:Safe
生活學習的安全和充分的營養保證
定期諮詢醫生,獲取對學齡前兒童和其家庭健康問題的一般性建議。孩子們定期健康檢查、預防接種等。
第2個支柱:Family
穩固的家庭和一致的、慈愛的父母
爸爸們已經習慣積極地參與孩子的養育工作,與媽媽一起照顧孩子、教導孩子、參與家務勞動,等等。調查顯示,一個家庭每周有多少次一起就餐,會顯著影響到孩子的情商發展、辭彙量發展和學習表現。
第3個支柱:Friendship
社交和友誼
芬蘭人認為,3歲到4歲時,孩子們已經開始渴望脫離父母的影響,接觸更大的社交領域,這個時候的成長將很大地獲益於與同齡人之間的交流。所以父母需要幫助孩子拓展社交的機會,發展社交技能,學習建立自己的關係圈,並獲得歸屬感。
第4個支柱:Play
創造力遊戲和體育鍛煉
孩子們通過玩來拓展自己對現實世界的認識,來發展與同齡人溝通的能力,來理解自己和他人,來滋養無窮無盡的想像力。在芬蘭的早期教育中,創造力遊戲和體育鍛煉佔據了孩子們大部分的時間。家長們的任務就是提供各種室內外的場所和玩具,供孩子盡情玩耍。
第5個支柱:Nature
潔凈美好的自然環境
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豐富的色彩、韻律、光與生命,能給予孩子對這個世界極致豐富的感受和知識,使孩子感受到對大自然的歸屬感。芬蘭人一直秉承與自然界一體的傳統生活方式,森林是芬蘭最重要的自然資源,擁有許多國家森林公園,給孩子們提供了最天然的樂園。
第6個支柱:Expression
通過音樂、舞蹈、戲劇等藝術形式進行創作和表達
文化傳承往往只被理解為學術知識的傳輸,而其實藝術亦屬於文化。Pulkkinen教授通過對芬蘭7所學校進行3年的跟蹤調研後發現,參加藝術俱樂部對培養孩子專註力、協同合作能力等方面幫助很大,對在學校乃至未來工作上的成功都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第7個支柱:Full Development
認知、身體、社會、情感、道德的全面發展
芬蘭教育的核心目標不是追求更高的測試分數,而是讓每個孩子成長為一個思維活躍、有創造力的人,支持和培養每個孩子的特長,給予孩子最大的機會來發揮他們獨一無二的個體潛力。
第8個支柱:Child-friendly Community
扶持和發展兒童公共資源
芬蘭幼兒中心和學校都經過精心設計,以滿足孩子們的學業、社交、情感和生理需要。所以我們需要做的是,如何為孩子爭取到更多的兒童公共資源,以及將兒童教育納入公共政策。
第9個支柱:Independence
發展獨立思考和決策能力
Pulkkinen教授研究發現,孩子的獨立思考和決策能力的發展走向,在不同環境下會產生不同結果。
如果遵循以孩子為中心的養育方法,父母對孩子的活動表現出持續的關心和信任,給孩子建議的同時也鼓勵孩子表達意見。這鼓勵了孩子發展獨立思考能力和負責任的決策能力。
如果遵循以家長為中心的養育方式——是指父母在應對孩子時,在意自己的情緒勝過孩子的需要,用不太體諒和專制的方法進行處理。不僅會給孩子留下感情上的陰影,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決策能力和責任感,可能也無法充分發展。
第10個支柱:Community
孩子參與社區生活和公眾意見
當談到童年質量時,我們往往是從成人的「視角」去看而不是傾聽孩子們的聲音,而其實孩子也可以提供社會發展至關重要的見解。在芬蘭,人們尊重孩子的意見和觀點,並且鼓勵孩子去思考社會現狀以及表達自己的觀點。
-END-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