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聖先師孔子在韓國深受愛戴
至聖先師 孔 子 在韓國深受愛戴
在韓國,孔子的名字家喻戶曉。韓國儒教最權威的教育機構「成均館」館長崔昌圭曾說過:「孔子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韓國有將近80%的人信奉儒教、或受過儒教思想的熏陶。」時至今日,儒教仍是韓國的主導文化,孔子「為國盡忠,敬信節用,愛民如子,人倫之中,忠孝為本」的思想已融入韓國人的血液,成為國家發展和人生道路的精神能源。
堅定的儒教信仰抵禦了不良外來文化的衝擊
在韓國歷史上,儒教曾與日本的「殖民文化」和近代的「歐美文化」進行過兩次「對決」。
1910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的殖民地。為反抗「殖民文化」,有識之士舉起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大旗,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不屈不饒的奮鬥精神,馬上席捲了這個苦難深重的國家。正是在這一儒家思想的鼓舞下,1919年3月1日,朝鮮半島人民掀起了全國性的抗擊日本殖民統治的「三?一獨立運動」,它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的愛國熱情,為抗日鬥爭的勝利奠定了群眾基礎。
1945年以後,隨著美軍進駐朝鮮半島南部,儒教在韓國迎來了與「歐美文化」的尖銳對立。在這次「對決」中,韓國借鑒了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多元化文化觀,在大力引進西方市場經濟和先進技術的同時,盡量摒棄西方文化中的:自我至上、金錢萬能、人情淡薄、崇尚競爭、享樂主義泛濫等弊病,倡導儒教的誠敬謙和、敬業樂群的精神,創造了家庭和諧穩定、正義、公理為主導的良好社會道德風氣。韓國把孔子尊為「萬世師表」,並每年舉行紀念孔子的「釋奠大祭」,正是緣於儒教對韓國作出的偉大貢獻。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從小進行儒教道德教育和熏陶
不可否認,在現代韓國社會,昔日儒教的統治地位正在受到嚴峻挑戰。韓國為繼承傳統,承傳儒教,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從教育入手已成為其成功的根本。1960年以來,韓國為承傳儒教,正式把儒教的道德倫理內容列入大、中、小學的教育科目。
韓國小學道德倫理教育的科目名為《正經的生活之道》。在這一科目中,設有「個人生活」、「社會生活」、和「國家生活」三大部分。
「個人生活」中,主要進行「端正、誠實、節制、創造、深思」的教育。
「社會生活」中,主要對學生進行「寬容、愛家庭、和睦、親切、公益精神、責任意識、團結合作以及公正」的教育。
「國家生活」中,向學生進行「三愛」教育,即愛國家——忠誠,愛民族——繼承傳統文化,愛人類。
中學道德倫理教育科目中,分初中「道德」科目和高中「國民倫理」科目。
初中「道德」科目,主要是關於「人際關係與各種禮節」。以家庭內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為起點,提倡學生之間相敬互愛和協作精神,同時培養學生敬老孝親思想。
高中的「國民倫理」科目中,主要對學生進行尊重人的生命與價值,「誠」與「敬」的修養以及「以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等教育。
大學裡設「國民倫理」科目,科目中設有「韓國傳統思想的源流(儒學部分)」、「實學思想」、「近代化與開化思想」等課程。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把吸收近代科學技術與自己自立意識結合起來,奠定為國家發展作貢獻的精神基礎。
韓國著名儒教學者宋榮認為,當代多元價值社會,面臨價值混亂的危機,使個人在做人處世上難以找到標準的生活規範,在傳統精神文化與現代物質文明的衝突中,傳統的儒家倫理仍然具有現代意義。韓國把儒家倫理與現代生活結合起來,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儒家的性本善論,肯定了人存在的價值和道德意義,提醒人們不要為追求物質文明而忘掉人性的尊嚴。韓國最近有不少高官因涉嫌腐敗而跳江自殺,自殺後社會還為其舉行隆重葬禮。不少人覺得納悶,問其原因,原來是犯罪嫌疑人覺得自己失去了人性,沒有臉面再活在世上,自殺是對人性尊嚴的反思。
二、儒家的「君子」與「推己及人」的思想,明確地闡明了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在利己主義叢生的現代社會裡,兩者均不可偏廢。
三、儒家的家庭倫理,如夫妻之間的相敬互愛,父子之間的仁慈孝順,兄弟之間的友愛恭敬,是社會穩定的基本要素。儘管現代家庭不可能像過去那樣同居共處,但和睦溫暖的家庭仍對整個社會的和諧起極為重要的穩定作用。
以儒家文化立國
亞洲金融風暴過後,韓國提出了「文化立國」的國策。韓國認為,西方文明在鼎盛期過後,開始顯露出一系列弊端,為探索和創新新文化,不僅要挖掘儒教等傳統文化的精髓,而且要把文化產業發展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韓國在推行「文化立國」的國策中,最成功的經驗之一,是挖掘儒教的精髓,把傳統文化的背景融入到現代生活之中,闖出了一條具有韓國特色的「韓流」新路。其靈魂所在便是儒教的八德(注)核心:忠、孝、誠、信、禮、義、廉、恥。
除學校教育外,韓國還將儒家文化的精神,透過電影、電視,普遍地向社會傳揚。著名的作品如電視連續劇《商道》和兒童動畫片等,在東南亞一帶,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共鳴,好評如潮。以儒家文化為核心內容的朝陽文化產業,不僅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善導利益,還為韓國創造了出口創匯的經濟效益。有人估計,文化產業的創匯將很快超過汽車產業。
目前,韓國計划到2007年,把文化產業產值在世界市場上的份額提高到5%,使韓國進入世界五大文化產業強國的行列。
不久前,有一位駐韓記者與韓國朋友聊天,談起電視劇。他說,有一次在中國出差,看了一部關於愛情的電視劇,使他迷惑不解的是,劇中出現的第三者,不僅沒有破壞他人家庭的羞恥感,反而感到自豪。在書店裡的暢銷書排行榜上,一些描寫「一夜情」的書竟然排在前幾位。他說,在韓國也有反映第三者的作品,但這種人受到社會的鄙視,根本不敢囂張,「你們可要提高警惕,防止西方頹廢文化的入侵啊!」
反觀我們國內現在的情形,我們不得不痛心地承認,影視和網路內容幾乎不離殺、盜、淫、妄。形成一股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威脅社會安定的可怕力量。這與韓國儒教文化的有力宣教,形成強烈反差。
在西方文化已從鼎盛開始走向險境的今天,韓國運用儒家文化立國育民的成功範例,證實了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博士所言:「挽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二十一世紀將是中國文化的世紀,韓國人已經走在我們的前列,作為儒家文化發源地的中國,我們能不省思、起而力行嗎?
註:中國傳統儒教八德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另有一說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本文主要內容摘自《環球時報》2004年6月23日 第835期 第4版《韓國人人愛孔子》(作者徐寶康)大方廣文化公益網改編
推薦閱讀:
※孔子嫡傳後人之謎:為何不在山東曲阜卻在浙江?
※「先進於禮樂」——孔夫子荒野求生後的思想轉變
※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
※你認為孔子最喜歡的學生是誰?
※曲阜能否成為漢文明文化圈的梵蒂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