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四靈」民俗
四靈,是指我國傳說中的四種動物,分別為:麟、鳳、龜、龍。古人認為這些動物都是神靈之物,故稱之為「四靈」。我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周代,就有這種信仰民俗,即所謂「象物」。《周禮·春官·大司樂》:「六變而致象物及天神。」鄭玄說:「象物,有象在天……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這四種動物,除了龜以外,其餘都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物,在實際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這些動物的形狀都是十分神奇的,如鳳,是由雞頭、蛇頸、燕頷和魚尾等組成;龍,則是「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瓜如鶴,掌似虎」;麒麟則「其狀如鹿,獨角,全身生麟角,足象馬蹄,尾象牛」。
這些集多種鳥獸形象為一身的神異動物,是我國原始圖騰崇拜的遺留,也是我國先民所幻想創造的一種綜合靈物。古人假借一種自然動物、植物、生物為符號,來表示一個氏族或團體的血統,把它尊為保護神,頂禮膜拜,稱為「圖騰」,如:夏人以蛇(龍)為圖騰,商人以燕子(也有人認為是鳳鳥)為圖騰,東夷族中部分民族以龜為圖騰等。以後,由於部落經過戰爭,互相聯合或吞併,各種圖騰也進一步經過多次複合,因此產生了如龍、鳳等奇異形象的圖騰。有些則是人們由聯想而產生的神物。
古人對「四靈」的神性,還有過解釋,認為「麟體信厚,鳳知治亂,龜兆吉兇惡,龍能變化」(《禮記·禮運篇》)。
由於「四靈」信仰歷史悠久,在民間逐漸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俗。「四靈」同時還浸透到中國文化的各個領域,研究「四靈」,對於了解祖國的傳統文化,揭開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都是非常有益的。
龍
「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許慎《說文解字》
「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
——羅貫中《三國演義》
在中國遠古神話傳說中,除了「燧人氏鑽木取火」的傳說外,最有名的是有關伏羲、女蝸「黃土作人」、「作八卦」、「女媧補天」、「伏羲女媧兄妹為婚」等等神奇傳說了。他們二位代表著近百萬年原始歷史的最早期的中國遠古文化。而作為遠古時代的中華民族文化的代表,在真正遠古時代人們的信念中,伏羲和女媧都是巨大的龍蛇。晉人皇甫謐《帝王世紀》中說:燧人氏的時代,誕生了伏羲,人的頭,蛇的身子。女媧氏承襲了伏羲氏的制度,也是蛇的身子人的頭。據郭璞注的《山海經》說:女媧是古時的神女而稱帝,她是人的臉面,蛇的身子,一天當中有70次變化。
女蝸的名字最早出現於《楚碎·天問》中,屈原問道:女蝸用黃土造就了人類的身體,而她自己長著人的頭,蛇的身子。一天70次變化的身體又是誰造就的呢?東漢人王延壽的《獸靈光殿賦》中也寫道:「伏羲鱗身,女媧蛇軀。」在漢代石刻畫像和磚畫中,常有人面蛇身的伏羲、女蝸交尾像,形象地證實著「兄妹為夫婦」的伏羲、女蝸是一雙巨大的龍蛇。
而且更有趣的是,在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中,許多神也是「人首蛇身」或「龍形」。在雄偉瑰奇的《山海經》中,還有共工、相柳、窫窳、貳員等都是人面蛇身;雷神、燭龍、鼓等都是龍身人頭。而軒轅國中每一個黃帝子孫也都是「人面蛇身,尾交首上」。戰國時代魏人著的《竹書紀年》中說,屬於伏羲氏的有所謂長龍氏、潛龍氏、屠龍氏、降龍氏、上龍氏、水龍氏、青龍氏、赤龍氏、白龍氏等等,也是一大群龍蛇。聞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一文中,曾經將《山海經》里所見的人面蛇身或人面龍身的神列一總表,並且指出:成為中華民族象徵的龍的形象,是以蛇身為主體,「接受了獸類的四腳,馬的毛,鬣狗的尾,鹿的腳,狗的抓,魚的鱗和須」。
可見,這條巨大的龍蛇,其實就是遠古時代中國大地上許多氏族、部落的一個共同圖騰、符號和標誌。圖騰,是原始人崇拜的某種動物、植物、無生物或者自然現象,他們認為這些「神物」就是自己的祖先或保護者,這個氏族就是從這種神物中櫱生出來的。中國最大的「神物」——龍,就是蛇的圖騰化。最早的龍就是有角的蛇,以角表示其神異性,甲骨文、金文中所見的「龍」字都是如此。
原始人對於他們的圖騰是極端崇拜的,所以在遠古時代的神話傳說中,眾多的神是「龍蛇」或者是「龍蛇後裔」。《路史·後記》注引《寶櫝記》說,天帝的女兒在華胥之淵遊玩,感蛇而懷了孕,經過12年生下了庖(伏)羲。
這種人類在野蠻期的低級階段,由原始圖騰崇拜積累起來的迷信,產生了神話、傳奇和傳說等未記載的文學,給予人類以強有力的影響,並為後來的封建統治者所利用,而龍的形象也就成了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統治的象徵。天子的禮服上面卷龍,稱為「袞龍袍」,天子的儀仗有龍旗,起居處叫「龍庭」,坐的位置叫「龍位」。《史記》中劉媼感龍而生下了劉邦這一類有關「龍種」、「真命天子」的神話傳聞,更是史下絕書了。這是原始人對龍蛇圖騰崇拜歷史發展的一方面。
但是,更為重要的一個發展方面卻是,中國遠古時代人們對龍蛇圖騰的崇拜,作為一種共同的觀念和意識形態,它們濃縮著、積澱著原始人們強烈的感情、思想、信仰和期望。這個民族傳統,也就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徵。
流傳至今的春節耍龍燈(龍舞),其實正是原始人崇拜龍蛇圖騰的巫術禮儀遺痕演化而來的。舊時有的地方還有舞龍祈雨的風俗。今天,龍舞則是象徵著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巨龍已經騰飛。
東方神鳥金鳳凰
鳳凰,自古以來在我國民間就作為「龍、鳳、麟、龜」四靈之一。
鳳凰,是東方神話傳說中的「神鳥」、「氏生鳥」;也是我國神話傳說中的「百鳥之王」;而且它還曾是中華民族古代人民作為神鳥、靈鳥而共同奉祀的一種原始圖騰形象。
鳳凰的神話傳說,最早流傳東方,因此有「東方神鳥」之稱。古阿拉伯的神話認為鳳凰是一種長生鳥。古埃及傳說認為,鳳凰和鷹一般大小,全身長有金色的羽毛,閃光的翅膀,斑斕的外表,鳴聲悅耳,能給人降福添壽;同時認為世界上只有一隻鳳凰,它可以存活整整五百年;臨死之時,鳳凰就採集芳香植物的樹枝和香草,營造一個巢,然後點火自焚。在熊熊火焰中,一隻幼鳳凰誕生了——新生的幼鳳凰就將老鳳凰的骨灰裝進蛋中,在蛋上塗上防腐的香料油,帶著它飛到太陽神赫利帕里斯那裡,由太陽神將它放在太陽廟的神壇上。在我國古代也有類似的神話。
我國著名詩人郭沫若在30年代就曾以這個東方神話傳說為題材,寫了一首氣壯山河的抒情詩《鳳凰涅盤》。通過鳳凰集木自焚,又在烈火中再生的描寫,預示舊中國的滅亡和新中國的誕生。
十二月里臘梅香,百鳥齊來朝鳳凰
白鶴孔雀凌空舞,百鳥朝鳳呈吉祥
這是一首廣泛流傳在江南的《百鳥朝鳳》的民間歌謠。反映了我國人民是如何尊敬地將《百鳥朝鳳》當作吉祥喜慶的象徵來謳歌傳頌的。正如《詩經》所說:「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雋秀娟美,儀態萬狀的鳳,一方面被封建帝王所御用,一方面已擺脫宮廷的束縛,高飛遠走,追求光明,在民間得到進一步的傳承。因此,使我國民間產生了不少關於「百鳥朝鳳」的優美傳說故事。
有一傳說:很早以前,百鳥歡樂歌唱,無憂無愁地生活在大森林裡,有一隻穿戴樸素,名叫鳳凰的小鳥,它不象其它鳥兒那樣,吃飽了就玩,而是從早到晚,忙忙碌碌,採集果實,還把別的鳥扔掉的果實,一顆顆收藏在山洞裡,尖嘴利舌的喜鵲譏笑它是「財迷精」,笨嘴拙腦的烏鴉譏刺它是「大傻瓜」。但鳳凰既不生氣,也不答理,照常辛勤奔勞。不料有一年遇上大旱,森林裡草木枯萎,百鳥找不到吃食,有的餓得頭昏眼花,有的餓得奄奄一息。這時,鳳凰將自己多年積存的吃食,分給百鳥,終於使大家度過了難關。百鳥為了感謝鳳凰的救命之恩,每隻鳥從自己身上選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做成一件五光十色、絢麗耀眼的「百鳥衣」,獻給了鳳凰。從此,鳳凰成了最美麗的神鳥,並被推舉為「百鳥之王」。每年鳳凰生日,百鳥都要飛來向鳳凰祝賀。
在民間傳說《鳳凰到此》中的鳳凰,被讚頌為給人民帶來幸福與歡樂的瑞鳥。這是篇流傳福建畲鄉的傳說。它記述畲族一家母子,救了一隻受傷的鳳凰,鳳凰傷愈後,為了報恩,給他們母子帶來豐衣足食,還以自己頭上的頭髻和尾巴,送給這家新娶的姑娘。從此,畲族姑娘就有了鳳凰裝。未成年姑娘是小鳳凰打扮,成年姑娘是大鳳凰打扮,老年婦女是老鳳凰打扮,形成畲族婦女的服飾習俗。而且,畲家婚娶喜慶之時,還要在廳堂上貼上「鳳凰到此」的大紅字。畲家俗語兒:「誰家有了鳳凰,誰家就有了衣食,有了媳婦。」
「鳳凰于飛」,「鳳求凰」,這些成語,民間一直比喻男女愛情和夫妻和諧。漢代還流傳這樣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大文學家司馬相如,少年家貧。一天,他被一個叫卓王孫的大員外家邀去陪客飲酒,無意中發現卓王孫有一個在家寡居的年輕女兒,叫卓文君。相如一見鍾情,就彈起鳳凰琴,唱起「鳳兮凰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表示愛慕之情。卓文君聽了十分感動,於是連夜隨司馬相如私奔,結成一對恩愛夫妻。因此,「鳳求凰」就被民間用來比喻青年男女的愛情。
我國民間傳統,總把鳳凰與喜慶結合在一起。把結婚之喜,稱「龍鳳呈祥」,新娘要戴「鳳冠」、「鳳釵」,拜堂要點「龍鳳花燭」,喜筵上要吃「百鳥朝鳳」等吉利名菜。新房中的一切傢具、日用品也愛用有鳳凰圖案的裝飾,諸如織有「鳳凰牡丹」,「雙鳳團花」的被面、帳簾、檯布,雕有鳳凰的大床、高廚、檯燈;畫有鳳凰的茶杯、茶盤。甚至裝喜糖的塑料袋,也印有龍鳳圖景,稱為「龍鳳喜糖」。
民間傳統的元宵燈會,也少不了鳳凰燈、「百鳥朝鳳」燈。而且把鳳凰燈作為百鳥燈中第一盞。
作為原始初民保護神的鳳鳥,歷代封建統治者在利用「龍」作為「真龍天子」的同時,也把「鳳」,作為自己高貴、尊嚴的象徵。傳說堯禪位給舜,舜禪位給禹時,天下昇平,臣民歡慶,連百獸也齊來慶賀,鳳凰也飛來朝隊。
歷代統治者還將「鳳」作為皇家女子的祥瑞化身。《東周列國志》記載,秦穆公有一個弄玉的愛女,姿容絕世,聰明過人,擅長吹笙,其聲如鳳鳴。秦穆公專門為她在雍宮內築了個鳳樓,樓前修了一座鳳台,供弄玉吹奏。弄玉及笄後,發願要找一個能吹笙的男子為丈夫。後來,有個叫簫史的,善吹蕭,「才吹一曲,清風習習而來,奏二曲,彩雲四合,奏第三曲,見白鶴成對,翔舞空中,孔雀數雙,棲集於林際,百鳥和鳴,經時方散。」於是一見鍾情,結為夫婦。有一天,皓月當空,夫妻在月下吹蕭弄笙,一時,彩雲朵朵,引來了紫風和赤龍,便雙雙脫離人間,乘龍跨鳳,駕雲仙去。後來,人們就把好女婿稱為「乘龍快婿」。秦穆公還在宮中建了「鳳女祠」,來祭祀愛女。「鳳凰台上憶吹蕭」也就成為宋詞牌曲名而留傳後世。從此,蕭就美稱為「鳳凰蕭」;笙簫細樂,稱為「鳳吹」:把音律也比喻為鳳凰的鳴聲,稱為「鳳律」:宮中吹奏細樂的宮女隊伍,稱為「鳳隊」。同時,還把鳳凰降臨過的京城,稱為「丹鳳城」。以後,歷代帝王都把京城稱為「鳳城」。唐詩中的「丹鳳城南秋夜長」、「銀漢遙應接鳳城」,就是指當時的京城長安。
我國歷史上的武則天、慈禧等女皇和皇后,也都以「鳳凰」自居,甚至還編造出「鳳胎」、「鳳體」等傳說故事。傳說慈禧太后的父親是正黃旗的葉赫那拉·穆精阿。他的妻子,在浙江平湖乍浦旗營,見一鳳凰飛來,停在營地梧桐樹上而誕生了慈禧。當地至今還流傳著「鳳凰墩」的傳說。歷代以來都把皇后的容貌,稱為「鳳姿」、「鳳儀」,皇后戴的冠飾,叫「鳳冠霞帔」;生的子女叫「鳳子鳳孫」;皇后下的詔書,叫「鳳詔」;皇后乘坐的車叫「鳳車」或」鳳輦」;皇室內接近皇帝皇后掌管中樞機要的中書省,稱為「鳳凰池」;皇宮內的樓閣,叫「鳳樓」。
鳳凰,其實是自然界並不存在的禽鳥,它只是古代人民幻想的保護神而演化出來的圖騰形象。傳說黃帝後裔中的商族,曾經是鳥類圖騰族,這個鳥就叫做「鳳鳥」。
據聞一多先生考證,鳳是原始殷人的圖騰。《史記·殷本紀》記載了殷契的母親開山祖簡狄,吞下玄鳥之卵而生契的故事。《詩經》中記載的「天命玄鳥,降而生商」,說的就是這件事。玄鳥就是鳳凰。由於殷契是殷商的始祖,因此,殷商崇拜玄鳥圖騰。這從商周時期出土的青銅器上,就可以看到上面鑄刻的鳳紋圖案。
至於玄鳥的形狀、顏色和習性,歷來記載,眾說紛紜。《山海經·海內西經》中說,鳳凰鳥,產生在貊國的東北方,其文彩有紅、黃、青三種顏色,非常美麗,身朝東方。《拾遺記》中又說,鳳凰有五種不同的顏色。有的古書認為,鳳凰食玉,產卵,其卵可餐,美味可口。而有的古書又說鳳凰食蟲,其聲如銅鈴,響徹四方,所以有「鳳凰龍嘯」之說。東漢以後,鳳凰的形象,才慢慢形成現在的樣子。《說文》說,鳳凰是「蛇頸魚尾」、「龍文虎背」、「燕頷雞喙」、「身體卻象麟」。晉代郭璞注《爾雅·釋鳥》也說鳳凰:雞頭,蛇頸,燕頷,虎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不過,可以肯定,跟古代的龍圖騰一樣,這個鳳鳥圖騰,可能也是各類動物圖騰溶合而經過後人不斷幻想加工而成的一種形象。
以後,鳳族後代的商,被龍族後代的周合併溶合。周武王伐紂,相傳有「鳳鳥岐山」的瑞應,才能興周滅商。而龍、鳳也就作為「華夏文化」被保留下來。龍鳳從此合成一家,結下了不解之緣。多少年來鳳凰與龍總是形影不離,延續至今.
吉祥的瑞獸麒麟
唐代,武則天在她母親的墓前,用石頭雕刻了一頭高大威武的麒麟,作為守陵之獸。它的形體雄偉豐滿,平仰的頸部長著微曲的一角,雙耳平翹,雙目有神,圓蹄子,長尾巴,身上兩邊還有雲狀飛翼,說明這是能夠飛騰天空,穿行日月的神獸。
早在周,我國就有麒麟的傳說。當時,麒麟和鳳、龍、龜,並稱為「四靈」,又為「四靈」之首。它的具體藝術形象,最早可能自秦始皇的陵墓石刻,但目前已無法見到。漢代的麒麟形象,與現在的鹿相似,唯頭上有獨角,角上長肉球。記載最詳細的是《毛詩正義》,書中說:「鱗,麋身,馬足,牛尾黃毛,圓蹄,角端有肉……」民間俗稱「四不象」。
實際上,麒麟這種怪獸並不存在,它只是人們幻想、神化和美化了的「靈物」,主要是歷代統治者在心理和政治上的需要,並藉此歌頌盛世。歷史上「西狩獲麟」的故事,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春秋》中記載:哀公十四年春天,在西部狩獵,捕獲麒麟。此事被孔子知道後,十分哀傷,他流淚悲嘆周王室,註定要衰亡。因為古代認為麒麟是給人們帶來吉祥的瑞獸,它被射死捕獲則被視為是凶兆,也是王室將亡的預兆。因此,孔子就中斷了他的《春秋》寫作,後由其弟子續成。因此,後人稱《春秋》為《麟經》,也稱《麟史》。從這點可看出,那時對麒麟的信仰已經很深了。
傳說中的麒麟,性格溫良,「不履(踩)生蟲,不折生草」,頭上有角,角上生肉,是「設武備而不用」的有德性的「仁魯」。因此,歷代帝王都愛麟。把它的出現,視為國之奇瑞,以示自己皇威顯赫,詔世清明。漢武帝也曾獲過白麟,為此更改年號,並鑄黃金為鱗足馬蹄之形,被稱為「麟趾金」,俗稱「馬蹄金」——根據漢墓發掘的實物來看,寬在6厘米左右,厚達2厘米左右,重約250克,相當於當時的1斤。漢武帝還令丞相蕭何在長安的未央宮中,建造了一座麒麟閣,閣上掛了霍光、杜延年、張安世等11位功臣圖像,以此表彰他們的功績,唐代詩人杜甫曾為此發出慨嘆:「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麟現」被宣揚為聖王的「嘉瑞偵祥」,是太平盛世降臨的象徵。
民間也視麒麟為吉祥如意的象徵。在江南地區,每逢春節,人們便抬著用竹骨紙紮的麒麟,配上鑼鼓伴奏,依次到各家門前演唱,以示祝賀,俗叫「麒麟唱」。其內容大都為祝賀新年,也可唱生產農事,也可詠嘆古人,也可以講唱故事。被賀人家都歡欣地認為是麒麟給他們帶來了吉樣。
但最普遍的是所謂「麒麟送子」的習俗。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古代有位畫師,老而無子。畫師偏愛畫麒麟,屋裡掛滿他所畫的各種稀奇古怪的麒麟。有天晚上,他突然看到一匹金光閃閃的麒麟,身上馱著一個小孩子,朝著他走來。畫師一高興,笑醒了,原來是場夢。第二年,他老伴便得一「老來子」,生下後,聰明絕頂,六歲就能賦詩作畫,人們稱這孩子為「麒麟童」。於是,這一習俗就在民間廣泛傳開了。每逢春節,民間有張貼《麒麟送子》的年畫和舉行「麒麟送子」的習俗。前者畫面主題突出,描繪生動有趣,畫面正中是個匹龍頭、獅尾、鹿身、細腿、馬足、全身披甲鱗的麒麟,背上馱著一個手抱蓮蓬的兒童,寓「連生貴子」之意。後面跟隨送子的女子,穿戴華貴,溫柔可愛。背景則是祥雲繚繞,充滿著「天賜貴子」的喜慶吉祥氣氛。後者是在春節時,送紙紮麒麟(下巴上有許多鬍鬚):上門演唱時,那些未生孩子的婦女或者才過門的小媳婦,往往被一些大嫂們,連拖帶拽的把她們推到「麒麟」面前拽鬍子。據說是拽一根就能生一子,拽二根就生雙胎。在戲耍麒麟時,旁邊則有人唱著「早生貴子早得福」、「壽比南山不老松」等一類吉利話。唱完,每家都得給錢致謝。
麒麟,本是人們幻想所塑造的奇獸,是不足為信的。舊時由於符合農民祈求多子多孫的心理而受到歡迎。但麒麟作為一種藝術形象,它仍然為人們所熟悉,所喜愛。至今民間還有把麒麟刻為小掛件,給孩子們套在頸上,以祈求幸福和健康的習俗。豐富多彩的麒麟藝術造型,反映了我們傳統的藝術風格和高超的技術水平,並成為我國文化藝術遺產中的珍貴財富。
天下之寶龜神靈
龜,是我國龍、鳳、麟、龜四靈之一。四靈中的龍、鳳、麟都是神話中的虛擬動物,並不存在,只有龜是唯一與人類關係密切,自然界實有的動物。因此,龜的被神化,要比龍、鳳、麟被神化的時間早得多,至少在殷商時期,就有神龜知人情、知吉凶和可以充當神與人之間媒介的信仰,而成為我國原始宗教中先民崇拜的神靈動物——神龜。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將龜視為神物。早在原始社會,龜已作為鯀氏族部落的圖騰而加以崇拜。但是,以龜的自然特性來看,它體小貌丑,生活水中,與人的生活十分疏遠,很難與其具有知人情、知吉凶的神性聯繫在一起。那麼,龜是怎樣被神化而具有上述神性的呢?《史記·龜策列傳》記載著這樣一個古老故事,傳說古代有位南方老人,因為南方地氣潮濕,他就用四隻龜來支墊床腳。經過20多年,老人死了,後人搬移他的床鋪,發現四隻龜經過20多年的不食不動,照樣活著。於是,知道龜能運氣長壽。因此,將龜視為長壽的象徵。民間常用「龜齡鶴壽」、「龜鶴延年」,來比喻人之長壽。古代學者認為:古人或許就是根據龜的天年老壽這一點,而引伸出其經歷長、閱歷多,所以有能知未來的靈性。後又進一步把龜變成了人與神的媒介靈龜,認為靈龜來自天上。《龜史記·策列傳》記載:「元王曰:龜其神靈,降於上大。」
因為龜是天下之寶的神靈,具有所謂降於上大、知天之道等等神與人之間媒介的神性,殷王室就用龜甲來進行占卜。殷時,為了取得具有靈性的龜甲卜具,要舉行十分神秘而隆重的儀式。《史記·龜策列傳》記:宋元王得到一隻大龜,十分高興,感謝上天賜予神龜。擇定吉日良辰,群臣齋戒,由王室人員沐浴跪拜,祭祀天日。然後提出占卜的問題,如祭祀、戰爭、飲食、宴會、氣象、農業收成、狩獵、行旅、災禍,福祐、奴隸逃亡等等,巫師就用燒紅的木棍,燒灼龜甲,使發生爆裂而產生裂痕,這就是所要祈求的兆象,稱為「龜兆」,來判斷吉凶。龜甲占卜後,還要在龜甲上契刻上卜辭。這就是現在從殷墟中大批出土的甲骨文了。
我國歷史上,龜曾普遍受到過人們的崇敬。龜曾經與城市、帝位、官爵、貨幣、人名、山川等等緊密聯繫在一起,有過一段顯赫一時的光榮歷史。
龜在歷史上曾作為城名。《搜神記》就有「龜化城」故事的記載。相傳春秋戰國時,秦惠上廿七年,張儀、司馬錯取蜀後,在成都築城,屢建屢毀。這時,有一大龜浮出江面,沿著原有子城爬行至東南而斃。張儀問巫師,巫師告訴他:「可依龜行築城。」最後,成都城終於築成。於是,成都又有「龜化城」或「龜城」之稱。這段記載已將龜神化了。
龜也曾與帝位、官爵、貨幣發生過密切關係。《周札·春官》中就有以龜命名的「龜人」,掌六龜之屬,有祭祀,龜人就奉龜前往,以示祭祀的隆重。漢朝時,還以元龜鑄九鼎,稱為「龜鼎」,作為國家之守器,以喻帝位之所在。帝王遷都,必先遷移龜鼎。當時,諸侯、丞相的官印,都用黃金鑄成的金龜作印紐。古代虞夏時,還曾以龜貝作為貨幣。到了漢朝還以銀、錫、白金來鑄成「龜幣」。唐朝,「龜袋」又作為爵位高低的佩飾,三品官以上佩戴金龜,四品官佩戴銀龜,五品官佩戴銅龜。唐朝著名詩人賀知章在長安街頭邂逅李白,相邀酒樓,因為賀身上未帶分文,就解下金龜來換酒吃,與李白一醉方休。「因解金龜,以酒為樂」,已成為文壇佳話。
龜,還用於天文上。古人把天均分為四個主要的「宮」,分別以一種動物命名,即東宮「蒼龍」,南宮「朱雀」、西宮「白虎」、北宮「玄武」。玄武,就是龜的美稱。玄,是龜背上帶黑的顏色;武,形容龜的硬甲,可以抵制外侮。後來,道家又把「北宮玄武」改為「北帝玄武」。各地的北帝廟實際上就是「烏龜廟」。廣東佛山的北帝廟(即祖廟),殿前水池就浮著一隻大型石雕烏龜。
古人對龜很崇拜,不但不避諱龜,反而喜用「龜」字取名,象徵長壽。如《左傳》宋國有公於圍龜;漢朝有陳龜、朱龜;三國曹魏有劉龜;南北朝元魏有叱列伏龜。唐朝以龜為名的人更多,最著名的有音樂家李龜年和文學家陸龜蒙。最富有情趣的,當推南宋愛國詩人陸遊,晚年隱居紹興時曾以龜殼做了頂二寸多高的冠,自稱為「龜屋」。他在《近村暮歸》一詩中說:「鱟樽恰愛三升醞,龜屋新裁二寸冠。」陸遊還取龜貴、龜閑、龜壽三義,稱自己所居為「龜堂」,「鼻觀舌根俱得道,悠悠誰識老龜堂」,指的就是此事。
此外,龜與山川、古迹也有聯繫。從西安的碑林到全國各地的名勝古迹,有不少著名的碑碣,都是安在石刻龜背上的,所謂「龜趺負穹石,浮語極褒侈」的出處就在這裡。至於用龜來命名的山川地名,如龜山、龜川、龜谷。在四川、山東、安徽、湖北各省都有。
我國民間,尚有養龜、食龜、玩龜等風俗。江南人家喜歡在庭園或天井中養龜,因為龜能吞食蚊蟲,又能預測晴雨。有的富庶人家還有飼養綠毛龜的習俗,在玻璃的缸盆中飼養一隻綠毛龜,小如金錢,象一塊碧綠的翡翠鑽嵌在晶瑩的水中,既清醒悅目,又被視為延年益壽的吉祥之物。
由於龜肉富有營養價值,民間把龜肉當作珍貴佳肴,吃龜習俗也很普遍,浙江東陽等地還將「清燉龜」、」紅燒龜」,作為美食名菜。也有將龜作為藥用。如生痔瘡,食龜可止血消腫。龜殼,可制「龜膠」,是冬令滋補品。醫學證明烏龜有增強身體抵抗力,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
龜外貌不揚,看起來動作遲純,但活動起來靈敏又輕巧。民間也有利用龜的聰明,用來作為遊戲娛人的。早在元人陶宗儀《輟耕錄》一書中,就記載了一則「龜塔」的趣事。說他在杭州曾經遇到過一個弄禽的藝人,養著七隻烏龜,一隻比一隻大。藝人把烏龜放在桌上,擊鼓相催,最大的一隻先爬到桌子中央伏定,第二隻,第三隻……一隻只依著大小次序跟著爬到前一隻背上,到第七隻也是最小的一隻爬上第六隻龜背後,就頭朝下尾朝上的豎立起來,好象一座七級小寶塔,稱之為「烏龜疊塔」。
龜,在古人的心目中有顯赫一時的崇高地位,但是,為什麼到了後來,龜的時運逐漸不濟,不知不覺地走向下坡路,而且,悄悄地蛻變為嘲罵、調侃人的戲語了呢?
「烏龜」一詞變為詈語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唐代。因為唐時樂戶妓院里的人,頭上都戴著綠頭巾,而龜頭也呈綠色,所以,民間都戲把樂戶妓家的人叫「龜」,而大凡妓院樂戶之家的妻女都為歌妓,因而後人就把放縱自己妻女賣淫者,稱為「烏龜」。直到現在,江浙民間還沿用「綠頭巾」一同來代稱「烏龜」,用來罵人。
元朝也有人用龜來作為嘲罵人的話,陶宗儀在《輾耕錄》里記載了一首當時人戲謔破落子弟的詩,內有「宅春多為掌目兔,舍人總作縮頭龜」等語。民間俗謂兔望月而孕、比喻婦女未嫁野合而有子,因而「兔崽子」就成了一句罵人的話。詩內的「縮頭龜」,顯然也含有舍人明知老婆有外遇,而懼內的貶義。
明時將龜作為戲弄之語,也屢見不鮮。民間傳說,明初才子解縉以詼諧幽默著稱。一次,他的岳父丞相做壽,他送去一副戲謔的壽幅,上寫著:「真真首相,老老元臣,烏紗蓋頂,龜鶴遐齡。」他的岳父看了十分高興,後來經人指出,橫讀是「真老烏龜」,才知被解縉戲弄了。所以,清初人詩人王士慎在《池北偶談》中推斷:「諱龜自明始」。可見從元到明、清,民間對龜的隱義看法,已和今人的理解,大致相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