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質彬彬推己及人的理想人生

——國學共讀《論語》雍也(下)梳理雍也:大文明進步中成仁2016.11.9將自己投身於社會實踐中去錘鍊、磨勵,是行君子之道、走文明之路的必然方向。只有努力去做「文質彬彬」的君子,人生才會有價值;只有保持理性、克服困難去盡情發揮自己的「仁、智、勇」,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為目標,才會尋求到人生真正的幸福和快樂,實現自己的「禮樂人生」。三、社會全面發展中的君子修鍊(17~26章)(一)百科全書式的文質彬彬(17~19章)文明之道人皆該行——(6·17 原文)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譯文)孔子說:「誰能夠走出屋外不從房門經過?為什麼沒有人從我這條路行走呢?」 (??析:社會生活中所有人的文明的發展都是一樣的,都必須在實踐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全面的價值。)文質彬彬才是真君子——(6·18 原文)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譯文)孔子說:「樸實多於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於樸實,又未免虛浮。文采和樸實配合適當,才是個君子。」 (??析:確切地說明了文與質的正確關係和君子的人格模式。「文」,即形式、表面的形態、表現等,「質」是內在的本質。「文」與「質」是對立的統一,互相依存,不可分離,內容與形式同等重要。強調個人的文明性建設應當是全面的,應該百科全書式地平衡發展,才是文質彬彬,才能實現全面的人生價值。)正直「仁」道乃必走之路——(6·19 原文)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譯文)孔子說:「人的生存由於正直,不正直的人也可以生存,那是他僥倖地避免了災禍。」 (??析:「直」,是儒家的道德規範。直即直心腸,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虛偽、奸詐對立,「直」符合「仁」的品德。與此相對,在社會生活中也有一些不正直的人,他們也能生存,甚至活得更好,這只是他們僥倖地避免了災禍,並不說明他們的人生之路是可效仿的。 其實文明之道,不過是對人本性的直接全面地展開,不走這條道路的人,則是隨外界的影響而起舞,並沒有發揮生命的潛能,也更不可能實現人生價值。)(二)「智、勇」綁定的成「仁」體驗(20~23章)內在快樂是人生追求的高階——(6·20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 )孔子說:「(對於任何學問和事業)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析:所謂知—好知—樂知,是指君子之道旨在達成禮樂幸福人生,應當從理性抉擇進階為興趣使然,最好升級為內在追求。)修德進業是逐步成長的過程——(6·21 原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譯文)孔子說:「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給他講授高深的學問;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高深的學問。」 (??析:孔子向來認為,人的智力從出生就有聰明和愚笨的差別,即上智、下愚與中人。既然人有這麼多的差距,那麼,教育時應根據學生智力水平的高低來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延伸到君子的修德、進業,可理解為人心理的進步發展是成長性的,需要講究方法次第展開,不可一蹴而就。)綁定「智勇」方能進階「仁」——(6·22 原文)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譯文)樊遲問怎麼樣才算聰明,孔子說:「把心力專一地放在使人民走向『義』上,嚴肅地對待鬼神,但並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說是聰明了。」又問怎麼樣才叫做仁德,孔子說:「仁德之人對難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穫的結果,可以說是仁德了。」 (??析:指出「智—勇—仁」的次第,「智」的基礎是不迷信鬼神,始終保持應有的理性;「仁」的基礎是要能夠在磨難、困難中勇敢磨練、勇於擔當,不斷以理性的擔當磨勵自己的內在,修養成「仁」。 )幸福快樂源於智仁——(6·23 原文)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1);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譯文)孔子說:「聰明人樂於水,有仁德者樂于山;聰明人活動,仁德者沉靜。聰明人快樂,有仁德者長壽。」 (??析:智者的快樂如同流動的水,仁者的快樂如同高聳的山一樣,智與仁都是一種內在的快樂體驗,都是對幸福人生的追求,也是適應當時社會的基本要求。)(三)「智仁」催生社會影響力(24~26章)智與仁結合方為完美文明狀態——(6·24 原文)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譯文)孔子說:「齊國(的政治和教育)一有改革,便達到魯國的樣子,魯國(的政治和教育)一改革,便進而合於大道了。」 (??析:本章探討有著一定的歷史背景,齊國可謂依靠智慧達成稱霸實現功業效果(稱霸)的代表,是中國式法制(依智)的代表。在儒家看來,這種齊國的社會高度還不夠完備,應該在實力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文明化。魯國治理源於周公,周公曾經擁有事實上的實力,對區域有著實際功業影響力,但周公不直接拿實力說話,而是以禮樂形態推行治理,以至於周公的後人繼續維持周公的影響力,從而影響社會發展。魯國,是依靠仁德實現功業效果的代表,是禮樂治國(依仁)的代表。在儒家看來,這種魯國的社會高度,仍然不夠完美,智有仁的綜合均衡發展,才可謂理想社會的文明狀態。)文明之道各不相同——(6·25 原文)子曰:「觚(gū)不觚,觚哉!觚哉!」 (譯文)孔子說:「觚不像個觚了,這也算是觚嗎?這也算是觚嗎?」 (??析: 通過葫蘆的比喻補充說明,儘管文明是衡量各區域文明高度的統一標準,但文明的具體形態與路徑,各自不同。)(四)智仁附體的君子之德(小結,26章)(6·26 原文)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譯文)宰我問道:「有仁德的人,就是告訴他:『井裡掉下一位仁人啦。』他是不是會跟著下去呢?」孔子說:「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君子可以叫他遠遠走開不再回來,卻不可以陷害他;可以欺騙他,卻不可以愚弄他。」 (??析:君子是智不離仁、仁不離智的,不懼誣陷,也不受愚弄。) 四、君子修德敬業成「仁」之方(27~30章)內在之「約」,外在之「博」——(6·27 原文)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譯文)孔子說:「君子廣泛地學習古代的文化典籍,再用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至於離經叛道了。」 (??析:孔子認為君子修行要廣泛學習古代典籍,用「禮」來約束自己。即內在修養靠節制(約),外在的修養靠多學(博),就不會偏離文明之軌道。) 堅守原則,靈活應對——(6·28 原文)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無厭之!天厭之!」 (譯文)孔子去見南子,子路不高興。孔子發誓說:「如果我做什麼不正當的事,讓上天譴責我吧!讓上天譴責我吧!」 (??析:孔子見南子是為推行自己的治國思想,孔子發誓賭咒,旨在表明君子的社會歷程需要靈活處理與應對,但絕不放棄文明原則。) 立足中庸,平衡關係——(6·29 原文)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譯文)孔子說:「中庸作為一種道德,該是最高的了吧!人們缺少這種道德已經為時很久了。」 (??析:強調應以「中庸」之德為君子實踐上的方法準則,因為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從各種關係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去反省人生的,於君子修為極為重要。)【拓展】「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為一種道德觀念,是孔子和儒家尤為提倡的。《論語》中提及「中庸」一詞,僅此一章。「中庸」屬於道德行為的評價問題,也是一種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說,不偏不倚謂之「中」,平常謂「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於對立雙方的任何一方,使雙方保持均衡狀態。「中庸」又稱為「中行」,意為人的氣質、作風、德行都不偏於一個方面,對立的雙方互相牽制,互相補充。「中庸」是一種折衷調和的思想。調和與均衡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狀態,而這種狀態是相對的、暫時的。孔子揭示了事物發展過程的這一狀態,並概括為「中庸」,這在古代認識史上是有貢獻的。推己及人博施廣濟——(6·30 原文)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譯文)子貢說:「假若有這麼一個人,廣泛地給人民以好處,又能幫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麼樣,可以說是仁道了嗎?」孔子說:「哪裡僅是仁道!那一定是聖德了!堯舜或者都難以做到哩!仁是什麼呢?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是別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時也使別人事事行得通。能夠就眼下的事實選擇例子一步步地去做,可以說是實踐仁道的方法了。」(??析:綜述「仁之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儒家倡導的實行「仁」的重要原則,「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個人「仁」行動就是實踐「忠」(己所欲施於人),若由此原則、從自身出發,走向聖賢般無限博施廣濟,在社會價值的實現中累積自己人生的價值,就是君子的文明一生。)(註:部分譯文參考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第68~73頁)

42

閨女的媽咪 8

評論

  • 菩提樹

    1分鐘前

    中庸是最高的德行?

  • 始終不夠

    5小時前

    6.22何為知仁?不同的學徒問孔子,孔子的回答是不一樣的,也是所謂的因材施教吧。曾經自己讀一遍論語,再去看蔡志忠的動畫,領悟會更加深刻。

  • 始終不夠

    5小時前

    筆記做得很詳細,學以致用

  • 萱草怒放

    5小時前

    致:默默耕耘!

  • 靜秋

    6小時前

    收,轉

  • 青雲

    6小時前

  • 名字

    11小時前

  • 城南小主

    11小時前

    受教了

  • 推薦閱讀:

    鶴雁:星河灣潮汕名流晚宴--家居風水和理想樓盤最新理
    是不是上大學要去遠一點的地方?
    G弦上的詠嘆調
    真正的理想,達成前我在獨享
    當夢想照進現實?

    TAG:人生 | 理想 | 彬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