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言不合就發脾氣的孩子,到底缺什麼?

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網路

1

最近,我發現兒子的脾氣好像又大了一點。

在陪伴他成長的過程中,情緒這個東西應該是最難琢磨的。

所以很多媽媽要我推薦怎麼幫助孩子管理情緒的圖書。

特別是自己本身脾氣不好的媽媽,更希望孩子能夠變好一點。

因為誰願意整天被情緒折磨呢?

可是,孩子為什麼會一言不合就發脾氣?

到底是缺了什麼呢?值得我們思考。

首先你是否問過自己:「我的脾氣如何?」

因為很多問題的根本不在孩子身上,而在於父母身上,在於孩子生活的這個原生家庭里。

2

一言不合就發脾氣的孩子,往往缺少一個平和的父母。

父母有情緒非常正常,很多媽媽說自己凶了孩子一頓,或者發著脾氣打孩子一頓。

事後非常的後悔,真的想抽自己一頓。

其實,真的不要去想著抽自己。而要去積極地進行反思改正。

因為有這樣的想法,保准下次還是想抽孩子。

成長的父母,最重要的標誌是接納、允許自己有情緒,繼而也接納、允許孩子有情緒。

很多父母不想聽到孩子的哭聲,一哭就煩,這是為什麼?

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哭如果讓父母心裡難受、煩躁不堪,往往是父母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內心積鬱了許多負能量,沒有得到宣洩的機會。孩子負面情緒的爆發,會觸及父母內心的同類情緒,潛意識裡因為擔心自己失控,所以也不允許孩子發泄。

所以,父母本身要先在情緒管理上下一番功夫。

直面自己的情緒,管理好情緒。

才能真正引導孩子。

3

一言不合就發脾氣的孩子,往往缺少父母的理解和接納。

我發現每次周一早上兒子就會跟媽媽難捨難分。

不準媽媽去上班,想跟媽媽去上班。

找各種理由不想媽媽離開。

有一次, 老婆不得不走了,我就說你快走,哭一下沒事。

當門被關後,兒子穿著睡衣哭著跑過去,打開門大喊「媽媽,媽媽」

看著這個小小的背影站在門口喊叫的樣子。

像極了我小時候送母親的情形。

我內心無比地理解兒子的心情。

過去輕輕地摟著他,讓他在我懷裡哭會。

有時候他拒絕,想一個人待著。

那就陪著他,讓他一個人哭一哭。

當我抱著的時候,會跟他說:「我知道你捨不得媽媽,心裡肯定很難受,爸爸知道,因為以前你奶奶走的時候,爸爸也很難受。但大家還是會在一起,媽媽下班了就會回家,對不對。」

「要不我們去做點什麼遊戲,讓你舒服一點。」

這個時候我會給他一點好吃的東西,或者陪他一起玩一會。

然後他的情緒就會緩和下來。

當孩子有情緒問題的時候,父母最需要「同理心」,去認可孩子的情緒和感覺。

弄清楚孩子為何會這樣,想辦法幫孩子走出這種情緒的泥沼之中。

平靜下來後跟孩子談談,我們能怎麼辦?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

情緒只有流暢地表達出來,被自己接納,分析認識之後才能真正的管理好它。

很多的孩子,為了取悅父母,做一個「懂事」的孩子。

結果壓抑自己的情緒,犯了錯會撒謊,遭受欺負會隱瞞不報,如同戴著一個假面具,這樣的孩子內心會慢慢扭曲。

因為一個人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是非常可怕的。

父母對孩子高度控制的家庭里,孩子無法發展出健康的獨立人格。

4

一言不合就發脾氣的孩子,往往缺規矩意識和同理心。

父母一定要注意儘早讓孩子放棄「哭鬧」這個武器。

其實孩子天生就帶著這個武器來的。

嬰兒期的孩子,會通過哭鬧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或者保護自己,引起父母的注意。

因為無法用語言交流,肢體的動作往往也很難被大人理解。

所以就用哭來表達,比笑更有效一些。

而孩子長大後,如果教養者寵溺孩子,孩子還是會繼續利用這件武器。

比如兒子的一個小表妹,有一次在我們家跟哥哥玩。

兩個人為了爭奪一個玩具互相推了一下。

我當時對兩個人都裁判有錯。

小侄女嘟著嘴也同意了。

可晚上爺爺在的時候,只要哥哥一挨到她,馬上就大聲哭。

這時寵她的爺爺就會馬上心急地過來,問是不是疼啊,別哭啦!

有時候反而哭的更大聲。

我們都說要老人不要這樣寵孩子,今後去幼兒園,老師可不會這樣。

還有一次,我看到鄰居家的兒子在超市躺著哭,一定要買一個玩具陀螺。

他爸爸說一個星期要買三個,不買就是這樣哭著喊著,躺地上。

而只要他一出這個殺手鐧,爸爸馬上就掏錢。

我真的想說「其實孩子早就吃准你了。」

兒子以前也用過這樣的方式,記得有一次去超市,一定要拆一隻火腿腸吃。

我當時任他哭了一會。

銷售員阿姨說送一隻給他「止哭」,我說沒事,讓他哭會。

大概哭了1分鐘,我說買一隻回去,但是現在不能吃,要煮熟吃。

各自退一步,他同意了。

千萬不要被孩子的哭聲控制。

合理的哭鬧,父母可以給以關心、安慰和必要的幫助;

那些不合理的要求,違背了規矩的事,明確地說明,堅持原則不放手。

放任和寵溺只會養出一個以絕對的自我為中心的孩子。

當孩子需要愛時,我們積極地給予他們不帶任何附件條件的愛。

擁抱他,親親他,鼓勵他。

而當孩子用哭鬧控制人時,要跟孩子說不。

一定要告訴孩子:家裡的每個人都很重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

爸爸媽媽也會生氣,也會難受,也有需求。

當有了父母的愛與理解,加上規則意識及同理心,孩子會一步步走出情緒的泥沼。

推薦閱讀:

早安心語160222:心再累,也不要縱容自己的脾氣
建國後周恩來因為跳舞多次對高幹發脾氣2
對外和善,卻只對親密的你發脾氣,TA為什麼是這種人?
別用脾氣,趕走愛你的人

TAG:孩子 | 脾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