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人生的智慧》摘錄

 什麼是真正的幸福?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摘錄   從小到大接受了很多的教育,專業的、政治的、道德的。但是似乎從來沒有人教育過我們,什麼是幸福、如何獲得真正的幸福。我們從課堂、從書本、從社會中學到的文化,讓我以為似乎只有出人頭地才是幸福、只有有車有房才是真正的幸福、只有權力和金錢才能帶來幸福——而實際上,我們似乎為了這些目標獲得的卻是痛苦,頂多是痛苦之後的短暫幸福,很快這種幸福感就會稍縱即逝。然後,我們就奔向下一個「幸福」,卻收穫新的痛苦。如此往複。難怪有人發問:「中國人你為什麼不快樂?」或許,我們也可以這麼問,「中國人,你知道什麼是快樂嗎」。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一書似乎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一、 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   叔本華認為,幸福本質上是一種主觀感受。因為「現實生活,亦即當下經歷的每時每刻,都有兩部分組成:主體和客體……面對完全一樣的客體時,不同的主體…構成的現實完全不同。最美最好的客體和獃滯、低劣的主體相互結合只能產生出低劣的現實。」「正如每個人都囿於自己的皮囊,每個人也同樣囿於自己的意識……僕人、士兵、王侯將相之間的區別只是外表的,在表象之下的內核都是一樣的:他們都不外乎是可憐、痛苦、煩惱的戲子。各人的內在幸福並不會因為外在角色的不同而產生對應的區別。」同時,「一副健康、良好的體魄和由此帶來的寧靜、愉快的脾性……溫和、節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產生的清白良心——所有這些好處都是財富、地位所不能代替的。」   而人的主觀感受的基本劃分又來自三個方面:人的自身、人的財產和人的表象。   1、人的自身與幸福。叔本華認為,能給人帶來最大幸福的是人的自身。「對人的幸福起到首要關鍵作用的,是屬於人的主體的美好素質,包括高貴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體魄。」——即「健康的身加上健康的心」。    對人自身幸福的最大兩個威脅,是匱乏和無聊這兩個極端。「正是由於內在的空虛,他們才追求五花八門的社交、娛樂和奢侈,而這些東西把許多人引入窮奢極欲,然後以痛苦告終。」而能免除人類這種痛苦的手段,「莫過於擁有豐富的內在——即豐富的精神思想。」因為「處於痛苦的另一極端的人,一旦匱乏對他的控制稍微放鬆,給他喘息的機會,他就拚命尋找消遣和人群……他這樣做的目的不為別的,只是為了逃避他自己。因為獨處的時候,每個人只能返求他自身,這個人自身擁有的就會暴露無疑。」    為了論證此點,叔本華指出,人的內在快樂有三類源泉,他來自人的三種生理基本能力。第一類是「機體新陳代謝能力帶來的樂趣:包括吃喝、消化、休息和睡覺」。「在一些國家,這類快樂甚至成為全民性的娛樂」。第二類是「發揮肌肉力量帶來的樂趣:包括…各種體育運動;甚至打鬥和戰爭也包括在內。」第三類是「施展感覺能力方面的樂趣:這些包括觀察、思考、閱讀、默想、寫作、學習、發明、演奏音樂和思考哲學等。」叔本華認為,感覺能力是人類獨有的生理能力——前兩種能力動物身上也存在,甚至遠勝於人類。「感覺能力越卓越和明顯,我們享受到的樂趣就越大。」並且它給予人類的是不依賴於意欲和外在事物的內在幸福。而常人卻常常寄希望於身外之物,「寄希望從財產、地位……社會人群那裡獲取生活快樂,他把自己一生的幸福都寄托在這些上面……一旦他失去了這些東西,或者對這些東西的希望破滅,他的幸福也就煙消雲散了。」而內在豐富(也即內在幸福)的人「對外在世界確實別無他求,除了這一否定性的禮物——閑暇。」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同樣是時間,對於內在豐富的人而言是幸福,而對於寄幸福於外在事物的而言則是無聊以及無聊導致的痛苦——他只能寄希望於利用時間去追求新意欲帶來的刺激。    對於後一種人,叔本華稱之為「菲利斯特人」(德語里「沒有精神思想要求的人」的含義)。這種人「沒有真正的需求,也就沒有真正的快樂。」首先,在他們自身方面,「菲利斯特人沒有什麼精神上的樂趣。」「牡蠣和香檳就是他們生存的最高境界。」其次,在對外方面,他們「儘力在財富或社會地位,或者權力和影響力方面勝人一籌,以此獲得他人對於自己的尊崇,又或者至少他們可以追隨有上述本事的人,以沐浴在這些人身上折射出來的餘暉當中。」第三,對於他人,「菲利斯特人沒有精神上的需求,只有身體上的需要」。   2、人的財產與幸福。叔本華認為,擁有財產的限度應當以能保障人的自由為標準,從而喪失享受精神快樂的機會。缺乏必要的財產會陷入為生計而奔波,而為了不必要的佔有慾而追逐財產同樣會喪失自由。「如果一個人從一開始就擁有足夠的財產,能夠享有真正的獨立自足……那就是一種彌足珍貴的優越條件…每天早晨他可以說上一句:『今天是屬於我的。』……如果一個人繼承了遺產,但卻又不曾做任何事情…這個人就是一個可恥的無所事事者。」   3、人的表現與幸福。很多人是為了人的表象(即我們在他人眼中的樣子)而非自己而活的,而叔本華認為應當「盡量降低我們對待別人意見的敏感程度……」,否則「只能成為他人看法和意見的奴隸」。「隱居生活之所以對我們的心緒寧靜有一種特別良好的影響,其主要原因就在於我們不用生活在別人的視線里。」   為了表象而活的極致,就是虛榮和名聲。「上流社會的人盡可以說,我們的幸福存在於自身之外,它活在別人的腦袋裡。」而「大眾的頭腦是可憐、凄涼的舞台,真正的幸福不可能在這裡安家落戶,只有虛幻不實的幸福才會在這裡棲身。在名聲的殿堂里,我們可以看到多麼混雜的各式人等啊:統帥、大臣、舞妓、歌手、富豪、庸醫…等等」。   真正的幸福來自於對生活的平和與滿足。「如果不與別人做比較,我們就會為我們所得到的感到快樂。如果因為別人比我更幸運而感到不安,那麼我們將永遠不會快樂。」因此,「要增進我們的幸福,主要依賴我們平和與滿足的心情——再沒有比限制人的這種衝動(比較的衝動)更好的想法了。」因為「虛榮是源自人類本性的愚蠢。(和驕傲相比,虛榮是從外在獲得自己以為的尊重,而驕傲則是內在的直接的自我尊重)」而對於名聲,我們也不必刻意的追求,因為「 每個人都只能欣賞與其自己本性相呼應的東西。」,而「名聲到來越遲則維持的時間就越長久,因為任何優秀的東西只能慢慢的成熟。」並且「具有價值的不是名聲,而是藉以獲得名聲的東西——名聲只是一種偶然意外而已。」   二、橫向幸福觀:如何在社會生活中達到上述的幸福。   1、理解理解真正的幸福。   在常人的理解了,幸福就是所追求的一切能夠得到實現。而叔本華卻認為,這正是痛苦的來源,因為它把幸福和意欲聯繫在了一起。「理性人所追求的不是快樂,而只是沒有痛苦。」因為常人所追求的幸福是意欲得到滿足,而意欲得到滿足的本質是受到壓制的意欲得到了釋放從而獲得快感。但由於「每一種快感都持續相當短暫的時間」,所以「我們不要把目光盯著追求生活的快感和樂趣上面,而是應該儘可能的避免生活中數不勝數的禍害。」「快樂只不過是一場夢,而痛苦卻是真正是在的。」「如果一個人總想著得到比自己已經擁有的更美好的東西,那他就是相當盲目的」,「更好是好的敵人。」叔本華認為,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犧牲歡愉以避免痛苦,那我們肯定獲得收益。」「如果因為錯過了機會享受一番而感到痛惜,則是膚淺、狹隘的,甚至是可笑的。」「叔本華形象的寫到:「我們好像總是受到一隻邪惡魔鬼的誘惑,它用慾望的幻象引導我們捨棄沒有痛苦的狀態。其實,沒有痛苦的狀態才是真正的、最大的幸福。要避免很不幸福的最保險的方法,就是不要要求很幸福。」為此,我們必須時刻提醒自己保持一隻平和、知足的心態,「不要向生活提出太多要求,因為這樣我們幸福所依靠的基礎就變得太廣大了……這樣的幸福是很容易崩塌的,因為遭遇變故的機會增多了,而變故無時不在發生。」我們要時刻記得「在這世上有著很多令人羨慕的東西,我們只能得到其中微乎其微的一部分。」   在理解幸福的基礎上,我們還應當換一個角度看待不幸。叔本華對人生的態度建立在悲觀主義的基礎之上,「要時刻記住人的生存大致來說是一種悲慘、可憐的宿命」。我們應當把不幸的發生看做必然,而不應當把幸福的實現看做必然。「那些難以放鬆自己心情的人,必須以命運論的觀點安慰自己……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持有命運論的同時,也應該意識到,「如果我們的輕率、魯莽要為我們的不幸付上部分責任……那麼我們可以吃一塹長一智,這對以後將來都大有益處。」理解了幸福和不幸,我們就能更坦然的面對得到和失去。用失去的錢,「我們直接買回了聰明。」   2、如何對待現在和未來。   要想獲得幸福,還必須懂得平衡現在和未來之間的關係。既不能活在將來,也不能沉溺於現在。「太過於沉溺於現在,這些是無憂無慮、漫不經心的人。更多地活在將來,他們則是謹小慎微、憂心忡忡的人。」叔本華認為,對待未來可能的種種不幸,有必要的防範是正確的,但是「應該把牢想像力的樓閣……更要小心不要誇大想像那些只是有可能發生的不幸,以免受到無謂的驚怕。」「對於微不足道的煩惱,如果我們腦子裡老是想著他,老是以強烈的色彩誇大地描繪這一煩惱,就會膨脹成為可怕的巨物。」「如果把細小的物件放置的太靠近眼睛,我們的視野就會受到限制,就無法看到其他別的東西。」   所以,與其驚恐與將來,不如抓住現在。尤其要抓住每一個早晨,「我們不應該貪睡和晚眠而縮短了早晨的時光。」如果我們抓住了每一個早晨,就抓住了每一天。「每一天都是一段短暫的人生:早晨起來就是誕生,晚上睡覺就是死亡和結束。」   3、如何對待社交。    叔本華認為,有限制的社交能夠促進我們的幸福。「所有局限與節制都有助於增進我們的幸福……範圍圈子越大,我們感受的焦慮或者擔憂就越多……原因就在於意欲受到的刺激越少,我們的痛苦也就越少。」他進一步指出,泛濫的社交會降低人的精神快樂,因為「我們為了與他人相像、投契就只能放棄絕大部分的自我……我們獲得了別人的好感,但是……這根本就是一樁得不償失的買賣。」    為了避免社交帶來的煩惱,我們必須學會獨處。「青年人首上的一課,就是要學會承受孤獨,因為孤獨時幸福、安樂的源泉。」他甚至認為,「我們承受所有不幸皆因為我們無法獨處……幾乎所有的痛苦都來自與人交往,我們平靜的心境——它對我們幸福的重要性僅次於健康——會隨時因為與人交往而受到破壞。」所以「節制與人交往會使我們心靈平靜。」   為此我們要學會用精神生活來彌補社交生活,「快樂和痛苦……取決於我們意識的內涵,純粹的思想智力活動能帶來更多的快樂……而實際生活中的成功與失敗總是變幻不定,於此緊密相關的就是人的心旌搖動和精神折磨。」    但是由於必要的社會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過分的獨處也是要避免的,「長期離群索居的生活會使我們的情緒變得敏感異常。」我們應當學會在社交當中的獨處,「把部分的孤獨帶進社會人群中去,學會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獨……學會不要把自己隨時隨地的想法馬上告訴別人,另外對別人所說的話不要太過當真…… 不能對別人有太多的期待,無論在道德上或者思想上。」他甚至這樣評價社交活動,「眾人集合的地方,也就是無賴集會之處,儘管人們胸前掛滿勳章。真正優秀的聚會無論在哪裡都必然是相當小型的,輝煌、熱鬧的喜慶場面大都只有空洞的內核。」   4、如何對待他人。   每個人對人生和幸福的理解不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上述幸福的真諦,因此與他人以客觀的方式相處我們才能獲得幸福。在這一點上,叔本華似乎始終認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說:「我們應當把一個人視成為既成事實和無法改變——沒有一個人能夠改變自己的真實個性。」「一個人會忘記一切,絕對所有的一切,但卻不會忘記他的自我。性格是絕對無法改正的。」「把一個人性格中的劣性忘掉就跟扔掉了我們千辛萬苦掙得的金錢一樣。」他多次強調著一點,並形象的比喻到「天性被叉子趕跑,但她還是要折回頭。」   既然人的本性無法改變,我們就要學會認識人的本性並正確的對待它。「無論如何,對一個我們剛剛認識不久的人,都應當注意不要評估太高。否則十之八九我們都會失望、羞愧,甚至招來禍殃。」要學會從小事認識他人,「一個人會在細節小事上疏於防備,從而表露出自己的性格。」我們要在識人中增長經驗,「把現實生活中或者書本中遇到的人…的純粹特性……視為人的特性的某種標本,把它記錄下來。就想一個礦物學家偶然發現了某種礦物的典型標本。」在學會認識人的本性的基礎上,我們對待別人的態度應當是「生活,讓別人也生活。」最聰明的做法就是「我不準備改變他們,我要利用他們。」   除了認識他人的本性外,我們也要學會通過他人認識自己的本性。叔本華認為,他人是一面鏡子,「每個人只能根據自己的思想智力去明白和理解他人……他除了看到他自身的低級缺點以外,不會還有別的東西。」因此,當我們對他人抱有偏見的時候,我們首要想到的是這種偏見首先折射出的是自身的不足。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客觀的看到別人。有時候為了客觀的看待自己,不妨仔細思考敵人的批評與指責,「朋友都說自己是真誠的,其實敵人才是真誠的……以此更多的了解自己。」    除了抱有客觀的態度看待他人外,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也應當保持必須的客觀。 「人們尤其不能忍受別人需要他們。一旦認定別人需要他們,必然的結果就是他們將變的傲慢、無理。」因為「適合與我們深交之輩非常稀有,我們應該小心注意不要與低級、下流之輩太過親近。」   5、如何看待命運。   人生中難免經曆命運的起伏,正確的對待命運能讓我們獲得幸福。對此,叔本華把人生比作一條船的航程,「運氣扮演著風的角色,它可以加速我們的航程,也可以把我們推回老遠的距離……我們的努力和掙扎只是發揮槳櫓的作用。」   叔本華雖然承認命運的不可抗拒,但他的這一論點僅在告誡我們坦然的面對人生的起伏,並非主張消極的度過一生。相反他的人生態度相當進取,「在這世上,我們只有挺著劍才能獲得成功……一個人如果看見天空出現了烏雲,就沮喪氣餒、怨天尤人(人們總是對政府、法律和公共機構深感不滿,但這主要不過就是把本屬於人生的可憐苦楚歸咎於政府、制度等),那這個人就是膽怯、懦弱之輩。」面對命運的挫折,絕對不能畏懼,因為更多時候毀滅我們的是畏懼本身,「畏懼本身是畏懼的理由」。「就算是一件有危險的事情,只要它的結局仍然懸而未決,只要存在一個更好結局的可能,我們就應該……努力抗爭」。但是,就是抗爭失敗,也不知道沮喪,因為這本來就是命定的——而我們將收穫勇敢。   三、縱向幸福觀:如何在人生各個階段獲得幸福。    叔本華認為,在人生不同的階段,由於認知能力和意欲兩者的地位不同,對幸福也應該有不同的界定。並且一個人的性格雖然是不會改變,但卻會和人生的某一個階段特別的契合。「不少人到了老年才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他們既溫和又寬容,因為到了此時,他們更富於人生經驗,為人處世更泰然自若。」   1、童年階段。   叔本華認為,童年階段的人大多處在對世界的認知階段,還沒有完全的受到意欲的刺激與控制。「還在孩子的時候,我們的認知活動遠勝於意欲活動。」因此預示童年獲得幸福,就應當儘力的發揮人的認知能力。從而使得我們樹立正確的對世界的了解,「我們的世界觀在以後的時間裡會得到拓展和完善,但本質上卻是不會改變的了。」   但在認知的方式上,叔本華主張儘力多的通過直觀的方式,「概念知識並不會給我們帶來對事物本質性的認識;相反,對事物本質性的認識……在於我們對這個世界所作的直觀把握……任何方式的灌輸都是無能為力的。」他主張:「從生活的原型中了解生活之前,不應該從生活的複印件中認識生活的任何方面……讓他們永遠直接從現實世界裡提取概念。」   2、中青年階段。    到了中青年階段,我們的人生就逐漸被意欲所控制。因此這一階段幸福的活動來自對慾望的節制。在青年期,「人們受到情慾的百般煎熬……受著意欲這一魔鬼的奴役。」「在青年時期,困擾、造成我們不幸的是我們對幸福的追求。」「年輕人對那未知和不確定的一切充滿了渴望和嚮往,而渴望和嚮往奪走了他的安寧,而缺少了安寧,幸福卻是無從談起。」因此,叔本華告誡中青年人,「在慾望和恐懼面前,不要讓自己失去了平靜、沉著。」要保持一顆平和、寧靜的心,因為「安寧……是幸福的本質。」年青人要認識到「在眾人渴望、期盼的事物和苦苦追逐的享受後面,其實都隱藏著不堪的內容。」——而這一切,只有一個人活動70歲之後才能真正明白,因為此時他已經面對死亡,意欲對他的放鬆了控制。   3、老年階段。    對於老年,叔本華這樣形容「享有喜悅之情的老年人恰似一個甩開了長期鎖在身上的鐐銬,終於可以自由活動的人。」老年期的人,因為「情慾放過了人們,也就馬上得到了安寧。」因為這個時候認識力又如童年一般重新回到了主導地位,而「認知本身是沒有痛苦的,所以認知在我們的意識里越佔據主導的地位,我們就越感到幸福。」 但是在老年期,我們仍必須保持必要的財富。因為「金錢是失去了的體力的替代品。」只有這樣才能繼續保持物質生活的自由,從而徹底擺脫意欲的控制。而如果老年人能夠無疾而終、壽終正寢,在沒有痛苦的狀態下結束一生,在將是這個階段中最大的幸福。   4、關於時間的流逝。    正如我們每個人所感受到的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時間的流逝似乎越來越快。「我們生活的時間就像往下滾動的雪球一樣不斷做加速運動。」而這時間流逝的速度對我們的人生以及對幸福的感受帶來了重要的影響。「童年階段似乎是生命中最漫長的時期,一旦缺少了消遣,可怕的無聊就會抓住他們。甚至中青年人也無法擺脫無聊的困擾。」而到了老年階段,隨著時間的飛逝,無聊不斷減少,同時「我們的情慾以及伴隨著這些情慾的痛苦也沉寂了。」這如果這段時間沒有疾病的騷擾,則它將是「最好的時光」。         後記    記得剛剛工作的那幾天,和濤哥在電話中聊天,說到了關於讀書的問題。他認為工作之後,必須保持不斷的學習,和工作有關的專業書籍自然是要讀的,但也要讀一些關於人生、關於生活的書。我十分贊同他的看法。因為一旦踏入社會,就像進入了起伏的河流,無時不刻受到意欲的掌控。當累了的時候,當失意的時候,當遭遇變故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感到迷茫。我們在哪裡?我為什麼在這裡?我該往哪裡走?這些問題終將會在疲憊之餘爬上自己的心頭。而自幼接受的教育,並沒有賦予我們自己回答這些問題的思路和能力。因此,一直就想尋找這樣一本書,尋找答案、正本清源。   十一從四川返京,無意在學校的書店裡發現了叔本華的這本生活隨筆。一旦拿起這本書,他就有神奇的魔力讓我再難以放下。「在讀完叔本華書的第一頁之後,我就知道的很清楚:我要把他寫的所有東西都讀完;他說的每一個字我都要聽。」(尼采語)哲人的大部頭的哲學著作以我的智慧是讀不起的,能夠拾其牙慧讀一讀他對生活的精妙之思已經是甚為知足。以吾輩之閱歷,尚不能對人生經驗有何指手畫腳的說教,唯有摘錄書中精華,與眾分享。
推薦閱讀:

關於王昭君的古詩詞摘錄
摘錄佛言禪心的微博(34)
王亭之談斗數摘錄:天府天相是「對星」
測測你名字的吉凶(摘錄)
臟器表裡對應與開竅 摘錄 與總結

TAG:人生 | 智慧 |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