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特和存在主義 798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四十年代興起了一種以薩特為代表的存在主義文學思潮,這種思潮不斷發展,特別是在二戰後,席捲歐洲,成為二十世紀現代文學的主要流派。
一、什麼是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產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7月—1918年11月)之後。隨著現代時期的到來,人進入了歷史中的非宗教階段。此時,雖然人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權利、科技、文明,但也同時發現自己的無家可歸。隨著宗教這一包容一切的框架的喪失,人不但變得一無所有,而且變成一個支離破碎的存在物,沒有了歸宿感,認為自己是這個人類社會中的「外人」,自己將自己異化。在他迫切的需要一種理論來化解自己的異化感覺時,存在主義就應運而生了。
存在主義強調,人存在的意義是無法經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的,特彆強調個人、獨立自主和主觀經驗。最先提出的是尼采。索倫·克爾凱郭爾、叔本華和海德格爾可被看作其先驅。
其最著名和最明確的倡議是薩特的格言:「存在先於本質」。他的意思是說,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沒有天經地義的道德或體外的靈魂。道德和靈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創造出來的。人沒有義務遵守某個道德標準或宗教信仰,人有選擇的自由。要評價一個人,要評價他的所作所為,而不是評價他是個什麼人物,因為一個人是由他的行動來定義的。存在主義否認神或其它任何預先定義的規則的存在。薩特反對任何人生中「阻逆」的因素,因為它們縮小人的自由選擇的餘地。假如沒有這些阻力的話,那麼一個人的唯一的要解決的問題是他選擇哪一條路走。
二、薩特和存在主義
薩特出生於巴黎,父親是海軍軍官,在他不到兩歲時去世。薩特的童年是在外祖父母家度過的。他的外祖父是一位語言學教授,家中擁有大量藏書,使兒童時代的薩特受到了良好教育,也獲得了豐富的知識。1915年,薩特考入亨利中學,學習成績優異,期間接受叔本華、尼采等人的哲學影響。1924年到1928年間,薩特在具有現代法蘭西思想家搖藍之稱的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攻讀哲學。1929年,他在全國大中學教師資格考試中獲得第一名,並結識了一同應試、獲得第二名的西蒙娜-德-波伏娃。1931年4月,薩特去了法國北部,在高中教哲學,同時寫作小說和哲學論文。1933年薩特赴德留學,悉心研讀德國哲學家胡塞爾和海德格爾等人的哲學,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他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體系,這就是一切從人、人的意識出發來研究人和這個世界,把人的主觀意識的存在看成是一切存在的根本。與此同時他開始了文學創作。二戰爆發後,薩特應徵入伍,次年被俘虜,在戰俘營中度過了10個月的鐵窗生涯。戰爭與現實使薩特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從戰前的個人主義和純粹個人轉向了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波伏娃創辦了《現代》雜誌,這份雜誌成為存在主義的重要論壇。從此,薩特辭去教職,成為一位職業作家,活躍在法國和世界政治、文化舞台上,開始利用文學干預生活,直到1980年逝世。
薩特主張「介入文學」(或譯獻身文學),即作家要投身到改造社會的活動中去,對各種政治事件和社會問題表明自己的見解;文學作品要干預社會現實。在創作方法上,他主張寫真實,不講究藝術雕琢和浮華的辭藻,但求文字樸質自然。在他的小說中,作者敘述往往和主人公的內心獨白互相交織;在作品時間的處理上,講求同時性。例如在長篇小說《緩期執行》中,他同時描寫了約20處的人物活動情景。他的文學主張和創作實踐,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法國文學有重要影響。三、薩特的作品
(一)小說
1、《噁心》:薩特在書中設定主人公羅根丁得了一種病症,並指出這種病症是每個人都可能得的,因此羅根丁有時處在不適狀態中而犯「噁心」,我們也可能犯「噁心」。羅根丁在搏鬥,他企圖擺脫他的真實存在,與過去的一個或某些藝術品、甚至一段爵士音樂(some of these days 這段時光的一瞬)來認同,去達到某種自由。這就是薩特在此書中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存在與自由」。
2、《牆》:這是一個有著很強烈的真實感的故事,以至於很多人都把它看作一部寫實的作品。但其實這又遠遠不止一部寫實作品那麼簡單。其實很明擺著的,薩特又再一次向我們玩弄了他的存在主義,「荒誕」、「自我選擇」和「他人既是地獄」如同隱身的幽靈自始至終地貫穿著整部作品。
共產黨員伊皮葉達和兩位戰友被法西斯分子抓住,入牢,逼他們招供另一個黨員格里(格里躲在伊皮葉達的表兄家裡),三黨員不招,被判死刑。小說寫三人行刑前的心理,一個失常、一個鎮靜,伊則疲倦、灰心,卻又亢奮,他有情人,卻不想留一個字。兩黨員槍斃了,伊在行刑前又被拉去審訊,仍不招,但他最後想戲弄敵人,編一假供,說格里躲在墓地,敵人立刻去找,伊暗笑,我反正要死了,讓他們去撲空——格里本來躲在表兄家,怕連累別人,真的躲到墓地去,被敵人捉住,立刻處死。伊得到消息,昏過去,醒來,狂笑。
3、《自由之路》:一部未完成的三部曲,包括《不惑之年》、《緩期執行》和《痛心疾首》。全書描寫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一年間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後法國乃至歐洲所發生的一些事情。薩特把自由觀作為《自由之路》的哲學基礎,改變了一般傳統小說正面人物的設計,所有的人物都不同程度受到了異化,一般表現為真誠作弊,言不由衷,自欺欺人。《不惑之年》的情節發生在一九三八年六月十三日前後四十八小時之內。
(二)戲劇
《密室》。這部戲只有三個演員,同時自始至終同時在舞台上。大致情節是:三個人,一男兩女,他們死後被安排在一個房間里。每個人都需要其中另一個人,而每一個又都妨礙另外兩個人彼此依靠,最後終於沒有任何一個人達到自己的願望。戲劇中的台詞「他人,就是地獄!」 成為薩特最為人熟知的一句話之一。
《蒼蠅》、《死無葬身之地》、《畢恭畢敬的妓女》、《魔鬼與上帝》、《骯髒的手》、《凱恩》、《涅克拉索夫》、《阿爾托納的隱藏者》,憑這些劇本,成為一代宗師
(三)評述論文
1、《存在與虛無》:1943年薩特完成並出版了他的哲學專著《存在與虛無》。薩特希望把自己多年對人與世界關係的思考寫進這本哲學專著中。寫作是在艱苦的環境下完成的。因為煤炭短缺和電力供應不足,薩特就到住所附近的一個咖啡館,用乙炔照明來寫作。書問世後在知識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2、《什麼是文學》:是他綱領性的文藝理論著作:什麼是文學?薩特以為寫作就是揭露,揭露即變化,當你寫一對象,即說穿了這對象,並改變其性質了。如果這對象還安於現狀,那就是佯裝不知,就是在明知故范。故對象唄揭穿,不安於現狀,就該去改變。
3、其它三本著名文學評傳:《波德萊爾》、《聖徒謝奈》、《福樓拜》
四、以生入戲的薩特薩特的一生,除了用文字表達著他的存在主義思想,也通過行為,傳達他所謂的存在主義。
1、諾貝爾獎:薩特出於「他那思想豐富,充滿自由氣息和找來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對我們時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被授予1964年諾貝爾文學獎,但薩特沒有接受這一獎項,理由是「他謝絕一切來自官方的榮譽」。
2、薩特深愛波伏娃,同居51年,卻一直未結婚:透過波伏娃與薩特一生一世的愛情契約的誓言,如常人所能理解的只是薩特身邊不乏女人,而波伏娃也有幾個肝腸欲斷的戀人。他們這種獨特的愛情宣言,允許兩個鮮活的個體呈現出開放、自由的性愛觀,但彼此又非常明了他抑或她都是第一位的;這種至高無上的地位,使他們終於險些闖過外界的種種誘惑,而最終又回到彼此的靈與肉的交流中。
輸入『推書』=少奶奶推書
輸入『下載』=幾十G電子書
輸入『推薦』=歷史榜單推薦
推薦閱讀:
※[原創]當代中國需要保守主義
※愛國主義:公民道德的基本規範
※朱白:魔幻現實主義的榮耀與桎梏
※江澤民:全黨全社會都要樹立馬克思主義婦女觀 (19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