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道德情操論》作者亞當·斯密
編者按 今年2月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英國劍橋大學演講時曾引用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的話:「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眾手中,那麼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風險的,因為它註定要威脅社會穩定。」並且認為,道德缺失是導致這次金融危機的一個深層次原因。
本報特將介紹真實的亞當·斯密一書展現給讀者。
□ 楊 吉
1790年7月,亞當·斯密去世時,英國的《泰晤士報》稱他笨手笨腳、丟三落四,沒有商業頭腦。2006年10月,在紀念《國富論》發表230周年時,《泰晤士報》盛讚「亞當·斯密之現代經濟學之父的地位不可動搖」。
或被醜化,或被美化;又或被複雜化,或被簡單化。200多年來,亞當·斯密一直被人為地割裂為兩面:一面的亞當·斯密作風嚴謹、品德高尚、胸襟寬闊、才華過人、卷帙浩繁、不受羈絆;另一面的亞當·斯密少言寡語、盛氣凌人、不求精確、名聲不佳、主張自由放任。兩個截然不同的亞當·斯密,這是怎麼回事?
「斯密難題」
兩個完全相反的亞當·斯密
詹姆斯·布坎在《真實的亞當·斯密》中給出一個直接回答。他發現,亞當·斯密完全掉進了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的怪圈,他們大多屬於社會上最沒文化的一撮人,甚至不如職業球員。在這些人看來,似乎亞當·斯密(作為一個學者、思想者)僅僅是發現了經濟的永恆真理,真正世世代代把握真理的是他們,如果只要對「斯密」有所耳聞就足以證明他們的淵博。「斯密的原著篇幅很長,字裡行間透著濃濃的蘇格蘭味道,它們對於現代政治家和經濟學家來說,或許還趕不上記錄十八世紀藥方的廉價小冊子對全科醫生的用途大。」為此,布坎寫作的意義在於要為亞當·斯密正名,或更嚴肅的說法是拯救亞當·斯密,要把,要把真實的亞當·斯密從誤解、誤讀和誤用的歷史中完全拯救回來。
「本書要記述的斯密,不是被經濟學家神秘化了的斯密,也不是被政治學家簡單化了斯密,我們將從他們編織的謎團中把一個真實的斯密剝離出來,呈現在大眾面前。」布坎把斯密被「異化」的責任推給了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並認為是他們的庸俗和愚昧導致現在斯密不被理解。然而,「罪魁禍首」何止他們,其「罪由」又何止這些?事實上,由於很多人(包括那些政治學家、經濟學家)都不熟悉斯密的「倫理世界」,因而把斯密理所當然地看成一位純粹的古典經濟學家,甚至是一位自利主義的經濟學家。人們所熟知的是他關於「經濟人」、「看不見的手」、「理性算計」等經濟學概念,而對其「道德人」、「公正旁觀者」、「道德情操」、「同情」之「合宜性」等同樣重要的概念則知之不多。人們弄不清所以,在這兩組不同的概念系列之間迷惑徘徊,其結果自然是,演繹出了兩個完全相反的亞當·斯密,並一度提出了所謂「斯密難題」。
還原亞當·斯密:
行進在道德與經濟之間
在《真實的亞當·斯密》中,布坎試圖還原真實的斯密形象:警惕機敏、求是務實、細心謹慎、溫文爾雅、有條不紊。布坎選擇以《道德情操論》為主要切入口,重現斯密情感高於理性的一生,同時,他也順帶高度評價了《道德情操論》這本令亞當·斯密一舉成名的傑作:「《道德情操論》不僅僅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和哲學作品,也是現代意義上優秀經濟學著作。」書中對《道德情操論》寫作前後及其影響作了重點記錄,相對而言,似乎有對斯密另外一本驚世之作《國富論》輕視之嫌。然而,這種策略是對的。
根據布坎的描述,真實的斯密並不是兩個,而是一個,一個行進在人類道德情操世界與經濟行為領域之間富于思想張力之理路上的斯密。儘管前期的斯密身居格拉斯哥,任大學道德哲學講座教授一職,主講道德哲學計18年之久,長時間思考人類道德情感的產生與意義;中後期的斯密潛心研究商品經濟,發現人的「經濟理性」即「看不見的手」在人類經濟行為和經濟事務中的決定性作用,表面上看起來極為不同,但這仍然是同一個斯密。布坎認為,這只是斯密在經歷不同階段思想的變化,經受著因思想變動所帶來的心靈磨礪,因而表現出不同的思想傾向。
拯救亞當·斯密形象
這樣的思想嬗變經歷的確非同小可,但不能因此而斷然認為是斯密人格分裂或其他。正如不存在自然天成的思想者,也不存在一成不變的思想者,斯密的思想轉化只能說明他在不斷總結、修正乃至完善他對世界的認識。例如,布坎所提到的一個細節,晚期的斯密開始研究人民生活的物質條件,分析人們如何維持生計。他發現,就財富的分配來講,現代商業社會的商業機制比古代社會的奴隸經濟制度及亞洲君主制度下的經濟制度都更徹底。斯密再次面臨自己經濟體系的局限性,最後在絕望的邊緣鬱鬱而終。他說:「可我本想做得更多。」據此,隱藏在斯密思想變遷的真實動因便清晰可見:作為倫理經濟學家(阿馬蒂亞·森也這樣看待並界定斯密的學者身份)的斯密,「對市民社會勃興和交換性正義規則普遍運用所帶來的嚴重『道德倫理』問題的理論焦慮」。(羅衛東,《情感、秩序、美德——亞當·斯密的倫理學世界》)於是,這就不難理解同樣作為代表作,為什麼斯密會終其一生都在不斷地修訂《道德情操論》而非《國富論》。
當「經濟理性」這隻「看不見的手」對人類行為有著太大的牽制性影響,而受「經濟理性」支配的人類行為又太容易導致個體的道德利己主義,最終將會導致社會公正秩序的瓦解,以至人類的倫理生活世界在巨大的市場經濟浪潮的衝擊下過於脆弱,甚至難以為繼。正是因為斯密發現了這點,所以他的倫理關切和道德焦慮才會變得那麼嚴重。事實上,這個情感多於理性,道德重於經濟的斯密才是一個真實的斯密,一個要被拯救的斯密形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推薦閱讀:
※經濟學開山鼻祖——亞當斯密
※亞當斯密與凱恩斯——「看不見的手」與「看得見的手」
※每天了解一位影響世界的人物,那隻看不見的手——亞當斯密
※亞當夏娃
※亞當·斯密遺漏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