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人最易患「孫輩依賴症」

老人最易患「孫輩依賴症」

  為了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將來能在劇烈的社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祖輩人要自覺做教育隔輩人的「配角」,孩子父母的責任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父母才是主角。其次,在撫養、教育隔輩人時,老人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勞動習慣。孩子自己的事情和孩子在家裡應該承擔的事情,盡量讓孩子親自去做,祖輩人不要越俎代庖:事無巨細包辦代替、親力親為。

  爸爸媽媽忙工作,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照料孫輩已經成為城市裡的普遍現象。曾有調查顯示,本市近7成「獨二代」正受隔代教養。就在人們為老人帶的孩子性格霸道、自理能力差等問題尋找解決良策時,一個更深層次的隔代教養問題又浮出水面:很多老人照顧孫輩時,對孩子有強烈的依賴傾向,他們渴望孩子時時事事「粘」著自己,以「除了我誰也帶不好孩子」為榮,甚至認為自己在孫輩生命中扮演的角色遠比孩子的父母重要……對此,教育專家指出,老人對孩子的「依賴症」是隔代教養中祖輩寵溺孫輩的心理根源之一,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那麼孩子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問題也無法根除。   四歲的貝貝從小由奶奶爺爺一手帶大。與同齡人相比,貝貝的身形偏瘦小,每天吃得也很少,奶奶愛憐地評價孫子:「像小姑娘一樣。」因為離不開奶奶,貝貝至今未上幼兒園。一見到生人,他就躲進奶奶懷裡,不願意與人接觸。離開奶奶,貝貝常常表現出什麼也干不下去的樣子。   南開第一幼兒園園長李淑英表示,通過和祖孫倆接觸,她明顯地感覺到貝貝奶奶有依賴孩子的傾向。「依賴孫輩的老人非常"享受"孩子對他們的依戀。」據了解,有「孫輩依賴傾向」的老人常常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孩子沒覺得渴,老人就已經把水送到嘴邊;戶外活動,老人不錯眼珠地盯著,不讓孩子跑得太快,站得太高……因為老人照顧得過細、過多,孩子不僅自理能力很差,而且跟父母在一起時都會感覺「不適應」,反而更依賴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消極的循環:老人依賴孩子,孩子更離不開老人。時間長了,就出現了「除了老人誰也帶不好孩子」的情形,不知不覺中,孩子的各種表現、各項能力都弱於同齡人。   老人自我價值感缺失導致「孫輩依賴症」   李淑英表示,在與幼兒家長接觸中,她發現有相當一部分老人有「孫輩依賴症」。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老人從工作崗位上退休後,自我價值得不到體現。在照顧孫輩的過程中,他們發掘了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當孩子依賴於祖輩時,老人的心理得到極大滿足,於是更加樂於「負責」孩子的教育和大事小情。「在這樣的家庭中,孩子的父母與老人的關係也會因此變得有些緊張。當老人事事都表達出"不容置疑"的意見和做法而且孩子只聽老人的話時,孩子的父母通常都無可奈何,由於工作忙,又只能接受現狀。」   一位80後媽媽在網上曬自己的經歷:她多次因為孩子就醫問題跟婆婆發生爭執。1歲多的孩子剛出現低燒癥狀時,婆婆就堅持到醫院就醫,而她認為可以在家用物理方法治療。拗不過婆婆,她把孩子送到醫院治療,醫生也表示孩子癥狀較輕,不用打針吃藥。回到家後,婆婆表示:「就應該上醫院,只有聽到醫生說沒事兒,才能放心!」這位80後媽媽說:「婆婆總是能找到"理所當然"的依據,很難接納別人的意見。真想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不再讓婆婆照管孩子了。」   祖輩人:當好「配角」,活出「自我」   天津市心理衛生協會副理事長、資深心理諮詢師、天津師大心理學教授李百珍表示,為了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將來能在劇烈的社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祖輩人要自覺做教育隔輩人的「配角」,孩子父母的責任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父母才是主角。其次,在撫養、教育隔輩人時,老人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勞動習慣。孩子自己的事情和孩子在家裡應該承擔的事情,盡量讓孩子親自去做,祖輩人不要越俎代庖:事無巨細包辦代替、親力親為。   此外,還有專家表示,隔代教育中,祖輩人關注孫輩的同時,也要關注自己的精神生活,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這不僅能引導孩子擁有廣泛、健康的興趣,同時也能讓自己生活得更充實、愉悅。老人擁有「自我」的生活,可以防止幾年後,當孩子不再需要貼身照料時,老人再次失去「心理依賴」,從而出現抑鬱傾向。


推薦閱讀:

依賴(專題介紹)
對孩子的教育,主要依賴於學校還是家長?
情侶間是要互相依賴還是彼此獨立?
戒掉:和孩子的互相依賴
胰島素不是依賴而是必須

TAG:依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