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害怕社交的心理障礙?
社交是心與心的碰撞,心理學在人際交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掌握一些心理學知識會讓你明白很多社交現象背後深層次的心理動因。這十個社交心理學效應希望可以幫到你。
首因效應:抓住第一印象的好機會首因效應也被稱為「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後被人們總結為:人與人第一次交往時留下的印象會在對方的頭腦中佔據主導地位,比以後接觸中得到的信息更強,持續的時間也更長
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言行舉止、面部表情、衣著打扮等,判斷一個人的內在素養和個性特徵。初次謀面時,一聲溫馨的問候,一張甜美的笑靨,一身得體的服飾,一個優雅的舉動,都能給對方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而且這種良好的印象將會持續保留下去。
1.穿著得體
2.注意細節上的修飾
3.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
4.提高整體素質 。
情緒效應:第一次見面小心情緒傳染如何避免自己的不良情緒傳染給他人?
1.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
2.用自我暗示法調節情緒
3.用行動轉移法調節情緒
4.學會自我解嘲
親和效應:以親和虜獲人心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人的舉動、表情和說話的表達方式等,往往代表著他的素質和格調,都影響著他人的心理評分。通常,親和的人讓人感覺很親切,願意與之接近,得到的心理評分就高;相反,一臉嚴肅或者一臉陰霾的人,則會讓對方產生一種距離感,得到的心理評分就低。
一個展現自己親和的方法。
1.微笑的魅力
2.眼神的力量
3.手勢的感染力
詼諧效應:幽默是最生動的語言幽默是一種人生的智慧,體現著樂觀積極的處世方式和豁達的人生態度。幽默是以輕鬆的話語來表達某些嚴肅的概念;幽默是人際溝通的「最佳調料」
瀑布心理效應:不該說的話不亂說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你明明只是無心說了一句話,卻「有意」地傷害到了別人,輕則引起對方的不滿,重則給自己引來災禍
在日常生活中,把握說話的分寸很重要。
1.要維護別人的自尊心
2.說話時要注意自己的分寸
3.不要讓自己過於興奮
4.客觀才能得人心
費斯諾定理:與人交談,多聽少說在傾聽的時候,有以下幾點是需要注意的。
1.要有足夠的耐心
2.要真心真意聽並集中注意
3.適時進行鼓勵和表示理解
刺蝟效應:距離產生美在人際交往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適度的距離,這樣才能保持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才能使自己成為受歡迎的人。「刺蝟效應」告訴我們,在人際關係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距離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太遠了關係會顯得生疏,太近了勢必會出現摩擦、厭煩情緒,唯有保持適度的距離,才能使雙方的關係處在一個和諧、融洽的氛圍中。
將社交區域分別劃分為親密距離、個人距離、社交距離和公共距離。
1.親密距離(15厘米之內)
2.個人距離(46~76厘米)
3.社交距離(1.2~2.1米)
4.公眾距離(3.7~7.6米)
約哈里之窗:恰如其分地暴露自己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約瑟夫和哈里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多取決於對方暴露的程度。對每個人來說,他都存在著自己了解、別人也了解的「開放區域」;別人了解,而自己卻不了解的「盲目區域」;僅僅自己了解,卻從不向別人透露的「秘密區域」;自己和別人都不了 解的「未知區域」。這4個區域,就是「約哈里窗戶理論」。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際之間的交往狀況好壞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相互之間「自我展示」的程度。人與人的交往是一個互動過程,對別人開放的區域大,往往容易獲得對方相一致的開放區域。一般而言,盡量擴大「開放區域」,縮小「私密區域」,多向對方袒露心扉,自然容易獲得別人的好感。
三明治效應:變批評為美味在批評心理學中,把批評的內容夾在兩個表揚之中,從而使受批評者能夠欣然接受批評的現象,被稱為「三明治效應」。第一層是認同、賞識和肯定;中間一層夾著建議、批評或是不同觀點;第三層則是信任、鼓勵、支持和希望。這種批評方法不僅不會挫傷受批評者的自尊心,而且還能夠讓他積極接受批評,並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
三明治效應告訴人們,批評他人要講究原則,最好的原則是「表揚後的批評,批評後的鼓勵。
讚美效應:人人渴望被讚美1.要有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這樣的讚美才不會給人虛假和牽強的感覺。
2.讚美要看對象。比如,一位你所熟悉的美貌女士,你可以對她說:「你真美。」這樣她可能會感激你對她的讚美;但如果你對一位其貌不揚的女士說這句話,則可能會引起她的反感。
3.在讚美的同時要把握好一個「度」。事實證明,在特定時間內,一個人讚美他人的次數,尤其是讚美同一個人的次數越多,其作用力也就越低。
更多實用內容,歡迎點擊頭像關注。
推薦閱讀:
※中央信訪督查組如何督查? 有人被約見起初抵觸害怕(3)
※偷偷告訴你,12星座為什麼害怕承諾,實在是太准了...
※致十二星座:水瓶難以討好,天蠍害怕孤獨
※男人害怕誤娶哪5種女人為妻
※孩子幼小的心靈最害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