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月下的人間情懷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170929第五版 作者:李令飛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賞時。」中國人的節日世界中總是離不開太陽和月亮,尤其是在農耕文明的古代中國,日月崇拜幾乎成了中國人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農曆八月十五,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玉露生涼,明月圓滿,果實充盈,是感恩日月、祭拜天地、家人團聚的大好時節。天上的明月,人間的情懷,圍繞著中秋明月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月亮節、團圓節和豐收節。
神化與詩化
中國人的觀念里,月亮不是科學意義上的星球,而是人文意義上的居所,是一個寄託了無限幻想,有著詩情畫意,可望而不可即的仙境
在中國三大傳統節日里,中秋節的形成雖然晚於春節和端午節,但如同春節和端午節那樣,中秋節不僅有屬於自己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而且還有獨特的禮俗儀式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中秋節是最富詩意,也最令人懷想的。
中秋節的起源自古至今說法不一,但都離不開天上的明月和地上的收成。在農耕文明時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裡,日和月都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主要內容,也是古代中國人思想觀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周易·繫辭上》中有「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的說法。日月這兩大天體,在古代人的思想觀念中代表著世界的兩極,「日者,陽之主也」,「月者,陰之宗也」。日月分別為陰陽的代表,在時間上分屬日夜,是構建曆法體系的基礎,二者相互配合又相互依存,共同維護著宇宙萬物的和諧,主宰著人類的生活和命運。
古時按習慣是春季二月十五最先祭太陽,秋季八月十五晚上祭月亮。不過早先祭月是帝王禮制,後來達官文士也效仿祭拜。所謂「上有所好,下必從之」,祭月的習慣也就逐漸傳到民間。每逢中秋,民間大興祭月、拜月、賞月和玩月之風,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種傳統的節日活動。
上古時代的祭月或拜月活動,顯然與古人對月亮的認識有關。本來月亮只是一顆無生命力的星球,但是自古以來,它在人們心中卻是一個美好的象徵。在中國人的觀念里,月亮不是科學意義上的星球,而是人文意義上的居所,是一個寄託了無限幻想,有著詩情畫意,可望而不可即的仙境。在中國人的語言里,很少直呼月球,而是像諸如月亮、月宮、蟾宮、嬋娟、冰鏡、玉輪、銀鉤、明弓等頗為別緻文雅的稱號,這既充分表明了中國人對月亮的美好想像,又深刻地反映了中國人對月亮的崇拜和敬愛。
月為夜明之神,與太陽同輝。但隨著天文知識的豐富、時代文化的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進步,人們對月亮的真實面目有了比較理性的認識,其神秘和神聖的色彩逐漸消退。皇家對月神祭拜的獨佔權威早已喪失,而平民百姓賞月、觀月的風氣日趨高漲。在唐代,中秋賞月、觀月已成為文人的時尚,人們將清秋明月視為可賞可玩的宇宙奇觀,吟詠中秋明月的華章麗句更是尋常可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到了宋代,不僅延續了唐代賞月宴飲的習俗,而且還發展為全民通宵達旦的狂歡,詩詞吟詠,遠勝前朝。特別是宋詞中,寫中秋賞月的作品藝術成就斐然,在《全宋詞》中,收有中秋詞210首,其中標有「中秋」字樣的就有178首,沒有題序的中秋詞29首,其內容大多描寫月色、思鄉、思親,其中常提到嫦娥、玉兔、蟾蜍、桂樹、月宮、瓊樓等,在思想格調上清奇高曠,感悟人生,探索宇宙,謳歌月亮,真實地表達了人們對月亮的崇拜和感激。大文豪蘇軾有中秋詞三首,首首都是名作。由此不難看出宋人對中秋節的重視。
明清時期,歲時節俗中的情趣愈益濃厚,祭月、拜月的風習更加普遍。
人化與物化
親人團圓不僅是中秋節的主旨之一,更是中國人普遍的生活信念,代表著中國人生活的理想境界
中秋是團圓的節日,團圓是中秋節最主要的民俗信仰,幾乎貫穿於各種節物和各項節俗活動之中。
漢代人因為八月十五未見明月而作《霜娥冤》,足見古人對團圓月的重視。據考證,自唐朝中秋節產生後,人們就有意地將月圓與家人團圓聯繫起來。
蘇東坡的《水調歌頭》,可謂借月之圓缺排解人世間悲歡離合情緒的千古絕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圓之夜,正是親人團聚之時,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既是作者對親人月圓團聚的期盼,又是對現實生活悲歡離合的一種無奈之嘆。天上月滿星稀日,正是人間團圓時的聯想,無形之中強化了中國人的團圓意識。
到了明代,文獻里開始有了「團圓節」的記載。在農耕文明的時代,雖然人口遷徙和異地謀生並不是社會生活的常態,但官員的升遷、士子的趕考、軍隊的調防、商人的貿遷和遊客的羈旅,也都是難免的事情,在通訊和交通尚不發達、交流溝通還不順暢的時代,人在旅途或身在異鄉,在一年獲得收成的仲秋月明時節,睹物思人、情隨境遷,自然生髮出思鄉念舊、親人團聚的情緒。
其實,嚴格說來,親人團圓不僅是中秋節的主旨之一,更是中國人普遍的生活信念,代表著中國人生活的理想境界。
在中國,人們總是喜歡以「花好、月圓、長壽」等來寄託幸福美好的願望。而渴望團圓幸福美滿的生活,又恰恰是中國民俗中極富民族特色和人性魅力的精粹所在,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思想智慧的組成部分。在這個意義上說,如果沒有這種信念與凝聚力,也不會有今天的文化大發展和社會和諧,更不會有今天中國各民族的大團結大融合。
尤其是中秋時節的月餅,不僅製作得像八月十五的月亮一樣又大又圓又厚實,而且祭拜月亮神後家人分吃的要求也是大小均勻,每人一份,一個也不能少,充分體現了大家庭的溫馨和大團圓的價值,所以中秋月餅又叫團圓餅,中秋節被廣泛認同為團圓節。
俗化與異化
從最初的祭月、拜月、賞月、玩月到今天各族人民喜團圓、慶豐收的各種遊戲娛樂活動,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民俗文化的符號和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徵
齊如山先生曾在《中秋》一文中寫道:「中秋乃一年中三大節之一。它所以成為大節者,有兩種原因,一是熱意已過,天氣涼爽,大家自覺舒適,且雨季已過,空氣已少潮氣,而秋末冬季之風尚未來,天氣自朗,月光特別清涼,令人看著精神特爽,所以自古詠月之詩,以詠中秋月的為最多。且秋季更是萬物收斂的時候,容易思家,所謂秋思,因為月能照己,亦能照著家鄉,所謂相隔萬里,共此明月,因此大家對中秋月就更有了好感,百姓都是心滿意足,心曠神怡。
農業國家,全靠農產,豐年大有,當然是人人快樂,所謂『百姓足,孰不足』者是也。國家是物阜民安,商家收賬容易,自然生意更好,所以在這個時期,來結一次賬,當然是很快樂的事情。全國上上下下,都抱著快樂的心情,這個節日過著當然是很起勁的。」也就是說,時序到了中秋,不僅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而且是五穀豐登,瓜果滿筐。因此,人們自然會有一番實實在在的拜祭和自酬。
中秋節除了拜月、賞月,以及由滿月引發的家庭團圓等與月亮有關的節俗活動外,還有一種容易忽略的慶賀豐收的習俗。八月中旬,新糧進倉,瓜果上市,敬供神靈,感謝恩賜,祈禱來年好收成,是很自然的事情。中秋節正是在這樣的節令中出現的特別節日。
人們在進行與月亮有關的中秋習俗活動的同時,也不忘給自己帶來五穀豐登的天地日月一個真誠的謝意。他們為了求得豐年的好運好收成,總是全心全意地舉行盛大的祭拜。許多地方在中秋節時,都講究享用新糧和時令瓜果,在中秋之夜做一頓非常豐盛的晚宴,以示慶賀豐收之意。有的地方用新糧和時令瓜果來祭祖或祭社,以感謝神靈恩賜佑助,祈求明年禾麥豐收。這種習俗與古代的秋收祭社習俗可謂一脈相承。
從傳統的社祭、秋收到特殊的嘗新節和果子節,中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的中秋節已經突破了以月亮為中心的習俗,朝著多樣化娛樂化方向發展。從最初的祭月、拜月、賞月、玩月到今天各族人民喜團圓、慶豐收的各種遊戲娛樂活動,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民俗文化的符號和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徵。正如學者蕭放所言:「節日是日常生活的亮點,節俗文化是時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經歷了文人賞月的雅趣、民間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餅卻無心看月的俗趣,節俗形態從古至今發生了重大變化。明月依舊,人心已非。一部中秋節俗形態演變史,也就是一部中國民眾心態的變遷史。」
推薦閱讀:
※唐詩中的隱逸情懷
※忍不住又想懟這種情懷劇
※令人噁心的情懷鼓與呼
※情懷讓你愛上邦德叔,數據幫你扒光他
※提燈籠的老兵
TAG: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