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很多中國人看不懂國畫?甚至很多畫家也不會畫國畫?
文| 如歌
潘天壽說,東方繪畫之基礎,在哲學。換句話說,就是不懂哲學就不懂東方繪畫。而中國哲學的精粹就是儒釋道。
中國畫以儒釋道精神為旨向,尤受庄學影響為深。不重色彩,多黑白,並不是因為有些人所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並非與中國是農耕文明有關,而是因為「一陰一陽,謂之道也」。墨為陰,白為陽,知白守黑也。中國畫分神品、逸品、妙品、能品,講究玄學,講究逸,講究氣韻,符合中國的美學精神「素以為絢兮」,最素樸的,其實是為最絢爛的。
如果不懂儒釋道,那麼畫家怎麼畫中國畫呢?欣賞畫作的人又怎麼能欣賞中國畫呢?那麼就真如徐復觀所說的等同於研究一座建築物而只肯在建築物的大門口徘徊。
中國畫自唐宋以來,書法、詩詞、繪畫是三位一體,缺一不可的。詩詞也就是畫上的題跋,常是點睛之筆,若非能詩善詞,那畫作則大失其意趣。徐渭的《墨葡萄》,題跋為: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讀了此題跋,誰又不為徐渭唏噓感嘆?若不讀這題跋,又如何看得懂徐渭到底在畫什麼表達什麼呢?惲南田題《煙波雲影歌》:水澹澹兮山嵯峨,林壑無風兮微風過。沙渚曠兮水容波,大谷寥廓兮雲陰多,目眇眇兮奈愁何!唐寅題《雪山會琴圖》:雪滿空山曉會琴,聳肩驢背自長吟。乾坤千古興亡跡,公是公非總陸沉。
在中國畫史上那些留下名字的畫家,哪一位不是畫得一手好畫,寫得一手好書法,題得一手好詩詞?此乃三位一體,缺一不可。要想畫得一手好畫,必先讀書,必要懂儒釋道。書畫非小道,不以形耳。
繪畫,畫有六法:氣韻、骨法、應物、隨類、經營、傳移。其中,以氣韻為最。而氣韻從何來?明張志契說「作畫以氣韻為本,讀書為先」。清周亮工說得更清楚「繪事,清事也,韻事也。胸中無幾卷書,筆下有一點塵,便窮年累月,刻畫鏤研,終一匠作也,何用乎?此真賞者所以有雅俗之辨也」。
所以,舊時文人習畫之前先修身,就是讀書。清人唐岱還專門寫了一篇學畫之人必讀的書目,其中,《易》《書》《詩》《禮》《春秋》不得不讀,甚至還要讀史。並說,立身畫外,存心畫中,潑墨揮毫,皆成天趣。讀書之功,焉可少哉!書法、詩詞也是同理。功夫在畫外,書外,詩詞之外。
如果不能飽讀詩書領略儒釋道精粹,如果不能寫一手好書法,如果不能寫一手好詩詞,國畫家怎麼能畫出好國畫?欣賞國畫的人也未必不是如此,否則看畫若看形,那豈不是如同看西洋鏡?
推薦閱讀:
※文明辦不文明在中國比比皆是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總論篇(66)
※中國古代兵器排行榜
※中國好聲音第四季周杰倫戰隊實力唱將李安的評價及特色?
※中國團扇:傳統創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