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注音符號
06-11
漢語注音符號
注音符號舊稱爲「注音字母」,爲漢字注音而設定的符號,1913年由中國讀音統一會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發布,共計39個字母,排列以「ㄍㄎ」開頭;1920年改訂字母順序,增加一個字母「ㄜ」共計達40個。注音初期以讀音統一會所定字音爲標準,故有「萬v、兀Ng、廣Gn」三個字母,後以北京音爲標準,「萬、兀、廣」隻作注方言之用,目前仍使用的有37個(聲母21個,韻母16個)。1930年中華民國政府把注音字母改稱爲「注音符號」,正式的稱呼是國語注音符號第一式。相對於拼音來說,注音符號有時簡稱注音。目前在台灣,小學生在學會漢字書寫之前,會先學習注音符號作爲中文字的替代寫法;在生活實用上,注音符號也用在標註生字的拼音,也是普遍的打字輸入法。
由於注音符號在台灣推行相當成功,小學生皆被要求熟練使用。所以在台灣閩南語、客家語的教學上,教育部另外增添新符號以能拼讀,目前這些新符號已收錄至Unicode編碼中的「Bopomofo Extended」區。
在2000年左右,台灣「教育部」頒布一套通用拼音規則。嘗試以拉丁化的拼音方式取代注音符號(ㄅㄆㄇㄈ)的使用,並取代注音符號第二式(MPS II),目前已落實在地名拼寫上。
寫法
直式
|
橫式
|
讀法
【】表示與其他聲母或韻母連用時之發音
單音注音 | 通用拼音 | 漢語拼音 | 威妥瑪拼音 | 範例(注音與通用) |
---|---|---|---|---|
ㄅ | b | b | p | 八 (ㄅㄚ, ba) |
ㄆ | p | p | p" | 杷 (ㄆㄚˊ, pa) |
ㄇ | m | m | m | 馬 (ㄇㄚˇ, ma) |
ㄈ | f | f | f | 法 (ㄈㄚˋ, fa) |
ㄉ | d | d | t | 地 (ㄉㄧˋ, di) |
ㄊ | t | t | t" | 提 (ㄊㄧˊ, ti) |
ㄋ | n | n | n | 你 (ㄋㄧˇ, ni) |
ㄌ | l | l | l | 利 (ㄌㄧˋ, li) |
ㄍ | g | g | k | 告 (ㄍㄠˋ, gao) |
ㄎ | k | k | k" | 考 (ㄎㄠˇ, kao) |
ㄏ | h | h | h | 好 (ㄏㄠˇ, hao) |
ㄐ | ji | j | ch | 叫 (ㄐㄧㄠˋ, jiao) |
ㄑ | ci | q | ch" | 巧 (ㄑㄧㄠˇ, ciao) |
ㄒ | si | x | hs | 小 (ㄒㄧㄠˇ, siao) |
ㄓ | jhih 【jh】 | zhi 【zh】 | chih 【ch】 | 主 (ㄓㄨˇ, jhu) |
ㄔ | chih 【ch】 | chi 【ch】 | ch"ih 【ch"】 | 出 (ㄔㄨ, chu) |
ㄕ | shih 【sh】 | shi 【sh】 | shih 【sh】 | 束 (ㄕㄨˋ, shu) |
ㄖ | rih 【r】 | ri 【r】 | jih 【j】 | 入 (ㄖㄨˋ, ru) |
ㄗ | zih 【z】 | zi 【z】 | tz 【tz/ts】 | 在 (ㄗㄞˋ, zai) |
ㄘ | cih 【c】 | ci 【c】 | tz"? 【tz"/ts"】 | 才 (ㄘㄞˊ, cai) |
ㄙ | sih 【s】 | si 【s】 | ss? 【s】 | 塞 (ㄙㄞ, sai) |
ㄧ | yi 【i】 | yi 【i】 | yi 【i】 | 逆 (ㄋㄧˋ, ni) |
ㄨ | wu 【u】 | wu 【u】 | wu 【u】 | 努 (ㄋㄨˇ, nu) |
ㄩ | yu 【u】 | yu 【ü】 | yu 【u】 | 女 (ㄋㄩˇ, nyu) |
ㄚ | a | a | a | 大 (ㄉㄚˋ, da) |
ㄛ | o | o | o | 多 (ㄉㄨㄛ, duo) |
ㄜ | e | e | e | 得 (ㄉㄜˊ, de) |
ㄝ | e | ê | eh | 爹 (ㄉㄧㄝ, die) |
ㄞ | ai | ai | ai | 曬 (ㄕㄞˋ, shai) |
ㄟ | ei | ei | ei | 誰 (ㄕㄟˊ, shei) |
ㄠ | ao | ao | ao | 少 (ㄕㄠˇ, shao) |
ㄡ | ou | ou | ou | 收 (ㄕㄡ, shou) |
ㄢ | an | an | an | 山 (ㄕㄢ, shan) |
ㄣ | en | en | en | 申 (ㄕㄣ, shen) |
ㄤ | ang | ang | ang | 上 (ㄕㄤˋ, shang) |
ㄥ | eng | eng | eng | 生 (ㄕㄥ, sheng) |
ㄦ | er | er | erh | 而 (ㄦˊ, er) |
連音
注音 | 通用拼音 | 漢語拼音 | 威妥拼音 | 範例(注音與通用) |
---|---|---|---|---|
ㄧㄚ | ya 【ia】 | ya 【ia】 | ya 【ia】 | 加 (ㄐㄧㄚ, jia) |
ㄧㄛ | yo | yo 【io】 | 唷 (ㄧㄛ, yo) | |
ㄧㄝ | ye 【ie】 | ye 【ie】 | yeh 【ieh】 | 接 (ㄐㄧㄝ, jie) |
ㄧㄞ | yai | yai 【iai】 | yai 【iai】 | 崖 (ㄧㄞˊ, yai) |
ㄧㄠ | yao 【iao】 | yao 【iao】 | yao 【iao】 | 消 (ㄒㄧㄠ, siao) |
ㄧㄡ | you 【iou】 | you 【iu】 | yu 【iu】 | 休 (ㄒㄧㄡ, siou) |
ㄧㄢ | yan 【ian】 | yan 【ian】 | yen 【ien】 | 先 (ㄒㄧㄢ, sian) |
ㄧㄣ | yin 【in】 | yin 【in】 | yin 【in】 | 今 (ㄐㄧㄣ, jin) |
ㄧㄤ | yang 【iang】 | yang 【iang】 | yang 【iang】 | 江 (ㄐㄧㄤ, jiang) |
ㄧㄥ | ying 【ing】 | ying 【ing】 | ying 【ing】 | 京 (ㄐㄧㄥ, jing) |
ㄨㄚ | wa 【ua】 | wa 【ua】 | wa 【ua】 | 抓 (ㄓㄨㄚ, jhua) |
ㄨㄛ | wo 【uo】 | wo 【uo】 | wo 【uo】 | 捉 (ㄓㄨㄛ, jhuo) |
ㄨㄞ | wai 【uai】 | wai 【uai】 | wai 【uai】 | 怪 (ㄍㄨㄞˋ, guai) |
ㄨㄟ | wei 【uei】 | wei 【ui】 | wei 【ui】 | 圭 (ㄍㄨㄟ, guei) |
ㄨㄢ | wan 【uan】 | wan 【uan】 | wan 【uan】 | 官 (ㄍㄨㄢ, guan) |
ㄨㄣ | wun 【un】 | wen 【un】 | wen 【un】 | 滾 (ㄍㄨㄣˇ, gun) |
ㄨㄤ | wang 【uang】 | wang 【uang】 | wang【uang】 | 壯 (ㄓㄨㄤˋ, jhuang) |
ㄨㄥ | wong 【ong】 | weng 【ong】 | weng 【ong】 | 中 (ㄓㄨㄥ, jhong) |
ㄩㄝ | yue | yue 【ue】 | yueh 【ueh】 | 卻 (ㄑㄩㄝˋ, cyue) |
ㄩㄢ | yuan | yuan 【uan】 | yuan 【uan】 | 犬 (ㄑㄩㄢˇ, cyuan) |
ㄩㄣ | yun | yun 【un】 | yun 【un】 | 群 (ㄑㄩㄣˊ, cyun) |
ㄩㄥ | yong | yong 【iong】 | yung 【iung】 | 穹 (ㄑㄩㄥˊ, cyong) |
語調
注音聲調有五種:
- 第一聲,(陰平,不標調);
- 第二聲,(陽平,標爲「ˊ」);
- 第三聲,(上聲,標爲「ˇ」);
- 第四聲,(去聲,標爲「ˋ」);
- 第五聲,(輕聲,標爲「·」)。
符號來源
注音符號的來源並沒有正式的文告,但通常是以古文或象形文字的片段修改而成的。採用表聲字的原始古字來代表,其因筆劃最少。
符號 | 來源 | 取聲切韻 |
---|---|---|
ㄅ | 「包」之古字,說文解字:「勹,裹也,象人曲行,有所包裹。」,讀「ㄅㄠ」 | 取其「ㄅ」聲 |
ㄆ | 說文解字:「攵,小擊也。」即手執竿輕敲,讀「ㄆㄨ」(撲) | 取其「ㄆ」聲 |
ㄇ | "冪"的本字。遮蔽覆蓋之意,古音「ㄇㄧˋ」 | 取其「ㄇ」聲 |
ㄈ | 說文解字:「匚,受物之器。」古代一種盛物的器具,讀「ㄈㄤ」(方) | 取其「ㄈ」聲 |
ㄉ | 古之「刀」字,讀「ㄉㄠ」 | 取其「ㄉ」聲 |
ㄊ | 古之「突」或「凸」,讀「ㄊㄨ」 | 取其「ㄊ」聲 |
ㄋ | 古之「乃」字,讀「ㄋㄞˇ」 | 取其「ㄋ」聲 |
ㄌ | 古之「力」字,讀「ㄌㄧˋ」 | 取其「ㄌ」聲 |
ㄍ | 說文解字:「巜,水流澮澮也。」川之小者,田間的水道,讀「ㄍㄨㄥ」(工) | 取其「ㄍ」聲 |
ㄎ | 說文解字:「丂,氣欲舒出,勹上礙於一也。」氣受阻礙而無法舒出或行而不利 ,讀「ㄎㄠˇ」(考) | 取其「ㄎ」聲 |
ㄏ | 古之「ㄏ」字,山側避風雨之居處,讀「ㄏㄢˇ」(罕) | 取其「ㄏ」聲 |
ㄐ | 古之「糾」字,說文解字:「丩,相糾繚也。」,讀「ㄐㄧㄡ」 | 取其「ㄐ」聲 |
ㄑ | ㄑ:水小流。同"畎"、田間溝渠。讀「ㄑㄩㄢˇ」(犬) | 取其「ㄑ」聲 |
ㄒ | 古之「下」字,讀「ㄒㄧㄚˋ」 | 取其「ㄒ」聲 |
ㄓ | 古之「之」字,讀「ㄓ」 | 取其「ㄓ」聲 |
ㄔ | 明.張自烈.正字通:「左步爲彳,右步爲亍,合彳亍爲行。」 彳:左腳的步伐。讀「ㄔ」 (吃) | 取其「ㄔ」聲 |
ㄕ | 古之「屍」字,讀「ㄕ」 | 取其「ㄕ」聲 |
ㄖ | 古之「日」字(象形),讀「ㄖ」 | 取其「ㄖ」聲 |
ㄗ | 古之「節」字,誤讀或借作「ㄗ」音。讀如(早)之聲 | 取其「ㄗ」聲 |
ㄘ | 古之「七」字,誤讀或借作「ㄘ」音。讀如(草)之聲 | 取其「ㄘ」聲 |
ㄙ | 古之「私」字,讀「ㄙ」 | 取其「ㄙ」聲 |
ㄚ | 古之「ㄚ」字,廣韻:「丫,象物開之形。」物之歧頭曰「ㄚ」,讀「ㄧㄚ」 (押) | 取其「ㄚ」韻 |
ㄛ | 古之「呵」字,說文解字:「ㄛ,反丂也。」。讀如(或)之韻 | 取其「ㄛ」韻 |
ㄜ | 「ㄛ」之轉化,由"ㄛ"添筆而成。讀如(峨)之韻 | |
ㄝ | 古之「也」字,讀「ㄧㄝˇ」 | 取其「ㄝ」韻 |
ㄞ | 古之「亥」字,讀「ㄏㄞˋ」 | 取其「ㄞ」韻 |
ㄟ | 「流」也,讀「ㄨㄟ」(威) | 取其「ㄟ」韻 |
ㄠ | 說文解字:「麽,小也。」"麽"的本字。小也,細也。讀「ㄧㄠ」 | 取其「ㄠ」韻 |
ㄡ | 握於手之象形字,讀「ㄧㄡˋ」(又) | 取其「ㄡ」韻 |
ㄢ | 說文解字:「ㄢ。艸木之華未發然」。花苞之象形,其意「含」也。讀「ㄏㄢˊ」 | 取其「ㄢ」韻 |
ㄣ | 古之「隱」字,又作"乚":匿也。讀「ㄧㄣˇ」 | 取其「ㄣ」韻 |
ㄤ | 玉篇.尢部:「尢,跛、曲脛也。」腳跛也,讀「ㄤ」(骯) | |
ㄥ | 說文解欄位玉裁註:「ㄥ,古文厷,象形,象曲肱。」。厷讀「ㄍㄨㄥ」(供) | 取其「ㄥ」韻 |
ㄦ | "兒"的簡化字。讀「ㄦˊ」 | |
ㄧ | 「一」是數字之始,讀「ㄧ」 | |
ㄨ | 古之「五」字,讀「ㄨˇ」 | |
ㄩ | 說文解字:「凵,飯器,以柳作之。」古盛飯之器,讀「ㄩ」(淤) |
歡迎參與實用附錄的討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