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的佛教,為何不容《弟子規》等外道典籍?
宗教,依各自教典立教為宗,修學本教經典,當是最基本的正常之事。同樣,佛教——也自當依佛陀經典來修學。但今末法,各類外道典籍卻混入佛門,堂而皇之地被「佛教徒」大肆宣揚,倒有取而代之之勢。
佛教寬懷,心包太虛。佛法包容萬法,卻不可被萬法代替。否則,只有萬法,哪還有佛教?所以引狼入室,鳩佔鵲巢,世間善書外道典籍混入佛門,必當被斥破教壞法。
認清外道,方知正法。
佛在《雜阿含經》中,用阿能訶鼓來作比喻:
有鼓名阿能訶,好聲、美聲、深聲,徹四十里。彼鼓既久,處處裂壞。爾時,鼓士裁割牛皮,周匝纏縛;雖復纏縛,鼓猶無復高聲、美聲、深聲。彼於後時,轉復朽壞,皮大剝落,唯有聚木。
當來比丘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聞如來所說修多羅甚深明照空相應隨順緣起法,彼不頓受持,不至到受。聞彼說者,不歡喜崇習,而於世間眾雜異論、文辭綺飾、世俗雜句,專心頂受,聞彼說者,歡喜崇習,不得出離饒益。
於彼如來所說甚深明照空相要法隨順緣起者,於此則滅,猶如彼鼓,朽故壞裂,唯有聚木。
簡言之,就是一個名叫阿能訶的鼓日久壞裂,不斷修補,雖仍叫阿能訶,但此鼓早已失去原來的美妙鼓音,最終朽壞,只剩爛木。
這就是佛教日久而逐漸演變為末法,雖徒有其名,仍稱「佛教」,但早失本義。根本原因,就是佛教徒不修戒定慧,不喜不學「甚深明照空相要法」,不學佛陀的教典,而去歡喜學習「世間眾雜異論、文辭綺飾、世俗雜句」,一心崇拜世間文化外道之法,從而「不得出離饒益」。
佛法乃出世間法,是救度眾生脫離輪迴、解脫生死的無為法;而世法外道,則是妄生妄滅、夢幻泡影的有為法。
《佛說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記載:
過去世迦葉如來時,波羅奈國國王忽於一夜做了十種夢:夢見大象身從窓牖出而尾礙;夢見渴人井隨其後;夢見有人以栴檀香木貿易常木等等。國王認為此夢不祥,恐自己壽命有損,便去請佛開示。
佛告訴國王,他的夢是未來世釋迦牟尼佛涅槃後,於遺法中比丘弟子所作的事。比如夢到以真珠貿易麨者,是諸比丘弟子不依佛教正典修習出世間法,而愛樂修習世間經書呪術歌詠言頌;有人以栴檀香木貿易常木者,是彼遺法中有諸苾芻,以佛經典,貿易世間經書外道典籍……漸使世尊清凈法滅。
佛教徒不樂佛法出離,不勤修戒定慧,反而樂學世間文化外道法等,以世間善書外道典籍代替佛經,終令佛陀正法湮滅。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若於世俗外道典籍而不遠離,我則說為斗諍根本是佛法難。
《涅槃經》:善男子,我聲聞弟子遠離如來十二部經,修習種種外道典籍,不修出家寂滅之法純營世俗在家之事……之人當知即是魔之眷屬非我弟子。
《優婆塞五戒威儀經》云:菩薩,有佛經藏不能勤學,乃更勤學外道俗典,犯重垢罪。
《優婆塞戒經》:優婆塞戒極為甚難,若歸佛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自在天等。若歸法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外道典籍。
《優婆塞戒經》:受三皈已造作痴業,受外道法自在天語,以是因緣,失於三皈。
《藥師經》:謗毀佛經言非聖說,外道典籍恭敬受持,自作教人俱生迷惑,當墮地獄無有出期。
【妙祥法師相關開示】
儒釋道不是一家
這個為什麼不能成為一教?我們看看教義,就看看教義。咱別管是迦葉啊,還是水月童子,來中國怎麼成為了孔子和老子,咱別看這個,咱們先看看教義。老子也好,孔子也好,他們修行最高的層次就是升到天上。那升天能不能了脫生死?它不能了脫生死。佛呢,是超出三界,是不是?
雖然道教和不信教的人來講,道教要比不信教的要好;儒教也是這樣,比不信教的要好。但是要和佛教相比,它倆還是比不了的。因為佛是超出三界的,不是一條線上的,所以說它們不能是一教。
如果是一教的話,就會把道教的教義和儒教的教義,混入到佛教里去,整個佛教就會改變了。就像牛乳似的,純凈的牛乳,如果你不斷地加水,最後這個牛乳會什麼樣?最後空有其名啊,全變成水了,雖然也叫「牛乳」,但它就是水了。所以說不能改變,不能混為一談。
因為他們所修的只是升天,在佛法里講還屬於外道,不屬於內道,所以說不能成為一教,不能這麼誤導眾生。誤導眾生就會使很多人失去了目標,我們有的人搞道教的東西,很多道教的東西,也當成佛法來修持,最後這一生就白瞎了。
佛法的教育,從小學到大學、到最高學府,它完全具備,它是完整的。你看佛在世的時候,佛悟道以後馬上救度了多少人,特別是破外道而成了佛道。我們現在有些人糊塗,就是想把儒教、道教都劃入佛教里來。「這樣的話,我們人不就多了?」人是多了,質量沒了,佛法的教義就會被改變了,這是不行的。
但是道教的人如果舍掉道教,如果他來學佛,這我們歡迎。但是不能以道和儒來代替佛教,這是不允許的。因為教義有根本的區別,有很大的差距,這個一定要注意。
我們現在有很多人,往往在家裡供仙堂,甚至老道也供,天上也供,土地也供,什麼都供,以為這就是佛法呢!最後弄得佛法沒學著,學了一些外道出來,最後把佛法也變成外道,你說這一生不白瞎了嗎?所以這個不應該。
佛教的教義就是佛教的教義,不可改變,也不可以混入,混雜。佛法不是大雜燴,佛法是究竟真理,是永恆的真理,是最深的真理,不是升天和在世間做個好人所能代替的。
至於說這個儒教的孔子是水月童子,道教的老子是迦葉祖師化現的,這些祖師大德這麼講。因為眾生也需要教化,需要這些世間的聖人去教化眾生。但他只是教化,絕不是以它來代替佛教。
它只是以它的面目出現,以它的教義,以它的方便來這麼教化世人。不可以把外道的教義,變成佛教的教義,這是不允許的。如果你把外道的教義變成佛教的教義,你就會失去三皈依戒體,這是不允許的。
不能以世間善書代替佛教典籍
佛教的經典浩如煙海,無有不備。很多人卻在大力推崇世間的善書,認為佛教缺少入門的教育,要由世間的善書來補充,以世間的善書來勸導人學佛,而不是以究竟的佛法去教化眾生。
現在這個問題漸漸地已成弊病,在過去還沒有形成這種狀態。比如從清朝到解放前,還有解放以後,雖然有些世間的善法,但是對佛教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佛教有些大德適當的也去稱讚一下,應機地教育一些人。
最近就不是了,也就這五六年吧,有人提出用世間的一些善書,用世間的一種理論來代替佛教的理論,用世間的善來代替佛教里的真善。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徵兆。
世間的善,只能說對世間人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但是對學佛人來講,再回頭去追求世間的善,有可能就要走偏了。所以說這個問題已經很嚴重了。有的都代替了佛的經典,甚至提出一種更可怕的理論:以它為學佛基礎。
這是把人引入歧途,進入這種歧途,他不可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世間勸善的善書,只能是一種善巧,雖然有其存在的價值,但它不究竟,更不是真正的佛法。
尊重它不等於認同它
我們對儒教和道教都是非常尊重。因為儒教最起碼在教人做人方面,起到一個很大的作用。《弟子規》等等,這都是很好的。做人得有孝心,知道上下,知道怎麼來為社會做事情,但它只是世間法里的一部分,我們尊重它。道教也講修行,我們也尊重它。但是和佛教有很多的教義,是不一樣的。佛教是最徹底、最究竟的,不能混在一起,這個必須區別。
特別是現在,有很多的人就盲目地把它引入佛教里了。好像是各個宗派都往一起合,大團結啊!但是這些事情,尊重是尊重,絕不能亂,一旦亂了就不好了,最後佛教的教義就會被改變。
佛法來不得半點虛偽和虛假,真的就是真的,對的就是對的。就包括有的寫著「佛經」,但是不真實,有些教義不徹底,那都不行;包括二乘佛法,還有一些外道,這些佛在戒律上都有非常嚴格的規定,不允許去學;包括有一些教義都是不允許學的。佛講了,這樣就會斷菩提種子。
居士不能學《弟子規》等外道法
這是不可以的。《弟子規》屬於儒教,是世間一個學說。如果你不是居士,比如小孩學點《弟子規》沒有問題,教他孝敬父母等等事情,這可以,因為它是世間善法。一個居士受了五戒,怎麼可以學《弟子規》呢?這就不是以佛經為基礎了,而是以孔子為基礎了。所以這是不對的,不可以的。
現在這個問題,有很多人這麼做,甚至衝擊著寺院,有的寺院甚至上早晚課還上《弟子規》,這是一種糊塗行為。包括過去一些儒教的人,他都不可能贊成這種做法,一看這個就是有點過分了。居士是不可以以《弟子規》為根本、為基礎的。我們以什麼為基礎?以三皈五戒為基礎,以《吉祥經》為基礎,這可以。
這個不能算破戒體,但是對我們沒有什麼太大的好處。因為我們應該學習佛法,對佛法每天的熏修還不夠呢,何況還要聽這些?因為它終歸是世間法,它和佛法是不相同的,有很多的問題是與佛法相違背的,我們不能去聽。
聽後,第一個我們容易失去正念,另外給別人帶來一個不好的印象——你看學佛的現在都學《弟子規》了,現在佛法已經快沒了,現在釋迦牟尼佛可能不是教主了。這就不好了。
(根據相關法寶彙編整理)
推薦閱讀:
※【弟子規]】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9_不能讓5+2=0
※《弟子規》與佛法的修學
※討論熱烈的《弟子規》「親憎我,孝方賢」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