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是佛說嗎?
印度早期宗教源流略講 於曉非 |
|
之所以選擇這個題目,是因為近幾年來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佛陀為什麼會降生 在恆河流域,而沒有降生在黃河流域或尼羅河流域?是什麼樣的文化沃土成就了釋迦出 世這樣一個大事因緣?我覺得我們如果要想深入地理解佛陀的教法,就應該回答這個問 題。因為在佛經中佛陀的很多教誨都是有所指的、是有針對性的,所以要想如實地領會 佛陀的教法,就必須對釋迦佛出世時期印度的宗教和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當然,回答好這個問題確實是很難的。對於印度的早期宗教源流這個問題不僅我們 中國人搞不明白,就是印度人自己也搞不清楚。因為印度是一個宗教大國,誕生在印度 本土的宗教派別不計其數,而且還經歷過多次外來宗教的入侵,各種宗教相互融合,又 產生了無數的新的教派,可以說印度是人類的"宗教博物館"。再一個原因就是印度人不 記載歷史,舉個例子,印度有一位偉大的詩人叫迦利陀娑(Kalidasa),他在印度詩壇 的地位就相當於中國的李白,但是印度人到現在都搞不清楚迦利陀娑是什麼時代的人, 學者們提出各種各樣的說法,最早的說他是公元前二世紀的人,最晚的認為他是公元後 六世紀的人,前後差了七、八百年,印度人對歷史就是這麼一筆糊塗帳。關於佛陀是哪 年涅槃的,一九五五年南傳佛教已經紀念了佛陀涅槃兩千五百年,按呂澂先生的考證漢 傳佛教認為二零一四年才是佛陀涅槃兩千五百年,歷史記載相差五十八年,但這對於印 度歷史來說,可是相當準確的了。研究印度歷史要依靠許多其他國家的著作,比如玄奘 的《大唐西域記》,那是研究印度歷史非常重要的第一手資料,印度人不記歷史,當然 與他們的文化有關。所以,我今天對這個題目的討論,提出的問題會多於得出的結論, 只要對大家有啟發,就達到目的了。 下面進入主題。印度人自己認為他們最古老的而且流傳至今的經典叫《吠陀》(Ve da),《吠陀本集》(Veda-samhita)主要有三部,第一部叫《梨俱吠陀》(Rg-ve da),大約是在公元前兩千年到公元前一千五百年期間形成的,有一千零一十七個頌 子,這部書的核心就是讚美神,它是一部頌神的歌集。關於這部書的來源,學者們的意 見比較統一,它是一部雅利安人(Arya)的著作。根據考古等各方面的發現和研究得出 的結論,雅利安人大約是起源於俄羅斯南部高加索地區與土耳其東部之間的歐亞大草原 上,是一個以養牛為生的騎在馬背上的非常好戰的半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崇信鬼神、喜 好祀事,有支雅利安人在公元前兩千年到公元前一千八百年左右進行了大規模的遷徙, 他們往東南走來到了古波斯,就是現在的伊朗。據說這支雅利安人後來分裂了,有一部 分繼續往東走,就到了現在的阿富汗地區,逐步地進入了印度。《梨俱吠陀》就是這一 時期和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之後的最初時期完成的,當時雅利安人沒有文字,《梨俱吠 陀》靠口耳相傳。 注意,我們這裡所談的印度是文化學意義上的印度,是整個南亞次大陸,包括印 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尼泊爾等。我們中華民族是靠黃河和長江養育的。印度也有兩 條大河,一條是印度河(Indus river),另一條是恆河(Ganges river),這兩條大河 和長江黃河一樣,都是發源於青藏高原,往東走就是中國的黃河和長江;往西走就是印 度的印度河和恆河。這四條大河是同源的,這四條大河哺育了兩個偉大的民族,養育了 兩個古老的文化,非常了不起! 雅利安人是在公元前一千八百年左右從印度的西北方入侵印度,之後逐步地佔領整 個印度。雅利安人是一個外來民族,不是印度的土著,這是有證據的,例如在中亞地區 的一些考古中,發現古代中亞地區的喪葬儀式和祭品的許多細節都跟《梨俱吠陀》裡邊 的描述完全吻合,這說明《梨俱吠陀》記載著雅利安人進駐印度之前的宗教狀況。當然 《梨俱吠陀》裡邊也有一些內容是他們進駐印度之後受到印度土著影響而補入的一些東 西,但是前者是主要的。再舉一個證明雅利安人是外來民族的證據,就是他們的《吠 陀》語言不是印度土著語言,而是與歐洲語言有親緣關係的語言。以吠陀語為基礎,在 公元前四世紀形成的梵語(Sanskrit)被語言學家很明確地與歐洲語言劃為同一個語系 --印歐語系,梵語是印歐語系相當原始的語言形態。舉一個說明梵語與歐洲語言有親緣 關係的有趣的例子,佛教里有個菩薩,中國人叫他"觀世音",其實這個翻譯是錯誤的; 他的梵文名字是Avalokitesvara,玄奘譯作"觀自在",這是正確的。名字當中的"觀"就 是"看",來自梵文詞根"lok",它與英語的"look"是很一樣的,只差一個"o"。 雅利安人來到印度,對南亞文化最深遠的影響就是帶來了一種新的語言,其重要性 恐怕超出了今天所有學者的估量。但是梵語的語言體系的最終確立,非雅利安的土著語 言學家在其中的貢獻是非常大的。換句話說,梵語雖然是基於吠陀語而建立的,但它的 體系的確立已然凝聚了非雅利安學者的高超智慧。在《故事海》(Kathasaritsagara) 中(第四潮第20至25頌)有這樣的傳說:梵語語法體系的建立者波你尼(Panini)得到 濕婆(Siva,來源於土著信仰的神)的啟示,並且打倒了因陀羅(Indra,《吠陀》中 的主神)派的語法體系而完成了梵語語法的權威著作《八章書》(Astadhyayi)。這一 點是非常重要的,這也許是後期印度絕大多數宗教(包括大量非雅利安宗教)都接受梵 語並能夠以梵語傳承其教義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印度,至今還保存著與梵文完全不一樣的,屬於另外一個語言體系的古老語言-- 達羅毗荼語(Dravidian),其代表性的語種是泰米爾語(Tamil),這是很值得研究 的。中國現在沒有人研究達羅毗荼語,我有這樣一個直覺,精通了達羅毗荼語,一定對 印度的古老文化會有更深入的理解。 梨俱吠陀》是雅利安人帶來印度的,到了印度之後,雅利安人又完成了兩部《吠陀 本集》,一部叫《娑摩吠陀》(Sama-veda);一部叫《夜柔吠陀》(Yajur-veda)。 《娑摩吠陀》除了七十五個頌子之外完全是取自《梨俱吠陀》,只是重新編排了一下, 使之便於吟唱,"娑摩"就是歌的意思。《夜柔吠陀》裡邊有一些新的東西,主要是祭 祀,"夜柔"就是祭祀的意思,它是在祭禮時念誦的祭詞,多是散文體。這部祭祀典籍的 出現是非常重要的,以祭祀為主體的吠陀宗教逐步形成了,在這裡祭祀的目的就是討神 歡心,從而獲得神的恩寵。在三部《吠陀本集》裡面出現了很多的神,他們中最重要的 一位神叫因陀羅神,是一位戰神、閃電之神,雅利安人就祭祀這位神,讓這位神庇護他 們,保佑他們去打仗,去擴充自己的疆土。因陀羅神還有一個名字叫"城市摧毀者",雅 那麼,現在就存在一個問題,密宗是佛說嗎?《續部》不是化身佛釋迦牟尼佛說 的,這在藏傳佛教中是定論,在藏密經典中有關《續部》的來歷有多種神秘的傳說。其 實現在看來,密宗就是把傳承印度河遠古母系文明的怛特羅修行方法融合進佛教而形 成,以佛教的見地作理論上的準繩(注意:這是要害!)。但是,在修行方法上佛教和 怛特羅確實存在著很大差異,比如禁慾與非禁慾之間的差異,這就存在一個受比丘戒和 密法修行之間的矛盾,藏傳佛教的很多祖師都不是出家人,這也是擺在佛教徒面前的一 個課題。宗喀巴大師的貢獻就是把屬於沙門教派的佛教與怛特羅教派在實踐上做了調 和,當然,對他的功過的評價在藏地還是見仁見智的。漢傳佛教長期以來對藏傳佛教有 一個誤解,認為《續部》是婆羅門教的東西。其實,怛特羅不僅不是婆羅門教的,而且 自始至終都是婆羅門教的反對者,在反對雅利安《吠陀》信仰上,怛特羅和佛教從來都 是同盟軍,這一點必須澄清,這也許正是它們兩者可以融合的原因之一吧! 以上就是我對"印度早期宗教源流"的個人看法,概括起來是吠陀、沙門和怛特羅這 三個源流,正是這樣三個文明相互的交融,造就出了印度這樣一個非常複雜而又非常絢 麗的宗教國度。 我今天就談這些,謝謝各位! |
推薦閱讀:
※密宗
※密宗三經
※藏傳密宗和藏傳佛教不能混為一談
※佛教密宗里的「愛染明王」,有人說他是幫助人們解脫對愛情的慾望和貪執的,有人說,他是幫助人們得到愛情的?
TAG:密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