婊子養的歷史讓王莽背負了千載罵名
王莽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非常狼藉,最根本的原因便是因了所謂的「王莽篡漢」一節。白居易有一首很有名詩:「周公恐懼流言日, 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 一生真偽復誰知。」說的就是王莽篡漢的事。
朝代更替你方唱罷我登場,這本來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為什麼到了王莽這裡就要背負「篡」的惡名呢?
商湯滅夏不是篡、武王伐紂不是篡、秦始皇建秦不是篡、地方小官劉邦弄倒秦朝不是篡,可是到了王莽這裡,人家用新代漢就成了篡!
再往後看,劉秀幹掉王莽不是篡,曹丕幹掉漢獻帝就有了篡的嫌疑;隋文帝楊堅取代北周皇帝自建隋朝不是篡,隨後李淵父子掀翻隋朝也不是篡,但是到了武則天弄出個周來似乎就是篡了;趙匡胤陳橋兵變代替後周,黃袍加身不是篡……不管怎麼說王莽就是篡。
《禮記·禮運》上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所以天下這東西,誰弄到手了就是誰的;同時誰弄到手了,只要你有這能力「天下為公」也就變為「天下為私」了。那麼,王莽把天下弄回家,弄個皇帝噹噹本來應該是就無可厚非的事情。
可是,時間過去了兩千年,王莽的頭上那頂「篡漢」的帽子還沒有被摘下來。其實王莽取得政權的方式僅僅是缺少了一點血腥而已,如果因了人家在奪取政權的過程中少殺了人,讓老百姓少受了苦,就給人家強加上「篡」的罪名,是不是有點太不厚道了呢?其實王莽登上皇位的方式,與後世褒獎有加的隋文帝、宋太祖等等如出一轍。
先看隋文帝。
公元578年6月,周武帝駕崩,宣帝宇文即位。楊堅的長女楊麗華做了皇后,楊堅升任上柱國、大司馬,掌握了朝政大權。加上年少的皇帝比較昏庸荒淫,在群臣中很難樹立起威信。不能在群臣中樹立威信,這或許是楊堅求之不得的事情,於是,楊堅便考慮取而代之。
周宣帝日夜享樂,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不顧朝臣的反對,修建洛陽宮,致使上下怨憤。這樣的大好時機,楊堅是不會輕易放過的,便開始精心準備取代周室的工作。
楊堅的行動也曾引起周宣帝的警覺,甚至曾想殺掉楊堅。但楊堅始終不動聲色,周宣帝既找不到借口,也不願意隨便殺死自己的岳父。
楊堅儘管表面不露聲色,但內心對周宣帝的猜疑也感到不安。為逃避周宣帝的猜疑,也想在北周動亂時擁有實力,楊堅想暫時離開朝廷,到地方上去掌實權。
公元580年,時機到來,周宣帝決定南伐。鄭譯便乘機向皇帝推薦了楊堅,由於皇帝對關西士族鄭譯向來都很信任,於是就任命楊堅為揚州總管。
這時,周宣帝病重,召見小御正劉防、御正中大夫顏之儀,準備托以後事。二人到時,周宣帝已經不省人事。然而,宣帝的長子宇文闡才8歲,離當皇帝的實力還遠了點。劉防為以後飛黃騰達,便找來鄭譯商議,共同擬定一個假詔書,聲稱周宣帝遺囑,傳位於宇文闡,即周靜帝,並尊楊堅的女兒楊麗華為皇太后,讓楊堅以皇太后父親的身份總攬朝政,輔佐周靜帝。宣帝死後,劉、鄭等人暫不公開,首先由楊堅總管軍事大權。楊堅又以詔書的名義控制了京師衛戍軍隊,基本控制了朝廷。三天後,楊堅等人才正式宣布宣帝已駕崩的消息,8歲的靜帝即位,以楊堅為假黃鋮、左大丞相,掌握軍事、政治大權。
楊堅首先是建立自己的統治核心。自任丞相,設丞相府,又拉攏真正具備政治才能的高敏等一幫人作為自己的親信。丞相府實際上已取代朝廷成為真正的決策機構。楊堅利用掌握軍權的司武上士盧賁,用軍隊的力量暫時壓服了尚未完全清醒過來的朝廷百官。
接著除掉皇室宇文氏的勢力。楊堅初執政時,周宣帝的弟弟宇文贊仍以皇叔身份居上柱國、右大丞相職,在朝廷中與楊堅平起平坐。楊堅指使劉防把他勸回家中,不要過問朝政,答應以後由他做皇帝,只需在家裡等。宇文贊年輕無才,信以為真。於是楊堅排除了皇室中潛在的干擾。
但這時真正的威脅是已經成年並各居藩國的宇文泰的5個兒子。他們既有實力,又有影響,一旦起兵,楊堅根本無法控制。在還沒有公開宣帝的死訊時,楊堅便找借口召他們回到長安,收繳了他們的兵權印符。宇文泰5個兒子與雍州牧畢王宇文賢聯繫,請他起兵,但宇文賢很快就被楊堅擊敗。楊堅明知是宇文泰5個兒子從中搗鬼,卻假裝不知,並允許他們劍履上殿,入朝不趨,以此安定他們。宇文泰5個兒子看到外面指望不上,便尋找直接刺殺楊堅的機會,刺殺未遂,反而被楊堅將其一一剪滅。
然後,楊堅宣布廢除周宣帝時的嚴刑峻法,停止洛陽宮的營建,以此取得臣民們的廣泛支持。這樣,楊堅在京師的統治已基本穩固。
接下來,楊堅一方面利用自己已經取得的政治優勢拉攏地方將領,對反對者進行分化瓦解;另一方面,投入自己所能控制的全部軍隊,經過半年的戰爭,地方武裝反抗被全部平定,楊堅控制了北周政局。
從輔政之日起,楊堅要做皇帝已是公開的秘密。在平定武裝反抗的過程中,楊堅又為自己做皇帝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宣布自己由左丞相改任大丞相,廢左、右丞相設置,不久改稱相國;讓自己的長子楊勇出任洛陽總管、東京小冢宰,監督東部地方勢力;楊堅由隨國公改稱隨王,以20州為隨國,封獨孤氏為王后,楊勇為世子,隨王位在諸侯王之上;為進一步削弱宇文氏的影響,廢除宇文氏對漢人的所有賜姓,令其各複本姓,這一措施得到漢人的普遍擁護。公元580年底,楊堅做皇帝的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公元581年,楊堅派人為周靜帝寫退位詔書,內容極力稱讚楊堅功德,希望楊堅按照舜代堯、曹丕代漢獻帝的典故,接受皇帝稱號,代周自立。詔書由朝廷大臣捧著到隨王府送給楊堅。楊堅假意推辭,經過朝廷百官的再三懇求,楊堅才同意接受。儀式結束,楊堅穿戴上皇帝的龍袍,在百官簇擁下坐上皇帝的寶座。
關於周靜帝禪位給楊堅,在《隋書》中有這樣一段令人肉麻的記載:
丙辰,詔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乘金根車,駕六馬,備五時副車,置旄頭雲蒨,樂舞八佾,設鍾虡宮懸。王妃為王后,長子為太子。前後三讓,乃受。俄而周帝以眾望有歸,乃下詔曰:「元氣肇辟,樹之以君,有命不恆,所輔惟德。天心人事,選賢與能,盡四海而樂推,非一人而獨有。周德將盡,妖孽遞生,骨肉多虞,籓維構釁,影響同惡,過半區宇,或小或大,圖帝圖王,則我祖宗之業,不絕如線。相國隋王,睿聖自天,英華獨秀,刑法與禮儀同運,文德共武功俱遠。愛萬物其如己,任兆庶以為憂。手運璣衡,躬命將士,芟夷姦宄,刷盪氛昆,化通冠帶,威震幽遐。虞舜之大功二十,未足相比,姬發之合位三五,豈可足論。況木行已謝,火運既興,河洛出革命之符,星辰錶代終之象。煙雲改色,笙簧變音,獄訟咸歸,謳歌盡至。且天地合德,日月貞明,故以稱大為王,照臨下土。朕雖寡昧,未達變通,幽顯之情,皎然易識。今便祗順天命,出遜別宮,禪位於隋,一依唐虞、漢魏故事。」
高祖三讓,不許。遣兼太傅、上柱國、杞國公椿奉冊曰:
咨爾相國隋王:粵若上古之初,爰啟清濁,降符授聖,為天下君。事上帝而理兆人,和百靈而利萬物,非以區宇之富,未以宸極為尊。大庭、軒轅以前,驪連、赫胥之日,咸以無為無欲,不將不迎。遐哉其詳不可聞已,厥有載籍,遺文可觀。聖莫逾於堯,美未過於舜。堯得太尉,已作運衡之篇,舜遇司空,便敘精華之竭。彼褰裳脫屣,貳宮設饗,百辟歸禹,若帝之初。斯蓋上則天時,不敢不授,下祗天命,不可不受。湯代於夏,武革於殷,干戈揖讓,雖復異揆,應天順人,其道靡異。自漢迄晉,有魏至周,天曆逐獄訟之歸,神鼎隨謳歌之去。道高者稱帝,錄盡者不王,與夫文祖、神宗,無以別也。
周德將盡,禍難頻興,宗戚奸回,咸將竊發。顧瞻宮闕,將圖宗社,籓維連率,逆亂相尋。搖蕩三方,不合如礪,蛇行鳥攫,投足無所。王受天明命,叡德在躬,救頹運之艱,匡墜地之業,拯大川之溺,撲燎原之火,除群凶於城社,廓妖氛於遠服,至德合於造化,神用洽於天壤。八極九野,萬方四裔,圓首方足,罔不樂推。往歲長星夜掃,經天晝見,八風比夏後之作,五緯同漢帝之聚,除舊之徵,昭然在上。近者赤雀降祉,玄龜效靈,鍾石變音,蛟魚出穴,布新之貺,煥焉在下。九區歸往,百靈協贊,人神屬望,我不獨知。仰祗皇靈,俯順人願,今敬以帝位禪於爾躬。天祚告窮,天祿永終。於戲!王宜允執厥和,儀刑典訓,升圓丘而敬蒼昊,御皇極而撫黔黎,副率土之心,恢無疆之祚,可不盛歟!
遣大宗伯、大將軍、金城公趙煚奉皇帝璽紱,百官勸進。高祖乃受焉。
楊堅當上了皇帝之後,便誅殺了宇文氏全部皇族成員。眾所周知,隋文帝楊堅和北周靜帝之間是外祖父和外孫的關係,一個連自己外孫的政權都要剿滅,都要取而代之的人,不僅沒有被加上篡位的惡名,反而對其的歷史評價褒獎有加,實在令人費解。
再看宋太祖。
趙匡胤出生於公元927年3月21日,地點是洛陽夾馬營的一個軍人家庭。相傳,伴隨著嬰兒的出生,「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體有金色,三月不變。」
趙匡胤出生時,威赫數百年的大唐帝國已經在世界上消失整整20年了。—個平衡被打破,接踵而來的就是長久不息的動亂。他受家庭的熏陶,自幼愛好騎射和練武,並摔打出—身的好武藝。
21歲時、頗有冒險精神的他告別父母妻子,開始浪跡天涯,尋找那份屬於自己的事業,他漫遊了華北、中原,西北的不少地方,都未能如願,到公元949年,他終於遇到了機會。他在北上的途中,遇到了當時正擔任後漢樞密使的郭威。郭威此時正在今河北大名縣東北招兵買馬,於是身強力壯精通武藝的趙匡胤就投到了郭威的旗下。
後周太祖郭威即位時,趙匡胤任禁衛軍長,甚得開封府尹柴榮的賞識,因成了柴榮的部屬。柴榮即位(後周世宗),趙匡胤很得世宗的信任,做了世宗身旁的要臣。並升任禁衛軍的司令,世宗死後,他的兒子柴宗訓,年僅七歲便繼位,第二年,趙匡胤發起陳橋兵變,逼迫宗訓退位,建立了宋朝。
由宋太祖趙匡胤的所作所為,我們就可以深刻地理解什麼叫養虎為患了。無論如何,後周皇室都是趙匡胤的恩人,沒有郭威的的提拔,沒有柴榮的賞識,趙匡胤就是有三頭六臂,也很難有出頭之日的。但是,最終葬送後周政權的,就是這個被後周皇帝們賞識的趙匡胤。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趙匡胤,卻在歷史上的名聲好得出奇,甚至超過了上文我們談到的隋文帝楊堅。我們回過頭來看王莽。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河北大名縣東 )。漢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幼年時父親王曼去世,很快其兄也去世。王莽孝母尊嫂,生活儉樸,飽讀詩書,結交賢士,聲名遠播。
王莽對其身居大司馬之位的伯父王鳳極為恭順。王鳳臨死囑咐王政君照顧王莽。漢成帝時前22年,王莽初任黃門郎,後升為射聲校尉。王莽禮賢下士,清廉儉樸,常把自己的俸祿分給門客和窮人,甚至賣掉馬車接濟窮人,深受眾人愛戴。其叔父王商上書願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讓給王莽。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新都侯,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綏和元年(前8年)繼他的三位伯、叔之後出任大司馬,時年38歲。翌年,漢成帝薨。漢哀帝繼位後丁皇后的外戚得勢,王莽退位隱居新野。其間他的兒子殺死家奴,王莽逼其兒子自殺,得到世人好評。
公元前2年王莽回京城居住。公元前1年漢哀帝無子而薨。王政君掌傳國玉璽,王莽任大司馬,兼管軍事令及禁軍,立漢平帝,得到朝野的擁戴。公元1年王莽在推辭再三之後接受了「安漢公」的爵位,將俸祿轉封兩萬多人。公元3年王莽的女兒成了皇后。元始四年(4年)加號宰衡,位在諸侯王公之上。大力宣揚禮樂教化,得到儒生的擁戴,被加九錫。
公元5年,王莽毒死漢平帝,立年僅兩歲的孺子嬰為皇太子,太皇太后命莽代天子朝政,稱「假皇帝」或「攝皇帝」。從居攝二年(6年)翟義起兵反對王莽開始,不斷有人借各種名目對王莽勸進。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嬰禪讓後稱帝,改國號為新,改長安為常安。王莽代漢為新,其取得政權的方式幾乎就是隋文帝、宋太祖取代北周、後周的翻版,可是他在歷史上的名聲與隋文帝、宋高祖卻有著天壤之別。
後世對王莽的指責,白居易的那句詩「王莽謙恭未篡時」最具有代表性。
《漢書·王莽傳》記載:「唯莽父曼蚤死,不侯。莽群兄弟皆將軍五侯子,乘時侈靡,以輿馬聲色佚游相高,莽獨孤貧,因折節為恭儉。受《禮經》,師事沛郡陳參,勤身博學,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養孤兄子,行甚敕備。又外交英俊,內事諸父,曲有禮意。陽朔中,世父大將軍鳳病,莽侍疾,親嘗葯,亂首垢面,不解衣帶連月。」
王莽從小就謙遜有禮,勤奮好學,孝順母親和寡嫂,也精心照顧亡兄的孩子。他伯父王風年老生病在家,王莽侍奉左右,幾個月沒有解衣寬頻好好休息。凡給伯父喂葯,王莽必先親口嘗一嘗,以免太燙。在鄉鄰中有極高的威望。即使長大當官後,他也嚴格要求自己,經常把家財拿出來分給下屬和窮人。任大司馬攝政後,他廣泛聽取意見,招有賢德的人做官。他兒子殺了人,他逼迫兒子自殺抵命。生活上艱苦樸素。有一次,他母親病了,大臣們讓自己的家眷去他府上探視,王莽的夫人到門外迎接,結果眾人以為那是個僕人。因為她穿的是粗布衣衫。然而王莽的這些優點,到後來全都成了偽裝,做秀。
我們不禁會問,在楊堅周旋於北周宇文皇室的時候,他是不是也曾經「謙恭未篡時」呢?當趙匡胤在在郭威手下當一名小卒的時候,是不是也曾經「謙恭未篡時」呢?他們總不會白痴到在主子面前大喊「彼可取而代也」的地步吧?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令史學家們對王莽如此的恨之入骨,連他建立的新朝在歷史教科書中都沒有留給一席之地呢?
新朝的確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存活僅僅十幾年的時間,就被劉秀的東漢政權取代了。一個短命的王朝,在歷史上的影響肯定沒有辦法與存在數百年的朝代相比,但是如果因為存在的時間短促,就否定它的存在,又實在令人覺得莫名其妙,況且,中國歷史上短命的朝代並不僅僅是王莽建立的新朝。大名鼎鼎的秦朝、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大分裂時期的政權,也幾乎全是短命的,並且他們取得政權的方式比王莽也光彩不到哪裡去,但是歷史學家並沒有因其短命就自作主張,否定他們的存在。到了王莽這裡為什麼就要打入另冊,不置之死地而不快呢?都說歷史是公正的,從兩千多年來王莽的遭遇,我們不難看出,所謂公正的歷史,有時也不是那麼公正。
推薦閱讀:
※千古一後,王莽與司馬炎沒有完成的功業竟在她手中完成
※王莽時期,農民起義的原因是什麼?
※王莽作為一個「穿越」之人,為什麼會改革失敗呢?
※七律 王莽嶺
※王莽的土地政策很好,為什麼會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