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卡和戶口|美國綠卡|中國戶口|移民政策

綠卡和戶口21世紀網 榮筱箐 2013-05-07 08:28:39 評論(0)條 隨時隨地看新聞核心提示:美國綠卡和中國戶口讓國人無論在海內海外都得一樣經歷「搞身份」的煎熬。

有個從中國來的「小朋友」剛剛大學畢業在紐約找了份工作,一年實習期將滿,需要申請工作簽證才能繼續工作。美國的工作簽證必須通過僱主提交申請,每年4月1日開始受理這一年的遞件,但名額有限,發完為止。經濟不好的時候,工作機會少,這些名額一整年都用不完。經濟好的時候僧多粥少,第一天收到的申請數量就可能超出配額的限制,這時候就只能用電腦抽籤來決定申請人的命運。

今年正趕上了這麼一個經濟復甦的大好形勢,「小朋友」又運氣不佳,在電腦抽籤里落榜了。擺在她面前的就只剩下兩個選擇:其一是趕緊跳上研究生院招考的末班車轉成學生簽證。這個時候好學校的研究生院早就截止報名了,那些仍然在招生的大都是一些連考試成績都不要求的「爛校」。心高氣傲的「小朋友」不懂「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道理,怎麼都不肯屈就:「你知道我本科是哪裡出來的嗎?我怎麼能隨便找個學校讀研究生呢?」這樣她面前就只剩了一個選擇:打道回府。

這本也是個不錯的主意,中國現在勢如過江猛龍,發展空間不在美國之下,「小朋友」對此也不抵觸,只是她或許沒有意識到,即使回了中國,她可能還是要面對同樣的問題:如何在那些她看得上眼的城市搞到合法居住的「身份」?而且說不定還會更難。

我自己等待綠卡的時間前後花了七年,這基本上是大部分來自中國的職業移民所必經的旅程。我遞上綠卡申請那年,一個在國內的朋友追逐著皇城根下的繁華從江南小城來到了北京。先是供職幾家知名媒體,每次都是在僱主把當初幫辦戶口的承諾拋在腦後時忿然離開。後來聽說高學歷管用,就去讀了京城名校的博士,讀博期間生了個兒子,因為母親是集體戶,孩子上不了戶口。直到我拿到綠卡的時候,朋友的北京戶口還沒搞定,兩歲的兒子更是因為沒「身份」飛機都坐不成。

人與人之間的「身份」差別自古就有,只不過古代大部分時間裡人們之間只是貴族和布衣的分別,到了現代社會,世襲的身份漸漸淡化,人們可以靠發家致富改變命運的時候,綠卡、戶口這些「唯出身論」的身份限制卻成了擋在你和你的夢想之間最難逾越的鴻溝。你儘管可以名校出身、工作體面、葡萄美酒夜光杯談吐風雅地與高尚人士廝混,但身份這東西搞不定,你永遠都只是個有今天沒明天的過客,午夜鐘聲一響,就得在焦慮和惶恐中逃離這場熱鬧的派對,不管你有沒有穿著神奇的水晶鞋。

美國綠卡和中國戶口讓中國人無論住在海內海外都得一樣經歷「搞身份」的煎熬。胡祖六在博鰲論壇上把戶口體系比做奴隸制,而在美國很多人也用同樣的比喻來形容如今的移民政策,可見兩者在「傷人」方面的相似之處。不過,生活在別人的國家裡本來就是寄人籬下,對於「受傷」大多數的人早有心理準備,等綠卡時的卧薪嘗膽也似乎是順理成章。而在自己的國家裡住「移民監」大概很難心平氣和,也會因此傷得更深。更何況在美國的非法移民照樣可以買房置業送孩子在公立學校免費讀書,而在北京沒有戶口這些都成了問題。

只要地區發展不平衡仍然存在,全球範圍里人口的自由流動大概都是個永遠實現不了的美夢,這點看看理想主義的歐盟如今的悲慘境遇就明白了。但依照人性把「身份」政策改得更合理一點還是有可能的。美國移民體制都在大張旗鼓的改革了,中國的戶口改革大概也到了該加把勁的時候了。

推薦閱讀:

加拿大移民知識/政策小課堂
O編輯總結:關於取消父母移民資格政策討論的一些個人思考
希拉里當選對留學生/移民有什麼影響?
大陸居民如何移民台灣?
怎麼看待有些國人移民到國外後。在國外做各種形式的事情強調自己很愛國。?

TAG:中國 | 美國 | 移民 | 政策 | 移民政策 | 戶口 | 美國綠卡 | 綠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