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拳論》解全集

太極拳中國拳種之一。創始於清初。瀚隆年間,山西民間武術家王宗岳用《 周子全書》 闡發《易經》大極陰陽的哲理,並用來解釋拳理,寫成《太極拳論》一、王宗岳太極拳論原文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屈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情,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謬以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二、王宗岳太極拳論集注「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楊波甫註:不動為無極,已動為太極。空氣變動而生太極,遂生陰陽,故練太極先講陰陽,而內包羅萬象。相生相剋,由此而復化矣。太極本無極生,而陰陽之母也。許靇厚注.陰陽生於太極,太極本無極。太極拳處處分虛實、陰陽,故日太極也。「太極者,無極而生。」太,大也,至也。極者,樞紐根底之謂。太極為天地萬物之根本,而太極拳則為各拳之極至也.無極而生者,本於無極也。此拳重在鍛煉精神,運動作勢,純任自然,不甚拘於形式,以虛無為木,而包羅萬象,故曰無極。然初學者究當就有形之姿勢入手學習,久之著熟懂勁。融會貫通,始能入於神化之境。按周淵溪《 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注云:上關之載,無聲無臭,而實造化之樞紐,品彙之根底也。故曰,無極而太極,非太極之前復有無極也.此雲無極而生,究有病語。「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變易物體之位置,或物體進行之方向曰動,保存或維持其固有之位置或方向曰靜。機者,聯兆也。如《 陰符經》 「天發殺機」之機。夫動靜無端,陰陽無始。太極者,其樞紐機關而矣。太極拳當行功時,中心泰然,抱元守一,未嘗不靜,及其靜也,神明不測,有觸即發,未嘗無動。於動時存靜意,於靜中窩動機。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合乎自然,此太極拳術所以妙也。萬物之生也,負陰而抱陽,莫不有太極,有大極斯有兩儀,故太極為陰陽之母。太極拳著著勢勢,均合一「O 」圓形。其動而陽,靜而陰,及剛柔進退等,均與易理無異,故得假借《易>>分理以說明之,非強為附會也。中國舊日學說,凡諸事物均以陰陽喻之,故陰陽無定位。太極拳之為陰陽亦然。如拳勢之動者為陽.靜者為陰,出手為陽,收手為陰,進步為陽,退步為陰,剛勁為陽,柔勁為陰:手足關節之伸為陽,曲為陰,分為陽,合為陰,開展為陽,收斂為陰,身軀之仰為陽,俯為陰,升為陽,降為陰。凡此所喻,無論遇如何變化,內皆含一「O 」圓形,故陰陽不同時,陰陽不同位,而太極無不在焉。姜容樵註:陰陽不分,無極。無極而生太極,是陰陽虛實分也.顧留馨註:所謂太極,唐孔穎達《 周易正義》 「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太初、太一也。,實際上是指無極生太極,就是道家的有生於無的意思。從無到有就是陰陽的根據。《太極圖》呈圓形,內含陰和陽兩個半弧形的類魚形的圖案。太極拳採用這個名稱,象徵著太極拳是圓轉的,弧形的,一陰一陽,剛柔相濟的拳術。王培生註:拳名太極者,是因為以道家的太極哲理來指導練拳的級故。把練拳和太極哲理結合在一起,並以之作為練拳時的指導,是太極拳突出的特點。太極─-互相對立著的兩個方面,即陰與陽,如圖象之雙魚圖形。無極─-- 統一體,指事物或過程和圖象之圓形。動靜─ 世界恆動,動者靜之動,靜者動之靜,就是絕對的運動,表現為顯著地變動狀態。靜是相對的運動,表現為相對靜止狀態。機─-- 動而未形,有無之間叫機,即趨勢、趨向、苗頭、動向、膚兆、因素、可能。動靜之機----陰陽動靜,互相轉化的趨向,趨勢特化細與之對立的方面去。沈壽註:太極,是由無極化生的,是陰陽的本源。「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等語,是太極拳命名的由來。「太極,一詞.最早見於《易經 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注文,「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太初、太乙也。」兩儀即天地,天地即明陽.今人常說:任何事物都可以一分為二的。古人則說:「天下萬物皆可分陰陽., ,古今辯證法的基本原理應該說是相對的吧,古人主張「取象於天」,以及運用明陽五行學說來幫助認識事物,所以用「太極」作為拳路名稱,即「取象於天」,也包含著把陰陽對立統一的辯證法具體應用於拳術領域。但「無極而生,句,顯然是來源於宋代理學派創始人周教頤(公元017 一10 」年),《太極圖說》 中所說的「無極而太極」, 「太極本無極」等語。其原意是從「無化生太極」而並非太極之前另有「無極」。周敦頤認為.太極是天地萬物的根本,五行統一於陰陽,陰陽統一於太極(原文.「五行─ 陰陽也,明陽─ 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 。這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的宇宙生成觀,與《 老子》所說的「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在實質上是沒有啥區別的。但過去國內外都有一些學者認為《太極圖說》原是屬於唯物主義的,而被宋代陳頗、陳頤、朱熹等人歪曲了原意,以改變成唯心主義的了。《老子》的哲學思想也是國內外哲學界爭議已久的問題了。這些問題讓他們深入探討吧。對子太極拳的理論來說,在建國以後陸續出版的有關專著中,已經逐步地做到基本上擺脫了宋代理學思想的各種影響,同時仍保存了古代樸素的辯證觀點,而且對於太極拳這一名稱,也開始試作了一些校新的解釋。據筆者個人多年研讀,認為《太極拳論》除了上面幾句話有待進一步探究和批判外,其餘文字-般都可以通過太極拳實踐來加以臉驗。就通篇拳論而言,其立論之精闢,文句之簡潔,函義之深邃,可以說是古代拳論專著中的佼佼者。「動靜之機」,許禹生《 太極拳勢圖說》一書中所輯此篇原文,篇題已被改作《 太極拳經》,原是含有推崇的意思,並非筆誤。在「無極而生」句後,許本增益「動靜之機,四字。顧留卿同志考證時已述及此事。今細審《太極圖說》 「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分與《 太極拳論》 「太極者,無極而生,明陽之母」兩相對照,不難看出後者是據前者文宇加以翻新的。從而可以推斷「動靜之機」四字確系後人所加。但這四字也是根據《太極圖說》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面生陽,動極而靜,靜極生陰」句的意思補入的,所以與原意倒也無甚不合。李文濤註:太極一詞來自中國最古的一本占卜書《 易經》。易經中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是天地未分之前,混沌如一之狀態(這可理解為星雲狀態)。兩儀即是陰陽,四象是金木水火。八卦是代表物系的八個符號。這是《 易經》所記錄的古代人對宇宙萬物的初期認識,也是初期的哲學。萬物由明陽而生〔可理解為陰陽電子組成原子以及一切物質),是為根本。四象與八卦是陰陽的演化。這句話說的是:太極是宇宙的原始狀態,含陰陽二氣,為萬物發生的起源。太極拳的取名也有此意,即含有陰陽動靜變化之機。宋朝周敦頤(公元1017 – 1079年)開始使用太極圖,用形象來表現大至宇宙,小至萬物的兩個陰陽關係。清代許禹生對太極拳的取名也作了這樣解釋。他說,太是大,極是終極,是根硯,是樞紐。太極是天地萬物的根本。太極拳重在鍛煉精神,運動純屬自然,不甚拘於形式,以虛無為本而包羅萬象,這便是無極。因為動靜是沒有開頭的,陰陽是沒有起點的,但對於初學者,必須從有形之姿勢入手,這就需要以太極為樞紐,以進入白然神化之奧。太極拳行功時,心中泰然,未償不靜。然其靜未嘗無動.有觸即發,神鬼莫側.太極拳之取名太極,正在於以虛實為本,拿握陰陽變化之機,可謂拿握拳術之精華,而成拳術之尖端。今人孫福全論述太極拳之名亦遵此理。人生來本有養生之原氣,不仰不俯,不偏不倚,至善至極,是為真陽中和之氣也。此氣平時洋滋於四體之中,無時無處不有,內外一氣,流行不息,因此拳之開合動靜,即由此氣而有放伸收編之妙。開者為伸為動,合者為收為靜,開者為陽,合者為陰。開合即是陰陽,即是太極。以體言則太極,以用言則為一氣。時陽時陰,時陰時陽,陽而陰,陰而陽。一氣活活潑潑,皆在一點運用,即太極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楊澄甫註:練太極,心意一動則分發四肢。太極生兩儀、四象、八卦、九宮,即弸、捋、擠、按、采、挒、肘、靠、進、退、顧、盼、定。靜本還無極,心神合一,滿身空空洞洞。少有接觸即知。陳徽明註:我身不動,渾然一太極。如稍動,則陰陽分焉。許靇厚註:動,變動也。動之則分陰陽,兩儀立分。靜之則還無極,而陰陽之理已悉具其中矣。太極拳術當行功時,其各姿勢一動一靜相間,其拳術之動者,前後、左右、上下均有陰陽虛實可循,故曰動之則分。其靜的姿勢雖無痕迹可指,然陰陽虛實已具其中,故曰靜之則合。若作運動解,則太極之「陽變陰合,即力學中的分力合力之理也。太極拳術遇敵欲制我時,則當分其勁為二,使敵力不能直達我身(背勁)。所謂動之則分是也。若(欲)將敵粘起用提勁,陽之變也。及起須靜,以定之,使不得動或敵勁落空,稍靜即發,利用合勁,陰之合也。徜敵欲發我,則應心中坦然,審候應機,靜以挨之,微動即應,所謂後發先至是也。夫道一而已矣。當混沌未判,洪浪未辟,本無動靜,何有陰陽。故以虛無為本者,無不合道,天地如是,太極如是,太極拳習至極精處,亦如是也。然此指天地而言,指習拳術功深進道者而言,初學之士驟難語此也。及乾坤既定,兩儀枚分,有陰有陽斯有動靜,則言太極者,不能不就有形象者以講求之。太極拳之分合動靜合乎陰陽,如動勢須求開展,運動務明虛實,剛則化之,故曰分,柔則守之故曰合。坤在靜中求動,無為始而有為終,必須伏氣,乾則動中求靜,有為先而無為了,只要還虛。蓋萬物之理,以虛而授,以靜而成。天地從虛中立極,靜中運機,故混沌開而閡辟之局斯立,百骸固而無極之藏自主,無不從虛靜中來也。重陽子日:「此言大道之言.而功先於虛靜,虛則無所不容,靜則無所不應。」由是觀之,習太極拳者倘以虛靜為本,則分合變化自無不如意也。姜容樵註:我身一動則陰陽分焉,即太極也。我身不動渾然無間,即陰陽合焉,即無極也。顧留馨注,古人以為太極是一個混元體,包含陰陽兩氣。動時這個混元體就起變化,一分陰,一分陽,所以說太極生兩儀是由於「動之則分」。靜時仍然是一個很元體,陰陽變化也相對睜止,所以叫做「靜之則合」。王培生註:分一一不平衡,舒展,張大。合一一平衡,收束,縮小。其義理聯繫起來說,就是統一體(無極)分成互相對立的兩個方面(陰陽、太極也),亦即太極陰陽也,陰陽太極也。太極者陰陽之母也,這就是「太極者,無極而生」或無極而太極。換句話說,也就是互相對立的雙方,因一定的條件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太極本無極也),這一定的條件互為存在,互生互滅。因此,對立的雙方(陰陽)始終存在著互相轉化的趨向(動靜之機)。運動有兩種狀態,即相對的靜止(靜)和顯著地變化(動),由於對立雙方互相鬥爭而產生動靜之間的互相轉化。在相對靜止時,對立的雙方表現為平衡狀態,事物只是發生量的變化。動之則分,由平衡(合)轉化為不平衡(分),事物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完畢。問題得到解決,這就是「以靜制動,。舊的陰陽對立關係消滅,舊的關係結束,產生新的陰陽對立關係,新過程開始,於是走向新的發展階段。這裡還要說明幾點.(一)陰陽是互相對立的雙方的總稱,所以根據不同事物的具體情況而有不同的內容和特定的名稱。如有無、虛實、剛柔、上下、前後、左右、順背、表裡、進退等等。若以一方為陽,則對方為陰,反之亦然。但為了說理清楚,一般都取一個順序,如上為陽,下為陰,剛為陽,柔為陰等等。(二)在複雜的事物中,同時存在著許多個陰陽對立體,但有主客之分,其中唯有一個是主體,其他則屬於客體。主體的變化規定著或影響著其它客休的變化。(三)在同一個陰陽體中亦有主客之分,主體決定著事物的性質。(四)陰陽互動相交之微,稱為中極。中極之玄,亦陰亦陽.非陰非陽。所謂旋矢之疾,不行不止之時。中極之玄妙,曲可成直,直可成曲,圓可成方,方可成圓。練太極拳自始至終都要用太極哲理作為指導思想,因地制宜地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不要違背這個規律。沈壽註:運動時,分別反映出相互矛盾的一陰一陽,靜止時,陰陽兩者就合歸於一體了。李文濤註:動靜之分是一個太極,一動即分陰陽,一合仍如太極。動靜之用是,人進時我退,人退時我進,人剛時我柔,人柔時我剛。許禹生加以註解,太極拳行功時,各姿勢動靜相間,手腿動作上下左右均有陰陽,也就是虛實,所以說「動之則分」,靜時隨無動的現象,但陰陽虛實含蓄在內,所以說「靜之則合」。若單以動來說.敵人來擊我時,我分截其力為之,使其前伸之力變為向旁滑功而落空,不能直擊我身,這也是「動之則分」。如已接近敵人,即將敵力粘住,靜之使不得動,這是「靜之則合」。但靜後即發,以合力擊敵。如敵欲發力擊我,我則靜察敵意,待敵微動,即以「動之則分」, 「靜之則合」反擊之,這是發動在敵人之後,而打擊在敵人之先。太極之理,天地如是,太極拳至精微亦如是。以動靜言,我在靜中對敵之攻,變靜為動,必須靜中錄動,從無為圳有為.以氣行之.在動中必須求甄觀察敵情,以應變化,有為之後又歸無為,還原為虛。一切變化從虛中產生,在靜中形成,虛則無所不容,靜則無所不應,所以虛靜是一切的根本.「無過不及,隨屈就伸」楊澄甫註:無論練拳或對敵,總要無過不及。過,逾也。不及,未到也。過與不及皆失中心點。如敵來攻,順化為屈。屈者,彎也。如敵攻未逞,欲退,我隨彼退時就伸。伸者,出手發勁也。過有頂之弊,不及為丟,不能隨屈為抗,不能就伸為離。忌丟、頂、抗、離四字。如功能(功夫若能練至)不即不離,方能隨手奏效。姜容樵註:遇敵時,彼動我知,彼進我隨,息息相合,雖彼意毫釐之末已動,然我已先彼及之。陳微明註:此言是與人相接相戮時,隨彼之動而動,彼屈我伸,彼伸我屈,與之貓合,不丟不頂,不使有稍過之弊。許靇厚註:過,逾也。不及,未至也。隨,無逆也。就,即之也。過與不及皆為失中,失中則陽亢陰睽,未能有合也。太極拳.於屈伸分合等處,運勁過則生頂抗等病,不及則有丟偏等病。欲求不即不離.則應隨之而屈,就之而伸,隨機應變,毋固毋我,因力干敵,以中為主,而粘(ZHAN)黏隨以就之,自無不合。所謂君子而時中也。按初學者,每失之過,及稍懂勁,則每失之不及,學者宜審慎之。顧留馨註:推乎要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來屈伸,進退要隨著對方的動作而採取攻防手段,不可主觀,不可盲動。要隨著對方的屈伸而屈伸,人屈我伸,人伸我屈,要和對方的動作緊密不離。不要過於不及,(同時也)不丟,對方進一寸我退一寸,退少了成為「頂」,退多了成為「丟」。「直來橫去,橫來直去」是武術各流派的共同經驗。太極拳推手還有形象上纏繞絞轉的粘隨特點,可練習皮膚觸覺和肉體感覺,以利了解對方的動向、力點和快慢,作出判斷來克制對方。這與單憑目力來判斷對方動向的拳種多了一種偵察能力─ 聽勁。王培生註:「過」是過分,「不及」是不夠,都不正確。兩人推手是產生矛盾和解決矛盾的過程。運勁太過則生頂抗之病,運勁不足則生丟、偏之病。正確的動作應該適中,隨彼之動而動,彼屈我仲,彼伸我屈,息息相合。只有這徉才能避免頂、偏、丟、抗四病的產生。可是推手最關鍵的問題是要在粘、黏、連、隨四法上下功夫。沈壽注t動作切不可過分或不足,肢體要及時地隨屈就伸。李文濤注.隨敵之屈我伸之,隨敵之伸我屈之。雖伸之中不宜過也不要不足,恰到好處。不要用勁太過,太過則發生頂不要不及,不及則發生脫離或偏差。即不離就要連枯侍機而發。初學者常有過分。稍懂者常有不及,應加謹慎。「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楊澄甫註:比如二人推手,人力剛直,我用柔軟之手搭上敵人剛直力上,如皮稚打物然,時時措在他勁上,他想掙開甚難,覺得就象膠皮鞭纏住他,能放能長,如他用大力,我隨粘他手婉,往後坐身,手同時不離,往懷裡收轉半個圈,為之走化,再向他左方伸手,使敵身側不得力,我為順,人為背,教他不能走,敗矣。昔有一軼事,有不法和尚者,與一人較,人知其用觸頭之法無敵焉.甚懼。其人見和尚新剃頭,忽想一法,去屋用濕毛巾一條防焉。和尚施其法,此人用濕毛巾摔搭頭上往下一拉,和尚隨倒,即是以柔克剛之理也.陳微明註:人剛我剛兩相抵抗,人剛我柔則不相妨礙,不妨礙則走化矣。既走化,彼之力失其中,則背矣。我之勢得其中則順矣。以順黏背,則彼雖有力而不得力矣。許靇厚注.人者,敵也.剛指強有力而言。柔者,無抵抗也。走者,化也。柔之承之,變化敵力之方向,不為所制,故日走。順者,自由便利也.背者,不便利也。黏者,取制敵人之力也。遇敵施剛力時,我惟順應其勢取而制之,使俯就我之範圍,如以膠著物,故日黏。太極拳常以小力敵大力,無力御有力,弱勝強,柔制剛,為其主旨。但以常理言之,小固不可以敵大,弱不可以勝強。柔固難以制剛,然雲敵之、勝之、制之者,必有其制勝之理。蓋敵力須知,菩身方生效力,苟御製得道,趁其用剛發動之始,審機應變,採取擒獲,使還制其身,則我雖弱.常居制人地位,敵雖強,常居被制地位,難於自由發展。力雖巨,奚益?此老耽齒做舌存之說也,頗合太極之義。然非好學深思之士,未足以語也。姜容樵註:敵用剛襲,我以柔化之謂之走。敵剛我柔,敵力失熟謂之背。敵背我即順,趁其勢而毅之,無不克矣。顧留馨注.推手時要放鬆,攻和防都如此,逐漸練出一股勁來。剛勁好象一根硬木頭,堅實,但變化少。柔勁好比鈉絲繩,變化多。俗話說「軟繩能捆硬柴,,但從理論上講,「柔能克剛」,剛也能克柔。太極拳主張「柔中寓剛」、「剛柔相濟」。粘與走都要以柔為主,柔久則剛在其中。人以剛來,我以剛去對抗.這是兩力相抗,不是「引進落空」、「借力打人」的技巧。而應該「人剛我柔」,把對方力量引開,使之落空不得力。所以學太極拳推手一開始就要放鬆,身心都要放鬆。對方剛來,我總是柔應,使對方不得力,有力無處用,這叫做「走化」。目的是我走順勁,造成有利於我的形勢。當對方來勁被我走化形成背勁時,我即用粘勁加力於其身手,使之陷入更不利的地位,從而無力反擊。粘好象膠水、生漆粘物一樣,粘走相生,剛柔相濟,這是推手的重要原則。「粘」這個字,是三百年前俞大猷、戚繼光等提出來的,武術書上最初見於俞大猷的《 劍經》。到清初,太極拳推手就完全用粘勁,於是「粘」的用途日廣。練粘可使人的反應變快,觸覺靈敏,所以能做到隨對方來勁粘走相生,克敵制勝。王培生註:兩人推手.當對方用力時,我則不與之抵抗,以柔化去對方之力,這樣可以不為對方所制。化的時候,須用前述之力學原理,使對方的力量不通過我的重心,達不到我的身上,這種化法叫做「走」。所謂走就是順勢的意思。也就是說順其來勢而化之,將對方重心引出體外。當對方感到自導機勢而向後退卻時,我則順其退勢向他不得力的方向加以進攻。而拿著對方,使他的重心出於休外,我的力在對方身上好象膠一樣粘著他,讓對方無法逃避,無法化開,最後只有. 被發出去為止,這即叫做粘.沈壽註:對方用剛勁打來,我以柔勁引化,這叫做「走」,我順勢粘隨,迫使對方陷於背境,這叫做粘 .李文濤註:我之柔,承受敵之剛,變化敵力之方向,不受敵之限制.這叫「走,。但走不是脫離敵人,而是以我的自由使敵不自由。敵若施展剛力,我順應其勢,取敵力制服之。如同用膠取物,這就是粘黏連隨。太極拳以弱勝強,這似乎不合常規,但太極拳有其制勝之理。敵力只有達到我身時才有效。如在敵發力之始我能擒住敵力,察知其動向,則化解之而還制其身。我雖弱,能占王動地位,敵雖強,只佔被動地位。「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現為一貫。」楊澄甫註:今同志知其柔化,不知急應之法,恐難與來力對敵.「急」快也,「緩」慢也。如敵來緩則柔化跟隨,此理皆明,如敵來甚急,柔化焉能取哉?則用太極截勁之法,不後不先之理以應敵。所謂截勁,如行兵埋伏突出截擊之。所謂不後不先,如敵手之發未到之際,我截入敵膊未直之時,一發即去。此為迎頭痛擊,動急則急應。此非真傳不可。與人對敵,推手或散手,無論何著都有大圈、小圈、半個圈、陰陽之奧妙、步法之虛實、太極之陰陽、不丟不頂之理。循環不息,變化不同,太極之理則一也。陳徽明註:此言我之緩急隨彼之緩急,不自為緩急,則自然能枯連不斷。然而兩臂松凈,不使有絲毫之拙力,能相隨之,如是巧合。若兩臂有力,則擅自做主張,不能捨己從人矣。動之方向緩急不同,故日變化萬端。雖不同,而吾之粘隨其理則一也.許靇厚註:此言己動作之遲速,當隨敵動作遲速之程度而異。但欲識敵之遲速程度,須先體察敵力之動機,方能因應咸宜。何謂動機?周滾溪通書有云:「動而未形有形之間者日機。,又日:「機微故幽」難識如此,設非功深不易知也。然苟得其機,敵雖變化萬端,由一本而萬株,而我則執中,扼萬株使歸一本,審機應候,無過不及,敵運動甚速,而我應付遲緩,則失之緩,敵勁尚未運到,而我先逆待,或加以催迫,則敵反有機可乘,是謂性急,其弊一也。守一以臨,純任自然,無絲毫之凝滯,故日:「得其一而萬事畢」是也。姜容樵註:敵急我以急應,敵緩我以緩隨,以敵之緩急為緩急,自能粘黏不脫。沉肩墜肘,手有立樁,斯可言緩急相應。敵動之方向雖變化不定,而吾之黏粘隨之,理法與個性則一也。顧留馨注.動作快饅要決定於對方動作的快慢,不能自作主張。首先,手臂放鬆,觸覺靈敏才能應急緩隨,處處合拍。只有觸覺靈了,做到「彼微動,己先動」才能制人而不制於人.動作雖然千變萬化,而鑽走相生,應急緩隨的道理是一貫的。王培生註:在推手時,我動作的快慢,應隨著對方的動作快饅而定。不管對方著術如何變化,而我總按一定的道理去化對方的力,或把對方拿著發之。處處合乎粘連黏隨,處處合乎陰陽虛實.處處合乎力學的原理,則對方雖有千變萬化的著術,也起不了作用.沈壽註:對方行動快,我反應也要快,對方行動慢,我相隨也宜饅。雖然應敵的機勢是千變萬化的,但基本原理都是一脈貫串的。李文濤注,我之動作緩急,隨敵之動作緩急而變。欲知敵之緩急,須粘連不斷。如察知敵之動機,不可用拙力,必須舍已從人.「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楊澄甫註:著者,拳式也。今同志專悟懂勁,故敵不能發人。先學姿勢正確.次學熟練,漸學懂勁。古人云:「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嶺樓。」此句先求姿勢後悟懂勁,不難及神明。神明言拳精巧.豁然貫通,即領悟得拳奧妙,能氣行如九曲珠,太極理通焉。非久練久熟,何能及此境耶.陳徽明註:著熟者,習拳以練休,推手以應用,用之既久,自然懂勁而神明矣。許靇厚注.自習太極拳者,不可躐等躁進也。太極拳之妙全在用勁(此「勁」字系靈明之勁,不可僅作力量講)。然勁為無形,必符著於有形之著,始能顯著。言太極拳者,每專恃善於運勁,而輕視用著,以致習者無從捉摸,有望洋興嘆之慨,虛度光陰,難期進益,較循序漸進者,反事倍功半,不遵守自然之程序故也。昔孔子講學.常因材授教,故諸門弟子各得其益。拳術雖屬小技,然執塗人而語以升堂入室之奧,未有能豁然者也。故習此拳者,應先模仿師之姿勢。姿勢正確矣,須求各姿勢互相聯貫之精神。拳路熟悉矣,須求各勢著數之用祛。著熟矣,其用是否遭當?用均得其當典,其勁是否不落空全勁不落空,是真為著熟。再由推手以錄恤勁,研求對手動作之輕重遲速,及勁行之趨向方位。久之自微懂而略懂,進至為無微不覺,無處不位,方得稱為懂勁。懂勁後不求用著,而著自合,進至無勁非著、無著非勁,漸至不須用著只須用勁,再至不求用勁,而勁自合,詢至以意運勁,以氣代意。精神所觸,莫之能御,則階及神明矣。是非數十年純功,易克臻此。姜容樵註:愈練愈精,漸至懂勁,由恤勁而漸至變化,用勁愈久,則豁然貫通而神明矣。顧留馨註:.著熟,著是打法,拳法,拳勢,譬如著棋。中國武術各拳種套路,就是各個不同的「勢」聯貫組成的,每「勢」都有它的主耍攻防手法和變化方法,錯綜互用,這就稱作「拳術」、翻拳祛」、「拳套」.不講技擊方法的套路稱做體操、舞蹈、導引或「八段錦」。有些拳種只講姿勢優美,實用性差,稱作花拳繡腿,是表演藝術性的武弊(講究實用性的稱作武藝。武弊,系武術中的弊病)。練太極拳推手,首先是身祛、手法、步法、眼法和每勢的著法(攻擊和防禦的方法),耍練得正確熟練。特別是練拳架,首先姿勢要正確,拳套要聯貫熟練,並和呼吸兩氣結合好,然後在推手、散打中進行試用,琢摸每個著法用得上還是用不上,用勁對不對。這是前人練太極拳的次序,即首先要俊得每勢的著法和交化,不可漫無標準地劃圈瞎練。懂勁─ 著法練熟即可逐漸佰出用勁的粘隨,剛柔、虛實、輕重以及曲中求直,留而後發等道理。現在有些人學推手,好談俊勁,不研究著法,這是跳班,越級的學法,只追求用勁,不講究著法,往往無從捉摸,不若邊際。因為「勁附著而行,勁貫著中」,著法如果不從實際出發,捨近求遠,勁也就著「著法」而失去應有的作用。懂勁以後,若法的使用才能巧妙省力。著法和懂勁都要和呼吸自然給合。不屬拳法的動作不可能結合呼吸。例如兩個吸或兩個呼湊在一起的動作,就不可能給合呼吸。懂勁質量愈高,推手時威脅對方的力攝也就越大,著法的使用也更能得機得勢。懂勁主要是從推手實踐中悟出來的。只練拳不推手,對懂勁是談不上的。想像出來的懂勁,一接觸實際就不行。階及神明─ 「階及」意即逐步上升,象合階、梯子須一步一步地爬上去。「神明」意即似高明,隨心所欲,形成條件反射,熟能生巧。「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這句話總的意思就是踢、打、跌、摔、拿等著法,熟練後,逐漸悟出「勁」貫著中的技巧。掌握「勁」這個總鑰匙,不求用著而著法自然巧妙,最後達到妙手無處不混然的程度。「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用功系指練功,不是指用力氣。全句意為:不經過勤學苦練,就不能豁然貫通(忽然完全悟解),堅持練拳推手,鑽研拳理。豁然貫通的功夫是沒有止境的。青年時期、壯午時期和老年時期,各有一次或多次對拳理的「豁然貫通」。通過向有經驗的師友學習、交流和反覆研究拳理,功夫才能練到自己身上。對療病保鍵增強體質才能有幫助。太極拳發展至今,主要的傳統套路有陳、楊、武、吳、孫等五式。陳式還有老架,新架和趙堡架三種,都是講究每勢的著法的。傳統套路都有講究著法,運氣的特點。懂得著法,拳套才容易練正確,不致練得千奇百怪,才能和呼吸結合得好。「氣與力合」療病健身的效采較高,不可節省練拳套的時間.王培生註:太極拳的妙處不是短時間所能學到的,也不是跳等所能得的,應該象學學問一樣,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長時間的堅持才能有所成就。首先應該按照教師的姿勢盤架子,要求姿勢正確,再求著熟,了解每一著的虛實陰陽,再了解每一著的用法,再了解太極拳中各種勁的意義。由推手而求得懂勁,訓練皮膚感覺的靈敏,懂得各種勁的用法,能移隨心所欲,方達於化境。然而在這些階段中,也象做學問一樣要碰到好多困難,非一朝一夕所能解決,必定要堅持不懈,精心琢磨才能豁然開朗.有所了悟,突破難關。這樣數十午不斷地刻苦鑽研,克服無數困難,才能得到太極拳的精妙處。沈壽注.須從熟習著法入手,而漸漸懂得勁的變化規律,再由懂勁進而達到運用自如。然而如不是經久地刻苦鍛煉,那是不材能一下子突然精通的。關於「懂勁,,或問懂勁是杏就是懂得力學原理?懂勁是太極拳的專用術語。在我國古代,雖然還沒有單獨建立起物理力學這一門科學.但太極拳如不符合力學原理,那不但與人對打或推手時必敗無疑,而且連走架也站不穩腳。因此,所謂「懂勁」在客觀上也就要求懂得力學原理在太極拳中的實際運用。然而在古代,這種樸素的力學原理一般是由老師口授身傳,並靠結合自己刻苦實踐和默識揣摩而得來的.所以,師傳和身體力行依然是頭等重要的,因為本本上的理論再精湛,如不能運化到拳術實踐中去,則還是一紙空文。因此,「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這句話,在今天來說,仍然具有深刻的意義。李文濤注.學習太極拳有一定進程,下可跳躍前進。太極拳之妙全在用勁。勁是無形的,必須通過有形的著勢來表現。怎樣學慣用勁?應該先學姿勢,姿勢正確再求連貫。拳路熟後,須了解各招式之用法。用法熟悉之後,能用勁不落空,才是真的招熟。然後再學推手,次求懂勁。懂勁是探覺敵方動作(勁路)的輕重緩急和趨向。經過長期練習,由略懂進至無處不懂、無微不覺才算懂勁。懂勁後不須用著(招),只須用勁.以至以氣代意,以意用勁,無勁非招,無招非勁。若能達到所發無人能擋,即接近神明了。非數十年之純功,不能達到此境。周稔豐註:懂勁就是通過推手,增強人的感覺能力。推手練到一定程度後,對方的手或身體的某一部分接觸自己的身體時,就能立即察覺對方勁的來源去路和輕重虛實,然後即可枯著或黔著對方的毛使之不易逃脫,並能很巧妙地以彼之勁還彼之身,使自己完全佔據主動地位,運用力學原理將對方發出去,這就做到懂勁了。這就是推手的技擊方面的意義。懂勁後,推手就愈練愈精了,也就是說,只有學會了懂勁,推手才會進步快.效果高,招法運用自如。「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楊澄甫註:頂者,頭頂也。此處道家稱為泥九宮。素呼天門。頂勁非用力上頂,要空虛,要頭容正直,精神上提,不可氣貫於頂。練久眼目光明,無有頭痛之病。丹田在臍下寸余,即小腹處。一身元氣急聚此地位,行功如氣海發源環流四肢。氣沉丹田,身與氣不偏倚,如偏倚,如磁瓶盛水瓶歪倒,則水流出矣。丹田偏倚,則氣不能聚矣。此說佛家稱舍利子,道家為練丹。如此練法,氣壯多勇。功久,外有柔軟筋骨,內有堅實腹臟,氣充足,百病不能侵矣。陳微明注.無論盤架子及練推手,皆須有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之意。不偏不倚者,立身中正,不偏不倚也。忽隱忽現者,虛實無定,變化真測也,

許靇厚註:虛,一作須,似宜從虛。虛者,對實之稱。實即窒滯難巧也。頂者,頭頂,亦日囪門。小兒初生時,此處骨軟未合,常隨呼吸顫動,道家稱為上丹田泥丸官,蓋藏神之府也佛家摩頂受記,道家上田練神,《易》日行其庭不見其人(庭指天庭,頭頂也,行神氣流行也,不見其人虛也)。《黃庭經》云:「子欲不死修崑崙〔山名,喻頭頂)。」均示人修養之要訣也。夫人之大腦主思想,小腦主運動。而頭頂實首出庶物,支配神經,為主宰之樞府,其地位重要如此,宜為修養家所注重。練太極拳者,向主身心合一,內外兼修,精神與肉體二者同時鍛煉,故運功時必須智於腦,貫神於頂,務使頂上圓光虛靈不昧,所以練神也。蓋頭為全身綱領,綱舉則目張。頭頂懸則骨骼正直,筋肉順遂,佣有動作,全身一致,左右前後無掣肘之虞矣。「氣沉丹田。」丹田,穴名。道家謂丹田有三:一居頭頂以藏神,一居中院以蓄氣,一居臍下以藏精,此指下丹田也(臍下三寸),常用深呼吸使氣歸納於此,自能氣足神旺。《黃庭》雲「呼吸廬外下丹田,審能行之可常存。」蓋常人呼吸短促,每至巾脫而何(中院橫隔膜也),不能下達此處,因之循環遲緩,肺力薄弱,不足排泄腹中炭養,血脈不能紅活,於人之壽命關係至拒。老子日:「天地之間,其猶櫜龠乎。」又日,「虛其心,實其腹。,蓋吐故納新(吐腹中蝕氣,納吸新鮮空氣也),歸根復命(根,根蒂。指下丹田命門精氣也。歸復者,以意逆念於此也),以心意導精氣於下丹田而施烹煉也,久之能延年卻病。下丹田為全身重點所在,習拳術者沉氣於此,則屹然不動,不易撼倒。但沉者徐塗而下,在有意無意之簡,非若外家之用力下沉,外瞰小腹也。倘或不慎,每致腸痛諸病。邇來日本之靜坐家剛田虎二郎罹糖尿病逝世,議者疑係努力丹田所致,非無因也。顧留馨注.虛領頂勁,意為頭頂要輕輕領起往上頂著,便於中樞神經安靜地提起精神來指擇動作。關於氣沉丹田,說法不一,這裡可能是指腹式深呼吸,吸氣時小腹內收,隔肌上升,胃部隆起,肺部自然擴張,呼氣時小腹外突,隔肌下降,胃部復原,胸廓自然平正,這也是被稱做內功拳太極拳的一個特點。「氣沉丹田」不可硬壓丹田,也不可一眯沉氣,而要「氣宜鼓盪,,並且練拳時的腹式呼吸只能用逆式,不能用順式。順式是吸氣時小腹外突,呼氣時小腹內收結合拳套就只能始終「氣沉丹田」,所以一定要用逆式(呼吸)。如果用順式呼吸,對練拳推手都是無益的。因內收的動作都要借地面的反作用力,必須氣沉丹田,勁才能往前發,那能有勁要往前發出打擊對方,而自己呼氣時小腹內收(這是腹式順呼吸練法)之理呢?逆式深呼吸是引進時吸氣,小腹內收;發勁時小腹外突。氣沉丹田,內功拳種的形意、八卦、南拳、內家拳,都是用腹式逆呼吸的。王宗岳高度概括了太極拳的理論(那時只有陳式太極一種,沒有流派),他對呼吸運氣講了一句「氣沉丹田」。「虛領頂勁,氣沉丹田」基本上概括了太極拳對立身中正,松靜自然地運氣、練拳和推手的要求。王培生注.頂指頭頂。練太極時應該無思無慮,沉穩安靜,聚精會神,專心一志。不該在昏昏欲睡的狀態下進行練習。要達到這種境界必須運智於腦,貫神於頂才能提起精神。然而卻不能用力,一用力則頭頂發硬,氣血不能暢通。必須要虛靈才能合乎要求,而免去弊病頭為全身的主導,頭正則周身骨骼正直,筋肉順遂,這樣在動作上才能全身一致,沒有偏左偏右的毛病。丹田是穴名。對丹舊的位置有種種說法。有說在臍下一寸的,有說在臍下二寸或三寸的,其實丹田僅是一個往意點或內部緊張點。一般人呼吸短促淺表,假使在練習時能使氣歸納于丹田,鍛煉呼吸深長,則可更好地收到練習太極拳的功效。然而要注意這種使氣歸納于丹田的作法,只有用意下沉,決不可用力。一用力則易違反生理而產生弊病,這點要特別往意。沈壽註:頸部肌筋要放鬆,頭部要正直而自然地向上頂起,並採用腹式呼吸,使內氣能下行而沉于丹田部位(不致使氣血上浮).季文濤注,頭頂是大腦,是主宰全身的神經中樞,應是修養的重要部位。道家以頭頂為上丹田,又是藏神之處。練太極拳要求肉體與精神同時鍛煉,即一切舉動都須用大腦的智鼓.所謂虛領頂勁,是頭頂如懸空,貫神於頭頂。頭頂懸空. 則全身正直,筋肉自然,動作一致.前後左右很少有偏差。貫神於頭頂是精神內斂,全神貫注,審查敵情,敵欲動,我先動,待機而發,一發必中。丹田的說法有幾種,按太極拳與氣功的要求,丹田有三:上丹田(穴位百會)在頭頂,可以藏神,中丹田在躋內,可以練氣,下丹田在兩腿檔中間(穴位會陰),可以藏精.氣沉丹田指的是中丹田,幾說丹田之時,即指中丹田肚臍之內,這是練氣的根本。練法是以呼吸引氣,沉入丹田。呼吸的是空氣,但下丹田不是空氣,而是元氣〔真氣)。元氣在於用意來引導下沉丹田,然後能蓄能發,運行全身。「不偏不倚,忽隱忽現」楊澄甫註:險者,藏也。現者,露也。隱現之法,與人對敵猶有神明難測之妙。如敵來襲我身,我身收束為忽隱,使敵不能施其力,如敵手往回抽時,我隨跟進為忽現,敵不知我高低上下,無法敵擋我手。練太極拳如河中之小船,人步臨其上,必略偏忽隱忽現,猶如龍之變化,能升能降。降能隱而藏形,現能飛升太虛,興雲吐霧,此理言太極能高升。險現即忽有忽無之說。陳微明註:不偏不倚、忽隱忽現眷虛實無定,變化不測也。許靇厚註:偏,頗失中也。倚.賴失正也。隱,藏也。現,表現也.忽隱忽現者.神明不側也。上指身休姿勢,下指神氣運勁,太極虛明中正者也。於姿勢則必中必正,於運動若有意無意,使神、氣、意、力全身貫徹,無過不及,忽隱忽現,令人不可捉摸。練習純熟,便易領悟。幾何學定理,過兩點只能作一直線。太極拳上領頂勁,不守重心,周身中正,便無不是處矣。但領守須含活潑之意,富自然之趣。過於矜持,則神氣凝滯,姿勢呆板,運勁不能虛靈,動生障礙矣,故日忽隱忽現也。顧留馨註:不偏不倚是說身休姿勢不要歪斜而失去巾正。不偏是指形休上、神態上,都要自然巾正。不倚是不丟不頂,不要依命什麼來維持自己的平衡,而要中正安舒,獨立自主。忽隱忽現是說行氣運動要似有實無,忽輕忽重,虛實無定,變化多端.使對方難以適應.顧此頭彼。王培生住:不偏不倚有兩種含意.從外表上是指身子中正,不要有一點偏斜的地方,不致違反人身骨骼結構,違反生理,從內部講是指身體內的「中氣」,既要保持中正,又要保持平衡,這樣才能達到不偏不倚之目的。忽隱忽現指神、意、氣、勁、虛實、陰陽等變化莫測而言。沈壽註:身體不可歪斜搖擺或前俯後仰。勁路的虛實要忽而隱忽而顯現(使對方吃不准我的勁路.猜不透我的心思)李文漪注,前句指身體姿勢,後句指運動精神。姿勢必須中正,運動則在有意無意之間.精神與意貫穿全身,無過不及,忽隱忽現,令人不可捉摸。練習中須含活潑之意,自然之趣,這是純熟之後才能領悟的狀態。「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楊澄甫註:重者,不動也。與人對敵,不動可乎,如用拳必以身體活動,手腳靈捷,然後可以迎敵。敵如擊我左方,我身略偏虛無可逞,如擊我右方,我右肩往後收縮,使其拳來無所著,我體靈話,不可捉摸,即「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陳微明註:此二句即解釋忽隱忽現之意。與彼鑽手,覺左邊重則吾之左邊與彼相戮處即變為虛,右邊亦然。杳者,不可捉摸之意也。與彼相薪,隨其意而化之,不可稍有抵坑,使之處處落空,而無可如何。

許靇厚註:此仍承上文而言。菩忽現無常,敵以吾力在左,思更加重吾左方之力使失平衡,吾則虛以待之,令敵力落空。敵揣吾右方有力,可以擒制,吾即隱而藏之,虛實易位,隨機善應,敵更何所施行其技耶。姜容樵註:敵出手左邊實,則吾之左邊與敵薪連處,立變為虛,敵出手右邊重,則吾之右邊與敵戮連處,即變為輕虛。輕者,化勁也。一用頂勁即太極之病。總使敵不可捉摸,處處落空,乃為至善.顧留馨注,既要做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還要做到敵方從左方用力來攻,我左方虛而化之,虛而引之,不與抵杭,使彼來力落空,如對方從右方用力攻來,則我右方虛而化之,虛而引之,也石與頂抗,使來力落空。這就是不犯雙重之病。練到處處虛而化之,虛而引之,就是棋高一著,使對方縛手縛腳。虛和杳都是不可捉摸的意思。王培生註:是指兩人推手時,對方用力在我左方,想使我的重心出子體外,而我之左方和對方的粘連處即變實為虛,令對方落空,使不上力;反之右邊亦然。總之隨對方之意而化之。不可稍有抵抗,這樣使其處處落空,也就可以用對方之力,還制共身.沈壽注.我左側的肢體如微感重意,就立即將左側這一部分肢體變虛,我右側的肢體如微感重意,也應立即把右邊的勁隱去(使對方無法得實而攻)。許文濤注.這是忽隱忽現的運用。敵從左方攻擊,我則虛左以待,使敵落空。右方也是如此,我以虛實易位的變化,敵將無計可施。「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楊澄甫註:仰為上,俯為下.敵欲高攻,吾即因而高之而不可及。敵欲押吾下,因而降使敵失其重心。與己說,仰之彌高眼上看,心想將敵人擲上房屋,俯之彌深,想將敵人打入地內。班侯先生有軼事,六月某日在村外糧場(即北方收糧地方)乘涼,突來一人拱手日,請問班侯先生居處?答:「吾即班侯也。」其人疾出大食中三指擊之。班侯見場有草房七尺高,招手說:「朋友,你上去罷! 」將其擲上又言請下罷,速回醫治。鄉人問日:「何能擲其上?」日:「仰之彌高。」鄉人不解其說。北方有絡萬子從學焉.學數年欲試其技,班侯日:「將你擲出元寶式樣,可乎?」萬笑日:「略試之。」校手如言,兩手兩腳朝夭,右胯著下如元寶形,入地不能,將腳胯摔脫矣。醫好至今腿略顛跋。此人拳甚好,常日俯之彌深,利害極矣。長者,進也。促者,迫也。與人對敵時,可進不可退。伸手長勁,我手愈進愈長,不進則短。我擊敵,敵退時我進身踉步,迫使敵不能逃也。敵不逃脫我為順,敵為背,可能絕其技。總而言之,即粘、連、歌、隨之意矣。陳微明註:彼仰則覺我彌高,如捫天而難攀,彼俯則覺我彌深,如臨淵而恐陷。彼進則覺我愈長而不可及,彼退避則覺我愈遙而不可逃。此言皆我之能豁連不丟,使彼不得力也。許靇厚註:仰者,升也。俯者,降也。敵欲提我使上,吾即因而高之,敵欲押吾使下,吾即因而降之,敵遂失去重心反受吾制也。因仍變遷,潛移默化,運用之妙在於一心。「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進,前進也。長,仲舒也。促.逼迫也。吾前進時,倘敵順領吾勁時,否則長身以隨之,使無可逃甚.或敵乘勢前進,吾急引而勝之,使敵力到盡頭,自不得再逞。吾若退後,敵力退來.每致迫使無路可逃。然退而急進,雖進不促矣。《易》云:『夭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示人遇事當積極進行,不可退縮也.太極拳雖以柔靜為主,但非務退避其佯。退者,乃以退為進,非真退也。若競退時,倘遇敵隨之深入,則逼迫不自安矣。又敵退後時,吾進而迫之,使愈促。吾退後時,敵力跟來,吾則或俯身摺疊以促其指腕,或旁按臂彎,便敵促迫不安,而不能再進,全在因勢利導,不必拘泥也。姜容樵註:敵仰攻,則覺我高不可攀,可望而刁可及,敵俯就,則覺我深不可測,遂陷猶如淵海,敵進手足以襲我,側覺祝愈長而不可及,敵退走,則覺祝蹤其後,愈迫愈近,無處可避,斯君初學者,讀之率皆懷疑,一旦領悟,自可得其理與法也.顧留馨註:彌字作更加解釋。我運用粘化劃弧、引進落空的方法,對方往上進攻,我高以引之,使其高不可攀,腳跟浮起,有凌空失重的感覺,如對方往下進攻,我低以引之,使其有面臨深洲,搖搖欲墜、愈陷愈深的感覺,若對方前進,我漸漸引進,使其摸不到我身上.有進之愈長而不可及的感覺;若我粘迫進攻,對方越退越感覺不能走化。這四種情況都是在粘走相生,不丟不頂,我順人背,我得機得勢,彼失機失勢而出現的。上述推手只要認真實踐,人人都可有不同程度的進步。但這種推手技巧是無止境的,可說是一種「活到老,學到老」助身健身的技術。推手雙方功力相等,不容易發揮出這樣的技巧,如遇差距太大了欠如果力量、耐力、速度、靈敏、技巧等相差大了),這種高級技巧就會顯示出來。王培生注「仰之則彌高,是指敵方欲向上提兔我就順共勢而向上,使他用不上力,並有高不可攀的感覺。「俯之則彌深」是指對方用力攻我下部時,我則意在彼先,順其來勢向下沉采,使其力落空,而重心出於體外,並有如落陷阱之感。「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此意與上句相似。當對方向我進身時,我順其勢而退卻,化去其力,使其有力的勁頭不能用到我身上,並有一種長不間接的感覺。當對方身體不得勁向後退時,我應順其布、背的趨勢加以控制和餐促,使他產生一種全身上下迫處、不安的感覺。沈壽注.對方仰攻,我就升高,使他深感高不司攀,對方俯襲,我就低落,使他頓覺探不可側,對方進身,我就引之向後.使他感到越是向前,形勢越加深長而不可及,對方退身,我就乘勢進通,使他覺得越是後退,形勢越加局促而陷入困境.李文濤注。敵欲提我向上,我以更高順之,敵欲壓我向下,我以更低引之,這和前句一樣,使敵失去重心,為我所取。「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是敵來攻我,我即退讓,引進敵人,使其力到盡頭,不能再進,是謂進之則愈長.我進攻時,敵隨退讓,我則進身隨之,使敵無所退避,是謂退之則愈促。太極拳以拿為主,但並不只有退,退是假退,以退為進。我退時,敵進迫,正可因勢利導,以柔克剛,化敵力為我力,使敵被動而我主動。「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楊澄甫注。練功夫感覺靈敏,稍有接觸即知,猶如一鳥毛之輕,蠅蟲之小,小亦不能著我身,即便著落琉璃瓶內,光滑不能立足,我以化力,將蠅足分磋矣。如此可見太極之功成矣。昔班侯先生有一軼事:六月行時,常卧樹蔭下休息,或有風吹一葉落身上不能存留,隨脫溜而落地下。自己常試己功,解襟仰卧榻上,捻金米(即小米)少許里於臍上,聽呼一聲小米猶彈弓射彈一樣,飛上瓦屋頂相接。班候先生之功可為及矣,同志宜為之。「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與人對敵,不必有一定架式,使敵無處入手,如諸葛用兵或攻或守,敵莫能預側。諺雲.「不知我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敵不知我練太極有審敵之法。如搭手著熟懂勁,我手有靈動知覺,敵手稍動,我早知來意,隨手奏效一發即出,如離遠用審敵法,一望即知其動作。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陳微明註:羽不能加,蠅不能落,形容不頂之意。技之精者方能如此,蓋其靈敏已到極處,稍觸即知。功夫能至此,舉動輕靈,自然傲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之化境矣。許靇厚註:羽,翎羽也。加,增之也。落,降也,著也。言善太極功者,感覺敏銳,稍觸即知,稍縱即逝,雖輕如一羽,微如蠅蟲,稍近吾體,即知覺,趨避而不令加著也。夫虛靈不昧之謂神,有知覺然後能運動。至虛極,守靜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有不期然而然者,非鍛煉有素,肢體輕靈,富有觸力,未足言此也。「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虛靜,則陰陽相合。覺敏,則剛柔相濟。敵偶動作,吾無不知。吾之動作,敵盡難知。拳術家所向無敵,蓋皆由此。孫子曰:「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又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人不知我,我能知人,則所向無敵.姜容樵注,太極拳至入化境,誠有不見不聞之感覺。不丟不頂,稍觸即應,雖羽毛之加,蚊蠅之落,亦能預知而不容,其感覺靈敏如斯。我之動作,敵不能知,敵之去向,我能預防,自然我無不勝,攻無不取,蓋皆由初步而進階,如及此境也。顧留馨註:這是形容觸覺的靈敏度極高,稍微觸及,便能感覺得到,立即走化。功夫練到技術高了,便能做到.一根雞毛,一隻蒼蠅或一隻小蟲輕輕觸及人體任何部位,都能感黨得到,並立即有行動對付,這樣在推手時便能做到他不知我,我卻能知他.「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要有這樣的深功夫,才能成為所向披靡的英雄好漢。當時的中國武術家認為,近身搏鬥的技巧在戰場上能發揮決定性的作用。王培生註:太極拳以懂勁為拳中要訣,而懂勁的初步功失即訓練皮膚靈敏的感覺。在推手時,由皮膚壓迫的輕重及溫涼的感覺來察知對方勁的輕重、虛實及來力的方向。這樣鍛煉下去至功夫高深後,感覺就特別靈敏,稍觸即知,象羽毛那樣輕的東西,象蒼蠅或小蟲那樣微小的東西,只要稍進我的身體,就能預先知道,而不容在身體停留。感黨到了這樣程度時,我的動作對方不能全知,而對方任何一個微小的動作,我都能由感覺察知而加以預防,這樣自然所向無敵百戰百勝了.沈壽註:衡量敵勁輕重的準確性,不可有一根羽毛份量的誤差。感覺敏銳的程度要使蒼蠅、蚊蟲都落不到我的身上。總之.使對方難以知道我的動向,而我獨能對他朔青況了如指掌。英雄之所以能無敵,都是由於這個緣故而達到的啊!關於「一羽不能加」句,在太極拳的實踐經驗中.是卜分講究練習聽勁這一基本功的。所謂聽勁,是指用肢體皮膚的觸覺來感知對方勁的方向、輕重、沉浮、大小,虛實,以及來龍去脈等等要素,就象能用耳朵聽到很清晰的聲音一樣。太極拳好手能夠「粘則相隨,走則引化」,能制人而不受人制。主要看這一獨特的基礎功夫達到了什麼程度。至於「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等語,只是用來形容觸覺的敏銳罷了.李文濤註:太極拳精神集中,感覺靈敏,稍動即知,比如一根羽毛,一個蠅蟲落到身上也能感觸,立即做出反應。惟有虛靜才能感知微動,有感而動,如同無意中的形動,形成條件反射。這是鍛煉到一定程度的結果,此句只可意會,他人是難以言傳的。「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孫子說過,善戰的並無什麼了不起的奧秘,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而已。不知彼而知己,就有時勝,有時敗。太極拳家之能知人,全在粘連敵人之中感知敵意,故能發勁,雖在敵人之後,而打擊卻在敵人之先.「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無力讓有力,手慢讓手決,此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楊澄甫註:雖拳類繁多,各門姿勢用法不同,總而言之,蓋注重手快力大則一也。此種說法人生就有,非學得也。各拳著名人也甚多,但未有太極之理,精微奧妙也。陳微明注.以上言外家拳術甚多,不外以力以快勝人。以外力勝人者,若遇力過我快過我者則敗矣。是皆其自然之能,非有巧妙如太極拳術之不恃力,不恃快而能勝人也.許靇厚註:泛指他項拳術而言。雖勢有區別,流派不同,姿勢各異,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他種拳術重力旦,尚著法。而不求懂勁,故於機勢妙合,運用靈敏,以靜制動諸訣,概不過問。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此皆先夭自然之能。力大與敏捷二者,均為天賦的能力,非關學力而有為也,非由學而能者。姜容樵注,國術名稱板多,雖各有派別,然皆不外以強有力而欺弱,以手快勝手慢。凡有力者打無力,手快者勝手慢,如返力大我十倍者,則我立即敗地又立判矣。皆是先天自然之寸能,並非由道理中所學而得者也。武術的流派很多,雖然姿勢動作不一樣,但不外大力打小力,手腳快打手腳慢的.所謂有力打無力,大力勝小力,手慢讓手快.這是一般自然規律,不是練拳藝所獨有的。其實,太極拳從名字的含義來講是有柔有剛,有輕有重,有快有慢,既耍練習四兩撥千斤,又要練習「渾身合為千斤.」所以單純強調一方面,就有片面性,就會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了。武術界有以巧破千斤,以力降十會的說法,這就是一分為二的見解。王培生注.這種技擊的方式方法種類寮多,雖然在姿勢動作上各內不同.但是總的說來,其中大部分都是依靠身強力壯來壓倒弱的。也就是氣力大的能勝氣力小的人,手快的人能勝手慢的人。象這樣的對抗方式,是不符合拳理的,因為徜若硅郭比自己乎更快、力更大的人,那麼白己一定會失敗的。所以消光以手快力大戰勝對方的作法只是人類先天自然之本能,而與拳理無關,這也就是說.它並不是以拳理來戰勝對方只勺。沈壽註:這種拳技的其他流派很多,其拳架姿勢雖有所不同,但大體上都不外乎以強欺弱,以快制慢罷了。有力氣的人打敗沒有力氣的人,手腳慢的人輸給手腳快的人。這此僅僅發揮了人的天賦自然本能,而不是由子學習了勁的規律有所作為的關係啊!關於門戶之見,《太極拳論》在闡述「旁門」的一段話時.或多或少地帶有一點「門戶之見」。這裡既要看到古人的歷史局限性,也應予以適當地批判對待。特別是在今天,這種局限性並未完全消除。往往論及拳技,多有揚己之長、譏人之短等現象,或者以偏概全,把偌大的天下看成只有自己這個拳術流派。當然這裡面也有個拳術知識的廣狹問題是應該區別對待的。總之,要解決這些問題,似乎涉及到拳德、拳風、拳知等多方面的教育問題這也是值得武術教學工作者研究的一個問題。李文濤注,拳術的種類甚多,一般總是以強者、快者勝。這是很自然的本能,不是從什麼理論中學來的。太極拳則不靠強快勝人,這是太極拳的巧妙之處。「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楊澄甫注.聖人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學藝能無力打有力,手慢勝手快,以巧制敵.能使人實地心服,亦不愧學藝之苦心矣。練太極能引進落空,雖千斤重無所用也。能靈活才有落空之妙,能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之妙得矣,昔有一軼事:京西富翁庄宅如城,人稱小府。張宅,其人愛武,家有鏢師三十餘人.性具好學。聞廣平府楊祿(露)禪名著,托武友祿青者往聘,及請至,張見其人瘦小,身未五尺,面目忠厚,身穿布衣。遂招待其禮不恭,宴亦不盛。祿(露)禪先師會意,遂自酌自飲不顧其他。張不悅日:「常聞武哥談先生盛名,不知太極能打人乎?」祿(露)禪知謙不成,遂日:「有三種人不可打。」張問何三種人?答日.「鋼鑄的,鐵打的,木做的,這三種人不容易打,其他無論。」張日:「敝舍三十餘人,冠者劉教師,力能舉五百斤與戲可乎?」答日:「無妨一試。」劉某來勢猛如泰山,拳風溯聲,臨近,祿(露)禪以右手引其落空,以左手拍之.其人被拍出三丈外。張撫撫拳笑日:「先生真神技矣。」遂使廚夫重新換滿漢盛宴,恭敬如師.劉力為牛,不巧,安能敵乎了由此知,顯非力勝之能為功也。「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楊澄甫註:七八十歲為耄耋,能御眾人,指練拳而言。不練拳即使壯年,敵一二人難矣。用功人自學拳之日起,至老未脫功夫,日久筋骨內壯,氣血充足,故七八十歲能敵眾人。猶戰定軍山老黃忠言,人老馬不老,馬老刀不老。其言甚壯.練太極拳,人老精神不老,能敵眾人,概此意也。昔健侯大師軼事.有日天雨初晴,院外水中一小路,可容一人行。門生趙某立其間觀天,不知老先生自屋出,行趙後焉,欲為戲,伸右膊輕輕壓趙右肩上。趙某覺似大梁壓肩,身彎曲側坐移出路。老先生笑而不言,行出。又一日足立院中,言與眾人捕為戲,有門生八九人齊擁. 上來,見老先生幾個轉身,眾人齊跌出,有丈余的,亦有八九尺遠的。老先生年近八十,耄耋御眾,非妄言也。快何能為,此快字言無著數之快,謂之亂快。忙亂之快無所用矣。非快不好。快而有法然後可用矣。陳微明注.太極拳之巧妙在以四兩撥千斤。彼雖有千斤之力,而我順人背,則千斤亦無用矣。彼之快乃自動也,若遇精於太極拳術者,以手粘之,彼欲動且不能,何能快乎?許靇厚註:「牽動四兩撥千斤」如秤衡物、滑車起重,全賴槓桿、斜面等理。太極拳以小力勝大力,以無力勝有力,與科學暗合。「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古稱七十日耄,八十日耋。年老之人舉動遲緩,然古之名將,如廉頗者,雖老尚能掛眾,是必不僅侍手足快而已。姜容樵注.練太極拳達到至虛,其神妙能以四兩力氣撥重千斤。年登大耄之人,能御多數之敵.由斯觀之,絕非有力與快便可取勝也.顧留馨註:四兩撥千斤,是指小力能勝大力。這是說學習太極拳能改變天生的條件,用拳術的熟練技巧,戰勝強大的敵人。再說七八十歲的老人,體力當然比較差,動作也比較遲鈍,卻能應付許多年青力壯者圍攻而取勝,這又說明天生的快是不能與拳術的技能比擬的。王培生注.太極拳之巧,全以拳理戰勝對方,而不在於手快力大。一般人常說太極拳常以四兩撥千斤,井且我們也常聽說過,一年老的人可以戰勝許多個青年人的事實。由此可見,顯然不是力大手快就能致勝的。他所以致勝,主要在於他能把科學的原理應用在拳術中。例如應用槓桿、斜面、輪軸等機械原理於拳術中。因此,可以得到以小力勝大力的結果。所以說四兩撥千斤的說法是科學的,而不是故作玄虛。此外,我們利用力學的原理使對方的力達不到我身上,這樣即使他手比我手快,也無法戰勝我。沈壽註:仔細分析四兩撥千斤這句諺語,顯然不是主張以強力勝人的。請看七八十歲的老年人能抵禦眾人的情形,單純地依靠快速又有什麼用呢r凡是順勢借力發人,即所謂「四兩撥千斤」,是絕不可犯雙重毛病的。因為太極拳的借力發人,就是利用重心、乎衡、慣性、槓桿、合力、力偶、反作用力以及圓周運動等等力學原理,藉以達到以小制大、以柔克剛的目的。換言之,太極拳的技擊特點是重巧,而不在於臂力過人。這從引用前人四兩撥千斤句便可看出。反之,若犯了雙重的毛病,那就形成兩力相抵,大力者勝了。雙重概念在這裡是說得非常明自的.至於「快何能為」句,是承前半句「觀耄耋御眾之形」來說. 的。相對地說,老年人是不可能保持青年時代的那種速度和力量的,這是常識。如果簡單地認為快可制慢,他怎能傲到御眾呢?這話並不是全盤否定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前文「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已足以說明這一點了。李文濤註:以四兩之力撥開千斤的打擊,顯然不是以強力取勝,而是以巧力化解敵之強力。多人圍攻一個老太極拳師,快也無用。「立如平準,活似車輪」楊澄甫註:「立如平準」,即立身中正不偏,方能支掌八面,即.乾坤坎離龔震兌良,四正四斜方向也。「活似車輪」,言氣循環不息。占人云:「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映如車軸,四肢如車輪。如腰不能做車軸,四肢不能動轉,自已想使車軸轉,可多澆油,腰軸油滿方好。同志細細體會,自得之,勿須教也。陳微明註:立如平準者,有虛靈頂勁也,活似車輪者,以眼為主事,無處不隨眼運動圓轉也.許靇厚注,中正安舒,不偏不倚.脊背三關自然得路也。.「活似車輪」,圓妙莊嚴,靈活無滯,則用身法輪常轉不已矣。姜容樵注.立式如同秤,稱之準確。頭頂項豎,氣貫丹田,演式圓轉以腰為軸,手足臂膀自然活似車輪。顧留馨註:始終保持平衡,身體端正,要象秤准一樣,身手園活如車輪旋轉。不但不受來力,還能把來力拋出去。王培生注.身軀一站要象天秤稱物一樣準確。在動的時候,就象車輪繞軸旋轉那樣圓活。這就說明頭部為全身之準繩,它負有指揮和判斷能力,即反應靈敏等。腰為全身之樞紐,是四肢運轉的總機關,所謂「上下一條線,全憑左右轉」即指此意.沈壽注.立身要象天平那樣中正不偏,還要靈活得象車輪那樣圓轉自如.李文濤註:立身正直,不偏不倚,以腰為軸,活似車輪,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故力雖強,處處落空,而為我所制。此即耄耋御眾之理。「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楊澄甫註:前說有車輪之比.猶如一腳蹬輪偏,自然隨之而下。何為雙重t 又如右腳蹬上右方,左腳蹬上左方,兩力平均,自滯而不轉動,此理自明,勿須細說。「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語耳」。楊澄甫註:最淺解說,同志得許多宜處,比如有幾人練大極拳,日日用功五六年,與人較量反被敵制,同志問曰.你用功五六年可謂純功矣.何其不勝?請表演十三式觀之。見其練法騎馬坐檔,握拳怒目咬牙,力大如牛,氣也未敢出,此為雙重練法。同志笑曰.尊駕未悟雙重之病耳。又一人日:我不用力練五六年,為何連九歲頑童也打不倒?同志請其練十三式,見其練法毫不著力,浮如鵝毛,手足未敢伸,眼也未敢開大.同志笑日:尊駕為雙浮誤矣,雙重為病,雙浮亦為病。眾笑日:切實練法可能得之?有此拳書(《太極拳便用法》)容易知之,此書閱法先閱一遍。拳理甚多,不能一閱就懂,日後可練十日拳閱一日書,慢慣此書功效大著矣。如有一節悟明料難,可問高明老師可也。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成勁。陰陽即虛實。總而言之,粘連走化,懂敵之來勁。前解甚多,不必多敘。陳微明註:何謂偏沉則隨,雙重則滯?譬如兩處與彼相粘,其力半均.彼此之力相遇兩相抵抗,是謂雙重。雙重則兩人相持不下.仍力大者勝矣。兩處之力平均,若松一處,是謂偏沉。我若偏沉,則彼雖有力,亦不得力,而我可以走化矣。「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雖有數年之功,若尚有雙重之病,則不免有時為人所制,不能立時運化。若欲避此病,須知明陽,粘即是走,走即是枯,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若欲避雙重之病,須知陰陽,明陽即虛實也。稍覺雙重,即速偏沉,虛處為陽.實處為陰。雖分陰陽,而仍粘連不脫,故粘能走。陰不離陽,陽不離陰者,彼實我虛,彼虛我實,皆視彼方之意而變化。如領悟此意,相機應變,毫釐不差,是真可謂懂勁矣。許靇厚注.偏,指一端也。如吸水機,如撤灑器,便一端常虛,故能引水。如欹器之,不堪盈滿,滿則自覆矣.「雙重則滯,,有彼我之雙重,有一己之雙重。太極拳以虛靈為本,單重尚且不可,況雙重乎!古云:「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易》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蓋言虛則靈,靈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化則無播耳。善應戰者,常制人而不制於人,而況自為人所制乎。用功雖純,苟不懂雙重之弊,猶未學耳。「欲避此病」(雙重之病),須知陰陽,明陽之解甚多,茲不復贅。『粘即是走,走即是粘」,一而二,二而一者,制敵劫時謂之粘,化敵勁時謂之走。制而化之,化而制之,制即化,化即制也.「陰不離陽,陽不離明,陰陽相濟方為懂勁。」知彼己之剛柔虛實,則陰陽互為消長,以虛濟盈而不失其機,斯真住矣。姜容樵註:敵用力,我鬆勁,敵力雖大,而我可化走,是為偏沉則隨。敵用力,我亦用力,二人互相抵抗。率為力大者勝,是為雙重則滯,乃太極之最忌。習技若干年,練習純熟,惟運用不化,出乎仍為人制,是其雙重之病仍未徹悟。欲避雙重之病,須知陰陽。陰陽者虛實也,亦奇正也。遇敵時如覺雙重,我自偏沉,虛為陽,實為陰,敵虛我實,敵重我輕,粘著便走,走亦能粘。奇出可變為正,雖正亦能變奇,奇正虛實,我不自主,皆隨敵之動作而變化。能粘能走,知陰知陽,始能應付裕如,而可謂之懂勁矣。顧留馨註:無論來力多麼重大,要粘著走化,不要頂抗。如果粘著處,放鬆走化不受力,這叫做「偏沉」。能做到偏沉,就能順遂,使對方有力也不得力,有力無處用。推手時要避免兩力相抗,如果兩力相抗,不能「偏沉則隨」,動作就會遲鈍,結果還是力大者勝。常常見到勤練太極拳推手多年的人,不能很好地領會愧勁和粘隨走化的道理,往往不能制人,反而被人所制,這都是用力抵抗,犯了雙重之病而不自覺所致。王宗岳這段話是在二百年前講的,那時候,太極拳不作為老弱病人練的拳,而是體格強壯者練的拳。他們不懂雙重之病,不能制人,大都為人所制.而現在練推手的大都是力量不大的人,基礎薄弱的人,加上不愧雙重之病,不懂著祛,難怪有些摔膠的人或練拳又快又硬的人說,一般練太極拳的是豆腐架子。要避免這個用力抵抗、不能走化的毛病,就要愧得陰陽的變化。陰指柔、虛、輕、合、蓄勢、吸氣等,陽指剛,實、重、開、發勁、呼氣等。粘逼中隨時可以走化,所以粘也是走。走化中隨時可以轉化為粘逼,所以走也是粘。有開有合,並中有合,合中有開,有虛有實,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這樣虛實、剛柔、開合,變化靈活,才可以使對方顧此失彼,不知所描,應接不暇,處處被動。陽剛不能離開陰柔,陰柔不能離並陽剛,有陰有陽,有虛有實,有柔有剛,陰陽相濟,虛實互變,柔剛錯綜,才算是懂勁。顧留黔注.有人把步型,步法中的馬步(雙腿平均負擔體重)當做,雙重」,力求在練習太極拳套路時甚免兩腿有平均負擔體重之處。這是誤解《太極拳論》中「雙重之病未悟耳」的含義。練太極拳套路時既要兩腿分清虛實,有利於樁步椒固,邁步輕靈,又要有兩腿虛實比例,隨著動作轉換的需要而隨時調整。虛實比例轉換時,必須會有兩腿平均負擔的一瞬間,客觀情況需要兩腿平均負擔重量時,就錨要重心落在雙足間,因此不應該把步法上平均負擔體重當做雙重。事實上,推手時不可能用一條腿來負擔體重,一般總是進攻時前足負擔多些,引化時後足負擔多些,並且有時還有雙足平均負擔體重之處。王宗岳《 太極拳論》中說的「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這是明明在講,推手時當對方用力攻來,如果我也用力去對抗,就是「雙重之病未悟耳」生推手時不犯雙重之病的方法,一種是對方從左邊著力進攻,我左方鬆柔地引開來力,從右邊向他還擊。這是「左重則右虛而右已去」的方法,另一種是他從左邊著力進攻,我就在左邊枯著點,做螺旋式的邊化解邊反擊,這是小圈轉關的方法。這兩種方法都要經過無數次的反覆實踐,才能運用純熟.得心應手。王培生注,「雙重之病」是指推手的雙方僵持不動的象徵.「偏沉則隨」是指一方能以放鬆即解決了矛盾。練太極拳最怕犯雙重之病,一有雙重則必與對方相抵抗,對方用力,我也用力,發生丟項,這樣就產生了力大勝力小的結果。倘若當對方用力時,我能夠鬆勁不與對方抵坑,而在對方虛弱處加以.還擊,這樣就可以用小力而勝大力了。常有許多人練了另少年的太極拳,但因為他們對雙重之病了解的不夠透徹,所以一上手就被對方制住而化解不開。要想除去雙重之病,首先應往意一招一式的明陽虛實變化。其次要知道粘走的道理,隨時隨地均能粘走。所謂粘走,即是以一個圓圈、或半個圓圈化開對方的勁叫做走化,同時,用半個圓圈應含有粘勁,以便向對方加以還擊,這叫做粘放。任何一個動作都含有進攻和防守的雙層含意,隨時可攻可守,完全隨著對方的陰陽虛實變化而變化,要處處做到敵剛我柔,敵柔我剛,這樣才算懂勁。沈壽注.對方用勁,我要相應地把自己的勁偏沉子一端(不與對方的實力相頂相撇,這樣就能保持勁路的相隨而暢通。反之,如我也以重力相抵抗,那便形成「雙重」,這時勁路就發生重滯而停頓了。每每見到下了多年苦功而不能運用柔化的人,大抵都是自己(授人以柄)為人所制的。這是沒有領悟到自已犯有「雙重」毛病的緣故呀皿要避免犯雙重之病,必須弄通明陽對立統一的擠證規律.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兩者能相反相成.相互輔助,這才算是懂得了勁的規律。李文濤註:虛實變化以沽粘敵人則能順遂而知敵意。與敵頂撞爭力是謂雙重,則不能靈活,不能運化則是雙重之病。周稔豐注.太極拳界對雙重理解不甚一致。有人認為雙重雲奢,若兩手用勁與方向皆同,而兩足用勁與方向皆同,臂為雙重。惟兩手用勁與方向相同,為手之雙重,兩足用勁與方向相同,為足之雙重。兩手兩足同時用勁與方向相同.則為全身雙重。這種提法有片面性。照上面說法,簡化太極拳中起勢則感全身雙重之病,豈不一開式就錯了嗎?顯然這樣說法是錯誤的。其所以錯誤是他未分清雙沉與雙重的區別,誤將雙沉理解為雙重。拳論說:「雙重則滯。』而「起勢」沒有任何滯的感覺,又怎能稱之為雙重呢?《太極輕重浮沉解》中也明確談到:「雙重為病,失於填實,與沉不同也。雙沉不為病,自爾騰虛,與重不同也。」這裡將沉與重剖析得很清楚。「填實」即為「盡實」、「絕實」或「病實」的意思,形容實中喪失彈性,屬於失掉靈活的僵力,是一個不符合太極拳要求的病態實。具體說:太極拳中的馬步,楊式太極拳攔雀尾中的雙手按式、八十八式、吳式、楊式、孫式太極拳中的如封似閉的雙手前推等,正確的做法(不失彈性勁)都稱之為雙沉,不能叫做雙重。如果動作僵硬,重滯不靈,方可稱為雙重.例如馬步,兩腳相距過寬,下跨太過,失掉彈性勁而影響動作靈活時,即應叫雙重。甚至弓步,如果兩腳前後相距過長,屈腿膝蓋超過足尖,失掉彈性勁而發滯時,也是不符合太極拳要求的,這就犯了半重、偏重,滯而不正的毛病。推手時發生頂牛或步子過大,出現失掉彈性的靈活面發滯時,亦可稱為「雙重」。總之,凡是不利於肌肉張馳變換,動作喪失靈活協調,勁力不符合彈性的棚勁都立求是免.次太極拳論》說:欲璉此病(雙重)須知陰陽。這實質上主要指的是練拳或推手中處處都要便於伸肌群和屈肌群充分發揮作用,使兩群肌肉相擂相成,相反相成,要便於兩肌群的收縮和放鬆、相互變化。這樣的轉化運用純熟,就是所謂「陰陽相濟」而達到懂勁了.「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楊澄甫註:能懂敵之來勁,加以日日習練,即久練久熟之意。揣摩優是悟想老師教的使用方法極熟,出手心想即至,從心所欲得矣。陳微明註:懂勁後可謂入門矣。然不可間斷,必須日日習之,處處揣摩,如有所悟,默識於心,心動則身隨,無不如意,技日精矣。許里厚註:反襯不懂勁愈練愈不精也「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懂勁後能自揣摩,默而識之,有餘師也。姜容樵註:能粘能走,知陰知陽,謂之懂勁。懂勁後仍須朝夕次習,愈練愈有進步。自己默識揣摩,溶之於心,鑄之於手眼身步.心動意至,手足隨之,無不從心所欲如願以償矣。顧留馨註:懂勁以後,粘走相生,越練越細巧緊密,一面實踐,一面寧息考,常常趴想,捉摸其中道理,學想並用,就能逐漸傲到從心所欲。身手更為輕靈,威脅力更大,搭手時即能判斷對方力量的大小、長短、動向、快慢,依著何處即向何處反擊.王培生注.太極拳的恨太功夫在於懂勁。要是不懂勁,雖然花了多少年功夫,往往還是未入門徑。要想真正懂勁,必須從實踐中求,尤要理論與實踐結合一致,再循序漸進,刻苦鑽研,日久之後,才能達到得心應手的地步,沈壽注,懂得勁的規律以後,就能越鍛煉越精熟,再通過不斷地認識、思考和實踐鍛煉,就能逐漸地達到隨意運用的地步了。「本是捨己從人」楊澄甫注.與敵對於,只要隨人所動,不要自動,由己則播,從人則活,能從人使得落空之妙。由己則不能由己,從人效能由已,此理極確實,極奧妙。同志功夫練不到此地仁,恐不易知耳,此說極明顯。佛經云:我說牛頭有角,即明顯之意也。「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與敵對手,多是不用近,而用遠。以辭待動,機到即發為近;出手慌忙,上下尋處擊敵為遠.太極之巧,分寸之大,毫釐之小,所以不可差也。如差毫釐,如千里之遠,練拳對手,同志不可不注意焉。陳微明注.太極拳不自作主張,處處從人。彼之動作必有一方向,則吾隨其方向而去,不稍抵抗,故彼落空或跌出,皆彼用力太過也。如有一定手法,不知隨彼,是謂捨近求遠央。「斯之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學者目可不詳辨焉。」太極拳與人粘連,即在枯連密切之處而應付之。所謂不蓋毫釐也,稍離則遠,失其機央。以上系武當 山張三丰老師遺論。此論字宇切要,非有夙慧不能悟也。先師不肯妄傳,非獨擇人,亦恐枉費功夫耳.太極拳之精微奧妙,皆不出此論,可見此術不可以技藝觀之也。就管見所及略加註釋,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功夫愈探者,讀之愈得其節妙。深願繼起者,發揚而光大之焉。姜容樵注.太極拳遇敵交手,完全被動,而非主動。任何動作皆隨敵之方向動作,而動作不許雙重,注意偏沉,若固定著法而襲敵,一味抵抗,是謂捨近求遠。動輒反為人制,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故太極之極細微處,亦不容輕忽。蓋稍縱即逝,其機必失,學者應視為玉律金科也。許靇厚註: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隨機應變,不拘成見。「多誤舍近承遠。」不知機而妄動者,動則得咎。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區別甚微,人易謬誤「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古人云:「獲得真訣好用功。」苟不詳為辨別,則真枉費工夫矣。顧留馨註:推手本米是捨己從人的技巧,順應客觀規律,不自作主張。如果自作主張用固定的手法,逆客觀規律,必然會出現丟、頂、硬撞,不能引進落空,反致失敗。這是多誤於捨近求遠差之毫厘,結果是謬以千里,練拳、推手也是這樣,學的人要詳細辨別這個道理.王培生注太極拳推手時,… ~是完全被動而不是主動,完全聽從對方的動作而動作,處處隨機應變,使其落空。這樣才符合大極拳的拳理要求反之如用一定著數進攻對方和對方相頂撞,不知隨彼,這樣就極易被對方所制。這種做法是捨去正道不走而走遠道的錯漢做法。我們對此決不輕易放過,以免因為這種細微的不同而造成嚴重的錯誤。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正可以用來做這件事的比喻。太極拳之精華,均包括在此經中,學者應該加以重視。沈壽註:.本來這種戰術的原則是「捨己從人」.許多人都錯誤地「捨近求遠,,這真是俗話所說的差之毫厘,謬之千里了。學拳的人不可不詳細辨析啊1 所以我特地作了以上論述。關於「捨己從人」,捨己從人就是隨人而動,與人周旋,隨機應變,伺機隨勢而定進退化發。「捨近求遠」則指貌視主動,在不得機、不得勢的倩況下盲目行動或暴露勁點,結果反被對方利用借力,或者以大力制勝於你。這樣就落一個實際上的被動了,成了「 欲速則不達」,這豈不是「捨近求遠」了嗎?老一輩的太極拳家常說,這叫傲「白作主張」。意指不問條件和不講方法地盲動。然而,不具備聽勁等基礎功夫,是不免要自作主張的。因為感知不靈,就不免時時作出錯誤的判斷。李文濤註:總結全篇,其含義實質是:只有懂勁才能從心所欲,而其關鍵在於捨己從人,以虛靜為本。否則就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了.許靇厚註:此論句句切要,並無一字陪襯,非有夙慧之人,未能悟. 也。先賢不肯妄傳,非獨擇人,亦恐枉費功夫耳。此系張三丰入室弟子王君宗岳所作,語簡而意孩。要之於太極拳之史理,已闡發無遺。劉晚蒼注.「太極拳經」尚時講體和用,既講理論,又游實踐,棍然一休。理論的根據是太極陰陽學說,實踐的經驗是制化粘走關係。行動走架必須上領頂勁,下守重心,中正安舒,支撐八面,敵我搭手則應立如平準,活似車輪,隨機應變,因勢利導。化敵為走,制敵為粘,化即是制,粘即是走。陰陽雙方相互聯繫,又相互制約,相互依存,又相互為用。因此,在運動中須「慎察而調之,以平為期」,使陰陽互濟。反之,或偏沉則隨,或雙重而滯,陰陽相乘,則病敗自生。由此可見,太極拳術的高妙,不在於力大手快,而在乎善於運用遇直之計,使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從而有四兩撥千斤之巧。拳經指出:要重視對太極拳術的學習,指出學習的途徑是由走架而達到著熟,由推手而獲得懂勁,則必須精於鑽研太極陰陰的理論,勤於練習制化粘走之實踐。沒有長期的功力,不能使理論與實踐豁然貫通,沒有懂勁後的習練與瑞摩,就不能述用自如,從必然王國達到自由王國。

鄭曼青先生談心得 一、談心得十數年前。有從游者問余曰。先生身兼五藝之長。生平究以教何藝為樂意。曰。以教太極人為最樂。聞之者甚以為疑。曰。似近粗豪馬。曰。是非爾所知也。此為人生哲學之結晶者。以其精微而論。較習一切文藝之難。且有過之。決非一般武事可比。曰。願聞其詳。曰。余弱任詩書畫三課教授。以教書法為樂。以其含有強身運動之益。強壯將屆之年。流離入蜀。以醫餬其口。不意醫運大行。人皆譽之曰濟世活人。然余則以寢食無時。苦不堪言。且日與愁眉苦臉相對。肩人以生死之話。待有笑容焉。則余已不得而見也。惟教太極拳。不獨可以袪病延年。心神愉快而已。少長咸集。善與人同。效老萊子之兒嬉。耄年不倦。勝華元化之禽戲。專氣致柔。真可謂康樂無疆。若問餘四十年之心得。卻只有十二字。曰。吞天之氣。接地之力。壽人以柔。曰。請言其效用。曰在人體則氣乃率血而行。故氣旺則血旺。天富有大氣。多取之不以為貪也。力在人體有大用。地貴有載力。倘能接其毫釐。則為用亦無窮矣。致柔則老氏所謂。能若嬰兒。則壽亦可以無疆矣。惟此三語。在人身亦為三才。得天之氣。則位於上之顛頂泥丸宮一內。可以增長其靈氣。下則為地。接地之力。則足底心之湧泉要穴。可以增長其根力。中為腹部之丹田要穴。在腰線間。得能專氣致柔。則腰若活潑潑地。則腎氣自足。壽能增加也。然習之之法。亦甚簡易。一、隨時得有空暇。便覺以泥丸宮頂天。吞天之氣。沉于丹田。二、得有行動。或端坐。或暇立時。在注意所及時。便欲將足心貼地。進而則欲足陷入地。久之則欲以我之足力。與地心吸力相接。能至此。則我之足已有根矣。三、丹田。古人所謂行坐處卧。不離這個。是要以心與氣。相守于丹田。如雞之孵卵然。此所謂知止。止於至善之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又孟子所謂養吾浩然之氣。則皆不離乎丹田也。然此區區之心得。倘能篤而行之。決非等閑之運動可此。袪病延年。猶易事耳。二 去三病小引 自修新法之作。專為限於工作時間。及婦女忙於家政。與遠道不得許可從學者。予以便利。較函授尤為簡單。然此著重傳授功架之縝密方法已耳。偏於體一方面居多。太極拳原為有斯有用。若必欲求其深造。屆時可參閱拙著太極拳體用一書(英文本)。以及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中文本)。自可了。惟自修之始。首要務去三病。以不佞四十年之經驗所得。能去三病者。篤意遵行。未有不如願以償。天資若稍鈍者。亦不過費人一己十之功而已。然其病人盡知之。法亦淺近。類多因循自誤。不肯果決行之。憋少時亦坐此病。是以言之較切耳。茲約述如下。第一為無恆之病。仲尼所人而無恆。不可作巫醫。巫之為醫。非正術也。無恆尚且不可。況由哲學而科學之太極拳乎。太極拳以柔克剛。與專氣致柔之旨。則本乎易與黃老之哲理。至於牽動四兩撥千斤之作用。施諸事實。此乃科學之千斤頂。俗名之曰壓不煞之力學作用。是已成哲學與科之之結晶體。余尤以為中西文化之通。得利賴為橋樑也。豈獨體用之裨益已耳。若無恆而學此拳。不僅為多此一舉。亦徒有寶山空入之嘆。豈不惜哉。憋每恨少日無恆。屢以體弱而習國術。稍得裨益而便輟。旋至三十九年以前。病癆瘵莫能興。得複習此拳而痊。遂決心不使再輟。當時即將全套拳架。以極快之練法。僅費六七分鐘練畢。且早晚只練一套。以期不輟而已。然余當時實亦忙碌。除教課與校務外。連自修也日無暇晷。由是以往。不久卻更有進矣。早上起床。非先練拳。則不事盥洗及朝餐。每晚睡時。不先練拳。則不得上床。如是者久之。養成習慣。遂不復輟。其意以為人生以樂為助人。不惜一切之犧牲。今則謀自身之健康。得以袪病。僅早晚費數分鐘而無恆。則又何足言推己以及人也。是以自悔其蠢。乃決意痛改其非。第二為貪多之病。俗謂貪多嚼不爛。老氏謂少則得。多則惑。信矣。憋少有忘年友魯堅號塍北。餘姚人。游雁盪將歸。過我曰。昔之君子臨別贈言。我亦欲有一言相贈。君家鄭虔三絕。君善繼之。必傳無。君病貪多博學。恐致無大成。聽我言。只攻詩書畫可矣。余從之。此老余益友也。余有所成就。皆此老之所賜。不能忘也。易之謂易則易知。簡則易從。習太極拳不能異乎是。今得傳授一式或二式者。必須潛心嫻習。而默記之。方能有得。不然未有不惑也。民國廿七年春。余主湖南省國術館時。國術為該省全民眾之運動。不論男女老幼。皆得學習。余欲普扁推行太極拳。故於每兩個月內。即調訓全省各縣國術館長及教官四十人。余親授之太極拳。以時間不敷。故決計刪削。以成簡易拳套。太極拳原僅有十三式。以沿傳既久。式增繁。練習費時。不易普及。余乃刪減為三十七式。已較原有之十三式。增多廿四式。此亦因時制宜。忽以余著之簡易太極拳以為簡也。勝利還者後。持此稿之滬,商諸陳師兄微明。亟稱之曰。適與予同意。斿為序以表欣賞。微明君子儒也。決不阿其好以成其惡。間亦有無知者。疑余此舉為非。殊不知為絕學闡揚之苦心耳。亦只可置弗論也。第三為求速成之病。所謂欲速則不達。誠知言矣。務期水到渠成。非可強求。古人對於文藝。嘗謂要沈浸穠郁。含英咀華。又所謂渙然冰釋。怡然理順。余謂習太極拳。亦必如此。且此拳術不僅體用兼賅。心手並顧而已。然必須悟徹哲學之原理。獲得科之實用。則裨益無窮矣。總此三。得能無法解除。便可順利邁進。了無阻滯矣。三 三無畏 欲習太極拳之運動者。其動機不出數點。約言之。有為多病體弱者。因求健康而學也。有為以防不備為自衛計者而也。有為震其術之奇妙。爰求真理而學也。此外有如乘興而來。與隨波逐流及無恆者。不在討論之列。我所謂無畏者。崟為欲下工夫者而發也。一、無畏吃苦。怕吃苦。則無進程之望矣。拳論所謂其根在腳。怕吃苦。則腳之落地不得生根。是以腳部之吃苦。有益於心臟及腦部則無疑。其基本方法。初學者早晚抽三五分鐘之暇。以一腳立地。左右調換。逐漸久。逐漸低坐。注意氣沉丹田。足心貼地。不可絲毫勉強。站樁時。必須出食中二指。扶於椅角或桌邊。使其平穩站定。嫻習後。便去一中指。只用一食指扶站。久之則站更穩。可嘲不用扶。而自然站穩矣。繼此則採取提手及手揮琵琶二式。多下站功。又預備式亦為站樁之渾元功。單鞭為開展功。此於體用皆有莫大之裨益。不可忽視也。二、無畏吃虧。太極拳要訣曰。捨己從人。捨己從人哪有不吃虧。故髯之十三開卷。便謂要學吃虧。何謂其學也。聽人進攻進擊。非獨不抗。且不還手。尤要黏連貼隨。方能輕輕走化。此意匪淺學及粗者所能。況初學者焉得不吃虧。若畏吃虧。莫如弗學。願欲學之。莫若學吃虧始。學吃虧。便是不貪宜。貪小便宜吃小虧。貪大便宜吃大虧。反此者。即是吃小虧得小便宜。吃大虧而後可以得大便宜。有智慧者。必欲得體用之實。將何從下手。老子不有云乎。專氣致柔。便學得吃虧之妙法。則已不畏吃虧矣。歌訣所。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則已得致柔之效用矣。三、無畏厲害。老子所謂。凶無投其角。虎無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也。又曰。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又謂。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然則凶虎兵刃。亦天下之厲害者。猶不足稱。而反獨稱喻柔弱之水。以其至柔。莫能勝也。是之謂及吾身。吾有何患。縱有兵刃爪角之利。不足為畏也。倘有所畏懼。則精神與體質必緊張。緊張便不松。不松何能柔。不柔便是剛。故真能洞徹太極拳之原理者。便具有大無畏之精神。亦猶孟子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善養吾浩然之氣。此亦老子所謂專氣致柔。又何厲害之可畏也


推薦閱讀:

太極拳內功修鍊的七層功法
陳志強陳氏太極雙刀整套演練
過去的太極內功是這麼練出來的!(我不說你永遠想不到)
侯氏太極拳
陳式太極拳小架一路教學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