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為什麼幫助劉邦殺韓信(官場浮沉)
蕭何為什麼幫助劉邦殺韓信 文章摘自:《逆淘汰》 蕭何,一個想做好人的管家,不得不因為領導的嫉妒而自污,變成品行不如領導的壞老頭…… 同為明哲保身,蕭何不如同僚張良洒脫。他被劉邦兩口子整的灰頭土臉,卻還是不肯主動放棄相位。 張良「假託神道」掛冠而去,去也徹底,而蕭何為了保身寧可「自毀其名」,就是不肯自動退出官場,可見比起同事張良來,說他是一位戀位到死的官迷並不為過。 蕭何崇尚黃老,推崇無為是人所共知的。在西漢大營里,他長期扮演了一個「好好先生」的角色。然而這個「好好先生」其實更深刻的定位是「老奴」,蕭何唯劉邦呂雉馬首是瞻。只要是劉邦兩口子需要,讓他幹什麼都可以,哪怕去做一個奸人。 至少在誘殺韓信這件事上,蕭何扮演了「奸人」的角色。劉漢天下,有一半以上是韓信打下來的,這個明擺的功勞蕭何應該明了。但在劉邦暗示、呂后操刀的情況下,蕭何卻主動助紂為虐、承擔了「請君入甕」的重任。 可嘆聰明一世的韓信大將軍,臨死前還在渴望「蕭相國救我」,殊不知送他下地獄的正是這位大奸似忠的伯樂。 蕭何誘殺韓信,後人有替蕭辯白,視為無奈。但縱觀蕭何行事的老練,此舉絲毫看不出不得已的痕迹。 且看蕭何的騙招多麼老謀深算—— 假傳聖旨招韓信進京面君,聲稱叛陳已被捉拿斬殺,列侯、群臣都要進宮朝賀。當韓信對加害已有覺察,託病不出時,蕭何以老恩師的身份再度出場,「真摯」對韓信說:「你儘管有病在身,也得勉強進宮朝賀,以免皇上生疑。」韓信別人的話可以不信,單單沒有懷疑有恩於己的伯樂。於是,韓信中招,自投羅網。 蕭何助殺韓信,當然是為了贏得主子信任保住官位,但深的畫外音,則是與這匹自己挑選的、已經失寵的千里馬劃清界限。如此伯樂,何其自私,哪來的善念?! 自保是每個人的本能,但為了自保去害人就有失厚道了。大奸似忠的蕭何,貌似忠厚的伯樂,他太貪戀自己的相位了。為了保住位子贏得主子的信任,不惜助紂為虐、坑殺了自己親手栽培的千里馬,何其歹毒也! 蕭何通過助殺韓信,獲得了劉邦夫婦對他的加倍恩寵,這可謂是「賣靈魂以投主,踏鮮血而求官」。 歷史上眾多「好好先生」其實都未必是個好人。他們所信奉的中庸哲學,講究「不偏不倚、左右逢源」,然而如此這般,他們的重心在哪裡呢?到最後無非是一種「牆頭草」狀態,哪邊風硬倒向哪一邊。為了保住自己,所謂中庸是偏向哪一方都可以的。 因此,所謂「好好先生」,中庸信徒,其本質大都乃趨炎附勢之徒。他們沒有主見,也沒有善惡,有的只是永遠跟著最有實力的主子走的「信念」。 中庸哲學的剋星是強人哲學。蕭何前後遇到兩個剋星。前期劉邦,後期劉邦的老婆——呂雉。這對夫妻把准了蕭何的脈,將這個老頭玩於股掌之間。 劉邦最忌憚屬下野心,其實蕭何也是最沒野心的一個人。但是你要向劉邦證明自己泯滅了野心,就得表現出來。 本來蕭何是通過「體恤民情」來為自己的好人形象加分的,但是在主子疑心病加重情況下,好人好事也是討好百姓、功高蓋主的一種野心,所以好人好事也不能幹了,於是蕭何就開始幹些強買強賣、囤積居奇的貪事,這就是蕭何「自污名節」保官的絕招,何其憐也! 比起全身而退保命的張良,蕭何除了保命,更要保官。為了保官,他可謂不惜一切代價,不惜當幫凶,直至作踐自己。 然而,即便蕭何把自己作踐成這樣,主子劉邦也還並沒有完全放過他。蕭何在60多歲時曾被病中劉邦以「大逆不道」之名下獄,後良心發現又予以開釋。出獄後的蕭何已經被折騰得沒有人樣,但就到了這步天地,他也沒有提出辭職告老還鄉,終身丞相一直干到死為止。可見,蕭何戀位,到了何種程度! 蕭何的黃老治世不失為一種政治手段,而他的人生哲學,對於後世官場作風的影響,極為副作用。自蕭以降兩千年,中國官場「好好先生」群體越發壯大,在清道光時期,軍機處領班曹振鏞「多磕頭少說話」成為濃縮他們生存哲學的座右銘,他們無為而無見,使中國政壇成為不死不活的活殭屍墓地。 從競爭的角度詮釋,晚年蕭何屬於逆淘汰勝出的庸人;從生存哲學的傳承而論,蕭何是兩千年後的曹振鏞們的祖師爺,曹振鏞「多磕頭少說話」,說明一代更比一代庸,「好好先生」總是不愁後繼有人。 張良是劉邦的合作夥伴,而蕭何則為劉邦一奴才。合作夥伴的人格是相對獨立的,而奴才是沒有人格的。合作夥伴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獨立也能活下去。而奴才是寄生物,不依附主子根本無法生存。這就是張良與蕭何的本質區別。一個瀟洒,一個苟活的哲學理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