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與寫作》詩詞的寫作技巧(下)

第七節詩詞的寫作(下) 9. 陪襯和反襯。陪襯是用另一件景、物、事來襯托主題,使所描寫的事物更深刻和更易理解,使詩詞的表現更有力量。用美好的景物來寫愉悅,以凄苦的景物來寫悲苦,這叫做陪襯;用美好的景物來寫悲哀,用凄苦的景物來寫愉悅,這叫做反襯。通常認為反襯比陪襯更好一些,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在杜甫的《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前兩句是寫秋景,有悲涼之意。後兩句是寫悲秋多病,以哀寫哀是陪襯的名句。反襯的有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把塞外秋「異」在何處,未作描述。沒有把邊塞的秋和繁華的京都開封相比,更沒有和自己的家鄉江南相比,而是用雁做了反襯:連路過的大雁都不願意在此歇息停留,把邊塞的荒涼和苦難見於言外。特別是杜甫的《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中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更是反襯的名句。 詩詞寫法中還有襯墊和襯跌地寫法:襯墊是防止語氣太直,一時收不住,用景物來旁襯使急語收緩;襯跌是先不說正意,用一句話先襯托一下,俗語叫「賣關子」。起到製造懸念的作用,使交待正題時更顯得有力。李白的《朝發白帝》就是用襯墊地寫法。李白在詩中不用奔馬疾風來比喻船行速度之快,而用了「猿聲」。猿聲未息,船已行遠。可見船速與歸心之急,立意新穎。如果第三句仍然按照船快去描寫,那麼不但單調,而且不好收尾。用猿聲來做襯墊,不但說出了船行之快,又豐富了江行中的景物。 文天祥在《滿江紅·代王昭儀》中,先說人情世態的翻雲覆雨和變化無常。轉入正題後,世態的炎涼更能襯托出自己的忠貞不渝,思想感情的表達就顯得更為有力。 10.柏梁體和迴文(省略) 11.唱和。依照他人詩詞中所押韻用的韻字自己來寫詩,叫做「和韻」或「和詩」。經常採用的寫作方法有三種: a .次韻,又稱步韻。要求使用與原詩詞相同的韻字,而且前後次序不能顛倒。 b.用韻。這種寫法是採用原詩詞中的韻字,可以不遵守其次序。 c.依韻。這種寫法是採用原詩詞同一轍的韻,不一定使用原字。

三、詩詞寫作體會。 前幾節我們學習了格律詩的基本格律要求,語法特點以及寫作的基本手法和筆法,在此基礎上就可以練習進一步地學習寫詩了。 如何去寫詩,結合前面所講,僅談一下個人的心得體會。我在《虞美人·學詩三步曲》中寫到「新詩初涉心頭寶,自喜皆芳草。燈吟雞詠漸升華,反感非詩處處見疵瑕。 而今下筆知優劣,敲字殫心血。路長腳短短量長,春筆秋詞滴水聚汪洋」。這首詞是說學習寫詩的三個階段:開始學習寫詩的時候,寫了幾句順口溜,自鳴得意。這是寫詩、看詩、是詩的初學階段;經過一定地努力,知道了詩詞寫作的格律要求,寫作處處受到限制,反而感到不會寫了,怎麼寫也覺得不符合要求。這是寫詩、看詩、不是詩的階段;經過不懈地努力,寫作水平有了一定地升華,學會了斟字酌詞,反覆推敲後,寫的詩達到了基本滿意的程度,這是又回到寫詩、看詩、是詩的最高境界。 至於如何能寫好詩,除了熟練地掌握前邊所講的藝術修辭等知識外,還要深入地觀察和體驗生活,並大量地閱讀詩書,以吸取更多的知識積累。堅持長期不懈地寫作、修改和廣泛地聽取他人意見。蒼天不負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取得一定的成績是指日可待的。如何去寫詩歌,我個人的心得體會如下: 1.要立新意。立意的好壞是詩詞成敗的關鍵。立意也就是要寫什麼,怎麼寫,並要寫出新的意境。意就是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感悟;境就是要寫作的對象。如:人、事、物、景等。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具體的事物上,由事物來流露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讀者。古人講「意在筆先」,在未動筆之前,首先要考慮你準備要表達那些中心思想,達到什麼樣的目的。立意是要立新意和立深意。詩中表達的思想、見解和感情等要高於常人,要突破自我的小圈子,以國家、民族和人民利益為重。寫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時代最強音,給讀者以人生哲理的啟示。 立意的最高境界是把每個人都熟知,都了解,但沒有一個人和你的表述方法一樣。即「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嚴禁鸚鵡學舌、人云亦云,滿篇熟悉的陳詞濫調。 寫景抒情力求含蓄,文字清新。寫景詩貴在清遠,選詞不宜華麗而在清新,即景清意遠。以景抒情時,要選取有詩意的景物,貴在朦朧。情由景來透露,不加以說明,做到「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詩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在寫詩時要看重創造意境,把所寫的東西有機地巧妙聯繫在一起,把作者主觀的思想感情和客觀事物融合在一起,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感會於心,作品讀起來自然就會韻味無窮了。真實是詩詞的生命,而虛實結合是詩詞的重要藝術特徵。但是,太實則俗,太虛則空。寫虛雖然不能嚴重逾越常理,但可以創造意境。如杜牧《阿房宮賦》中的「五步一樓,十步一閣」表述,就是意境的渲染,我們就不能苛求五步、十步根本就容不下一樓一閣,去說他寫的脫離實際、太虛。 2.體裁地選擇和構思。寫作的體裁決定於詩歌的內容,即是寫抒情還是寫敘事等,然後在根據內容的長短決定採用那種體材形式。一般來說,絕句適宜描寫比較單一的景物或表達單純的點滴感悟;律詩的篇幅相對長一些,表現的內容適當豐富些,比較適宜抒情和表達哲理的詩;排律的內容容量大,比較適合敘事詩。當然,若採用古體詩的形式,就不受這些限制了。 體裁的形式決定下來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構思。將要描寫的事物準備達到什麼樣目的,如何表達自己那些思想感情等,做一統籌規劃。將要寫的事物做一大概梳理:都準備寫那些內容,可分幾個自然段等。然後根據選定的體裁形式,考慮每句或每聯分別要寫那幾個自然段等,使詩中能夠充分地表達出一個完整的意思。其次是初步完成詩詞的框架築構。根據構思好的方案將要寫的某一段或數段的內容壓縮成詩歌中的一句或一聯。下筆時只要能夠表達出完整的意思就行,不必考慮格律、用詞等方面的問題,先初步完成詩的一個骨架。最後一步是修改和潤色。完成框架後,修改潤色就有了基礎,然後再推詞敲字去適應格律,逐字修改,決定取捨。這樣經過多次修改後,一首詩的雛形就形成了。寫詩忌沒有規劃的信筆寫到那裡算那裡,結果意思表達不清楚、不完整或過於羅嗦。 3.要有真情實感。創作詩歌,關鍵要有感而發,詩中要有激情,忌無病呻吟地為寫作而寫作。詩歌是作者胸中噴發出的熱血,是靈魂碰撞的火花,是發自內心深處地吶喊,一首詩往往是一個人的人格寫照。感情是詩歌的生命,不賦予詩歌深厚的感情,就事論事的直鋪陳敍,無論辭藻多麼華麗,終究不是上乘作品。特別是部分人為了寫詩而寫詩,千篇一律的是愁啊怨啊的內容,缺乏主題思想和時代精神,很難引起讀者共鳴。提倡「詩歌合為事而作」的創作宗旨,反對為了彰顯學問,選擇了生避的、沒有時代氣息的辭彙,脫離了廣大讀者。廣范流傳於民間的古詩,有幾首是辭藻華麗的? 在寫作時可以緣情生景,以情感人。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融入作者比較鮮明的感情色彩,做到「有我之境」。也可以著重寫景,觸景生情,情緣景發。在客觀的描寫事物時把作者的感情含蓄地放在所描寫的事物中,讓讀者在無形中受到影響,做到「無我之境」。 要做到這些,除了要提高文學藝術修養外,最重要的是強調要有真感情、真景物。僅為寫詩而寫詩,就會造成「為文造情」的虛假感情來,引不起讀者地共鳴。當靈感到來,激情涌動的時候,一定要牢牢抓住這靈光一閃的瞬間。把那種體會,那種感悟迅速記錄下來,寫出初稿。千萬要注意的是,不要在用詞和格律等枝節問題上花費過多的精力和時間,以免打斷思路,使靈感消失。 4·要有詩的語言。詩詞用的是古漢語和文言文,我們用現代語言寫詩詞的時候,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能過於直白和口語化,這樣會使人讀不出詩的味道來。古代漢語多有一字一音多義(如古今字),現代漢語多是雙音節和多音節。在寫作時盡量把現代漢語辭彙轉化為單音節,一則是讓語言更具有詩味,二則是讓有限的字數能表達出更豐富的思想內容。如:共同——皆;黃昏——暮;過去——昔;如果——若;想要——欲;一同——俱;充滿——盈;覺得——疑;熟悉——諳;睡覺——寐;不要——莫等。三字句如:什麼事——何事、底事、甚事;不要說——莫道、休道;能不能——可否等。四字句如:等待天明——待曉;昨晚的雨——宿雨;年復一年——經年;高低不齊——參差等。五字句如:有什麼原因——何故;寂靜的住所——幽居;有什麼罪過——何辜等。嚴格說這也是對內容精練的一種修辭手法。 詩詞的語法不同於現代語法,可以不受現代語法和語序的約束。在寫作時可以不考慮語法和語序,只需要把能表現出事物內容的代表詞挑選出來,再按照律詩的要求進行排列即可。為了適應格律或側重的需要,必要時語序可以倒置,這也是詩詞語言特點之一。如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中的「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這兩句話應是:過了溪橋,路轉了彎,忽然在社林邊看到舊時去過的茅店。這就是詩的語言,和散文結構不一樣。從敘述先後來看,先寫茅店,次寫社林,再寫路轉,最後寫溪橋。如果用散文現代語法來理解就變成了:在茅店旁,社林邊的路轉了,忽然看見溪橋。之所以這樣寫,是為了突出作者對舊時茅店的特殊感情。 詩詞的語言是最精闢的語言,要寫好一篇作品,首先要學會在鍊句和鍊字上下功夫。鍊句鍊字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表現出更多、更深奧的意思,力求表達準確。鍊字和鍊句首先要注意的是力求創新,但是不能生造字句,更不能因字數限制,隨意從日常用語或成語中省去一兩個字,使人讀起來晦澀。再就是遣詞造句力求生動流暢,既不要追求詞藻的華麗,又不要滿篇陳詞濫調。語言要清新淡雅,易近讀者。同時更不要使用生僻的、沒有時代氣息的辭彙和字句。 特別是結尾一定要注意含蓄,用詞不可過於直白,這是律詩與現代詩的一個重要區別。在寫作中需要用很多語言才能說明的問題上,最好能使用大家都熟知的典故。含蓄才能給讀者留下思考的餘地,作到言終而意未盡的效果。必須提及的一點是,寫作時不能隨意改變人們的賞美共識,如:松之挺拔堅貞;蘭之幽香淡雅;竹之虛懷氣節等。古代有特定含義的辭彙不能隨意亂用,如:青樓、白屋、雲雨、高山流水等。不注意這一點,往往會造成笑話。 寫詩的大忌是不認真修改,不反覆修改難出好詩。詩聖杜甫說「新詩改罷自長吟」,「自長吟」是改罷再改的意思,力求「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藝術效果。詩聖尚且如此,我們又怎麼敢自大呢? 四.如何去賞讀古典詩詞。 熟練地掌握了以上所講的詩詞基礎知識、格律要求、寫作技巧和修辭方法等以後,對我們賞讀古典詩詞有很大的幫助。就如何更好地加深理解古典詩詞,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熟悉作者。在賞讀詩詞以前,必須對作者有一定的了解,要熟知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抱負、遭遇、思想主張和創作作品時的社會環境等,以加強對詩詞思想性地理解。如曹操的《短歌行》:「人生幾何,對酒當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儘管曹操發出了時易逝的嘆息,但結合當時群雄逐鹿中原的戰爭場面,不難看到作者以天下為己任,一種建功立業的強烈願望及對人生地追求,不至於誤解為好酒頹廢的哀嘆。所以,了解作者及歷史背景是深化理解作品內容較為重要的一步。 2.緊扣標題。詩詞的語言是含蓄的語言,一些詩詞在內容里不容易覺察到詩人的真實用意,通過和標題聯繫起來互相印證,互相對比,不難發現詩中主題思想所在。如朱慶餘的《閨意獻張水部》: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這首詩從內容上看,似乎是寫新婚嫁娘妝扮後問新郎,自己的打扮是否能討公婆喜歡。此詩還有一個標題叫《近試上張部水》。結合標題我們可以分析到,在考試前夕,作者給水部郎中張藉寫了這首詩。借閨房隱喻考試,把自己比作新娘,把張藉比作新郎,考官比作公婆,問張藉自己的作品是否符能符合主考官的要求。若脫離了標題去做字面的理解,就與作者的原意南轅北轍了。朱熹的《讀書有感》,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等,如不聯繫標題,很容易理解成一首寫景詩。詩詞的標題除了點名作品的內容範疇外,還能察知賦予作品的主題思想。如所使用的「贈」、「答」、「別」、「抒」、「憤」、「喜」、「怨」、「思」等字眼,都有帶有鮮明地暗示作用。 3.藉助注釋。通過注釋我們可以更多地了解到作者創作時的歷史背景;語言的古義和在詩詞中的現義;以及所用典故的出處和在詩詞中的含義等。對全面準確理解全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4.加深對關鍵辭彙地分析。詩詞要求短小精悍,形象含蓄等,不能象敘事文那樣做具體地描寫。所以,在賞讀詩詞時,應深刻理解每個詞的特定含義和深層含義;詞和詞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詩詞中提到的形象作用等。特別是對鍊字和鍊句地分析,通過對這些加以仔細研究,品味它們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和所要表達的意境。全面領略全詩的含義,力求準確地理解作者的真實意圖和目的。 5.加深詩詞表現藝術地理解。詩詞語言不同於現代語法,可以說是現代語法的變形。主要表現在改變詞性;不守語法;顛倒語序;拆散辭彙等。所以,我們要努力理解每句詩詞語言的含義,明白詩詞都用了那些藝術形象,表達技巧,表現手法,修辭藝術等。分析這些修辭手法在詩詞中表達了什麼內容,起到了什麼作用和效果等。通過這樣一分析,就能從思想上和藝術上比較全面地理解和領略到詩人要抒發的真實感情。

推薦閱讀:

寫文章謀篇布局的方法——四聖諦思考法
寫作總結
超值 Ulysses 高級會員大禮包,來跟我們一起上手這款頂級現代寫作工具
關於寫作的3點思考
寫作練習第四課丨寫作

TAG:寫作 | 詩詞 | 寫作技巧 | 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