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改名遵循的原則
「名可名,非常名」。這就說明名字是一個很平凡的符號,我們人人可以起,但它又有不平凡的一面,好名不是一個普通的名字。好名讀者順口,聽著順耳。中國漢字講究「音、形、義」,名字作為符號或者文字同樣會給人以不同的聯想。有的追求宏偉業績,有的追求高雅脫俗,有的名字豁達明快,有的名字詩意綿綿,好的名字是伴隨人一生的「座右銘」,對自己是一種鞭策,對別人是一種激勵。
一個好的名字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寄予父母的美好期望,反映父母的情趣、理想;②在字音上,讀起來響亮、悅耳,注意陰陽平衡,富於節奏感;③在字形上,搭配協調,富於變化,便於書寫;④在字義上,寓意深刻、吉祥健康,積極向上;⑤在構思上,清新而不俗,獨具特色,與眾不同。
通過這些標準,歸納總結出為孩子起名的原則如下:
用字簡潔易懂
一個人所取的名字,並不僅僅是讓人們在口頭上使用,在大多數情況下,名字都是用於手寫和口念的。由於名字具備這兩個基本功能,因此就要求起名時一要考慮所取的名字便於書寫,二要考慮所取的名字便於讓別人去辨認。
所謂便於書寫,一方面是便於孩子自己書寫。孩子剛剛懂事的時候,接觸的最多往往就是父母為自己起的名字(包括乳名和學名)。當父母教孩子學寫字時,第一個學寫的詞往往也是孩子的名字,因為父母總認為孩子的名字是專用字,孩子的名字是象徵著孩子呱呱墜地後在世界上佔有了一席之地,成為人類的一分子。教孩子學寫自己的名字,一個筆畫簡少而容易記住的名字顯然對他產生著較強的吸引力,孩子學習幾遍就能掌握。相反,太繁雜的名字容易挫傷孩子的幼小心靈。
另一方面是便於別人書寫辨認。每一個孩子都要由小變大,經歷「嬰兒→孩提→童年→少年→青年→成年→老年」這一人生必經的道路,這是人生髮展的必然規律。所以孩子長大後將融入社會與儘可能多的人交往,那麼他的名字也一同在社會上使用和書寫。毫無疑問一個寫來簡單、讀來方便的的名予也會為他在社會上立足帶來許多便利。我國雖有悠久的歷史,豐富的語言文字,但常用的字也不過3千多而已,有3萬多字為不常用的古字、廢棄字和生僻字。有些人在起名時為了顯示自己學識淵博,旺旺選用一些筆畫較多且不易讓人認識的字作為名字。如我國有位著名京劇演員關肅霜,原來的名字是關關鷫鸘,是由師傅取的,意思是希望她像鷫鸘鳥那樣出人頭地。由於她的名字筆畫太多,許多人不認識,更不理解是什麼意思,只好誤讀為「關鳥鳥」。後來,經周恩來提議,她才改名為關肅霜,較原名方便了許多。
在我國歷史上還有這樣一個例子,就是近代國學大師章太炎也犯過這樣的失誤。章太炎學識淵博,為了展現自己的博學,給自己的大女兒起名叫「圭圭」(展的古體字) ,小女兒起名、叫叕(麗的古體字) 。 章太炎的這兩個女兒才貌倶佳,可年過二十卻沒有人上門求親或提媒。憑女兒的才貌賢德,怎麼會出現這樣情況呢? 章太炎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去找一好友求教。好友笑而作答道:凡欲做你國學大師門下女婿者,必然要具備一定的才學。如果有哪位年輕有為自命不凡者上門求親,卻叫不來令媛的閨名,豈不大失面子。章太炎聞言細想,這才恍然大悟。由此可見,名字生僻繁瑣帶來多大的麻煩。
寓意豐富高雅
由於受中國文化所固有特點的制約,人們在起名、時向來十分重視字義和寓意。在習慣上,當人們選定某些子作為名子時,首先考慮的往往是這些字本身是什麼寓意,作為名字以後可以賦予什麼含義。其中字義和整體意義,是姓名好壞的一個最重要的方面。如果說字形是「形式」,那麼字義就是「內容」。
在我過封建社會裡,人們較為注重尊祖敬宗、子嗣榮昌,因此在起名、時多選用「祖」、「宗」、「敬」、「紹」、「廣」、「嗣」、「先」等字,來緬懷祖先功業、繼承先烈遺志、寄予社會期望、蘊含個人志趣等。
岳飛,字鵬舉,意為「鵬程萬里,遠舉高飛」,使他胸懷開闊,壯志山河,再加上其母對其「精忠報國」的家教,造就了一代民族英雄的光輝偉業。我國第一位駐外女大使丁雪松,起名、「雪松」,期望她像青松一樣有不屈不撓的意志,其效果顯然要比「堅強」等字眼雅緻得多。
總之,好名字要給入以宏偉高大、轟轟烈烈的聯想,有的名字給入以文靜雅緻的馨得。 有的人常以自己的名字激勵而最終得以成功,也有的名字平庸、本分,令人安予現狀,勞碌一世。
讀音鏗鏘響亮
我們通過《說文解字》關於「名」 的解釋可以聯想到,在名字通過聲音來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名字具有音節響、清脆悅耳等特點無疑是十分重要的。我國被用作人名的漢字,在讀音上有聲、韻、調三介解要素。由於人名多是兩個字或三個字的組合,這就牽涉到音節之間的相互搭配問題。
荀子在《勸學》中說:「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古人很早就知道利用媒介來提高語音傳播的強度,從而保證信息傳遞的的強度。除了藉助媒體之外,漢語語音自身也有許多可以利用的規律。 譬如漢字中以平聲字為多,「平聲平道莫低昂」,平聲字發音悠長,清晰易辨,不易失真,傳播效果自然較好。在為孩子起名時,如果我們能有意識地利用這一點,充分發揮平聲字的優勢,就能強化名字的傳播力度,毋需「順風而呼」,亦能使「聞者彰」。
在發音方面,我們要注意如下幾方面問題。
① 要注意選擇發音宏亮的字。這類字一般以開口呼為多,多為形容、敘述或表達事物高大、具有擴張的辭彙。如高、大、華、放等等。開口呼發音響亮,如噴金吐玉,給人以開朗、明快的感覺。相反,名字中發音合口呼或撮口呼,發音晦澀,失於沉悶,顯得壓抑而缺乏靈氣。
② 要注意聲、韻、調的搭配。在聲、韻、調三要素中,聲調的抗干擾力最強,韻母次之,聲母最差。聲母多為輔音,發音短促,聲帶不振動,故傳播效果關;韻母都是母音,聲帶振動,發音悠長,故傳播效果並。聲母的這種不足,可以通過聲母與韻母的配置加以彌補。如果聲母相同,就應使韻母有較大的差異。如黃華、馬國光、陳真、王連清等名字,讀起來並不讓人有繞口之感,說明其處理好了名字讀音中聲與韻之間的關係。
聲調的搭配也有講究,漢語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不同聲調的錯雜相交,可以產生一種抑揚頓挫、悅耳動聽的音樂美。如果幾個音節都是同一個聲調,就顯得呆板平直,缺乏變化。值得注意的這一點在兩個字中的名字中表現還不突出,也還顯不出彆扭,但到了三個字的名字中,如起名、顏延年、孟慶正、黃康良、李莉麗等讀起來就不那麼順口了。
字形和諧美觀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書寫名字也不為少數。在公眾場合下,為了區別自己和別人的東西時,往往要寫上自己的名字,在考試或簽名時也有自己的大名留下……如果我們起名用字時不能很好選擇字形優美、或者組合不夠和諧的文字時,將會失去書法感和藝術品味。我國的姓氏在筆畫上有繁有簡單,少者兩三劃,多者幾十劃,起名時要照顧姓氏的客觀規律,對筆畫較少的姓氏盡量選取一些筆畫較少的名字與之搭配,筆畫較多的姓氏也要在起名時作些變通,以求獲得視覺上的美感。名字寫出來是讓人欣賞和加以區別的,一個搭配和諧的名字會給人一種良好的視覺美感。相反,一個繁簡不一、筆畫多寡相差極大的名字則有可能使人在審美上造成傾斜,破壞人名所應有的整體協調性。如姓「丁」的「名」如丁玉川、丁日昌,要比丁鶴年、丁德裕在視覺效果上讓人舒服一些;姓「於」的人起名、于仲文、于成龍,看上去要比于蔭霖、於嗣登更美觀。……
起名時除要注意字形筆畫多少的搭配外,還要留意字與字之間偏旁總體的搭配,使姓名在整體上顯得多樣性,充滿變化。
推薦閱讀:
※起名用字(含义)大全
※馮長卿名字打分 馮長卿起名 馮長卿姓名測試 馮長卿在線取名 老黃曆起名
※起名漫談--蔡昔瓊
※五格數理起名1至28畫常用字
※靈聰起名社的【姓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