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地產雨前碧螺春成「雞肋」?

還在採摘期的上乘茶葉賣成「炒青價」 地產雨前碧螺春成「雞肋」?

   茶樹剪枝「剃光頭」

 一位茶農正在修剪茶樹枝

  本報記者 周偉蔚攝影張健  血統純正的雨前碧螺春品種還在採摘期,無論是香氣還是滋味都依然處在上乘,但記者日前走在洞庭山碧螺春產區之一的東山鎮,不少茶廠已紛紛收起了門前「收購青葉」的牌子,開始製作炒青。而為了讓茶樹來年繼續趕早賣個好價,大部分還處於採摘期的茶樹已經被「剃頭」。有專家呼籲:保留不可替代的獨特口感,傳統茶葉栽培方式該如何堅持和延續?  原產地小葉種群還在採摘期,為何淪為「炒青價」?  昨天上午,家住東山鎮湖灣村的茶農沈如興收購了最後一批青葉:「接下來不會再大量收了,如果客戶有需求我們再上山去按需採茶葉。」懂茶的人都知道,清明和穀雨之間產出的碧螺春為雨前茶,此時茶葉雖然葉形比明前茶略大,但香氣卻毫不遜色,且湯色的濃郁度更甚一籌。「茶是很好的,但賣不出好價錢。」沈如興頗有遺憾地告訴記者,碧螺春市場早茶受歡迎,這幾天的茶葉卻只能賣到千元以下,價格幾乎和炒青接近。雨前碧螺春費時費力、利潤又低,因此已經忙了一個月的老沈決定放慢步子,除非客戶來訂單,「否則就隨葉子長在樹上吧」,老沈嘆了口氣。  無獨有偶,記者在山腳下遇到一位挑著剛剛采了一上午青葉的農民,雖然還在採摘期,但茶農摘的青葉已經十分馬虎,嫩芽上幾乎都連著幾片大葉子,這其實已是炒青的標準。這位茶農告訴記者:「挑揀太費事,索性就按炒青賣了。」他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以一芽兩葉的標準來採摘,每天大概能采1、2斤,每斤收購價為200元左右,而以炒青的標準來採摘速度就快很多,每天采個15斤不成問題,雖然每斤收購價只有40元左右,算下來總收入卻更高。「現在大部分茶農都開始做炒青了。」他說。  此時青葉其實品質正佳,東山茶商嚴介龍身有感觸。為了延長茶葉產業鏈的周期,同時提高利潤,從2008年起他開始研究用碧螺春的青葉製作紅茶。相較於雲南、福建等中國傳統紅茶產區來說,蘇州本地的紅茶工藝並不「資深」,但幾年下來,本地紅茶名氣越來越響,屢屢在各級茶葉展銷會上獲獎的同時,也惹來許多「李鬼」茶。為此,今年起嚴介龍和當地幾家紅茶廠家決定開始「打假」,他告訴記者,與其他地方紅茶相比,地產紅茶的最大特色是原料好:「具有獨一無二的花果香型。」從事多年農業工作的東山鎮副鎮長楊忠星對地產紅茶的「崛起」表示欣慰,在他看來,以果香特色出彩的蘇州紅茶能很好地證明此階段青葉的高品質。  求早對茶樹「重修剪」,記憶中的香氣去哪尋覓?  上市晚的碧螺春會面臨「小姐身份丫鬟命」的尷尬,因此在「一味求早」的經濟槓桿調節下,許多茶農採用「重修剪」等手段,刺激茶樹速成大而肥厚的早熟嫩芽。雖然上市時間提前、產量增加,茶葉卻面臨味寡、香氣不濃等胎里毛病。記者昨天在採訪中發現,雖然還在茶葉採摘期,部分茶農已經開始對茶樹進行「剃頭」。  一大早,茶農陸阿姨帶著大剪刀來到自家茶園,咔嚓咔嚓將茶樹頂端枝條挨個剪去。陸阿姨告訴記者,當地人管這種行為叫「悶樹」,「悶樹」是為了讓它來年長得整齊些。根據農技部門的統計,當地90%以上的茶樹在近期都要接受這種「剃頭」式的重修剪。52歲的含山17組村民老湯回憶道,在他小時候,老茶樹並不需要每年修剪,而是讓它順其自然地生長,有些樹可以長到1米多,採茶時往往要帶著凳子去采。「那時的茶葉上市時間晚,要到清明左右。葉子也瘦瘦小小的,味道卻比現在好吃。」老湯說,大約從8年前開始,當地人開始流行起每年給茶樹重修剪,在茶季結束時把茶樹統一剪到50cm的高度,這樣的好處是來年茶樹成熟時間提早,芽葉也會更加肥大,方便茶農採摘,「但卻總也吃不到以前的香味。」  東山農林服務中心工程師李皓宇向記者解釋了茶樹「剃頭」的原理:在農業教科書中,這屬於台刈修剪,相較於輕修剪和重修剪兩種方式來說,台刈修剪對樹木的刺激最為強烈,一般用於老樹更新和促進幼樹生長。對於壯年茶樹來說,每年都進行如此強烈的刺激並不合適。「老茶樹經過長年累月的累積,保存在枝條中的營養物質很豐富,如果每年都把枝條剪去,茶樹將把大量養分用於促進新芽萌發,儲存在茶葉中的有效物質會隨之減少。」不但如此,為了讓被「剃頭」的茶樹來年早早萌芽,茶農們往往會加大施肥量,當茶樹獲得足夠的外來養分後,不再奮力將根深深扎入泥土中尋求營養,吸收到的土壤中有效成分也會減少,長此以往,茶葉的香氣減弱、味道變淡也便是情理之中了。  在陸阿姨家茶園的旁邊,記者看到一小片未被修剪、處於「廢棄」狀態的茶園,茶樹的高度明顯比周圍高一大截,仔細一看,枝條上依然在萌發著又瘦又小的嫩芽,記者掐下幾根嫩芽放在鼻下仔細聞,一股濃郁的茶香撲面而來。「這才是純種的碧螺春,身形瘦小、上市時間晚、香氣濃郁。」李皓宇告訴記者,他們對茶農進行科普講座時都會傳輸「求早不一定好、芽大不一定好」的理念,希望能逐漸扭轉經濟槓桿對碧螺春傳統栽培模式的影響。  「早」不是碧螺春的風格,傳統栽培模式期待延續  一味求早,打破了茶果間種的傳統自然環境,通過「重修剪」等手段,把茶葉直接暴露在陽光之下,早熟的嫩芽雖然肥厚卻淡而無味,長此以往將影響地產碧螺春的品質,這一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茶農認識到。記者了解到,在吳儂碧螺春茶葉專業合作社等當地茶農合作社裡,已經開始逐步恢復傳統栽培模式。  在合作社茶農的帶領下,記者在當地冷水塢的一個深山裡見到了一片老茶園,這裡的茶樹從4年前就停止重修剪,也沒有改變周邊環境,在原始的有太湖蒸騰的水汽及枇杷楊梅等高大果樹的遮蔽下,處於自然生長狀態。合作社負責人告訴記者,茶樹上還能看到蜘蛛網,這是小生態圈平衡的表現之一。「人們都說特級碧螺春要7、8萬個芽頭才能炒制一斤,但只有這樣自然生長的茶樹上的嫩芽才會達到這種標準。」據統計,經過「剃頭」的茶樹芽頭粗壯,通常5、6萬個芽頭就能製成一斤特級碧螺春。然而這片茶園所長的茶葉格外有「記憶中碧螺春的香氣」,受到不少內行的茶客青睞。  同樣蘇州洞庭山茶業的負責人孫一心也表示,讓地產碧螺春血統回歸純凈,他們也在嘗試開闢專門的試驗茶園,從茶樹品種的選育到茶園修剪施肥等的管理回歸傳統模式。  地產碧螺春之所以能延續數百年的品牌,在當今各種類型茶葉充斥的市場中屹立不倒,與其獨特的口感密不可分,而「早」從來就不是洞庭山碧螺春的特質。如果一味追求早,慢慢變異的品種會導致碧螺春茶口感越來越淡,失去特有的風格,最終在各地茶葉的圍攻中敗下陣來。楊忠星呼籲,地產碧螺春應堅持傳統栽培模式、保護原產地品種,「不是越早越好」的理念應在茶客和茶農中更多普及。
推薦閱讀:

一盞碧螺春,暗淡歲月里的一道光亮
碧螺春為什麼要先放水後放茶葉?
碧螺春茶的泡法
碧螺春如何鑒賞?

TAG:碧螺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