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來源到底是什麼?

感謝邀請!

針對眾人對太極拳的模糊認知,我們從以下多個方面來細緻地了解一下太極拳!太極拳是集強身健體、頤養性情、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中國傳統拳術,1949年後被國家體委統一改編作為強身健體之體操運動、表演、體育比賽用途,改革開放後部分還原本來面貌,從而再分為比武用的太極拳、體操運動用的太極操和太極推手。傳統太極拳門派眾多,群眾基礎非常廣泛,由此成為我國武術拳種中特別有生命力的一支。

一、太極拳的起源:

關於太極拳的創始人,目前主要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但有一點基本確定,太極拳是在明朝創立的,只是具體時間無法確定!

一種是尊張三丰為始祖,張三丰在元末明初創建了武當派,創始了內家拳。太極拳作為內家拳之首,所以很自然地尊稱張三丰為祖師。 張三丰創立的太極拳、混元拳、形意拳、八卦拳、五行拳、玄武棍等,都是從道教的經典著作中汲取精華並總結引申而來的。

張三丰所創立的拳法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注重內功和陰陽變化,講求意、氣、力的協調統一,動作沉穩,姿勢含蓄,勁力渾厚,神意悠然。所以多數人認為的太極只會以柔克剛完全是誤解,真正的太極一定是剛柔並濟、內外皆修、快慢結合的複雜的拳種!

另一種說法是太極拳創自陳王廷。明朝初年,陳家溝陳氏的始祖陳卜從山西移民到此,由於山西陳氏本就是習武世家,到陳家溝時便帶有家傳武術。因為這裡經常有兵匪騷擾百姓,為了保衛桑梓,村裡成立了武學社,陳家溝人習武成風。特殊的人文地理環境和厚重的中華傳統文化對陳王廷創編陳氏太極拳產生了深遠影響。這種說法主要來自顧留馨、唐豪先生對太極拳的考證和《太極拳研究》。

二、太極拳的發展及其流派:

相比武當太極拳,陳家溝太極拳影響更加深遠廣泛,所以這裡以陳家溝太極拳為例進行解讀!陳王廷(字奏庭,1600~1680)是陳家溝陳氏第九代人,生於明萬曆二十八年,他所傳授下來的有五路拳、五路捶、108式長拳,雙人推手和刀、槍、劍、棍、鐧、雙人粘槍等器械。

太極拳本來只在陳家溝世代傳承,但自從第14世傳人「陳長興」開始向外傳播,陳長興首傳外姓弟子楊露禪(名福魁,1799~1872),楊露禪學成回鄉後到北京傳拳,逐漸衍變創編出楊式太極拳,後逐漸衍生出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多家流派,從此太極拳由陳氏一家的獨得之秘,衍變成了傳播海內外的多流派中華特色武學!

三、太極拳的特點:

太極拳本質上是一種技擊術,有其鮮明的特點:「以柔克剛,以靜待動,以圓化直,以小勝大,以弱勝強」。太極拳在技擊上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彼未動,己先動」,「後發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

四、太極拳能否實戰:

要問太極拳能不能實戰,首先你要去掉那種只能慢慢悠悠對抗的畫面,你印象中的那種拳根本不是太極拳,而是太極健身操,真正的太極拳是剛柔並濟、能柔能剛、內外皆修的複雜的技擊術。

提到太極拳的實戰大家可能會忽略一個特別重要的人,那就是把中國功夫傳向世界的第一人李小龍,可能大家不知道,李小龍自小好動,認為只要是拳便都能打鬥,因此從幾歲時便開始跟父親學習太極拳,且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一練就是二十幾年。從李小龍的武學筆記可以看出,太極在截拳道中佔了極為重要的地位,它的一些有關「太極」、「無極」、「陰陽」的理論更逐漸發展成為截拳道的核心理論,而太極圖也成了截拳道的標誌圖。

如果這個例子你感覺牽強的話,那就舉兩個有明確歷史記載的例子:

一個是陳家溝太極拳的第一個外姓弟子楊露禪,1840年左右楊露蟬自豫北溫縣陳家溝學拳藝成後返回家鄉永年縣設壇教拳,拳械運用高妙,所向無不披靡,鄉里高手盡皆懾服,舊社會武行規矩雖大,但爭鬥也極多,露禪公因每在擂台上與別家武者較量,出手即見紅,一響必成功,遂被譽為打遍京城"楊無敵",名聲大噪。

另一個是陳家溝的太極拳一代宗師陳照丕1927年在北京宣武門外立下擂台,與各路武術高手交手,一連十七天不敗,轟動京城,由此還引發了太極拳源流問題的一場爭論。

如果你非要一個最近太極拳實戰搏擊的例子,那可能就會讓你失望了,不是因為太極拳不能實戰,而是常年習練太極拳的大師一般不會和人輕易的過招,因為他們知道大多數打著太極拳名號的搏擊都是沽名釣譽!!!如果哪個實戰高手真的不服,我勸你可以去陳家溝挑戰,不要像某些格鬥狂人挑戰那些「所謂的太極拳」的水貨,那純粹是炒作、刷存在感!


推薦閱讀:

談楊派太極拳的練法
太極拳的這種練法 會的人越來越少了……
楊式太極拳淵源及傳承
太極拳界存在的幾大謬論!
【付清泉嫡傳】楊式太極拳教學與欣賞

TAG:來源 | 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