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楞嚴經》輕鬆學 卷七(之七)

《楞嚴經》輕鬆學 卷七(之七)

  阿難,由因世界虛妄輪迴,動顛倒故,和合氣成八萬四千飛沈亂想。如是故有卵羯邏藍流轉國土,魚、鳥、龜、蛇,其類充塞。

  「阿難,由於眾生與世界所成的『虛妄輪迴』當中,有互動顛倒的緣故,便會發生『陰陽氣』之相互交合,而形成了八萬四千種,或者飛升,或者沉潛之雜思亂想。」

  「因此有了『卵生』眾生,流轉在各個國土當中,如魚、鳥、龜、蛇之類,數量極多,充滿世間。」

  【卵羯邏藍】漢譯「凝滑」,在孕育生命的卵殼之內,既有相對「凝固」的部分,例如「蛋黃」;也有相對「潤滑」的液體部分,例如「蛋清」,因此得名。泛指一切「卵生」眾生。

  所謂「八萬四千」亂想,是形容所發生的雜思亂想數量極多,數不勝數,並非確切數字。

  「卵生」眾生需要具備四種出生因緣:父緣、母緣、自己業緣、溫暖之緣。

  「卵生」眾生種類很多,世尊僅列舉了魚、鳥、龜、蛇四大類,作為代表。其中,「鳥類」屬於「飛升」的雜思亂想,魚、龜、蛇三大類則屬於「沉潛」的雜思亂想。

  這是「十二類眾生」當中的第一類,「卵生」類眾生。

  由因世界雜染輪迴,欲顛倒故,和合滋成八萬四千橫豎亂想。如是故有胎遏蒲曇流轉國土,人、畜、龍、仙,其類充塞。

  「由於眾生與世界所成的『雜染輪迴』當中,有慾望顛倒的緣故,便會發生『雌雄體液』之相互交合,而形成了八萬四千種,或者橫行,或者豎立之雜思亂想。」

  「因此有了『胎生』眾生,流轉在各個國土當中,如人、畜生、龍、天仙之類,數量極多,充滿世間。」

  【胎遏蒲曇】漢譯「泡」,指胎兒生存在母體的胞衣之內,羊水之中,因此得名。泛指一切「胎生」眾生。

  「胎生」眾生需要具備三種出生因緣:父緣、母緣、自己業緣。

  其中,人和天仙屬於「豎立」之雜思亂想,站立行走或直立飛行;龍和畜生則屬於「橫行」之雜思亂想,橫躺飛行或橫躺爬行。

  這是「十二類眾生」當中的第二類,「胎生」類眾生。

  由因世界執著輪迴,趣顛倒故,和合暖成八萬四千翻覆亂想。如是故有濕相蔽屍流轉國土,含蠢蠕動,其類充塞。

  「由於眾生與世界所成的『執著輪迴』當中,有趨向顛倒的緣故,便會與『暖濕之氣』相和合,而形成了八萬四千種,或者翻動,或者覆扣之雜思亂想。」

  「因此有了『濕生』眾生,流轉在各個國土當中,如覆扣的含蠢之類,和翻動的蠕動之類,數量極多,充滿世間。」

  【濕相蔽屍】漢譯「軟肉」,指濕生眾生最初的樣子。泛指一切「濕生」眾生。

  「濕生」眾生需要具備三種出生因緣:自己的業緣、濕潤之緣、陽光或溫暖之緣。它們沒有父母,全憑業力與外緣和合而出生。

  其中,所謂「含蠢」,大約指濕濕蟲之類,背部有軟殼,覆扣而行走。所謂「蠕動」,則指潮濕地方自然出生的較軟的蟲類,種類很多,都是軟體動物,它們一邊翻動,一邊蠕動而行走。

  這是「十二類眾生」當中的第三類,「濕生」類眾生。

  由因世界變易輪迴,假顛倒故,和合觸成八萬四千新故亂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轉國土。轉蛻飛行,其類充塞。

  「由於眾生與世界所成的『變易輪迴』當中,有假想顛倒的緣故,便會與『觸塵』相和合,而形成了八萬四千種,喜新厭舊之雜思亂想。」

  「因此有了『化生』眾生,流轉在各個國土當中,如轉化蛻變為飛行之類,數量極多,充滿世間。」

  【化相羯南】隨業力發生色形變化,舍舊身赴新身,泛指一切「化生」類眾生。其中,「羯南」漢譯「硬肉」,指其新身體直接成形,不同於「濕生」類眾生,需要緩慢成形。此外,「羯南」也是對於眾生的通稱,故以下各類眾生都稱為「羯南」。

  在「化生」類眾生當中,不僅包括蝴蝶、飛蛾、蒼蠅、蟬等等動物,還包括天道眾生。它們在臨終之際,不經過中陰身,直接捨棄舊身,隨福德業力變化出新身,化生在天界當中,也叫「化生」。

  這是「十二類眾生」當中的第四類,「化生」類眾生。

  由因世界留礙輪迴,障顛倒故,和合著成八萬四千精耀亂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轉國土。休、咎精明,其類充塞。

  「由於眾生與世界所成的『留礙輪迴』當中,有色相障礙之顛倒的緣故,便會與『色相執著』相和合,而形成了八萬四千種,渴望色相精明發光之雜思亂想。」

  「因此有了『有色』眾生,流轉在各個國土當中,如鬼神當中的休、咎精明之類,數量極多,充滿世間。」

  【色相羯南】泛指一切「有色相」眾生。

  【休、咎精明】指主宰吉兆和凶兆的精明光耀類鬼神。其中,「休」指吉兆,「咎」指凶兆。

  除了「休、咎精明」的鬼神之類,動物當中的螢火蟲,以及海底的各種發光動物,也都屬於「有色」類眾生。

  這是「十二類眾生」當中的第五類,「有色」類眾生。

  由因世界銷散輪迴,惑顛倒故,和合暗成八萬四千陰隱亂想。如是故有無色羯南流轉國土,空、散、銷、沈(沉),其類充塞。

  「由於眾生與世界所成的『銷散輪迴』當中,有厭棄色相之迷惑顛倒的緣故,便會與『暗昧』相和合,而形成了八萬四千種,渴望以陰暗來隱藏色相之雜思亂想。」

  「因此有了『無色』眾生,流轉在各個國土當中,如空、散、銷、沉的『四空天』之類,數量極多,充滿世間。」

  【銷散輪迴】指「銷色歸空」之輪迴。

  【無色羯南】泛指一切「無色」眾生,以虛空暗昧隱去色身。雖無「業果色」之粗色,尚有「定果色」之微細色。

  【空、散、銷、沈】以「四空天」為例,「空無邊處」的眾生屬於「空」,滅色歸空的緣故;「識無邊處」的眾生屬於「散」,識心散佈於無邊虛空的緣故;「無所有處」的眾生屬於「銷」,銷毀第七識,到達無所有心的緣故;「非想非非想處」的眾生屬於「沉」,沉溺於頑空的緣故。

  此外,如虛空神「舜若多神」,以及各類「風神」等等,也都屬於「空、散、銷、沉」的「無色」眾生之類。

  這是「十二類眾生」當中的第六類,「無色」類眾生。

  由因世界罔象輪迴,影顛倒故,和合憶成八萬四千潛結亂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轉國土,神鬼、精靈,其類充塞。

  「由於眾生與世界所成的『罔象輪迴』當中,有妄想影像之顛倒的緣故,便會與『憶想』相和合,而形成了八萬四千種,潛藏糾結之雜思亂想。」

  「因此有了『有想』眾生,流轉在各個國土當中,如神鬼、精靈之類,數量極多,充滿世間。」

  【罔(音:網)象】沒有色相,而以憶想之現象為相。「罔」:無,沒有。

  【想相羯南】泛指一切「有想」眾生,以憶想為自相。關於其憶想之內容,多為貪求靈通,憶念種種神明功德之類。

  「有想」眾生當中,包括山神、海神、江河神、城隍、土地,以及魑魅、魍魎等鬼神,還有汲取天地萬物靈氣的各類精靈,等等。

  這是「十二類眾生」當中的第七類,「有想」類眾生。

  由因世界愚鈍輪迴,痴顛倒故,和合頑成八萬四千枯槁亂想。如是故有無想羯南流轉國土,精神化為土、木、金、石,其類充塞。

  「由於眾生與世界所成的『愚鈍輪迴』當中,有愚痴顛倒的緣故,便會與『愚頑之心』相和合,而形成了八萬四千種,枯竭心念之雜思亂想。」

  「因此有了『無想』眾生,流轉在各個國土當中,如精神枯萎,退化為土、木、金、石之類,數量極多,充滿世間。」

  【枯槁亂想】枯竭心念之雜思亂想。

  這些眾生所枯竭的心念,乃是第六意識之粗念,而其第七識之微細念並未徹底斷盡,故名「亂想」。只是由於其心念不起現行,以念滅念,念念趨於枯萎,最終到達「無想」之境地,以愚頑「識心」退化為土、木、金、石之類。只顯現第八識之「相分」,其「見分」則暫時萎靡枯竭,暫時不發生作用。

  【無想羯南】泛指一切只存色相,而枯竭念想之「無想」眾生。

  根據這段經文,可以知道,自然界的一切無非都是「眾生」,其中,「土」為遍布大地之沙子、土壤,等等,它是一切生命的營養來源,可以認為具有潛在的生命力;「木」則包括一切植物在內,植物雖然沒有心念,卻存有「感受」能力,雖說算作「無情」,但顯然具有生命;「金」則泛指一切金屬之類,具有華麗的外表,那就是一種潛在的生命力;「石」泛指一切礦物質,也各有其精彩之處,或圓潤,或晶瑩,或樸實堅固,等等,也具有潛在的活力。

  在民間傳說當中,常有「望兒山」、「望夫石」之類的記載,那不僅僅是傳說,依據《楞嚴經》此段之開示,徹底絕望的人,其心念枯竭之後,便會退化為土、木、金、石之類。因此,許多傳說確有其事。

  在「無想」眾生當中,也包含著那些修行無想定的「無想天」眾生,它們未必高居天界,也或許就在自然曠野之中。天堂與人間的距離不見得是「空間」距離,更多的,恐怕是「心境」之距離。

  極樂世界與娑婆世界也是如此,所謂「十萬億佛土」之距離,也不過一念而已。古人云:「生則實在生,去則實不去」,究其深意,一則眾生法身本無往來;二則無量世界本是重重疊疊,交融無盡,「如百千燈光照一室」,都在當處一心,您往哪裡去呢。

  故云:「隨其心凈則國土凈」,如果心地足夠清凈,則當處就是凈土;乃至於,一念間遍往無量世界禮敬供養諸佛,也有可能。即便做不到,轉而發願求生凈土,那也需要臨終時「心不顛倒」才能夠往生。

  如何是「心不顛倒」?對於娑婆世界的一切沒有絲毫留戀,對於無量壽佛的大慈大悲以及極樂世界的無盡莊嚴確信無疑。

  這是「十二類眾生」當中的第八類,「無想」類眾生。

  由因世界相待輪迴,偽顛倒故,和合染成八萬四千因依亂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轉國土。諸水母等,以蝦為目,其類充塞。

  「由於眾生與世界所成的『相待輪迴』當中,有虛偽顛倒的緣故,便會與『沾染之心』相和合,而形成了八萬四千種,互相依賴之雜思亂想。」

  「因此有了『非有色』眾生,流轉在各個國土當中,如水母之類,依賴水沫成為色身,所以它本身沒有視覺,需要把蝦當做它的眼睛,等等,諸如此類,數量極多,充滿世間。」

  【因依亂想】互為因緣,互相依賴的雜思亂想。

  【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泛指一切「非有色」眾生,它們本來沒有色身,只好用沾染之心,依賴其它東西作為色身,通常沒有眼根和視覺。

  在「非有色」眾生當中,除了水母之外,還包括各類軟體寄生蟲,例如人體內的蟯蟲,等等;也包括鬼神當中的「依草附木」之類,所以數量極多,到處都有。

  這是「十二類眾生」當中的第九類,「非有色」類眾生。

  由因世界相引輪迴,性顛倒故,和合咒成八萬四千呼召亂想。由是故有非無色相無色羯南流轉國土,咒詛、厭生,其類充塞。

  「由於眾生與世界所成的『相引輪迴』當中,有識性顛倒的緣故,便會與『詛咒之心』相和合,而形成了八萬四千種,聽從召喚之雜思亂想。」

  「因此有了『非無色』眾生,流轉在各個國土當中,如聽從咒術召喚的詛咒鬼、扶乩鬼、厭生鬼之類,數量極多,充滿世間。」

  【相引輪迴】相互牽引之輪迴。

  【非無色相無色羯南】泛指一切「非無色」眾生。這些鬼神眾生雖然沒有色身,但卻可以聽從咒術的召喚,借著咒術顯現出種種靈異之相,故名「非無色」。

  【咒詛、厭生】詛咒鬼和厭生鬼,此類鬼怪可以在某些邪惡咒術的召喚下,去傷害他人,甚至取人性命。

  這是「十二類眾生」當中的第十類,「非無色」類眾生。

  由因世界合妄輪迴,罔顛倒故,和合異成八萬四千回互亂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轉國土,彼蒲盧等,異質相成,其類充塞。

  「由於眾生與世界所成的『合妄輪迴』當中,有欺罔顛倒的緣故,便會與『異類之心』相和合,而形成了八萬四千種,相互借用之雜思亂想。」

  「因此有了『非有想』眾生,流轉在各個國土當中,如蜾贏蜂把螟蛉幼蟲抱回來,在其中產卵,最終把它變成自己的後代,等等,數量極多,充滿世間。」

  【罔(音:網)】欺騙,虛妄。也叫做「欺罔」。

  【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泛指一切「非有想」眾生,它們本來不是那個樣子,卻被別人借用,而變成了人家想要的樣子。例如借卵育子一類的眾生。

  【蒲盧】蜾贏蜂,亦名「蜾贏」,頭部黑色,身體有黃褐色斑紋和金黃色短毛,常在竹筒或泥牆洞里做窩,主要捕食稻螟蛉(一種綠色小蟲)、棉金剛鑽等害蟲的幼蟲。

  蜾贏蜂不僅捕食螟蛉幼蟲,還把螟蛉的幼蟲捉回窩裡,在其體內產卵,希望它變成自己的後代。結果呢,它真地如願以償了,隨著蜾贏蜂幼蟲不斷長大,螟蛉幼蟲便死去了,然而,奇妙之處在於,其神識卻留在了蜾贏蜂幼蟲體內,於是,它真就變成了蜾贏蜂的後代。

  《詩經》云:「螟蛉有子,蜾贏負之。」古人很早就知道其中奧妙,那就是,蜾贏把螟蛉之子,變成了自己的後代。從科學上來說,蜾贏蜂繁殖的,的確是自己的後代;但是,科學家們並不知道神識的存在,他們不知道,當螟蛉幼蟲逐漸死去,蜾贏蜂幼蟲逐漸長大之時,參與其中的只有一個神識,它從「螟蛉幼蟲」變成了「蜾贏幼蟲」。

  這是「十二類眾生」當中的第十一類,「非有想」類眾生。

  由因世界怨害輪迴,殺顛倒故,和合怪成八萬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無想相無想羯南流轉國土,如土梟等附塊為兒,及破鏡鳥以毒樹果抱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類充塞。

  「由於眾生與世界所成的『怨害輪迴』當中,有報仇殺害之顛倒的緣故,便會與『怪異之心』相和合,而形成了八萬四千種,食父母之雜思亂想。」

  「因此有了『非無想』眾生,流轉在各個國土當中,如貓頭鷹抱土塊育為後代,破鏡鳥抱毒樹果育為後代,等等,後代一旦長大,父母反而會被吃掉,數量極多,充滿世間。」

  【怨害輪迴】相互之間有積怨,特此前來投生,目的在於加以傷害。換句話說,就是仇人做了自己的兒女,特意來報仇的。

  【非無想相無想羯南】泛指一切「非無想」眾生,父母把後代抱回來的時候,並非沒有恩愛之想;但是,當後代長大以後,卻對於其父母沒有任何恩愛之想,反而會把它們吃掉。

  【土梟】貓頭鷹當中的一類。據說小土梟長大之後,會把母親吃掉。

  【破鏡鳥】或許是「破鏡獸」的誤寫。

  相傳,古時有一種叫做「獍」的獸類,也叫「破鏡獸」,是一種比虎、豹體型小的貓科動物,在其成長過程當中,會把自己的父親吃掉。

  至於土梟是否會「附塊為兒」,破鏡獸是否會「以毒樹果抱為其子」,不得而知。但是,古來相傳它們都有吃食父母的劣行,因此,中華民族的祖先黃帝,曾命令所有神祠都用土梟和破鏡獸來做祭祀,以便儘早絕其種類。

  眾生業力實在不可思議,就算是自己的後代,也不見得與自己相親相愛,有些,人家就是前來討債或報仇的。討債的還好,前來報仇的則可能會殺害其父母,動物當中有,人群當中也有。許多所謂的「偶然」,其實都是因果業報之必然。

  反之,也有子女是特意前來報恩的,那就皆大歡喜了。因此,自己會有什麼樣的後代,取決於自己宿世的業力,善業成熟,自會生出福德兒女;惡業顯現,敗家子、浪蕩女就來了。

  這是「十二類眾生」當中的第十二類,「非無想」類眾生。

  是名眾生十二種類。

  「這就叫做『十二類眾生』。」

  這「十二類眾生」,都因各自種類的顛倒妄想而出生,究其根本,乃是前文世尊所說的「眾生顛倒」和「世界顛倒」。如佛所說:「顛倒不生,斯則如來真三摩地。」那麼,如何才能夠除去這些顛倒妄想,而直達如來的真實三昧呢?

  後面,在第八卷當中,世尊將會為大家開示除滅妄想所必須的「三種漸次」,以及其後的一系列「修證位次」,來正式解答阿難尊者前文:「世尊,如是修證佛三摩提,未到涅槃,云何名為乾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漸次,得修行目?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為等覺菩薩?」之提問。

  《楞嚴經》輕鬆學 卷七(終)

  ◎本文轉自:顯密文庫


推薦閱讀:

大佛頂首楞嚴經大綱(目次解說)第10片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五上
【平 湖 許士中】配合共修《楞嚴經》了知:「悲欣交集」原是佛教語言
大佛頂首楞嚴經白話本(1)
大佛頂首楞嚴經168個字

TAG:輕鬆 | 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