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三教合一歷史淵源

「三教」這一名詞,最早見於東漢斑固《白虎通義》中,是指漢儒所稱頌的三種德教。就是「夏人之王教以忠;殷人之王教以敬;周人之王教以文。」在這裡的教,是指教育、教化、感化之意。根據中國《宗教演化史》的劃分為原始宗教,古代宗教和歷史宗教三個階段,夏商周己進入古代宗教晚期,而能分別以「忠」、「敬」、「文」教化民眾,也是中國古代文明社會進步的表現。

  本文所說的是歷史宗教初期,就湧現了儒道一家的思想淵源,及其後來演化為儒、道、釋三教合一的思想體系。因為三教都是以心為宗,以「心」作為世界本原,儒、道、釋三者都是從作為世界本原的「心」中派生出來的產物,故有道一教三說,乃是三教學者的共識。

  儒、道、釋三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和基本內涵,它們從相互尊重到相互對立與鬥爭,到相互借鑒與吸收,再到相互包容與融合。看來融合是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必然,融合才能適應與時俱進的文化潮流。但這種融合是思想文化上的溝通,而不是拼盤式的奏合。

  三教合一思想源於春秋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天下大亂,為了救世,思想家各自提出不同的政治主張,自由爭鳴,形成百家。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和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就是其中的兩大學派。

  按照《史記》記載,老子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老子研究道德,他的學說以自我隱秘和不求名份為宗旨。老子寫了一本書,分上下篇,共五千多字,闡述了有關道德的內容。老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道」使萬物從有形轉化為無形,無形既是萬物運動的起點,又是萬物運動的終點,歸宿和本根。老子的思想對中國的思想史、文化史和宗教史都有巨大的深遠影響。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今山東)人。他主張以仁義之道,改善社會狀況,變亂為治。孔子周遊列國後,經過綜合創新,形成以仁義為核心的儒學思想體系。

  在春秋時,老氏所創立「道」的學派和孔氏所創立「儒」的學派之間,都是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在學派人物之間也表現友善往來。

  老子是一位禮學大師,他曾擔任過周朝史官,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執行禮儀。周朝是以禮治國,周禮是西周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

  孔子也從小就學習禮儀,在魯國是以知禮而聞名的。孔子在51歲時(公元前500年),適周向老子學習禮儀,於是老孔成為師生關係。孔子向老子學習禮儀的全部內容都收入《禮記》和《孔子家語》中,有具體禮儀,也有禮學理論,孔子繼承了老子的禮學文化。

  在哲學思想上,孔子繼承了老子「道」的概念。孔子的「道」與老子的「道」在具體內容方面,雖不大一致,但孔子與老子一樣,也把「道」視為自己思想體系中的最高概念。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意思是說,早晨知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可以了。

  在政治思想上,「無為而治」是老子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孔子對此也非常讚賞。孔子也說:「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己矣。」(《論語·衛靈公》)。孔子也把無為而治的社會,看作最理想的社會。

  在道脈傳承上,老子提出「守中」(《老子·第五章》),「得一」。(《老子·第三十九章》)的主張。孔子在老子「守中」、「得一」的基礎上,也提出「吾道一以貫之」授予曾子(《論語·里仁》)。又有《古文尚書,大禹謨》說堯授舜「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的心傳,故而演化為「執中一貫」的道脈。春秋時,佛教己在西方傳布,雖未正式傳來中國,但佛的教義和宗旨,與中國儒道兩家的大旨相契合,佛也有「空中歸一」之旨,故在「中一」的問題上,也可相提並論。所謂「中」者,內也,正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中庸》)。這個中就是內的意思。老子說「守中」,是說要守住虛靜的內心。佛教也說「中」者,中道也,為第一義諦,與真如、法性、實相、佛性同義,是般若波羅密。(《佛學常見辭彙》(中》條)。

  「一」者,是無形的「道」派生出來的混沌之氣。老氏言:「一」是「太極」,由無極而太極。孔氏亦言:「易有太極。」佛教《碧岩錄》第45則云:「萬法歸一,一歸萬法。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維摩經·弟子品》又說:「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

  從上述看來,儒、道、釋三家,都把「中一」作為最高「真理」。它蘊含著三教合一的基本精神和思想方法。

  老氏和孔氏學派的後裔,也不乏友誼。莊子是戰國時哲學家,他繼承和發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莊子對儒家學說,概括為「內聖外王」。(《莊子·天下》)。意為內修聖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或外務社會事功。儒家「內聖外王」的理想人格,對中國社會的政治、倫理、哲學、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莊子對孔子的態度,從總體看也是很尊重的,他認為孔子是一位品質高尚的世俗學者,孔子與老子一樣認為社會「生病」了,但開的藥方不同而己矣。(《莊子集釋》卷9(上),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4冊第953頁)。

  而內聖外王之道備於孔子,孔子之心法寓於六經,六經之精要括於《論語》,而曾子、子思、孟子遞衍其緒。

  孟子,被稱為亞聖,是僅次於孔子的儒家大師。孟子與孔子一樣受老子思想的影響。特別是在主體「心」的本質問題上,老子認為「朴」是人類最初本性(《老子·第十九章》)。人只有真正守住本性之「朴」,才能以「真我」面目立足於世,才不會異化為非我。孟子的「性善論」,也是來自老子的「朴」。孟子也認為人性本來就是善的。他說:「人之性善也,如水之就下也,人無不善,水無不下。」「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不是外來的作用),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認為倫理道德是天賦予人的本性。為其「仁政」學說的理論依據。「性善論」後來成為宋明理學正統的人性學說。

  根據《史記》、《莊子》等書,老子對孔子倡行「仁義」、「禮樂」的做法,也提出一些批評,但這種批評,是老師對弟子的批評,還不能算是學派間的理論鬥爭,兩人都表現出十分友好的態度。

  至於老子和孔子師生關係問題上,學者也有這樣的評說:如果孔子不拜老子為師,就不可能建輝煌之業,萬世之名。儒家不僅承認老孔師生關係,還認為這種關係,對儒家的興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三教合一說的起源。

  中國是一個多種宗教並存的國家,佛教傳入中國後,曾與本土儒道二教不斷發生衝突,在這一種過程中,三者都一直在尋找彼此間的共同點,以豐富本教的內容。所以,三教從互相吸收、補充,提高至哲學層次上的融合,並不斷進行深化和完善。

  彌勒和會三家作一家

  彌勒,是梵語,姓彌勒,華譯慈氏,慈悲、慈祥之意。名阿力多,意為「無能勝」。他的姓和名合起來,就是具足大慈大悲,沒有人能超過他。慈氏出生於古印度波羅奈國的一個婆羅門家庭,他與釋迦牟尼是同時代人,而跟隨釋迦牟尼出家學佛,修成大乘菩薩,他在釋迦牟尼入滅前就先行去世。據《彌勒上生經》說;彌勒離開此世間後,將上兜率天宮,在那兒與諸天說法。兜率,華譯知足,在此知止滿足。此處分為內外二院,內院為彌勒菩薩說法的凈土。外院卻是天人享樂的地方,故名兜率。《彌勒下生經》又說:彌勒將從兜率天宮下生此凡界,在龍華樹下三次說法,廣度眾生,繼承釋迦牟尼而成佛。

  關於彌勒下生信仰,根據《佛學大詞典》之《彌勒信仰》,《龍華三會》條記載:彌勒將下生於翅頭末城,在華林園中的龍華樹下成道,開三番法會,度盡上中下三根的眾生,「初會度眾生九十六億人,第二會度眾生九十四億人,第三會為九十二億人。」可謂任重道遠。

  什麼是龍華三會?根據佛教《彌勒菩薩三經講要》說:「其樹名龍華,言其干高大如龍盤空,且能開燦爛之華,結豐碩之果。言三會者,亦與釋迦牟尼的三轉法輪相似。其轉第一次法輪,遇彌勒聽經聞法授記度脫者,是為龍華初會;經若干時期,若干眾生,又聞彌勒佛說法而得超凡入聖者,是為龍華二會;到最後一會,則大轉法輪,凡為彌勒佛所度之機,皆盡度無餘,是為龍華三會。其實,彌勒佛當來下生人間說法何止這三次呢?不過是指大會而言,其第一會度脫人天無量眾生,乃至第三會度脫人天無量眾生罷了。」(《彌勒菩薩三經講要》)第96頁,民國二十三年一月,在慈谿金仙寺講要錄,太虛太師全書,法藏、法相唯識學)。

  彌勒信仰,何時傳進中國?根據《宗教詞典》《彌勒》條載:西晉竺法護譯《彌勒成佛經》1卷。為彌勒信仰所依主要經典之一。異譯本有鳩摩羅什,於後秦弘始三年(401年),後秦國君姚興派人迎至長安(今西安),主持翻譯佛經,當時也譯《佛說彌勒大成佛經》,在廣泛傳布。

  還有炳靈寺石窟佛像,「炳靈」是藏語,「十萬佛」的意思。炳靈寺石窟,位於甘肅省永靖縣境內。於東晉元熙二年(420年)開鑿,經八年建成140個龕,其中就有彌勒佛像,其造型的彌勒穿上佛裝,是他下生後成佛的石雕像。今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辭海》和《中國佛教圖像解說》,1992年9月版,上海海峰印刷廠印刷,上海新華書店發行所發行)。

  從以上情況分析,彌勒下生信仰,早在西晉就傳入中國,並在基層社會中普遍獲得民眾的共識,人們也相信彌勒佛己管攝世界。

  彌勒下生信仰的內核,曾輾轉經過多次變形,深入民間,度脫眾生。其主要特徵之一,就是他從中國宗教史的實際出發,極力倡導儒、道、釋三教合一,以調適三者的關係。

  在六朝時,彌勒應化居士身於浙江義烏,假名傅翕,又稱善慧大士,著有《心王銘與法身頌》傳世。傅大士與達摩大師同時應世弘法。達摩在江北弘揚禪旨,創立禪宗學系,成為中國禪宗始祖。傅大士在江南,宣說三教合一,並與禪學有機地統一起來,開了禪學進入百姓家的先河,在禪的歷史上,屬於不可忽視的重要人物,後世禪宗說他是彌勒菩薩的化身。

  傅大士說教,善用機鋒默示的方法,顯示其真理。他有千古絕唱的名偈曰:「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走人不走。」此偈以農民為比喻,農民種地須用雙手拿鋤頭,耕田才有勁,它寓意三教合一。「水牛」是渡水的舟,以舟比喻為佛法。古代有舟橋,以聯接舟或浮體而成的舟橋,故有人在舟中,「橋走人不走。」該偈是像征經過三教合一的路徑,三者都可以同舟到達彼岸。梵語波羅,華譯彼岸。此岸有生滅,彼岸不生不滅之涅盤。

  梁武帝常請傅大士入宮說法。有一次,梁武帝請傅大士講《金剛經》,大士升座,只用尺子在案上揮動一下,就下座了。人們都不解其意,於是志公(武帝師)宣布「大士已經講完了。」(《中國佛家》第178頁,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11月版)。因為如如不動的真理,無說才是真說。老子的「不言之教」,孔子的「目擊道存」,釋迦的「拈花微笑」,都是以心傳心,比用語言表述微妙深奧得多。可見三位聖人都崇尚「不言之教」。

  又有一次,傅大士戴道冠,披納衣,穿儒鞋去見梁武帝,問武帝我是僧、是道、或是儒?結果,梁武帝心有所悟。所以,在歷代帝王中,梁武帝是第一位提出三教合一說。他說:「儒道釋三者各有妙用而不可偏廢:儒學教導人們要恪守禮法倫常,道教勸人不要計較爭鬥,佛教引導人們嚮往極樂凈土。三者的指趣雖不盡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即要求人們安於現狀,不必反抗鬥爭。如此,三教在理論上可以融合貫通,在實踐上可以互為補充。因而梁武帝調和三教,提出三教同源說。比較而言,佛教在理論和修行方法,對民眾更有吸引力,梁武帝將佛教奉為國教,並鑽研和宣傳佛教理論,在他的努力下,南梁的佛教理論達到了新高度,佛教中國化進程加速了。」(《新編二十五史·梁書》第98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佛教《彌勒菩薩三經講要》說:在唐時,彌勒應化布袋和尚於四明山,宣說三教合一之旨,對民眾頗有影響。四明山在浙江省寧波市西南,天台山支脈。

  據《宋高僧傳》記載:五代時,彌勒又應化布袋和尚於浙江奉化,明州等地,假名契此,又名長汀子,謚定應大師。他的日常行裝又是道冠儒履釋袈裟,以三教合一為宗旨,雲遊天下說法。契此經常手持錫杖,杖上掛一布袋,出入於市鎮鄉村,游化行乞,乞得之物,就裝在布袋內,故名「布袋和尚」。相傳他身形肥大,衣著隨便,言語行為不拘小節,還能為人們預測吉凶和晴雨,非常靈驗。人們都覺得契此是一位神秘莫測的聖僧。後梁貞明三年(917年),契此坐化於明州岳林寺廡下的磐石上,示寂前曾留下《辭世偈》云:「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所以,人們已知道契此是彌勒轉世,而為他建院供養。宋崇寧三年(1104年),岳林寺住持縣振為他建閣塑像。此後各寺院都按「布袋和尚」形像塑成大肚彌勒,安置在天王殿供奉,並配上盈聯:「大肚包容了卻世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啟示人們由於道業精進,成就檀波羅密,就應該生起歡喜的心來。北宋佛印禪師為其塑像題詩讚曰:「道冠儒履釋袈裟,和會三家作一家,忘卻兜率天上路,雙林痴坐待龍華。」(《中華文化精華全集,宗教二》,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92年版)。它描繪了彌勒佛下生的行裝和願望,要「和會三家作一家。」

  自東晉後,彌勒信仰在中國社會各階層產生了深刻影響。最早有東晉佛教學者宗炳著《明佛論》,提出了「孔老釋迦,雖三訓殊途,而習善共轍」的觀點,力倡三教同歸之旨,認為三者都是教人為善的,都有利於社會教化。(李霞著《道家與中國哲學》(明清卷)第394頁,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版)。

  孫綽,東晉文學家,字興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遙)人,官至廷尉卿,領著作。著有《喻道論》,收入《弘明集》卷3。他認為「周孔即佛,佛即周孔,蓋外內名之耳……周孔救其弊,佛教明其本耳,共為首尾,其致不殊。故逆尋者,每見其二,順通者,無往不二。」

  王通(584-617),隋哲學家,字仲淹,謚文中子,山西河津人,居河、汾之間,開學授徒,時稱「河汾門下」。王通提出「三教可一」的融合點,是「使民不倦」。以入世的角度來統一三教,無論從個人的生命安頓,還是從社會的政治秩序,凡是有利的地方都可以吸收。(羅安憲《中國孔學史》第362頁,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版)。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陝西渭南人,官至刑部尚書。他認為「儒門釋教雖數則有異同,約義立宗彼此亦無差別。所謂同出而異名,殊途而同歸。」(《白氏長慶集》卷67)。

  柳宗元(773-819),唐文學家,哲學家,字子厚,山西運城人,貞元進士,官至監察御史。他宗信佛教,主張儒、道、釋三教調和。認為「浮屠誠有不可斥者,往往與《易》、《論語》合……不與孔子異道。」(《柳河東集》卷25,《送僧浩初序》)。

  唐中葉,佛教學者宗密著《原人論》,以研究人的本原為己任,並將儒、道、佛三家的人性論和宇宙論納入其《原人論》的序中。他說:「孔老釋迦,皆是至聖;隨時應物,設教殊途;內外相資,共利群遮。策勤萬行,明因果始終;推究萬法,彰生起本未。」(《正宗新修大藏經》第45卷,台灣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版。)

  北宋,道教學者張伯端(984-1082),著《悟真篇》,論述內丹修鍊和儒、道、釋「三教一理」思想。後世奉為南宗或紫陽派初祖,稱紫陽真人。(《辭海》)。

  北宋,高僧延壽,也以佛教為中心而和會三教。他認為三教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故可融合為一。他說:「三教雖殊,法界收之,則無別原。若孔、老二教,百氏九流,總而言之,不離法界,其猶百川歸於大海。」(《中華文化精華全集·宗教二》,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2年版)。

  南宋,孝宗趙眘,提出「以佛修心,以道養生,以儒治世可也。」此外,南宋民間供奉的神像,三教神仙,人物具全,反映了「多神崇拜」的鮮明特點。可見南宋時期,三教合一的思潮,對社會各階層產生了深刻影響。(線裝經典《中國通史》第247頁,雲南出版集團,雲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版)。

  南宋哲學家朱熹,他以儒家繼承者自居,但對老子的思想也產生了重大影響。朱熹的理學是套用老子的哲學框架。老子說:「『道』可以為天下母。」(《老子第二十五章》)。老子認為「道」處於萬物之先,是產生萬物的根本,是無形無像的。而朱熹對「理」學的特性也說:「未有天地先,畢竟也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無此『理』,便亦無天地,無人無物,都無該載了。」(《朱子類語》卷1,第1冊第1頁,嶽麓書社,1997年版)。所以,朱熹晚年,立足於武夷,致力融合儒、道、釋於一爐,集理學之大成。

  南宋,著名禪師宗杲,同樣認為「儒、道、佛三教聖人所說之法,無非是勸人戒惡,正人心術。」「三教聖人,立教唯異,而其道同歸一致,此為萬古不變之義。」(《大正新修大藏經》卷24,台灣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年版)。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王重陽在山東寧海(今煙台牟平)全真庵講道,並創立全真道,主張道、釋、儒三教合一。以「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神固氣」為真功。「濟貧拔苦,先人後己,與物無私」為真行。功行具全,故名全真。此後,道教即正式形成全真,正一兩大教派。(《辭海》)。

  從西晉至元代,歷時1103年間,在彌勒佛調和三教思想的啟示下,引起各界學者的密切關注,三教合一論成為當時社會上的熱點,而且這一熱點越來越濃,上述只略舉數例作為佐證而己。此後三教合一思想又在中國社會上各階層更廣泛地流行。

  明代三教合一思潮

  三教合一論,到了明代產生了更重大的影響。特別是在政界,哲學界、宗教界等學者,都極力倡行三教合一說,並形成當時學術思想上的一種共識。

  明初、太祖朱元璋,制定「三教合一」政策。他對儒、道、佛採取了兼收並蓄的態度。他曾寫《三教論》,對三教的作用與關係作了論述與闡釋。他認為儒、道、佛在教義教理方面雖有種種差異,但在社會教化上都有各自獨特的作用,缺一不可。他說:「仲尼之道,祖堯舜,率三王,刪詩制典,萬世永賴。」「凡有國家不可無。」(《明太祖集·三教論》,黃山詩社1991年版)。朱元璋對佛道二教也採取了利用政策,讓其發揮輔助作用。他說:「佛仙之幽靈,暗理王綱,益世無窮。」(《明太祖集·釋道論》,出版同上)。所以,明代實行以儒教「明治天下」,以佛道「暗理王綱」。也就是通過儒教來制定政治典章制度,倫理綱常以及君臣治國之道。利用佛道所提供超人間的力量來威攝天下百姓。

  朱元璋所制定的三教合一與並用政策,對明朝後來幾代皇帝都沒有改變,堅持兼收並蓄的態度。

  在哲學界,心學大師王守仁,是以儒合佛道,在其思想體系中大量吸納了佛道思想。他認為儒佛道同是心學,其差別只在毫釐之間,只要取其同而去其異,則三者便可融合貫通。(李霞著《道家與中國哲學》(明清卷)第9頁,人民出版社 2004年6月版)。

  王門後學朱得之,號近齋,直隸靖江人,師從王守仁,他主張三教合一,他比方說:「三教的關係好比一間房子,在老祖宗那裡,原是一間;有了子孫後,大家分而居之,故一間房子便有中有傍;再往後,不僅有中有傍,而且後代還在中間設置藩籬,故一間房子變成了幾間;再到後來,關係就不融合了,從相較發展到相爭直至相敵。若去其藩籬,仍舊是一家。三教之分,亦只如此。」(同上第166頁,引自《明儒學案》卷25)。

  明代佛教中的高僧大德承接了慈氏所倡行的三教合一說,並將這種融合,推向了高潮。當時,倡導三教合一說,最力者有著名禪僧元賢,以及號稱「明代四大高僧」的祩宏、真可、德清和智旭。

  元賢(1578-1657),字永覺,俗姓蔡,建陽人。他研習《楞嚴》、《法華》、《圓覺》三經,「言滿天下,道被域中。」元賢認為儒、佛、道三家,其教雖殊,其理則一。所以他提出「三教一理」的觀點,他說:「教既分三,強同之者妄也;理實唯一,強異之者迷也。」「是知理一,而教不得不分;教分,而理未嘗不一。」(同上書第397頁,引自《寱言》、《續藏經》第一輯,第二篇),意思是說,儒、佛、道三教是不同社會背景,不同時代要求下的必然產物。故它的產生更是合理的,是理之所歸。既同是理之所歸,故三教一理之論自然能成立。

  祩宏(1535-1615),字佛慧,別號蓮池,明代中興凈土的宗師,俗姓沈,浙江杭州人。他長住杭州雲棲寺,故稱「雲棲大師。」在儒、佛、道三教關係問題上,祩宏提出「三教一家」的論點,三教為何是一家?祩宏以三教同源來論證這一觀點。他作了一幅三教同根同祖的關係圖,並題詩曰:

  「鬍子秀才書一卷,白頭老子丹一片。

  碧眼胡僧袒一肩,相看相聚還相戀……

  想是同根生,血脈原無間。

  後代兒孫情漸離,各分門戶生仇怨。

  但請高明玩此圖,錄取當年祖宗面。」

  (同上書第404頁,引自《山房雜錄、詩歌、題三教圖》、雲棲法匯第8冊)。

  祩宏認為,他所作的三教同根,血脈無間的三教關係圖,反映了儒、佛、道三家在老祖宗那裡同根源同血脈的本來面目,只因三教傳人不了解這一點,才各立門戶,相互對立,互生仇怨。若看了他繪製的「三教圖」,就能消除三教之間的隔離,使其同歸於一家。

  真可(1543-1603),字達觀,號紫柏,俗姓沈,江蘇吳江人,少時在虎丘雲岩寺出家。他潛心研習法相,華嚴學說,體悟到儒、佛、道三教之法,本是一原,出自一心。他說:「夫身心之初,有無身心者,湛然圓滿而獨存焉。伏羲氏得之而畫卦,仲尼氏得之而翼《易》,老氏得之二篇乃作,吾大覺老人得之,於靈山會上,拈花微笑,天人百萬,聖凡交羅,獨迦葉氏得之。自是,由阿難氏乃至達摩氏、大鑒氏、南嶽氏、青原氏、並相而得之。於是乎千變萬化,世出世法。」(同上書第408頁,引自《釋毗舍浮佛偈》、《紫柏尊者全集》卷1.2)。它說儒、佛、道三教乃至三教之間內部的宗宗派派均是得之於先天的「湛然圓滿而獨存之一心。」這好比一棵大樹,枝葉再多,也都是源於一根,三教亦然,其流演變,變化再大,亦是萬變不離其根。

  德清(1546-1623),字澄印,號憨山,俗姓蔡,安徽椒縣人。少時在金陵棲霞山削髮為僧,研習《華嚴經》,又發心刺血泥金,寫《大方廣華嚴經》一部,他對儒、佛、道的會通中,提出「三教同源論」,他說:「嘗言為學有三要,所以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參禪,不能出世。」( 同上書,第418頁,引自《憨山大師夢遊全集》卷39,《說,學要》)。為什麼《春秋》、《老》、《庄》,禪學缺一不可呢?他認為,這是因為三教原本就是同源的,三者同源於一心,三學之要也同此一「心」,學同此心,故教同此理。

  智旭(1599-1655),俗姓鍾,字素華,別號「八不道人」,「藕益老人」,江蘇蘇州人。他曾住安徽九華山及浙江吉安靈峰寺。他主張諸宗融合,禪教兼重,三教合一。他認為「自心者,三教之源,三教皆從此心施設。苟無此心,三教具無;苟昧自心,三教具昧。苟知此心,而擴充之,何患三教不總歸陶鑄也哉?心足以陶鑄三教,乃名能其性,亦能盡人物之性。」(同上書,第424頁,引自《疏二,金陵三教祠重勸施棺疏》、《靈峰言論》卷7之4)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號浮山愚者,安徽桐城人,崇禎進士,任翰林院編修,後削髮為僧。他的儒、佛、道的融通思想表現在「三教一宗」的「易」學觀中。他提出一個主張,要融往古聖賢之論以及儒、佛、道三聖之教於一爐,配之陰陽之理,神葯之輔,而煉成一種新的宗教——三一之宗。而他所謂「三一之宗」,也就是以《周易》集儒、佛、道之成。他認為三者的思想主旨之同表現在,孔子的「無言」,佛氏的「見一切心」,及老、庄的「無為無不為」思想,實際上是一個東西,它們都是《易》理的顯現,因而都可以歸融於《易》。溯其源同,則歸於《易》耳。

  明代正一道和全真道都主張儒、道、佛三教合一論。正一道第43代天師張宇初,也認為儒、道、佛三家的本源之理是一致的,只是語言表達有所不同而己。道教所謂「元神」,就相當於儒教的「太極」和佛教的「圓覺」。他還將這一思想納入正一道的教義之中,力求三教融合貫通。(《峴泉集》卷1,《道藏》第33冊)。

  明代全真道也提出儒、道、佛三教合一論。具有傳奇色彩的張三丰,名全一,又名君寶,道號玄玄子,遼東懿州(今遼寧阜新)人,全真道的丹法思想家。他曾在武當山幽棲,武當山內家拳技創始人。後隱循潛修,明太祖,明成祖曾多次遺使求之,都查無下落。明代皇帝也曾多次授張三丰為「通微顯化真人」、「通微顯化大真人」、「韜光尚志真仙」、「清虛元妙真君」、「飛龍顯化宏仁濟世真君」等。關於張三丰的著作,《明史·藝文志》著錄有《金丹直指》和《金丹秘決》各1卷。後人編成《張三丰祖師全集》、《張三丰先生全集》。在儒、道、佛三教的關係上,張三丰認為「佛也者,悟道覺世者也;儒者,行道濟世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者也。各講各的好處,合講合的好處,何必口舌是非。」(《三豐全集·大道論》,清彭定求編《道藏輯要》畢集,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成都二仙庵重刻本)。

  託名呂洞賓乩授的《三寶心燈》更強調:「若歸道而不知三教合一之旨,便是異端邪說。」此可謂將道門中的三教合一論推向了極端。

  就明代整個思想界來說,倡導三教合一說,最盛者還是林兆恩先生,因為他不是一般地主張三教合一,而是將三者現實地緊密結合在一起,創立一種新的宗教——三一教。林兆恩所創立的三一教,是將佛道思想大量引入儒學內部,以儒為主,以佛道為輔,在「歸儒宗孔」的基本宗旨下,創立一種合三為一的思想體系。使儒學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即由哲學變為宗教,又從宗教的環節中體現哲學,也就是他以儒教綱常禮教為主,兼有佛道二教心身性命之學的宗教。他指出,由於孔子之儒學實際上也是一種心身性命之學,因此宗孔子之儒學,也就是宗心身性命之學。

  林兆恩創立的三一教,最具特色的是崇尚彌勒下生信仰。根據《實錄》記載:在萬曆十六年(1588年)正月,林兆恩居竹峙寺,著《彌勒經》成書,此經未偈曰:「彌勒尊佛是我體,彌勒尊佛是我心。我體即是彌勒體,我心即是彌勒心。彌勒與我無二體,彌勒與我無二心。」因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內根外器皆唯識變現。「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中的一切境界和事物都是由心所造。彌勒心是佛心,前念迷就是眾生,後念悟就是佛,眾生與佛只在迷悟之間。故林兆恩與彌勒尊佛同心同體的理論自能成立。

  所以,林兆恩嫡傳弟子盧文輝,也採用彌勒下生信仰,以林兆恩為彌勒佛的像征。在三一教中有《靈應本體真經》(《林子寶誥》)中也有一句「南無夏午尼氏彌勒尊佛。」《寶誥》還說:「龍華三會,普度人天。」而且三一教的教義倡導三教合一,倡導出世與入世合一,從這個意義上說,三一教與彌勒尊佛的人間佛法是相同的,三一教教人在世修行,先做人,後做仙做佛,又是在民間普及,可以說是彌勒尊佛人間佛法的真實再現。

推薦閱讀:

【長知識!十二生肖排序的淵源】
萬金賦(同淵源)
【太極拳 淵源考證】
美國名校與奴隸制淵源不淺

TAG:歷史 | 淵源 | 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