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具象與意象

具象與意象

 內容摘要:電視舞蹈是一門運用電視語言解讀和表現舞蹈語言的新興藝術形式。電視舞蹈用鏡頭語言的有限視聽和無限傳播,將舞蹈有限的具象身體空間和無限的意象意境空間巧妙地連接起來,拉近其「心理距離」,在舞蹈情意、造型、律動等諸多方面尤顯優勢和特色。它也是與時代、科技、社會和大眾等各方面互相聯姻、有機結合的產物,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關 鍵 詞:電視舞蹈 電視語言 舞蹈語言 具象空間 意象空間 心理距離      電視舞蹈是一門新興的綜合交叉藝術形式,它以舞蹈為主體,以電視語言為媒介,已漸漸為大家所熟悉和接受。電視與舞蹈的聯袂,本非新興事物,而隨著近年來電視舞蹈作品從簡單的拼湊變成渾然一體的藝術品,具備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明顯的藝術優勢,電視舞蹈成為一門新興藝術。它要求攝影師摒棄以往那種相對靜止的拍攝方式,而著意於畫面的流動以及點、線、面的結合;它不僅需要舞蹈演員具有更成熟的表演技藝,能完整、豐滿地在一個小圓鏡頭前表現自己的藝術,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它要求那小小的鏡頭能夠為人們展示舞蹈作品的深層意韻,打開另一個潛在窗口,將舞蹈巧妙結合的有限具象身體空間和無限意象意境空間呈現於大眾。   一、心理距離的拉近——具象和意象的結合   舞蹈是以人體外在的肢體運動為手段,抒發人們內心世界的情感觸動。外在的肢體運動就是速度、力度和線條的組合再現,對大眾而言,是肉眼本能可接受的無異議信息,它具有一定的客觀性、現實性、真實性和確定性,是一種大眾的普通認同;而內心世界的情感觸動卻是超越現實制約和限制的自由元素,帶有不確定和主觀性。若要使由一個固定的外在肢體運動(具象)所萌發的情感觸動(意象)成為大眾認同的整體,唯一的途徑就是拉近它們之間的距離,這個距離並非指演員與觀眾的距離,而是指原本欣賞對象肢體運動與觸動情感間的距離,即英國心理學家愛德華·布羅提出和創立的「心理距離」。據北京舞蹈學院平心教授所注釋,「心理距離是指藝術形象及意象與具象或原型之間的心理距離,亦即指審美理想與客觀現實之間的距離,是記憶表象與想像表象及意象之間的距離,也就是『藝術高於生活』的距離。」①心理距離的拉近也就是舞蹈作品具象與意象的體現,是作品主觀與客觀、感性與理性、本質與內涵、虛與實的結合,從而使觀眾感悟到作品中具象和意象的整體性,更加主觀能動地接收舞蹈信息,與舞者產生共鳴。   近年來,電視以其獨特的鏡頭語言,使電視舞蹈作品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從1993年白志群編導的電視舞蹈藝術片《夢》,發展到中央電視台每周播出的《舞蹈世界》欄目,再發展到如今一年一度的電視舞蹈大賽盛會;而電視舞蹈大賽的賽程也從四年前的四天延展為現在的一周,比賽樣式從最初單一的專業賽組擴充到現在民間、大眾、專業、業餘各個專場的設置。可見,電視舞蹈贏得了越來越多觀眾的喜愛,舞蹈藝術正藉助電視這個媒體走出象牙塔,走進人們的生活。電視舞蹈已成為舞蹈普及教育的主要方式。因此,我們對電視舞蹈概念的定義為:電視舞蹈是一種借電視語言用人體的動作、節奏和表情反映生活的大眾傳播藝術。   然而,最初舞蹈與攝像機的結合併不那麼受歡迎,我們稱那時的電視舞蹈片為「錄師傅」。如果舞蹈專業人士被稱呼從師於「錄師傅」,是帶有諷刺意味的,那麼後來這個現象轉變的原因是什麼呢?電視如何運用獨特的鏡頭語言?電視舞蹈又是怎樣拉近「心理距離」的呢?筆者認為,主要是電視舞蹈在擴大、誇張舞蹈藝術樣式所獨具的表現優勢和特徵的同時,更好地糅合作品中具象與意象元素,以直觀的方式呈現在人們的面前,以彌補現場觀看劇場舞蹈表演之不足。   二、意象的準確表達——情感和意境的傳達   借用蘇軾對王維山水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評價,筆者認為,舞蹈藝術則是舞中糅情、情中立意,從而情中有意、意中有情。情是情感,境是意境。優秀的電視舞蹈作品,都能夠在拉近「心理距離」時以有限的視聽空間來更深、更廣、更親切地傳達舞蹈的情感和意境。   首先,舞蹈的一個重要特徵是長於抒情、拙於敘事。它是對人類社會的一種反映,表現人的思想情感的認識,體現人的精神力量,當然,它也是一種特殊的意思形態,更是一種審美的意識形態。正如《毛詩序》所說:「情動於衷而形於言,言之不足,詠歌之,詠歌之不足,嗟嘆之,嗟嘆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又如白居易所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正的舞蹈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的肢體動作中,它的精髓在於內心,它是心靈的對話,是情感的交流。可見,舞蹈是情感濃烈到極致、自然外溢的產物,是最直接、最酣暢地表達情感的藝術。不論是飄逸舒展的中國古典舞還是程式化最強的外國芭蕾舞,不論是娛樂性的民間舞還是各具特色的少數民族舞,若要追求舞蹈藝術的較高境界,「情」始終是作品的一條主線。情感是一定思想認識的反映,藝術作品鍾情於現實生活並相互滲透,二者統一熔鑄在藝術形象之中。抒革命之情、抒友誼之情、抒男女間愛慕之情等,對人的思想洞察越深,作品中人物情感就能表現得越豐富。只有充分挖掘舞蹈動作的情感廣度和深度,才能將日常生活的瑣碎片段升華為感人的藝術,留下令人回味的舞蹈形象。相較於傳統舞蹈表演樣式,電視舞蹈在情感表現上具有更為豐富的手段,可以利用鏡頭的組合和語言的解說來自由地、立體地處理舞蹈動作,從而能夠表達更複雜、更深刻同時也更生動的情感。   其次,舞蹈也是一門講究意境的藝術,尤其在舞台藝術日漸絢麗的當今,意境的創造更成為創新和立異的用力所在。舞蹈藝術依靠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舞蹈者在運動中不斷出現的動作和姿態造型,構成舞蹈構圖和舞蹈形象。這種運動的形體在舞台空間中的運動線,具有很強的形式感。無論是表達延續和縱深感的斜線,表達流暢和勻稱的曲線,都可以給予作品以情感含義。舞者將動作節奏和造型姿態賦予一定的思想內涵並與服飾、音樂、燈光布景等因素融合在一起,在動靜明暗、激情冷峻、衝突平衡等持續變化的運動性構圖中,使舞蹈形象具有鮮活的生命靈氣,體現出豐富的藝術意象,創造出深遠的舞蹈意境。意境是情感的載體。電視舞蹈作品除了準確、貼切地傳達情感,還需要整塑情感,給予情感一個完整、豐富、細膩、美好的傳播載體。根據傳播學理論,藝術傳播可分為直接傳播和間接傳播兩種,直接傳播是指不通過人工製造的媒介而進行的傳播方式;間接傳播是利用傳播媒介進行傳播的方式。在電視機前觀看舞蹈節目屬於舞蹈的間接傳播,劇場演出則屬於直接傳播。筆者以為,這就是一個「人眼」與「機眼」(攝影機)的區別:劇場演出是「人眼」的直接接受,所以能身臨其境、感同身受。而電視舞蹈是「機眼」的藝術加工在先。機器是沒有情感的物體,它不能將演員的情感直接傳遞給觀眾。這時,就需要構架一座橋樑,連通觀眾與演員。攝像師就擔當起這份重任,他們得先自己理解舞蹈作品,品出其中的情感,然後利用手中攝像機採集那些能夠表現這些情感的鏡頭,再進行複雜的技術處理,最終把一個完整而細膩的意境呈現在觀眾面前。只有當舞蹈表演成為一種平崛起伏的韻律、一個跳躍活潑的意向、一種耐人尋味的意境,舞蹈的真正魅力才能充分釋放出來,這樣的作品才經得起品味咀嚼。而電視舞蹈藝術相較於過去的「錄師傅」,最大的進步就在於意境創造手段的極大豐富和提高。   我們知道,「錄師傅」是舞蹈與電視的生硬結合,攝像機只是將演員肢體動作單純地記錄下來,若讓沒有舞蹈專業素養的人去看,就只是如形體操般的肢體動作,毫無生機。而電視藝術是以現代視頻音頻技術為傳播手段,擁有畫面和聲音兩個傳播符號,可運用視聽綜合思維對世界進行多樣化的把握和表現,不僅能夠完整、逼真地呈現生活中美麗事物的原貌,更能為之添光增彩,甚至加入天馬行空的想像、夢幻的元素,造就源於生活而又美於生活的絕妙意境。電視舞蹈片製作人,就是將電視藝術獨特的傳播特徵運用到舞蹈中,進一步拓寬舞蹈語彙,將電視與舞蹈間的關係由加法變為乘法,塑造岀立體多姿的意境畫面。   近年電視舞蹈中將舞蹈情感、意境運用鏡頭語言完美展現的作品很多,例如2007春節晚會中最受觀眾喜愛的舞蹈節目《小城雨巷》:   撐著油紙傘   獨自 彷徨在悠長   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

《小城雨巷》的創作靈感來自戴望舒那首著名的《雨巷》,但是舞蹈完全摒棄了詩中徘徊幽怨的小我情調,升華為含有歡快、俏皮、友愛的大我色彩。攝影師緊緊抓住「悠長」「雨巷」「丁香」「芬芳」等關鍵詞,利用多機拍攝、多樣角度、明暗對比、虛實相襯,為觀眾展現了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江南雨巷的水墨丹青。舞台背景設計特別巧妙:用飄移的粉牆黛瓦、青石小橋,配合大屏幕中的水巷、小船和房屋,營造岀煙雨蒙蒙、溫潤清雅的氛圍。攝像師又將這種氛圍拆散為一個個生動的空間,鏡頭時而留在少女一扭一擺楊柳般的妙曼身姿上,時而停在大屏幕中水巷的小橋上,時而又跳到夾在少女胳膊下的油紙傘尖上,時而又從屋檐翹檐上划過,準確而細膩地為觀眾呈現少女們出門撐傘、提裙過橋、甩水收傘、歡鬧嬉戲的一系列場景,在不經意中如春風化雨、滑入心間。更重要的是,電視畫面所營造的連續時空變化,讓人們身臨其境地欣賞到一種生命的節奏和韻律,放大和強化了詩化意境,留給人們無限的想像空間。   三、具象的特別處理——造型和律動的凸現   情感和意境(合稱「情意」)是舞蹈藝術的靈魂。除此之外,舞蹈還具有造型和律動的特徵。電視舞蹈在這兩方面同樣顯示了獨特的藝術優勢。   1.舞蹈表演藝術轉瞬即逝,具有特定的時空性。舞蹈者的動作節奏與造型姿態及其表現的思想內容都是在特定的舞台時空中發生的,都是以舞者動作語言實現的「現在時」時態而存在的。這種舞蹈藝術的現實時空性與電視時空具有時態同構性。影視藝術是通過屏幕平面來展現立體空間中的現實環境與人物行動,具有直觀性,其藝術時空強調運動性與變換性,更逼真於現實時空,富於展現運動的真實性與生動性。就造型而言,電視舞蹈的優勢在於:它可以用那小小的鏡頭對藝術作品的表現力進行適當範圍內的掌控、調整。比如說,一個表情的變化,一個關節的運動,它都可以清晰、準確地展現,突出細緻環節的藝術表現,給觀眾造成強大的視覺衝力。這一點,是現有條件下的劇場表演無法為每一位觀眾提供的,即便是小劇場,亦不能達到如此細緻的效果。而在豐富度上,電視舞蹈同樣具有鮮明的優勢:它可以充分利用電視錄像設備和技術所產生的豐富視覺效果,一方面彌補人們現場觀看舞蹈表演時視覺效果的不足,另一方面還可以創造出人們未曾見過的視覺效果,進行藝術再創造。在劇場,觀眾的座位是固定的,視角單一,注意的往往是整體動作的線條和力度、道具的運用以及整場的舞台效果。而電視舞蹈就不同了,一次電視舞蹈節目的轉播或錄製一般由幾台攝像機從各個角度對準舞蹈表演者,有經驗的攝像師和導演能夠在適當的時間選擇合適的角度和距離捕捉舞蹈動作,表現舞蹈。   2.再談律動。簡單地說,律動就是人體有規律的運動。舞蹈的律動,是舞蹈者按照一定的節奏規律,通過自己的身體展示出來的具有特定文化韻味的運動形態。律動是舞蹈藝術最基礎的一環,是大眾對舞蹈藝術進行欣賞的第一步。若能有人指引觀眾,直接找到律動點,那麼他們對舞蹈藝術的理解將會更快、更准、更深一些。事實證明攝像鏡頭是能對此勝任的,比如在2006年春節晚會上一炮走紅的舞蹈節目《俏夕陽》,作品是根據皮影戲改編的。我們知道,皮影的材質較硬,人物動作比較僵硬,不夠圓滑豐滿,這是它在藝術表現上的不足之處。《俏夕陽》的編導將其改編成舞蹈後卻非常巧妙地將這點不足化作舞蹈作品的律動,使它成為一個看點。舞蹈的整體感覺就是梗、頓、點、急,最具特色的動作是「梗脖」。在表演中,但凡出現這個動作,電視畫面都會呈現舞蹈演員的側面,更明顯地突出「頓」的效果。而反覆地再現這一角度,無形中就強化了舞蹈律動,指引觀眾更好地體會其特色。   結語   至今為止,電視舞蹈仍然是一門年輕的藝術,但是它與時代、科技、社會、大眾等各方面緊密聯繫、共同發展,這也是舞蹈這門傳統藝術樣式在現代社會中的另類闡發和必然發展趨勢。正如愛德華·布羅所說,「對於戲劇和舞蹈,這是較難產生心理距離的兩門形式。」「舞蹈所遇到的困難,在許多方面也許較之戲劇困難還更為嚴重。」②如今,社會的發展、科技信息時代的到來,面臨舞蹈藝術本身的心理距離遙遠弊處,我們探索一條較好的彌補之道:舞蹈與媒體聯合組成新的藝術樣式——電視舞蹈,它可以利用各種物質手段,借鑒其他藝術的表現手法,傳達深廣動人的舞蹈情感,創造美不勝收的舞蹈意境,用有限的視聽空間創造岀無限的舞蹈意韻,融合舞蹈中有限的具象身體空間和無限的意象意境空間。在未來的探索發展中,「舞蹈藝術與高新技術融合」,將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和全球互聯網的深入,擁有更廣闊的天空,具有更強大的生命力和光明的發展前途。

  注釋:  ①②平心.舞蹈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28、29頁.

  參考文獻:   [1]金秋.舞蹈欣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 版.   [2]平心.舞蹈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3]許鵬等.新媒體藝術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4]於平.舞蹈文化與舞蹈審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5]彭吉象.影視美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6]袁禾.略論中國舞蹈的美學特徵.文藝研究.1998年第5期.   [7]呂藝生.舞蹈學導論.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8]隆蔭培,徐爾充.舞蹈藝術概論.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年.   [9]張智華.電視舞蹈之路.中國電視.2006年第4期.   [10]白志群.電視舞蹈創作的實踐與思考.舞蹈.2004年第3期.   [11]楊越明.舞蹈類電視欄目現狀及前景分析.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12]湯旭梅.電視舞蹈和舞蹈電視.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   [13]藍凡.電視舞蹈芻論(下).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推薦閱讀:

古詩中的意象有哪些 都有什麼含義
詩詞鑒賞常見意象和典故151例
SAKURA
古典文學中常用的100種意象及鑒賞1195p
客家意象

TAG:意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