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讀的中國帝王史(十九、朱棣)

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年號「永樂」,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原來被封為燕王,後通過「靖難之役」從侄兒建文帝手中奪取了皇位。他死後的謚號是「文皇帝」,廟號是太宗。後來,嘉靖皇帝將他的廟號改為「成祖」,所以後人便一直稱他為「明成祖」。

  在我國古代著名的帝王當中,和明成祖的名字聯繫在一起的是鄭和下西洋、奴兒干都司、《永樂大典》,以及五征漠北,80萬大軍下安南,浚通大運河,大規模營建北京,等等。作為一個封建帝王,明成祖能幹好其中一件事就足以躋身到著名帝王之列,他卻干成了那麼多,而事實上還不止這一些。但是,他的名字也和「誅十族」、「瓜蔓抄」之類的殘暴行為聯繫在一起,因而使得他的形象嚴重受損。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大明皇帝波瀾壯闊的一生吧!

  亂世嬰兒

  1360年4月,朱棣出生於當時稱作應天府的南京。那時正是元末的戰亂時期,群雄並起,互相征伐。應天,是順應天命的意思。4年前(1356),朱元璋攻下集慶(南京),將集慶改名為應天。他要順應天命,推翻元朝,削平群雄,自己當皇帝。現在他又有了第四個兒子,照理應該好好慶祝一下。但幾乎與朱棣呱呱墜地的同時,前線傳來了陳友諒進攻太平(今安徽塗縣)的告急文書。陳友諒如果攻陷了太平,並要接著進攻應天。但軍情緊急,他甚至對自己的這個兒子都來不及看上一眼,便又到前線指揮打仗去了。至於怎麼樣為這個孩子取個吉祥名字,他就更沒有功夫去琢磨了。

  1367年舊曆年底,朱元璋準備轉過年頭就要正式登極做皇帝了,看到自己已經有了7個兒子,自然是滿心高興。這時形勢已經粗安,他決心要為兒子們正式取名了。十二月二十四日。他祭告太廟,把自己渡江後生了7個兒子歸因於祖上的陰德:仰承先德,自舉兵以來,渡江生子七人。今長子命名曰標,……曰棣。這時朱棣已經7周歲,他這才和眾兄弟一樣有了自己的名字。

  朱棣的生母是誰,居然還是個謎,這在常人看來似乎不可思議。但這個謎確實存在,數百年來一直撲朔迷離。因為朱棣的生母問題,不只是關係到他的身世,而且深刻地影響到他一生的行為。古代正妻生的兒子稱嫡子,非正妻生的兒子稱庶子。正妻被稱為嫡母,其他的妾被稱為庶母。對帝王家來說,嫡子和庶子在名份上有重大差別。按照封建宗法制度,皇帝死了,皇位要由嫡長子繼承。即使嫡長子死得早,如果嫡長子有兒子,也要由嫡長子的嫡長子來繼承,其他庶子則不得覬覦。

  朱棣自稱是馬皇后所生,自然也就是所謂嫡子了。其實,經歷代學者考證,朱棣的生母不是馬皇后,實際上他的生母是個貴妃,為此演義出許多的野史和傳說。有人說貴妃是高麗人,也有人稱她是元順帝的妃子,抑或是高麗人而成了元順帝妃子。還有人說,朱棣生母是蒙古人洪吉喇氏。洪吉喇氏是元順帝的第三福晉,是太師洪吉喇特托克托的女兒。元順帝敗,朱元璋入大都見洪吉喇氏貌美,就留在身邊。然而她入明宮時就已經懷孕,所生的就是明成祖朱棣,所以朱棣即元順帝的遺腹子。其實這只是民間的傳說而已。

  明朝建立時,朱棣已是一個八九歲的兒童。那時全國仍很凋敝,滿目瘡痍。這一切都在朱棣的幼小心靈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朱棣在宮廷中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期。

  朱元璋一生都為自己文化水平低而遺憾。因此,他十分重視對孩子們的教育。朱元璋稱帝的第一年,就在宮中修建了大本堂.作為太子和諸弟學習的場所。堂中藏有大量歷代圖籍,供他弟兄們觀覽。徵聘各地名儒,輪班授課,教育太子和諸王。師傅都是滿腹經綸的大儒,其中如宋濂等。他前後十幾年,向太子和諸王講四書五經,講封建禮法,一舉一動都要合封建禮儀。

  朱棣從他父皇那裡接受的完全是封建正統教育。對此,朱元璋曾有一段明確的自白:朕於諸子常切諭之:一、舉動戒其輕;二、言笑厭其妄;三、飲食教之節;四、服用教之儉。怨其不知民之饑寒也,嘗使之少忍饑寒;怨其不知民之勤勞也,嘗使之少服勞事。

  可以看出,朱棣弟兄們不只是要學書本,而且平時一言一行都要合乎封建規範。這對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年來說,並不是一件愜意的事。

  朱元璋不希望他的兒子們成為文弱書生,就讓他們經常做些強健筋骨的活動。他當吳王不久,看到7個兒子漸漸長大了,「宜習勞,令內侍制麻履行滕。凡諸子出城稍遠,馬行十七,步行十三。」所謂麻履,就是麻鞋,行滕是指纏腿。這裡是說,讓朱棣兄弟7人都穿著麻鞋,裹上纏腿,像士兵那樣到城外遠足,十分之七的路騎馬,十分之三的路要步行。這對長期住在深宮大院中的皇子們來說,雖說勞累點,但還是饒有興味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還要不時地在演武場上練習武備,以健體強志。

  他11歲的時候被封為燕王。洪武九年(1376),朱棣已是17歲的英俊青年,他的父皇準備讓他們到外地去當藩王了,感到有必要讓皇子們體驗一下民間的生活。就在這一年,朱棣兄弟們一起來到安徽鳳陽老家,那時被稱為「中都」。這裡埋葬著他們的祖父母,也是他們的父皇小時候為大戶人們放牛放羊的地方。這裡也是「十年倒有九年荒」的窮鄉,老百姓的生活都很困苦。在這裡,朱棣彷彿看到,他的父皇小時候是怎麼樣受苦受難,創業是多麼的艱難。他在這裡住了三四年,民間生活對他的思想意識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朱棣是個有心人,「民間細事,無不究知」。他當皇帝以後,還經常對兒子們說起他這段生活。認為自己能南北征戰,不畏塞外風寒,就得益於這段經歷。朱棣在鳳陽的這段生活可看作是宮廷教育的實習階段,他回去就要準備到外地去當藩王了。

  朱棣的長兄朱標,即南京一帶所習稱的「大頭太子」,在朱元璋稱吳王時就被立為世子。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大祭天地於南郊,在郊壇南邊正式登極稱帝。他連贈祖上四代,冊封馬氏為皇后,立朱標為皇太子。

  在朱元璋看來,元朝之所以經常發生宮廷政變,主要原因就在於沒有早立太子,因此他一稱帝就要解決這個問題。他還看到當元末農民起義四處爆發的時候,元王朝在各地缺少強有力的藩衛。有鑒於此,洪武三年(1370)他就作了封藩的安排,即把各個小兒子封到各地當藩王。他為了不使天下人感到他私心太重,在封藩前還特意作了一番表白: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朕非私其親,乃遵古先哲王之制,為久安長治之計。

  封諸子為王的這件事也就定下來了。按照明制,皇子封為親王都授予金冊金寶,年食祿米萬石。其護衛「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但這只是就一般情況而言,像北邊防禦蒙古的幾個藩王,所統兵上都超過此數。例如在大寧的寧王「帶甲八萬,革車六千」。這些藩王的府第、服飾和車旗等,「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見了他們都要「伏而拜謁」。

  藩王的嫡長子立為世子,即藩王的未來接班人,10歲時就授予金冊金寶。其他諸子則授予塗金的銀冊銀寶,封為郡王。以後各世子孫都有封爵,自六世孫以下都封為奉國中尉。他們生的時候要向宗人府請名,年齡大了要請婚。但他們不能從事士農工商之類的行當,只是坐糜俸祿。明中期以後,皇室成員的俸祿成了國家沉重的包袱。

  本來朱元璋把自己的子侄分到各處,稱作親王,目的是為了監視各地帶兵將軍的動靜,以防他們叛亂。藩王雖沒有行政權,但有軍事權。朝廷調地方軍隊,地方守鎮官還要得到當地藩王令旨後才能調動。遇有戰事,即使元勛宿將也要聽藩王節制。當燕王朱棣率軍征討乃兒不花時,像傅友德那樣的大將也要受他調遣。這樣,許多藩王就擁有了重兵。朱元璋感到他這套制度比以往歷代都嚴密,大明江山可以長治久安了。但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剛死,就爆發了朱棣與建文皇帝爭奪皇位的「靖難之役」。

  對這種分封的弊端,一些有遠見的大臣早就看出來了,只是很少有人敢公開說。著名的文士解縉率直敢言,他「數上封事,所言分封勢重,萬一不幸,必有厲長、吳潞濞之虞」。說得最直率的大概就是那個平遙縣的訓導葉伯巨了。洪武九年(137),葉伯巨上書言事,說明太祖「太過者三」,第一條就是「分封太侈」:,諸王各有分地,蓋懲宋、元孤立,宗室不競之弊。而秦、晉、燕、齊、梁、楚、吳、蜀諸國,無不連邑數十,城廓宮室亞於天子之都,優之以甲兵衛士之盛。臣恐數世之後,尾大不掉,然則削其地而奪之權,則必生觖望,甚者緣間而起,防之無及矣。議者曰,諸王皆天子骨肉,分地雖廣,立法雖侈,豈有抗衡之理?臣竊以為不然。何不現於漢、晉之事乎?孝景,高帝之孫也,七國諸王,皆景帝之同祖父兄弟子孫也,一削其地,則遽構兵西向。晉之諸王,皆武帝親子孫也,易世之後,迭相攻伐,遂成劉、石之患。由此言之,分封逾制,禍患立生,援古證今,昭昭然矣。

  朱元璋見疏大怒,認為這是離間他們一家骨肉,要親手射殺他。葉伯巨終於為此事死在獄中。不幸的是,葉伯巨所言果然成了事實。

  洪武十三年(1380)春天,朱棣從鳳陽回到南京,受命就藩北平。這時的燕王已是21歲的英俊青年。他沒有留戀風光旖旎的南國春色、而毅然甘冒「雪花大如席」的北國風寒。他出發了,率領著數千護衛,浩浩蕩蕩地奔赴北平,滿懷著信心和對未來生活的憧憬。他知道,這是他一生道路上的一個新的起點。

  他的府邸就是元朝的舊宮,其規制如同天子。按照規定,藩王的府邸「亞天子一等」,其他諸王都是如此。為了這件事,朱元璋還曾特地告諭諸王,要他們不要與燕王攀比,因燕王府邸是元朝舊宮,不需要新建,他們新建的府邸則都要按規定辦事。不難看出,朱元璋對燕王寄望殊深。

  北平是元朝都城,位置險要,燕王的二哥和三哥分別就藩西安和太原,就藩時間還早於燕王兩年,都沒讓他們去北平,而是把北平留給了燕王,其中似乎有「深意存焉」。本來在朱元璋的眾多兒子中,只有朱棣為人沉鷙老辣,很像朱元璋。他身材魁梧,天資聰穎,武藝高強,智勇有大略,能推誠任人,在鎮守邊關、打擊殘元勢力方面立了大功。朱元璋將朱棣分封在北京,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代替功臣宿將掌握兵權,從而使明朝的政權更加穩固。

  不過,朱棣也是朱元璋最擔心的人。據說,朱元璋曾和眾多王公大臣一起登上南京城外的紫金山俯瞰皇宮,在一片讚譽聲中,朱元璋龍顏大悅。這時年少的朱棣卻口無遮攔,一語道破天機:「紫金山上架個大炮,就能炮轟紫禁城!」朱元璋大驚,心裡頓時後悔不已,以至後來他又命令修建更為廣大的外城,把包括紫金山在內的一些重要地方圍起來以加強防禦。從這件事上,朱元璋看出朱棣將來很有可能是皇太子的最大威脅。

  太子朱標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為人好學勤政,寬厚仁慈,非常適合做個寬仁皇帝。可惜,洪武二十五年四月,朱標不幸英年早逝,年僅38歲。朱元璋傷心之餘,竟一時找不到合適的繼承人選。這時有人推薦朱元璋最倚重的朱棣作為皇儲。朱元璋同意了,但許多大臣表示反對,理由有二:一是如立朱棣為太子,對朱棣的兄弟則無法交待,一是不合正統習慣。朱元璋經過再三考慮,終於決定立朱標之子——皇孫朱允炆為繼承人,為此,朱棣一直耿耿於懷。

  朱棣在就藩燕京以前,朱元璋還為他完了婚,妻子就是明王朝第一功臣中山王徐達的長女。朱元璋聽說她「貞靜,好讀書」,被人稱為「女諸生」,就把徐達找來說:「你我是布衣之交。古代君臣相契的常結為婚姻,你的長女就嫁給我的四子朱棣吧。」徐達自然是滿口答應。徐氏於洪武九年(1376)被冊封為燕王妃,第二年就成了親。這時朱棣18歲,徐妃16歲。就是這位看來賢淑貞靜的徐妃,後來成了朱棣奪天下、治天下的得力內助。這種婚姻實質上是一種政治行為,在這點上其他諸子也是比不上的。這對朱棣以後的發展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忍辱裝瘋

  朱棣進入北京的時候,當時元朝的勢力雖然已經被趕到了大草原上,但還具有相當強大的軍事實力,並不斷騷擾明朝的北部邊境。因此北京並不安寧,它是作為一個軍事重鎮而存在的。

  另一方面,朱棣入住北京的時候,元朝滅亡不久,皇宮儘管已經燒毀了,但當年世界之都的繁華還在。在這個國際都市生活了20年,朱棣的胸襟與氣魄更像一百多年前入主中原的蒙古大汗。蒙古大汗殘酷勇敢,富有世界野心,他們的帝國不僅是漢語的故鄉中原,還包括了世界上所有有人居住的地方。可以說是北京成就了朱棣。

  1390年對蒙古乃兒不花的初戰告捷,使他樹立了威名,成為通往皇權寶座的良好開端。這一年元旦剛過,朱棣就接到太祖朱元璋的命令,讓他和晉王分別統帥兵馬合擊蒙元丞相咬

  住和平章乃兒不花。而立之年的朱棣異常興奮,因為這是他第一次經歷如此規模的大仗。素有野心的朱棣知道,這是他磨練的大好時機,也是展現自己的一次難得的機會,因此精心準備,志在必得。

  朱棣首先派出幾股哨兵四齣偵查,摸清了乃兒不花的確切位置。時值三月,沒想到天不作美,竟然下起了大雪,氣溫也隨之下降。有些人請求燕王停止行軍,暫避風雪。朱棣卻有另一番見解,認為這正是出奇制勝的大好時機,因此大軍冒雪而進。當大軍出現在乃兒不花面前時,他十分驚訝,毫無準備。朱棣沒有貿然進攻,而是派已降明的乃兒不花舊交觀童前去勸降。乃兒不花知道無法抵抗,只好前往朱棣軍中請降。朱棣擺酒設宴,對他非常熱情,令乃兒不花很感動,遂主動要求前去勸降咬住。就這樣,朱棣第一次大規模出征就兵不血刃地大獲全勝。而另一路的晉王生性怯懦,不敢深入蒙古腹地,結果一無所獲,倒是陪襯出燕王的智勇雙全。朱元璋非常高興,賞賜寶鈔100萬錠,對他更加信賴。這次勝利,令朱棣聲名鵲起,也是他在政治舞台上的完美亮相。

  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繼了皇位,改元建文。這位年輕的皇帝和他的父親一樣抱著以仁治國之心治理天下。建文初年,社會穩定,政治開明,百姓稱頌,洪武時期的高壓政策被結束,陰深恐怖的南京宮殿一下變得光明起來。不過建文帝朱允炆更適合作一個文人,由於他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上優柔寡斷,歷史無情地剝奪了他做個太平天子的想法。

  由於建文帝年齡既小,又生性仁慈懦弱,他的叔叔們各霸一方,並不把他看在眼裡。這樣一來,建文帝的皇權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在一些大臣的鼓動之下,建文帝開始削藩。在削藩的過程中,殺了許多親王,其中當然也有冤殺者,燕王朱棣聽了,十分著急。好在燕王朱棣封在燕地,離當時的都城金陵很遠,又兼地廣兵多,一時尚可無虞。

  僧人道衍是朱棣的謀士,他對朱棣說:「我一見殿下,便知當為天子。」相士袁珙也對朱棣說:「殿下已年近四十了,一過四十,長須過臍,必為天子,如有不準,願剜雙目。」在這些人的慫恿下,朱棣便積極操練兵馬。

  道衍惟恐練兵走漏消息,就在殿中挖了一個地道,通往後苑,修築地下室,圍繞重牆,在內督造兵器,又在牆外的室中養了無數的鵝鴨,日夕鳴叫,聲浪如潮,以不使外人聽到裡面的聲音。但消息還是走漏了出去,不久就傳到朝廷,大臣齊泰、黃子澄兩人十分重視此事,黃子澄主張立即討燕,齊泰以為應先密布兵馬,翦除黨羽,然後再興兵討之。

  建文帝聽從了齊泰的建議,便命工部侍郎張籨為北平布政使,都指揮謝貴、張信,掌北平都司事,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開平,再命其他各路兵馬守山海關、保衛金陵。部署已定,建文帝便又分封諸王。朱棣知道建文帝已對他十分懷疑,為了打消他的疑忌,便派自己的三個兒子高熾、高煦、高燧前往金陵,祭奠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正在疑惑不定,忽報三人前來,就立即召見,言談之下,建文帝覺得除朱高煦有驕矜之色外,其他兩人執禮甚恭,便稍稍安心。等祭奠完了朱元璋,建文帝便想把這三人留下,作為人質。正在遲疑不覺之際,朱棣早已料到這一著,飛馬來報,說朱棣病危,要三子速歸。建文帝無奈,只得放三人歸去。魏國公徐輝祖聽說了,連忙來見,要建文帝留下朱高煦。原來,徐輝祖是徐達之子,是朱棣三子的親舅舅。他對建文帝說:「臣的三個外甥之中,惟有高煦最為勇悍無賴,不但不忠,還將叛父,他日必為後患,不如留在京中,以免日後胡行。」建文帝仍遲疑不決,再問別的人,別人都替朱高煦擔保,於是,建文帝決定放行。朱高煦深恐建文帝後悔,臨行時偷了徐輝祖的一匹名馬,加鞭而去。一路上殺了許多驛丞官吏,返見朱棣。朱棣見高煦歸來,十分高興,對他們說:「我們父子四人今又重逢,真是天助我也!」

  過了幾天,建文帝降旨,對朱高煦沿路殺人痛加斥責,責令朱棣拿問,朱棣當然置之不理。又過了幾天,朱棣的得力校尉於諒、周鐸兩人被建文帝派來監視朱棣的北平都司事謝貴等人設計騙去,送往京師處斬了。兩人被斬以後,建文帝又發朝旨,嚴厲責備朱棣,說朱棣私練兵馬,圖謀不軌。朱棣見事已緊迫,起事的準備又未就緒,就想出了一條緩兵之計:裝瘋。

  朱棣披散著頭髮,在街道上奔跑發狂,大喊大叫,不知所云。有時在街頭上奪取別人的食物,狼吞虎咽,有時又昏昏沉沉地躺在街邊的溝渠之中,數日不起。

  謝貴等人聽說朱棣病了,就前往探視。當時正值盛夏時節,烈日炎炎,酷熱難耐,但見燕王府內擺著一座火爐,烈火熊熊,朱棣坐在旁邊,身穿羊羔皮襖,還凍得瑟瑟發抖,連聲呼冷。兩人與他交談時,朱棣更是滿口胡言,讓人不知所云。謝貴等人見狀,就告辭了。

  謝貴把這些情況暗暗地報告給了朝廷,建文帝有些相信,便不再成天琢磨著該怎樣對付燕國了。但朱棣的長史葛誠與張、謝二人關係極好,告訴他們燕王是詐瘋,要小心在意,謝貴二人還不大相信。過了許久,燕王派一個叫鄧庸的百戶到朝廷去彙報一些事情,大臣齊泰便把他抓了起來,嚴加拷問,鄧庸熬不住酷刑,就把朱棣謀反的事從頭至尾說了一遍,建文帝知道後大驚,便立即發符遣使,去逮捕燕王的官吏,並密令謝貴等人設法圖燕,再命原為朱棣親信的北平都指揮張信設法逮捕朱棣。

  張信猶豫不決,回家告訴母親,母親說:「萬萬不可,我聽說燕王應當據有天下,王者不死,難道是你一人所能逮捕的嗎?」張信便不再想法逮捕朱棣,可朝廷的密旨又到了,催他行事,張信舉棋不定,就來見朱棣,想看個究竟。

  但朱棣託病不見,三請三辭,張信無奈,就便服前往,說有密事求見,朱棣才召見了他。進了燕王府,但見朱棣躺在床上,他就拜倒在床下。朱棣以手指口,荷荷而言,不知所云。張信便說:「殿下不必如此,有事盡可以告訴我。」朱棣問道:「你說什麼?」張信說:「臣有心歸服殿下,殿下卻瞞著我,令臣不解。我實話告訴你,朝廷密旨讓我逮你入京,如果你確實有病,我就把你逮送入京,皇上也不會把你怎麼樣;如果你是無病裝病,還要極早打算。」

  朱棣聽了此話,猛然起床下拜道:「恩張恩張!生我一家,全仗足下。」張信見朱棣果然是裝病,大喜過望,便密與商議。朱棣又召來道衍王拱等人,一同謀劃,覺得事不宜遲,可以起事了。這時,天忽然颳起了大風,下起了暴雨,殿檐上的一片瓦被吹落下來,朱棣顯得很不高興。道衍進言說:「這是上天示瑞,殿下為何不高興呢?」朱棣謾罵道:「禿奴純系胡說,疾風暴雨,還說是祥瑞嗎?」道衍笑道:「飛龍在天,哪得不有風雨?檐瓦交墮,就是將易黃屋的預兆,為什麼說不祥呢?」朱棣聽了,轉怒為喜。於是,朱棣設計殺死了張、謝兩人,衝散了指揮使彭二的軍馬,安定了北平城,以「清君側」、「誅奸臣」為名,自稱「奉天靖難」,公然造反了。

  宋忠將兵3萬,駐軍開平,是防備燕王的重要軍事力量。燕王舉事後,宋忠未敢貿然進軍,而是移軍懷來。朱棣控制了北京城,招降守備通州的通州衛指揮僉事房勝,攻取薊州。居庸關被朱棣攻破,守將率敗軍歸附宋忠。宋忠為調動士氣,謊稱原來燕王府守衛的家屬被燕王殺害了。燕王知道這一情況後,特意讓那些士兵的親屬打前鋒。原燕王府守衛看到家人沒有死,惱怒宋忠欺騙他們,就臨陣倒戈。宋忠頓時陣腳大亂,燕王趁機麾軍過河,直撲過來。宋忠由是大敗,逃回城內,結果城破被捉於廁所內。

  懷來擊敗宋忠,是朱棣起兵後第一次大規模的戰鬥。這次戰鬥,斬首數千人,繳獲戰馬八千餘匹和大量的軍械。更為重要的是,懷來之戰解除了北平周圍的軍事威脅,提高了軍威。不久開平、龍門、上谷、雲中、永平等處守軍紛紛投降,壯大了朱棣的力量。

  八月,建文帝命老將耿炳文率兵13萬征討燕王。由於朱元璋幾次借故大殺功臣後,

  朝廷中已經沒有幾個能征慣戰的武將了,所以儘管耿炳文當時已經65歲了,也只能披掛出征。耿炳文駐軍真定,派前鋒9000人據守雄縣。朱棣探知清楚後,於八月十五日悄然來到雄縣。

  正值中秋之夜,守城士兵飲酒賞月,放鬆了警惕。當發現燕兵時,朱棣的軍隊已經攀上了城牆,守軍倉促應戰。這支部隊是南軍的精銳,戰鬥力很強,直到第二天破曉之時,朱棣才攻佔縣城,南軍全部力戰而死。

  離雄縣50里的莫州,由潘忠、楊松率軍駐守。朱棣料定二人會來援救,命千餘勇士埋伏在必經之路的月漾橋下的水中。潘忠果然帶兵來援,見雄縣已失,想退回莫州,不料燕兵突然從水中冒出來,佔據了月漾橋。這樣前後夾擊,南軍大敗,許多人掉進河裡淹死了,潘忠被俘。朱棣乘勝追擊,招降了莫州留守的萬餘人。一天之內,南軍損失了3萬人馬。

  這時南軍尚有10萬人馬,駐兵真定,分為兩營,列於河兩岸,互相聲援。耿炳文擔心燕軍勢盛,下令移營合兵。朱棣趁機率軍猛攻,南軍倉促應戰。戰鬥十分慘烈,最終南軍不敵燕軍鐵騎,退守真定城,不再出戰。耿炳文長於固守,而所率軍兵多步兵;燕軍多騎兵,擅長野戰。朱棣認為耿炳文是富有作戰經驗的老將,不好對付,擔心時間一長,士氣低落,遂圍城三日後退回北平。

  真定一戰,南軍損失數萬人馬,但主力尚存。如果堅持固守策略,朱棣還真沒有什麼好辦法。然而建文帝對戰事甚不滿意,命李景隆接替耿炳文,意圖從速殲滅燕王朱棣。臨陣換將,本是兵法大忌,何況李景隆然而缺乏作戰經驗,是一個紙上談兵的紈絝子弟。

  李景隆放棄了耿炳文穩健的策略,率軍直撲北平,分兵三處:一軍攻打北平九門;一軍攻打通州;自己駐紮鄭村壩(北平東20里)。當時朱棣赴大寧尋求救兵,北平守備空虛。攻打北平的戰鬥十分激烈,正陽門情勢岌岌可危。燕王妃徐氏親率婦女登城,投擲石塊,幫助守衛城門。主攻彰義門的瞿能父子驍勇善戰,率領精騎一度攻入城內,然而李景隆卻命令等待大隊人馬,結果貽誤戰機,守軍以水潑城,一夜成冰,第二天已經難以攀爬了。守軍並沒有一味死守,而是在夜裡不斷派遣小股部隊騷擾南軍,弄得南軍精疲力竭,人心不寧。

  十一月,朱棣已經收編了寧王的部隊歸來,包括能征慣戰的朵顏三衛騎兵,實力大為增加。李景隆派陳暉率一萬騎兵東行,尋找機會迎擊燕軍,不期兩隊人馬沒有走到一條路上,未曾相遇。後陳暉發現了燕軍,從後面尾隨而來,準備前後夾擊。朱棣察覺後,命精騎回頭迎擊,將其一舉擊潰,陳暉隻身逃回軍中。燕軍士氣大振,燕王乘勢派朵顏三衛猛衝南軍。朵顏騎兵銳不可當,疾風暴雨般連破南軍七營。李景隆整頓軍馬,在鄭村壩與燕軍決一死戰。這場戰鬥,數十萬軍馬從中午一直打到晚上,屍橫遍野,十分慘烈。朱棣趁著天黑,派奇兵左右衝殺,攪亂了南軍的陣營,然後燕軍正面猛攻,佔據了上風。當日未分勝負,雙方各自收兵回寨。李景隆沒有經歷過這樣慘烈的戰鬥,初戰不利,感到難以取勝,連夜拔營南遁,匆忙之中竟然沒有通知圍攻北平九門的將士。攻打九門的將士失去主力的掩護,僅兩天就被朱棣擊敗,北平之圍始解。

  這一戰中,守城的燕王世子朱高熾作用不可低估。他以城中老弱殘兵堅守北平城,面對李景隆數十萬大軍的攻擊而巋然不動,有力地牽制住了南軍,保住了燕王朱棣的根據地。假設北平被攻佔,朱棣將面對另一番景象,勝負的天平尚不知會傾向哪邊。

  鄭村壩大戰之後,原本銳意削藩的建文帝卻變得軟弱起來,罷齊泰、黃子澄職,希望燕王息兵。這種做法無異於向朱棣示弱,是不會起到任何積極作用的。建文二年(1400)二月,李景隆致信朱棣,請求息兵。朱棣現在兵強馬壯,自然不會講和。雙方厲兵秣馬,積蓄力量,準備在春天再戰。然而朱棣使用了一個小花招,戲弄李景隆於股掌之間。二月,朱棣佯攻大同,李景隆率軍救援。朱棣卻不與之戰,由居庸關退回北平,李景隆奔波一場,勞而無功。當時天氣尚寒,南軍衣衫單薄,不少士兵被凍傷,部隊也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整。

  四月,李景隆大舉北伐。雙方在白溝河擺開陣勢,大戰一觸即發。南軍中的平安、瞿能父子驍勇異常,率軍猛衝燕軍,所向披靡。朱棣的坐騎接連被射殺,他的寶劍竟也砍折了。瞿能父子奮勇廝殺,已經和燕王近在咫尺。朱棣見大勢不妙,撥馬跑到河堤上,南軍在後面緊追不放。朱棣立馬站在堤上,假意用馬鞭招呼後面的部屬,使南軍相信燕軍就在堤下。南軍果然上當,沒敢繼續追擊,不然朱棣即將被生擒活捉。雙方殺得難解難分,互有勝負。忽然一陣風將南軍大旗颳倒,南軍陣營產生了混亂。朱棣抓住這難得的時機,指揮部隊猛衝,一舉擊潰南軍。

  白溝河之戰是決定性的戰役。此後,建文帝再也組織不起來大規模的軍事征討。朱棣由此轉守為攻,取得戰事上的主動。

  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三日,朱棣兵臨南京城下。李景隆、谷王打開金川門迎降,建文帝不知所終,朱棣取得了靖難之役的勝利。

  人生在世,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是可能遇到的,更何況是逆境呢?問題就是看你怎樣去對待。有志進取者,將此當作磨自己的機會,無志者則一直消沉,聽天由命。

  歷史上,政治鬥爭、軍事鬥爭乃至爭權奪利的鬥爭極其複雜,有時瞬息萬變,忍受暫時的屈辱,磨鍊自己的意志,尋找合適的機會,也就成了一個成功者所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質,其實,這只是一個較低的境界,較高的境界是有意識地主動消隱一個階段,借這一階段來了解各方面的情況,消除各方面的隱患,為將來的大舉行動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朱棣的成功正印證了這一點。

  文治武功

  因為這個皇位是「篡奪」的,朱棣即位之初採取了血腥的政策,「瓜蔓抄、殺十族」都是在這一時期產生的,有的文人犯了罪,不光他的親戚九族,而且他的朋友也要被株連處死,這就叫殺十族。當時的恐怖氣氛可見一斑。他把忠於建文帝的遺臣「滅九族」、「滅十族」地殺光,南京宮殿又變成了恐怖的屠宰場。

  其中最慘烈的當屬方孝儒一案,方孝儒是建文帝的帝師,一代大儒,天下讀書人的偶像。建文帝雖死,但方孝儒仍孝愚忠,誓死不從朱棣。朱棣派人從獄中把他請到大殿,方孝儒竟當眾大哭,聲徹殿宇。連朱棣也被方孝儒的忠誠所感動,竟親自從走下來扶著方孝儒,一邊勸導說:「先生不必這般自尋煩惱,我現在的行動,是仿效周公輔佐成王。」

  可方孝儒反問:「請問成王現在哪裡?」朱棣道:「他已自焚而死。」方孝儒接著問:「那為何不立成王之子?」朱棣道:「國家應當有一個年紀大的國君才行。」方孝儒不依不饒:「為何不立成王之弟?」朱棣說:「這些都是我們朱家的事情,先生不必為此多慮。」隨即示意左右把文房四寶交給方孝儒,說道:「我的即位詔書,非出自先生的大手筆不可。」方孝儒接過筆硯後,狠狠地甩在地上,斬釘截鐵地說:「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朱棣終於被惹惱了:「你不怕死,難道你就不怕被誅滅九族?」方孝儒回答道:「便十族奈我何!」朱棣勃然大怒,他沒有想到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竟敢如此強硬頂撞他。盛怒之下,朱棣當場命人用刀把方孝儒的嘴割破,一直割到兩耳根,然後又關回監獄。

  隨後的日子,朱棣開始大肆逮捕方孝儒的宗族門人,每捕到一批人,都讓他們一個個從方孝儒眼前走過,方孝儒心中雖痛,可他卻假裝鎮靜,頭都不抬。朱棣把方孝儒的九族全部捕獲之後,方孝儒仍不肯降服。此時,怒火中燒的朱棣已完全失了理智,他瘋狂地將方孝儒的朋友、學生乃至一切與方孝儒有關的人單獨列為一族,與九族加起來合稱「十族」,共計873人,當著方孝儒的面,全部磔殺(砍成碎塊)於市。方孝儒是最後一個受刑,被磔殺於聚寶門(今中華門)外。行刑前,他還寫下一首絕命詞:「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猷。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嗚呼哀哉,庶不我尤!」如今,奉天門遺址遺存的的一塊丹陛石上有一塊深紅的顏色,傳說是被方孝儒留下的血跡染紅的,人們至今還把它叫做「方孝儒滴血石」。

  為了收復人心,使這些儒生心服口服,明成祖倡導修纂了《永樂大典》。這是他的歷史功績之一。剛即位,他就下令編纂一部大書:「你們要根據我的意思,編纂一部自有圖書以來,包括經史子集、百家之書的,包羅萬象的大規模叢書。收書越多越好,不怕規模大。」他心中的藍圖是,編纂一部有史以來數量最多、種類最全、質量最好的大型圖書。

  參加修纂的有全國的各種一流人才。由學術大師姚廣孝為總裁,包括名儒、名士、名醫、名僧等,共計2169人,參與修纂。後勤安排得很周到。禮部負責在全國選拔抽調人員,從各地收集所需圖書。光祿寺則負責修纂人員的食宿。在修纂過程中,明成祖經常檢查,督促。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有一次,他發現宮中所藏圖書不夠用。他說:「世人家稍有資產的,都想多買書,朝廷怎麼可以缺少圖書呢?」於是,他命禮部派通曉圖書典籍的有才之士,到全國各地去搜購圖書。不問書價,再貴也買。這一次大規模地購書,對高質量地完成本書的修纂,起了關鍵作用。

  經4年奮戰,到1407年,編修工程告竣。全書共22877卷,計11095冊。收錄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種圖書8000餘種。種類包羅萬象,計有經、史、子、集、百家、天文、地誌、陰陽、醫、卜、戲劇、小說、技藝等項。明成祖命名其為《永樂大典》。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百科全書。

  但朱棣又是一個有著雄心壯志、野心勃勃的皇帝,不僅有建立世界帝國的野心,也有建立世界帝國的國力。永樂皇帝治下的明帝國在政治野心、經濟實力、軍事技術等方面,都佔有絕對的世界優勢。他登基後,即開始了一個擴張的時代。向北,永樂皇帝五次御駕親征蒙古部落,將中國北疆擴展到克魯倫河與黑龍江;向南,帝國的20萬軍隊征服越南的阮氏王朝。如果說明朝在民族認同上是對宋朝的復辟,那麼在帝國政治上則是對元朝的繼承。如果說洪武皇帝朱元璋重建了宋帝國的疆土,那麼永樂皇帝朱棣則重建了元帝國的疆土。永樂年間突然開始向海洋擴張,實際上是忽必烈海上遠征的繼續。鄭和下西洋,正是明帝國四面擴張的一個方向,說明永樂皇帝治下的中國不僅有漢武唐宗氣象,而且也不再滿足於陸上帝國,還要建立海上帝國。

  古代大詩人李白曾寫過一首《日出入行》,歌頌東方升起的太陽,詩人這樣唱道:「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歷天又入海,六龍所舍安在哉?其始與終古不息,人非元氣,安得與之久徘徊?草不謝榮於春風,木不怨落於秋天。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

  也許15世紀初的朱棣才真正領略到了什麼叫「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什麼叫與太陽同在、擁抱光明的一腔豪情,太陽每天都從東方升起,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太陽推動四時運轉,萬物更新,太陽就是創新的動力、生命的象徵。於是他要做一個人間的太陽,他要將東方文明之光的火種灑向浩瀚的海洋,撒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他剛即位,就派侯顯出使西番(西藏、尼泊爾、印度),隨後又派海童出使漠北(蒙古草原),沙合魯平定中亞,不遠萬里遣使來朝,1413年秋陳誠首次出使西域(中亞)。在大明的京城裡,甚至可以看到埃及瑪木魯克王朝的貢使。

  當然,他最為人稱道的壯舉就是派鄭和下西洋。天下穩定,沒有讓朱棣得到一個帝王的滿足,他渴望走出蔚藍色的中國海域,去探訪西洋世界的究竟。1405年,他派鄭和下出洋。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壯舉。鄭和,原是燕王府的一名太監。後隨燕王朱棣南征北戰,立下戰功,很受燕王賞識。朱棣即位,賜他鄭姓。因他又名三寶,人稱「三寶太監」。他是一生都受到明成祖重用的地位特殊的內臣。

  明成祖想向海外宣示明朝的強大,讓海外西洋各國紛來中國朝貢。同時,又進行經濟、文化交流。自1405年至1433年的28年間,三寶太監鄭和七次出使西洋。其中,有六次是奉明成祖諭旨成行的。鄭和七次出使西洋,同30多個國家加強了往來,進行了各個方面的交流,密切了同這些國家的雙邊關係。這種大規模的海外貿易,是中國航海史,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其歷史意義非常深遠。

  對於明成祖朱棣為什麼派鄭和下西洋有一個流傳很廣的說法:尋找建文帝的下落。原來,當年朱棣的大軍攻入南京建文帝皇宮裡時,發現奉天殿火光衝天。原來朱允炆為了不落入朱棣之手,同自己心愛的奉天殿同歸於盡了。士兵們從廢墟中扒出了幾具燒焦的屍體,但並不能辨認出哪具是朱允炆的屍體。朱棣還假惺惺地流淚說:「小皇帝呀,我是為你掃除奸臣來的,你為什麼要自焚呀。」

  朱棣如願以償地作了皇帝,但其實朱棣心中隱藏著強烈的不安,他一直都不相信那幾具焦屍中真的有建文帝朱允炆,為了自己順利即位,朱棣匆忙以「天子禮儀」下葬了幾具焦屍。其實,朱棣在位期間,一直沒有放鬆對建文帝的搜尋,先是派戶科都給事中胡瀅遍行全國各地長達16年,秘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後來,派鄭和赴海外尋找。直到朱棣死前一年,有一天晚上,朱棣已睡下,突然聽說胡瀅回來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單獨召見,二人一直談到四更天,至於具體談的什麼,沒有詳細的記載。但可以肯定的是胡瀅打聽到了建文帝的確切消息,並且事隔多年後,建文帝已經沒有重奪帝位的想法了。朱棣終於放心了,從此再也不究問建文帝蹤跡了。

  當時許多人也認為建文帝沒有燒死,而是逃到了其他地方。據說,朱棣大軍破城的那天,朱允炆正要自殺,被翰林院編修程濟攔住,程濟說與其自殺,不如逃走,這時少監王鉞拿出一個篋子,說是朱元璋臨終時留下,如臨大難就打開它。建文帝見到祖父留下的東西,悲鳴不已,連忙讓人焚燒宮殿,皇后心甘情願地跳入火中替皇帝去死。鐵篋打開後,裡面是三張度牒,分別寫著三個名字:應文、應能、應賢。篋內袈裟、帽、鞋、剃刀,應有盡有,還有10錠白金。「應文」便指未允炆了,在場的還有吳王府教授楊應能、監察御史葉希賢,便是「應能、應賢」了。篋內還用紅顏色寫著兩行字:「應文從鬼門出,余從水關御溝而行。薄暮,會於神樂觀之。」建文帝等人剃了發,穿了袈裟,假扮和尚,從密道逃出皇宮。從此以後,建文帝一行人過上了流亡苦旅,雲遊到雲南、湖北、四川、廣東、貴州、浙江,終無消息。

  明成祖的一個重要舉措是遷都北京。即位之初,他重建了被燒毀的奉天殿,但在這座宮殿里,朱棣並不自在,朱元璋和朱允炆的魂魄以及眾多怨魂似乎一直在大殿內環繞,讓朱棣寢食不安,他覺得死後也無臉見葬在南京孝陵的朱元璋。不過讓他欣慰的是朱元璋晚年就有遷都的想法,所以遷都北京從他一登基時就開始考慮了。

  因為朱元璋晚年時突然發現南京皇宮北面地基下沉不少,整個皇宮的地勢變成了南高北低的狀況。這在封建年代,是一種很不吉利的風水,會不利於後代傳承,甚至會絕後。朱元璋此時回想起當年選擇宮址的時候,搞了一系列裝神弄鬼的活動,並命劉基占卜適合之地。劉基花了六年時間在南京到處查看,可最終占卜的「新宮」,竟在一片低洼的湖水中,且偏於整個城垣的東部。而中國古代皇宮擇址的傳統都應該是方正規則,居於城中心,且更不應擇低洼之地了。因此,劉基為朱元璋所卜的「新宮」宮址,至今另人費解。據說這裡是鐘山龍脈的「龍頭」,風水極佳。為了填湖造宮,工匠們在湖底鋪墊巨石和打樁,然後用石灰、三合土分層夯實。經過一系列艱巨的填湖工程,地基問題才算基本解決。最殘忍的是朱元璋為了圖得吉利,竟將當地一個名叫田德滿的老漢投入湖中,取其名字的諧音作為「填得滿」的吉兆。

  可是「填得滿」沒有帶來吉兆,反是報應。對於洪武末年皇宮下沉的狀況,朱元璋無奈的說,他本想找個合適的地方再遷都,可是已經年老體衰,已經辦不到了。這座花費了無數錢財和人力修建的南京皇宮,朱元璋僅享用了六年。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朱元璋在南京乾清宮內死去,這位大明開國皇帝最終也沒找到最滿意的都城。

  再加上永樂年間,隨著元朝殘餘勢力退至漠北,長江岸邊的金陵,就顯得離重要的北部邊陲過於遙遠了。為此,1403年,禮部尚書建議,把北平改為北京,遷都北京。明成祖認為,天子居北,正是居重御輕,可以加強北部邊防,就採納了這個建議。但是,他深知,遷都是一件關乎國家興亡的頭等大事,必須審慎行事。

  他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分階段、有步驟地進行。他首先正名,有意提高北京的政治地位。下令改北平為北京,升為陪都,稱作行在。同時,改北平府為順天府,並千方百計地提升北京的經濟地位。他知道,北京雖然地理位置極端重要,而且是元朝的大都,但是它在經濟上卻遠不及江南,不及金陵。因此,他首先是想方設法使北京繁榮起來。於是,他下令向北京附近大規模地移民屯田,5年之內減免賦稅。一些軍士,也被放歸北京鄉里種田。戰亂之後,形成大量流民。他下令把流民組織起來,到北京一帶去種田。甚至,他又下令釋放囚徒,安置在北京周邊地區去種田。他還實行了一些優待政策,如向他們免費提供牛具、種子。同時又遷往北京大批工匠,給這些民戶以更多的優惠政策。如詔免稅糧,賑濟優厚等。這就在北京市內形成了工商業。由於這樣多年的苦心經營,北京也就逐漸發達繁榮起來。從而,北京初步具備了大都市的規模,可以和金陵相媲美了。

  1406年,明成祖下令明年6月,正式營建北京宮殿。特派大臣到各有關行省採集巨木。又名大臣陳圭[右加王旁],主持北京宮殿及北京城市的整個設計營建工程。此後,正式啟動的營建工程,就一直進行,從未中斷。1420年,北京的宮殿終於建成了。明成祖下令遷都北京。經過18年的曲曲折折,明成祖終於了卻了自己多年的宿願,完成了遷都盛舉。從此,北京就成為明清兩朝的都城,一直延續至今。北京定為中國的首都,這是明成祖的歷史貢獻。

  65歲的明成祖,突然病故在北征蒙古的行軍途中。死後,他被葬在北京昌平天壽山的長陵。此陵是在他54歲時建成的。  


推薦閱讀:

中國帝王陵商業地圖
中國帝王陵寢-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
中國漢朝鼎盛巔峰的皇帝,既不是漢武帝,也不是漢光武帝
統帥三軍無往不利 中國帝王八字所代表的含義
古代帝王死後為什麼要口含「玉蟬」?

TAG:中國 | 中國帝王 | 一生 |

標籤:

一生必讀的中國帝王史(十九、朱棣)

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年號「永樂」,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原來被封為燕王,後通過「靖難之役」從侄兒建文帝手中奪取了皇位。他死後的謚號是「文皇帝」,廟號是太宗。後來,嘉靖皇帝將他的廟號改為「成祖」,所以後人便一直稱他為「明成祖」。

  在我國古代著名的帝王當中,和明成祖的名字聯繫在一起的是鄭和下西洋、奴兒干都司、《永樂大典》,以及五征漠北,80萬大軍下安南,浚通大運河,大規模營建北京,等等。作為一個封建帝王,明成祖能幹好其中一件事就足以躋身到著名帝王之列,他卻干成了那麼多,而事實上還不止這一些。但是,他的名字也和「誅十族」、「瓜蔓抄」之類的殘暴行為聯繫在一起,因而使得他的形象嚴重受損。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大明皇帝波瀾壯闊的一生吧!

  亂世嬰兒

  1360年4月,朱棣出生於當時稱作應天府的南京。那時正是元末的戰亂時期,群雄並起,互相征伐。應天,是順應天命的意思。4年前(1356),朱元璋攻下集慶(南京),將集慶改名為應天。他要順應天命,推翻元朝,削平群雄,自己當皇帝。現在他又有了第四個兒子,照理應該好好慶祝一下。但幾乎與朱棣呱呱墜地的同時,前線傳來了陳友諒進攻太平(今安徽塗縣)的告急文書。陳友諒如果攻陷了太平,並要接著進攻應天。但軍情緊急,他甚至對自己的這個兒子都來不及看上一眼,便又到前線指揮打仗去了。至於怎麼樣為這個孩子取個吉祥名字,他就更沒有功夫去琢磨了。

  1367年舊曆年底,朱元璋準備轉過年頭就要正式登極做皇帝了,看到自己已經有了7個兒子,自然是滿心高興。這時形勢已經粗安,他決心要為兒子們正式取名了。十二月二十四日。他祭告太廟,把自己渡江後生了7個兒子歸因於祖上的陰德:仰承先德,自舉兵以來,渡江生子七人。今長子命名曰標,……曰棣。這時朱棣已經7周歲,他這才和眾兄弟一樣有了自己的名字。

  朱棣的生母是誰,居然還是個謎,這在常人看來似乎不可思議。但這個謎確實存在,數百年來一直撲朔迷離。因為朱棣的生母問題,不只是關係到他的身世,而且深刻地影響到他一生的行為。古代正妻生的兒子稱嫡子,非正妻生的兒子稱庶子。正妻被稱為嫡母,其他的妾被稱為庶母。對帝王家來說,嫡子和庶子在名份上有重大差別。按照封建宗法制度,皇帝死了,皇位要由嫡長子繼承。即使嫡長子死得早,如果嫡長子有兒子,也要由嫡長子的嫡長子來繼承,其他庶子則不得覬覦。

  朱棣自稱是馬皇后所生,自然也就是所謂嫡子了。其實,經歷代學者考證,朱棣的生母不是馬皇后,實際上他的生母是個貴妃,為此演義出許多的野史和傳說。有人說貴妃是高麗人,也有人稱她是元順帝的妃子,抑或是高麗人而成了元順帝妃子。還有人說,朱棣生母是蒙古人洪吉喇氏。洪吉喇氏是元順帝的第三福晉,是太師洪吉喇特托克托的女兒。元順帝敗,朱元璋入大都見洪吉喇氏貌美,就留在身邊。然而她入明宮時就已經懷孕,所生的就是明成祖朱棣,所以朱棣即元順帝的遺腹子。其實這只是民間的傳說而已。

  明朝建立時,朱棣已是一個八九歲的兒童。那時全國仍很凋敝,滿目瘡痍。這一切都在朱棣的幼小心靈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朱棣在宮廷中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期。

  朱元璋一生都為自己文化水平低而遺憾。因此,他十分重視對孩子們的教育。朱元璋稱帝的第一年,就在宮中修建了大本堂.作為太子和諸弟學習的場所。堂中藏有大量歷代圖籍,供他弟兄們觀覽。徵聘各地名儒,輪班授課,教育太子和諸王。師傅都是滿腹經綸的大儒,其中如宋濂等。他前後十幾年,向太子和諸王講四書五經,講封建禮法,一舉一動都要合封建禮儀。

  朱棣從他父皇那裡接受的完全是封建正統教育。對此,朱元璋曾有一段明確的自白:朕於諸子常切諭之:一、舉動戒其輕;二、言笑厭其妄;三、飲食教之節;四、服用教之儉。怨其不知民之饑寒也,嘗使之少忍饑寒;怨其不知民之勤勞也,嘗使之少服勞事。

  可以看出,朱棣弟兄們不只是要學書本,而且平時一言一行都要合乎封建規範。這對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年來說,並不是一件愜意的事。

  朱元璋不希望他的兒子們成為文弱書生,就讓他們經常做些強健筋骨的活動。他當吳王不久,看到7個兒子漸漸長大了,「宜習勞,令內侍制麻履行滕。凡諸子出城稍遠,馬行十七,步行十三。」所謂麻履,就是麻鞋,行滕是指纏腿。這裡是說,讓朱棣兄弟7人都穿著麻鞋,裹上纏腿,像士兵那樣到城外遠足,十分之七的路騎馬,十分之三的路要步行。這對長期住在深宮大院中的皇子們來說,雖說勞累點,但還是饒有興味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還要不時地在演武場上練習武備,以健體強志。

  他11歲的時候被封為燕王。洪武九年(1376),朱棣已是17歲的英俊青年,他的父皇準備讓他們到外地去當藩王了,感到有必要讓皇子們體驗一下民間的生活。就在這一年,朱棣兄弟們一起來到安徽鳳陽老家,那時被稱為「中都」。這裡埋葬著他們的祖父母,也是他們的父皇小時候為大戶人們放牛放羊的地方。這裡也是「十年倒有九年荒」的窮鄉,老百姓的生活都很困苦。在這裡,朱棣彷彿看到,他的父皇小時候是怎麼樣受苦受難,創業是多麼的艱難。他在這裡住了三四年,民間生活對他的思想意識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朱棣是個有心人,「民間細事,無不究知」。他當皇帝以後,還經常對兒子們說起他這段生活。認為自己能南北征戰,不畏塞外風寒,就得益於這段經歷。朱棣在鳳陽的這段生活可看作是宮廷教育的實習階段,他回去就要準備到外地去當藩王了。

  朱棣的長兄朱標,即南京一帶所習稱的「大頭太子」,在朱元璋稱吳王時就被立為世子。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大祭天地於南郊,在郊壇南邊正式登極稱帝。他連贈祖上四代,冊封馬氏為皇后,立朱標為皇太子。

  在朱元璋看來,元朝之所以經常發生宮廷政變,主要原因就在於沒有早立太子,因此他一稱帝就要解決這個問題。他還看到當元末農民起義四處爆發的時候,元王朝在各地缺少強有力的藩衛。有鑒於此,洪武三年(1370)他就作了封藩的安排,即把各個小兒子封到各地當藩王。他為了不使天下人感到他私心太重,在封藩前還特意作了一番表白: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朕非私其親,乃遵古先哲王之制,為久安長治之計。

  封諸子為王的這件事也就定下來了。按照明制,皇子封為親王都授予金冊金寶,年食祿米萬石。其護衛「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但這只是就一般情況而言,像北邊防禦蒙古的幾個藩王,所統兵上都超過此數。例如在大寧的寧王「帶甲八萬,革車六千」。這些藩王的府第、服飾和車旗等,「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見了他們都要「伏而拜謁」。

  藩王的嫡長子立為世子,即藩王的未來接班人,10歲時就授予金冊金寶。其他諸子則授予塗金的銀冊銀寶,封為郡王。以後各世子孫都有封爵,自六世孫以下都封為奉國中尉。他們生的時候要向宗人府請名,年齡大了要請婚。但他們不能從事士農工商之類的行當,只是坐糜俸祿。明中期以後,皇室成員的俸祿成了國家沉重的包袱。

  本來朱元璋把自己的子侄分到各處,稱作親王,目的是為了監視各地帶兵將軍的動靜,以防他們叛亂。藩王雖沒有行政權,但有軍事權。朝廷調地方軍隊,地方守鎮官還要得到當地藩王令旨後才能調動。遇有戰事,即使元勛宿將也要聽藩王節制。當燕王朱棣率軍征討乃兒不花時,像傅友德那樣的大將也要受他調遣。這樣,許多藩王就擁有了重兵。朱元璋感到他這套制度比以往歷代都嚴密,大明江山可以長治久安了。但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剛死,就爆發了朱棣與建文皇帝爭奪皇位的「靖難之役」。

  對這種分封的弊端,一些有遠見的大臣早就看出來了,只是很少有人敢公開說。著名的文士解縉率直敢言,他「數上封事,所言分封勢重,萬一不幸,必有厲長、吳潞濞之虞」。說得最直率的大概就是那個平遙縣的訓導葉伯巨了。洪武九年(137),葉伯巨上書言事,說明太祖「太過者三」,第一條就是「分封太侈」:,諸王各有分地,蓋懲宋、元孤立,宗室不競之弊。而秦、晉、燕、齊、梁、楚、吳、蜀諸國,無不連邑數十,城廓宮室亞於天子之都,優之以甲兵衛士之盛。臣恐數世之後,尾大不掉,然則削其地而奪之權,則必生觖望,甚者緣間而起,防之無及矣。議者曰,諸王皆天子骨肉,分地雖廣,立法雖侈,豈有抗衡之理?臣竊以為不然。何不現於漢、晉之事乎?孝景,高帝之孫也,七國諸王,皆景帝之同祖父兄弟子孫也,一削其地,則遽構兵西向。晉之諸王,皆武帝親子孫也,易世之後,迭相攻伐,遂成劉、石之患。由此言之,分封逾制,禍患立生,援古證今,昭昭然矣。

  朱元璋見疏大怒,認為這是離間他們一家骨肉,要親手射殺他。葉伯巨終於為此事死在獄中。不幸的是,葉伯巨所言果然成了事實。

  洪武十三年(1380)春天,朱棣從鳳陽回到南京,受命就藩北平。這時的燕王已是21歲的英俊青年。他沒有留戀風光旖旎的南國春色、而毅然甘冒「雪花大如席」的北國風寒。他出發了,率領著數千護衛,浩浩蕩蕩地奔赴北平,滿懷著信心和對未來生活的憧憬。他知道,這是他一生道路上的一個新的起點。

  他的府邸就是元朝的舊宮,其規制如同天子。按照規定,藩王的府邸「亞天子一等」,其他諸王都是如此。為了這件事,朱元璋還曾特地告諭諸王,要他們不要與燕王攀比,因燕王府邸是元朝舊宮,不需要新建,他們新建的府邸則都要按規定辦事。不難看出,朱元璋對燕王寄望殊深。

  北平是元朝都城,位置險要,燕王的二哥和三哥分別就藩西安和太原,就藩時間還早於燕王兩年,都沒讓他們去北平,而是把北平留給了燕王,其中似乎有「深意存焉」。本來在朱元璋的眾多兒子中,只有朱棣為人沉鷙老辣,很像朱元璋。他身材魁梧,天資聰穎,武藝高強,智勇有大略,能推誠任人,在鎮守邊關、打擊殘元勢力方面立了大功。朱元璋將朱棣分封在北京,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代替功臣宿將掌握兵權,從而使明朝的政權更加穩固。

  不過,朱棣也是朱元璋最擔心的人。據說,朱元璋曾和眾多王公大臣一起登上南京城外的紫金山俯瞰皇宮,在一片讚譽聲中,朱元璋龍顏大悅。這時年少的朱棣卻口無遮攔,一語道破天機:「紫金山上架個大炮,就能炮轟紫禁城!」朱元璋大驚,心裡頓時後悔不已,以至後來他又命令修建更為廣大的外城,把包括紫金山在內的一些重要地方圍起來以加強防禦。從這件事上,朱元璋看出朱棣將來很有可能是皇太子的最大威脅。

  太子朱標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為人好學勤政,寬厚仁慈,非常適合做個寬仁皇帝。可惜,洪武二十五年四月,朱標不幸英年早逝,年僅38歲。朱元璋傷心之餘,竟一時找不到合適的繼承人選。這時有人推薦朱元璋最倚重的朱棣作為皇儲。朱元璋同意了,但許多大臣表示反對,理由有二:一是如立朱棣為太子,對朱棣的兄弟則無法交待,一是不合正統習慣。朱元璋經過再三考慮,終於決定立朱標之子——皇孫朱允炆為繼承人,為此,朱棣一直耿耿於懷。

  朱棣在就藩燕京以前,朱元璋還為他完了婚,妻子就是明王朝第一功臣中山王徐達的長女。朱元璋聽說她「貞靜,好讀書」,被人稱為「女諸生」,就把徐達找來說:「你我是布衣之交。古代君臣相契的常結為婚姻,你的長女就嫁給我的四子朱棣吧。」徐達自然是滿口答應。徐氏於洪武九年(1376)被冊封為燕王妃,第二年就成了親。這時朱棣18歲,徐妃16歲。就是這位看來賢淑貞靜的徐妃,後來成了朱棣奪天下、治天下的得力內助。這種婚姻實質上是一種政治行為,在這點上其他諸子也是比不上的。這對朱棣以後的發展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忍辱裝瘋

  朱棣進入北京的時候,當時元朝的勢力雖然已經被趕到了大草原上,但還具有相當強大的軍事實力,並不斷騷擾明朝的北部邊境。因此北京並不安寧,它是作為一個軍事重鎮而存在的。

  另一方面,朱棣入住北京的時候,元朝滅亡不久,皇宮儘管已經燒毀了,但當年世界之都的繁華還在。在這個國際都市生活了20年,朱棣的胸襟與氣魄更像一百多年前入主中原的蒙古大汗。蒙古大汗殘酷勇敢,富有世界野心,他們的帝國不僅是漢語的故鄉中原,還包括了世界上所有有人居住的地方。可以說是北京成就了朱棣。

  1390年對蒙古乃兒不花的初戰告捷,使他樹立了威名,成為通往皇權寶座的良好開端。這一年元旦剛過,朱棣就接到太祖朱元璋的命令,讓他和晉王分別統帥兵馬合擊蒙元丞相咬

  住和平章乃兒不花。而立之年的朱棣異常興奮,因為這是他第一次經歷如此規模的大仗。素有野心的朱棣知道,這是他磨練的大好時機,也是展現自己的一次難得的機會,因此精心準備,志在必得。

  朱棣首先派出幾股哨兵四齣偵查,摸清了乃兒不花的確切位置。時值三月,沒想到天不作美,竟然下起了大雪,氣溫也隨之下降。有些人請求燕王停止行軍,暫避風雪。朱棣卻有另一番見解,認為這正是出奇制勝的大好時機,因此大軍冒雪而進。當大軍出現在乃兒不花面前時,他十分驚訝,毫無準備。朱棣沒有貿然進攻,而是派已降明的乃兒不花舊交觀童前去勸降。乃兒不花知道無法抵抗,只好前往朱棣軍中請降。朱棣擺酒設宴,對他非常熱情,令乃兒不花很感動,遂主動要求前去勸降咬住。就這樣,朱棣第一次大規模出征就兵不血刃地大獲全勝。而另一路的晉王生性怯懦,不敢深入蒙古腹地,結果一無所獲,倒是陪襯出燕王的智勇雙全。朱元璋非常高興,賞賜寶鈔100萬錠,對他更加信賴。這次勝利,令朱棣聲名鵲起,也是他在政治舞台上的完美亮相。

  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繼了皇位,改元建文。這位年輕的皇帝和他的父親一樣抱著以仁治國之心治理天下。建文初年,社會穩定,政治開明,百姓稱頌,洪武時期的高壓政策被結束,陰深恐怖的南京宮殿一下變得光明起來。不過建文帝朱允炆更適合作一個文人,由於他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上優柔寡斷,歷史無情地剝奪了他做個太平天子的想法。

  由於建文帝年齡既小,又生性仁慈懦弱,他的叔叔們各霸一方,並不把他看在眼裡。這樣一來,建文帝的皇權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在一些大臣的鼓動之下,建文帝開始削藩。在削藩的過程中,殺了許多親王,其中當然也有冤殺者,燕王朱棣聽了,十分著急。好在燕王朱棣封在燕地,離當時的都城金陵很遠,又兼地廣兵多,一時尚可無虞。

  僧人道衍是朱棣的謀士,他對朱棣說:「我一見殿下,便知當為天子。」相士袁珙也對朱棣說:「殿下已年近四十了,一過四十,長須過臍,必為天子,如有不準,願剜雙目。」在這些人的慫恿下,朱棣便積極操練兵馬。

  道衍惟恐練兵走漏消息,就在殿中挖了一個地道,通往後苑,修築地下室,圍繞重牆,在內督造兵器,又在牆外的室中養了無數的鵝鴨,日夕鳴叫,聲浪如潮,以不使外人聽到裡面的聲音。但消息還是走漏了出去,不久就傳到朝廷,大臣齊泰、黃子澄兩人十分重視此事,黃子澄主張立即討燕,齊泰以為應先密布兵馬,翦除黨羽,然後再興兵討之。

  建文帝聽從了齊泰的建議,便命工部侍郎張籨為北平布政使,都指揮謝貴、張信,掌北平都司事,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開平,再命其他各路兵馬守山海關、保衛金陵。部署已定,建文帝便又分封諸王。朱棣知道建文帝已對他十分懷疑,為了打消他的疑忌,便派自己的三個兒子高熾、高煦、高燧前往金陵,祭奠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正在疑惑不定,忽報三人前來,就立即召見,言談之下,建文帝覺得除朱高煦有驕矜之色外,其他兩人執禮甚恭,便稍稍安心。等祭奠完了朱元璋,建文帝便想把這三人留下,作為人質。正在遲疑不覺之際,朱棣早已料到這一著,飛馬來報,說朱棣病危,要三子速歸。建文帝無奈,只得放三人歸去。魏國公徐輝祖聽說了,連忙來見,要建文帝留下朱高煦。原來,徐輝祖是徐達之子,是朱棣三子的親舅舅。他對建文帝說:「臣的三個外甥之中,惟有高煦最為勇悍無賴,不但不忠,還將叛父,他日必為後患,不如留在京中,以免日後胡行。」建文帝仍遲疑不決,再問別的人,別人都替朱高煦擔保,於是,建文帝決定放行。朱高煦深恐建文帝後悔,臨行時偷了徐輝祖的一匹名馬,加鞭而去。一路上殺了許多驛丞官吏,返見朱棣。朱棣見高煦歸來,十分高興,對他們說:「我們父子四人今又重逢,真是天助我也!」

  過了幾天,建文帝降旨,對朱高煦沿路殺人痛加斥責,責令朱棣拿問,朱棣當然置之不理。又過了幾天,朱棣的得力校尉於諒、周鐸兩人被建文帝派來監視朱棣的北平都司事謝貴等人設計騙去,送往京師處斬了。兩人被斬以後,建文帝又發朝旨,嚴厲責備朱棣,說朱棣私練兵馬,圖謀不軌。朱棣見事已緊迫,起事的準備又未就緒,就想出了一條緩兵之計:裝瘋。

  朱棣披散著頭髮,在街道上奔跑發狂,大喊大叫,不知所云。有時在街頭上奪取別人的食物,狼吞虎咽,有時又昏昏沉沉地躺在街邊的溝渠之中,數日不起。

  謝貴等人聽說朱棣病了,就前往探視。當時正值盛夏時節,烈日炎炎,酷熱難耐,但見燕王府內擺著一座火爐,烈火熊熊,朱棣坐在旁邊,身穿羊羔皮襖,還凍得瑟瑟發抖,連聲呼冷。兩人與他交談時,朱棣更是滿口胡言,讓人不知所云。謝貴等人見狀,就告辭了。

  謝貴把這些情況暗暗地報告給了朝廷,建文帝有些相信,便不再成天琢磨著該怎樣對付燕國了。但朱棣的長史葛誠與張、謝二人關係極好,告訴他們燕王是詐瘋,要小心在意,謝貴二人還不大相信。過了許久,燕王派一個叫鄧庸的百戶到朝廷去彙報一些事情,大臣齊泰便把他抓了起來,嚴加拷問,鄧庸熬不住酷刑,就把朱棣謀反的事從頭至尾說了一遍,建文帝知道後大驚,便立即發符遣使,去逮捕燕王的官吏,並密令謝貴等人設法圖燕,再命原為朱棣親信的北平都指揮張信設法逮捕朱棣。

  張信猶豫不決,回家告訴母親,母親說:「萬萬不可,我聽說燕王應當據有天下,王者不死,難道是你一人所能逮捕的嗎?」張信便不再想法逮捕朱棣,可朝廷的密旨又到了,催他行事,張信舉棋不定,就來見朱棣,想看個究竟。

  但朱棣託病不見,三請三辭,張信無奈,就便服前往,說有密事求見,朱棣才召見了他。進了燕王府,但見朱棣躺在床上,他就拜倒在床下。朱棣以手指口,荷荷而言,不知所云。張信便說:「殿下不必如此,有事盡可以告訴我。」朱棣問道:「你說什麼?」張信說:「臣有心歸服殿下,殿下卻瞞著我,令臣不解。我實話告訴你,朝廷密旨讓我逮你入京,如果你確實有病,我就把你逮送入京,皇上也不會把你怎麼樣;如果你是無病裝病,還要極早打算。」

  朱棣聽了此話,猛然起床下拜道:「恩張恩張!生我一家,全仗足下。」張信見朱棣果然是裝病,大喜過望,便密與商議。朱棣又召來道衍王拱等人,一同謀劃,覺得事不宜遲,可以起事了。這時,天忽然颳起了大風,下起了暴雨,殿檐上的一片瓦被吹落下來,朱棣顯得很不高興。道衍進言說:「這是上天示瑞,殿下為何不高興呢?」朱棣謾罵道:「禿奴純系胡說,疾風暴雨,還說是祥瑞嗎?」道衍笑道:「飛龍在天,哪得不有風雨?檐瓦交墮,就是將易黃屋的預兆,為什麼說不祥呢?」朱棣聽了,轉怒為喜。於是,朱棣設計殺死了張、謝兩人,衝散了指揮使彭二的軍馬,安定了北平城,以「清君側」、「誅奸臣」為名,自稱「奉天靖難」,公然造反了。

  宋忠將兵3萬,駐軍開平,是防備燕王的重要軍事力量。燕王舉事後,宋忠未敢貿然進軍,而是移軍懷來。朱棣控制了北京城,招降守備通州的通州衛指揮僉事房勝,攻取薊州。居庸關被朱棣攻破,守將率敗軍歸附宋忠。宋忠為調動士氣,謊稱原來燕王府守衛的家屬被燕王殺害了。燕王知道這一情況後,特意讓那些士兵的親屬打前鋒。原燕王府守衛看到家人沒有死,惱怒宋忠欺騙他們,就臨陣倒戈。宋忠頓時陣腳大亂,燕王趁機麾軍過河,直撲過來。宋忠由是大敗,逃回城內,結果城破被捉於廁所內。

  懷來擊敗宋忠,是朱棣起兵後第一次大規模的戰鬥。這次戰鬥,斬首數千人,繳獲戰馬八千餘匹和大量的軍械。更為重要的是,懷來之戰解除了北平周圍的軍事威脅,提高了軍威。不久開平、龍門、上谷、雲中、永平等處守軍紛紛投降,壯大了朱棣的力量。

  八月,建文帝命老將耿炳文率兵13萬征討燕王。由於朱元璋幾次借故大殺功臣後,

  朝廷中已經沒有幾個能征慣戰的武將了,所以儘管耿炳文當時已經65歲了,也只能披掛出征。耿炳文駐軍真定,派前鋒9000人據守雄縣。朱棣探知清楚後,於八月十五日悄然來到雄縣。

  正值中秋之夜,守城士兵飲酒賞月,放鬆了警惕。當發現燕兵時,朱棣的軍隊已經攀上了城牆,守軍倉促應戰。這支部隊是南軍的精銳,戰鬥力很強,直到第二天破曉之時,朱棣才攻佔縣城,南軍全部力戰而死。

  離雄縣50里的莫州,由潘忠、楊松率軍駐守。朱棣料定二人會來援救,命千餘勇士埋伏在必經之路的月漾橋下的水中。潘忠果然帶兵來援,見雄縣已失,想退回莫州,不料燕兵突然從水中冒出來,佔據了月漾橋。這樣前後夾擊,南軍大敗,許多人掉進河裡淹死了,潘忠被俘。朱棣乘勝追擊,招降了莫州留守的萬餘人。一天之內,南軍損失了3萬人馬。

  這時南軍尚有10萬人馬,駐兵真定,分為兩營,列於河兩岸,互相聲援。耿炳文擔心燕軍勢盛,下令移營合兵。朱棣趁機率軍猛攻,南軍倉促應戰。戰鬥十分慘烈,最終南軍不敵燕軍鐵騎,退守真定城,不再出戰。耿炳文長於固守,而所率軍兵多步兵;燕軍多騎兵,擅長野戰。朱棣認為耿炳文是富有作戰經驗的老將,不好對付,擔心時間一長,士氣低落,遂圍城三日後退回北平。

  真定一戰,南軍損失數萬人馬,但主力尚存。如果堅持固守策略,朱棣還真沒有什麼好辦法。然而建文帝對戰事甚不滿意,命李景隆接替耿炳文,意圖從速殲滅燕王朱棣。臨陣換將,本是兵法大忌,何況李景隆然而缺乏作戰經驗,是一個紙上談兵的紈絝子弟。

  李景隆放棄了耿炳文穩健的策略,率軍直撲北平,分兵三處:一軍攻打北平九門;一軍攻打通州;自己駐紮鄭村壩(北平東20里)。當時朱棣赴大寧尋求救兵,北平守備空虛。攻打北平的戰鬥十分激烈,正陽門情勢岌岌可危。燕王妃徐氏親率婦女登城,投擲石塊,幫助守衛城門。主攻彰義門的瞿能父子驍勇善戰,率領精騎一度攻入城內,然而李景隆卻命令等待大隊人馬,結果貽誤戰機,守軍以水潑城,一夜成冰,第二天已經難以攀爬了。守軍並沒有一味死守,而是在夜裡不斷派遣小股部隊騷擾南軍,弄得南軍精疲力竭,人心不寧。

  十一月,朱棣已經收編了寧王的部隊歸來,包括能征慣戰的朵顏三衛騎兵,實力大為增加。李景隆派陳暉率一萬騎兵東行,尋找機會迎擊燕軍,不期兩隊人馬沒有走到一條路上,未曾相遇。後陳暉發現了燕軍,從後面尾隨而來,準備前後夾擊。朱棣察覺後,命精騎回頭迎擊,將其一舉擊潰,陳暉隻身逃回軍中。燕軍士氣大振,燕王乘勢派朵顏三衛猛衝南軍。朵顏騎兵銳不可當,疾風暴雨般連破南軍七營。李景隆整頓軍馬,在鄭村壩與燕軍決一死戰。這場戰鬥,數十萬軍馬從中午一直打到晚上,屍橫遍野,十分慘烈。朱棣趁著天黑,派奇兵左右衝殺,攪亂了南軍的陣營,然後燕軍正面猛攻,佔據了上風。當日未分勝負,雙方各自收兵回寨。李景隆沒有經歷過這樣慘烈的戰鬥,初戰不利,感到難以取勝,連夜拔營南遁,匆忙之中竟然沒有通知圍攻北平九門的將士。攻打九門的將士失去主力的掩護,僅兩天就被朱棣擊敗,北平之圍始解。

  這一戰中,守城的燕王世子朱高熾作用不可低估。他以城中老弱殘兵堅守北平城,面對李景隆數十萬大軍的攻擊而巋然不動,有力地牽制住了南軍,保住了燕王朱棣的根據地。假設北平被攻佔,朱棣將面對另一番景象,勝負的天平尚不知會傾向哪邊。

  鄭村壩大戰之後,原本銳意削藩的建文帝卻變得軟弱起來,罷齊泰、黃子澄職,希望燕王息兵。這種做法無異於向朱棣示弱,是不會起到任何積極作用的。建文二年(1400)二月,李景隆致信朱棣,請求息兵。朱棣現在兵強馬壯,自然不會講和。雙方厲兵秣馬,積蓄力量,準備在春天再戰。然而朱棣使用了一個小花招,戲弄李景隆於股掌之間。二月,朱棣佯攻大同,李景隆率軍救援。朱棣卻不與之戰,由居庸關退回北平,李景隆奔波一場,勞而無功。當時天氣尚寒,南軍衣衫單薄,不少士兵被凍傷,部隊也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整。

  四月,李景隆大舉北伐。雙方在白溝河擺開陣勢,大戰一觸即發。南軍中的平安、瞿能父子驍勇異常,率軍猛衝燕軍,所向披靡。朱棣的坐騎接連被射殺,他的寶劍竟也砍折了。瞿能父子奮勇廝殺,已經和燕王近在咫尺。朱棣見大勢不妙,撥馬跑到河堤上,南軍在後面緊追不放。朱棣立馬站在堤上,假意用馬鞭招呼後面的部屬,使南軍相信燕軍就在堤下。南軍果然上當,沒敢繼續追擊,不然朱棣即將被生擒活捉。雙方殺得難解難分,互有勝負。忽然一陣風將南軍大旗颳倒,南軍陣營產生了混亂。朱棣抓住這難得的時機,指揮部隊猛衝,一舉擊潰南軍。

  白溝河之戰是決定性的戰役。此後,建文帝再也組織不起來大規模的軍事征討。朱棣由此轉守為攻,取得戰事上的主動。

  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三日,朱棣兵臨南京城下。李景隆、谷王打開金川門迎降,建文帝不知所終,朱棣取得了靖難之役的勝利。

  人生在世,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是可能遇到的,更何況是逆境呢?問題就是看你怎樣去對待。有志進取者,將此當作磨自己的機會,無志者則一直消沉,聽天由命。

  歷史上,政治鬥爭、軍事鬥爭乃至爭權奪利的鬥爭極其複雜,有時瞬息萬變,忍受暫時的屈辱,磨鍊自己的意志,尋找合適的機會,也就成了一個成功者所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質,其實,這只是一個較低的境界,較高的境界是有意識地主動消隱一個階段,借這一階段來了解各方面的情況,消除各方面的隱患,為將來的大舉行動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朱棣的成功正印證了這一點。

  文治武功

  因為這個皇位是「篡奪」的,朱棣即位之初採取了血腥的政策,「瓜蔓抄、殺十族」都是在這一時期產生的,有的文人犯了罪,不光他的親戚九族,而且他的朋友也要被株連處死,這就叫殺十族。當時的恐怖氣氛可見一斑。他把忠於建文帝的遺臣「滅九族」、「滅十族」地殺光,南京宮殿又變成了恐怖的屠宰場。

  其中最慘烈的當屬方孝儒一案,方孝儒是建文帝的帝師,一代大儒,天下讀書人的偶像。建文帝雖死,但方孝儒仍孝愚忠,誓死不從朱棣。朱棣派人從獄中把他請到大殿,方孝儒竟當眾大哭,聲徹殿宇。連朱棣也被方孝儒的忠誠所感動,竟親自從走下來扶著方孝儒,一邊勸導說:「先生不必這般自尋煩惱,我現在的行動,是仿效周公輔佐成王。」

  可方孝儒反問:「請問成王現在哪裡?」朱棣道:「他已自焚而死。」方孝儒接著問:「那為何不立成王之子?」朱棣道:「國家應當有一個年紀大的國君才行。」方孝儒不依不饒:「為何不立成王之弟?」朱棣說:「這些都是我們朱家的事情,先生不必為此多慮。」隨即示意左右把文房四寶交給方孝儒,說道:「我的即位詔書,非出自先生的大手筆不可。」方孝儒接過筆硯後,狠狠地甩在地上,斬釘截鐵地說:「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朱棣終於被惹惱了:「你不怕死,難道你就不怕被誅滅九族?」方孝儒回答道:「便十族奈我何!」朱棣勃然大怒,他沒有想到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竟敢如此強硬頂撞他。盛怒之下,朱棣當場命人用刀把方孝儒的嘴割破,一直割到兩耳根,然後又關回監獄。

  隨後的日子,朱棣開始大肆逮捕方孝儒的宗族門人,每捕到一批人,都讓他們一個個從方孝儒眼前走過,方孝儒心中雖痛,可他卻假裝鎮靜,頭都不抬。朱棣把方孝儒的九族全部捕獲之後,方孝儒仍不肯降服。此時,怒火中燒的朱棣已完全失了理智,他瘋狂地將方孝儒的朋友、學生乃至一切與方孝儒有關的人單獨列為一族,與九族加起來合稱「十族」,共計873人,當著方孝儒的面,全部磔殺(砍成碎塊)於市。方孝儒是最後一個受刑,被磔殺於聚寶門(今中華門)外。行刑前,他還寫下一首絕命詞:「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猷。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嗚呼哀哉,庶不我尤!」如今,奉天門遺址遺存的的一塊丹陛石上有一塊深紅的顏色,傳說是被方孝儒留下的血跡染紅的,人們至今還把它叫做「方孝儒滴血石」。

  為了收復人心,使這些儒生心服口服,明成祖倡導修纂了《永樂大典》。這是他的歷史功績之一。剛即位,他就下令編纂一部大書:「你們要根據我的意思,編纂一部自有圖書以來,包括經史子集、百家之書的,包羅萬象的大規模叢書。收書越多越好,不怕規模大。」他心中的藍圖是,編纂一部有史以來數量最多、種類最全、質量最好的大型圖書。

  參加修纂的有全國的各種一流人才。由學術大師姚廣孝為總裁,包括名儒、名士、名醫、名僧等,共計2169人,參與修纂。後勤安排得很周到。禮部負責在全國選拔抽調人員,從各地收集所需圖書。光祿寺則負責修纂人員的食宿。在修纂過程中,明成祖經常檢查,督促。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有一次,他發現宮中所藏圖書不夠用。他說:「世人家稍有資產的,都想多買書,朝廷怎麼可以缺少圖書呢?」於是,他命禮部派通曉圖書典籍的有才之士,到全國各地去搜購圖書。不問書價,再貴也買。這一次大規模地購書,對高質量地完成本書的修纂,起了關鍵作用。

  經4年奮戰,到1407年,編修工程告竣。全書共22877卷,計11095冊。收錄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種圖書8000餘種。種類包羅萬象,計有經、史、子、集、百家、天文、地誌、陰陽、醫、卜、戲劇、小說、技藝等項。明成祖命名其為《永樂大典》。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百科全書。

  但朱棣又是一個有著雄心壯志、野心勃勃的皇帝,不僅有建立世界帝國的野心,也有建立世界帝國的國力。永樂皇帝治下的明帝國在政治野心、經濟實力、軍事技術等方面,都佔有絕對的世界優勢。他登基後,即開始了一個擴張的時代。向北,永樂皇帝五次御駕親征蒙古部落,將中國北疆擴展到克魯倫河與黑龍江;向南,帝國的20萬軍隊征服越南的阮氏王朝。如果說明朝在民族認同上是對宋朝的復辟,那麼在帝國政治上則是對元朝的繼承。如果說洪武皇帝朱元璋重建了宋帝國的疆土,那麼永樂皇帝朱棣則重建了元帝國的疆土。永樂年間突然開始向海洋擴張,實際上是忽必烈海上遠征的繼續。鄭和下西洋,正是明帝國四面擴張的一個方向,說明永樂皇帝治下的中國不僅有漢武唐宗氣象,而且也不再滿足於陸上帝國,還要建立海上帝國。

  古代大詩人李白曾寫過一首《日出入行》,歌頌東方升起的太陽,詩人這樣唱道:「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歷天又入海,六龍所舍安在哉?其始與終古不息,人非元氣,安得與之久徘徊?草不謝榮於春風,木不怨落於秋天。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

  也許15世紀初的朱棣才真正領略到了什麼叫「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什麼叫與太陽同在、擁抱光明的一腔豪情,太陽每天都從東方升起,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太陽推動四時運轉,萬物更新,太陽就是創新的動力、生命的象徵。於是他要做一個人間的太陽,他要將東方文明之光的火種灑向浩瀚的海洋,撒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他剛即位,就派侯顯出使西番(西藏、尼泊爾、印度),隨後又派海童出使漠北(蒙古草原),沙合魯平定中亞,不遠萬里遣使來朝,1413年秋陳誠首次出使西域(中亞)。在大明的京城裡,甚至可以看到埃及瑪木魯克王朝的貢使。

  當然,他最為人稱道的壯舉就是派鄭和下西洋。天下穩定,沒有讓朱棣得到一個帝王的滿足,他渴望走出蔚藍色的中國海域,去探訪西洋世界的究竟。1405年,他派鄭和下出洋。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壯舉。鄭和,原是燕王府的一名太監。後隨燕王朱棣南征北戰,立下戰功,很受燕王賞識。朱棣即位,賜他鄭姓。因他又名三寶,人稱「三寶太監」。他是一生都受到明成祖重用的地位特殊的內臣。

  明成祖想向海外宣示明朝的強大,讓海外西洋各國紛來中國朝貢。同時,又進行經濟、文化交流。自1405年至1433年的28年間,三寶太監鄭和七次出使西洋。其中,有六次是奉明成祖諭旨成行的。鄭和七次出使西洋,同30多個國家加強了往來,進行了各個方面的交流,密切了同這些國家的雙邊關係。這種大規模的海外貿易,是中國航海史,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其歷史意義非常深遠。

  對於明成祖朱棣為什麼派鄭和下西洋有一個流傳很廣的說法:尋找建文帝的下落。原來,當年朱棣的大軍攻入南京建文帝皇宮裡時,發現奉天殿火光衝天。原來朱允炆為了不落入朱棣之手,同自己心愛的奉天殿同歸於盡了。士兵們從廢墟中扒出了幾具燒焦的屍體,但並不能辨認出哪具是朱允炆的屍體。朱棣還假惺惺地流淚說:「小皇帝呀,我是為你掃除奸臣來的,你為什麼要自焚呀。」

  朱棣如願以償地作了皇帝,但其實朱棣心中隱藏著強烈的不安,他一直都不相信那幾具焦屍中真的有建文帝朱允炆,為了自己順利即位,朱棣匆忙以「天子禮儀」下葬了幾具焦屍。其實,朱棣在位期間,一直沒有放鬆對建文帝的搜尋,先是派戶科都給事中胡瀅遍行全國各地長達16年,秘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後來,派鄭和赴海外尋找。直到朱棣死前一年,有一天晚上,朱棣已睡下,突然聽說胡瀅回來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單獨召見,二人一直談到四更天,至於具體談的什麼,沒有詳細的記載。但可以肯定的是胡瀅打聽到了建文帝的確切消息,並且事隔多年後,建文帝已經沒有重奪帝位的想法了。朱棣終於放心了,從此再也不究問建文帝蹤跡了。

  當時許多人也認為建文帝沒有燒死,而是逃到了其他地方。據說,朱棣大軍破城的那天,朱允炆正要自殺,被翰林院編修程濟攔住,程濟說與其自殺,不如逃走,這時少監王鉞拿出一個篋子,說是朱元璋臨終時留下,如臨大難就打開它。建文帝見到祖父留下的東西,悲鳴不已,連忙讓人焚燒宮殿,皇后心甘情願地跳入火中替皇帝去死。鐵篋打開後,裡面是三張度牒,分別寫著三個名字:應文、應能、應賢。篋內袈裟、帽、鞋、剃刀,應有盡有,還有10錠白金。「應文」便指未允炆了,在場的還有吳王府教授楊應能、監察御史葉希賢,便是「應能、應賢」了。篋內還用紅顏色寫著兩行字:「應文從鬼門出,余從水關御溝而行。薄暮,會於神樂觀之。」建文帝等人剃了發,穿了袈裟,假扮和尚,從密道逃出皇宮。從此以後,建文帝一行人過上了流亡苦旅,雲遊到雲南、湖北、四川、廣東、貴州、浙江,終無消息。

  明成祖的一個重要舉措是遷都北京。即位之初,他重建了被燒毀的奉天殿,但在這座宮殿里,朱棣並不自在,朱元璋和朱允炆的魂魄以及眾多怨魂似乎一直在大殿內環繞,讓朱棣寢食不安,他覺得死後也無臉見葬在南京孝陵的朱元璋。不過讓他欣慰的是朱元璋晚年就有遷都的想法,所以遷都北京從他一登基時就開始考慮了。

  因為朱元璋晚年時突然發現南京皇宮北面地基下沉不少,整個皇宮的地勢變成了南高北低的狀況。這在封建年代,是一種很不吉利的風水,會不利於後代傳承,甚至會絕後。朱元璋此時回想起當年選擇宮址的時候,搞了一系列裝神弄鬼的活動,並命劉基占卜適合之地。劉基花了六年時間在南京到處查看,可最終占卜的「新宮」,竟在一片低洼的湖水中,且偏於整個城垣的東部。而中國古代皇宮擇址的傳統都應該是方正規則,居於城中心,且更不應擇低洼之地了。因此,劉基為朱元璋所卜的「新宮」宮址,至今另人費解。據說這裡是鐘山龍脈的「龍頭」,風水極佳。為了填湖造宮,工匠們在湖底鋪墊巨石和打樁,然後用石灰、三合土分層夯實。經過一系列艱巨的填湖工程,地基問題才算基本解決。最殘忍的是朱元璋為了圖得吉利,竟將當地一個名叫田德滿的老漢投入湖中,取其名字的諧音作為「填得滿」的吉兆。

  可是「填得滿」沒有帶來吉兆,反是報應。對於洪武末年皇宮下沉的狀況,朱元璋無奈的說,他本想找個合適的地方再遷都,可是已經年老體衰,已經辦不到了。這座花費了無數錢財和人力修建的南京皇宮,朱元璋僅享用了六年。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朱元璋在南京乾清宮內死去,這位大明開國皇帝最終也沒找到最滿意的都城。

  再加上永樂年間,隨著元朝殘餘勢力退至漠北,長江岸邊的金陵,就顯得離重要的北部邊陲過於遙遠了。為此,1403年,禮部尚書建議,把北平改為北京,遷都北京。明成祖認為,天子居北,正是居重御輕,可以加強北部邊防,就採納了這個建議。但是,他深知,遷都是一件關乎國家興亡的頭等大事,必須審慎行事。

  他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分階段、有步驟地進行。他首先正名,有意提高北京的政治地位。下令改北平為北京,升為陪都,稱作行在。同時,改北平府為順天府,並千方百計地提升北京的經濟地位。他知道,北京雖然地理位置極端重要,而且是元朝的大都,但是它在經濟上卻遠不及江南,不及金陵。因此,他首先是想方設法使北京繁榮起來。於是,他下令向北京附近大規模地移民屯田,5年之內減免賦稅。一些軍士,也被放歸北京鄉里種田。戰亂之後,形成大量流民。他下令把流民組織起來,到北京一帶去種田。甚至,他又下令釋放囚徒,安置在北京周邊地區去種田。他還實行了一些優待政策,如向他們免費提供牛具、種子。同時又遷往北京大批工匠,給這些民戶以更多的優惠政策。如詔免稅糧,賑濟優厚等。這就在北京市內形成了工商業。由於這樣多年的苦心經營,北京也就逐漸發達繁榮起來。從而,北京初步具備了大都市的規模,可以和金陵相媲美了。

  1406年,明成祖下令明年6月,正式營建北京宮殿。特派大臣到各有關行省採集巨木。又名大臣陳圭[右加王旁],主持北京宮殿及北京城市的整個設計營建工程。此後,正式啟動的營建工程,就一直進行,從未中斷。1420年,北京的宮殿終於建成了。明成祖下令遷都北京。經過18年的曲曲折折,明成祖終於了卻了自己多年的宿願,完成了遷都盛舉。從此,北京就成為明清兩朝的都城,一直延續至今。北京定為中國的首都,這是明成祖的歷史貢獻。

  65歲的明成祖,突然病故在北征蒙古的行軍途中。死後,他被葬在北京昌平天壽山的長陵。此陵是在他54歲時建成的。  


推薦閱讀:

中國帝王陵商業地圖
中國帝王陵寢-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
中國漢朝鼎盛巔峰的皇帝,既不是漢武帝,也不是漢光武帝
統帥三軍無往不利 中國帝王八字所代表的含義
古代帝王死後為什麼要口含「玉蟬」?

TAG:中國 | 中國帝王 | 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