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昌平】追尋往昔帝王足跡,小鋒帶你穿越昌平
在昌平區的天壽山麓,一個東、西、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十三座皇陵依山而築,是世界上保存較為完整和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明代術士認為,這裡是「風水勝境,絕佳吉壤」,因而被明朝選為營建皇陵的「萬年壽域」。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群,這裡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一位太監。
公元 1402 年,朱棣在金陵登基,他嫌金陵的水口石頭朝外,意欲遷都,於是在永樂元年改燕京為北京,同歷代的封建皇帝一樣,朱棣剛當上皇帝不久,就緊著張羅自己的墳地。據說,有那麼一年,朱棣和他的軍師姚廣孝一起,親自來到北京尋找風水寶地。
開始,他 們來到昌平小湯山一帶。姚廣孝說:「這裡有大、小湯山和九里山,地方不錯,可是使不得。」朱棣問道:「為什麼?」姚廣孝說:「這兒是溫泉之鄉,底下一片水。陛下姓朱,而豬(朱)有幾個不怕燙的?此地山相雖好,可水法不利。」朱棣聽了,掉頭便走。
後來到了現在十三陵的所在地,從這一帶的整個山勢地形看,像一個大椅子圈。朱棣想:我們朱家子孫,不僅活著能 做金鑾寶殿,就是死了,也能坐在這天地之間的椅子上,繼續坐鎮天下。他再也不容姚廣孝說什麼,雞啄米似的連連點頭:「好、好、定了,定了,就這了。」從此便有了十三陵之首長陵,繼長陵之後,明代又有十二位皇帝相續都葬在天壽山周圍,形成十三陵。
十三陵似乎很神秘,明朝十六帝,為什麼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天壽山明朝皇帝墓葬群只有十三個陵呢?
追溯歷史,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於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之陽稱「明孝陵」。
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難」為名發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下落不明,所以沒有陵墓。
第七帝朱祁鈺,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宮中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後英宗被放回,在心腹黨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場「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將其在天壽山區域內修建的陵墓也給搗毀了,而以「王」的身分將他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
這樣,明朝十六帝有兩位葬在別處,一位下落不明,其餘十三位都葬在天壽山,所以稱「明十三陵」。目前,明十三陵只有三座陵墓對遊人開放,分別是昭陵、長陵和定陵。
明昭陵明昭陵位於大峪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庄皇帝朱載垕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規模復原修葺的陵園,也是陵區正式開放的旅遊景點之一。
明長陵
明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號永樂)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寢。在十三陵中建築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早,地面建築也保存得最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區內最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明定陵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這裡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主要建築有祾恩門、祾恩殿、寶城、明樓和地下宮殿等。佔地182000平方米。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發掘了的陵墓。在這個唯一被挖掘了的地宮中,感受古代帝王的威嚴。
長長的階梯直通地下,比三層樓還高,很難想像在那個年代怎樣建造出來這樣宏偉的工程。終於進入定陵地下玄宮時,卻仍是震驚了。定陵地宮真正稱得上是地下「宮殿」!
巨大的料石徹成巨大的拱券,構成前、中、後、左、右,共五個大殿,雕鏤精美的漢白玉龍鳳椅在中殿布列,一口嘉靖年間的清花瓷缸據說原是盛長明燈油的;後殿才是主殿,萬曆帝和他兩位皇后的巨大金絲楠木棺槨以及陪葬的裝滿金銀珠玉的幾十個箱子,陳列於此,雖然都是是仿製品,但仍處處透露出墓主身份的尊貴。
雖然一路驚嘆,終究抵擋不住身處地底下的壓抑。從打通金剛牆後修建的出口返回人間,是定陵明樓的背面,遠目眺望,四野蒼翠,才終於覺得舒暢一點。
除了感受歷史,十三陵也是一個非常妙的京郊休憩場所。周圍樹木繁茂,空氣清新,一路上特別多的農家樂,跟我原來印象中陵墓的氛圍大相徑庭。
推薦閱讀:
※如果一個化工專業的高材生穿越到古代,(比如秦漢)能利用當時的條件和資源製造怎樣的產品?(除了肥皂)?
※如果穿越到1937年,該怎麼辦?
※紫明樓舊事(十一)
※如果你有機會穿越到春秋時期,你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TAG:穿越 |